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数学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20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知识点一事件的运算

1.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事件E={向上的点数为1},事件F={向上的点数为5},事件G={向上的点数为1或5},则有( )

A.E?F B.G?F

C.E+F=G D.EF=G

答案 C

解析根据事件之间的关系,知E?G,F?G,事件E,F之间不具有包含关系,故排除A,B;因为事件E与事件F不会同时发生,所以EF=?,故排除D;事件G发生当且仅当事件E 发生或事件F发生,所以E+F=G.故选C.

2.盒子里有6个红球,4个白球,现从中任取3个球,设事件A={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事件B={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事件C={3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事件D={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

(1)事件D与A,B是什么样的运算关系?

(2)事件C与A的积事件是什么?

解(1)对于事件D,可能的结果为“1个红球,2个白球,或2个红球,1个白球”,故D=A+B.

(2)对于事件C,可能的结果为“1个红球,2个白球,或2个红球,1个白球,或3个均为红球”,故CA=A.

知识点二事件关系的判断

3.从1,2,3,4,5,6,7,8,9这9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数,分别有下列事件:

①恰有一个是奇数和恰有一个是偶数;

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奇数;

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偶数;

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其中,为互斥事件的是( )

A.①B.②④

C.③D.①③

答案 C

解析①“恰有一个是奇数”和“恰有一个是偶数”是相等事件,故①不是互斥事件;

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包含“两个数都是奇数”的情况,故②不是互斥事件;

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偶数”不能同时发生,故③是互斥事件;

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可以同时发生,故④不是互斥事件.故选C.

4.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

(1)恰有1名男生与2名全是男生;

(2)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

(3)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

(4)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

解(1)因为“恰有1名男生”与“2名全是男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是互斥事件;当2名都是女生时它们都不发生,所以它们不是对立事件.

(2)因为“2名全是男生”发生时“至少有1名男生”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3)因为“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互斥;由于它们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对立.

(4)由于选出的是“1名男生1名女生”时,“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知识点三互斥事件的概率

5.盒子里装有6个红球,4个白球,从中任取3个球.设事件A表示“3个球中有1个红

球,2个白球”,事件B表示“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已知P(A)=3

10,P(B)=

1

2

则这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4 5

解析记事件C为“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则它包含事件A“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事件B“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而且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的,

所以P(C)=P(A+B)=P(A)+P(B)=3

10+

1

2

4

5

.

6.在某超市的一个收银台等候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2)等候人数大于等于3的概率.

解设A,B,C,D,E,F分别表示等候人数为0,1,2,3,4,大于等于5的事件,则易知A,B,C,D,E,F彼此互斥.

(1)设M表示事件“等候人数不超过2”,则M=A+B+C,故P(M)=P(A)+P(B)+P(C)=0.05+0.14+0.35=0.54,即等候人数不超过2的概率为0.54.

(2)设N表示事件“等候人数大于等于3”,则N=D+E+F,故P(N)=P(D)+P(E)+P(F)=0.30+0.10+0.06=0.46,即等候人数大于等于3的概率为0.46.

知识点四对立事件的概率

7.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

A.0.7 B.0.65

C.0.35 D.0.3

答案 C

解析由对立事件的概率知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1-0.65=0.35.

8.某射击手平时的射击成绩统计如下表所示:

(1)求a和b的值;

(2)求命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3)求命中环数不足9环的概率.

解(1)因为他命中7环及7环以下的概率为0.29,

所以a=0.29-0.13=0.16,b=1-(0.29+0.25+0.24)=0.22.

(2)命中10环或9环的概率为0.24+0.25=0.49.

(3)命中环数不足9环的概率为1-0.49=0.51.

易错点不能区分事件是否互斥而错用加法公式

9.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概率都

是1

6

,记事件A 为“出现奇数”,事件B 为“向上的点数不超过3”,求P (A +B ). 易错分析 由于忽视了“和事件”概率公式应用的前提条件,由于“朝上一面的数是奇数”与“朝上一面的数不超过3”这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即出现1或3时,事件A ,B 同时发生,所以不能应用公式P (A +B )=P (A )+P (B )求解,而致误.

正解 记事件“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3点”“出现5点”分别为A 1,A 2,A 3,

A 4,由题意知这四个事件彼此互斥.则A +

B =A 1+A 2+A 3+A 4.

故P (A +B )=P (A 1+A 2+A 3+A 4)=P (A 1)+P (A 2)+P (A 3)+P (A 4)=16+16+16+16=2

3

.

一、选择题

1.对空中飞行的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设A ={两弹都击中飞机},B ={两弹都没击中飞机},C ={恰有一弹击中飞机},D ={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 ?D

B .BD =?

C .A +C =

D D .A +C =B +D

答案 D

解析 由于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包括两种情况:两弹都击中飞机,只有一弹击中飞机,故有A ?D ,故A 正确.由于事件B ,D 是互斥事件,故BD =?,故B 正确.再由A +C =D 成立可得C 正确.A +C =D ={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不是必然事件,而B +D 为必然事件,故D 不正确.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B .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一定比A ,B 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小

C .若P (A )+P (B )=1,则事件A 与B 是对立事件

D .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一定比A ,B 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的概念,得到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故A 正确.对于两个不可能事件来说,同时发生的概率与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等,且均为零,故B 错误.若P (A )+P (B )=1,且AB =?时,事件A 与B 是对立事件,故C 错误.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包括事件A 发生B 不发生,A 不发生B 发生,A ,B 都发生;A ,B 中恰有一个发生包括A 发生B 不发生,A 不发生B 发生;当事件A ,B 互斥时,事件

A ,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B 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故D 错误.

3.从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中任取3个球,若事件A =“至少有1个白球”,则事件A 的对立事件是 ( )

A .1个白球2个红球

B .2个白球1个红球

C .3个都是红球

D .至少有一个红球

答案 C

解析 从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中任取3个球,若事件A =“至少有1个白球”,则事件A 的对立事件是所取的3个球中没有白球,∴事件A 的对立事件是3个都是红球.故选C.

4.一个袋子里有4个红球,2个白球,6个黑球,若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A ={摸出黑球},B ={摸出红球},C ={摸出白球},则事件A +B 及B +C 的概率分别为( )

A.56,12

B.16,1

2 C.12,56 D.13,12

答案 A

解析 P (A )=12,P (B )=13,P (C )=1

6.因为事件A ,B ,C 两两互斥,则P (A +B )=P (A )+P (B )

=56.P (B +C )=P (B )+P (C )=1

2

. 5.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三个事件A 1,A 2,A 3的概率分别是0.2,0.3,0.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A 1+A 2与A 3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②A 1+A 2+A 3是必然事件; ③P (A 2+A 3)=0.8; ④P (A 1+A 2)≤0.5.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A 1,A 2,A 3不一定是互斥事件,所以P (A 1+A 2)≤0.5,P (A 2+A 3)≤0.8,

P (A 1+A 3)≤0.7,所以,只有④正确,所以说法正确的个数为1.选B.

二、填空题

6.某人在打靶时,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不中靶”的对立事件是________. 答案 2次都中靶

解析 事件“至少有1次不中靶”包含“1次中靶1次不中靶”和“2次都不中靶”,其

对立事件是“2次都中靶”.

7.从一副扑克牌(52张,无大小王)中随机抽取1张,事件A 为“抽得红桃K”,事件B 为“抽得黑桃”,则P (A +B )=________.

答案

726

解析 事件A ,B 为互斥事件,可知P (A )=152,P (B )=1352=1

4,所以P (A +B )=P (A )+P (B )

=152+14=7

26

. 8.在掷一个骰子的试验中,事件A 表示“出现不大于4的偶数点”,事件B 表示“出现小于5的点数”,则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B -

表示B 的对立事件)

答案 23

解析 随机掷一个骰子一次共有六种不同的结果,其中事件A “出现不大于4的偶数点”包括2,4两种结果,P (A )=26=13

.

事件B “出现小于5的点数”包括1,2,3,4四种结果,

P (B )=46=23

,P (B -

)=13

.

且事件A 和事件B -

是互斥事件, ∴P (A +B -)=13+13=2

3.

三、解答题

9.掷一个骰子,下列事件:

A ={出现奇数点},

B ={出现偶数点},

C ={出现点数小于3},

D ={出现点数大于2},E

={出现点数是3的倍数}.

求:(1)AB ,BC ; (2)A +B ,B +C ;

(3)记H -是事件H 的对立事件,求D -,A -C ,B -+C ,D -+E -. 解 (1)AB =?,BC ={出现2点}.

(2)A +B ={出现1,2,3,4,5或6点},B +C ={出现1,2,4或6点}. (3)D -

={出现点数小于或等于2}={出现1或2点}, A -C =BC ={出现2点},

B -

+C =A +C ={出现1,2,3或5点},

D -

+E -

={出现1,2,4或5点}.

10.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

(1)P (A ),P (B ),P (C );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

(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 (1)P (A )=11000,P (B )=101000=1100,P (C )=501000=1

20.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设“1张奖券中奖”为事件M ,则M =A +B +C , ∵事件A ,B ,C 两两互斥,

∴P (M )=P (A +B +C )=P (A )+P (B )+P (C )=11000+1100+120=611000

. 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

61

1000

. (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 ,由对立事件概率公式得P (N )=1-P (A +B )=1-?

???

?11000+1100=9891000

.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

1000

.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1 1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1=x 的倾斜角为α,则=α( ). A .0 B.3 π C .2π D .π 2.已知直线1l 经过两点)2,1(--、)4,1(-,直线2l 经过两点)1,2(、)6,(x ,且21//l l ,则=x ( ). A .2 B .-2 C .4 D .1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π25 B .π50 C .π125 D .π200 4.若方程02 2 =++++k y x y x 表示一个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21> k B.21≤k C. 2 1 0<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现在的学生运算能力很差,几乎是”有算就有错”。国家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而弱化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关注,事实上,这对学生后期学习大学里的高级课程是不利的。在当下环境中,我们只能利用有限的机会尽量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这方面能力呢? 一、要遵循几个原则: 1、自我培养原则。运算能力提高与其他一些能力不同,主要不是来自于老师的教导,而是学生本人的自我培养。因为“算法”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当然,老师可以帮助你优化其中一些计算过程,但如果讲的内容没有学生配合的练习,无法产生熟练准确地“结果输出”。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要受到“序”的制约,也就是由易入难,且逻辑上环环相扣,问题上逐渐深入,从“量变”过度到“质变”,这是由学生的认识活动规律所决定的。 3、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模仿。不仅是一个人学会各种东西的基本方法,更是高中生书写习惯,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通过模仿知识与技能,可以形成最初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但数学学习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上,因为它重视对本质规律的探究,重视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力求创新,这种创新即包括探求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与方法,也包括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构”,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与结论,改进一些

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创造出一些阐释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 4、及时反馈原则。重复刺激,归纳与首尾呼应有助于加深一些容易忘记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的,及时反馈是一个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按照现代控制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学习者吸收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四个方面组成。该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必须要有反馈信息,形成互动,以便对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避免趋于盲目状态。 二、对应具体要求的做法是: 1、抓好审题训练: 审题训练能培养学生最初的定向能力,增进运算方向的正确性。要做一个运算问题,首先要做到审视性读题、多角度观察、综合性思考,以确定运算方向,过好审题关。 (1)教授数学概念时,应当让学生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学习,分别强化关键词提取与理解,并经常对概念、图像进行书面或口头的表达; (2)拿到题目,首先细致观察,分析题目特点,分析表达式特点,确定计算方向,有目的的运算。特殊题目要牢牢记住特征,采用解题技巧。 2、抓好心理与思维灵活性训练 抓好心理调节,抓好思维灵活性训练,可以促进计算的灵活性。心理与思维灵活性训练的核心是识别语言文字、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代数表达式等各种表达方式的本质,并迅速抓住计算的主旨与实质,以迅速联想,形成策略,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数学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A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 A B B A -1 3 5 9 x

(推荐)高中数学计算练习

高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分数计算 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2/9 ×3 4. 8× 5/4 + 1/4 5. 6÷ 3/8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求X 1. 2(x-2)-3(4x-1)=9(1-x) 2. 11x+64-2x=100-9x 3. 15-(8-5x)=7x+(4-3x) 13. 11x+64-2x=100-9x 14. 14.59+x-25.31=0 24. 1/ 50x+10=60 25. 2/ 60x-30=20 16.x2-2xy-35y2=(x-7y)( ). 17.2x2-7x-15=(x-5)( ). 23.6+11a-35a2=( )( ). 25.-1+y+20y2=( )( ). 28.x2+( )-28y2=(x+7y)(x-4y). 29.x2+( )-21y2=(x-7y)(x+3y). 30.kx2+5x-6=(3x-2)( ),k=______. 36.20x2-43xy+m=(4x-7y)(5x+n),则m=_____,n=_____. 38.x4-4x3+4x2-1=_______.

1、计算:lg 5·lg 8000+06.0lg 6 1 lg )2 (lg 2 3++. 2、解方程:lg 2 (x +10)-lg(x +10)3 =4. 3、解方程:23log 1log 66-=x . 5、解方程:x )8 1(=128. 7、计算:10log 5log )5(lg )2(lg 2233+ +· .10 log 1 8 8、计算:(1)lg 2 5+lg2·lg50; (2)(log 4 3+log 8 3)(log 3 2+log 9 2). 9、求函数1 21log 8.0--= x x y 的定义域. 10、已知log 12 27=a,求log 616. 12、已知函数f(x)=3 21121x x ?? ? ??+-. (1)求函数的定义域;(2)讨论f(x)的奇偶性;(3)求证f(x)>0. 13、求关于x 的方程a x +1=-x 2 +2x +2a(a >0且a ≠1)的实数解的个数.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测试题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1)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 2 、直线:30l y ++=的倾斜角α为 ( ) A 、30o ; B 、60o ; C 、120o ; D 、150o 。 3、边长为a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 A 、 34a ; B 、312a ; C 、24 a ; D 2。 4、对于直线:360l x y -+=的截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y 轴上的截距是6; B 、在x 轴上的截距是6; C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 D 、在y 轴上的截距是3-。 5、已知,a b αα?//,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相交或异面;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6、已知两条直线12:210,:40l x ay l x y +-=-=,且12l l //,则满足条件a 的值为 ( ) A 、1 2-; B 、12; C 、2-; D 、2。 7、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C BD a ==, 且AC 与BD 所成的角为60o ,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 ) A 2a ; B 2; C 2 a ; D 2。 8、已知圆2 2 :260C x y x y +-+=,则圆心P 及半径r 分别为 ( ) 图(1) A B C D

A 、圆心()1,3P ,半径10r =; B 、圆心()1,3P ,半径r =; C 、圆心()1,3P -,半径10r =; D 、圆心()1,3P -,半径r =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若P αβ∈I 且l αβ=I ,则P l ∈; B 、三点,,A B C 确定一个平面; C 、若直线a b A =I ,则直线a 与b 能够确定一个平面; D 、若,A l B l ∈∈且,A B αα∈∈,则l α?。 10、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其平行投影不可能是 ( ) A 、两条平行直线; B 、一点和一条直线; C 、两条相交直线; D 、两个点。 11、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12、四面体P ABC -中,若PA PB PC ==,则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点O 是ABC V 的 ( ) A 、外心; B 、内心; C 、垂心; D 、重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分别为2,a a 的矩形,则圆柱的体积为 ; 14、命题: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相交,则面内不过该交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为异面直线。 用符号表示为 ; 15、点()2,1M 直线0l y --=的距离是 ; 16、已知,a b 为直线,,,αβγ为平面,有下列三个命题: (1) a b αβ////,,则a b //; (2) ,a b γγ⊥⊥,则a b //; (3) ,a b b α?//,则a α//; (4) ,a b a α⊥⊥,则b α//;

高中数学集合概念与运算

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透视】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2.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3.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4.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 |x ∈P },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 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 ;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 5.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 ?B ,则有A =?或A ≠?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 【例题解析】 题型1. 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概念 理解集合的概念,正确应用集合的性质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1.已知集合M={y|y=x 2 +1,x∈R},N={y|y=x+1,x∈R},则M∩N=( ) A .(0,1),(1,2) B .{(0,1),(1,2)} C .{y|y=1,或y=2} D .{y|y≥1} 思路启迪:集合M 、N 是用描述法表示的,元素是实数y 而不是实数对(x,y),因此M 、N 分别表示函数y=x 2+1(x∈R),y=x +1(x∈R)的值域,求M∩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 解:M={y|y=x 2+1,x ∈R}={y|y ≥1}, N={y|y=x +1,x ∈R}={y|y ∈R}. ∴M∩N={y|y≥1}∩{y|y∈R}={y|y≥1},∴应选D . 点评:①本题求M∩N,经常发生解方程组21,1.y x y x ?=+?=+?0,1,x y =??=?得 1,2.x y =??=?或 从而选B 的错误,这是由于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点,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②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y=x 2+1}、{y|y=x 2 +1,x∈R}、{(x,y)|y=x 2+1,x∈R},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 例2.若P={y|y=x 2,x∈R},Q={y|y=x 2+1,x∈R},则P∩Q 等于( ) A .P B .Q C . D .不知道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计算能力

提高计算能力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 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 与一般、类比、归纳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 想、转化(化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

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在学习数学方面,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中,计算能力的好坏可以说决定着考试的成败。然而,提高计算能力又决非易事。如何解决这一困扰众多考生的大难题呢?下面,我将从自己高三的经历出发,谈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同学们要有信心去挑战这一难题,别总是想着,“我数学差,提高不了。”计算能力强绝非尖子生的专利,只要肯下工夫,谁都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其次,要克服浮躁的心态。计算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学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沉稳、冷静、细致乃是攻克这一难关的核心要诀!另外,一定要能吃苦,空有三分钟热情的人是注定啃不下计算难关的,只有付出别人无法付出的努力,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成功的大门才有可能为你敞开。总之,自信、耐心、刻苦市提高计算能力的必要条件!请同学们务必努力做到。 给大家提供一些解答计算类题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综合训练系列试题

高中数学综合训练系列试题(15)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理)复数Bi A i mi +=+-212(m A B∈R ) ,且A+B=0,则m 的值是( ) A 2 B 32 C -3 2 D 2 (文)已知集合{}{}|12,|35A x a x a B x x =-≤≤+=<<,则能使A B ?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4a a <≤ B {}|34a a << C {}|34a a ≤≤ D ? 2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2π B π C 2π D 4 π 3 不等式组?? ? ??≥≤+≤+-.1,2553, 034x y x 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图形是( ) A 第一象限内的三角形 B 四边形 C 第三象限内的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4 如图所示,在两个圆盘中,指针在本圆盘每个数所在区域的机会均等,那么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是( ) A 49 B 29 C 23 D 13 5 已知()321 233 y x bx b x =++++在R 上不是单调增函数,则b 的范围( ) A 1b <-或2b > B 1b ≤-或2b ≥ C 21b -<< D 12b -≤≤ 6 (理)平面向量也叫二维向量,二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可以推广到n(n ≥3)维向 量,n 维向量可用(x 1,x 2,x 3,x 4,…,x n )表示 设a r =(a 1, a 2, a 3, a 4,…, a n ),b r =(b 1,

b 2, b 3, b 4,…,b n ),规定向量a r 与b r 夹角θ的余弦为cos n i i a b θ= ∑ 当a r =(1, 1,1,1…,1),b r =(-1, -1, 1, 1,…,1)时,cos θ= ( ) A n n 1 - B n n 3- C n n 2- D n n 4 - (文)m R n ∈,a r 、 b r 、 c r 是共起点的向量,a r 、 b r 不共线,c ma nb =+r r r ,则 a r 、 b r 、 c r 的终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1-=+n m B 0=+n m C 1=-n m D 1=+n m 7 把函数x sin 3x cos )x (f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 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则m 的最小值为 ( ) A 65π B 32π C 3π D 6 π 8 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x x =-+242log )3(log 在区间(3,4)内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7[log 2 +∞ B +∞,47(log 2) C )1,4 7 (log 2 D ),1(+∞ 9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201210864=++++a a a a a ,则1193 1 a a - 的值为( ) A 14 B 15 C 16 D 17 10 下面四个命题: ①“直线a ∥直线b ”的充要条件是“a 平行于b 所在的平面”; ②“直线l ⊥平面α内所有直线”的充要条件是“l ⊥平面α”; ③“直线a b 为异面直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直线a b 不相交”; ④“平面α∥平面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α内存在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 (理)已知椭圆E 的离心率为e ,两焦点为F 1 F 2,抛物线C 以F 1为顶点,F 2为焦点, P 为两曲线的一个交点,若 e PF PF =| || |21,则e 的值为( ) A 33 B 23 C 22 D 3 6

高中数学-集合的运算练习

高中数学-集合的运算练习 5分钟训练 1.设全集U={1,2,3,4,5,6,7},P={1,2,3,4,5},Q={3,4,5,6,7},则P∩(Q)等于( ) A.{1,2} B.{3,4,5} C.{1,2,6,7} D.{1,2,3,4,5} 答案:A 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 A.[0,2] B.[1,2] C.[0,4] D.[1,4] 答案:A 提示: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观察公共部分. 3.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B?I,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A)∪B=I B.(A)∪(B)=I C.A∩(B)=? D.(A)∩(B)= B 答案:B 解析:画出韦恩图,有(A)∪(B)=(A∩B),知B错. 4.设全集为U,用集合A、B、C的交、并、补集符号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 (2)(C)∩(A∩B) 10分钟训练 1.下列说法:①??{0};②x?A,则x∈A的补集;③若C=A∪B,D=A∩B,则C?D;④适合{a}?A?{a,b,c}的集合A的个数为4.其中不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解析: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②没有指明全集,若A=N,全集U=Z,则A负整数集,x=3.5, 则x?A且x? A.故②错;③可用韦恩图验证;④分析至少含有一个元素a,最多含有三个元素a、b、c的集合的个数. ①③④都正确,所以选B. 2.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且B≠?,若A∪B=A,则( ) A.-3≤m≤4 B.-3<m<4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数学必修1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 45N =,,,则()U M C N ?=( ) A .{}5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 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 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 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 x 2y ++-= 8、设x x e 1 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9、使得函数2x 2 1 x ln )x (f -+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A (0,1) B (1,2) C (2,3) D (3,4) 10、若0.52a =,πlog 3b =,2log 0.5c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二、填空题 11、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______ 12、计算:2 391- ? ? ? ??+3 264=______ 13、函数212 log (45)y x x =--的递减区间为______ 14、函数1 22 x )x (f x -+= 的定义域是______ 15.若一次函数b ax x f +=)(有一个零点2,那么函数ax bx x g -=2 )(的零点是. 三、解答题 16. 计算 5log 333332 2log 2log log 859 -+-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练习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课标I 卷文】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集合的交集中元素的特征,结合题中所给的集合中的元素,求得集合中 的元素,最后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可以求得 ,故选A. 2.【天津文】设集合{1,2,6},{2,4},{1,2,3,4}A B C ===,则()A B C =U I (A ){2}(B ){1,2,4}(C ){1,2,4,6}(D ){1,2,3,4,6}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1,2,4,6,1,2,4A B A B C =∴=U U I .本题选择B 选项. 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期末】已知集合{|1}P x x =<, {} 0Q x x =,则( ) A. P Q ? B. Q P ? C. P ? R C Q D. R C P Q ? 【答案】D 【解析】R C P =[1,)+∞∴ R C P Q ?,选D. 4.【浙江省嵊州市高三上期末】已知集合2 {|1}A x x =≤, {}21B =-,,则A B ?=( ) A. {}1 B. {}21-, C. {|11}x x -≤≤ D. {|211}x x x =--≤≤, 或 【答案】A 【解析】Q {} 2|1A x x =≤ {}=|11x x -≤≤, {}21B =-,, {}1A B ∴?=,故选A. 5.【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期末】设集合{|22}A x x =+≤, [] 0,4B =,则()R C A B ?=( ) A. R B. {}0 C. {|,0}x x R x ∈≠ D. ?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3)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Ⅰ)求值:; (Ⅰ)解关于x的方程. 2.(1)若=3,求的值; (2)计算的值. 3.已知,b=(log43+log83)(log32+log92),求a+2b的值. 4.化简或计算: (1)()﹣[3×()0]﹣1﹣[81﹣0.25+(3)]﹣10×0.027; (2). 5.计算的值. 6.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已知x+x﹣1=3,求式子x2+x﹣2的值. 7.(文)(1)若﹣2x2+5x﹣2>0,化简: (2)求关于x的不等式(k2﹣2k+)x<(k2﹣2k+)1ˉx的解集.

8.化简或求值: (1)3a b(﹣4a b)÷(﹣3a b); (2). 9.计算: (1); (2)(lg8+lg1000)lg5+3(lg2)2+lg6﹣1+lg0.006. 10.计算 (1) (2). 11.计算(1) (2). 12.解方程:log2(x﹣3)﹣=2. 13.计算下列各式 (Ⅰ)lg24﹣(lg3+lg4)+lg5 (Ⅰ). 14.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15.(1)计算 (2)若xlog34=1,求4x+4﹣x的值. 16.求值:.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0.064﹣(﹣)0+160.75+0.25 (2)lg25+lg5?lg4+lg22. 18.求值:+.19.(1)已知a>b>1且,求log a b﹣log b a的值.(2)求的值. 20.计算(1)(2)(lg5)2+lg2×lg50 21.不用计算器计算:. 22.计算下列各题 (1); (2). 23.解下列方程: (1)lg(x﹣1)+lg(x﹣2)=lg(x+2); (2)2?(log3x)2﹣log3x﹣1=0. 24.求值:(1) (2)2log525﹣3log264. 25.化简、求值下列各式: (1)?(﹣3)÷; (2)(注:lg2+lg5=1). 26.计算下列各式 (1);(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B A A ∪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1, 9U C A B x x x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1)又{}3B C =,∴()A B C ={}3; (2)又{}1,2,3,4,5,6B C =, 得{}()6,5,4,3,2,1,0A C B C =------. ∴ ()A A C B C {}6,5,4,3,2,1,0=------. A B B A -1 3 5 9 x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含答案).docx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 1.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P( 8m, 6cos60 ) ,且 cos 4 ,则 m 的值是( ) 5 1 B 、 3 3 D 、 1 A 、 C 、 2 v v 2 2 k =( 2 2.如果向量 a (k ,1) 与 b (4, k ) 共线且方向相反,则 ) A 、 2 B 、 2 C 、2 D 、 0 3.若不等式 |2x - 3|>4 与不等式 x 2 px q 0 的解集相同,则 p = ( ) q A 、 7 B 、 12 C 、 12 D 、 3 12 7 7 4 4.设等差数列 { a n } 前 n 项和为 n 6 7 的一组值是( ) S ,则使 S =S A 、 a 3 9, a 10 9 B 、 a 3 9, a 10 9 C 、 a 3 12, a 10 9 D 、 a 3 9, a 10 12 5.为了得到 y 2 sin( x ), x R 的图像,只需把 y 2 sin x, x R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 3 6 A 、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倍(纵坐标不变) 6 3 B 、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倍(纵坐标不变) 6 3 C 、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纵坐标不变) 6 D 、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纵坐标不变) 6.已知两点 M ( 6 uuuur uuur uuuur uuur 0 , 2, 0) 、 N(2, 0) ,点 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 | MN |g| MP | MN gNP 则动点 P ( x , y )的轨迹方程为( ) A 、 y 2 8x B 、 y 2 8x C 、 y 2 4 x D 、 y 2 4 x 7.设 a 、 b 、 c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 的是( ) .... A 、 | a b | | a c | | b c | B 、 a 2 1 a 1 a 2 a C 、 | a b | 1 D 、 a 3 a 1a 2 a a 2 b 1 ,则实数 a 的值是( 8.等比数列前 3 项依次为: 1, a , ) 16 A 、 1 B 、 1 C 、 1 D 、 1 或 1 16 4 4 4 4 二、填空题 : 9.函数 y log 4 (5 x 2 ) 的定义域为 _______________ 10.在△ ABC 中,已知 BC = 12,∠ A = 60°,∠ B = 45°,则 AC = _________ .

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各学段的运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第三学段: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运算不仅是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也都与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对运算能力的认识 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由一些已知量通过计算得出确定结果的过程,称为运算。 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称为运算技能。 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的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途径,称为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在实施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善于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使运算符合算理,合理简洁。换言之,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 二、运算能力的特征 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正确、灵活、合理、简洁。 首先,要保证运算的正确,为此必须要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法则、公式和定理等数学知识,明确意识到实施运算的依据, 然后,在适度训练、逐步熟悉的基础上,清楚的意识到实施运算中的算理。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减少在实施运算中思考概念、法则、公式等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运算的熟练程度,以求运算顺畅,立力求避免错误。 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在运算中十分普遍,即一般性与特殊性往往同时出现在实施运算的过程中,多题一解体现了运算的普适性,一题多解体现了运算的灵

高中数学必修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数学必修1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 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 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 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 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 x 3x 2y --= B 1 x 1x 2y ---= C 1 x 1x 2y ++= D 1 x 3 x 2y ++- = 8、设x x e 1 e )x (g 1x 1 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 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 函数,g(x)是奇函数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练习题 1.设集合A={x|2≤x<4},B={x|3x-7≥8-2x},则A∪B等于() A.{x|x≥3}B.{x|x≥2} C.{x|2≤x<3} D.{x|x≥4} 【解析】B={x|x≥3}.画数轴(如下图所示)可知选B. 【答案】B 2.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 ` A.{3,5} B.{3,6} C.{3,7} D.{3,9} 【解析】A={1,3,5,7,9},B={0,3,6,9,12},A和B中有相同的元素3,9,∴A∩B={3,9}.故选D. 【答案】D 3.50名学生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解析】 设两项都参加的有x人,则只参加甲项的有(30-x)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5-x)人.(30-x)+x+(25-x)=50,∴x=5. \ ∴只参加甲项的有25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0人, ∴仅参加一项的有45人. 【答案】45 4.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B={9},求a的值. 【解析】∵A∩B={9}, ∴9∈A,∴2a-1=9或a2=9,∴a=5或a=±3. 当a=5时,A={-4,9,25},B={0,-4,9}. 此时A∩B={-4,9}≠{9}.故a=5舍去. $ 当a=3时,B={-2,-2,9},不符合要求,舍去.

经检验可知a =-3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集合A ={0,2,a},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4 【解析】 ∵A ∪B ={0,1,2,a ,a 2},又A ∪B ={0,1,2,4,16}, " ∴{a ,a 2}={4,16},∴a =4,故选D. 【答案】 D 2.设S ={x|2x +1>0},T ={x|3x -5<0},则S∩T =( ) A .? B .{x|x<-12} C .{x|x>53} D .{x|-120}={x|x>-12},T ={x|3x -5<0}={x|x<53},则S∩T ={x|-12 0},B ={x|-1≤x≤2},则A ∪B =( ) \ A .{x|x≥-1} B .{x|x≤2} C .{x|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