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 2017年,“达康书记的GDP我来守护”“厉害了word哥”“全都是套路”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和一种生活方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流行语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网络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现象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和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网络流行语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①③适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网络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④错误;故本题选B。2.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A. 经济发展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B. 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出

C.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 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我国在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显示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A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不能起决定作用,B项说法错误;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 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伏案一番精工细雕后,一位绝世美人便跃然形成,这就是中国的皮影艺术。艺术大师陈玉玲改变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风格,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造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着皮影艺术的创新②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推动了文化产品创新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皮影艺术焕发了活力④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艺术大师陈玉玲改变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风格,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造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皮影艺术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皮影艺术焕发了活力,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4. 2017年8月18日至19日,由人民日报社和深圳市共同主办的“2017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围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主题,分享从相“加”迈向相“融”的经验成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脉媒体融合进程,探路媒体融合前景。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是由于

①各种传媒都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③现代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汇集世界信息④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我们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是因为大众传媒能依托现代信息

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③④正确;①没有强调大众传媒的作用,不选;②不是原因。本题选D。

5. 西方神话中关于洪水的神话都是诺亚方舟式的被动逃避,而中国大禹治水的神话则是知难而上,遇水治水。此外,中国神话中的愚//移山、精卫填海,表现的都是有剐于西方神话的另一种精神。这是基于

A. 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B. 中国神话比西方神话对人的影响力更大

C. 中华民族具有的顽强抗争精神

D.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答案】C

【解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是错误的;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不能说哪个影响力更大,B是错误的;中国神话中的愚//移山、精卫填海,表现的都是有别于西方神话的另一种精神。这是基于中华民族具有的顽强抗争精神,C适合题意;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 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却无奈发展逐渐式微。漫画家林政德把昆曲元素融入动漫,通过动漫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昆曲文化。其创作的3D昆曲动画片《粉墨宝贝》,老少皆宜,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②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③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7. 《百家讲坛》最红时堪称“造星机器”,捧红了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等一批专家型荧屏明星。然而,该节目形式10多年未变,既没有与观众的互动环节,也没有彼此争论的空间,

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有点落伍,已经失去“造星”功能,甚至一度传出停播消息。这反映了( )

A. 对于落后文化,要予以改造或剔除

B.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C. 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推出优秀节目

D. 文化发展要坚持多元指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百家讲坛》由于没有创新,显得有点落伍,已经失去“造星”功能,,甚至一度传出停播消息,这文化要积极创新,推出优秀节目,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C正确且符合题意;A B与材料无关,应排除;文化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8. 公益广告《我是谁》讲述了6位平凡的基层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故事。该片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理念。这则公益广告一经播出就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一时圈粉无数。这则公益广告的成功给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是( )

①要始终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②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要把弘扬优良传统作为根本任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公益广告《我是谁》讲述了6位平凡的基层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故事,一时圈粉无数,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9.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下列措施符合政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是( )

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②增强服务意识,将文化发展放在首位③在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事业④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解答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政府”。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要大力发展

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还可以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①④正确;政府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放在首位,②错误;政府不能直接管理企业,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名师点睛】

10. 少数“网红”为了红,法律的红线不要了、道德的底线也不要了,以网络技术为引擎,将文明社会向后逆转数百年。网红不该沦为低俗的“代名词”,自制力与自洁力应当成为“网红”的“标配”。为此“网红”

①应做恪守道德与法律的模范,拒绝通俗文化②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

③应坚决抵制大众文化,做高雅“网红” ④应“三观”正、有节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拒绝通俗文化”的观点错误,①不选;“网红”不沦为低俗的代名词,就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②正确;坚决抵制大众文化的观点错误,③不选;“网红”不沦为低俗的代名词,就应“三观”正、有节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11.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谈不上美丽,一种味道成不了美味,一种事物无法比较。)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

A.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

B. 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C.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尊重文化多样性,允许各种文化自由发展

【答案】A

【解析】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谈不上美丽,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一种事物无法比较说明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A适合题意;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尊重文化多样性,但不是允许各种文化自由发展,D项错

误。

12. 雷锋精神诞生在半个世纪前的“红色年代”,尽管环境和时代已不同,但雷锋精神依然在中华大地处处绽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这是因为雷锋精神

①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

③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④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雷锋精神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教育提供智力支持,①错误,排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是错误的,排除;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②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满分52分)

13.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材料一:报告回顾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就。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亮点频现。2016年财政主要支出投向“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等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智慧家庭等新兴信息消费推广;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增速比2015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举措的合理性。

材料二: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各委员分别就挖掘文化发展潜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2)请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答案】(1)①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财政主要投向文化改革发展,通过经济支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用中国梦汇聚发展力量,带动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③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新兴信息消费应用推广,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④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中国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教育具有选择、创造、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解析】本题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族节日、文化自觉和自信、教育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举措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解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2)本题设问指向请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

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民族节日、文化自觉和自信、教育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

示例: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流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14. 材料一:《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是一档广受观众喜爱的优质节目。随着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味,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但与此同时,有些国产商业电影单纯为了追求利润,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方式迎合市场;一些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严重污染我国的文化市场。

材料二:文化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践。某市要求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践行“追求德艺双馨、坚持德才兼备”的行为规范,把道德追求切实贯彻到实实在在的文艺创作中去。

材料三: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文化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巨大。要挖掘本地的化消费潜力,必须增强本地的文化自信。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方面根据党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文化强省;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动力。湖南历来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省委省政府对内注重深挖湖湘文化的思想内涵,对外提升“湖湘文化”品牌度,今年春节期间,湖南省文化厅调派精兵强将,安排数支小分队分赴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保加利亚与捷克等地进行文化交流,通过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让更多的海外人士感受到中华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措施推动了湖南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1)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该市做法的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关知识,谈谈湖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1)现象:文化生活中喜忧并存。原因: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可喜的现象。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文艺工作者应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追求德艺双馨、坚持德才兼备”。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把道德追求切实贯彻到实实在在的文艺创作中去。

(3)①增强文化自信,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根据党中央的新部署,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使湖南的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湖南省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经济社会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实践基础,增强了文化自信。③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湖南省注重深入挖掘湖湘文化思想内涵,继承湖湘文化基因,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以《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分析材料一可以发现,文化生活中喜忧并存。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可喜的现象;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2)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设问指向该市做法的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的做法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3)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湖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文化自信是指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