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结

2016年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结

2016年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结
2016年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结

2016年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总结

轻金融导读

| 作者:中债资信ABS团队

b)加权平均逾期期限

信用卡类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从横向对比来看,受不同的战略重点、风控政策的影响,不同发起机构信用卡不良资产的总回收率有所差异;从纵向对比来看,在不良资产的“冰棒效应”下信用卡不良资产的条件回收率[1]随着资产逾期期限增长而逐渐降低。c)贷款余额分布

从贷款余额分布区间上来看,信用类个人不良贷款余额集中于10万以下,抵押类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相对较大,且分布的区间与具体入池资产基础类型较为相关。从回收率与贷款余额之间联系来看,信用类与抵押类个贷均表现出贷款余额与回收率之间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对于信用类个贷:拖欠余额较高的贷款主要源于恶意拖欠或超出借款人实际偿还能力。不良贷款唯一的回收来源为借款人,催收机构难以依靠其他途径弥补贷款损失。贷款拖欠余额越高,对借款人施加的还款压力越大,拥有相应还款能力的借款人越少,面对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欠款,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受到打击,进一步影响相应贷款的回收率。故对信用类个贷而言,不良余额与回收率之间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抵押类个贷,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贷款类型来看,余额较高的贷款一般为经营类贷款,此类贷款加权平均贷款初始LTV较高,抵押物清收价值对贷款余额的覆盖程度相对较差;而住房抵押贷款相对贷款余额较低,此类贷款加权平均初始LTV较低,抵押物清收价值对贷款余额的覆盖程度相对较高。从抵押物流通性来看,余额较高的贷款一般对应的抵押物价值较高,且主要集中于商铺或者大面积住宅,这类抵押物流动性相对较差,在清收过程中折价相对较多。从而抵押类个贷项目抵押物折价率与贷款余额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进而导致余额高的贷款对应的抵押物折价率较高而回收率较低。

d)借款人年龄分布(主要针对信用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通过对信用卡不良贷款静态池的历史还款表现分析,借款人的年龄是影响贷款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发现随着借款人年龄上升,回收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一方面,从借款人还款能力来看,30-50岁的借款人多处于职业及收入的上升期,家庭状况较为稳定,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相对较强;但50岁以后的借款人面临退休、失业后难就业等情况,导致其还款能力逐步减弱,相应贷款回收率降低;而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款来源除了自身收入以外,工作稳定且有一定积蓄的父辈也是其隐性担保人,对贷款回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借款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贷款发放金额:30岁以下借款人不良贷款的合同金额显著低于30岁以上的

借款人。30岁以下借款人步入职场时间相对较短,正处于累计自有资产的初期阶段,获得的银行信用额度较少,进而在贷款不良阶段体现的拖欠余额较低。根据前文提到的贷款余额对回收率的影响分析,这部分借款人在不良贷款回收阶段的表现较好有一定的合理性。

e)地区分布

对于信用类不良贷款而言,各城市施行的差异化的放贷、风控细则与当地的信用、法律环境综合作用,导致不同银行在不同城市间的回收率不尽相似。中债资信通过挖掘各发起机构静态池数据,得到一定验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以地区为维度对回收率进行聚类分析,部分城市的回收率呈现较高的相似性,而部分呈现显著差异。但由于信贷、风控细则以及地方信用、法律环境与一/二/三城市划分的考核要素有所差异,故从图6的展示中,各类城市回收率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分水岭或趋势性。对于抵押类不良贷款而言,现阶段回收金额主要由抵押物清收价值决定。从抵质押物的市场价值与快速变现的折价程度来看,一/二/三线城市呈现逐级递减的特征。特别的,现阶段我国仍处于房地产市场上升阶段,2015年一线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变现能力较强,对未偿本息的覆盖程度较高。因此从图6可以看到,同一项目入池贷款在一/二/三城市的回收率逐级递减。

f)抵押物类型分布(主要针对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现

阶段,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入池资产中以住房为抵押物的贷款占比越高,总回收率越高。对于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抵押物的清收价值是决定资产池回收金额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尚处于结构性转型、结构化调整周期,个体经营盈利空间较为较狭窄,导致商铺流通性相对较低,清收折价更高;同时,受我国政策影响,近几年部分地区部分住房首付比例要求有所增长,住房贷款初始贷款价值比显著低于经营性贷款。故总体而言,住房类抵押物对贷款的覆盖程度较高。

g)诉讼状态分布(主要针对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

诉讼状态对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分布上。现阶段,绝大部分证券化抵押类贷款依靠法律诉讼、拍卖处置的方式实现现金回收,故入池贷款所处的诉讼阶段、抵押物当地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到资产池现金流入的时间分布。从催收机构历史的催收经验来看,抵押类贷款的主要回收时间集中在启动诉讼后的第2-3年。中债资信诉讼阶段分为5个关键节点,其中和萃2016-2以及和萃2016-4入池贷款主要集中在已起诉未判决和已判决未执行阶段,相对处置进程较快,故其资产池现金流主要集中于封包后的第二年,相对其他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现金流分布相对前置。2、交易结构特征分析(1)已发行项目交易结构要点汇总重启试点初期,已发行的1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均采

用相同的发行模式,即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不良资产证券化信托,采用过手型支付、优先\次级两档分层结构向银行间市场合格投资者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并由发起机构同时担任资产服务机构,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负责资产池现金回收。在证券交易结构的具体细节上,已经发行的7单个贷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针对自身项目特点进行一定的特殊设置,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 期限设置

2016年发行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优先档级别均为AAA,个贷不良项目优先档最短预期存续期限为0.51年,最长为3.50年,这是由于个贷类不良项目基础资产类型丰富,对应的担保方式与催收方案各有特色,导致回收时间差异较大;而对公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构成基本类似,优先级预期存续期限集中在2-3年。在法定到期期限设置上,除通常5年法定到期期限外,信用卡不良贷款因其催收回款主要集中在前期,有效催收时间较短的特征,通常将法定到期期限设置为4年。b) 费用设置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费用支付顺序的设置更为多样。不良资产证券化相比于常规资产证券化而言,资产池需要支付更多的处置费用,即在回收不良资产过程中存在的催收、诉讼等费用。目前,银行对信用卡类不良贷款一般采用外包催收,而对于涉及抵押担保类的不良贷款一般采用法律诉讼、依法拍卖或者贷款重组等方式实

现现金回收。从各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访谈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普遍而言,受益于品牌、规模效应,四大行较股份制银行催收费用相对较低。其次,信用类个人不良贷款处置费用高于抵押类个人不良贷款,高于对公类不良贷款。对公类不良贷款催收费率基本集中在5%以下;抵押类个人不良贷款的催收费率主要集中5%-10%区间;信用类个人不良贷款处置费用与处置阶段极为相关,贷款逾期时间越长,相应催收难度越大,处置费率从回收金额10%逐渐上升到50%左右。现阶段,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处置费用均由贷款服务机构先行垫付,再在各个分配日由信托财产支付给贷款服务机构。对于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对较高的处置费用将分摊资产池更多的现金流入。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回收现金对优先档证券的支持力度,现阶段一般采用以下2种分配方式:第一种,为处置费用单独设置一级信托账户,处置费用在现金流入转至信托分配账户前获得偿付,通过设置费用上限的形式控制优先支付的比例。如已发行的7单个贷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中,工元2016-2和工元2016-3采用此方式,并将处置费用上限设置为现金收入的3%,剩余部分于信托终止后支付。第二种,不单独设置处置费用账户,而结合实际资产池现金流分布情况,将处置费用按一定比例分布于优先档利息前、优先档本金前或优先档本金后进行支付。除工行发行的2单个贷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外,其

余5单项目均采用此设置方式,见表5。

c) 激励设置由于个贷不良资产的回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现金流入与贷款服务机构的尽责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发行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均通过超额奖励服务费的设置,推动贷款服务机构积极催收入池贷款。其中个贷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中,5单项目关于超额奖励服务费设置一致,是在足额偿付次级投资者固定资本成本后,剩余资金的80%作为超额奖励服务费。另外两单是根据收益金额划分超额奖励服务费,其中和萃2016-1期在次级档证券累计收益达到540万元后,超过540万元的部分的30%作为超额奖励服务费,和萃2016-2期是支付完次级档证券本金后,剩余资金不低于5000万且不高于2亿元的部分50%作为超额奖励服务费,超过2亿元的部分30%作为超额奖励服务费。d)风险缓释措施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和交易结构风险。换了缓释不良资产的回收金额以及回收时间的较高不确定性,首先,所有产品均采用了优先级/次级的增信措施,劣后于优先级证券本金支付的次级证券本金、利息及固定资金成本和超额奖励服务费等为优先级证券提供了一定的信用支持。此外,7单产品均设置了内部流动性储备账户,5单项目设置了外部机构流动性支持以缓释流动性风险。7单产品的内部流动性储备设置基本一致,在违约事件发生前,信托回收款在支付完优先档资产支持证券的利息后,转入一定金额至流

动性储备账户,使该账户余额不少于必备流动性储备金额。若在信托分配日可分配现金账户的资金不足以支付优先档

资产支持证券当期应付利息时,则流动性储备金转入可分配现金账户补足短缺金额。内部流动性储备账户通过提前储备的方式,平滑了整个资产流入端的现金流,有利于降低因信托收款期回收现金不足而产生的流动风险。信用卡项目由于资产笔数多,单笔未偿余额较低,还款时间也比较分散,相对而言与对公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和房贷、小微贷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比现金流入会更加平滑,因此三单信用卡项目中仅有一单设置有流动性支持机构。而房贷、小微贷均设置有流动性支持机构,其中工元2016-3期引入了独立于交易的流动性支持机构,而其余几单均由次级投资者担任流动性支持机构。

(2)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文件中关注的特殊要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入池资产因借款人还款能力较弱、故意拖欠等诸多原因无法按照既定的贷款合同产生现金流。由于不良资产在催收过程中经常涉及诉讼及执行程序,故相较于一般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我们需要较多地关注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文件中对可能涉及的法律、实操问题的相关约束,为证券风险的评价起到一定参考与借鉴的作用。特别的,需要关注交易文件中对资产权属、诉讼时效、附属担保权益、债权金额确定等重要法律问题,以及贷款服务机构义务及奖励机制等

其他重要问题的约束和制定。资产权属,需要关注债权及附属担保权益的合法有效,以及相应权利能否顺利转让。此项目下,需要在交易文件的“合格标准”关注3大要点的约束情况:信托设立日发起机构对标的债权资产是否享有合法请求权及相应请求权是否具有第一受偿顺位(或进一步要求,发起机构为唯一债权人),资产附属担保权益是否合法有效且债权人和担保人能否向债务人及担保人主张相应权利,信托是否能够顺利得到标的债权资产项下的债权(即标的债权资产项下的债权是否能够进行有效转让且不会由于任何原因而被禁止或限制)等。诉讼时效,主要关注入池资产是否在诉讼时效内,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中断诉讼时效效力。诉讼时效,指当主债权届满时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时,银行需要在两年内向借款人主张债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权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超过诉讼时效或保证期,相关债务将沦为自然债务,相应债权不再受法律保护。现阶段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均由原债权银行进行资产催收,考虑到债权转让事实在通知借款人前对借款人尚未发生效力,故原债权人,即发起机构作为催收机构进行资产处理可以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对于入池资产是否在诉讼时效内的风险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法律尽调进行筛查并对相应问题资产进行标记,若“合格标准”

中规定入池资产需未超过诉讼时效的,则将被标记资产进行剔除,并在估值时考虑相应风险带来的影响。同时,在《服务合同》中,在管理办法与标准中约定“债权维护”内容,督

促贷款服务机构及时采取相应维权措施,加强诉讼时效、执行时效和其它法定期间的管理,确保信托财产时效的有效性。附属担保权益,主要关注最高额抵押担保、抵债资产等问题。其中,最高额抵押担保,指的是抵押人与银行协议,在最高债权限额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多笔债权承担担保责任。最高额抵押担保资产入池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在封包日,主债权还没有确定,即实际放款合同金额小于最高本金限额时,由于债权可能继续发生,若当事人无其他约定根据《物权法》将禁止进行抵押权的转让。现阶段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相关约定实现该类资产的入池,具体方式为:发起机构出具承诺函约定不再向最高额担保合同项下放款,并在“合格标准”中约定“最高额担保所担保的主债权已经确定”进行进一步的约束。抵债资产,指的是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以封包日为时点为界,若抵债资产已完成所有权转移,则对于需要办理转移登记才能够进行转移的所有权抵债资产,如不动产而言,因较难实现信托登记无法作为信托财产用于证券本息的支付。现阶段实际操作中,主要做法是通过法律尽调辨别并标记这部分资

产,若“合格标准”中规定信托需要能够顺利得到标的债权资产项下的债权,则将这部分标记资产剔除,否则在估值时考虑相应风险带来的影响。债权金额确定,主要关注封包日后相关借款人在发机构下是否可能产生新增债权。现阶段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中,一般将同一借款人项下所有同类型贷款入池,若封包日后借款人涉及债权金额有所增加,不仅无法满足“全部入池”的约定,同时信托财产中相应借款人的债务很可能无法享有回收款的优先授偿权,对证券按期兑付带来较大不利影响。为缓释以上风险,实际操作中一般在“合格标准”中约定发起机构停止对相应债务人授信,并在承诺范围内不再向债务人发放新的贷款或提供新的融资,且若涉及最高额保证/抵押,则截止封包日该项下所担保的主债权已经得到确定。催收效力,主要关注对贷款服务机构义务及奖励机制的约定。不良资产的回款表现十分依赖于贷款服务机构的催收能力,同时贷款服务机构催收的积极性也将较大程度影响资产的回收效果及效率。现阶段一般在《服务合同》的资产处置、资产催收、抵债资产处理等项中对催收的原则、方式、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约束,督促贷款服务机构按照依法合规原则、处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原则、创新性原则,进行资产处置。同时,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均设立有贷款服务机构超额奖励机制,即当次级档本金偿付完毕且次级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将部分剩余收益作为超额奖励支付给贷款服务

机构。3、投资环境分析(1)发行利率及发行价格分析a) 与对公类NPAS项目发行情况的对比在同时期相似期限的情

况下,个贷不良支持证券和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优先档利率无明显差异。同时,次级档证券溢价发行的现象均较为普遍,均仅有一单次级档平价发行。次级档的溢价发行,体现了次级投资者对资产良好回收的一定信心,与现阶段参与的次级投资者主要为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这些机构多具备一定不良资产处置或投资经验,且在项目初期全程参与资产池尽职调查,对项目基础资产比较了解较为相关。

b)与常规类信贷ABS项目发行利率对比不良项目与普通

ABS项目对比,优先档证券利率相对较高,新产品溢价有缩窄趋势但仍然存在。从优先档构成来看,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优先档的投资者主要为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与常规类信贷ABS项目优先档投资者构成较为类似。

三、发展中仍然面临的问题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压力之下,资产证券化将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常规

手段,进一步改善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提高不良资产流动性以及优化不良资产结构,而个贷不良资产势必乘其浪潮。而当前我国仍处于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初期阶段,在4个关键问题上面临系列挑战。一是数据积累尚且不足。不良资产实际清收情况受到政策调整、宏观调控、经济周期、国际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目前国

内对完整经济周期下各类不良资产回收情况的数据积累尚

且不足,无法依托历史数据推演最大压力情境下各地区、各行业、各机构形成的不良资产的风险暴露程度,为不良资产的估值和定价以及最终证券端评级分层带来很大挑战。特别的,信用类个贷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估值极大程度依赖于静态池的分析,这对我国银行业系统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法律、税收、会计等配套机制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牵涉众多交易主体,交易结构复杂,特殊目的载体(SPV)需要保持绝对的独立性,这些都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证其运作。目前国内缺乏专业层级较高的法律来统一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此外,在不良资产实际的处置过程中涉及的众多法律实操问题、SPV的税收处理,不良资产出表的会计标准等问题均有待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三是证券未来现金流不易预测,估值、定价较为困难。与正常类贷款不同,不良资产本身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未来现金流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通常以未来可回收的债权金额为

基础,同时考虑处置成本、流动性溢价和其他投资的机会成本等因素,证券估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难度较大。特别的,对于创新出现的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逐步积累入池资产的准入标准、资产值价值评估、交易结构设计等相关技术知识,更好地发挥不同产品自有的特点和优势,加强针对

不同类别及性质的资产进行准确定位和分析,实现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达到回收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四是投资人群体及市场成熟度有待进一步培养。匹配的投资人群体和成熟的市场是证券化产品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尤其是其中的次级档证券属于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对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次级档投资人只有具备丰富的处置经验,理解不良资产回收逻辑,同时深度参与项目尽调,对底层资产有清晰认识的情况下,才能对证券进行客观、合理定价,也才有可能参与次级档投资,所以为了更稳、更好地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开展,需要同步加强对市场投资者的宣传与技术培养。

▲轻金融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智库,《轻金融》旗下平台▲业务合作:2103353258(微信)

银行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

ⅩⅩ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 2004年4月8号,中国ⅩⅩ银行在北京分别与瑞士第一波士顿、中信证券有限公司、中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工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信托财产是由宁波分行的13个营业部或支行直接负责管理和处置,涉及借款人总数233个,本金总额26.19亿元。工行宁波分行(委托人)将合法拥有的账面价值26.19亿元的资产委托给中诚信托(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 (一)参与主体: A、委托人(发起人):中国ⅩⅩ银行宁波分行。它将其从贷款资产中收取款项等权利信托转让给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 B、受托人(特殊目的载体):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C、受益人:在信托设立时,委托人为唯一受益人。信托设立后,为委托人以及通过受让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信托受益权的其他人。 D、受益人代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受益人代表,代表受益人行使权利。 (二)交易结构: A、设立财产信托:工行宁波分行以其合法拥有的资产(账面面值26.19亿元)委托给中诚信托,设立财产信托。工行宁波分行为唯一受益人,取得本信托项下全部(A级,B级,C级)信托受益权,价值8.2亿元。 B、受益权转让:工行宁波分行将其享有的A级、B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中信证券作为受益权的承销商负责承销A级和B级受益权,C级受益权仍由工行宁波分行持有。 C、由工行宁波分行委托给中诚信托,信托资产为委托人合法拥有的债权类资产,中信证券担任受益人代表。中诚信托负责信托受益和本金的分

配,并以信托财产产生的现金流支付信托受益权的收益和本金。 D、工行宁波分行受中诚信托委托作为信托财产的资产处置代理人,负责信托财产的处置和现金回收。 E、信托终止,中诚信托将剩余信托财产交回工行宁波分行。 (三)业务流程 1、资产包概况和处置情况: 工行宁波分行不良贷款证券化信托项目的财产是由宁波分行的13个营业部或支行直接负责管理和处置,这几乎是宁波分行所有的不良资产。受益权产品的资产包账面价值为33.09亿元,贷款本金总额为26.19亿元,实际收益产品为8.2亿元。从资产证券化操作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资产包涉及20个行业、233家贷款单位,单项资产相当分散,多样化的借款者更容易产生平稳的现金流,同时降低拖欠和违约风险。贷款笔数为864笔,其中有抵押贷款为262笔,有担保的贷款为602笔,该资产包的处置收入构成受益权产品的收益来源。尽管它们属于不良资产类别,但相对而言,比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具有更高的变现能力,也更有利于其现金流的评估,从而更有利于资产的证券化操作。 2.风险隔离和风险转移: 在工行宁波项目中,A级受益权没有回购承诺。因为没有回购承诺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很重要的特征,所以真正的实现了风险转移。发行人虽有义务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保护其利益的手段和支持,包括现金流的分层等,但投资者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最极端的情况是,如果这26亿元不良资产一分钱都收不回来,A级受益权的投资者将遭受损失。工行宁波分行通过引入信托模式,采用“表外模式”中的SPT形式设立SPV,信托资产独立于发

不良资产证券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与路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及含义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国于1999年先后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接管四大国有独资银行的不良债权。2003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理不良资产逾5000亿元,回收现金则只有994亿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银行的逾期贷款不再正常上升,出现了“赖账经济”,那么很可能由此导致国家金融风险的逆向上升。虽然经过六年的努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应该看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用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这种债转股的方式在目前来看,有利于缓解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现状,在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够清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够规范的情况下,也有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是,从长远来看,该方式的弊端也会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的资产回收率和现金回收率低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急需寻找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因而探索一种可以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良资产,并能有效的处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的未处置的不良资产的方法,是当务之急。正因为债转股的弊端逐渐凸现,我国商业银行吸取了国外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正在开始施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利用资产证券化的特点使不良资产与银行风险剥离开来,从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坏账率,扫除一切阻碍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大。 不良资产证券化(Non-performing Asset securitization,简称NPAS)是将流动性较差的金融不良债权进行组合、包装,使之在可预见的未来产生的现金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配以适当的信用增级,提高其信用质量,将该组资产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证券的过程。众所周知,我国的信用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可以有效地把信用风险从银行配置到其他市场领域,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在银行的高度集中,同时为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供新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这些功能完全符合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0月30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阐述的战略重点,其对于促进银行业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必将有长足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形成的原因 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经济上升时期,企业投资愿望增强,社会资金需求加大,银行会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贷款投放速度加快;持续的信贷高增长会导致信贷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产生经济泡沫。当经济转入调整时期,信贷投放速度放缓,这时如果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济收益减少,一旦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企业的按期偿债能力就会减弱,不良资产开始逐步暴露。然而不良资产问题制衡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与健康发展,所以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绝对的竞争优势。由此,衍生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 不良资产有上升趋势以及导致不良资产上升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有上升的趋势,虽然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法日益完善,但却改变不了日益膨胀的“不良资产军团”。归根究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形势剧烈波动及投资膨胀,是导致大量无效资产的政策性原因。投资的增长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前提条件是进行有效的投资,即投资的增

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运作流程

第2章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运作流程 2.1不良资产证券化内涵的界定 “资产证券化”CABS)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进行重新的组合,使该组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在对其进行信用增级后,将未来现金流 的收益权利转变为市场上流通的权证,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他的实质是 发起人把其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分类整理为一批批资产组合出售给特殊机构,再由特殊机构把买下的金融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ss based securities), 收回购买资金。 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是由银行承担风险的到期未收回或预计难以收回的贷款 本金和利息。按商业银行风险分类讲,是指风险分类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信贷资产。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并非没有价值,只是价值低十合同约定的金额。目前来看,商业银 行的贷款抵押担保较为充足,贬值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从不良贷款中抽取部分组合组成资产池,将其出售给SPV,资产池内贷款组合预计可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SPV通过信用增级将其定 价发售给投资者,成为可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从Ifu证券持有者享受未来现金流的所有 权。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方式,但与股票和一般债券不同,它不是对某一经营实 体的权利要求,Ifu是对特定资产池所产生现金流或剩余权利的要求权i,因}fu它是建立 在存量资产之上的资产信用融资,其权益偿付的来源是锁定的、客观的资产及其产生的 现金流,其信用等级仅取决十这组特定的资产,与发起人的信用无关。

2.2不良资产证券化条件及特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在未来一段时期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以保证投资人的权益。因此,拟证券化的资产要符合下列条件。 2.2.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条件 1.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相对稳定的现金回流 这是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不良资产虽然已经出现违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催收、诉讼、拍卖重组等方式进行回收,维持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我国商业银行以及资产 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已经证明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 2.现金的回流分布在整个证券的存续期内 由十是不良资产,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并不能表明未来现金流的分布。因此,要通 过深入分析每个项目,对未来还款的时间作出预判,通过对一系列资产进行技术性组合, 组建成一个多个项目的资产池,规避单个项目回款预测不准确的风险。 3.不良资产足够分散 大家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焦子里。证券化业务也是一样,为了避免整个资产池受 个别行业风险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我们在组建资产池时,尽量地域分散、行业分散。 4.资产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通过规模效应节约成本,抵消证券化交易不菲的费用并获取额外收益。 5.不良资产具有标准化、高质量的合同条款 此外,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不能转让的资产不应纳入基础资产池,比如国防、军工 企业不良债权,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债权不能纳入基础资产池i。 2.2.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1.资产池的构成复杂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工具,是近些年金融行业比较重大的改革,使整个银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它主要指的是由于一些缺乏流动性的资金导致银行亏损,一些资金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甚至是一些资金出去之后很难在收回来。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极其衍生工具应用十分广泛,并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渠道,使传统意义上的银行面临越来银行资产证券化是一些人借助不良资产为支撑来发行证券,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不良的资产能不能作为担保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除此之外,银行对于贷款的担保往往有着自己的制度,所以一些不良资产的应用会使我们的制度显现出相应的漏洞。本文深刻分析和解剖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证券 Summary: Asset securitization as an emerg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major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so that the entire banking industry has maintained steady and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due to some lack of liquidity of funds led to bank losses, some of the funds it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even after some funds out difficult to come back. Derivative applications for these factor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sset securitization extremely very extensive, and still has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Asset securitiza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re manifold. On one hand, the increase in asset securitization channels of corporate finance, banks are facing more and securitization of bank asset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some people with the non-performing assets to issue securities supported, this problem involves the non-performing assets can not be used as guarantee so a series of problems; addition, bank guarantees for loans tend to have their own system, so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of the non-performing assets will make our system showing vulnerability. This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摘要】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通过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手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快速、批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的要求的问题,最后共同探讨我国推行商业银行不良产证券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 1 资产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比较早。在理论研究方面,Arrow和Debreu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以严密的数理统计研究方法,证明了经济主体可以利用各种有价证券来防范金融风险,将金融风险减到最低限度,从而为金融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已经从产品设计进入到了风险预测,产品定价和证券化资产组合管理的研究阶段。GreenBaum和Thacker(1987)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模型,预测银行将把优质资产证券化,保留不良资产,同时提出银行税务管制的增加导致了证券化的兴起。Henderson(1988)提出证券化将融资过程分解,将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分散,并由能够冲抵和管理这些风险的机构承担,这样就有助于降低系统风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Morris(1990)等人分别在其著作中重点阐述了资产证券化三大基本原理即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Carlstrom(1993)综述了证券化的动因,从微观层次上来看,是来自证券化参与各方的利益驱动以及政府的金融监管和推动;从宏观层次上来看,主要是由于它提高了经济中资产运营的分配效率和操作效率。Sparks(2002)等人在对政府发起和私人企业证券化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建立模型,得出市场结构、政府赞助和抵押物特征是影响抵押贷款利率的重要因素。Mansini(2004)等人通过实证近似计算,研究资产选择的最优方法。Gorton(2005)通过信用卡证券化的实证研究,解释了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现象,从而证明了表外融资的有效性。Loutskina等人提出证券化降低了银行融资条件对贷款供给的影响,低成本融资和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增加使银行愿意出售难变现的抵押物,而不是易变现抵押物,证券化导致了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深化,降低了贷款供给的冲击影响,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csf 观察】 马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税务热点问题分析

【CSF 观察】马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税务热点问 题分析 马强,现任德勤审计总监 编者按 在最近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主办的“2016中国中小银行资产证券化专题培训”上,德勤审计总监马强先生从基础资产、现金流、服务机构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对比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和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差别,着重从会计认定和核算的角度详细解析了合并结构化主体、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问题,通过案例讲解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增新措施的设计和会计核算要点,以及资产证券化中其它一些会计问题和税务考量。 分享实录 大家好,我是来德勤审计总监马强,很高兴与大家互动和交流,分享我们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德勤证券化团队是连续被评为全球十一年的证券化事务所,在国内和全球的证券化业务领域都有很强的实力、拥有很多资源。在国内,德勤从2005年开始承接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项目至今,在信贷资产业务领域始终名列前茅。希望德勤的经验积累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的会计、税务问

题”。 这张图揭示了目前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和贷款损失准备变动的情况,其中,2015年第一季度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规模是9825亿元,到2016年第一季度已经上升到了13921元,增幅达41%;贷款的损失准备也相应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两万多亿上升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两万四千亿元,但是增幅同比有所降低,只有17%;不良贷款率从第一季度的1.39%迅速攀升至2016年一季度的1.75%;相应的拨备覆盖率也从200%下降到了175%,略高于当时银监会提出的150%的红线。由于内外部的经济下行趋势,使得银行没有办法维持以往快速增长的势头,也无法通过利润快速增长消化不良贷款以及相应需要计提的贷款拨备,因此银行业必须考虑降低不良贷款的方法。但是银行业常规减少不良贷款的方式包括核销、催收等方法,都没有办法快速地实现不良贷款的降低,或者实现拨备释放以缓解对于银行业造成的利润压力。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恰逢其时。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差别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和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差别: 首先,两类资产支持证券业务的入池基础资产不同。在2012年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时,监管机构要求资产必须是正常类的贷款,因此,在资产支持证券业务重启初期的入池资产往

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实务课后测试

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实务 ?倒计时:00分00秒 ? 1.课程学习 ? 2.课程评估 ?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 1、资产证券化是银行的()部门根据外部情况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的(10 分) ?A ?内控合规部 ?B ?金融市场部 ?C ?资产负债管理部 ?D ?产品研发部 ?正确答案:C ? ? 2、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管理过程中,负责入池资产的管理统筹工作的部门是()(10 分) ?A ?贷款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 ?B

交易与资产风险管理部 ?C ?法律与合规部 ?D ?运营管理部 ?正确答案:A ? 多选题 ? 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包括()(10 分) ?A ?发起银行 ?B ?信托公司 ?C ?贷款的服务机构 ?D ?资金保管机构 ?E ?券商 ?正确答案:A B C D E ?

2、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常采用( )(10 分) ?A ?外包 ?B ?诉讼 ?C ?自催 ?D ?核销 ?正确答案:A B C ? ?3、对于信托公司的选择,须遵循()原则。(10 分) ?A ?公平 ?B ?高效 ?C ?经济 ?D ?公开

正确答案:A B C ? 判断题 ? 1、在荷兰式招标发行中,最后中标的公司按照各自中标利率拿到债券(10 分) ? A ? 正确 ? B ? 错误 ? 正确答案:错误 ? ? 2、债券的发行方式有招标发行和簿记建档发行两种(10 分) ? A ? 正确 ? B ? 错误 ? 正确答案:正确 ? ? 3、设置资产处置计划的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证券化不良贷款的回收现金流波动风险(10 分) ? A ? 正确 ? B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积极实施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在此主要指不良贷款资产,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等不能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者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的利息收入或连本金都未能及时收回的贷款等银行资产。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7年3月末,中国主要商业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余额为1161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02%。 一、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所谓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以证券进行融资,包括债务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其实质是金融资产以证券形式转让的过程。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处于非良好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以证券形式转让的过程。 二、我国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通过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转化为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定资金来源。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加快银行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借助资产证券化,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有效解决了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大大增强了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二)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按照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银行的核心资本和全部资本比例应该分别达到4%和8%。这一监管要求银行为了提高和维持资本充足率,要么增加资本金,要么降低持有的风险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一方面银行大量的风险资产,诸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商业抵押贷款等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使银行的风险资产减少,从而达到了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不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是一种不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方法,即发行人可不通过增加负债获得融资。 (三)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分散风险。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资本约束、利率

不良资产处置方法汇总解析和经典案例

不良资产处置方法汇总解析与经典案例=============================================== 前言: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成果对加速商业银行改革,支持国有企业脱困,乃至协助整个中国的金融深化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主要有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多样化出售、资产置换、租赁、破产清偿等,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面临市场问题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1.1诉讼追偿 司法诉讼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维护国家金融债权的最后屏障,也是经济活动中追索债务最常用的手段。有些企业经营困难,但并不表明丧失完全的还款能力,有的依靠其自身的经营收入还有一定的偿债来源,但一些企业无视信用,利用各种借口拖延归还,利用各种手段逃债务。通过起诉追索债务,能加大对债务人履约的力度,同时也可以避开国有机构处臵不良资产需要履行的烦琐的报批手续。 1.2资产重组 资产的重组包“债务重组,企业重组,资产转换和并购等,其中债务重组包括以资抵债、债务更新、资产臵换、商业性债转股、折扣变现及协议转让等方式。其实质是对债务企业做出债务重新安排,有的在还款期限上延长,有的在利率上做出新的安排,有的可能在应收利息上做出折让,有的也可以在本金上做出适当折让。对债务人进行资产和债务重组,是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臵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方式。

1.3债权转股权 债权转股权,指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评审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将银行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阶段性持股,并对所持股权进行经营管理。 1.4多样化出售 ①公开拍卖:公开拍卖又称公开竞买,是一种通过特殊中介机构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和交易活动。不良资产采用公开拍卖处臵方式,具有较高的市场透明度,符合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规则,能体现市场化原则,是当前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处臵抵押资产屮使用较多的方式。该处臵方式主要适用于标的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通用性强的不良资产,如土地、房产、机械设备、车辆和材料物资等。 ②协议转让:协议转让是指在通过市场公开询价,经多渠道寻找买家,在无法找到两个以上竞买人,特别是在只有一个买主地情况下,通过双方协商谈判方式,确定不良资产转让价格进行转让地方式。它主要适用于:标的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合适地买主极少,没有竞争对手,无法进行比较选择地情况。 ③招标转让:招标转让是指通过向社会公示转让信息和竞投规则,投资者以密封投标方式,通过评标委员会在约定时间进行开标、评标,选择出价最高、现金回收风险小的受让者的处臵方式。具体有公开招标转让和邀请招标转让两种。该处臵方式适用标的价值大,通用性差,市场上具有竞买实力的潜在客户有限,但经一定渠道公开询价后,至少找到三家以上的投资者。

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运作流程

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运作流程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内涵的界定 “资产证券化”(ABS)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进行重新的组合,使该组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在对其进行信用增级后,将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利转变为市场上流通的权证,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他的实质是发起人把其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分类整理为一批批资产组合出售给特殊机构,再由特殊机构把买下的金融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ss based securities),收回购买资金。 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是由银行承担风险的到期未收回或预计难以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按商业银行风险分类讲,是指风险分类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并非没有价值,只是价值低十合同约定的金额。目前来看,商业银行的贷款抵押担保较为充足,贬值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从不良贷款中抽取部分组合组成资产池,将其出售给SPV,资产池内贷款组合预计可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SPV通过信用增级将其定价发售给投资者,成为可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从Ifu证券持有者享受未来现金流的所有权。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方式,但与股票和一般债券不同,它不是对某一经营实体的权要求,Ifu是对特定资产池所产生现金流或剩余权利的要求权i,Ifu它是建立在存量资产之上的资产信用融资,其权益偿付的来源是锁定的、客观的资产及其产生的现金流,其信用等级仅取决十这组特定的资产,与发起人的信用无关。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条件及特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在未来一段时期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以保证投资人的权益。因此,拟证券化的资产要符合下列条件。 1

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

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 2004年4月8号,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分别与瑞士第一波士顿、中信证券有限公司、中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工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信托财产是由宁波分行的13个营业部或支行直接负责管理和处置,涉及借款人总数233个,本金总额26.19亿元。工行宁波分行(委托人)将合法拥有的账面价值26.19亿元的资产委托给中诚信托(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 (一)参与主体: A、委托人(发起人):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它将其从贷款资产中收取款项等权利信托转让给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 B、受托人(特殊目的载体):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C、受益人:在信托设立时,委托人为唯一受益人。信托设立后,为委托人以及通过受让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信托受益权的其他人。 D、受益人代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受益人代表,代表受益人行使权利。 (二)交易结构: A、设立财产信托:工行宁波分行以其合法拥有的资产(账面面值26.19亿元)委托给中诚信托,设立财产信托。工行宁波分行为唯一受益人,取得本信托项下全部(A级,B级,C级)信托受益权,价值8.2亿元。 B、受益权转让:工行宁波分行将其享有的A级、B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中信证券作为受益权的承销商负责承销A级和B级受益权,C级受益权仍由工行宁波分行持有。 C、由工行宁波分行委托给中诚信托,信托资产为委托人合法拥有的债权类资产,中信证券担任受益人代表。中诚信托负责信托受益和本金的分配,并以信托财产产生的现金流支付信托受益权的收益和本金。 D、工行宁波分行受中诚信托委托作为信托财产的资产处置代理人,负责信托财产的处置和现金回收。 E、信托终止,中诚信托将剩余信托财产交回工行宁波分行。 (三)业务流程 1、资产包概况和处置情况: 工行宁波分行不良贷款证券化信托项目的财产是由宁波分行的13个营业部或支行直接负责管理和处置,这几乎是宁波分行所有的不良资产。受益权产品的资产包账面价值为33.09亿元,贷款本金总额为26.19亿元,实际收益产品为8.2亿元。从资产证券化操作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浦鑫2018-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浦鑫2018-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资产证券化(ABS)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资产重组后使该资产获得流动性,在美国住房金融市场获得巨大发展,是金融业的一项重要创新。我国资产证券化研究开始的比较晚,在2005年,我国银行业正式启动资产证券化的试点。 但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暂停了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直到2012年资产证券化业务才得以继续。当时不良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到2016年才允许发行。 而在金融市场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早已普遍使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减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和金融业的欣欣向荣,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快速增长。 我国专门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所以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大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并且可能产生一些后续问题,比如法律诉讼和资产贱卖等问题。商业银行都积极寻求处置不良资产的良方,此时商业银行都将目光投向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工具,借助不良资产证券化工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正是如此,本文选择浦发银行浦鑫2018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简称“浦鑫2018-1期”)这一典型产品,2016年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浦发银行发行了第一支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我国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浦鑫2018-1期的发行规模是最大的,其基础资产为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资产证券 化产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具体的案例分析。 首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基本分析;然后,从产品设计环节开始入手,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资产证券化是作为一种在国外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表外化的方式转移了银行自身的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现以来一直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并在国外某些国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其证券化含义 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93亿元,不良贷款率1.14%,同期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只有0.53%。尽管从数据简单看,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延续往年“双降”局面,但几千亿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依然很大,而且不良资产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应收账款等不良资产汇集起来,组成一个资产池,然后利用金融工程的分割重组技术对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不成熟 如果各中介机构不完善,就会严重影响资产的信用评级和科学定价,而这两方面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环节必然直接影响投资者收益。目前来看,由于整个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属于新兴领域,因此与之配套的机构都还没有发展成熟。评级机构运作不规范就不能达到透明准确的结果,这样就会使被证券化的资产面临来自各方的风险。 (二)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资产证券化就其过程而言,参与主体多、结构复杂。如果这其中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成熟的法律体系来保证,那么就很难让其顺利进行。虽然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是与之相关法规,但真正直接针对不良资产的法律框架还是空白,甚至还与当前存在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冲突,证券风险有可能转移到投资者手中。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顺利地开展。 (三)税收、会计等外部环境不配套 税收制度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进入资产池的不良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关系着证券化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会计原则的制定也决定了它是否能被当做一种表外融资的方式。而现行的针对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税收政策明显存在着过多的税收环节和过高的税率,这样就会加大发行者的融资成本,违背了商业银行证券化的初衷。

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与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711741059.html, 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与现状 作者:刘思超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双升”的趋势。这可能不利于我国银行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我国重启了不良资产证券化 业务。本文对中国不良资产的现状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描述和梳理,希望通过梳理,能为今后相关研究找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一、中国不良资产现状 1.不良资产分类 由于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金融业不良资产主要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又因为银行资产结构较为单一,不良资产基本上为不良贷款,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为银行中的不良贷款。 中国对银行贷款的分类可基本分两个阶段:1998年之前,主要按照财政部文件《金融保 险企业财务制度》中“一逾两呆”的方法;将贷款分成四类,分别是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 贷款和呆账贷款,其中后三种属于不良贷款。这种按照贷款的逾期时间判断贷款种类的方法,是贷款的事后管理,同时对于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区别也不明确,不利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以及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保护措施。 1998年央行出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提出贷款五级分类法,根据借款 者自身的还款能力来判断贷款在未来是否会发生损失及损失发生的概率大小,把银行贷款分成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贷款五级分类是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对借款人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分析贷款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因此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 2. 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方法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有:第一,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催收、诉讼等,对于没有按照规定偿还贷款的债务人,依照法律进行起诉或制裁。对于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程序,冲销呆账。第二,一部分呆账贷款的本息利用呆账准备金来核销。第三,运用剥离、转化及债务重组等方法降低资产风险,由银行中的专业部门处置已经剥离的不良资产,或银行将债权置换为企业的股权或实物资产,并由银行进行管理和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不占用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条件下增加利润,转移信贷风险,改善信贷结构。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有关建议。 标签: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 所谓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贷款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资产整合处理、同时经过信用增级以提高资产的可靠性,并将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 不良资产证券化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此后的几十年中,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处理大规模不良资产的金融工具。在我国,不良资产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工行,建行,信达等开始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投资者对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产生了怀疑,认为是资产证券化导致了这场金融风暴的爆发。实际上,引发危机的关键不在证券化,而在证券化的信用资产以及政府的监管不利。据《巴塞尔协议III》规定,到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划分不良资产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一逾两呆”分类法,在1998年以前,金融行业把全部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四类,把后三种归为银行不良贷款。 第二种是按政策性不良贷款和商业性不良贷款分类。前者主要是由国家过度干预引致的,后者主要是由银行自身的原因导致的,例如管理水平,放贷宽松,信贷监控不严。 第三种是五级分类法,1998年,人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客观情况,把贷款分为五级,分别是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 可以看出,自200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逐年降低,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从2007年的12684.2亿元下降为4564亿元,减幅达到64.01%,

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篇一: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中誉abs的基础资产为对公不良贷款,金额前5借款人合计占总贷 款72%,资产池贷款集中度较高。从入池贷款资产质量看,97%为 次级类贷款,3%为可疑类贷款,质量尚可;并且在abs封包期间, 已回收贷款金额1.5亿本金,占贷款本息总额12%,占优先级本金64%。预计整体贷款回收金额4.2亿(即回收率约34%),为优先 级本金的1.8倍;且贷款有质押物,评估价值近2.6亿,覆盖优先级 资金。因此,整体偿付风险比较小。 再加上中行作为贷款服务机构在超额部分的分配占比高达80%,提 升了回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内部设置的流动性储备账户,以及中 国信达担任资产服务顾问和流动性支持机构,都进一步增强了中誉abs的安全性。 和萃abs的基础资产为信用卡不良贷款,无抵押担保,且损失类贷 款已经占比53%,因此折扣率仅为11.1%。招行采用自催+外包结合方式进行贷款催收,获得固定报酬+超额回收部分30%的浮动报酬,不再设立资产服务顾问对贷款回收进行外部监督。通过流动性储备 账户和信用触发机制的设计进行增信,再加上信用卡贷款分散度非 常高的内生特点,和萃abs的偿付风险不大。 (2)启示 目前,银行发起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根本动因是将不良资产出表。这 两单abs中,两家银行都按照监管规定,自持全部发行规模总额的5%,且优先、次级的规模分别持有5%,先奠定了出表的基础。 这两单abs产品中,次级的回报看上去非常“诱人”——年化12-13%的固定收益+超额回收部分的分成。根据abs相关发行公告显示,中 誉的abs劣后级投资人是中国信达,符合市场预期和惯例;而和萃 1期的劣后级投资者没有披露,和萃2期市场报道有私募基金参与。另一方面,这两单abs产品的折扣率(发行金额/贷款本息)都非常低,10%-30%的折扣率已经给出了足够的安全边际,甚至有些资产“贱卖”的意味,因此次级档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也有观点认为, 银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目的在于出表,但其实自己不舍得 放弃资产和利润,所以会给次级丰厚的收益,再找关联方认购次级。 三、结语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与经典案例分析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经典案例分析 一、不良资产经营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轮 1999-2000 年:国有银行首轮注资+不良剥离 我国第一轮大规模不良资产经营始于1999 年;1997 年底,四大国有银行资 本充足率仅 3.5% ,远低于巴塞尔协议8% 的最低要求。 1999 年,财政部注资、 央行再贷款、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华融、长城、信达,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四大 AMC ;到 2000 年 8 月底,四大 AMC 先后完成 1.4 万亿不良贷款 的剥离与收购工作,使得四大行不良贷款率下降了超过 10 个百分点。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未形成,相当部分的不良贷款来自于地方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二轮 2004-2008 年:国有银行股改、二次注资+不良剥离 截止 2002 年末,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 2 万亿元,不良率达到 23.11% 。为了配合四大行的改制上市,四大AMC 于 2004-2005 年、以及2008年对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再次进行大规模剥离。 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03 年的2.54 万亿下降至2008 年的0.56 万亿,不良贷款率从19.6% 下降到2.42% ,资本充足率从3% 上升至11.3% 。四大行均成功实行了股份制改造,获得后续长远发展的基础。 现在:第三轮 可以说,前两轮不良处置很大程度上是补交经济转轨和改革的成本;而这一次,经济持续下行、产能过剩、杠杆高企带来的新一轮不良处置已拉开序幕。 截止 2015年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 1.96 万亿元,不良率达到1.94% 。2016 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率达到 1.69% ,较年初提升 4 个 BP ;不良 贷款同比增长29% ,逾期贷款同比增长 16% ,关注类贷款同比增长 23% 。 2016年不良资产的政策和动向梳理 时间内容 2016.3.8华荣能源( 1101.HK ,原熔盛重工)公告债转股。 2016年 3月李克强总理表示: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降低企业的杠杆。 2016年4月国开行一位高管:首批债转股规模为 1 万亿元 2016年4月一行三会: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对符合政策且有一定清偿能力的钢铁、煤炭企业,通过实施调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债务重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权威人士表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 2016年5月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 个大包袱。” 国新办吹风会: 1.债转股的对象企业完全应该由市场主体自己选择,不由政府指定。 2. 2016年 6月债权转让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主体基于真实价值自己协商处理,对债权和股权进行市场化定价。 3.以前财政部最后买单,此次政府不再负有兜底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