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摘要:两性的恋爱与择偶选择问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两性在配偶选择方面的策略和心理截然不同,都会运用不同的配偶保持策略使自己和对方获益。作为人类恋爱形式的一种,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很独特的存在,进化心理学对此现象也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理论解释模型。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择偶同性恋

1 引言在进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生存和繁衍,而繁衍又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人类为了使自己的种系延续下去,必须挑选合适的配偶并成功的繁衍后代,但由于两性在生理及社会地位角色上的巨大差异,两性在挑选配偶时的原则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而作为人类恋爱现象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同性恋一直都饱受争议与非难,但此现象自古一来就存在着,而且没有消亡的迹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性取向,同性恋现象已受到心理学、动物学、生物学等各领域专家的关注,研究者们对其产生的原因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进化心理学家对此也给出了比较合理、权威的解释,丰富了这一现象的理论研究深度。

2 择偶行为

2.1长期配偶选择策略的差异

进化心理学家 Buss等人提出的择偶机制性别差异元假设认为:为了将自身基因成功地遗传下去,男女针对择偶这一行为各自发展出不同的、可遗传的模块化心理机制。男性择偶者会寻找具有多育潜力的女性,而女性多育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年轻和吸引力,因此男性择偶者更关注女性的年龄和外貌;女性择偶者为能使自己有限的后代最大程度地生存下去,会寻找那些资源丰富,且愿意长久付出并提供承诺的男性共同抚养后代。

在人类进化史上,亲本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两性配偶选择的差异。性交结束后,女性需要冒巨大的风险怀孕、生产、哺乳、养育、保护孩子,因此女性必须选择那些拥有大量资源并愿意承担起养育自己后代责任的男性。如果女性在选择时考虑疏忽,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光生殖率降低,甚至后代可能也很少能活到生殖的年龄。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生存及适应问题,女性形成了一定的配偶选择偏好。

女性的择偶偏好体现在其择偶时更倾向于寻找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经济实力,并愿意提供承诺的男性。具体表现在:①偏爱社会经济状况好的男性。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并拥有大量经济资源的男性才能使后代享受较好的生活条件和获得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机会,所以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倾向于社会经济状况好的男性。②偏好年龄稍长的男性。已有调查研究指出,女性偏好比自己大3.42岁的男性,而且新娘与新郎的平均年龄差是2.99岁。男性年龄也是拥有社会地位及财富的重要线索,无论是在远古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年轻男性很少获得能够得到尊重的社会地位与充足的经济条件,一般只有年纪稍长的男性才有可能拥有权利和地位,因此年龄与资源、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并不是年龄越大越好,年龄太老的男性可能随时面临着死亡,不能承担起持续提供资源和养育后代的使命。③进化的心理机制的择偶偏好表明:女性偏好于运动能力强的男性。研究表明男人身体结构的特质:例如身高、肩宽、上身肌肉都对女人具有性吸引作用,对其他男人具有威慑作用。

从生理角度来说,男性只要让女性受孕并成功繁衍基因就可以了,并且选择配偶的次数越频繁,获得繁衍后代的机率就越大,那么男性为什么还要选择长期配偶呢?第一,远古时代的女性在性交之前需要得到获得男性大量资源投入的承诺,这样一来,如果男性倾向选择短期配偶,那么他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很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对大多数男性来说,为了繁衍基因频繁地对不同的女性投入大量的资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代价太昂贵了。第二,选择长期配偶可以确定孩子父亲的身份。在自然界,雌性动物每年大约只有一次的排卵期,在排卵期内雄性动物会表现的格外警惕,防止自己的配偶与其他雄性动物交配,以确定

雌性动物的怀胎是自己的后代。而对于人类来说,男性不可能整天守在女性身边以确保孩子父亲的身份,那样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男性通过结婚选定长期配偶,既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确保基因繁衍的准确性。第三,选择长期配偶增加了后代生存的可能性。在远古社会,缺乏父亲保护的孩子生存下来的机率是非常小的,如果男性选择短期性行为将会使自己的后代面临生存的危险,因此,为了基因的有效繁衍,大多数男性宁愿选择长期配偶。

与女性偏爱男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不同,男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需要考虑的是女性的年龄与身体条件。①年龄,为了有效的将基因繁衍下去,男性必须寻找到生殖力强的女性作为自己的配偶,年龄便是衡量生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女性生殖的黄金年龄在25岁左右,过了这个时期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生殖力也随之下降,年龄越大,生殖力越差。因此,男性愿意寻找年轻的女性作为长期配偶,因为她代表了较强的生殖能力。②衡量生殖力的另一个有效指标就是身体情况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男性在择偶时都将头发有光泽、皮肤有弹性、走路轻快有力等标志身体健康的线索作为考虑的因素和作为男性评价女性美的标准和依据。另外,影响生殖力的因素还有女性的腰臀比,大量证据表明腰臀比是女性生殖状况的一个精确的指标,这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男人很看重配偶的身材。

2.2短期配偶选择策略的差异

远古男性选择尽可能多的性伴侣的短期择偶策略是对“繁衍”这一特定适应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之一。也正因为这样,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男性就进化出喜欢与多个配偶发生短期性行为的心理偏好,生物学上把男性这种追求配偶多样性的偏好称为柯立芝效应。根据达尔文的遗传进化论观点,现代男性很可能遗传这种心理偏好,从而对短期性交往或随意性行为表现出比女性更大的欲望。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奉行的“一夫一妻”制,不允许合法拥有多个性伴侣。因此,人们往往通过“一夜情”、“外遇”等道德和法律不认可的短期择偶策略来满足这种心理偏好。

Trivers( 1972) 的亲代投资理论提出元假设:男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所获得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女性,付出的潜在代价却小于女性,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选择短期择偶策略。男性短期择偶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女性,男性在人类繁衍中扮演一次性投资者的角色,即男性只要与女性发生一次性交行为就有可能得到自己的后代。女性就算与多个男性交配,都必须经历十月怀胎,且只能得到一胎后代。从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上看。如果一对男女发生一次繁衍行为并产生一个后代,该行为中的男性投资比女性少,而繁殖收益却与女性相同。另外,男性短期择偶所付出的潜在代价也远小于女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与多个异性发生性关系。因为在繁衍过程中男性主要通过增加性伴侣数量来增加后代数量,而短期择偶策略是男性增加后代数量的有效策略。现代男性虽不能合法拥有多个性伴侣,但仍从祖先那里遗传了与很多女性发生短暂性关系的心理偏好。

研究表明,女性选择短期性伴侣的标准明显与男性不同。无论是选择长期性伴侣还是短期性对象,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比原配偶拥有更优秀基因、占有资源较多和保护能力较强的男性。选择这些男性不仅可以使女性繁殖的后代获得比原配偶更优越的基因,而且还可以使她们获得保证后代存活与成长的更多资源(如食物、金钱和其它服务等) 以及受到更多保护。而男性在选择短期性伴侣时,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较强繁殖力特征(如乳房丰满、臀部圆润)和无需承诺的女性,并且渴望与尽可能多的女性发生性关系。

3 同性恋现象

从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同性恋现象就已进入史实记载。当代人类学研究发现,在很多原始部落中,同性恋被极力推崇,甚至在20世纪已有三分之二的社会默认了同性恋及其活动。同性恋现象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张庆辉,2005)。

同性恋的成因,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进化心理学家也给出了他们的

解释。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学派不同,进化心理学家的解释别具一格。如果说上述理论更注重对同性恋成因的解释的话,那么,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对同性恋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的解释。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任何降低生殖成功率的倾向都应该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中被淘汰,然而同性恋的存在是进化理论中的一个谜团。由于同性恋行为不管是在人类还是动物身上一代代都显示出生物学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程度又远远超过了生物学上的误差,因此早在 1959 年,Hutchinson 就认为,同性恋行为有其进化功能(Kershaw & Jeffrey, 2005)。

目前进化心理学家们已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来对同性恋现象加以解释,其中比较广泛被认可的有:

(1)杂合优势理论 (heterozygote superiority theory)

杂合优势理论 (heterozygote superiority theory),又称平衡的杂合优势适应性理论(balanced superior heterozygote ?tness theory),该理论从基因视角来解释同性恋进化的潜在机制,它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隐性基因获得遗传是因为它伴随着高适应性的第二特征。该理论认为隐性基因存在的情况下,杂合性等位基因比纯合性等位基因在适应性上更具优势。提倡同性恋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者认为,同性恋虽然没有生殖上的意义,但是其基因本身却携带着其他高适应性的特征。比如女性更易被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异性恋男性所吸引,因为这种杂合性异性恋男性较敏感、有创造性、交际技巧良好。

(2)亲族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model)

Weinrich 和 Wilson (1975)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亲族选择(Kin selection)理论模型来解释同性恋的进化机制。该理论模型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同性恋基因能保存下来的是因为同性恋者对亲族成员有更多地投入提高他们的基因传递效果,从而补偿了他们放弃繁殖所带来的损失,而这些亲族的后代就可能携带同性恋基因。

(3)同盟形成假说(Alliance Formation model)

Muscarella于2000年系统提出了同盟形成假说(Alliance Formation model)。该理论认为,同性性行为有助于同性之间形成一种长期互相支持的同盟关系,同辈之间的帮助以及拥有具有高社会地位的同伴能增加个体对资源获得的可能性;同时当其他个体入侵时同盟也能起到帮助抵御的作用。所以同性恋行为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生存策略(张雷,2007;Adriaens & Block, 2006;Davies & Shackelford,2008)。与传统理论不同,该理论更关注的是性行为本身而非仅仅性取向。

(4)父母操纵理论(Parental Manipulation model)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Ruse 认为父母操纵(Parental Manipulation)可能是同性倾向进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从进化角度而言,父母十分关注后代对自己基因遗传的作用,但哪个孩子传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因得到最大限度遗传。因此,父母可能会减少某个后代的生育机会,将其培养成同性取向,作为家族内抚养孩子的助手,并尽量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在他们看来生殖力更强的子女身上以实现基因遗传的最大化。从该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推测,父母对孩子投资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够从孩子身上获得的生殖益处的大小(张雷,2007)。

总之,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动物行为学派以及生物学派相比,进化心理学更关注同性恋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个体。前几种理论更注重同性恋形成原因的探讨。而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同性恋现象得以维持的原因的探讨。

4 总结

进化心理学是心理学大家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分析与解释,其中人类的择偶问题是其研究的重点,它对人类择偶行为以及同性恋现象的解释有其合理的一方面,但还不够完善,受到了很多质疑,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乐国安,陈浩,王恩界,等. 初婚者与再婚者择偶心理机制之比较——对西方进化心理学“初/再婚择偶市场”假说的检验[J]. 应用心理学. 2006(2): 107-113.

[2] 韩璀璀,韩璨璨,彭丽艳.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透析女性与年长男性的婚姻[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9): 172-185.

[3] 张秋棠. 短期择偶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J]. 知识经济. 2010(22): 49-50.

[4] 黄洋子. 进化心理学两性配偶选择及相关问题差异的研究述评[J]. 社会心理科学. 2009(6): 44-47.

[5] 乐国安,陈浩,张彦彦.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 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J]. 心理学报. 2005(4): 561-568.

[6] 林振林,王国芳. 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模型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2): 262-270.

[7]朱新秤著. 进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女人的恋爱心理分析

女人的恋爱心理分析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最天真,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少女 人因为恋爱而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喜欢耍心机。院长前些日子听说大学同班的一个“心机女”小晶终于嫁给了高富帅男友,想起那些年她在我们面前秀的恩爱,和朋友聚餐的时候,聊起 这些年她为爱情耍的心机,不由的感慨万千。女人,有时候,因为无邪烂漫而备受男人疼惜,也因为耍的“小心机”而不断吸引着男人的目光,叫人欲罢不能。那么,女人有哪些恋爱心理,别人很难懂呢? 1、前任是死敌,怎么也绕不过去 谈起前任,男人或许会痛,会惋惜,但女人谈起男人的前任,说不上咬牙切齿,至少少不了吃上一桶醋,但小晶的做法却出乎人意料。 小晶和男友在一起三年的时候,熟悉男友的每一任前任,虽然男友绝口不提,但小晶心里明白,得不到的始终是最好的,那些前任早已化为窗前的白月光,留在男友的心里。 说心里毫无芥蒂是不可能的,但小晶按捺住那些急躁的年头,不去问,也不去管男友的过去。有时候,不做即是最好的做法。小晶的男友反而好几次郁闷小晶都不吃醋,反倒更加关注小晶。 2、傻白甜是伪装,撒娇是利器 男人普遍都有大男子主义,柔弱单纯的女生更容易激起他们的保护欲,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不仅性格上越来越“汉子”,外貌上也逐渐偏向中性,这让男人情何以堪? 小晶其实也是个女强人性格,天生的好胜心让她在大学的

时候就如鱼得水,但在爱情面前,她却放下强势的性格,愿意让自己成为男人怀里的那个小女人,这一点就很值得人借鉴。 3、投其所好,攻其不备 男人和女人能走在一起,无论是因为兴趣还是因为性趣,总归是有个一个共同点摆在那里,才会千里姻缘一线牵,将两个陌生的男女的缘分拴在一起。 但不可能每一对情侣都是因为共同的情趣爱好而走在一起的,更多的情侣是在磨合和取舍中逐渐聚在一起的——让对方的爱好成为自己的爱好,让这个共同点成为彼此的重要联结。 4、隐藏真正自我,只展现完美一面 女人如果想要藏起一样东西,哪怕男人把整个地球翻过来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道理放到恋爱中也说得通。 女人在恋爱之中,总是希望在对方面前呈现出来的是自己最美,最棒的状态,因此,女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妆扮、服饰等等,也会藏起自己性格上的粗鲁的一面,说话也变得娇嗔而又轻柔。 5、一千种方法来证明男友的爱 恋爱中的女人最喜欢听到的,就是男友对爱情的誓言“我爱你。”,虽然这句话很俗,也很短,但对于女人而言,却是一个保证和承诺,但男人对于女人的这类要求,刚开始的时候还会不厌其烦地陪着,但到了后面不一定会一如前夕,而每到了这个时候,女人的各种招数都出来了:撒娇、卖萌、亲亲……只为了得到这看似轻飘飘实则意义非凡的话。

心理行为与文化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 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 A、孟子 B、孔子 C、王守仁 D、老子 2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 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 4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2.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 B、文化与人格学派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国民性研究 2 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菊花与刀》 D、《美国梦的挑战》 3 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文化人类学新论》 D、《心理人类学》 4 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ACD)。 A、林顿 B、博厄斯 C、卡迪那 D、克拉克洪 5 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BCD) A、儿童社会化 B、知觉和认知 C、文化与人格 D、心理健康 6

以博厄斯为代表文化学派认为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种群有关系。(X) 7 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8 《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X) 9 国民性研究过分注重人幼年的肚面起眼,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2.2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1 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D)。 A、物质层面 B、精神层面 C、社会层面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有感.doc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有感1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有感 【内容提要】:大学生恋爱成为必修课这一观点深入大学群众中,但大学的恋爱同时也是问题,恋爱纷繁复杂。年龄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下面从心理学的方面浅谈大学生恋爱。 【关键词】:恋爱前奏恋爱进行时恋爱终结曲恋爱动机失恋 我们这代人主动地被动的都会去看看张爱玲的文章,里面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海枯石烂,人物情感充斥淡淡的忧伤,使人添之似水流年之感,哀而不伤。但那里的爱情,明白,真切。相对于现在功利心膨胀的社会,恋爱,混乱不堪。 我们走出那个以学习为最高宗旨的围墙,踏入分吹花开的大学校园,确实随着心理、生理的成熟,我们渴望一场成人意义上的恋爱,这是内心情感发展的必然趋向,所以大学恋爱不像政府盖楼,买车,不像明星上街购物,大学恋爱是公开化、明朗化。同样也是量变引起质变。最后是风气变。 恋爱前奏 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就成了当代大学生相当臣服的名言。因为这句话,有多少大学生放弃其他的必修课,不计其数的选修课而认真修这门。同样因为这句话,很多大学生为了恋爱而恋爱,身边成双成对的越来越多,而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这是不是证明自己毫无魅力可言???还有一种情况,大学生大多数是从遥远的家乡到大学校园求学,一个人身处异地,如果长期如此,心理落差会迸发出一种不安情绪,导致内心越发的空虚、孤独。这时,很多大学生就产生了宁滥勿缺,来者不拒的心理。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缺憾或随大流从众心理。更有甚者,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生理

需求,责任与否从不在考虑范围内,抱着侥幸心理,不出事时继续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出了事就惶恐不安,销声匿迹,逃避。所以大学生应该是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没有未来也行,但最起码我们是互相尊重,彼此爱慕,真诚的度完这四年的。 恋爱进行时 确立了正确的恋爱观,终有一天我们会品到自己的那杯茶。⑴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中过度的沉迷于物质享受,虚荣心膨胀,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看着别的情侣去星巴克,自己极度不平横,看到别人的女朋友比自己女朋友能撑面子自己很不爽。不是天天大鱼大肉,穿金戴银你就活的比别人舒服,比别人多份快乐。你是活自己,不是活给别人看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舒服最重要,其他的都是装饰,是虚设。爱人就是爱人,只能去爱,不要拿来比较。⑵一旦相爱,就会在一起,一旦了解就会有冲突,只是必然的,因为你们是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很多东西有意识差异。所以恋爱中的感情纠葛显现,矛盾、误解和猜疑。咱们不能因为几次吵架就分道扬镳,仇怨相加。我们需要的一段磨合期,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⑶很多大学生因为恋爱,就完全忘了自己还是学生,用的还是父母的钱,忘了自己还没走进社会,自己还什么都不会。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感觉世界毁灭了也没关系,请明白,如果爱情中没有面包做基本保障,还没等到地球毁灭那天,你们的爱情就已经over了。所以,想要给这份爱上个保险,就不要放下自己学习的能力,浪费 自己最能接受知识的宝贵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爱情和面包都有,抽出你们一天逛街的时间,两个人泡一下午图书馆。打断一下无休止的甜言蜜语,互相讨论下未来的方向。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进化人格理论与择偶观

进化人格理论与择偶观 摘要:进化论是科学界普遍承认的科学理论。从基因的利益来看,个体的生存只不过是达到其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个体存活了100年,但是没有任何后代,对于基因来说,这是毫无用处的。一个个体并不能满足基因不断复制自身的目的。为了繁衍后代,就必须先找到一个配偶。找到一个配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可以推断自然选择已经为我们设计了一套特别的心智机制,以帮助我们祖先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字:进化自然选择亲代投资择偶 为什么那些年纪轻的、容貌较好的女性容易受到男性的青睐呢?为什么那些能挣钱、有抱负、事业心强的男性更具吸引力呢?进化人格理论的拥护者告诉我们,建立爱情就是同种族的雄性和雌性走到一起最终繁衍后代的过程。因此,选择伴侣部分地基于“亲代投资”的考虑。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种族的成员,必须考虑生育并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人们要选择能成功地繁衍后代并有效地抚育孩子的配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选择未来婚姻伴侣时一定要积极考虑成功繁衍后代的问题,而是一定的配偶选择偏好通过进化过程已经遗传给我们。[1]找到一个配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首先,你得从许多可能的对象中选出一名适合的候选对象。其次,你得至少说服他们其中的一个也选择你。选择合适的配偶非常重要,因为配偶为你的后代的生存提供两项重要保障:基因和养育。后代的生存几率完全看这两个资源的质量如何。[2]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选择携带良好基因的配偶并避免携带坏基因的配偶呢?很明显,我们没有一套直接的基因测试系统,所以就进化来一些间接的筛选方法。根据进化理论(可追溯到达尔文),由于早期选择压力的结果,男性和女性已进化出了不同的择偶偏好。这一理论基本上围绕着男女之间两个方面的基本差异。一是亲代投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相比男性,女性对子孙有更大的亲代投资,因为女性的基因传给更少的子孙。[3]相反,在大多数种族中雄性都能自由地与许多他们能得到的雌性交配。雄性这样频繁地与许多雌性交配增加了他们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在两者生育期都有限的前提下,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的生育期相比更受年龄范围的限制。在进化论术语中,选择配偶的投资主要用于女性而非男性。如果作出一个糟糕的选择,她失去的要比他失去的多。因此,才会有女性在择偶上比男性有更强的偏好的看法。也因此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上有不同的标准,前者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殖潜能(如年轻),后者更强调男性的提供资源和保护的潜能。 二是父母身份可能性的问题。由于女性携带受精卵,她们总是能够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但男性就不能肯定孩子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他们的投资是直接指向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其他男性的子孙。因此,会有这样的看法,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关注情敌,更看重未来配偶的忠贞。[4] 一、男性的择偶偏好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男性应该选择可能为他生很多孩子的女性。即对男性而言,女性的“配偶价值”应该由她的生殖能力决定。从外表上如何知道女性是否具有高的生殖潜能呢?一个重要线索便是年龄。因此,进化心理学者认为,男性更喜欢年轻的女性。与年轻、健康有关的一些生理特点如光滑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浓密的头发、丰满的嘴唇等也提供了女性繁殖能力的有关线索,这些生理特点正是社会上公认的漂亮的特点。[5]简而言之,男性偏好于年轻漂亮的女性。为增加父亲身份的可能性,男性也更看重伴侣的贞操。 外貌长相为我们判断一个人基因的好坏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值得强调的有身体的对称性和所谓的“沙漏身材”的意义。心理学家史蒂夫?冈斯坦特和生物学家兰迪?桑黑尔测量了各种指标,包括脚的宽度、手的宽度、耳朵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组成了身体对称性测试的数据库。经研究表明,越是对称的人像,人们对其的好感度越高。进化心理学者认为,你的身体越对称,一般来说,你的基因也就越好。这是因为那些不太健康的

关于恋爱心理学的书

关于恋爱心理学的书 恋爱是创造和谐美满婚姻的前奏,能否通过它来实现理想的目标,心理因素十分重要。因此便诞生了恋爱心理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恋爱心理学的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一样的恋爱心理学—最适合国人的心灵成长学馆。顶级心理咨询师&部落格人气插画师让你摆脱爱情菜鸟的窘境一跃成为“恋爱达人” 恋爱对我们就像是一个梦,做到美梦时我们沉浸其中、幸福而忘我,却往往在意犹未尽之时醒来,一边回味梦中的甜美,一边悲伤幸福的离去;做到恶梦时我们惊慌失措、焦虑而烦躁,却总是无法立即逃脱,最终在伤痕累累之后从梦中惊醒,一边庆幸恶梦的终结,一边担心重蹈覆辙。就如同每个人都会做到美梦和恶梦,每个人也几乎都会经历美好的和不堪的恋情,我们在受伤之后成长,学会了如何去爱,我们在幸福过后感伤,学会了如何珍惜,最终我们发现,爱,是学来的。 芦淼,青藤 /XX-10-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每天懂一点恋爱心理学--日本最多人分享让恋爱运UP 的心理书 更多两性过招、婚恋箴言,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

进入:这本书将为您解答有关恋爱的所有问题,并借助心理学理论来剖析“恋爱”的真实面目,帮助朋友们构筑健康的、最适合自己的恋爱形式。本书除了介绍“恋爱中存在的心理倾向”外,还会用脑科学的理论为您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心理倾向”。因此,这不单是一本解读“恋爱心理学”的书,还是一本“恋爱科学” 原田玲仁著,郭勇译 /XX-09-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问张博士 解不开的恋爱难题?放不下的情感困惑?人气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的爱情处方,量身定制专属你的幸福提案! 张怡筠著 /XX-04-01 /漓江出版社 爱情心理学,拿来就用--日本最快提高恋爱智商的心理书,教您掌握最给力恋爱心理术 本书是“拿来就用”轻悦读书系第三弹。本书系主打“越有趣的越好懂好用”,旨在让年轻人快速汲取有用的新知识。本书是日本最快提高恋爱智商的心理书。公布最给力恋爱心理术,教您更加从容和有技巧地谈恋爱。本书专供:渴望爱、正在爱、爱太难甚至爱无力人群。 齐藤勇著,霍光译 /XX-03-01 /江苏文艺出版社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浅谈我的爱情观

浅谈我的爱情观 内容摘要: 爱情这一自古至今永恒的话题,总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或如火一般激烈;或如水一般柔情;或如繁星一般灿烂。它可以给你带来甜蜜,可以给你带来温馨,但也会带给你一些或多或少的烦恼。所谓爱情,即尊重、理解、关心、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需要磨练。也希望每个人在爱情的历程中,以爱开始,以情相守。 关键词:浪漫、责任、成长 曾读过诗经中质朴的对爱情的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读过泰戈尔的经典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曾读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曾看过经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感受到爱是伟大的,爱是幸福的,有人说爱情是场冒险,赌注是一生的幸福。其实,爱情是每个人都必需经历的过程,在爱的过程中,学会承担一种责任,逐渐成长,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一、学习《爱情心理学》之前 在学习《爱情心理学》这门课之前,我对爱情没有一种具体的了解,可能就单纯的很喜欢电影或电视剧里浪漫的情节,或者是里面帅气的明星;可能就是小说中那些幸福的情节描写或者是其所宣扬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能就是看着身边一对一对小情侣们的甜蜜和温馨。于是,对那些美好的几乎纯粹的爱情十分向往。我一度认为在爱情中,我需要的男朋友就应该是一个接近于白马王子的人。他至少要关心我,宠我,包容我的坏脾气,他必需温柔体贴,懂得保护我,不能三心二意。同时,他要处处让着我,不能跟我吵架,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听我的,

不能逼我做我不想的事情,在生活中必需有责任心,有担当,成熟稳重……总之我要的就是一种趋近于完美的爱情。当然,我还有对生活习惯的强烈要求,我需要我们的兴趣爱好也一样,行为习惯也不能相差太大,例如,我希望他不抽烟,不喝酒。如果他之前有这样的不良嗜好,我希望他能够改正,我想如果他很爱你就一定会为你改变。同时对待事情的看法也要相差不多,因为他毕竟是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我想我苛刻的要求只是为了在爱情的长跑中能够不在中场退出,能够胜利到达终点,能够有被人羡慕的爱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直到永远。 二、在学习《爱情心理学》之后 在上完课后,我又重新认识了爱情,同时也渐渐发现在爱情的历程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所谓爱情,即尊重、理解、关心、责任。这四个词看似简单,却字字铿锵有力。这包涵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这使我对爱情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在爱的过程中我其实考虑自己的部分实在太多了,我的种种要求近乎苛刻,种种希望近乎太完美,在现实的条件下,这种童话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我们不是活在没有现实的真空中,爱情是需要相爱的人互相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你不能忽视这些问题,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这一切都必需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爱情,是不会长久存在的。 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解答了爱的释义,Love这一单词的含义是这样的:L——Loyal——忠诚,O——Observant——用心,V——Valiant——勇敢,E——Enjoyment——喜悦。其实在整个爱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对爱情忠贞,在一起就代表一种责任,一个没有忠贞的爱情就是形同虚设,忠于爱情,才能有甜蜜而长久的相守。其次,我们需要用心面对这一感情,用心去爱,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创造,努力用心的营造属于只有你俩的爱情天堂。然后,我们还需要一颗勇敢的心。爱情需要勇敢,需要坚强,需要你勇敢的为自己的爱情打拼,勇敢的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 论 1 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贞操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

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 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 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 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心理行为与文化2019尔雅答案100分

。。。。。。。。。。。。。。。。。。。。。。。。。。。。。。。。。。。。。。。。。。。。。。。。。。。。。。。。。。。。。。。。。。。。。。。。。。。。。。。。。。。。。。。。。。。。。。。。。。。。。。。。。。。。。。。。。。。。。。。。。。。。。。。。。。。。。。。。。。。。。。。。。。。。。。。。。。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 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 A、孟子 B、孔子 C、王守仁 D、老子 2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 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 4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 B、文化与人格学派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国民性研究 2 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菊花与刀》 D、《美国梦的挑战》 3 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文化人类学新论》

浅谈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浅谈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摘要:新闻:82岁的杨振宁先生和28岁的翁帆女士已经在近日登记结婚了。在为他们的幸福祝福之时,实际上我们也真切的感受到爱情的力量。所以他在定今天的论坛的题目时,我取的题目就是“真爱无敌”。确实,历史和现实的故事都告诉我们“真爱无敌”,它可以穿越年龄、民族、种族、地域、阶级和等级,最终排除世俗的偏见,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爱情真的无敌吗?它真的能够不受任何拘束?那么,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到底怎样? 从《大学生恋爱与婚姻心理学》这门课程中,我对婚姻与爱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什么叫爱情?爱情,我理解是两性之间互相倾慕的一种感情,再加一句话就是两性之间互相倾慕并期望成为配偶的这样一种感情。这可能是因为我有些保守。我认为先有爱情,但婚姻是归宿。 爱情对婚姻有很大的影响,我是觉得,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它可以超过年龄、超过地位、超过金钱等的局限。但是,也不可否认爱情本身在今天带有功利色彩。爱情也不是我们那时候那么单纯,我们那时追求的就是爱情,没想到更多的东西。现在谈到爱呢,有没有房子啊?有没有汽车?生活怎么样啊?是不是在北京啊?还是在外地啊?带有很多功利色彩。我觉得这个问题跟我们市场经济有点关系,我认为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当然,对于杨振宁和那个硕士生的婚姻,我们表示祝福。有些人说“这么大岁数啊,找个这么年轻的,是不是有违道德啊?”这样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婚姻是自由的。真是为了爱情,我们应当尊重他们,而不该说三道四。爱情和婚姻还是应当结合的。过去婚姻和爱情是割离的,现在是

结合在一起的。最后,再说一句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再加上一句话:“愿天下眷属都是有情人。” 什么叫婚姻?婚姻,我理解是当爱情中两个人达到一定的平衡之后,有了种默契,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与性得到公认,对恋爱双方有了责任,并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认可。 在法律上被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的结合,是一种法定的结合。它包含几个意思:第一,从主体上说,是男女双方;第二,是出于自愿;第三,就是互相有权利、义务。结合后就产生了配偶关系,其实婚姻关系也是配偶关系。男的配偶叫妻,女的配偶叫夫。 我认为,爱情更多的是权利,而婚姻更多的是责任。为什么这么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比喻:说爱情就象闪电一样,婚姻是干什么的呢?婚姻就是为这闪电付电费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后来,仔细想了想,还真有道理。一般来说,爱情基本上是自由的,你爱谁不爱谁这是你的权利,但是结了婚之后,就不一样了。如果说,结婚前是在选择你所爱的人,那么结婚后更多的是你得去爱你所选择的这个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爱情更多的是权利,而婚姻更多的是责任。 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失重,而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平衡。谈恋爱的时候,基本上处于一种失重状态,晕晕乎乎的,很多时候忘乎所以,什么话都敢说,而婚姻这个东西,你不能总是在失重状态,这样的婚姻肯定长久不了,所以说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平衡。有人说“恋爱期间人的智商都变得很低或者很傻”。实际上真是这样。但是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婚姻后,我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样,跟结婚之前不一样。 爱情更多的是感觉,而婚姻更多的是事业。如果说,这种爱情是感觉的话,那就是说你是自由的,你想怎么感觉就怎么感觉;而婚姻是事业,既然是事业,你就得去建设,去经营。靠感觉是过不了日子的。所以,你得从各方面去筹划、去经营。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

2009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6,2009 (总第118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18[收稿日期]2009-07-15 [作者简介]陈红艳(1980-),女,甘肃兰州人,陕西理工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认知。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 陈 红 艳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本文从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 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了自我接纳的起点、途径、机制、特性等,并进一步提出增进自我接纳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自我接纳;适应;模块化[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6-0099-02 一、引言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自我接纳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能确认和悦纳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价值,不因自身的优点、特长和成绩而骄傲;二是能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不因存在的某种缺点、失误而自卑。自我接纳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进化论的基本原理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运用进化论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及其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应受制于进化的规律。自我接纳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对个体的自我接纳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接纳1.了解过去是自我接纳的起点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 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 ,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 过去 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主要的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人类的身体和生存策略方面刻下了很深的烙印,同样也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策略方面留下印记,成为探索心理机制的基础。自然选择确定个体的部分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如血型、外貌及气质类型等。按照卡特尔的观点,在同一个文化中的群体成员有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之分。了解个体所属的种系和家庭的背景信息,熟知地域和社会文化渊源,就会发现每个生命既是唯一的、独特的,又是连续的、共同的。 2.适应是自我接纳的途径 人是适应的产物。适应是通过进化形成的解决生存的方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也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某种适应问题。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发现、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确定和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就是要弄清某些机制或特点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 问题的。自我接纳就是要解决个体对自身、人格及与他人人际关系等心理机制问题,伴随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心理机制的适应功能,不断学会与环境相处,以自然选择增强人的适应能力,进而接纳自我。 3.解决问题是自我接纳的机制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心理机制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它在人类进化史上解决了与个体生存及繁殖有关的某个特征问题。从环境中积极提取或消极接受某些信息或输入,输入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通过一定的程序把输入的信息转化成输出:调节生理活动、给其他心理机制提供信息及产生明显的行动解决某个适应问题。同样,自我接纳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化物,自我通过各种输入信息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从而欣然接受或正视现实的一切。 4.模块化是自我接纳的特性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的特殊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处理有机体面临的某种适应问题的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Cosmides 和T oo by 认为,人类的心理主要由一簇专门化的机制 即具有领域特殊的程序,对领域特殊的表征进行操作。他们进一步提出,人的认知构架类似于成百上千个功能上专门的模块的联盟,被设计用来解决某种特有的适应问题。每一个这样的装置有其自己的程序,自我接纳的装置负责个体对自身及且特征的积极态度,并对现实中的不同部分施加自身特有的组织和处理。 5.行为是自我接纳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社会行为的产生需要心理机制接受环境输入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决策加工产生明显的行为。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种盲目的本能,它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高度敏感的,而社会背景影响着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和强度。自我接纳是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受这种特殊心理机制的影响,人类不断地认识自我、(下转第113页)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一)超星尔雅满分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一) 1 下面关于《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特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文化的视野 B、比较行为的角度 C、单一文化的视角 D、兼容并包的原则 正确答案:A 2 下面关于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异文化” B、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 C、满足个人兴趣爱好 D、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 正确答案:C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之一是从哪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A、文化和质疑 B、文化和心理 C、素质与心理 D、素质与发展 正确答案:B 4 “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这句话出自: A、卢梭 B、马克斯韦伯 C、泰勒 D、麦克利兰 正确答案:A 5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内容不包括: A、社会要求 B、亲属集团 C、交换模式 D、价值观 正确答案:D 6 我们与异文化背景下的人打交道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各美其美 B、张扬个性 C、美人之美 D、自知之明 正确答案:B

7 能够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信息影响外,还有? A、法律影响 B、道德影响 C、规范影响 D、策略影响 正确答案:C 8 “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是了解异文化所追寻的原则。正确答案√ 9 教育的目的是不让人发问。 正确答案× 10 《心理、行为与文化》在学理上的定位属于心理文化学。 正确答案√ 11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正确答案× 12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意义是: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学习与人相处之道,掌握人的心理。 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一) 1 关于心理文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 B、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 C、用的是许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分离的视角和方法 D、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 正确答案:C 2 心理文化学发展大体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 A、博厄斯的文化与人格学派 B、二战前后的国民性研究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1961年的心理人类学 正确答案:B 3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不包括:

恋爱必读十本书

恋爱必读十本书 时间:2012-11-05 16:11来源:未知作者:lqy 点击:413次 读书使人理智 恋爱必读十本书 杨思卓 1、诫律 《诫律:全球最经典恋爱圣经》作者以轻松幽默笔触写出男 性的真实想法,让女性可以借此洞悉他们的想法,进而掌握男性的心理。只要你遵守33条黄金诫律实际行动,就能发挥女性天赋特质,令每一个男人都难以拒绝,为你找到幸福滋味与甜蜜恋曲,而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将永远为你痴迷、为你疯狂

一辈子。 纽约时报,台湾金石堂畅销排名第一经久不衰的爱情宝典,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33条决定女人一生幸福的恋爱诫律:“一周见面不要超过两次”、“不要先跟男人说话”、“第一次约会不要逾矩”、“先结束约会”、“诚实而神秘”、“不要太快和男人上床”……仅仅是一套金蛋的“做与不做”,《诫律》将让你得到你所想要的。幸福的爱情开始于正确的约会观念。比付出真心更重要的是学会克制与技巧。《诫律:全球最经典恋爱圣经》重新提醒了你生活中确切的事实;男人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男人或者被你吸引,或者完全不!男人需要一种挑战的关系而不是成为一个即时方便的胜利者!虽然《诫律》需要严格的纪律与自制,但是这会给你和你的男人带来最好的结果并让他爱你胜过你爱他。在获取爱情的路上无论你是否魅力,《诫律》都将对你起到非凡的作用,前提是:你一定要遵守它! 2、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 人类一直在从不同角度探索爱情这个亘古常新的永恒主题, 《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恋爱心理、成 就爱情、爱情的进展、外表魅力、爱情战争及忌妒心理6大主 要问题。同时,对恋爱中容易出现但又必须克服的问题、恋人 相处的方法、恋爱中的技巧等也做了相应阐述,帮您揭开爱情 的神秘面纱。另外,本书是文字、表格和插画等多种表现方式 的组合体,采用“左文右图”的版式,再现了浪漫的恋爱场景, 并通过生动流畅的文字、美观有趣的漫画、形象直观的图表、近20幅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恋爱问题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恋爱问题 不可否认,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无论是大学生性格的塑造,还是宿舍集体间人际交往的技巧。而这门课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两句词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当然,爱情这个话题亘古以来就是人们所讨论的热点。在现在的大学里,无疑是广大学子关注的热点之一。现在的大学生恋爱早已不再是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影响到学习,生活,人格,价值观的情侣大有人在。就此,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失恋?以及如何去恋爱?以便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当前大学校园中,情侣随处可见。或许是在繁忙的高考之后,来到了大学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大学的确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没有繁冗的作业,没有老师父母日夜的催促和监督。最关键的是大学里面对恋爱的态度是自由且不加干预的。也许,正式因为如此,许多刚上大学的同学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学里面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更有的人说“大学里不谈一场恋爱就算不上是真正读了大学”但是,很多情侣真的做好了恋爱的准备了吗?他们自身足以成熟来面对恋爱吗?我想是没有的。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爱情的看法仍不全面,自身的资本也不够来好好爱一场。在我看来,现在的大学生恋爱,通常反映出的心理特征是: 1.对性的好奇心理——由于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对的性冲动感与对性的亲近感很强。 2.对对方的占有心理——在高校这个聚集着众多才子佳人的地方。有些大学生认为:一定要先找个好的,不然以后找到的就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于现在的学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在大学这个远离父母的地方,出于对情感的寄托而选择恋爱,希望继续依赖对方。 4.攀比心理——看见周围的人都成双成对,而自己却形单影只,心理极度不平衡! 5.补偿心理——部分恋爱只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

社会心理学课本框架

第一章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定义胡济南: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念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1)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3)也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2.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二、学科性质 1、社会心理学是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 2、与心理学的关系 (1)传统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洛莫夫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之一 (3)吴江霖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大支柱 (4)班特纳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总称 3、与社会学的关系 (1)社会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2)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理论与方法上彼此相通(3)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研究课题上同中有异 4、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三、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 1、基本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是在行为主义—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重阐明环境与教育因素在人们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a、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b、强调认知因素 c、强调观察学校 d、强调自我调节过程 (2)社会认知理论 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主要观点是: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认为认知是个体以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同时,旧认知结构也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 (3)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动力学说,人格结构学说 新精神分析,主要反对泛性论 (4)符号交互作用理论 三个假设:a、人对外界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b、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c、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是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与修正这些意义的。 (5)社会交换理论 a、 b、 c、基本观点:五个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侵犯与赞同命题 2、基本内容 (1)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 a、个体社会心理:个体的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学习等 b、群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群体内聚力、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 c、大众社会心理:如流行、模仿、暗示、流言、舆论、经济恐慌、大众骚扰等 (2)应用社会心理学

最新读爱情心理学心得感想

读爱情心理学心得感想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可是暂时还没有恋爱过,虽然以前有过那种朦胧的感觉,但是因为高考的压力,我不得不将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中了。 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没什么限制了,最近我在读一本反映大学生爱情的《爱情心理学》,感觉很不错,较为正确的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求和虚荣心。 一、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 ,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应及早止步另做选择。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

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苦。 4、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5、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 1、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