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见统计图的比较与选择

几种常见统计图的比较与选择

几种常见统计图的比较与选择
几种常见统计图的比较与选择

几种常见统计图的比较与选择

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这些统计图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所以在平时的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统计图的各自特点灵活选择运用.

一、条形统计图

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缺点是不能准确地描述各部分量之间的关系.

例1北京奥组委从4月15日起分三个阶段向境内公众销售门票,开幕式门票分为五个档次,票价分别为人民币5000元、3000元、1500元、800元和200元.某网点第一周内开幕式门票的销售情况见如图1所示的统计图,那么第一周售出的门票票价..

的众数是( ) A.1500元

B.11张

C.5张

D.200元

简析 从条形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票价分别为人民币5000元、3000元、1500元、800元和200元的门票分别销售2张、5张、11张、5张和6张,由此可知这第一周售出的门票票价的众数是1500元,故应选A .

二、扇形统计图

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缺点是不能从统计图上看出具体的数量.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是:(1)数据的采集,即各部分的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整理,即计算出各部分的总和,再计算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作图,即根据百分比计算出各部分对应圆心角的大小(将百分比乘以360°),再用量角器画出各个扇形;(4)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和它所占的百分比.

例2 已知小明家五月份总支出共计1200元,各项支出如图2

所示,那么其中用于教育

5000 3000 1500 800 200 档(元)

第一周开幕式门票销售情况统计图

数量(张)

图1

图2

上的支出是元.

简析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小明家五月份用于教育上的支出的百分数是18%,而五月份总支出共计1200元,所以小明家五月份用于教育上的支出是1200×18%=216(元).

三、折线图表示数量的多少及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图. 折线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缺点是不能反映每一个数据在总体中的具体情况.

例3(2007·义乌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指数” 简称“义乌指数”.如图3是2007年3月19日至2007年4月23日的“义乌指数”走势图,下面关于该指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D

A.4月2日的指数位图中的最高指数

B.4月23日的指数位图中的最低指数

C.3月19至4月23日指数节节攀升

D.4月9日的指数比3月26日的指数高

简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4月16日的指数位图中的最高指数,3月19日的指数位图中的最低指数,3月19至4月2日指数节节攀升,即A、B、C的选择支都是错误的,而4月9日的指数比3月26日的指数高的说法是正确的,故应选D.

图3

四、直方图

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频率能反映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直方图能直观清楚地反映数据在各个范围内的分布情况,从而更全面、准确、细致地反映事物的属性.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目的是知道数据波动的大小,把它作为分组的依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数分布表;(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例4 抽取某校学生一个容量为150的样本,测得学生身高后,得到身高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4,已知该校有学生1500人,则可以估计出该校身高位于160cm至165cm之间的学生大约有人.

简析 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可知150人中身高位于160cm 至165cm 之间的学生有30人,所以该校有学生1500人中可以估计出身高位于160cm 至165cm 之间的学生大约有1500

150

×30=300(人). 下面几道题目供同学们自己练习:

1、某射击小组有20人,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的数据绘制成如图5所示的统计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7、7

B.8、7.5

C.7、7.5

D.8、6.5

2、某校七年级(1)班36位同学的身高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6所示.问: (1)身高在哪一组的同学最多? (2)身高在160cm 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

(3)该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约为多少(精确到0.1cm )?

3、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金牌32枚、银牌17

枚、铜牌14枚,在金牌榜上位居第二.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队所获奖牌中,金、银、铜牌的分布情况.

(cm)

图4

图5

cm )

图6

参考答案: 1、C .

2、(1)通过观察频数分布直方图知,身高在160.5cm ~165.5cm 这一组人数最多.(2)由频数分布直方图知,身高在160cm 以上的同学有:12+8+3=23(人).(3)该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

415391581216381683173

36

?+?+?+?+?=162(cm ).

3、中国队所获的奖牌是由金牌、银牌、铜牌组成,它们是总量和分量的关系.先求出金、银、铜牌分别占奖牌总数的百分比,在根据百分比算出扇形的圆心角,进而画出扇形统计图.即①中国队共获奖牌63枚,其中金牌32枚,占奖牌总数的百分比为:32÷63≈50.79%.银牌17枚,占奖牌总数的百分比为:17÷63≈26.99%.铜牌14枚,占奖牌总数的百分比为:14÷63≈22.22%.②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扇形的圆心角为:金牌应为:360°×50.79%≈182.8°,银牌应为:360°×26.99%≈97.2°,铜牌应为:360°×22.22%≈80°.③绘制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1)5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138人.(2)5月9日至5月11日三天共新增确诊病例为118+85+69=272(人).(3)从折线统计图中可清楚看到5月上半月新增确诊病例总体的趋势是下降的.

两类复合条形图特征对比

条形图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图,其特点是:(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条形统计图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横向指标,反映考察对象的类别;另一个是纵向指标,反映该类别考察对象的数量特征。当横向指标为单一型条形图时,我们称之为简单的条形图,当横向指标非单一型条形图时,我们称之为复合条形图.复合条形图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统计图,下面介绍一下复合条形图的特征、画法.

银牌占26.99%铜牌占

22.22%

金牌占50.79%

1.什么是复合条形图?

所谓复合条形图,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调的直方长条来表示多特征分类统计的一种图示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左右关连型复合条形图(如图1);(2)上下累加型复合统计图(如图2).

图1 图2

2.两种复合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左右关连型复合条形图的特点是:从条形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同一类类型不同项目的频数的多少,如图1中A类型中甲的频数为23,乙的频数为18;能形象地比较不同项目中频数的大小,如图1,B型中甲比乙的频数少20。从左右关连型复合条形图还可以比较不同类型,同一项目的频数的大小,如图1中A中甲项目的频数比B型中乙项目频数大3。

上下累加型复合条形图的特点是:从条形图可以直接看出同一类型中不同项目的频数和的大小,如图2中A型中项目A、B的频数和为41;能直接比较不同类型中各项目频数和的大小,如图2中A型中甲乙的频数和小于B型中甲乙两种项目的频数和.

3.绘制哪种复合条形图?

根据描述数据的不同目的,可选择不同的条形图.当要比较同一类型中不同项目频数的大小,则选择左右关连型复合条形图,也就是绘制成图1形式的条形图;当要比较不同类型中不同项目的频数总数,则选择上下累加型复合条形图,也就是绘制成图2的形式条形图.

4.应用举例

例1 如图3,图4分别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在学校三个级部男生、女生人数画出的左右关连型复合条形图和上下累加式型复合条形图.

(1)两个条形图中哪个能更好地反映学校每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哪个能更好地比较每个年级男生、女生的人数?

(2)从两幅条形图中你还能获取哪些信息?

图3 图4

分析:本题是一道涉及左右关连和上下累加型两种复合条形图信息获取问题。左右关连型条形图能看到每个年级的男生、女生的具体人数,累加式条形图是把每个年级的男生、女生的人数分别累加得到的条形图,从累加式条形图能够直接观察到每个级部的总人数.

解:(1)根据左右关连条形图的特征可知,图3它能更好地反映学校每个年级男生、女生的人数;根据上下累加型条形图的特征可知,图4 能更好地反映学校每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2)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七年级的男生为200人,女生300人,男生比女生少100人,八年级的男生为300人,女生为400人,男生比女生少100人,九年级的男生为300人,女生为250人,男生比女生多50人.从图4可以看出,七年级学生总数为500人,八年级学生总数为700人,九年级的学生为550人.

数据的描述的几种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我们每天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每天的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数字,由此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支描述、去表达。统计图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形式。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表格、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这里我们主要将以07年中考中出现的有关数据的描述的题目为载体谈谈几种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一、条形统计图与表格的综合运用

例一、(07重庆24题).(10分)下图是我市去年夏季连续60天日最高气温统计图的一部分。

24 题图

(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日最高气温为40℃及其以上的天数是日最高气温为30℃~35℃的天数的两倍,那么日最高气温为30℃~35℃的天数有 天,日最高气温为40℃及其以上的天数有 天;

(2

)补全该条形统计图;

(3)《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劳动者在37℃及其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工作,除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工资外,还应享受高温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如下表:

某建筑企业现有职工1000人,根据去年我市高温天气情况,在今年夏季同期的连续60天里,预计该企业最少..

要发放高温补贴共 元。 [解答].(1)6,12(4分) (2)如图,各2分

(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3)240000

[评析]本题的第一问第二问是一个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的工作,应该来说是比较直观的。只要是正确理解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表示每组数据的具体数字,便于比较各组之

间的差别)关键是第三问要通过对表格及条形统计图的认识预计该企业最少

..要发放高温补贴,这里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统计图下面的(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这个特别的说明了,我们将最后两组的天数分别乘以补贴数再乘以人数相加起来,就能得出结果了。

[规律]一般地条形统计图与表格的综合运用时,大多与不等式有关,估计最大值与最小值。这时注意将条形图中的数据与表格中的数据结合运用。特别是要理解数据的意义。

二、扇形统计图与表格的综合运用

例二、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积极响应“阳光体育工程”的号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位同学从长跑、篮球、铅球、立定跳远中选一项进行训练,训练前后都进行了测试.现将项目选择情况及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表.

项目选择情况统计图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进球数统计表

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长跑训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该班共有同学人;

(2)求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人均进球数;

(3)根据测试资料,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的人均进球数比训练之前人均进球数增加25%.请求出参加训练之前的人均进球数.

[解答].(本题12分) 解:(1)10%;40; (2)人均进球数827164574832

5214782

?+?+?+?+?+?=

=+++++.

(3)设参加训练前的人均进球数为x 个,由题意得:

(125%)5x +=,解得:4x =.

答:参加训练前的人均进球数为4个.

[评析]第一问实质上就是考察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之和等于1。第二问求平均数。第三问与一个表格配合,根据题目条件建立方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果。

[规律]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面积表示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便于比较每组数据相对于总体的大小。在与表格综合运用过程中常与方程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条形图与扇形图的综合运用

例三、为响应国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锻练1小时的号召,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图1和图2,请在图1中将“乒乓球”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解答]补全的条形图的高与5对应,如图。

兴趣爱好

图1

图2

[评析]本题目是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一个综合运用。通过篮球在条形统计图中反映出来的具体数据与扇形统计图中反映出来的占总体的百分比计算出总体的人数。再算出乒乓球所占的人数。从而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

[规律]条形统计图可知部分的具体数据,而扇形统计图可以得到部分占总体的数据。综合运用时一般是一些有关单位1的分数计算。

四、扇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

例四、第15中学的九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调查了500位杭州市民某天早上出行上班所用的交通工具,结果用以下扇形统计图表示。

(1)请你将这个统计图改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形式; (2)请根据此项调查,对城市交通给政府提出一条建议。

[解答]、(1)如下图;(2)诸如公交优先;或宣传步行有利健康。

兴趣爱好

足球155

10

[评析]本题目是将扇形统计图改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形式,我们知道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而扇形统计图更多是反映部分在总体的百分比。从扇形统计图得出的具体的数据。通过描点连线得到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及发展的趋势。

[规律]由扇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是对同总体及分组的数据的不同描述方式。这些数据是可以通用的。

练习:(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格的综合)

台州某校七(1)班同学分三组进行数学活动,对七年级400名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八年级300名同学零花钱的最主要用途情况、九年级300名同学完成家庭作业时间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别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表格来描述整理得到的数据.

七年级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种类情况统计图 八年级同学零花钱最主要用途情况统计图

九年级同学完成家庭作业时间情况统计表

零花钱用途

学习资料

零食

文具

电动车私家车

公交车自行车步行交通工具

人数

50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七年级400名同学中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是多少?

(2)补全八年级300名同学中零花钱的最主要用途情况频数分布直方图;

(3)九年级300名同学中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多少小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1)125251040---=%%%%, 40040160

?=%(人)

. 解:七年级同学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是160人.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3)

150 1.5802120 2.550

1.8508012050

?+?+?+?≈+++(小时)

. 答:九年级300名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约为1.8小时.

零花钱用途

学习资料

零食

文具

八年级同学零花钱最主要用途情况统计图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72~78页信息窗2 第一个红点问题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选择的特点,掌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2.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理解直观,掌握判断方法,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借助统计图可以表示和交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经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预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又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 追问:这三种统计图又有哪些特点呢? 预设: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晰的反应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2.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选择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呢? 预设:应该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进行选择。(板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的辉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奥运奖牌榜中隐含了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第27、28、29、30届奥运会的奖牌榜。 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四幅图片中, 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中国代表团在第27—30届奥 运会中获得的奖牌情况。 (2)第30届奥运会奖牌榜前四名的国家 获得的金银牌情况。 (3)第27—30届奥运会中美两国金牌的 变化情况。 ……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⑴中国代表团在第27—30届奥运会中获得的奖牌情况是怎样的? ⑵第30届奥运会奖牌榜前四名的国家获得的金银牌情况是怎样的? ⑶第30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银、铜牌数量与奖牌总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可以先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剩下的问题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 根据信息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问题中的数据这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预设:可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来分析数据。 追问:你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吗?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上面问题中的一个,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对奖牌榜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小提示:(1)先独立收集数据,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2)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 (3)小组内交流个人体会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精品教案(探究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表示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难点: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呢? 生: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是折线统计图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板书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并为讲合理的选择统计图做铺垫。) 二、合作探索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滨海市和临江市2004年—2012年的公共绿地面积情况是如何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的。这节课我们再来看这两个调查表。

师:它们分别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呢?哪种统计图更合适呢? 生:第一个表格里反应的5个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多少,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多少,比较直观。 师:那第二个表格呢? 生:这组数据表示某个城市五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我觉得应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能更清楚地看出变化趋势。 师:同学们分析得太到位了,对于不同的数据我们要学会分析,采用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每种统计图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仔细分析。下面同学们自己来画一画吧,看哪组同学画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分小组活动,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教师课件展示两种统计图。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板书: 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推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综合习题

【推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综合习题 1、填空题。 (1)常见的统计图有()、()和()三种。 (2)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事物的(),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每个项目的(),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 2、选择题。 (1)记录一个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2)某校为了表示一次测验中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用()。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3)某汽车厂1~6月份汽车产量如图所示,平均每月制造()辆汽车。 A.423 B. 446 C.475 D.453

3、下图是一件毛衣各种成份占总质量的统计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棉的含量占这件衣服的()%。 (2)()的含量最多,()的含量最少。 (3)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总数的()%。 (4)这件毛衣重400克,羊毛有()克,兔毛有()克。 4、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我最喜欢的文艺节目”小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1)已知喜欢小品的有60人,六年级有多少人? (2)喜欢歌曲的人数比相声多多少人? 5、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活动。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了学生报名参加夏令营的情况,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年级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 (2)该年级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为(),并补全报名人数条形统计图。 (3)现从甲组抽调部分同学到丙组,使丙组人数是甲组人数的3倍,应从甲组抽调多少名学生到丙组? 6、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衬衫的销售量在()月最多,毛衣的销售量在()月最少。 (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该商场2014年下半年每个月衬衫销售情况。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目前我们学习了哪此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有哪些特征? 2. 导入新课。 小宇收集了六年级一班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情况,他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 (出示)

你知道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 初步理解 思考:(1)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2)从这三幅统计图中,能分别一眼看出什么?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 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2. 分析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1)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2)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人教版扇形统计图公开课

人教版扇形统计图公开课 “扇形图”的教学设计 李佩佩东港镇第二小学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功能 2、能从扇面图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4、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沟通和相互评价 5、在决策和形成猜想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情感和态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点:在合作讨论过程中,体验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中寻找信息。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到有用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断。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你喜欢运动吗?健康:我喜欢 老师:你知道发展体育的意义是什么吗? 健康:运动可以提高体质,运动员可以为国家赢得荣誉。 老师:老师收集了一个班级开展课外活动的场景。一些学生打乒乓球,一些踢足球,一些跳绳和踢毽子??多多样啊!(展示106页的情况图表或预测),你能同时清楚地看到运动的数量吗?健康:不。

老师:为了知道喜欢各种运动的学生的具体数量,老师还进行了一项特别的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请过目(出示表格,出示数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子和其他最喜欢的运动是12、8和6 五,九 老师:请想一想,如果我们想清楚直观地看到班上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我们可以画出什么样的统计图?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老师:嗯,学生们说的非常好,老师同意了。(显示P106页面条形图)这是老师画的班级最喜欢的运动的图表。从这张条形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默认: 学生1:我知道有12个人喜欢乒乓球,8个人喜欢足球,6个人和5个人分别喜欢跳绳和踢毽子,还有9个人喜欢其他运动。 学生2:从这张柱状图中,我还可以看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学生3:我也知道比足球更喜欢乒乓球的人有4个。学生4:我还知道六(1)班有40名学生。老师:你怎么知道六(1)班有40个人?学生4:把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加起来,正好是40人。 老师:是的,条形图的特点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量有多少。老师:根据柱状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计算出全班喜欢各种运动的人的百分比吗?健康:计算。 显示:(在表单的第三行显示数据) 喜欢运动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子,1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练习题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体会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培养统计意识,提高统计能力。 学习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习难点: 区别不同统计图的应用范围。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自学时要找出疑难问题,课上与同伴交流。 2.展示时要结合合作学习时得出结论的过程及方法展示。 自主预习 1.()、()、()是三种常用的统计图。 2.认真阅读教材98-99页内容。 思考:这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1) (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4)绘制统计图。 解决问题(2) (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4)绘制统计图。 解决问题(3)

(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 (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 (4)绘制统计图。 归纳总结:用统计图表示数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用();(2)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时,选用() 达标测评 1.教材99页做一做。 2.填空。 (1)要表示一个高烧病人的体温情况,应绘制()统计图。(2)要描述某村副业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绘制()统计图。

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两层来谈。第一层先谈谈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第二层再谈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1)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先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例1 小勇买了一块橡皮,价18分,又买了3支铅笔,每支12分,一共多少钱? 综合算式18+12×3 =18+36 =54(分)=5角4分 根据题意,这道题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是合情合理的。 例2 小春有18分钱,小敏有12分钱,小冬的钱数是他们俩人钱数之和的3倍,问小冬有多少钱? 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应该先求出小春与小敏两人钱数之和,即求出(18+12=)30分,然后再求出30分的3倍,即(30×3=)90分。得出小冬有钱90分。这样的解答层次,也就是说先算加法,后算乘法是符合题意的,是合情合理的。使我们看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先算乘法的与需要先算加法的事例都不少。如果永远用分步式计算的话就不必规定运算顺序了。只因为列出综合式,就得规定出前后的顺序。 (2)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而后加减呢?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作是相同数的连减。就以加法和乘法来说吧:每盒乒乓球6个,王小通买了1盒,张大力买了4盒,他们俩人共买乒乓球多少个?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 6+6×4. 由于乘法的定义是相同数的连加,如果我们把乘法再返回加法的话,那么上面的式子应改写为: 6+6+6+6+6 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按照6+6+6+6+6来计算,一个一个地加,得出30个乒乓球。 再引申一步说明,乘方是相同数的连乘,它的定义是:n个a相乘的积,叫做a的n次乘方。我们也规定了在一个算式里,有第二级运算也有第三级运算的时候,应该先算第三级运算,后算第二级运算。总之,运算顺序是由于法则本身的形成及法则之间的关系而规定的,正因为由第一级运算发展到第二级运算,由第二级运算发展到第三级运算,所以运算顺序规定为:先三级,再二级,后一级。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一、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章第三、四节课中,学生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学会制作了一些扇形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统计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掌握识统计图、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其统计观念。(过程与方法)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合理选择统计图》备课教案

合理选择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滨海市和临江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其实,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绿化,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城市的绿化情况,好吗? 2.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出示201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少。) 谈话:(出示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尝试选择。 谈话: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

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 谈话: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 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4.班内交流提升认识 谈话:谁愿意展示你制作的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折线统计图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A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 谈话:为什么图一横轴下的A.B.C……对着的是格子,图二横轴下的2004、2006……对的是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调查本组(4人)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 独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制。 班级展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你选用哪种统计图?为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由于突出的是睡眠时间的多少,所以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 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该校近五年培训学员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四、当堂达标: 导学案上的当堂达标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2018-2019年度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2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回顾旧知 1、某校六年级有120人,英语竞赛中优秀的有24人,占六年级学生的(20)%,若制成扇形统计图,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72 )°。

2、下图是王大妈批发的三种蔬菜。其中茄子的千克数是三种蔬菜总量的(40 )%。黄瓜的千克数是西红柿的(50 )%。其中,茄子是32千克,黄瓜是(16)千克。 3、下图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2 探究新知 一、比例的意义 1、出示情境图 例2、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任务。同的能够时思考一下,为什么你要绘制这样的统计图? 3、小组汇报。 (1)第一个统计表。 预设:1、学生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你们组选择条形统计图?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可以看到每一年树木总量,也可以根据条形的高低大致看出变化趋势。 预设:2、学生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生: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变化趋势。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图,针对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的统计表,哪种统计图更清楚地表示出变化情况呢? 生回答。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2)第二个统计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合理选择统计图(无答案) 苏教版

例2合理选择统计图 1.如图,某林场有柳树1500棵,那么这个林场有松树多少棵? 2.下图是六年级(3)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和与之相对应的统计表,请把扇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充完整。 成绩 优 良 及格 待及格 人数 18 9 3.青青小学六年级100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统计图如下,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素质为D 的学生占( )%。 (2)综合素质为C 的学生有多少人? (3)综合素质为B 的学生比综合素质为A 的学生多多少人? (4)如果综合素质为D 的学生有40人,则六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参加综合素质评价? 4.在青青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小明对六(2)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请你帮他把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 良40% 待及格6% 及格 ( ) 优 ( ) 篮球 40% 乒乓球10% 其他 ( )% 足球( )% A 37% D B 42% C 16%

5.青青小学元旦活动中老师参与情况如右图。 (1)参加投篮的有12人,它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36°,红山小学一共有( )名老师。 (2)参加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它表示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 6.下面是反映小芳从家出发去少年宫参加活动然后回家的折线统计图。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芳在少年宫待了多少时间? (2)小芳回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7.如下图,李敏的爸爸开车从A 站经过B 站到C 站接妈妈,然后按原路返回,且返回过程中不停车。已知去的时候车速是60千米/时。 (1)A 、C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李敏的爸爸开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中途停留和在车站耽搁的时间忽略不计) 下象棋 打羽 毛球 跳绳 投篮 36°

《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4统计图的选择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会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和猜测.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难点:尽可能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相关图片,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地球上有人类生存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数量并不多.随着农业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开始急剧增加.人口的过快增长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下面我们通过一幅统计图了解一下世界人口的状况: (1)你能从上述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变化不

大?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2020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多少? 我们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世界人口达4.25亿;在公元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率的情况变化不大;从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我们还看到,1950~1990年这段时间人口翻了一番,而且从图上还可以预测出202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2)这是一幅什么类型的统计图,从这种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学过的几种统计图,它们反映的数据的特点一样吗? 师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思考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征.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口问题,引起学生对各种统计图反映的数据特点的思考,顺利引入本课的主题. 【探究新知】 活动1.我们来阅读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你能从这个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吗?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获取信息,回答要点. 从1957~1974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0亿; 从1974~1987年,世界人口由40亿增加到50亿; 1987~1999年由50亿增加到60亿; 预测1999年~2025年,世界人口从60亿要增加到80亿; 2025~2050年25年间预测世界人口增长到90亿,即50年后,世界人口达到90亿,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将达到52.68亿,占2050年世界人口的60%. 活动2.为了更加清晰地表示数据,小明根据上面的相关数据制成了右面的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各种课外阅读书占总数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表示去年7月至12月课外阅读书本数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则表示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情况。 (2)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科普类书籍; 折线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课外书阅读本数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4)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2. 巩固新知 继续出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直观对比。加深印象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练一练 1.做第4页练一练,。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你怎样评价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四,巩固练习 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些? 答:这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出这些信息,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想反映量得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 5.6.7题 板书: 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的选择》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 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从三种统计图中合理地获取信息.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里重点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这两种统计图的意义、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本章中,利用两节课的时间重点学习了扇形统计图,而且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同时,有意识地复习应用了条形图和折线图,学生初步认识到了三种统计图存在各自的特点,在表达数据方面各有优势,为顺利学习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活动经验基础: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强化了扇形统计图概念后的理解练习,除了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了整合调整设计外,还补充了一些扇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的综合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通过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为灵活选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2.训练学生制作统计图的技能,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 运用“引导——发现”法,首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已知的三个不同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并从中发现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制作适当的统计图展示数据,作出决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 本环节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口问题,引起学生对各种统计图反映的数据特点的思考,顺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导语:地球上有人类生存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数量并不多.随着农业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开始急剧增加.人口的过快增长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下面我们通过一幅统计图了解一下世界人口的状况:

人教版小学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优质课评选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顾旧知 出示2005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

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 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老师又提供了2005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习题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常见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三种. 2.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上各有特点,填写以下各统计图的优点: 条形统计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线统计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扇形统计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比较多组数据的特点,所以在描述多组同类数据时可采用复式__________图或__________图. 二、综合训练 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 用统计图比较全程。 (2)对某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2口人家占23%,3口人家占42%,4口人家占21%,5口人家占9%,6口人家占3%,其他占2%. 用统计图比较全程。 (3)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 用统计图比较全程。 2.某公司一种新上市液晶电脑的媒体报价为8 000元.公司通过问卷调查对这种电脑进

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认为价格昂贵的有200人;认为价格适中的有350人;认为价格便宜的有50人.对下面的问题,请你制作合适的统计图: (1)突出认为价格适中的人数; (2)显示出认为价格昂贵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 3.下面是A、B两球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后反弹高度的统计图: (1)比较两个球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哪个球的弹性好? (2)如果下落的起始高度继续增加,你认为A球的反弹高度会继续增加吗?B球呢? (3)分别比较A、B两球的反弹高度和起始高度,你认为反弹高度会超过起始高度吗? 三、拓展应用 1.变式训练甲、乙两人参加体育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甲 1 2 3 4 5 得分10 13 12 14 16 乙 1 2 3 4 5 得分13 14 12 12 15 (1)在一个统计图中绘制成绩变化的折线图.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练习题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测试题 一、填空。(32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来表示。 3、扇形统计图是用( )表示总数,用( )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4、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5、要反映小明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 )统计图。 6、右图是一件毛衣各种毛占总重量的统计图, 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棉的含量占这件衣服的( )%。 (2)( )的含量最多,( )的含量最少。 (3)兔毛含量比涤沦少占总数的( )%。 (4)这件毛衣得400克,羊毛有( )克, 兔毛有( )克。 7、要反映某食品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最好选用( )统计图 。 8、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 )来表示。 9、要绘制一幅能反映出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绘制成( )统计图较好。 10、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活动项目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人) 80 68 74 56 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身高 (cm )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 用( )统计图 B 用( )统计图 C 用( )统计图 。 二、判断。(12分) 涤沦 25% 棉7% 兔毛8% 羊 毛

数学《选择合适统计图》教案

数学《选择合适统计图》教案Teaching plan of select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chart 编订:JinTai College

数学《选择合适统计图》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 统计图的选择 容易误导决策的统计图》 公开课教案_0

6.4.2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内容来源: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主题:统计图的选择 课时:共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亲身经历过数据的收集,掌握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通过《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的学习,了解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感受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可能会给人带来各种错觉,如果学生对错觉产生的原因不了解,就有可能无法做出合适判断,进而导致决策失误。因此,我们还应发展学生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质疑的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统计抉择能力. 目标 1.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一些数据的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误导; 2. 通过师生合作,能够探究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3. 通过实际问题分析,使学生能透过统计图直观反映的现象,读出实际数据,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评价任务 1.能解释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并能加以改正; 2.能根据实际数据做出正确决策。 教学过程 活动一:自主学习 实现目标1 环节一:情景激疑 内容:观看广告视频 设计说明:通过用学生熟悉的用统计量进行宣传的广告引入新课,让学生直观感觉到一些数据的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误导。 环节二:铺垫复习 内容: 提问:(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4)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