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上科学(法制渗透)教案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六上科学(法制渗透)教案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六上科学(法制渗透)教案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六上科学(法制渗透)教案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课题: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3、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观察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二、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1、学生交流。

2、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三、讨论:

1、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2、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3、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四、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十九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六、作业.

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课题: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2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师准备:

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

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二、实验探索

1、提问: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

││肥皂粉│洗衣粉│草酸结晶│

│├──┬──┼──┬──┼──┬──┤

││猜测│结果│猜测│结果│猜测│结果│

├─────────┼──┼──┼──┼──┼──┼──┤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

│布条上( )的变化│││││││

├─────────┼──┼──┼──┼──┼──┼──┤

│布条上( )的变化│││││││

└─────────┴──┴──┴──┴──┴──┴──┘

2、讨论: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

3、谈话: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4、学生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三、分组实验探索

1、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

2、小组实验: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大家共同的意见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

│污物│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污物│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

├──┼─────────┼────┼─────────┤

│油污││圆珠笔油││

├──┼─────────┼────┼─────────┤

│菜汁││水彩颜料││

├──┼─────────┼────┼─────────┤

│果汁││蓝黑墨水││

└──┴─────────┴────┴─────────┘

4、通过实验,同学们明白洗衣粉的出现,是科技不断实践再实践研究出的结果,但科技研究成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第一条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三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与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或者依照合同的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第六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四、介绍洗衣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介绍洗衣的学问。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对于油污用肥皂洗涤效果比较好……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只要跟与之匹配的洗涤剂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五、布置思考: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洗衣服有什么学问呢?

课题:看星座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

2、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天空的主要星星和星座。

3、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

4、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条例。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有关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透明胶片、投影仪、指南针、量角器等,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建立“我的星座”。

1、从认识星座导入。在课的开始,先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用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北斗七星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星座(出示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等),然后撤去犬屏幕上星座间的连线,并介绍:古人把星星和星星之间用线连起来,将之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初步认识星座,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星座”。

谈话:既然古人能建立星座,同学们也可以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

通过谈话,要求学生建立“我的星座”。

2、学生回家观察星空,选择星星建立自己的星座。

根据学生观察的结果,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并在透明胶片上把“我的星座”画出来(投影胶片上画好网格)。

天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每天都想去观察星座,让每个学生都去建立“自己的星座”,这样,学生就可以张开想像的翅膀,按照各自的心愿,满怀兴趣和关心去观察星星。

二、讨论“我的星座”。

教师组织交流“我的星座”: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说出命名的理由。学生各自到讲台上,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星座。(有的叫三角座,有的叫四方座,有的叫蜘蛛座,有的叫房屋座,有的叫镰刀座等等。总之,每个学生的星座都不一定相同。)介绍完就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我的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的星座”:仔细观察这些星座,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

因为有的星座很相似,学生观察的可能是一些相同的星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同一颗星星?”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同一时间的星星的方位、颜色、位置、亮度是‘致的。接着继续讨论:“怎样才能确定一颗星星的颜色、位置、亮度?”教师指导学生统一时间,用指南针确定星星的方位,量角器确定星星的高度,亮度用小圈圈表示。讨论研究后,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只指南针、一只量角器,要求全体同学在当天晚上九点同时进行观察,确定“我的星座”中星星的准确位置。

观察星座的注意点是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星座所在的方位和高度、星星的颜色和亮度等特征,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条件告诉学生,学生即使观察完了,也觉察不到这些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展讨论“我的星座”的活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就能发现观察时必须注意什么,于是再进行新的观察活动,产生新的发现。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地、满怀兴趣地去进行观察活动,学生在课后就能很好地利用仪器确认“我的星座”和其他同学的星座,并用投影胶片准确标出自己星座中的星星。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介绍“我的星座”。

谈话: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星座,请你把“我的星座”介绍出来。(这一次的介绍和上一次不同,要求明确星座的方位、高度和特征。) 学生分别介绍各自的星座,然后把“我的星座”标到教室里的大投影片上,再按方位用胶带纸把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最后把四个方向的投影片用胶带粘成一整块,形成一幅完整的星图。

教师把学生分成东、西、南、北4个小组,将“我的星座”和其他同学的星座进行观察、比较、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讨论是验证观察结果、思考观察方法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观察时间、观察方位的不同进行分组讨论,不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见解和思考方法,而且也让学生把主观空间变成客观空间,使自己的想法得到同学的承认,同时也接受同学的影响而加深自己的理解。

二、关注“我的星座”。

让学生继续观察“我的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教室四周墙上的四幅大的星图和由这四幅大星图拼成的完整的星空图会令学生惊讶,满天的繁星都被学生捉住了。看到他们的观察成果就知道他们在观察时的热情有多高,因为构成星座的几颗星星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学生对它们的变化和运动最关心,可以这样说,建立“我的星座”能提高学生学习星星的兴趣和关心星星的程度,有效地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我的星座”在一年四季星空中的位置变化,可以继续延伸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通过更长的时间(一年),让学生建立起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

三、讨论:

1、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在城市里看不到星星呢?

2、小结,由此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四、课堂总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