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孝 汉族回族联袂

孝 汉族回族联袂

孝 汉族回族联袂
孝 汉族回族联袂

民族融合一家亲助推中华文化瑰宝传承

——王新宽与马俊曦联袂打造文化阵地促民族团结文/孝雅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仅甘肃省就有45个民族,其中东乡族、保安族是独有的少数民族。作为汉族人的王新宽于2005年以中央驻甘肃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身份从家乡陕西赴甘肃履职,在筹备记者站之初困难重重,屡遭挫折。然而,在随后的日子里,王新宽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原甘肃省委副书记禹贵民。在禹贵民的推荐下,王新宽认识了甘肃省广河县回族青年马俊曦。广河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4%,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县,马俊曦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

王新宽与马俊曦的合作源自于有共同的理想:推崇真善美,歌颂正能量,传承中华文化智慧;有相同的禀赋:说一不二,为人豪气义气,身体力行践行中国核心价值观。

甘肃是民族大省,也是宗教大省。党的民族政策使他们二人找到了善缘,以及爱党、爱国、爱教之根本。情趣相投,感情融合,奠定了工作方面的默契。五大宗教信仰者喜欢和他们交朋友,乐于与他们打交道。因此他们二位被聘请兼职以原甘肃省委副书记禹贵民为会长的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宣传部正副部长,开展民族教育和文化工作。经常奔赴民族地区调研采访,助教支困。也经常与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合作到民族地区了解情况。为此王新宽和马俊曦合作,采写发表了一批优秀的稿件。《甘

肃少促会——助教支困彰显民族大爱》、《甘肃民族企业联合商会——民族企业总娘家竭力为民族经济服务》、《携多民族力量谋各方共同发展》、《彰显爱的力量》、《让民族地区尽快富起来》、《百年梦想一朝圆》等稿件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为民族地区的发展鼓与呼,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新宽与马俊曦在2009年夏季参与组织五大宗教和公益论坛;2010年~2012年的连续3年,分别参与组织以“共植一棵树情牵一双手”为主题的公益“恋爱”活动和西部穆斯林妇女大会;2011年夏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受邀带领全国演员奔赴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的冶力关风景区和莲花山风景区,为当地群众和林业系统职工慰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极大反响。

挑战自我,打破常规,在困境中磨砺意志,才能缔造非凡人生。王新宽和马俊曦善于调节自己,给自己换一个环境,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能量。他们常常带着朋友、同事到前任总书记胡锦涛工作过的刘家峡、到清朝乾隆皇帝视察过的抱龙山,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乾陵,以及美丽而神奇的冶力关、西峡颂、青海湖、华山等地去旅游。其实他们是到一个“高地”去思考,用这样的方式修炼自己、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学在全球的升温,他们广泛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各流派专家,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穆罕默德、老子、孔子、鬼谷子智慧研究有独到见解。他们合作在公开场做的报告《穆斯林的——

是最干净的》、《跟牛羊学健康,向宗教学智慧》引起极大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王新宽是汉族人,当过10多年的新闻单位记者站站长,善于洞察和驾驭全局,敏于策划和把握方向;马俊曦是回族人,具有聪慧的天赋和超强的执行能力。熟悉王新宽和马俊曦的人说,他们不仅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好记者,还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助推者;一个是“党代表”,另一个是“总经理”,不仅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更是珠联璧合的合作者。他们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拓展新闻、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宗教、艺术和教育事业,像战士一样在坚守阵地。

看准目标,脚踏实地,这是他们对待事业的态度!与人为善,随意人生,这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知恩图报,投身公益;刚正不阿,说一不二,这是他们做人的本色!

【简介】

王新宽,汉族,出生于1970年3月,陕西省渭南市人。大专文化程度,(新闻)中级职称,1996年~2004年分别在陕西渭南、咸阳、铜川三地市从事新闻工作,任记者站站长;2005年至今,致力于新闻、宗教、民族、教育、公益慈善和传统文化等工作的推广,历任中央级媒体西部时报驻甘肃记者站站长、中国德孝文化研究会甘肃分会主任、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宣传部部长。20年不辍耕耘,勤奋敬业的笔下流出千余篇300多万字

讲稿、随笔和新闻作品,大部分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也有部分在网络和电视台刊播,先后获国家、省、市级奖项21次。

马俊曦,又名穆永馥,回族,出生于1974年11月,甘肃省广河县人,大学学历,高级摄影师。从1997年至今从事摄影及新闻工作,历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员,中央驻甘肃新闻单位记者,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民族企业联合商会副秘书长。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率

数据都来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赫哲族与汉族通婚率77.60%; 俄罗斯族与汉族通婚率74.04%; 高山族与汉族通婚率71.78%; 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率65.62%; 锡伯族与汉族通婚率58.11%; 畲族与汉族通婚率49.9%; 满族与汉族通婚率41.94%; 达斡尔族与汉族通婚率41.5%; 京族与汉族通婚率41.45%; 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率37.49%; 裕固族与汉族通婚率34.08%; 鄂温克族与汉族通婚率32.56%; 独龙族与汉族通婚率27.38%; 土族与汉族通婚率25.1%; 仫佬族与汉族通婚率24.87%; 阿昌族与汉族通率是19.76%; 瑶族与汉族通婚率19.34%; 白族与汉族通婚率18.76%; 土家族与汉族通婚率18.61%; 毛南族与汉族通婚率18.44%; 羌族与汉族通婚率18.35%; 布朗族与汉族通婚率:17.56%; 仡佬族与汉族通婚率17.42%; 彝族与汉族通婚率16.29%; 侗族与汉族通婚率15.16%; 拉祜族与汉族通婚率15%; 布依族与汉族通婚率14.86%; 苗族与汉族通婚率14.02%; 傣族与汉族通婚率13.49%; 黎族与汉族通婚率12.78%; 壮族与汉族通婚率12.66%; 景颇族与汉族通婚率12.64%; 基诺族与汉族通婚率12.28%; 回族与汉族通婚率11.85%; 普米族与汉族通婚率10.91%; 水族与汉族通婚率通婚率10.34%; 瓦族与汉族通婚率10.27%; 撒拉族与汉族通率9.93%; 哈尼族与汉族通婚率9.08%; 德昂族与汉族通婚率8.77%;

傈僳族与汉族通婚率7.42%; 门巴族与汉族通婚率6.58%; 藏族与汉族通婚率6.49%; 塔吉克族与汉族通婚率6.11%;怒族与汉族通婚率5.65%; 珞巴族与汉族通婚率5.4%; 乌兹别克族与汉族通婚率1.84%;柯尔克孜族与汉族通婚率1.05%;保安族与汉族通婚率0.97%; 维吾尔族与汉族通婚率0.62%;东乡族与汉族通婚率0.23%; 哈萨克族与汉族通婚率0.21%。

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_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

收稿日期:2004-06-12 作者简介:刘夏蓓(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 2004年第4期回族研究 No.4,2004(总第56期) Journal of Hui Muslim Minority Study (G en ,No.56) [田野调查] 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 ———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 刘夏蓓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 要:本文是笔者对卡力岗地区民族志调查系列报告之一,即卡力岗回族村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以卡力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德恒隆乡两个分别操藏语、操汉语的回族村为个案,首次全面展示了卡力岗回族村的民族构成、语言使用、居住规律与宗教信仰状况等;辨析了卡力岗人的概念,诠释了卡力岗人这个特殊回族群体的民族认同观。卡力岗回族村的人类学调查,反映了我国回族形成与族源的多元性,印证了回回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卡力岗;回族村;田野报告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4)04-0071-06 卡力岗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多民族地区文化调适、整合的产物,从人类学民族志的视角观察,卡力岗回族是我国回族形成与祖源多元性的一个典型个案,体现了回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也是文化变迁“正在进行时”的典型个案。卡力岗人所处的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这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学资源,与我国任何一个被“再研究”的“田野重镇”相比毫不逊色。但由于交通不便,到目前为止,这个具有世界级研究意义的地区,仍然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尝试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客观地解析卡力岗人的民族认同观念与宗教实践行为,从而,为诠释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抛砖引玉。 一、卡力岗、卡力岗人、“从藏族到回族”的 卡力岗人辨析 1.卡力岗山与卡力岗地区 卡力岗,又称“恰力岗”、“卡日岗”、“卡里岗”,是藏语“高山”、“大山”的音译。卡力岗山位于我国西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中南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山”。由尕加山 (3559米)、尕吾山(3454米)、路曼山(3402米)、尕加昂山(2926米)等共同组成的卡力岗山系,最高峰海拔3579米,仅 德恒隆乡所占山区面积达265.51平方公里。卡力岗山系崇山相连、峻岭相接、蜿蜒曲折、峰峦起伏,其南坡是该山最陡峭的地方,以砂石巨砾构成,山势陡峭,植被稀少。这里也是化隆县界的最南端,隔黄河与撒拉族自治县的循化、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尖扎相望。由于近千米的高差,从这里俯瞰气势磅礴的黄河,居然像一条银色的链子,显得遥远而娟秀。山区的东部与甘都(藏语:三岔路口)镇相接,西部与群科(黄河回旋处)镇为邻,只有北部有一条出入卡力岗山区的盘山公路(二德乡级公路),该路经德恒隆、阿什努、沙连堡与外界直接相通,每天有一班长途车发往化隆县城,早出晚归。这是卡力岗人出入山区唯一的交通工具。但由于该路是沙土结构,各路段坡度大转弯急,因此,每遇雨雪天气路基滑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就是天气晴好时,大型车辆也很难进入,限制了卡力岗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在笔者田野调查的问卷中,就有被调查者呼吁为卡力岗修路的。由山、水组成的天然屏障,形成了卡力岗这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单元。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地理单元经济、文化交流的内部性,从而逐渐形成了整体性的经济生活和带有一致性的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