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台软件功能规格要求

平台软件功能规格要求

平台软件功能规格要求
平台软件功能规格要求

顾桥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一、信息管理层技术要求

1、网络功能概述

顾桥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网(以下简称信息网)由淮南矿业集团信息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统一的构架进行配置,由顾桥矿井通信站与集团公司通信中心建立1000M 光纤联接。

信息网主要覆盖矿行政办公楼共计十层,此外,矿副总以上领导办公室及业务科室设置信息系统显示终端,初定为30台,实现1000M到桌面。主要实现财务、销售、采购、人力等终端与集团公司总部相应系统的通信,以及对整个煤炭生产的实时情况调度监视和查询。

从网络架构上信息网必须是一套相对独立的网络,与综合自动化控制网、工业电视网是物理隔离的,但同时设计时也必须考虑在一定的安全架构下允许信息网对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的访问。用户无授权时任何从外部对矿井网络的访问不可以进入设备层。信息网采用独立的网络交换机组成局域网,配置相应的防火墙、防毒墙及防病毒产品实现与外界的安全通讯。为保证矿井有关财务、销售、采购等重要应用信息系统的安全,同时应考虑部署一定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外部人员的非法入侵。

2、网络设计原则

统一性

投标方应首先考虑信息网必须按照淮南矿业集团信息中心的统一的构架进行配置,遵循矿业集团的统一标准和要求。

开放性

投标方所选用的网络设备及协议必须遵照国际标准的规范,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移植性及升级性,以适应网络技术和矿井发展的需要。

可靠性

1)顾桥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三层网络(信息管理层、综合自动化层、设备控制层)均要求达到局部出现故障

点不影响整个网络及其它子系统的正常运行,且便于

故障的查找、排除及日常维护工作的进行。

2)投标方所选用的网络产品(硬、软件)必须是在实际中得到成功应用的国内外知名产品;

3)网络设备必须具备在线切换功能,避免设备停机造成网络长时间中断;

4)采用UPS供电方式并对UPS系统具有监视功能,对雷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网管软件具备网络分析功能(如交换机掉电、断线远程自动报警功能等)。

6)投标方对网络的设计必须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矿井自动化整体功能、行政功能划分、各车间、采场的实

际位置、布局以及设备控制层的结构等),在网络拓

扑结构、设备设置、软件包选型等方面充分考虑上述

因素。在交换机、服务器的选型上应考虑所有设备具

备冗余的光口/电口及双电源,便于调试及今后网络正

常运行时的故障查询及排除。

安全性

1)必须设置防火墙、防毒墙;

2)必须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建议使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具有IP地址管理、客户端管理及远程监控、网

络设备管理等功能);

3)

4)

5)必须设立完备的身份认证及操作权限机制;

6)必须设置系统快速恢复机制;

7)必须具备远程维护能力;

8)必须保证信息网与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的物理隔离,但同时也保证两网间信息通信的安全。

3、网络配置及性能要求

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防病毒服务器OA 服务器报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附:顾桥矿工业自动化网络信息层拓扑结构图

Web 服务器六楼楼层交换机

上图所有设备均设置在行政办公楼内,具体配制要求为:

核心交换机

要求具备三层以上交换功能。

楼层接入交换机

在行政办公楼二楼、六楼各设置四台楼层接入交换机用于行政办公楼楼层之间的连接。

网闸

设置网络物理安全隔离,使信息网与综合自动化控制网实现物理隔离,并能够实现可信网与不可信网的信息授权访问。

防火墙

设置防火墙实现信息网与综合自动化控制网、外界的安全通信。

防毒墙

设置防毒墙将信息网与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病毒攻击的安全隔离。

服务器

1)数据库服务器:完成信息层与控制层及外部的数据连接、处理等功能;

2)

WEB服务器;

3)防病毒服务器:

4)报表服务器:生成矿井各类报表;

5)OA服务器:完成OA功能;

4、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基于矿业集团目前的管理模式,规划建立集团级统一的供应、工程、销售、计划、安全、资产、人力、工程、财务、行政组织管理系统。矿级信息平台重点在现场、生产技术管理,建立矿井三维可视化信息平台,集成采、掘、机、运、通专业系统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联接采用B/S方式,初定30台终端可以通过WEB方式浏览矿井各类信息,同时系统应能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实现实时数据库与应用数据库的无缝连接,实现现场模拟状态、状况实时显示。

2)具备OA的基本功能。

3)根据需要自动生成矿井各类报表。

4)根据需要生成、输出各类数据。

5)形成矿井电子档案室并具备查询功能。

6)形成矿井电子设备管理库并具有设备管理功能。

7)实现生产调度管理功能。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要求

1、综合自动化系统拓扑结构图

北一(13-1)

采区变电所

-665变电所

井下中央

日用消防水泵房

矿井水处理系统

110k

副井

抽风机

主井

MACH 3005

MACH 3005

MS4128-5

MS4128-5

MS4128-5

MS4128-5

MS4128-5MS4128-5

MS4128-5

锅炉房

(11-2)

采区变电所

MS4128-5

2、说明

综合自动化控制网按区域、节点数量、规模划分为2个子环网,即井下子环网、井上子环网,随着矿井的发展,将增设南区井下子环网(将来规划)。井上子环网采用单环单节点组成千兆网(含地面数字视频接入);井下子环网采用双环双接点方式组成双环网(见综合自动化系统拓扑结构图),前期上百兆单环网,

随着千兆环网在井下的成熟使用,再补上千兆单环网,并将前期百兆单环网升级到千兆级,最终实现井下双环双接点千兆控制网。同时子环网通过中央设备监控机房的核心交换机进行汇聚,并通过核心交换机实现不同的环间的数据通信。核心交换机选用两台MATH 3005交换机与井上、井下子环网连接,实现网络冗余。

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操作站及地面子环网均采用千兆口连接,与井下前期单环网采用百兆口联结(包括独立的井下工业电视百兆单环网),留有后期升级井下百兆环网到千兆环网的接口(包括独立的井下工业电视百兆单环网升级到千兆级),最终达到整个综合自动化层达到完全千兆网水平。

与各控制子系统的智能接口,建议采用AB可编程控制器的ControlLogix 系列。

3、设备配置要求

交换机采用Hirschmann交换机,接入子系统的介质模块选用百兆口,服务器选用HP公司产品,操作站选用工控机,交换机供电采用双电源加不间断电源系统,数据采集组态软件采用RSVIEW、WINCC或iFIX。

交换机与子系统接入略表:

4、软件功能概述

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具有高效、可靠,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一体化监控软

件系统特点,该一体化监控软件平台是集数据通信、处理、采集、控制、协调、综合智能判断、图文显示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应用软件系统,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可靠、迅速地做出反应,及时处理、协调各系统工作,达到实时、合理监控的目的。

一体化监控软件系统是在一体化监控管理上真正实现了系统的高度集成,它应包括授权管理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紧急电话处理系统、设备监控系统、UPS监测系统以及预案报警联动系统的支持,使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矿用人员安全检测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架构

本方案的生产实时监控系统架构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架构。

服务端:主要负责对设备层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分析,硬件指令的收发,系统信息的监视、收集和通知。

客户端:主要提供简洁直观、快捷方便的人机界面,接受用户指令下发至服务端,同时从服务端接收经过分析的数据信息和报警信息提供给用户。

采用了构件化的开发方法

在构件中可以使用其他的构件,也可以多个构件构成一个更大的构件,用来进行分部的“装配”,然后在进行“总装配”。一体化监控指挥平台软件通过这种构件化的方法进行生产制作,从开发上可以体现软件的先进性。

灵活高效的系统综合联动

本系统采用框架技术,各个系统有机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各子系统之间可以自动联动,完成视频图像的切换等操作。

高度集成

整个系统采用框架体系和通讯中间件平台,各个模块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各个子系统可以动态加载到整个集成平台,各个系统间通过通讯中间件平台完成交换信息,来实现系统联动和信息的共享。

完善的系统安全可靠机制

单纯的空间数据文件服务器方式,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采用空间数据文件服务器与空间数据库服务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安全网络协议,实现高效安全的空间数据传输。并对数据库信息建有严格的保密机制,如用户管理及权限控制,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对系统的使用情况建立日志记录管理等安全措施。应用系统授权机制,用户可以使用统一的授权机制来管理所有应用子系统中的使用权限,使用统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以使用所有经过授权的子系统,无需多次重复登录。

有机集成GIS系统

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事物的位置信息对其进行管理、检索、评价、分析、结果输出的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动态模拟、统计分析、预测预报等服务,平台与应用安全可靠

结合平台的授权验证功能,和系统框架的动态加载机制,在煤矿监控人员登录系统时,系统自动选择可以操作和监控的子模块进行加载,并且根据权限验证功能的判定结果进行允许的操作和控制,如只读、读写等分级分权功能。

系统会在应用界面上显示一般的用户名,系统时间,操作权限等级等信息。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明确身份。

在煤矿中央监控室中部署的监控一体化指挥平台提供所有的功能,可以根据人员权限加载。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当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由专业煤炭系统厂家配套时,为独立系统,井上安全监控主机提供标准网络接口连接,在提供接口协议的前提下,一体化监控系统监控平台使用外部通信中间件接收矿井环境安全参数如瓦斯(CH4)、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等参数对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非常重要,这些参数可作为报警联动系统的报警源,当这些参数达到用户预先设定的报警范围时,监控平台系统将以声光的形式提醒监控人员,并执行联动操作。

UPS监测系统

本系统对分布在底层的UPS(不间断电源)设备的关键参数(如工作状态、电压、电流等等),进行集中监测。在外部电力供应发生异常,或者UPS设备状态异常时,使用明确醒目的文字,以及特殊的声音信号提示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电力供应的正常。

报警联动系统

联动预案调度系统主要用于在各个子系统发生报警信号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预案,调用指定的子系统,进行联动,及时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关键部位、地点实现视频监视报警功能。

联动的类型

表2-2 联动类型表

设备监控系统

一体化监控指挥平台监控平台与工业控制领域成熟的图形化工业控制软件实现无缝的集成,提供对安全,生产,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具体的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

●电力调度子系统

●副井提升子系统

●矿井压风机子系统

●矿井日用消防水子系统

●主井提升子系统

●地面排矸子系统

●锅炉房子系统

●矿井选煤厂电控系统

●储煤厂电控系统

●快速装车控制系统

●井下排水控制系统

●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系统

●井下运输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

●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矿井人员安全检测系统

●中央回风井通风机电控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抽放管道监控系统

●降温系统

●矿井注氮系统

●地面消防监控系统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矿井水处理系统

三、工业电视系统技术要求

1、系统技术要求

1)摄像仪采用低照度(﹤0.01lux)长寿命固定的CCD摄像器件。

2)为确保图像质量,采用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的光纤传输图象信号。

3)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混合方式。

2、矿井光纤工业电视系统概述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井下、地面40套(暂定)摄像仪,采用数字传输图像信号及模拟传输图象信号混合方式,井下通过100兆环

网进行传输,井下100兆环网设置三台Hirschmann的交换机,在地面设置工业电视操作站,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井下、地面共计安装40套摄像仪。其中24套井下摄像仪为矿用本安型摄像仪,地面安装16套摄像仪,其中8套全方位彩色摄像仪,可以完成上、下、左、右、推远、拉近、焦距+、焦距-、光圈大、光圈小、雨刷、加热、风扇的控制,镜头采用15倍镜头。余下的地面8套固定彩色摄像仪采用自动光圈镜头。

3、矿井工业电视应满足下列要求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设计规范》

3.《智能调度室装备规范》

4.《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GB 3836.4-83

5.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

6.1-83

6.《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12173-90

7.《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09-90

8.《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 115-87

4、具体方案:

24套井下摄像仪除井下中央变电所和排水泵房外都采用矿用本安型网络摄像仪,配套本安型视频服务器,摄像仪的图像利用井下100兆网进行传输。

地面8套全方位彩色摄像仪采用网络全天候全方位彩色摄像仪,镜头采用15倍电动镜头。8套固定彩色摄像仪采用网络彩色摄像仪,

全部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地面16摄像仪就近接入千兆控制网络中进行传输,将井下和地面视频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心进行处理。

采用此方案,工业电视系统利用局域网进行传输,不需另外敷设线缆,但要保证图像质量,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具体实施方案

矿井投产初期,一个首采面,一个接替面。工业电视系统井下部分设置两台交换机,其中一台放置在井底中央变电所,主要联接北翼上运皮带机头摄像头、主井装卸载位置摄像头、主井给煤机系统摄像头、平运皮带机头摄像头、井底车场水仓摄像头、副井下口装车系统摄像头及中央变电所摄像头;另一台放置在采区变电所,主要联接(13-1)平运皮带及(11-2)平运皮带漏煤眼下口摄像头、瓦斯抽放泵站摄像头、采区变电所摄像头、工作面皮带机头摄像头等。

四、顾桥煤矿调度中心和信息中心机房构成

4.1调度中心机房构成主要分以下功能部分

1)综合显示部分(DLP显示大屏幕、监视器显示墙、LED走马灯显示)

2)总调度区域

3)电力调度子系统:要求对井上、下10KV及以上高压及重要低压开关具有

远程合/分闸能力;(4台操作站)

4)原煤子系统:包括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系统、井下原煤胶带机系统、装卸

载及主提升系统;(8台操作站)

5)通风子系统:包括安全监测系统、瓦斯抽放站、注氮系统;(3台操作

站)

6)辅助运输子系统:包括井下辅助运输系统、副井提升系统、地面排矸系

统;(5台操作站)

7)选煤外运子系统:包括选煤厂、储煤场、快速装车系统;(2台操作站)

8)人员视频子系统:(3台操作站)

9)辅助子系统:包括抽风机、压风机、锅炉、日用消防水系统、矿井水处

理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井下降温系统、地面消防系统。(5个操作站)

10)进门电子屏显示区域。

具体布置见图

4.2信息中心机房构成主要分以下功能部分

1)系统设备机房管理区域

2)操作人员管理区域

4.3调度中心机房主要功能区域设置说明

1)考虑到调度控制机房的实际面积为21米×16米=336平方米左右,机房吊顶后净空高度为4.2米左右,对于综合显示区域目前设计为DLP大屏采用67英寸3行×4列的方式设置;40台电视监视器采取大屏幕两边各20台的方式分布,每边为4行×5列的方式布置;在显示区上部设置LED走马灯方式进行滚动文字显示。整个综合显示区域的面积为15米(长)×3.3米(高)左右,暂时

设计面积为50平方米左右。(具体显示区域面积根据业主方面的实际要求再具体确定,本调度机房的设置方式为建议构思)。

2)综合自动化调度大厅前排放置电力调度子系统、原煤子系统及总调度台3)综合自动化调度大厅第二排放置人员视频子系统及辅助子系统;

4)综合自动化调度大厅第三排放置辅助运输子系统、选煤子系统和通风子系统;

5)综合自动化调度大门口放置电子显示屏

6)综合自动化调度大厅的显示屏距离前排约5M 电子屏距大门约3.0M。

4.4 信息中心机房

机房内分割为综合网络设备区域、管理开发区域两部分。

根据信息中心机房的实际物理结构(14.4米宽×6.9米深)和信息机房内设备放置的数量,并结合系统设备扩展的需要,信息机房分成两个物理区域(详见信息机房设计示意图)把所有设备服务器、交换机都放置设备管理间,打印机及操作终端放置管理开发间。

4.5电源配电间

电源配电间放置两台40KVA的UPS电源、放置一个电源配电柜,引入两趟50m㎡电缆供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接地及防雷接地系统都引入到电源配电间。

顾桥煤矿信息中心功能划分示意图

顾桥煤矿调度中心显示屏幕墙示意图

25英寸视频监视器

67英寸DLP 显示屏

30CM 宽LED 显示屏(含边框)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实用模板(超详细)

XXXXXX 单位
XXXXXXX 项目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龙子湖网络科技

项目 文档 文档 ID 说明 作者 最后更新时间
项目名称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V1.2 *** 2011-10-20
版本更新概要 版本号 V1.0
V1.1
V1.2
时间 2011-10-02
2011-10-20
2011-11-08
更新人
更新摘要 移动 OA、车辆管理模块
需求容 移动政务资源管理系统
平台需求容 根据业务需求,电子公
文在线预览
项目负责人审核与确认 供应商:
职位
审核时间
审核意见(签字)
客户方: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 5
1 编写目的 .................................................................. 5 2 软件需求分析理论........................................................... 5 3 软件需求分析目标........................................................... 5 4 参考文献 .................................................................. 6
第二章 需求概述................................................................ 7
1. 项目背景 .................................................................. 7 2. 需求概述 .................................................................. 7 3. 条件与限制(可选)........................................................... 8 4. 移动办公系统结构........................................................... 8 5. 移动办公网络拓扑图......................................................... 9
第三章 系统功能需求........................................................... 10
1. 移动办公系统升级改造需求.................................................. 10 界面显示要求 ........................................................... 11 待办公文列表 ........................................................... 11 待办公文列表排序 ....................................................... 12 公文详细信息界面元素.................................................... 12 信息审批 ............................................................... 12 会议申请 ............................................................... 12 意见录入 ............................................................... 12 移动 ................................................................... 13 会议管理 ............................................................... 13 通知通告 ............................................................... 14 通讯录管理 ............................................................. 14
2. 车辆管理模块升级改造需求.................................................. 14 系统功能架构 ........................................................... 14 网络拓扑结构 ........................................................... 16

需求规格说明书范本

1. 引言 1.1编写目的:编写此文档的目的是进一步定制软件开发的细节问题,便于用户与开发商协调工作.本文档面向的读者主要是项目委托单位的管理人员.希望能使本软件开发工作更具体. 1.2项目背景 1.2.1项目委托单位:****公司 1.2.2开发单位:***公司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 任务概述 2.1目标: <1> 决策支持:根据公司的要求及时提供所需报表及文件,并在适当时候对各部门领导给予销售及进货等方面的提示 <2>提高效率:利用软件进行管理,避免人工管理的失误以及延迟性,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管理. 2.2运行环境: <1> 硬件方面:Pentium级处理芯片 1兆显存的兼容显卡 256色,1024*768的兼容显示器 标准兼容打印机 <2>软件方面: WIN XP操作系统 2.3条件与限制: 编程用计算机一台 完成期限2000/7/1 无资金供给 3. 数据概述 数据流程图如下:

3.1静态数据:包括系统登录密码,各数据库所在位置,系统分析原始数据3.2 动态数据:包括各数据库内各项显示数据,用户登录信息,系统时间3.3数据库描述: 人事管理数据库:公司内人员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档案信息 3.4 数据字典: <1>数据流词条描述: 1.数据流名:登录信息 来源:用户的输入 去向:系统内部检验部分 组成:用户名,密码 流通量:每次登录输入一次 2.数据流名:登录结果 来源:系统 去向:用户 组成:返回信息 流通量:每次登录返回一次 3.数据流名:输入修改信息 来源:用户 去向:系统判断部分 组成:根据各数据库内容而不同 流通量:依用户输入而定 4.数据流名:反馈信息 来源:系统判断部分 去向:用户 组成:系统经判断后发回的字符数据 流通量: 依系统当前信息而定 5.数据流名:识别信息 来源:系统内部检验部分 去向:系统判断部分 组成:系统各数据库的标识信息 流通量:用户每次输入流通一次 6.数据流名:处理信息 来源:系统判断部分

软件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案例)

四川托普集团技术文档 卷号: 卷内编号: V1.0版 多层体系政务框架平台之一 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 软件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Software Product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项目承担部门:中央研究院应用产品开发中心 撰写人(签名): 完成日期: 本文檔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 ■维护人员□用户 文档验交组(签名): 验交日期: 评审负责人(签名): 评审日期:

软件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Software Product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1.引言 1.1.目的 本节描述软件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SRS)的目的是: 定义软件总体要求,作为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相互了解的基础; 提供性能要求、初步设计和对用户影响的信息,作为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结构设计和编码的基础; 作为软件总体测试的依据。 1.2.定义 Workflow:工作流 1.3.参考资料 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白皮书 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项目审批表

2.软件总体概述 2.1.软件标识 软件全称:多层体系政务框架平台之一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 软件简称:XZFWZXZW 版本号:1.0 2.2.软件描述 2.2.1.系统属性 行政服务中心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一项新生事物,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吸收外来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集中,一条龙服务”,为全社会提供平等竞争的市场条件和长期稳定的投资环境,塑造廉洁,规范,高效的政府形象的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先进实用的可扩展性强的行政服务信息系统,实现行政服务信息处理的智能化、网络化、“无纸化”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为此,托普集团根据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需求,设计了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 2.2.2.开发背景 开发目的:1、公众服务 2、行政服务中心和各级政府部门 应用目标:行政服务机构 使用范围:行政服务机构,公众 2.3.软件功能(共12个系统模块)

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模板

基于Java的预算管理系统(budget) 项目需求分析模板

目录Conents 第一章产品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业务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系统实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系统的先进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业务系统组成及系统模块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功能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系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系统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系统技术体系与性能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系统运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技术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开发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XXX项目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合肥安慧软件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目标(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术语/缩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阅读指南(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假设和依赖(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局限性和排斥性(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业务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配置及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例总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用例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非功能性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移植性(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限制(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工艺结构要求(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逻辑数据库需求(可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接口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用户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需求变更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设计描述(可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餐饮服务软件功能简介

饮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软件功能简介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软件》由三个平台组成,即:《行政执法管理端》,和与之信息共享的《企业管理端》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餐饮消费服务》。每个平台又有若干个功能模块构成。下面是企业管理端相关内容。(行政管理端、消费服务网) 软件在提高我们监管效率的同时,通过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更注重提高企业对食品质量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功能,解决企业底触情绪。 企业端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一、通迅平台。 该模块包函二个子模块:留言管理、文件管理。主要解决监管部门与企业这间的信息与公告通知和网络实时传送问题。克服以往那种一个会议通知、一个公告送达需要多名员工作多天才能完成(既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又浪费了钱)。为了提高送达率,在发送的的同时可对企业法人、质量安全管理员及负责人同步进行手机短信提醒(你有一份关于。。。。的文件请进行查看)。软件会自动对短信查看情况进行统计,生成未查看的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这样我们再根据名单进行电话补发通知。 二、执法反馈 该模块包函二个子模块:行政执法评议和责改情况反馈。 行政执法评议主要对执法人员的现场执法情况进行监督、跟踪。执法人员每次对企业检查后,监管端及企业端都会自动生成相关信息:检查时间、检查内容、以及检查人员的姓名、职务、电子照片、执法证号等基本信息。企业内相关人员可对本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公正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可反馈到我们相关监察部门及局领导那里(执法人员看不到)。企业也可以通过公示的行风监督电话进行举报。

责改情况反馈:执法人员对企业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改正文书下达后,相关责改要求会自动在企业端出现,企业只要对照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将相关整改情况通过软件平台上传到监管部门,不需要跑到监管部门,节约时间。 三、基本信息库 该模块包函企业的一些基本档案:企业基本信息、人员管理、供货商信息、首营品种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包函企业的所有基本内容。可实现许可到期预警。也为餐饮消费服务网提供一些基本情况。 人员管理(人员检查):企业管理中难度最大的是对人员的管理。软件对从业人员实行的是信息卡管理模式(与卫生系统及通迅部门协作)。通过信息卡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人员检查功能。到企业只要轻松一涮,便可知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业务培训、不良记录情况。 2、建立全市从业人员不良信息库,方便餐饮服务单位在选人、用人时查询。(《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聘用禁用人员的将被吊销执法。关键是企业在用人时,跟本不知道该人是否是禁用人员) 3、培训及会议签到功能。以往每次培训时,人员报到签名时,需要多名工作人员服务签到工作,即使这样往往还出现需排队多时才可完成签到。现在只要2秒种即可完成一人签到,刷卡后相关人员的培训内容会自动记录在个人的信息卡,方便统计查询。软件并可以自动统计有多少人到会,以及缺席人员和联系方式等。 4、与卫生部门合作联网后,卫生部门每次检查只要把相关检查信息输入个人信息卡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信息卡随时查看健康检查情况。凡是当年未培训、未检查的可自动进行统计和提醒。避免企业时间长了望记体检,被检查到还要被处罚。

系统功能规格说明书

系统功能规格说明书

目录Conents 第一章产品概述 (3) 1.1业务价值 (3) 1.2系统实施要求 (3) 1.3系统的先进性 (3) 第二章业务系统组成及系统模块介绍 (4) 2.1系统功能结构图 (4) 2.2系统功能描述 (4) 第三章系统管理 (5) 第四章系统安全 (5) 第五章系统技术体系与性能参数 (5) 5.1系统运行方法 (5) 5.2技术体系 (6) 5.3开发平台 (6) 5.4运行环境 (6)

第一章产品概述 1.1 业务价值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Interne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个性化已逐渐成为当今Web应用的潮流。现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潮流一族的必备武器。网上购物系统,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实惠。基于J2EE开发的购物系统设计是采用JDK 1.6.0作为开发环境,MySQL作为数据库服务器,Tomcat6.0为Web服务器,满足了人们在网上购物的需求。 1.2 系统实施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电子购物系统,系统用户分为两级管理,分别为: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其中,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功能主要包括:注册新用户,登陆电子购物系统,浏览商品,查看商品的详细信息,查询商品,管理购物车,查看自己的订单,管理自己的订单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具有管理系统的权限,可以进行电子商品用户管理,包括查询,删除,修改等:可以进行商品管理,包括查看,查询,添加新商品等。 1.3 系统的先进性 本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各类商品信息提供分类管理、维护和网上订购功能,不但能够方便用户购买,而且有效地扩大了销售范围。利用本系统,用户可以足不出户的进行商品信息的查询和订购,和传统的购买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本系统遵循软件工程标准,并按照软件工程规定的流程进行项目的开发。

01-产品项目非功能需求规格说明书模版

XX项目非功能需求规格说明书

文档创建信息 文档修订记录 修改类型分为A– ADDED(增加)M– MODIFIED(修改)D– DELETED(删除)

目录 1质量属性需求 (4) 1.1 性能 (4) 1.1.1 延迟 (4) 1.1.2 吞吐量 (4) 1.1.3 容量 (5) 1.2 安全性 (5) 1.3 可靠性 (6) 1.4 可配置性 (6) 1.5 互操作性(系统间集成) (7) 1.6 可伸缩性 (7) 1.7 可维护性 (7) 1.8 可管理性 (8) 1.9 可审计性 (8) 1.10 可安装性 (8) 1.11 可更改性 (9) 1.12 可连续性 (9) 1.13 可恢复性 (9) 1.14 其它 (10) 2约束 (10) 2.1 运行环境 (10) 2.1.1 软件平台 (10) 2.1.2 硬件平台 (10) 2.2 设计约束 (11) 2.3 业务规则 (11) 2.4 法律约束 (12) 2.5 其它约束 (12) 附录1:模版使用说明 (12) 附录2:模版修订记录 (12)

1质量属性需求 1.1性能 概念: 性能是指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对外部刺激(事件)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或在某段时间内所处理的事件个数。性能这一质量属性经常用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处理数量或系统为完成一个处理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描述系统的性能需求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迟、吞吐量、容量。 1.1.1延迟 概念: 延迟定义为从事件触发到对应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定义了一个响应窗口(开始时间为最小延迟,结束时间为最大延迟)。 示例: 1.1.2吞吐量 概念: 吞吐量定义为在一个给定的观察时间段内,系统处理事件,然后产生的响应数量。通常需要指多个观察时间段,比如1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因为60分钟内处理120个事件并不意味着每分钟可以处理2个事件。 示例:

教学软件功能介绍

教学软件功能介绍 1、开机步骤: (1)把IC卡放在刷卡处,听见“滴”一声,代表主机柜门已开。 (2)在听见“滴”一声后,用手轻按一下柜门,柜门就会打开。 (3)在柜门打开后,按下“上课”键,老师就可以正常上课了。 (4)在上课结束后,按下“下课”键,把柜门关好,老师就可以离开了。注:如果老师在上课中要使用实物展台、换页器、麦克风、激光笔、鼠标、键盘、遥控器、等可以在(2)结束后,再打开下面柜门。 2、手势 桌面手势(以下手势均使用三根或三根以上手指) (1).手指向上推动—--窗口最大化 (2).手指向下滑动----窗口最小化 (3).手指横向滑动----窗口切换 (4).两只手手指向下滑动----所有窗口最小化 (5).手掌从白板最下端向上滑动----所打开窗口平铺 (6).两只手指向外拉动实现图片或字体的放大/缩小 软件内手势 (1).手掌平铺滑动实现板擦功能 (2).手掌平铺停留实现聚光灯功能 (3).两只手指拖动实现无限漫游功能 (4).手掌双击白板软件实现回到桌面功能

3、软件下方功能键说明 工具按钮 按钮功能描述 新建页面:在当前文档下可新建4种背景页面,点击下拉菜单可进行选择:新建白色、黑 色、图片或屏幕批注页等页面 硬笔:类似圆珠笔书写效果 排笔:类似毛笔书写效果 智能笔:用户在绘制线段或图像时,笔画可自动识别并转换为直线或近似的几何图形 多笔书写:用户在使用此按钮时即可多人同时书写,最多支持10人同时书写 插入图形:直接插入标准图形,插入时可根据要求进行拖拉到合适大小 插入图片或视频:用户可点击该按钮将图片或mp3、wav、swf、asf、rmvb、avi等格式文档 直接插入到当前页面,并保存到文档中,下次再打开该文档,所插入内容不变。 插入文本框:用户可点击该按钮后,在当前页面任意位置进行拖动,生成文本框,并可使用键 盘、软键盘和手写识别等书写工具进行文本输入;当点击文本框数秒后出现右键功能,可对文 本框进行“装入文本文件”、剪切、复制、粘贴等操作,还可以对文本框内容进行设置。如字 体、字体颜色、背景颜色、透明背景 填充几何图形:该按钮用来填充几何图形颜色,需要与填充几何图形按钮连用 笔迹选择工具:该工具是用来选取当前页面上的笔迹,选取笔迹后可以对该笔迹进行拖动和缩 放等调整。使用该工具会出现此样线段,用该线段对需要选取的笔迹进行圈选,该笔迹变成空 心说明已被选中。如图: 移动工具:该工具用来移动当前页面上的几何图形、文本框、图片等 旋转与缩放:该工具用来对当前页面上的几何图形、图片等内容进行旋转或重设大小(手势识别 中两根手指将图片向两端或中间移动时即为此功能)

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需求)案例.docx

安博实训平台资源 软件开发方向 BBS项目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 安博教育集团 二零零八年七月 目录Contents 目录CONTENTS (2) 第一章产品概述 (5) 1.1业务价值 (5)

1.2 系统实施要求 (6) 1.3系统的先进性 (6) 第二章业务系统组成及系统模块介绍 (7) 2.1系统功能结构图 (7) 2.2系统功能描述 (7) 第三章系统管理 (14) 3.1主角分析 (14) 3.2用户管理(前台) (17) 3.2.1用户注册 (17) 3.2.2用户登录 (18) 3. 2.3用户设置 (19) 3. 2. 4用户注销 (20) 3.3帖子管理 (20) 3. 3. 1浏览帖子 (20) 3. 3.2发表新帖 (21) 3. 3.3编辑帖子 (22) 3. 3. 4删除帖子 (23) 3. 3.5回复帖子 (24) 3. 3.6搜索帖子 (25) 3. 3.7 跟帖 (26) 3. 3.8锁定帖子 (26) 3. 3.9置顶设置 (27) 3.4个性化设置管理 (28) 3. 4.1用户消息 (28) 3. 4.2背景音乐 (29) 3. 4. 3积分与金币 (30) 3. 4. 4用户形象设计 (30) 3.5版块管理(后台) (31) 3. 5. 1添加大版 (31) 3. 5. 2添加小版 (32) 3. 5. 3大版修改 (32) 3. 5.4大版删除 (33) 3. 5. 5小版修改 (33) 3. 5. 6小版删除 (34) 3.6用户管理 (35) 3. 6.1个人信息管理 (35)

3. 6.2积分管理 (35) 3. 6. 3短消息管理 (36) 3. 6.4文章管理 (37) 3. 6. 5版主管理 (38) 第四章系统安全 (39) 第五章系统技术体系与性能参数 (40) 5.1系统运行方法 (40) 5.2技术体系 (40) 5.3开发平台 (40) 5.4运行环境 (41)

WT软件功能详细介绍

METEO DYN WT软件5.0版本功能详细介绍说明在当前的风电场开发当中,地形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客户(投资者、开发商、制造商)求助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进行流场模拟及风资源评估。Meteodyn WT是由法国政府环境与能源署ADEME支持开发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风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软件工具,截止2014年12月底美迪WT在中国共有131个用户使用、共152套。该软件功能及相关信息具体说明如下: 一、测风塔位置选择优化 风电场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在已圈定场区范围内设立测风塔,搜集一年的风流数据。复杂山地风电场开发中,测风塔的选址往往代表性不强,借主观经验,造成其测量数据质量不高、代表性差,从根本上影响最终风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在WT软件中输入已确定区域的地形及粗糙度数据,并进行定向模拟计算,根据整个场区的定向模拟计算结果(湍流强度、入流角、风加速因数)选择风电场中最具代表性的位置来设立测风塔,避免以往只凭经验的缺点,使其测风塔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地形图数据兼容格式:地形数据格式可以为dxf,map,xyz,shp等格式。 粗糙度数据兼容格式:粗糙度数据格式可以为map,tiff,xyz,chm等格式。 地形图卫星数据提供及自动整合功能:为客户提供卫星地形数据,可以针对勘测数据进行外围弥补,软件可以自动对两个甚至多个地形数据进行整合。

粗糙度卫星扫描数据功能:为客户提供扫描的地表粗糙度数据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卫星信息直接进行粗糙度的设定与分析,而无需手动绘制粗糙度文件。目前WT提供三个粗糙度数据库ESA 2.3版本全球数据库,300m分辨率;NCLD全美数据库,30m分辨率;CLC全欧数据库,100m分辨率。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模板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文件编号: QMS—PROC-RD02 版本:1.0 受控签章

修改历史

目录 1引言 (2) 1.1目的 (2) 1.2背景 (2) 1.3术语 (2) 1.4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2) 1.5参考资料 (2) 1.6需求描述约定 (2) 2.项目概述 (2) 2.1系统功能 (2) 2.2业务描述 (2) 2.3数据流程描述(可选) (2) 2.4用户的特点 (2) 2.5运行环境要求 (2) 2.6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2) 3.功能需求的描述 (2) 4.非功能需求 (2) 4.1系统性能要求 (2) 4.2系统安全及保密要求 (2) 4.3系统备份与恢复要求 (2) 4.4系统日志 (2) 5.外部接口说明 (2) 6.其他需求 (2) 7 需求变更识别 (2) 8.功能列表 (2) 9.附件 (2)

1引言 1.1 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如:通过本文档定义XXX产品的需求,以求在项目组员与相关成员之间达成一致的需求描述。 1.2 背景 描述系统产生的背景,包括: a.需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和英文缩写(可选),项目编号(可选);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 c.软件系统应用范围、用户。 d.产生该系统需求的原因或起源,如社会背景、市场发展、政策趋势、原有系统局限性 1.3 术语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术语定义、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也可用附件说明。或放到本文件的最后。 1.4 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描述本文档的主要读者,以及这些读者在阅读时的阅读重点与建议。可用列表的方式列 1.5 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d.行业标准和规范。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案例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案例)

————————————————————————————————作者:————————————————————————————————日期: ?

软件开发方向“成绩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约 安博教育集团 二零零八年十月

修订历史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2008-10-120.8 未评审的初稿吴子敬

目录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文档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运行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假设与依赖?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系统角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学生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增加学生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修改学生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删除学生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导入学生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教师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增加教师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修改教师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删除教师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 导入教师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课程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增加课程基本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修改课程基本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删除课程基本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维护课程学生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成绩查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学生查询成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教师查询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成绩分析与统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 考试成绩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 班级各科平均成绩表15? 3.6.3 年级成绩排名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系统维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1 数据字典维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非功能性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性能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安全性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可用性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系统】功能需求规格说明书_模板

【系统名称】功能需求规格说明书 【——子系统名称】

文档创建信息 文档修订记录 修改类型分为A– ADDED(增加)M– MODIFIED(修改)D– DELETED(删除)

目录 1.引言 (4) 1.1 目的 (4) 1.2 读者范围 (4) 1.3 术语或缩略语 (4) 2.系统定位 (5) 2.1 目标用户 (5) 2.2 针对的用户需求 (5) 2.3 卖点功能 (5) 2.4 系统性质 (6) 3.需求综述 (6) 3.1 概念界定 (6) 3.1.1角色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1 用户 (6) 3.1.1.2 外部系统 (6) 3.1.1.3 内部子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信息实体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系统外延 (7) 3.2.1系统应用环境总览 (7) 3.2.2系统与用户交互关系 (7) 3.2.3系统与外部系统交互关系 (7) 3.3 系统内涵 (7) 3.3.1系统总体结构 (7) 3.3.2系统功能概述 (8) 3.3.3系统内部协作关系 (8) 4.功能使用流程 (8) 4.1 功能使用流程总览 (8) 4.2 功能使用流程描述 (9) 4.2.1【功能使用流程名称】 (9) 4.2.2【功能使用流程名称】 (10) 5.用户界面 (10) 5.1 总则 (10) 5.2 界面总览 (10) 5.3 界面详解 (11) 5.3.1【界面名称】 (11) 5.3.1.1 界面功能概述 (11) 5.3.1.2 界面元素总览 (11) 5.3.1.3 界面元素详解 (12) 5.3.1.4 界面默认规则 (13) 5.3.2【界面名称】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