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七年级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课本

p119)。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第一阶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阶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阶段不少于10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

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微课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陈奋学科语文教龄12 微课名称把细节融入童 话 视频长度5分 05 秒录制时间 2014年12 月 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版本均可知识点描述通过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感受童话带给我们的神奇与快乐。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讲授型对话型引导归纳 适用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童话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自己编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他们故事中的内容缺乏比较系统的描写,鉴于细节描写教学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首先感悟童话的魅力引起思考为什么童话有如此魅力,然后让学生通过问老师,明白在童话中使用细节描写可以是童话变的更生动形象。最后学生对细节描写的作用有了初步理解,也明白了童话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人的原因。当老师教授指导学生把故事写生动具体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30秒以内)由两个学生的对话引起疑问:为什么童话有如此魅力? 30秒以 内 二、正文讲解(4分钟左右)学生带着“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看童话书呢?”这个问题问老 师。 30秒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1.引导学生说自己喜欢童话里面的什么? (动作、语言、神态--) 2.老师小结这就叫细节描写。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置 1.5 分

身故事之中。 老师举例说明。 1.列举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丑小鸭》的片断。(课件出示片 断) ①请生读一读这段话,提醒注意红色字的地方。 ②你们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生说体会。 2.把红色字部分去掉,请生再读一读。(课件出示) ①提问感觉有什么不同? ②师小结:是呀,加上红字这段话不仅抓住了丑小鸭的动作、 语言、神态,心里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让我们感受 到了丑小鸭的可怜、孤独,无助和凄惨。 ③请生说两者的对比点,明白细节描写的作用。 3.从两者对比,迁移到写作中。 2.5分 三、结尾(30秒以内)谢谢大家聆听,再见! 30秒以 内 自我教学反思 兴趣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自主地投入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入手,由两个学生的对话展示学生么普遍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童话会这么生动有趣呢?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方法,理解细节描写的在故事中发挥的重大,最后结合学生熟知的故事举例对比说明,没有细节描写的故事与融入细节描写的故事一对比,学生一目了然。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除了明白童话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人的原因,也学会了把故事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全册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学会讨论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 2. Find out your suitable learning methods. 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做事的能力,明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下列词汇:aloud pronunciation discover repeat note pronounce increase speed partner create active connect review knowledge wisely born attention (2)熟练掌握下列短语:work with friends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read aloud look up practice pronunciation connect…with… pay attention to (3)掌握下列句型: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I learn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Do you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loud Yes, I do. It helps my pronunciation. How can I read faster You can read faster by reading word groups. How can I improve my pronunciation One way is by listening to tapes. B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your learning habits. 重点、难点(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1. 学会运用how来询问做事方式 2. 学会运用by + doing的结构表达做事方式。by 介词,表示“通过……方法或 途径”,译成“靠、通过”。by后面可以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3. 动名词的构成:动词后加动名词doing,相当于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课时划分 Period 1 Section A 1 (1a-2d) Period 2 Section A 2 (3a-3b) Period 3 Section A 3 (Grammar Focus—4c) Period 4 Section B 1 (1a-2e) Period 5 Section B 2 (3a-selfcheck) Unit 1 Section A 1 (1a-2d) Step 1 Warming up T: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Do you study English by the following ways (Show some pictures and present the important phrases.) T: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S: I study English by ______. by working with friends. by making word cards.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by listening tapes. Step 2 1a Check the ways you study English. Then add other ways you sometimes study. ___ a. by working with friends. ___ b. by making word card. ___ c.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___ d. by listening to tapes

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

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

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微 课教案 微课名称 《海底世界》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 □所属章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频CamtasiaStudio 自己设计、录制?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先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段中描写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语

句来理解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再通过例句分析巩固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 ?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对课文《海底世界》中的语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讲解的是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海底世界》一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课件出示文段) 二.讲授 1.学习说明方法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活动特点,(出示图片)通过这些例子生动真切地说明了海底动物活动各有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学习说明方法列数据 再看文段中在介绍梭子鱼和海参的活动特点的句

子,(师读)在句子中用了“几十千米”“四米”这样的数据来说明它们的游动速度;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列数据。 3.学习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者又是这样介绍深水鱼的活动特点的:“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这句话单从修辞的角度说就是比喻句。将游动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而在说明文中,修辞手法比喻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打比方。这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Unit9单元知识点小结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短语归纳 24. take sb to sp. 带某人去某地 25. Chinese folk music 中国民间音乐 26. be played on the erhu 由二胡演奏的 27. move sb. 感动某人 (sb. be moved by sth.) 28.strangely beautiful 异常的/出奇的美 29. sense a strong sadness and pain 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伤感和痛苦 30. the most moving pieces of music 最令人感动的乐曲 31. the city of Shantou = Shantou city 汕头市 32. by age 17 到十七岁的时候 33. musical ability 音乐才能 34. develop a serious illness 得了一种很重的病 35. become blind 成了盲人;变瞎 36. make money 赚钱 37. get married (to sb.) (和某人)结婚 38. continue to do sth. 继续去做某事(另一件事) continue doing sth. 继续做着某事(同一件事) 39. perform in this way 用这种形式表演 40. during/ in one's lifetime 在某人有生之年 41. by the end of ... 到……末为止(时间) at the end of ... 在……尽头/末梢(时间、地点) 42. It's a pity that ... 遗憾的是…… 43. in total 总共 44. be recorded for the future world to hear 被记录下来供后人聆听 45. praise ... for ... 因为……赞美 46.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中国的国家珍宝 47. paint a picture of ... 描绘了一幅……画 48. recall one's deepest wounds 唤起某人最深的伤痛 49. painful experiences 痛苦的经历 50. a time for spreading joy 传播快乐的时间 1. dance to music 随着音乐起舞 2. sing along with 随着……一起唱 3.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弹奏不同类型音乐的音乐家 4. electronic music 电子音乐 5. not much=nothing much 没什么(事) 6. suppose sb. to do sth. 猜想某人做某事 be supposed to do sth. 应该做某事 suppose sb (to be) +adj. 原以为…… 7. have spare time 有空闲时间 in one's spare time 在某人的空闲时间 spare the time to do sth. 抽时间做…… 8. think too much 想得太多;过度思考 9 in that case 既然那样 10. World War II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smooth music 悦耳的音乐 12. prefer A to B 比起B 来更喜欢A 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愿意去做A 而不是去做B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宁愿做A 而不做B 13.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want to do sth. =would like to do sth. 14. stick to 坚持,固守 15. be down 悲哀,沮丧 16. cheer sb up 使… 高兴/ 振奋 17. have a happy ending 有个美满的结局 18. less serious 不那么严重 19. a good way to do sth. 做某事的好办法 20. shut off 关闭 21. in time 及时 on time 按时/准时 22. once in a while 偶尔的;有时 =sometimes /at times 23. write one's own lyrics 自己写歌词

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

学段目标与内容 识字与写字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阶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御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

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3(.(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想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境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四时田园杂兴》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学会“杂”“稀”“蜻”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喜爱的思想感 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 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针对优美句子,进行想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三、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使学习成为自身迫切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学中我就利用“情感导语”,使教学主体一

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学习。 为体现新课标“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的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额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的思想的启迪。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诗意,于是反复解说,还让学生背诵诗意,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学生害怕、讨厌古诗,更不用说体味诗的美感了。而我的学习诗文探究诗意让学生充分自学。首先是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利用课件检查学生对词的理解。最后试着让学生简单概述全诗大意,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为下面的品读作好铺垫。 第一、二句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而第三、四句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唯有”是“只有,”“日长”是“天长”,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在飞来飞去。这些地方我让学生细细的品,有感情

新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古诗三首

第9课古诗三首 知识点 生字组词: 暮:暮色朝暮暮春暮年晨钟暮鼓吟:吟诗吟诵吟咏呻吟吟风弄月题:题字题目题材问题文不对题侧:侧面侧重一侧侧身旁敲侧击峰:山峰峰顶高峰洪峰峰回路转庐:茅庐庐舍草庐庐山 缘:缘由边缘缘分有缘无缘无故降:投降降伏降服宁死不降 降龙伏虎 阁:阁楼阁下出阁闺阁亭台楼阁费:花费消费费力收费煞费苦心须:必须无须胡须触须花须根须逊:逊色谦逊稍逊一筹出言不逊输:输赢认输输血输送满盘皆输 多音字: 横:héng横冲直撞hèng蛮横 识:shí识破zhì博闻强识 降:x iáng投降jiàng降临 形近字: 暮(朝暮)墓(墓地) 题(题目)提(提出) 侧(侧目)测(测试) 峰(山峰)锋(锋利) 费(收费)沸(沸腾) 输(输出)偷(小偷) 《暮江吟》知识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课文主题: 《暮江吟》这首诗描绘了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面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对大好秋色的无限喜爱之情。 [注释] 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 现的青绿色。③可怜:可爱。④真珠:珍珠。 鉴赏: 1、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傍晚所见到的红日西沉的江景: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2、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夜幕降临时所见到的新月初升的夜景。“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把地上天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出秋夜和谐宁静的氛围。 《题西林壁》知识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文主题: 《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客观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注释] ①题:书写,题写。②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③岭:高大的山脉。 ④峰:高而尖的山头。⑤识:认识。⑥缘:因为。 鉴赏 1、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赞美了庐山景色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 2、后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雪梅》知识点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课文主题: 《雪梅》这首诗写法新颖别致,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注释] ①降:服输。②骚人:诗人。③阁:同“搁”,放下。这里读。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⑤逊:不及;比不上。 鉴赏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包括四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 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课程理念,二是课程目标,三是实施建议。下面,重点对课程目标与内容予以解读,并从策略、思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把握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需要教师切实把握。 1、了解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与内容”,包括“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两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与原来的“总目标”大同小异,只是在文字的表述上做了一些修改。 这个部分的修改,强调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特点。开头部分增加了如下一段话:“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里特别强调了“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不可把三者分割开来。 课程总体目标一共有如下十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 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 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以上十条,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第1、2条,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第 3、4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微课教案微课

1.观潮 ——“奇招”写奇景 【微课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微课内容】 导入:本文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观钱塘江大潮之“奇”。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奇特雄伟的钱塘江大潮的现场。作者用了怎样的“奇招”写出了这“奇景”呢? 【点击呈现Ppt1】观潮 ——“奇招”写奇景 【点击呈现Ppt2】巧用比喻、夸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连着运用了两个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形态、颜色和声音,使人深受震撼。 除了比喻,还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这句话中的“山崩地裂”“颤动”并不是真的山崩地裂了,前面还有两个很关键的词“如同”“好像”。也就是说,钱塘江大潮涨潮的时候,“山崩地裂”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叙述,而是进行了适当的夸大。 【点击呈现Ppt3】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点击呈现Ppt4】巧用对比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宽阔”“横卧”“平静”等词写出了钱塘江潮来前风平浪静的景象。正是这静景的描写,才反衬出下文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点击呈现Ppt5】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侧面描写: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潮来之时,“只见白浪翻滚……,”“犹如……”。这是正面写,接着又加入了侧面描写:“顿时人声鼎沸”,“过了一会儿……人群又沸腾起来”。通过描写观潮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 作者恰当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写出了潮声、潮色、潮形、潮势,真是让人如临其境啊!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Period 1 Section A (1a-2d) 本单元围绕“做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这一话题,首先引入了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这一重点句型,接下来学习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和复习现在完成时态。Section A包含两个教学重点:其一要求学生学习、掌握“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这一重点句型,;其二,学习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拓展,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运用和巩固阶段。另外,本单元介绍了许多优秀的英语学习习惯与方法,可引导同学们借鉴采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下列词汇: aloud,pronunciation,discover,repeat, note,pronounce, increase,speed, partner, create, active, connect, review, knowledge, wisely, born, attention (2)熟练掌握下列短语: work with friends,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read aloud, look up, practice pronunciation, connect…with…, pay attention to (3)掌握下列句型: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 I learn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Do you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loud? ----Yes, I do. It helps my pronunciation. ----- How can I read faster? ----You can read faster by reading word groups. ------How can I improve my pronunciation? ----One way is by listening to tapes. ----B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your learning habits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谈论学习方法与习惯,可引导学生采用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包含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就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调动不同感官来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变化。本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写一写你在认真观察后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及变化。叙述时要做到语言精练。“语文园地”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通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的不同;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积累有关气候的谚语。

9古诗三首 1.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暮、吟”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3.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5.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难点 1.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7个,会写的字有13个。这些生字分散在三首诗中,教学生字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认清字形,弄懂字义。注意围绕生字的字形特点、结构特点、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如:“费”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宽,“贝”顿点要有力。“阁”是半包围结构,是一个形声字,可组词“阁楼”。在教学生字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 2.在读中理解 本课三首诗歌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把朗读放在首位,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解析重点词语,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3.发挥想象 诗歌短小精悍,往往用很少的字就能传达丰富的意思。这三首诗都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在学习这三首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读诗,琢磨关键词的意思,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同时,品味每句诗的意思,琢磨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学段目标与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学段目标与内容 五年级教材仍按主题单元建构 主要有以下几个单元: * 《白天和黑夜》地球与宇宙 * 《光与色彩》物质世界 * 《电和磁》物质世界 * 《呼吸和血液循环》生命世界 * 《解释与模型》方法显性化 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原理及科学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滴水穿石、聚沙成塔之功。教材从探究对象、探究水平、探究方法三个方面螺旋上升。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这部分内容标准编写的,这方面内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 教材的编写以五个话题展开: * 1.太阳和影子(2课时) * 2.太阳钟(1课时) * 3.昼夜交替(1课时) * 4.看月亮(1课时) *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1课时) 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教材结构:本课分为两部分:(1)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课文通过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唤起学生已有的感受体验,接着指导学生用叠加拳头的方法测定太阳高度。(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这是本课教学的主活动,组织学生在阳光下观测物体影子的变化,并记下当时的时间。在观察后运动手机筒模拟太阳来了解太阳的位置和影子长短方位变化的关系。 教学设想:1、在阳光下观察太阳的影子(重视观察前的指导)2、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画影子,并记录温度和时间)3、模拟太阳的运动,观察影子的变化(如何控制手电筒的运动) 2、太阳钟 教学目标: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教材结构:本课分成三部分:(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课文主要是用四幅图片展示了四种日晷。(2)制作简易太阳钟。课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两种简易太阳钟制作方法,一是小棍投影,石头标标影位;二是半圆纸上标刻度,纸板尖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课文翻译全一册

155******** 一单元 SECTION A 1a 我通过制作抽认卡来学习。通过和朋友一起学习。通过听磁带。通过做抽认卡。通过向老师求助。通过读课本。通过制作单词本。 1c A:你怎么为考试而学习。B:我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 2a 1、你是通过看英文录像学英语的吗? 2、你曾和朋友们练习过对话吗? 3、听磁带怎么样? 4、大声朗读以练习发音怎么样?5、我曾经通过参加学习小组的方式学习过吗? 2b A是的,我通过那种学习方式学到了很多。B、哦,是的,它提高了我说英语的能力。C、有时那样做。我觉得他有用。D、不。(通过看英语录像学习)太难了,无法理解录像中的人所说的话。 2c A你曾经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吗?B、是的,我参加赤字,通过那种方式我学到了很多。 Grammer Focus 你怎么为准备一场考试而学习?我靠听磁带。你怎样学习英语?我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你通过大声朗读来学习英语吗?是的,我是。你曾和朋友们练习过对话吗?哦,是的,他提高了我说英语的能力。你曾经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来学习吗?是的,我参加过。通过那种方式我学习到了很多。 3a如何才能学得最好 这星期我们询问了新星高中的同学关于学习更多英语的最佳方法的问题。许多同学说他们通过使用英语为学习它,一些还有很特别的建议。比如,李莉莲说学习新单词的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英语杂志。她说记忆浒音乐的歌词也有一些作用。当我们问及学习语法的问题时,她说:“我从不学习语法。它太枯燥了。” 魏明有不同的看法。他学习英语已经6年了,并且确实喜欢英语。他认为学习语法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一种好方法。他还认为观看英语电影也不错,国灰他可以看到演员说话的情形。但是,有时候他发现看英语电影是件很头痛的事情,因为那些演员说话太快了。 刘畅说加入学校英语俱乐部是提高英语最好的方法。学生有很多练习的机会并且他们也有很多乐趣。她补充说和朋友练习会话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会因为某件事变得很激动,最后用汉语来讲,”她说。 3b A:我正在作一个关于学习英语的调查。我能问你一些问题吗?B:当然。A:太好了!你叫什么名字?B:魏明。A:那么你是怎样学习英语的,魏明?B:…… 4 A:你列词汇表吗?B:噢,是的。我常那样做。SECTION B 1a我不会发其中一些单词的音。我不会拼写一些英语单词。我听不懂英语口语。我在语法上犯错误。我读得很慢。1b我不知道怎么使用逗号。2a 1、不能正确发音。 2、忘记很多生词。 3、人们和我说话时我不能每次都听懂。 4、不能理解杂志中的单词。 5、没有获得很多写作训练。 2B A、你可以一直将生词写在你的笔记本里,并在家学习它们。B、你应该找一个笔友。C、听力能起作用。D、为什么不加入一个英语俱乐部来练习说英语呢? 2C A:我没有搭档来练习英语。B、也许我应该加入一个英语俱乐部。 3a我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去年英语课对我来说很难。首先,对我来说听懂老师说话很难。开始,她说的太快,我不能听懂每个单词,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你听不懂每个单词并没有关系。而且我害怕在班上说话,因为我认为同学们可能会嘲笑我。我也不是总能造出完整的句子。然后我开始看英文电视。那很有用。我认为做大量听力练习是成为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的秘决之一。另一件我觉得很难的事是英语语法。所以我决定在每节课上记大量语法要点。然后我开始用我正在学的语法自己写新句子。这样作用处之大令人惊奇。现在我很喜欢学英语并且这学期我得了个A。我的老师对我印象很深。作者觉学英语很难是因为……1、老师发音差。2、她说话时人们总是嘲笑她。3、她在造完整的句子方面有困难。4、英语语法很难。当她开始…她的英语提高了。5、和说英语的朋友一起出去。6、大量的听力练习。7、在自己组织的句子里使用语法。 3b 亲爱的,我知道学英语不容易,但我有一些想法可能有用。你说你不能理解说话太快的人。那么,你可以尽量听最重要的单词,而不是每个单词。 4 1、关于学英语什么不容易。2、就这一点你作了什么? 3、你最喜欢的学习更多英语的方式是什么?韩文说如果人们语速太快听力有时就很难。 SELF CHECK 1 你应该在词汇表中写下新的英文单词。2、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拼写生词,就查词典。3、最好的提高你的英语(水平)的方法是加入英语俱乐部。4、另一件他觉得很困难的事是英语语法。5、这种纸摸上去非常柔软。 2 READING Section 2使用词典词典是有用的学习工具,但许多英语单词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我们需要确定我们从词典中找到的含义与语境匹配。 我们该怎样解决我们的烦恼? 无论贫富、老少,我们都有烦恼。并且除非我们解决了问题,否则我们会轻易变得不开心。为我们的问题担忧会影响我们在学校的表现。它也会影响我们同家人相处的方式。所以我们该怎么解决我们的烦恼呢?有许多方法。它不是烦恼----它是挑战。享受面对它(的过程)。 通过学会忘记

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

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 内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段目标与内容 识字与写字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阶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御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想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境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