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1.生态浮岛技术介绍

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现在,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

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 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1生物浮岛水生植物选择原则

1.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2.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

3.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

4.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

5.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

观组织。

2.2常用水生植物

植物的选择、种植密度及群落配置对净化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菖蒲、千屈菜、粉绿狐尾藻、黄菖蒲等。

3.生态浮岛的载体要求

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被风浪吹走或是单元之间的碰撞;

2.经久耐用,需要抗老化、无污染,耐腐蚀;

3.经济性,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

4.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

4.本浮岛的结构特点

浮岛单元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适当组合。浮岛单元一体性完整,结构牢固,拆装维护方便。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

本生态浮岛(NH-2)实现了:

①浮岛载体独立注塑成型,结构更简单,更坚固,可靠性更高。

②设置了专门的固定孔洞,固定更牢固。

③防撞防挤压边角设计大幅提高浮岛寿命。

④多种株距及种植密度设计,适应性更强。

⑤采用抗氧化材料,经久耐用;

⑥水体与空气之间有一定的接触空间,净水效果更突出

⑦可根据需求拼接成适当的图案,达到水上绿化的目的;

⑧固定简便,便于水生植物种植和收割

本浮岛是一种由多个独立的浮元经连接件组合而成的种植载体。每平方米由6个单体组成。浮元是采用抗氧化防UV的PE材料制成的板状浮体,其上分布直径大小不等间距不一的若干圆孔用于置放种收集篮,其边缘分布有连接孔。每个浮元有大的栽植孔7个,小栽植孔12个,收集篮可与浮元上不同大小的孔都能紧密配合。收集篮为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的根系作了两段三孔式设计,上半段的直径较大,可以很好的容纳球茎及种子植物类的慈姑、荸荠等水生植物,下半段的直径较小用于须根类的植物如黄花鸢尾等。因此本生态浮岛可以满足多种植物的种植需求,不同的根系的植物种植,不同植株大小的植物的种植三孔为主根孔、根状茎孔和须根孔。然后再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栽植孔的大小,同时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种植密度,把植物固定在收集篮内,收集篮安装在浮元的栽植孔内并能自行固定。

本生态浮岛示意图如下:

人工浮床

人工浮床又称人工浮岛、生态浮床(生态浮岛)。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即:把特制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或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将经过筛选、驯化的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功能较强的水生(陆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的条件,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 目录 1简介 2分类 3结构 ?植物栽培基 ?大小和形状 ?人工浮岛的水下固定设计 4净化原理 5生态浮床的优点 1简介编辑

人工浮床又称人工浮岛、生态浮床(生态浮岛)。自20年前德国BESTMAN公司开发出第一个人工浮床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将人工浮床应用于地表水体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浮床技术开发及应用正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在藻化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致力于修复过程中,采用人工浮床作为先锋技术可以使得一部分水生动物得到自然恢复或在人工协助下恢复。 2分类编辑 人工浮床类型多种多样,通常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浪形、水质净化性和提供栖息地型三类,浮床的外观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接利用水体水面面积,不另外占地。 各种各样人工浮床图集(14张) 各种浮岛的制作过程和景观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湖泊2 700余个,总面积达9.1万km2. 根据调查资料和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指标,我国比较典型的37个主要湖泊中,中营养型和中一富营养型的占55.8%,富营养型的占14.7%,重富营养型的占8.8%.中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则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必需营养元素。生态浮岛技术是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

生态浮岛相关知识

精心整理滨水生态景观设计的生态浮岛 生态浮岛技术 背景: 人类的历史沿水而生,沿水而发展,水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生存环境:而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水域不断遭受污染,水质越来越差,甚至开始威胁到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遭受到严重损害。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的生态修复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宋祥甫等人在1991年开展了人工浮床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他们先后在杭州、上海、无锡、北京等城市进行生态浮岛治理城区污染河道实验,为我国人工浮岛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丙尽旭文等2001年用美人蕉浮床做水产养殖塘水质净化试验,结果表明,浮岛设置面积为20%时,对TN,TP,COD及叶绿素a的净化率分别达到72%、82%、31%及56%。王耘等2006[s9]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对上海城区中小河道黑臭水体修复,’研究表明生态浮床去污率往往可达到总去污率的70%左右,并配以曝气复氧、网格栅和生物膜等多种手段,达到修复水质的目的。高蔚等2006年在三水西南公园的人工湖进行研究,发现湿地园对整个人工湖的水质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面积过小,未能达到调节整个人工湖水质的目的。除以上这些研究以外,国内也开展了一些利用人工浮岛治理湖泊的工程。1998年在无锡市五里湖,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直接治理富营养湖泊,研究表明人工浮岛对水体中的N,P去除效果极高。1999年在杭州市南应加河实施的人工浮岛示范工程,5个月使全河的水体感官性状和水质均取得了较大改善,异臭味得到了有效控制,围隔河段的水质则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此外,在武汉市沙湖一个SOOm2的浮岛已建成;在无锡太湖,对人工浮岛上种植观赏性植物如美人蕉,蔬菜如竹叶菜,庄稼如水稻等进行净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经验;2002年北京市首次采用人工浮岛技术治理什刹海、永定河等污染水体,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云南,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星云湖借鉴太湖经验,用泡沫作浮岛载体种植植物净化水质,积累了一定经验。 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研究浮岛技术的学者是美国生态学家Gurney,他以研究加拿大雁获得“雁爸爸”称号而着名。早在1951年他就提出,加拿大雁种群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不够。为此,他在科罗拉多州西北部建造野生水鸟庇护场,将38只加拿大雁繁殖成为2000多只。1971年发表加拿大雁的水上漂浮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演示教学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水生态施工方案 二0一五年十月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 水生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 益和基本投资效益; 2、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 3、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 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 4、坚持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5、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利用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 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6、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7、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 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三、工程概况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位于武汉市光谷中心区西侧,上游至九峰一路,下游在光谷四路与高新大道交汇处。九峰湖作为景观之一设计规划总面积约为21267 m2,其中旱溪3596 m2,内湖17671 m2,旱溪建设:规划湿地面积为3596m2。在清理完现状湿地淤泥后,将湿地依据高程采用水景灰石堆砌分成四段,每段高差约0.4~0.8米。每段平整高度后采用约200mm~500mm种植土换填,然后采用鹅卵石Φ50mm~100mm满铺至自然标高,湿地内间隔布置褐色

叠石景观;内湖建设:规划内湖面积为17617m2。在清理完现状内湖淤泥后,依据高程对内湖进行修整。修正后采用周边质量良好的底质土回填至设计标高,以便于水生植物的种植,回填深度大约为0.20~0.40米。 四、施工部署 1、原则要求 针对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应充分体现“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并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抓住“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及“加强现场和环境管理”这三项内容组织施工。具体落实和体现在配合得体得领导班子,过硬的施工队伍,足够的技术力量,齐全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组织好个工种的协调作战。 2、目标要求 加强工程施工的三级动态管理,确立本工程“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全面完成合同条款内的各项工作”的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的工期目标管理。 3、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合格”的质量目标管理 4、承包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 为确保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性实力强,施工承包经验丰富的优势,挑选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总承包管理班子,保证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步步到位。专门成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严格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系,以项目班子为核心,组建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具、设备,以科学的手段、先进技术,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植物栽种 本工程的植物栽种主要包括河道湿地的芦苇、香蒲、水鳖、水葱、莲、人工水草等的种植及生物岛栅。其施工顺序安排如下:土地平整→分苗→植物种植→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1.生态浮岛技术介绍 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现在,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 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 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1生物浮岛水生植物选择原则 1.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2.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 3.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 4.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 5.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 观组织。 2.2常用水生植物 植物的选择、种植密度及群落配置对净化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菖蒲、千屈菜、粉绿狐尾藻、黄菖蒲等。 3.生态浮岛的载体要求

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被风浪吹走或是单元之间的碰撞; 2.经久耐用,需要抗老化、无污染,耐腐蚀; 3.经济性,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 4.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 4.本浮岛的结构特点 浮岛单元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适当组合。浮岛单元一体性完整,结构牢固,拆装维护方便。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 本生态浮岛(NH-2)实现了: ①浮岛载体独立注塑成型,结构更简单,更坚固,可靠性更高。 ②设置了专门的固定孔洞,固定更牢固。 ③防撞防挤压边角设计大幅提高浮岛寿命。 ④多种株距及种植密度设计,适应性更强。 ⑤采用抗氧化材料,经久耐用; ⑥水体与空气之间有一定的接触空间,净水效果更突出 ⑦可根据需求拼接成适当的图案,达到水上绿化的目的; ⑧固定简便,便于水生植物种植和收割 本浮岛是一种由多个独立的浮元经连接件组合而成的种植载体。每平方米由6个单体组成。浮元是采用抗氧化防UV的PE材料制成的板状浮体,其上分布直径大小不等间距不一的若干圆孔用于置放种收集篮,其边缘分布有连接孔。每个浮元有大的栽植孔7个,小栽植孔12个,收集篮可与浮元上不同大小的孔都能紧密配合。收集篮为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的根系作了两段三孔式设计,上半段的直径较大,可以很好的容纳球茎及种子植物类的慈姑、荸荠等水生植物,下半段的直径较小用于须根类的植物如黄花鸢尾等。因此本生态浮岛可以满足多种植物的种植需求,不同的根系的植物种植,不同植株大小的植物的种植三孔为主根孔、根状茎孔和须根孔。然后再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栽植孔的大小,同时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种植密度,把植物固定在收集篮内,收集篮安装在浮元的栽植孔内并能自行固定。 本生态浮岛示意图如下:

最新人工生态浮岛浮床

生态浮岛/浮床净水技术 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浮床,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人工生态浮岛/浮床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现在,生态浮岛/浮床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 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水生植物在生态浮岛/浮床上的应用 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 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浮岛/浮床水生植物选择原则 1.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2.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 3.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 4.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 5.选择冬季常绿的水生植物或驯化后的具有景观价值的陆生植物; 6.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 ※常用水生植物

一般的水生植物都适合在生物浮岛上种植,即使是陆生植物经驯化后也可以在浮岛上种植。但考虑到浮岛的净水作用及成本控制,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石菖蒲、凤眼莲、大漂、浮萍、紫萍、槐叶萍等。下表是几种典型的水生植物干重体内氮、磷、钾的含有率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量: 结果表明:四个月生长期间,其中美人蕉每平方米提取的TN的量,相当于把48.1立方米水中的TN浓度由五类降为四类的量;旱伞草每平方米提取TN的量相当于把80.8立方米水中的TN浓度由五类降为四类的量。从以上试验中可以得知,水生植物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合理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对水体具有很好的净化功能。 生态浮岛/浮床的载体要求 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被风浪吹走或是单元之间的碰撞; 2.经久耐用,需要抗老化、无污染,耐腐蚀; 3.经济性,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 4.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 生态浮岛/浮床的结构特点 水生生态浮岛/浮床主要由多个浮岛单元组成,每个浮岛单元由浮篮、种植篮、种植介质、连接扣以及水生植物五部分组成。浮岛单元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适当组合。浮岛单元一体性完整,拆装维护方便。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

田螺和水培蔬菜组合协同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DOC)

田螺和蔬菜组合协同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报告 学生:张彤彤 指导老师:邢浩春焦云红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和修复方法 水体污染主要有有有机好氧性污染、化学毒物污染、石油污染、化学毒物污染、富营养化污染、放射性污染、治病微生物污染6种类型。而我国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 [8]。故针对水体富营养化,我们提出了以下净化方法,包括物理净化方法、化学净化方法和生物技术净化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水动力循环循环、疏浚底泥、外源控制等[9]。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弱藻类的繁殖条件或使藻类沉淀于水体。水动力循环循环是指通过水体循环,增加水中溶解氧,使污染物质氧化速度加快,以达到净化目的。疏浚底泥是从湖岸返回湖内的水用明矾处理,去除其中的氮磷,以控制有害藻类的生长,并加深水深深度来控制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但此法会对水底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破坏,使用此法后需对底部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方法费用相对较高。外源控制是指通过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等,来控制外源性污染,但此法不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问题[10]。 化学方法净化水体主要是通过同价化学灭藻剂来杀死藻类。但由于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因此灭藻剂的品种需频繁更替,这样对环境的污染也会不断增加,故方法有很大的弊端,不适宜长期采用[11]。 生态修复技术就是在水域中人为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无需外在干预,整个生态系统能适应外界环境,处在原始的生态平衡状态,实现自身物质循环,保持水体的良好状态[11]。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技术。 1.2动植物及组合浮床净化水体的应用研究 生物浮床技术将水生植物或部分陆生植物固定在浮床上,通过植物根部分泌氧气和对水中氮、磷及颗粒物质的吸附过滤等机理,来净化水质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新型生态修复技术[12]。传统的浮床技术只涉及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和修复效果,其效果单一,而动植物组合浮床技术则增加了水生动物单元,提高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表明,植物有助于浮床系统形成良好的溶解氧浓度梯度分布、使系统的水流流态更接近于反应器的理想推流流态以及通过根系的过滤沉积作用去污等,所以植物是浮床发挥净化作用的关键[13]。梁淑轩等[14]通过对香蒲和芦苇的试验,证明了高密度的香蒲对水质净化有更明显的净化效果。冯燕等[15]采用了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单独采用浮床香根草可以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并且如果香根草与光合细菌组合后对水质净化会有更好的效果。此外杨涓等[16]的研究表明,多种植物组合能更好地对水体进行净化,因为每种水生植物各有其特点,使用生态组合能使它们互相取长补短,使之保持较为稳定的净化效果。 水生植物净化机理有3点:(1)水生植物根系发达,可吸收水中氮、磷,当水生植物被运送出水生生态系统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净化水体[17][18]。(2)水生植物通过植株枝条的气体传输,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输送至根系。一部分供植物呼吸作用,一部分通过根系向根区释放扩散到周围缺氧环境中。(3)水生植物可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而微生物能加速截留在根系周围的有机胶体或悬浮物的分解矿化,并且水生植物根部能够分泌促进噬磷、氮细菌生长的物质,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

生态浮岛技术

生态浮岛技术 9.1技术简介 生态浮岛技术是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开发的一种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长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可为野生生物提供生境的飘浮岛。主要由浮岛基质、固定系统和植物组成。 生态浮岛工作原理:通过水生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吸收和水生动物的摄食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其中NH-2浮岛植物的根系在水中形成的富氧环境和根系表面的生物膜能高效的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而根系膜内微生物产生的多聚糖能有效吸附水中悬浮物。浮岛上植物根系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水中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固着载体,起到“生物膜载体”的作用。加快生态修复进程。人工浮岛会吸引野生动物如昆虫、蝶类、鸟类、两栖动物等在此栖息,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能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9.2工艺流程 在建造人工浮岛时,必须进行周详的考虑和规划,其中包括建造之前的准备工作,实地的调查水质分析,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浮岛的建造目的,成本的预算以及浮岛类型的选择方案等,进而指导建造工作,也有利于日后的监测和维护。 图9.1 生态浮岛技术工艺流程图 9.3技术要点 8.3.1施工准备 ①按工程设计标准选择施工设备组配和设备放置场地。 ②按工程合同入场要求,人员、设备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③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前,完成设备场地和道路的平整工作。 ④各类设备施工现场放置,空间布局要有序,线路、管路及材料布置无交叉。 ⑤作好设备和其它物资的防雨、防潮、防盗和防破坏的相关措施。 ⑥指定专人负责技术设备和物资的安全。 ⑦工程材料物资在指定地方整齐有序排放。 8.3.2位置选定 在水体中划定搭建浮岛区域,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于植物种植以及收割管理; ②水体的其他功能需求,如通航、行船、湖面保洁; ③水体的观赏性,若需要突出浮岛的景观效果,至少应在视角10°~20°的范围内布设;

生态浮岛相关知识

滨水生态景观设计的生态浮岛 生态浮岛技术 背景: 人类的历史沿水而生,沿水而发展,水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生存环境:而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水域不断遭受污染,水质越来越差,甚至开始威胁到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遭受到严重损害。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的生态修复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宋祥甫等人在1991年开展了人工浮床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他们先后在杭州、上海、无锡、北京等城市进行生态浮岛治理城区污染河道实验,为我国人工浮岛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丙尽旭文等2001年用美人蕉浮床做水产养殖塘水质净化试验,结果表明,浮岛设置面积为20%时,对TN,TP, COD 及叶绿素a的净化率分别达到72%、82%、31%及56%。王耘等2006[s9]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对上海城区中小河道黑臭水体修复,’研究表明生态浮床去污率往往可达到总去污率的70%左右,并配以曝气复氧、网格栅和生物膜等多种手段,达到修复水质的目的。高蔚等2006年在三水西南公园的人工湖进行研究,发现湿地园对整个人工湖的水质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面积过小,未能达到调节整个人工湖水质的目的。除以上这些研究以外,国内也开展了一些利用人工浮岛治理湖泊的工程。1998年在无锡市五里湖,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直接治理富营养湖泊,研究表明人工浮岛对水体中的N, P去除效果极高。1999年在杭州市南应加河实施的人工浮岛示范工程,5个月使全河的水体感官性状和水质均取得了较大改善,异臭味得到了有效控制,围隔河段的水质则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此外,在武汉市沙湖一个SOOm2的浮岛已建成;在无锡太湖,对人工浮岛上种植观赏性植物如美人蕉,蔬菜如竹叶菜,庄稼如水稻等进行净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经验;2002年北京市首次采用人工浮岛技术治理什刹海、永定河等污染水体,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云南,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星云湖借鉴太湖经验,用泡沫作浮岛载体种植植物净化水质,积累了一定经验。 国外研究现状

郴州水塘治理方案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松柏村 水塘治理工程 技术方案 编制单位:湖南领御环境保护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3) 1.1项目基本概况 (3) 1.2项目实施必要性 (3) 1.3项目实施内容与目标 (3) 二、实施方案及可行性 (4) 2.1实施原则与依据 (4) 2.2实施方案 (4) 2.2.1生态浮岛技术介绍 (4) 2.2.2生态浮岛的构建、设计与施工 (5) 2.2.3 技术路线 (8) 2.2.4 预期效果 (9) 2.3可行性分析 (10) 三、进度安排 (11) 四、人员安排 (11) 五、投资概算 (12)

一、项目概况(简单的介绍项目来源和基本情况等内容) 1.1项目基本概况 该水塘位于湖南郴州永兴县松柏村,占地2-3亩。现场观察发现,该池塘水为黄绿色、有腥臭味,表面有浮油且有少量藻类和浮萍生长。池塘周边主要为居民居住区,污染源主要为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废水和初期雨水。 图1 池塘现场观测图 1.2项目实施必要性 该池塘目前为该村的景观池塘,池塘污染导致池水发臭、水体黄黑色、感官差,尤其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3项目实施内容与目标 在项目所在地采用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使池塘水质治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第三类标准,重建池塘生态系统,保持治理效果的持久性,同时美化池塘景观。

二、实施方案及可行性 2.1实施原则与依据 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和技术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应以因地制宜、生态环保、易操作、维护少、投资省等原则,使项目所在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第三类水质标准。 2.2实施方案 2.2.1生态浮岛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人工浮岛等,生态浮床是模拟自然界的规律,以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作为载体和基质,种植水生植物而建立的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浮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等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生态景观,生态浮床去除水中污染物技术原理如图2。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水生态施工方案 二0一五年十月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 水生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组织施工的原则及要求 1、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施工,发挥工程效 益和基本投资效益; 2、加强施工总平面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场地,组织好现场文明施工; 3、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在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的 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任务; 4、坚持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 5、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利用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 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6、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 准。 7、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 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三、工程概况 武汉光谷行政中心西侧公园景观工程,位于武汉市光谷中心区西侧,上游至九峰一路,下游在光谷四路与高新大道交汇处。九峰湖作为景观之一设计规划总面积约为21267 m2,其中旱溪3596 m2,内湖17671 m2,旱溪建设:规划湿地面积为3596m2。在清理完现状湿地淤泥后,将湿地依据高程采用水景灰石堆砌分成四段,每段高差约~米。每段平整高度后采用约200mm~500mm种植土换填,然后采用鹅卵石Φ50mm~100mm满铺至自然标高,湿地内间隔布置褐色叠石景观;内湖建设:规划内湖面积为17617m2。在清理完现状内湖淤泥后,依据高程

人工浮床的结构

人工浮床的结构、设计与应用 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将人工浮床应用于地表水体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浮床技术开发及应用正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在藻化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致力于修复过程中,采用人工浮床作为先锋技术可以使得一部分水生动物得到自然恢复或在人工协助下恢复。 人工浮床类型多种多样,通常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浪形、水质净化性和提供栖息地型三类,扶床的外观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利用生态浮床(ecological floating bed)技术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接利用水体水面面积,不另外占地。 生态浮岛是绿化技术与漂浮技术的结合体,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浮岛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装置以及水生植被。框架可采用亲自然的材料如竹、木条等,植物生长的浮体一般是由高分子轻质材料制成,质轻耐用,浮岛上植物一般选择各类适宜的陆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生态浮床的净化作用原理:一方面,表现在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成为无机物,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最后通过收割浮岛植物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营养盐;另一方面,浮岛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作用相对于前者更为明显,同时浮岛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 生态浮床有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生物栖息空间及进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其优点如下:(1)浮岛浮体可大可小,形状变化多样,易于制作和搬运;(2)跟人工湿地相比,植物更容易栽培;(3)无需专人管理,只需定期清理,大大减少人工和设备的投资,降低了维护保养费和设备的运行费用等。 多年生抗风浪型生态浮床 1.组件:330X330X60镂空通气浮体、链接快速扣钉、种植篮、种植介质等组成。 2.每平方米由9个小单元组成,可独立种植9丛水生植物。可根据使用需求自由拼接。 3.每单元组件可承担3公斤浮力,可满足大型水生植物的种植需求。一般种植再力花、鸢尾、千屈菜、美人蕉、梭鱼草、水葱、伞草、水芋、菖蒲等水生植物去除水体中的N、P。 4.链接牢靠具有抗风浪的特点,适合湖泊、水库、河道等富营养化水域的净水需求。 5.产品制作采取抗氧化抗紫外技术处理,使用寿命大于6年。实际使用成本是泡沫板的一半。 6.具有复氧通气孔,可实现空气与水体之间的氧传输,达到自然复氧的目的。 7.产品安装可采用插杆式、固定锚等形式。

人工浮岛研究

富营养化水体人工浮岛治理方法研究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浮岛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富营养化水体生态处理措施,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人工浮岛是一种生长有水生植物的漂浮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特点,能够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滨水区,且易于调整空间配置形式,固定方式多样,能提供重要的生态功能。介绍浮岛的种类,指出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浮岛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工浮岛、富营养化、生态恢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对废水中氮磷的处理率只能达到30%~50%,大量的氮磷排放到江河湖据显示:我国天然湖泊约910万hm 2,其中85%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50%的湖面已经为中度以上的富营养化。由富营养化引起的“水华”现象越来越频繁,已经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湖泊淤积速度加快,水产资源破坏,水源污染而造成功能性缺水,使水体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等[1]。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十分棘手而且代价高昂。传统的方法包括清除点源(截留污染源并清污分流),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机械清淤等[1],这些方法虽行之有效,但实施起来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代价很高,且存在各种限制条件。如从另一方面看,水体中超标的氮磷物质虽然是一种污染,对植物却是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本文要介绍的人工生物浮岛就是利用水体中的氮磷,在水面载体上栽种植物,从而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的水处理技术。 1浮岛起源及原理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C 、H 、O 、N 、P 、S 这些大量元素和Fe 、Mn 、Cu 等微量元素。在土壤栽培植物过程中,如果不及时补充一些营养元素,土地会因此贫瘠。在无土栽培植物时,必须在水中定期添加氮、磷等营养成分,否则植物的生长便会受到影响。在水体中设置人工浮岛,浮岛上的植物根系吸附和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贮存在植物细胞中,并通过木质化作用使其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同时,浮岛上植物根系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水中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固着载体,起到“生物膜载体”的作用。另外,许多浮床植物如凤眼莲、水花生、水浮莲、满江红、浮萍、紫萍、狐尾藻、金鱼藻、马蹄莲、轮藻、石莒蒲、芦苇等在生长过程中都能够分泌克藻化学物质[2],再加上浮岛能阻挡阳光直接照射水面上,降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从使藻类的生长繁殖得到了有效抑制。除净化污染水质,防止

新艺浮筒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新艺浮筒生态浮岛(浮床)案例 一、生态浮岛技术介绍 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现在,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图1新艺浮筒生态浮岛 二、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 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1生物浮岛水生植物选择原则 1.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2.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 3.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 4.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 5.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 2.2常用水生植物 植物的选择、种植密度及群落配置对净化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菖蒲、千屈菜、粉绿狐尾藻、黄菖蒲等。 三、生态浮岛的载体要求 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结构新颖:采用吹塑工艺一次成型,均匀无缝,无渗水漏水问题,结构简单、更加坚固、可靠性更高,安装操作方便;

生态浮床技术

生态浮床技术 生态浮床技术(原名浮床植物技术)是一项由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组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兼顾的实用技术。其内涵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陆生植物种植到自然水域水面,并能取得与陆地种植相仿甚至更高的收获量与景观效果。其对污染水体的治理与修复作用主要包括植物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直接吸收利用和对有机污染物的促降作用;植物根系、浮床和基 质在吸附悬浮物的同时,为微生物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兼可美化水域景观。 1、生态浮床技术的原理 采用该技术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从而加速了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随着部分水质指标的改善,尤其是溶解氧的大幅度增加,为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营养物的进一步分解,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终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吸附积累在植物体内和根系表面的污染物搬离水体,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大幅度减少,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为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创造生态环境条件,为最终修复水生态系统提供可能。 2、生态浮床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际上治理修复污染水域的研究与技术发展趋势: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体中污染物负荷量的基础上,采用能达到标本兼治,水体形成良性循环,使水域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治理方法。而利用大生物(植物和动物)治理修复污染水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主要方向。 在治理有机污染为主的河流和湖泊富营养问题上,国内外均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在内源污染的治理方面,可供直接选用的工程技术则较少。目前国内外对河流和湖泊的内源污染治理主要采用底泥疏浚、机械捞藻、化学杀藻、生化综合除藻、人工种养水生植物、水产养殖等物理生态工程和生物调控等治理措施。但实施物理生态工程不但耗资巨大,大规模实施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起,有些国家和地区研究采用在富营养化湖泊中放养凤眼莲等漂浮植物和链镛鱼等鱼类以抑制富营养化现象的产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技术基本上未能直接应用于较大规模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之中。主要原因如大多数适宜应用的水生植物经济价值相对较低,加上容易过度繁殖和老化死亡及因收获和处理其产品不易等等。近年,我国的一些科研工作者尝试在原位生态条件下,亦即直接在河流和富营养湖泊水体中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等,以治理修复其水生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我国污染水域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90%以上是因水体中N、P含量过高引起的水污染。河湖水污染实质上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必须以生态的理念、思路、方法来探索切实有效的河湖污染水域治理的新途径。生态浮床的总体思路是:采用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植物种植于河湖水面,通过其对湖水中P、N等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大幅度减少水体中的过剩营养物,以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繁衍,使水体透明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为水生动植物的自然恢复、人工

人工浮床

第!"卷增刊第#期!$$%年#$月水资源保护 &’()**)+,-*.)+/*,().(0,12345!"+6774898:;135# ,<;5!$$%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字!$$>! !$??);贵州大学基金项目(@$?A$A$)作者简介:沈昆根(#B?A —),男,江苏昆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生生态学研究工作。)C9DE4:FGH#B?AI#!?5<39 新型人工浮床在城市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沈昆根#,姚俊杰! (#5上海泽龙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5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AA$$!A ) 摘要:指出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作为先期治理方案中的有效手段,解决了城市中小河道难以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局限性,为以后通过人工恢复沉水植被,放养水生动物,建立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创造了条件。上海市徐汇区的应用实例表明:沉水植物已部分修复,整个水体水质逐年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水体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在城市河道的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先期治理方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城市河道;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BKK (!$$%)+#!$$>!! $!!水生植物生态浮床 水生植物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岛。自!$年前德国L)+(M’1公司开发出第一个人工浮床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将人工浮床应用于地表水体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浮床技术开发及应用正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采用人工浮床作为先锋技术可以使水体 中一部分水生动植物得到自然恢复[#] 。 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技术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增加水体透明度,达到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人工浮床类型多种多样,通常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浪型、水质净化型和提供栖息地型K 类,浮床的外观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多种。 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一般由"个部分组成,即浮岛框架、植物种植基质、水下固定装置以及水生植物植被。框架采用-/2.管材,具有浮力大,牢固度强的特点。植物生长的载体为尼龙网,质轻耐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浮床上的植物为适应能力强,景观效果好的品种,尤其注重的是四季常绿的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鸢尾、黄花鸢尾、花叶芦竹、海寿、美人蕉、菖蒲、灯芯草、香菇草及聚草等。 新开发的水生植物生态浮床在使用寿命及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上,均远大于以前的常规生态浮床。 每平方米的植株量达到百株以上(以黄菖蒲为例),使用寿命大于?年。 "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原理 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水生植物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 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在发达的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为无机物,成为植物的 营养物质,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人们通过收割浮岛 植物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生态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另外,水生植物产生的化感物 质可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K ],有效地防止“水 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的植物根系是鱼类和水生昆虫等的生息环境。生态浮床区域形成了一个水体小生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 在目前城市河道的治理方案中,首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所用生物材料首选大型水生植物。 沉水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沉水植被修复后,水质明显改善,透 明度大大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A ]。但在水生植被 的修复中,沉水植物的重建和修复较挺水、浮水和浮叶植物难。因此,沉水植物的重建和修复是当前水 ? !>?

生态浮岛技术在远海岛礁污水防治中的 应用探究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5), 612-618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711561022.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711561022.html,/10.12677/aep.2019.95083 Application of Eco-Floating Island Technology in Sewage Control of Distant Islands and Reefs Shuang Wang*, Xiaojie Wang#, Xiaojing Li Department of Coastal Defense Engineering, Naval Logistics College of PLA, Tianjin Received: Aug. 22nd, 2019; accepted: Sep. 10th, 2019; published: Sep. 17th, 201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arracks w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aken by the army to imple-ment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mote islands and reefs,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was unavoidable. How to use existi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cological damage of islands and reefs, build a new ecosystem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islands and reefs, and considering social, military,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as a ho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studied urgently. Eco-floating Island technology was a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s green landscape belt with sewag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uitable for logistics support of offshore island reefs and military harbors, and it ha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Eco-Barracks, Eco-Floating Islands, Distant Islands and Reefs, Sewage Control 生态浮岛技术在远海岛礁污水防治中的 应用探究 王爽*,王晓杰#,李晓静 海军勤务学院海防工程系,天津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17日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