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企改革的投资机遇

国企改革的投资机遇

国企改革的投资机遇
国企改革的投资机遇

国企改革的投资机遇—

1)国企改革对股市及经济的影响力

2)目前国企体制的问题及改革重点内容

3)投资机会

4)风险

1)国企改革对股市及经济的影响力

对于国企改革对股市的影响力,可以先从国企的资产规模来看,分别上市企业及未上市企业两大部分:一)从上市企业来看,截止2013年底,A股共有2516家企业,其中983家是国有企业,国企市值占比60%。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和H股中,国企市值占比更高。二)截止2013年底,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14.7万户,总资产约91.1万亿元(没有未上市企业资料)。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挥的作用,可以分为几个角度看,分别是就业、GDP贡献及收入利润等:

?就业:国企就业人口总约6839万人(2012),占城镇就业人口20%左右。?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包含国有企业的公共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占GDP的比例大约是27%

?收入、利润及资产:在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类的工业企业的收入占比25%,利润总额占工业利润总额27%,资产占比41%。

从上述国企的规模及对实体经济贡献的数据可知,国企在中国经济中担任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只有推动国企改革,改善目前营运效率问题、资源重叠、恶性竞争等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增长的可持续性。

2)目前国企体制的问题及改革重点内容:

关于国企体制主导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国市场目前所呈现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地方国企体制带来的问题并无跟根本的差异:

?效率低下:部分中央企业依靠垄断或者政府的保护还能获得尚可的净资产回报,而大量的地方国企,平均净资产回报只有4-5%;

?收入分配不均衡:在效率并不明显高于私营部门的情况下,国有单位平均工资水平高于私营单位达60%,且不算国有单位职员享有的众多隐性非货币化的福利

?创新和技术进步缓慢:虽然国企在涉及国家大战率及安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承担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与国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较大有关。在真正的市场化领域,能够与国际企业具备可比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能力的企业,多数来自于私营部门。

?由于可以相对廉价地获得金融资源,国有企业的杠杆水平普遍高于私营企业,即使在同行业内部也大多是如此。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并参照财政部的说法,本次国企改革重点内容是:

1.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2.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

公司;

3.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4.推动相关部门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

分层推进:

?中央企业—可能分类合并改组成不同功能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政企分开,加快脱钩推向市场或者并入相关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地方国有企业--省级国企可以参照中央模式进行改革,而地县级国企应当逐步退出市场。

推进混合所有制:

1.引入非公经济战略投资者,推进产权多元化

2.建立以投资为纽带的董事会制度,实现真正的董事会决策机制,形成重大

决策内部有效约束的法人治理机构。

3.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4.实行员工持股

5.在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应当通过公开交易市场,坚持对国有资产公平

的市场定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从国企改革重点内容可以看出两个改革的大方向,一)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将投资和运营分开,设立国资投资公司及国资运营公司;二)推行混合所有制,引进民间资本,达到产权多元化;三)推进市场化经营制度,以提高运营效率。

3)投资机会:

参照国企改革的案例,寻找投资机会。截止2014年底,整个国企改革计划已得到不少进展,相关制度及具体改革措施已经实施。从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层面看,超过1/3的地方已经开始考虑或者在推进某种形式的国企改革。从具体案例上,亦超过200个案例。

?央企:混合制改革是重点,关注垄断行业的开放与参与者的选择模式。除了混合制改革,一些央企亦在进行股权激励;中信集团整体上市计划。

?上海:地方政府中首个公布国企改革方案的省市,国资集团改革进程较快。在2013年末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将国资委系统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建立国资流动平台”、“明确国企功能定位”等改革目标。在建材、机械、港口等领域,改革以混合制改革为主。在纺织服装、房地产和科技文化等竞争性更强的领域,以整体上市、同业资源整合和股权激励为主要改革方式。

?广东:改革步伐较大,集中在混合所有制方向。与上海有所不同的是,广东的国企改革重点相对突出,集中在混合制改革方向。广东国资委提出“国有股权出让不设下限”,并计划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

80%,二级及以下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北京、新疆、安徽、天津、湖南等区域:与上海广东改革方式基本一致,各有特色。北京国企改革更为重视空气环保和城市资源纾解,北汽集团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改革目标。

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上述案例找出一些线索。未来1-2年将是国企改革频现的时段,而改革方式很可能效仿同类公司中的成果案例。总结上述几个地区的案例,未来投资机会有几个方面:

?初来乍到型:获得进入之前受保护行业的民营企业,或者已经进入受保护的行业,但业务范围有扩充的企业;如目前已经在或者即将进入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的民营企业,在医院、教育等受一定保护的行业内获得更大业务自由度的民营企业;

?锦上添花型:目前已经经营较好,如有管理层激励、业绩相关考核、更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等,经营绩效有望继续改善类型的公司: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

?否极泰来型:由于之前行业或者公司层面的原因,市场偏好度较低,股价表现较差,估值不断降低。但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受资产处理、降本增效等措施影响,短期利润改观的公司;或者在增速放缓的行业内处于龙头地位,且管理效率有提升空间;或者将受益与产业内的收购兼并,受益于产能整合与调整,等等。典型的如钢铁行业的宝钢、中国石油等企业。

然而,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公司都会受益。我们预期受损类公司包括:

?之前有保护而使得经营具有一定行政性垄断性的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如现

有的银行、保险、能源、电信、航空等领域的龙头公司;

?因更多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及法律法规,而必须淘汰和处置现有产能或者业务的公司:如钢铁、煤炭、建材、化工、航运、造船等行业内市场份额不高、且目前经营面临挑战的公司。

值得注意,国企改革背景下同时存在受益和受损类公司,但国企改革在目前的中国不是“零和博弈”。相信推进国企改革在中国能够取得在积极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