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0521预防用生物制品新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草案)终

20150521预防用生物制品新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草案)终

20150521预防用生物制品新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草案)终
20150521预防用生物制品新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草案)终

预防用生物制品

新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草案)

目录

一、申报资料的要求(供申报单位准备资料参考) (3)

(一)一般要求 (3)

(二)《药品注册申请表》的填报要求 (7)

(三)《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的填报要求 (12)

(四)《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申请表》 (15)

(五)申报资料内容要求 (15)

二、审查要点(受理人员资料审查的参考) (27)

(一)新药临床注册申请 (27)

(二)新药生产注册申请 (29)

(三)注册审批期间及临床试验期间的补充申请 (30)

三、受理审查的管理(系统内部使用) (31)

(一)受理审查的工作程序 (31)

(二)受理审查人员的管理 (31)

1.人员资质 (31)

2.工作职责 (32)

(三)受理审查的质量管理 (34)

1.实施以下管理制度: (34)

2.受理工作时限 (35)

四、参考资料 (37)

五、附件 (39)

附件1 申报资料项目目录 (39)

附件2 资料封面样稿 (40)

附件3 档案袋封面 (41)

附件4 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非临床试验用) (42)

附件5 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临床试验后用) (45)

附件6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样稿 (47)

一、申报资料的要求(供申报单位准备资料参考)

(一)一般要求

1纸张规格和打印要求

申报资料应使用A4规格(297mm×210mm)纸,纸张重量80g,内容完整、规范、清楚,不得涂改,数据真实可靠。

可单面打印或双面打印,所有资料应一致。

申报资料应逐份装订,如有研究照片,应洗成照片或用照片纸打印。如有彩色图表数据,则应彩色打印。

2格式设置

2.1字体

中文: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2.2字号

中文:不小于小4号字,表格不小于5号字;申报资料封面加粗4号;申报资料目录小4号,脚注5号字。

英文:不小于12号字。

2.3字体颜色

黑色

2.4行间距离及页边距离

行间距离:单倍。

纵向页面:左边距离不小于2.5厘米、上边距离不小于2厘米、其他边距不小于1厘米。

横向页面:上边距离不小于2.5厘米、右边距离不小于2厘米、其他边距不小于1厘米。

页眉和页脚:信息在上述页边距内显示,保证文本在打印或装订中不丢失信息。

3资料封面和目录

3.1档案袋封面

注明:药品名称、申请分类、注册分类、规格、申请人、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注册地址、邮政编码、受理日期、相关受理号、本袋所属第X套第X袋每套共X袋、原件/复印件。多规格的品种为同一册申报资料时,申报资料袋封面,需显示多规格的受理号。

3.2申报资料项目封面

每项资料加“封面”,注明:申请分类、注册分类、药品名称、资料项目名称、资料项目编号、研究机构名称及公章、研究机构地址、主要研究者姓名、原始资料的保存地点、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药品注册申请人名称。各项资料之间应当使用明显的区分标志。

3.3目录

申报资料首页为申报资料项目目录,目录中申报资料项目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附件”顺序排列。

3.4盖章要求

档案袋封面和资料封面需在申请人处加盖单公章;

注意事项:应在单位名称上加盖,不应在空白处;申报资料应逐个封面加盖申请人有效公章;多家联合申报的,则需全部盖章。

4资料套数要求

4.1新药临床注册申请

3套完整申报资料(二套原件,一套复印件),1套综述资料,《药品注册申请表》一式4份,《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非临床试验用)一式4份。

4.2新药生产注册申请

3套完整申报资料(二套原件,一套复印件),1套综述资料,《药品注册申请表》一式4份,《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临床试验后用)一式4份。5装订包装要求

每项资料单独装订一册(厚度≤300页的厚度,约为2.5cm);采用安全便携的装订方式和装订器具装订。整套资料按套装入档案袋,当单专业研究申报资料无法装入同一个资料袋时,可用多个资料袋进行分装,并按本专业研究资料目录有序排列,同一资料项目编号的研究资料放置在同一资料袋中,确保每袋资料间完整的逻辑关系。

6替换和自行补充资料要求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应当一次性提交,药品注册受理后不得自行补充新的技术资料;进入特殊审批程序的注册申请或者涉及药品安全性的新发现,以及按要求补充资料的除外。申请人认为必须补充新的技术资料的,应该撤回其药品注册申请。申请人重新申报的,应该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且尚无同品种进入新药监测期。

7境外研究资料要求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有境外药物研究机构提供的药物试验研究资料的,需提供(1)境外研究机构授权药品注册申请人使用其研究资料的文件或合同,包括资料项目、页码的情况说明。(2)该授权文件须经境外合法公证并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公证和认证文件应为原件。申报资料需要

附译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译文如为申请机构翻译,需要提供翻译保证说明,如委托翻译公司翻译,则需提供相应的公司资质。

8申请人资质要求

8.1药品注册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

机构。

8.2申请生产注册分类为1-15类的注册申请,申请人应当是药品生产企业,

其申请的药品应当与《药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生产范围一致。

8.3申请药品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提出,并报送有关资料;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作为申请人的,应当向其中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均不是药品生产企业的,应当向样品试制现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8.4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经过GLP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否则,其药

品注册申请将不予受理。

8.5疫苗临床试验必须在通过一次性疫苗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机构进

行,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指导原则开展。8.6自行撤回或者被退审的申请,申请人如有意愿可对有关试验或者资料进

行补充和完善后,重新申报。

8.7凡申请人提交申报资料时,如注册经办人不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本人,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1份。

8.8申请人在提交申报资料时需提供真实性自我保证声明。

8.9申请人委托其他机构进行药物研究或者进行单项试验、检测等,应当与

被委托方签订合同。申请人应当对申报资料中的药物研究数据的真实性

负责。委托合同和该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有关证明文件应附于申报资料综述资料的证明性文件中。

(二)《药品注册申请表》的填报要求

1填报软件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98276616.html,)下载最新版本的《药品注册申请表新版报盘程序》填报。

2填写及形式要求

按照填写要求进行填写、保存、打印,核对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数据核对码是否一致。

各项填写要求如下:

2.1填表应当使用中文简体字,必要的英文除外。文字陈述应简明、准确。

选择性项目中,“○”为单选框,只能选择一项或者全部不选;“□”

为复选框,可以选择多项或者全部不选。需签名处须亲笔签名。

2.2本申请属于: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国产注册品种选“国产药品注册”,本

项为必选项目。

2.3申请分类: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3中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注册

分类,第1-12类属于新药申请;第13-15类属于按新药管理申请。本项为必选项目。

2.4申请事项:按照该申请实际申请事项填写。申请临床研究(包括附加申

请免临床研究的),选临床试验;申请生产,选择生产;若仅申请新药证书的,选新药证书。本项为必选项目。当申请分类为新药申请或按新药管理的申请时,生产和新药证书为多选项。

2.5药品注册分类:药品分类及注册分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三

中的有关分类要求选择。本项为必选项目(系统设置为下拉选择菜单。

预防用生物制品依次设置为1、2、…、15类)。

2.6附加申请事项:预防用生物制品均为处方药。在申请分类和药品注册分

类选定后,如同时申请减免临床研究,则选减或免临床研究;属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新药申请特殊审批的可选特殊审批程序,如选择特殊审批程序,须填写“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程序申请表”。

2.7药品通用名称:应当使用正式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其增补本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本项为必填项目。此项需与说明书中“药品通用名称”一致。

2.8药品通用名称来源:来源于中国药典、局颁标准的,选国家药品标准;

来源于国家药典委员会文件的,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属申请人按有关命名原则自行命名的,选自拟。本项为必选项目。

2.9英文名称:英文名填写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英文名。

本项为必填项目。此项需与说明书中“英文名称”一致。

2.10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

照中国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此项需与说明书中“汉语拼音”一致。

2.11化学名称:预防用生物制品此处填写药品通用名称。本项为必填项目。

2.12其他名称:系指曾经作为药品名称使用,但现在已被国家规范的药品

通用名称取代者。

2.13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的制品可以申请使用。

2.14制剂类型:本项为必选项目。预防用生物制品均为制剂,在“剂型”

后选择所属剂型;剂型属于《中国药典》或其增补本收载的剂型,选

中国药典剂型;属于《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的剂型,选非中国药典剂型。如属于其他特殊制剂的,可同时选择特殊剂型。

2.15规格:填写本制剂单剂量包装的规格,使用药典规定的单位符号。例

如每瓶0.5ml。每1次人用剂量0.5ml,含有XX抗原XXU。每一规格填写一份申请表,多个规格应分别填写申请表。本项为必填项目。2.16同品种已被受理或同期申报的制剂或不同规格品种:填写由同一申请

人申报的该品种已被受理或同期申报的其他制剂或不同规格品种的受理号及名称。若为完成临床研究申请生产的,需填写原临床申请受理号。

2.17包装:系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本项为必填项目。直接

接触药品的药包材:可按瓶、塞的格式填写,如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

包装规格:系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供上市的药品最小包装,如:每瓶×毫升,每盒×支,对于按含量或浓度标示其规格的液体、半固体制剂或颗粒剂,其装量按包装规格填写。配用注射器或者专用溶媒的,也应在此处填写。不同包装材料可以合并填表申报。

2.18药品有效期:本品种的有效期,以月为单位填写。如有多个规格、包

装材质,有效期如有不同则要分别对应填写,如包装材质为“玻璃瓶。

塑料瓶”两种,有效期分别为18个月、12个月,应写为“18个月。

12个月”。

2.19处方(含处方量):本项为必填项目。

活性成分:应当使用规范的抗原活性成份名称。

辅料:对处方使用的每种辅料均应填写,包括佐剂、稳定剂、赋形剂、

防腐剂等。本项为必填项目。

2.20原辅料来源:填写包括主要生物原材料(菌毒种和细胞基质等)、辅料

(佐剂、稳定剂、赋形剂和防腐剂等)的来源信息。本项为必填项目。

2.21中药材标准:无需填写。

2.22药品标准依据:指本项药品申请所提交药品标准的来源或执行依据。

来源于中国药典的,需写明药典版次;属局颁或部颁标准的,需写明何种及第几册,散页标准应写明药品标准编号;来源于国外药典的,需注明药典名称及版次;其它是指非以上来源的,应该写明具体来源,如自拟,国产药品注册标准等情况。本项为必填项目。

2.23主要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简略填写作用与用途,不必照抄说明书详细

内容,限300字以内。

适应症分类:无需填写。

2.24专利情况:所申请药品的专利情况应当经过检索后确定,发现本品已

在中国获得保护的有关专利或国外专利信息均应填写。本项申请实施了其他专利权人专利的,应当注明是否得到其实施许可。已知有中国专利的,填写其属于工艺专利、处方专利等情况。

2.25是否涉及特殊管理药品或成份:不适用。

2.26中药品种保护:不适用。

2.27同品种新药监测期:如有,需填写起止日期。

2.28本次申请为:填写申报品种本次属于第几次申报。简要说明既往申报

及审批情况。如申请人自行撤回或因资料不符合审批要求曾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予批准等情况。

2.29机构1-5:机构1是指具备本品生产条件,申请生产本品的药品生产

企业。对于新药申请,尚不具备生产条件或尚未确定本品生产企业的,可不填写。对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必须填写本项。对于申请生产本药品的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其持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情况做出选择。机构2、3、4、5,对于新药申请,必须填写申请新药证书的机构,即使与机构1相同,也应当重复填写;对于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本项不得填写。仍有其他申请新药证书机构的,可另外附页。

2.30各申请机构栏内:“名称”,应当填写其经过法定登记机关注册登记的

名称。“本机构负责缴费”的选项,用于申请人指定其中一个申请机构负责向国家缴纳注册费用,该机构注册地址即成为缴费收据的邮寄地址。“注册申请负责人”,是指本项药品注册申请的项目负责人。电话、手机、传真和电子信箱,是与该注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其中电话应当提供多个有效号码,确保能及时取得联系。填写时须包含区号,经总机接转的须提供分机号码。“联系人”,应当填写具体办理注册事务的工作人员姓名,以便联系。

各申请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已经填入的申请人各机构均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在此签名、加盖机构公章。日期的填写格式为××××年××月××日。本项内容为手工填写。

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签名日期:药品注册代理机构在此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机构公章。

《药品注册申请表》需盖骑缝章。

2.31委托研究机构: 系指药品申报资料中凡属于非申请机构自行研究取得

而是通过委托其他研究机构所取得的试验资料或数据(包括药学、药理毒理等)的研究机构。

2.32电子资料:选择提出注册申请时同步提交的电子资料目录。按照申请

事项,分别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3中:2号资料(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12号资料(临床前研究工作总结)、13号资料(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综述资料)。

(三)《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的填报要求

1.新药临床注册申请

1.1一般要求

按照《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的要求,申请人在提出药品注册申请时应提交《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非临床试验用),参见附件4。

1.2申报表各项填写要求

1.2.1药品名称:填写药品通用名称,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药品通用名称”项一致;

1.2.2申请分类:按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填写,属新药的,选新药申请;属按新药管理的,选新药管理的申请,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申请分类”项一致;

1.2.3注册分类:药品分类及注册分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三中的有关分类要求填写,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药品注册分类”项一致。

1.2.4剂型:填写制剂类型,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制剂类型”项

一致。

1.2.5规格:填写制剂规格,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规格”项一致。

1.2.6药学研究:

研究项目:如有相应研究项目,需填写研究机构名称,研究地点,体系认证,起止日期和研究负责人,其中研究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

研究主要仪器设备:填写药学研究所用主要生产和检验仪器设备名称

和型号;

对照品/标准品:填写药学研究所用对照品/标准品的来源、批号、购买或试制数量以及剩余量。

原料药/药材:包括主要生物原材料(菌毒种和细胞基质等)。

1.2.7样品试制:

样品信息:填写申请临床用3批样品的批号,试制日期,半成品投料量,试制量,使用量和剩余量,其中试制量以入库数量为准。

主要设备:填写申请临床用样品试制所用的主要设备名称和试制地点,试制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和房间号。负责人签名需手工填写。

主要检验仪器:填写申请临床用样品检验所用的主要设备名称和检验地点,检验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和房间号。负责人签名需手工填写。

1.2.8药理毒理研究:

研究项目:如有相应研究项目,需填写研究机构名称,研究地点,体系认证,起止日期、样品量和研究负责人,其中研究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

实验动物:填写药理毒理研究所用实验动物名称,来源,清洁级别,数量和合格证号。

1.2.9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名: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名、日期、加盖单位公章。

2.新药生产注册申请

2.1一般要求

按照《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的要求,申请人在提出药品注册申请时应提交《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临床试验后用),参见附件5。2.2申报表各项填写要求

2.2.1药品名称:填写药品通用名称,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药品

通用名称”项一致;

2.2.2申请分类:按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填写,属新药的,选新药申请;

属按新药管理的,选新药管理的申请,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申请分类”项一致;

2.2.3注册分类:药品分类及注册分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三

中的有关分类要求填写,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药品注册分类”

项一致。

2.2.4剂型:填写制剂类型,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制剂类型”项

一致。

2.2.5规格:填写制剂规格,应与《药品注册申请表》中“规格”项一致。

2.2.6药学药理毒理研究:

研究项目:如有相应研究项目,需填写研究机构名称,研究地点,体系认证,起止日期和研究负责人,其中研究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

研究主要仪器设备:填写药学研究所用主要生产和检验仪器设备名称和型号;

对照品/标准品:填写药学研究所用对照品/标准品的来源、批号、购买或试制数量以及剩余量。

原料药/药材:包括主要生物原材料(菌毒种和细胞基质等)、辅料(佐剂、稳定剂、赋形剂和防腐剂等)。

2.2.7样品试制:

样品信息:填写申请生产用3批样品的批号,试制日期,半成品投料量,试制量,使用量和剩余量,其中试制量以入库数量为准。

主要设备:填写申请临床用样品试制所用的主要设备名称和试制地点,试制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和房间号。负责人签名需手工填写。

主要检验仪器:填写申请临床用样品检验所用的主要设备名称和检验

地点,检验地点需具体到门牌号和房间号。负责人签名需手工填写。

2.2.8临床试验:

各项目需依次填写试验机构名称,地址,体系认证,起止日期、样品量和主要研究者,其中地址需具体到门牌号;

2.2.9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名:负责人签名需手工填写。

(四)《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申请表》

根据2009年CFDA发布的《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未在国内外获批上市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可以在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时提出特殊审批的申请。申请人申请特殊审批,应填写《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申请表》。

参见《关于印发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https://www.doczj.com/doc/998276616.html,/WS01/CL0058/35157.html

(五)申报资料内容要求

1预防用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

1.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

1.2DNA疫苗。

1.3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

1.4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

1.5采用未经国内批准的菌毒种生产的疫苗(流感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等

除外)。

1.6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疫苗。

1.7采用国内已上市销售的疫苗制备的结合疫苗或者联合疫苗。

1.8与已上市销售疫苗保护性抗原谱不同的重组疫苗。

1.9更换其他已批准表达体系或者已批准细胞基质生产的疫苗;采用新工艺

制备并且实验室研究资料证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的疫苗。1.10改变灭活剂(方法)或者脱毒剂(方法)的疫苗。

1.11改变给药途径的疫苗。

1.12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疫苗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疫苗。

1.13改变免疫剂量或者免疫程序的疫苗。

1.14扩大使用人群(增加年龄组)的疫苗。

1.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疫苗。

2申报资料的说明

2.1新药临床注册申请

2.1.1申报资料1—综述资料

2.1.1.1新制品名称

应当写明制品的通用名、英文名、汉语拼音、命名依据等,新制定的名称,应说明命名依据。

2.1.1.2证明性文件:

2.1.1.2.1申请人资格证明文件

所有的证明文件均应在效期内,并应附有相应的变更记录页。

2.1.1.2.2新药证书申请人

有效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其变更页等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出具的登记证明。

2.1.1.2.3专利

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说明,以及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申请人必须提供有关该药品的专利查询情况,以证明该申请不涉及侵犯他人已有的专利权。文件包括专利检索报告和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对查到他人在中国有专利的,应详细说明有关情况,解释不侵权的理由。不论是否自身有中国专利,都应当提供相关查询情况,并保证不侵犯他人专利权,承诺对可能的侵权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注册申请也需提供此项文件。

2.1.1.2.4 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参见附件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样稿

2.1.1.2.5 药品包装材料注册证明文件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复印件或《进口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复印件。如制品为注射剂,所用包材需满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食药监办注[2012]132号”文的规定:即所用内包材需满足“121℃颗粒法耐水性为1级及内表面耐水性为HCl级的要求”[4]。

2.1.1.2.6 委托试验合同与委托机构资质

申请人委托其他机构进行药物研究或者进行单项试验、检测等的,应当与被委托方签订合同,并在申请注册时予以说明。申请人对申报资料中的药物研究数据的真实性负责。需提供委托机构资质,根据委托研究机构具体情况包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GLP批件(效期内)、实验室认可证书(如过期正在认证,需要提交证据,如审核查验中心的公告)。

2.1.1.2.7文献翻译证明文件

译文如为申请人自行翻译,应提供保证译文与原文内容一致的说明;如委托翻译公司翻译,则需提供相应的公司资质。

2.1.1.3 立题目的与依据

应当包括疫苗所预防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病原学介绍、国内外有关该制品研究、上市销售现状及相关文献资料或者生产、接种使用情况的综述;对该品种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必要性等的分析资料。

2.1.1.4 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参考文献,应当包括:

按照有关规定起草的药品说明书样稿、说明书各项内容的起草说明、相关文献或者原发厂最新版的说明书原文及译文。

说明书样稿格式应当符合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和“关于印发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02号)的规定。

2.1.1.5 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应当包括以下两种标签的文字设计样稿:(1)直接接触药品内包装的外包装标签,此种包装标签一般为直接销售单元;(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的标签,即内标签。

药品的外包装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分和性状、规格、接种对象、免疫程序和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禁忌、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禁忌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用法、成分、规格、贮藏、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2.1.2申报资料2—研究结果总结及评价资料

本项资料为对临床前的所有研究进行总结,应当包括生产用菌毒种的研究资料、生产工艺研究资料、质量研究资料及稳定性研究资料等。

2.1.3申报资料3—生产用(菌)毒种研究资料

2.1.

3.1菌(毒)种的来源、特性和鉴定资料

包括:生产用菌(毒)种如为购买,需要提供来源、可用于生产的研究资料或者证明文件、历史(包括分离、鉴定和减毒等),特性和型别等方面的信息;如为申请机构自行分离,则需提供来源和鉴定研究报告;不论购买还是自行分离均需提供病毒对细胞基质的适应性、感染性滴度、抗原性、免疫原性、毒力(或者毒性)及保护力试验等研究。

如资料中含有结构确证图谱则应提供原件并逐页加盖确证单位公章或

骑缝章。

2.1.

3.2种子批的建立和检定资料

包括:生产用菌(毒)种原始种子批、主代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建库的有关资料,包括各种子批的代次、制备、保存,对种子库进行全面检定,检定项目包括外源因子检测、鉴别试验、特性和型别、感染性滴度、抗原性、免疫原性等;主代种子批菌毒种还须进行基因序列测定。

如资料中含有结构确证图谱,应提供原件并逐页加盖确证单位公章或骑缝章。

2.1.

3.3菌(毒)种传代稳定性研究资料

包括:确定限定代次的研究资料,检定项目参见种子批的检定项目。

如资料中含有结构确证图谱,应提供原件并逐页加盖确证单位公章或骑缝章。

2.1.

3.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生产用工作种子批的检定报告。

2.1.4申报资料4—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资料

2.1.4.1细胞基质的来源、特性和鉴定资料

包括:生产用细胞基质的来源、可用于生产的研究资料或者证明文件、历史(包括建立细胞系、鉴定和传代等),生物学特性、核型分析、外源因子检查及致肿瘤试验等研究;对于更换细胞基质生产的疫苗,原则上所用细胞基质的安全性风险不可高于已上市疫苗;

2.1.4.2细胞库的建立和检定资料

包括:生产用细胞基质原始细胞库、主代细胞库、工作细胞库建库的有关资料,包括各细胞库的代次、制备、保存,对细胞库进行全面检定,检定项目包括生物学特性、核型分析及外源因子检查等;

如资料中含有结构确证图谱,应提供原件并逐页加盖确证单位公章或骑缝章。

2.1.4.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研究资料

包括:确定使用的限定代次,检定项目参照细胞库的检定项目,并增加致肿瘤试验。

如资料中含有结构确证图谱则,应提供原件并逐页加盖确证单位公章或骑缝章。

2.1.4.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生产用细胞基质工作细胞库的检定报告。

2.1.4.5培养液及添加成分的来源、质量标准等。

细菌类疫苗一般可免报本项资料。

2.1.5申报资料5—生产工艺研究资料

需包括以下两方面研究内容:

2.1.5.1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确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及验证资料

(国产)治疗用生物制品药品临床试验批准_图文(精)

(国产)治疗用生物制品药品临床试验批准 一、项目名称:药品临床试验批准 二、许可内容: (国产)治疗用生物制品药品临床试验批准,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三注册分类中的内容,即: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注册分类2、单克隆抗体。 注册分类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注册分类4、变态反应原制品。 注册分类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注册分类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注册分类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注册分类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注册分类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注册分类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注册分类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酵技术等)。 注册分类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品。 注册分类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注册分类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三、设定和实施许可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四、收费: 1999年《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注册分类、收费对比表 注:药品审批收费按一个原料药品或一个制剂为一个品种计收;如再增加一种规格,则按相应类别增收20%审批费。 五、数量限制:本许可事项无数量限制

新药注册,申报资料,套

新药注册,申报资料,套 篇一: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 药品注册资料的的准备 一、1~32号申报资料审查的要点与体会 二、全套资料的综合体会 回顾: CTD格式申报资料与附件2格式的比较 20XX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2 化学药物申报格式项目(仿制药6类)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原料药、辅料的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四)临床试验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CTD格式的申报资料仅替代(二)药学研究资料部分,其余内容保持不变。 一、1~32号申报资料形式审查要点与体会 为便于梳理与阐述,对同一号资料分为以下三种情形:A:新药报临床 B:新药报生产(A、B:包括注册分类1~5类) C:仿制药(注册分类6) 1号资料(药品名称): A:包括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英文名、汉语拼音,并注明其化学结构式、分子量、分子式等(见相关要求)。 如果是新剂型、新命名、应附上药典委员会命名的复函补充:对于缓控释制剂命名统一命名为:缓释制剂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图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概述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医药研发进展可谓日新月异。鉴于药监局的监管政策在不断更新,从事医药研发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考虑到从事医药研发的新人的增加,有必要将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梳理。现代药物的概念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蒿素),还包括多肽、蛋白质和抗体,(寡)核苷酸,小分子—抗体复合物,还有疫苗。下面以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为例,就新药(主要以1.1类创新药为例)研发从无到有,到最后上市的基本流程做一个概述。 新药的发现(Drug Discovery) 1.药物作用靶点(target)以及生物标记(biomarker)的选择与确认 早期人们对药物作用靶标认识有限,往往只知道有效,但不知如何起效。比如,百年来,人们知道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解热、消炎、

止痛、抗血栓,甚至抗癌作用。直到1971年,英国人John R. Vane 在《Nature》期刊发文才阐明了Aspirin作用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于1982荣获Nobel生理和医学奖。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让人类对疾病的机理了解更加准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具体的靶标。 2.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的确定 一旦选定了药物作用的靶标,药物化学家(medicinal chemist)首先要找到一个对该靶标有作用的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可以来自天然产物(动物、植物、海洋生物);也可以是根据靶标的空间结构,计算机模拟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或以前其它项目的研究发现。比如,某一类化合物具有作用于该靶标的药理活性或副反应等等。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Viagra就是由其副作用开发而成。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跟踪国外研发机构对某一靶标的药物开发,以他们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希望设计出更优秀的化合物。 3.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围绕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大量新化合物,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4.候选药物(candidate)的选定 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几轮优化所有筛选出来的满足基本生物活性的最优化合物,一般就选作为候选药物,进入开发。此时,从事新药发现的药物化学家工作暂告结束。

新药研发与注册

新药研发流程 一、靶标的确立 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 二、模型的确立 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 (制订出筛选标准,如果化合物符合这些标准,则研究项目继续进行;若未能满足标准,则应尽早结束研究。) (标准:化合物体外实验的活性强度、动物模型是否能反映人体相应的疾病状态;药物的剂量(浓度)——效应关系,稳定性试验等等) 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药物研发的关键步骤)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赖于以上两步所确定的受体和模型)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获得新的先导化合物的途径。 1.是广泛筛选(毫无依据但比较有效) 对天然活性物质的挖掘、 现有药物不良作用的改进、 药物合成心中间体的筛选等。 2.是根据已知的受体(或受体未知但有一系列配体的构效关系数据) 合理设计。 四、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专利申请) 在中国,专利申请分为三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0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0年)和发明专利(20年)申请。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填写《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连同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申请文件。 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拿到《专利受理通知书》;

六个月左右专利局发出《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通知书》及《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 缴纳专利登记费及年费后,两个月左右发证。 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又称小发明或小专利。它的创造性和技术水平较发明专利低,但实用价值大,在专利权审批上采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保护期限、降低收费标准办法加以保护。实用新型专利证书①关于实用新型,有些国家并没有将其列为专利保护的独立对象,而是将其放在发明专利中予以保护。另外有些国家,实用新型则列为专利保护的独立客体,这种实用新型则主要是指小发明。 国家之所以保护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鼓励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发明的创造,更快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撰写好专利说明书,连同专利的申请书一同向国家专利局提交。 提交《请求提前公开声明》和《实质审查请求书》两份文件。 实用新型专利提交申请后,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拿到《专利受理通知书》;六至八个月左右专利局发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通知书》及《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缴纳专利登记费及年费后,两个月左右发证。 发明专利提交申请后,一个星期左右可以拿到《专利受理通知书》;提交申请后,进行初步审查阶段,审查合格,按照提前公开声明公开所申请专利的说明书,即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实审合格即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及《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及时缴纳费用后,两个月左右即发证。发明专利申请流程需要三年左右。 以上三种专利如个人申请(仅限于中国大陆的个人),可以一同提交一份《费用减缓申请书》,请求减缓申请费用及前三次年费。) 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

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研究和开发。这两个阶段是相继发生有互相联系的。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志是候选药物的确定,即在确定候选药物之前为研究阶段,确定之后的工作为开发阶段。所谓候选药物是指拟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试验并进入临床研究的活性化合物。 研究阶段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靶标的确定,模型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一、靶标的确立 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也是以后施行的各种操作的依据。药物的靶标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等。作用于不同的靶标的药物在全部药物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以2000年为例,在全世界药物的销售总额中,酶抑制剂占32.4%,转运蛋白抑制剂占16.0%,受体激动剂占9.1%,受体拮抗剂占10.7%,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占9.1%等等。目前,较为新兴的确认靶标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或进行基因敲除以验证与特定代谢途径相关或表型的靶标。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不能完全消除由敲除所带来的其他效应(例如因代偿机制的启动而导致的表型的改变等)。二是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通过抑制特定的信使RNA对蛋白质的翻译来确认新的靶标。例如嵌入小核核糖核酸(snRNA)控制基因的表达,对确证靶标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的确立 靶标选定以后,要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通常要制订出筛选标准,如果化合物符合这些标准,则研究项目继续进行;若未能满足标准,则应尽早结束研究。一般试验模型标准大致上有:化合物体外实验的活性强度;动物模型是否能反映人体相应的疾病状态;药物的剂量(浓度)——效应关系,等等。可定量重复的体外模型是评价化合物活性的前提。近几年来,为了规避药物开发的后期风险,一般同时进行药物的药代动力模型评价(ADME评价)、药物稳定性试验等。 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新药研制的第三步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所谓先导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也称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因为目前的知识还不足以渊博到以足够的受体机制指导药物设计以使药物的合成不必使用预先已知的模型,所以,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一方面有赖于以上两步所确定的受体和模型,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整个药物研发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先导化合物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对天然活性物质的挖掘、现有药物不良作用的改进以及药物合成心中间体的筛选等。目前,主要有两个获得新的先导化合物的途径。一是广泛筛选,这种毫无依据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上其实是比较有效的。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这个原因,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随机性很强,如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本份被发现具有抗菌作用因而被开发成为一系列诸如萨罗的抗生素;又如对染料中间体的筛选发现了苯胺以及乙酰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经改造得到了非那西丁和乙酰氨基酚等。近二十年来,计算机预筛被用于这一过程,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另外,先导化合物的合理设计近年来也越来越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所谓合理设计,是指根据已知的受体(或受体未知但有一系列配体的构效关系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先导化合物设计,这种方法有别于一般普遍筛选的显著特点在于目的性强,有利于各种构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前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3: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第一部分治疗用生物制品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酵技术等)。 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品。 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二、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研究结果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生产用原材料研究资料: (1)生产用动物、生物组织或细胞、原料血浆的来源、收集及质量控制等研究资料; (2)生产用细胞的来源、构建(或筛选)过程及鉴定等研究资料; (3)种子库的建立、检定、保存及传代稳定性资料; (4)生产用其它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9.原液或原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确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及验证资料。 10.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辅料的来源和质量标准,及有关文献资料。

药品注册申报模版

注册分类:中药、天然药物第11类 申报资料目录 (一) 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12、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15、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物质的有关资料 16、样品及检验报告书 17、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汉语拼音: 命名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页。 2、证明性文件: 附件1《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复印件。 附件2《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件3《GMP认证证书》复印件。 附件4《不侵权行为保证书》。 附件5《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复印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中药“”处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页。处方由、、、、、等十七味中药构成,其中的作用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为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淤通经;的作用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因此,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红肿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受到广大医药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品种,通过试验对其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对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及评价: “”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根据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政策要求,现按中药注册分类第11类要求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现将各项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4.1 工艺研究 我们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其君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甙类物质,我们以大黄酚作为对照品,用HPLC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计算提取过程中大黄酚的转移率,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经试验证明水

药品注册申请表填表说明

药品注册申请-填表说明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符合《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试点行政区域、试点品种范围和申请人条件,申请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申请人,应根据申请人实际情况勾选“生产企业”或“研发机构”或“科研人员”选项,并填写第二页机构1(受托生产企业)和机构2(申请人)相关的内容。(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印发后,可以填写相关内容。)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的事项。 1.本申请属于: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国产注册品种选“国产药品注册”,如果属于申请进口注册选“进口药品注册”,如果属于申请港澳台注册选“港澳台医药产品注册”。本项为必选项目。 2.申请分类:按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填写,属新药的,选新药申请;属按新药管理的,选新药管理的申请;属申请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选仿制药申请。本项为必选项目。 3.申请事项:按照该申请实际申请事项填写。申请临床研究(包括附加申请免临床研究的),选临床试验;申请生产,选择生产;若仅申请新药证书的,选新药证书。本项为必选项目。当申请分类为新药申请或按新药管理的申请时,生产和新药证书为多选项;当为仿制药申请时,只能选临床或生产。 4.药品注册分类:药品分类及注册分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中的有关分类要求选择。本项为必选项目。(系统设置为下拉选择菜单。中药设置为1、2、3、4、5、6.1.1、6.1.2、6.1.3、6.2、6.3、7、8、9类;化药设置为1、2.1、2.2、2.3、2.4、3、4、5.1、5.2类;生物制品依次设置为1、2、…、15类)。如果是新药或按新药管理,则化药注册分类只能选择1-2,中药只能选择1-8,生物制品不限制;如果是仿制药,则化药注册分类只能选择3-4,中药只能选择9,生物制品不能选择。 5.附加申请事项:在申请分类和药品注册分类选定后,如同时申请非处方药,则选非处方药,此项不选,默认为申请处方药;如申请仿制的药品属于按非处方药管理的,则此项必须选择非处方药;同时申请减免临床研究,则选减或免临床研究;属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新药申请申请特殊审批的可选特殊审批程序如选择了特殊审批程序,须填写“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程序申请表”。属于上述申请以外的其他附加申请事项(如申请Ⅰ期临床等),可选择其他。选择“其他”的,应当简要填写申请事

新药研发管理

新药研发管理 研发体系建设:研发体系主要划分为“选题立项与合作、药学研究、临床前评价与临床研究、项目注册和综合管理”四大功能体系。其中,选题立项与合作部门是研发的“七寸”,精准的选题立项和对项目的动态评估是控制研发风险的第一步。“选题立项与合作”功能板块,主要由信息、医学、项目拓展三大部门构成。 全民立项:医学部负责跟踪全球医学进展并提供创新项目,信息部主要以全球研发数据库为基础系统筛选仿制项目,各专业部门负责人亦会根据自身经验、知识和文献检索提出创新和仿制立项;在立项过程中医学部和信息部会充分评估所有项目立项成立与否的各项要素,并完成初步立项报告。初评通过之后,立项信息会反馈至公司领导决策,由其对项目做最后评价,有些项目可以直接决策,有些项目则还需与市场部、临床医学部联合做进一步评估。 项目拓展:组建了国际和国内商务拓展部,核心功能是与国内外制药公司、CRO公司、高等院校、科学家直接接触,发现新项目。一旦符合公司战略,就会纳入标准化的立项程序,进行立项决策。 风险管控:建立了研发项目的动态评估流程,根据原研药的新动态、国家法规变化等对已立项项目进行实时评估,还以确定下一步研发策略。 项目管理部:组建专职的以项目推进和综合管理为主的项目管理部,由研究院分管副院长负责,直接向院长汇报。当项目立项完成后,便会纳入项目管理部的全程管理,包括项目的整

体策划、集成管理、分级管理、关键节点管理等等,同时进入由分析中心、合成所、制剂中心、生物技术部、输液药物所、创新中心等多部门组成的仿制和创新药物的药学研究板块及与之交叉衔接的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评价板块,根据项目特性,确定具体研发方案,并快速推进。项目的管理和推动是科伦研究院的核心工作。定期的收到每个部门的项目进展报告,分管副院长会直接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而院长则是监察一些重大项目的进展,由此形成一个分工又合作的机制。 法规与研发质量合规部:为确保项目规范运行,建立专职的QA部门和法规部。QA部门检查各部门的项目研发工作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风险;法规部主要研究国内外专业法规,以便及时调整研发方案和策略。 知识产权部:突破国外专利垄断并为公司创新成果及未来市场化保驾护航,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引进了高端人才组建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部,让知识产权既是“盾”又是“矛”,防守的同时伺机寻找进攻机会。 人才战略:实施人才的精兵战略,持续从全球引进相关领域高端领军人才,着力构建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创新研发体系,尤其是在创新靶点的选择、成药性评价、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的有机衔接等关键技术平台,力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有效控制创新风险。 “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第二军医大学新药评价中心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1985年实施《药品管理法》后,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但应该看到,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形势异常严峻。本文就我国新药(西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作一概述。 1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1.1 90年代世界上市新药概况1990~1996年7年间世界首次上市新原料药(NCEs)共308个,每年上市40~51个;其中日本为98个,美国62个,欧共体10国为128个。我国是世界制药第2大国,但只有2个新原料药上市(1992年和1994年各1个)。可见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 从分布情况来看,上市前4名的新药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心血管药、抗肿瘤药和神经精神药,分别占总数的20.78%、18.83%、13.96%和10.39%。表明这4类药物是90年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 1.2 我国1985~1996年上市新药(西药)概况1985~1996年我国共批准西药新药1218个(批文数)。1986年5个,1996年上升到332个,呈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其中一类创新药54个,仅占总数的4.33%,品种更少(34个)。而二类仿制药占23.4%,60%以上是改变剂型的四类药。说明我国创制新药能力太弱,仿制新药能力还可以,而低水平的剂型变换是主流。因此,加强一类新药的研制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从分布情况来看,前4名的新药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心血管药和解热镇痛药,分别占总数的23.63%、11.91%和10.79%。与国外情况有差异,表明我国有必要加大抗肿瘤药和神经精神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势头很猛,特别是中美两国签定了知识产权备忘录,我国对美、日、欧等一些先进国家的独占专利药品实行行政保护,1993年1月1日实施药品专利,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已近尾声。这一形势对我国医药工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会更加激励我国的科研机构、医药院校和企业研制申报新药的积极性。也更明显看到新药创制的迫切性和严峻性。要和国际接轨,赶上发达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2 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新药研制(一类药)的主要差距是创制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仿制为主。据统计,我国药品(化学药品)生产97%以上是仿制品。如我国1990年生产的783个西药品种中有97.4%是仿制产品。创制药品仅20个品种,其中只有1种抗疟药蒿甲醚进入国际市场和1种重金属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钠得到美国FDA的认可,足见我国创制一类新药的能力太弱。 新药研制过程不够标准化。没有一套固定的常规评价机构,不论是毒性、药效,还是制剂分析、质量控制方面,都缺少一套技术上经过鉴定,在人员、设备、试剂、动物等各方面都能达标的专业实验室。 制剂品种少,质量差。不管是普通制剂还是新给药系统的制剂,在品种和数量上都比发达国家少,仅3 500种;新型制剂我国仅有20多种,制剂质量也不过关。制剂质量与赋形

药监局2020年第43号通告附件-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为规范生物制品注册申报和管理,将生物制品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按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预防用生物制品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疫苗类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治疗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品,如采用不同表达系统的工程细胞(如细菌、酵母、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所制备的蛋白质、多肽及其衍生物;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变态反应原制品;微生态制品;人或者动物组织或者体液提取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制品等。生物制品类体内诊断试剂按照治疗用生物制品管理。 按照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等。 药品注册分类在提出上市申请时确定,审评过程中不因其他药品在境内外上市而变更。 第一部分预防用生物制品

一、注册分类 1类:创新型疫苗:境内外均未上市的疫苗: 1.1无有效预防手段疾病的疫苗。 1.2在已上市疫苗基础上开发的新抗原形式,如新基因重组疫苗、新核酸疫苗、已上市多糖疫苗基础上制备的新的结合疫苗等。 1.3含新佐剂或新佐剂系统的疫苗。 1.4含新抗原或新抗原形式的多联/多价疫苗。 2类:改良型疫苗:对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疫苗产品进行改良,使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有改进,且具有明显优势的疫苗,包括: 2.1在境内或境外已上市产品基础上改变抗原谱或型别,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2 具有重大技术改进的疫苗,包括对疫苗菌毒种/细胞基质/生产工艺/剂型等的改进。(如更换为其他表达体系或细胞基质的疫苗;更换菌毒株或对已上市菌毒株进行改造;对已上市细胞基质或目的基因进行改造;非纯化疫苗改进为纯化疫苗;全细胞疫苗改进为组分疫苗等) 2.3 已有同类产品上市的疫苗组成的新的多联/多价疫苗。 2.4 改变给药途径,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5 改变免疫剂量或免疫程序,且新免疫剂量或免疫程序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6改变适用人群的疫苗。 —1 —

药品注册复审申请-填表说明

药品注册复审申请-填表说明 关联品种受理号:请输入该品种地同期申报受理号、不同期申报受理号和本品原申请受理号.同期申报受理号、不同期申报受理号系指同期或不同期申报地原料药和同申报单位申报地不同规格地制剂;原受理号必需填写.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地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地事项. .境内外注册: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境内注册品种选境内注册,如果属于申请进口注册选进口注册.本项为必选项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申请分类:按药品注册申请地分类填写,属新药地,选新药申请;属已有国家标准地药品,选仿制药申请.本项为必选项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申报阶段:按照该申请申报阶段选择,属非临床研究阶段申请临床研究(包括附加申请免临床研究(如改变剂型等)地,选临床试验;属申请生产,选择生产;若仅申请新药证书地,选新药证书.本项为必选项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药品注册分类:药品分类及注册分类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中地有关分类要求填写.本项为必选项目.(系统设置为下拉选择菜单.中药设置为、、、、、、、、、、、、类;化药设置为、、、、、、、、、、、、类;生物制品依次设置为、、…、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附加申请事项:在申请分类和注册分类选定后,如同时申请非处方药,则选非处方药,此项不选,默认为申请处方药;同时申请减免临床研究,则选减或免临床研究;属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则选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属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地新药申请申请特殊审批地可选特殊审批程序.属于上述申请以外地其他附加申请事项(如申请Ⅰ期临床等),可选择其他.选择“其他”地,应当简要填写申请事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药品通用名称:应当填写原申报药品地通用名称.本项为必选项目.本项为必填项目. .英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填写英文名;中药制剂没有英文名地,可以免填;申报中药材地需提供拉丁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照中国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化学名称:应当以文字正确表达药物活性物质地化学结构,不要采用结构式. .其他名称:系指曾经作为药品名称使用,但现在已被国家规范地药品通用名称取代者. .商品名:申请人为方便其药品上市销售而申请使用地商品名称.进口药品可同时填写英文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地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及进口中药可以申请使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制剂类型:本项为必选项目. 非制剂:根据本品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有效成份”系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地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地有效部位,不属所列类型,选“其他”,并应简要填写所属类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制剂:在“剂型”后填写所属剂型;剂型属于《中国药典》或其增补本收载地剂型,选中国药典剂型;非属《中国药典》现行版及其增补本未收载地剂型,选非中国药典剂型;进口药品同时填写剂型地英文.如属于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制剂地,可同时选择特殊剂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规格:填写本制剂单剂量包装地规格,使用药典规定地单位符号.例如“克”应写为“”,“克毫升”应填写为“”.每一规格填写一份申请表,多个规格应分别填写申请表.本项为必填项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新药研发基本流程 概述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医药研发进展可谓日新月异。鉴于药监局的监管政策在不断更新,从事医药研发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考虑到从事医药研发的新人的增加,有必要将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梳理。现代药物的概念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阿司匹林,青蒿素),还包括多肽、蛋白质和抗体,(寡)核苷酸,小分子—抗体复合物,还有疫苗。下面以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为例,就新药(主要以1.1类创新药为例)研发从无到有,到最后上市的基本流程做一个概述。 新药的发现(Drug Discovery) 1.药物作用靶点(target)以及生物标记(biomarker)的选择与确认 早期人们对药物作用靶标认识有限,往往只知道有效,但不知如何起效。比如,百年来,人们知道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解热、消炎、止痛、抗血栓,甚至抗癌作用。直到1971年,英国人John R. Vane 在《Nature》期刊发文才阐明了Aspirin作用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于1982荣获Nobel生理和医学奖。现代生物医学

的研究进展,以及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让人类对疾病的机理了解更加准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具体的靶标。 2.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的确定 一旦选定了药物作用的靶标,药物化学家(medicinal chemist)首先要找到一个对该靶标有作用的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可以来自天然产物(动物、植物、海洋生物);也可以是根据靶标的空间结构,计算机模拟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或以前其它项目的研究发现。比如,某一类化合物具有作用于该靶标的药理活性或副反应等等。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Viagra就是由其副作用开发而成。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跟踪国外研发机构对某一靶标的药物开发,以他们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希望设计出更优秀的化合物。3.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围绕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大量新化合物,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4.候选药物(candidate)的选定 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几轮优化所有筛选出来的满足基本生物活性的最优化合物,一般就选作为候选药物,进入开发。此时,从事新药发现的药物化学家工作暂告结束。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版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基本制度和要求 (5) 第三章药品上市注册 (8) 第一节药物临床试验 (8) 第二节药品上市许可 (12) 第三节关联审评审批 (15) 第四节药品注册核查 (16) 第五节药品注册检验 (18) 第四章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 (21) 第一节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21) 第二节附条件批准程序 (22) 第三节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23) 第四节特别审批程序 (24) 第五章药品上市后变更和再注册 (25) 第一节药品上市后研究和变更 (25) 第二节药品再注册 (27) 第六章受理、撤回申请、审批决定和争议解决 (28) 第七章工作时限 (31) 第八章监督管理 (34) 第九章法律责任 (36) 第十章附则 (38)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20年03月30日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27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月1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年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局长肖亚庆 2020年1月22日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20年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注册行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药品上市为目的,从事药品研制、注册及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新药申报流程

新药申报流程 (一)、报临床 1号资料(药品名称):表述药品名称,阐明名称命名理由或来源,新剂型、新命名、应附上药典委员会命名的复函。 2号资料(证明性文件): 1、申报人的资质:生产厂的“三证”(注意名称地址的一致和有效期);除生产企业外的合作研究方同时申请新药证书需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研究单位的法人证书及其变更登记证明 2、专利查询报告、不侵权保证书(加盖所有申请人的红章) 3、属特殊药品的须有SFDA安监司的立项批件 4、制剂用原料药的合法来源(上省批件或进口注册证、原料厂家的三证、供货协议、购买发票、质量标准、出厂报告书及自检报告书),向经销单位购买的,还需提供经销商与原料厂的供货协议 5、申请人同时申报原料与制剂的则不提供“4”的资料,若同时申请原料和制剂的厂家不是同一家,则须提供原料厂与制剂厂之间的供货协议或合作开发协议以及原料药受理单。(相同制剂,原料药只能和一个申请人合作申报)。 6、拟申请商品名的提供商标查询单或商标注册证 7、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供应商资质、包材注册证、报告书、质量标准 8、委托试验:应提供委托合同,并附该机构合法登记证明、必要的

资质证明。 3号资料(立题目的与依据):参考药审中心的指导原则要求 4号资料(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参考药审中心的指导原则要求 1 / 11 5号资料(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及相关参考文献):格式符合24号令要求,附参考的文献资料6号资料(包装、标签设计样稿):报临床不提供 7号资料(药学研究资料综述):参考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 8号资料(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参考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 9号资料(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参考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报告书及图谱上盖章) 10号资料(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参考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 11号资料(药品标准及起草说明):起草说明所依据的试验数据至少应加上中试三批样品的结果及临床用样品的结果,或者应加上做验证的多批样品的数据。 12号资料(样品的检验报告书):申报样品的自检报告书(1~3批),13号资料(原料药、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书): 原料合法来源证明文件一套(同2号资料中的原料资质)辅料的来源

药物研发临床研究药品注册流程

1、药物的研发过程 法规要求 2、临床研究流程 一个新药的临床研究批件下来了。企业的中高层就要决定如何处理。下列章节针对自己做的过程 获得批件→起草方案与研究者手册→选择主要研究者→选择参加单位→与研究者与统计专家修订方案→组织研究者会→实施研究者会→确

定方案等试验材料→准备药物,同时报伦理→获得伦理批件→签署合同→准备中心文件夹→发送试验用药与试验材料 先说临床批件的获取。一般SFDA邮寄给各省局。有些牛的人可以直接去取,比正常稍微快点拿到批件。但总的来说,现在越来越正规,加快的环节不多,也仅仅就是各环节递交时间的加快。 拿了批件,一般老板会指示中层人员,“做一个预算吧,在两周内完成”。这时,您若就是个老手,您打打电话,了解了解同行,就可以得出一个预算,交差了事。在此,建议您预算稍微要宽余一点,以后实际的费用比预算少,您的老板会夸奖您。 但就是在有些企业,对于有些药,一拿到批件,由于就是非做不可的项目,或者认为费用大致有数的。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会命您马上组织实施项目。那就跳过这一个环节,进入下节。

接下来,科人团队认为,应该就是起草方案、设计CRF与知情同意书等。其中方案就是关键。如何写出一个好的方案?就这个问题,可以写出一本书。简单说来,写方案的人,应该具有雄厚的医学专业背景,并且最好能够跟踪某个临床专业的最新诊断与治疗进展;应该具备临床试验的相关知识;应该具备临床试验的实战经验;应该具备基本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正因为要写好一个方案需要上述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发达国家,方案就是有公司内的医学、统计等方面的学者专家共同完成,然后交给临床试验单位执行。在国内,由于没有一家企业具有如此高的水准,因此,一般就是企业与研究者一起完成方案的起草,甚至研究者独干。我国的GCP中也要求,方案由申办方与研究者共同完成。在SFDA对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标准中,也要求机构应该有写方案的SOP。 在此,科人提醒各位,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案的优点与缺点,选择最好的最合适的方案。这方面,有经验的CRO无疑具有专长。 起草“研究者手册”也相当重要。因为它就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文件之一,就是临床研究的设计的依据之一。“研究者手册”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如何写,请参考相关内容。 接下来就就是从临床试验机构(以前称“基地”),寻找组长单位。随便提及,从05 年3月1日开始,临床试验的参加单位,均要求有机构资格,且要求专业对口。目前,很多临床机构的资格认定正在实施过程中。2005年2月3号,SFDA已经公告了17 家军队医院的临床机构名单,估计4月、5月份会有更多的临床机构获得资格认定。请注意本网的相关内容更新。 更具科人团队多年的经验,选择“合适的”临床机构作为组长单位,对于项目的成功与顺利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就是,不要盲目去寻找名气最响的研究者。至于如何选择,说来太长,一个象科人一样的正规的CRO应该有详细的SOP规定。在此由于商业机密与行业机密就不述及了。 选定组长单位与主要研究者后,就应该修订方案等。具体操作上有很多技能。未完待续。 到此,方案大概已经改到第3版了,那么就要确定“研究者会议”的时间、地点。尽管要征求多数参加单位的意见,但组长单位的意见肯定就是最重要的了。具体操作上有很多技能。未完待续。 组织研究者会议。这应该多学学秘书的专业知识。比如,会场如何布置,什么“回”型、“U”型等等,应该按会场的人数、场地等决定。哪些人参加应该觉得清楚,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会出大乱的。每个与会者的前面应方置一个“名牌”,以便各方交流。位置如何安排,…… 会议后,应该在一周内完成定稿,否则研究者们会忘记,她们在会上的讨论内容。……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

附件1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为便于生物制品注册申报和管理,将生物制品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按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三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人类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生物制品,如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等。 治疗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品,如采用不同表达系统的工程细胞(如细菌、酵母、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所制备的蛋白质、多肽及其衍生物;从人或者动物组织提取的单组分的内源性蛋白;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变态反应原制品、微生态制品、由人或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血液制品和多组份制品等。生物制品类体内诊断试剂参照治疗用生物制品管理。 按照生物制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是包括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 生物制品按新药程序申报注册;体外诊断试剂以及肌肉注射的普通或者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按规定

免做临床试验的,可以直接提出上市申请。注册分类应根据申报注册时制品所处的成熟程度进行界定,审评过程中不再更改。 第一部分预防用生物制品 一、注册分类 按照产品成熟度的不同,将预防用生物制品(以下简称:疫苗)分为以下三类: 1类:创新型疫苗:境内外均未上市的疫苗: 1.1新抗原制备的疫苗。 1.2在已上市疫苗基础上开发的新抗原形式,如新基因重组疫苗、新核酸疫苗、已上市多糖疫苗基础上制备的新的结合疫苗等。 1.3含新佐剂或新佐剂系统的疫苗。 1.4含新抗原或新抗原形式的多联/多价疫苗。 2类:改良型疫苗:对境内或境外已上市疫苗产品进行改良,使新产品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方面有所改进,且具有明显优势的疫苗,包括: 2.1在境内或境外已上市产品基础上改变抗原谱或型别,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疫苗。 2.2 具有重大技术改进的疫苗,包括对疫苗菌毒种/细胞基质/生产工艺/剂型等的改进。(如更换为其它已批准的表达体系或已批准细胞基质的疫苗;更换菌毒株或对已上市菌毒株进行改造;对已上市细胞基质或目的基因进行改造;非纯化疫苗改进为纯化疫苗;全细胞疫苗改进为组份疫苗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