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2页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

主题图课件、各种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七、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正方形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乡下的奶奶家玩(贴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一路上,芳芳看到车外的橘子黄了,地里的辣椒红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不一会儿,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呢!芳芳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两位小朋友去乡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的情境,相机进行口算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随生答板书:(1)5+2=7 7+1=8 (2)5+2+1=8或5+1+2=8

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生回答)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2)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

(3)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4)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探究连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指名说图意(同连加)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

师:看看这道算式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会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生齐读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初步小结:帮完了奶奶喂鸡,小朋友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创设情境是现实生活与计算教学沟通的桥梁。在新授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芳芳给奶奶喂鸡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景,既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其间,采用由扶到放、小组或同桌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看老师摆出的图,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操作:(1)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1根

(2)先摆10个正方形片,再用线划掉3个,再圈出5个)

?学生看教师操作过程分别在书本72页上列式计算。

提问:4+3+1你是怎么算的?

10-3-5同上教学并提问:为什么用10去减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喂完了小鸡,芳芳来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边,看到小河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一群小鸟正在上面快乐地飞翔呢!(多媒体出示动态的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看了这幅图,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连加算式吗?(板演齐练)指名问:4+3+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清澈的小河里,还有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游玩呢!(出示图片)谁知道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啊?你会列出一个连减算式吗?9-2-4表示什么意思?得数3表示?为什么从9里面去掉呢?

4、给小鸭子找家

师:小鸭子们在河里游玩了一会都上岸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出示图,小鸭子身上写着得数,小房子上写着相应的算式)学生上来给小鸭子找家,个别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师:还有谁找不到家啊?哦,老师帮得数是1的小鸭子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

小朋友们能帮它造完吗?(学生交流方框中应填几)

师:你们真棒!咦?这里还有一只小鸭子,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啊?那怎么办呢?谁愿意给它造房子?(学生给得数是4的小鸭子造房子,指名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连加或连减算式板书)

【给小鸭子找家的游戏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其间渗透一些需逆思考的题目,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体验到学知识,用知识的快乐。】

5、想想做做第5题

师:夕阳西下,芳芳跟着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也一起学会了许多的新知识。现在啊,有一群小动物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愿意接受小动物们的挑战吗?好,我们来看图,请你看图后把算式写完整,看谁写出的算式多!(出示图片)

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并说说分别是怎么想的?(进行相应的反馈)

【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既关注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又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思维共享”。】(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

布置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与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5 + 2 + 1 = 8 8 - 2 – 2 = 4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一年级《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

本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去爷爷家喂小鸡的情境。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

2、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2道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通过喂小鸡这一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播放完课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喜欢的符号,在白纸上画出连加算式的含义,让学生静态领会连加的意义。

3、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在教学做一做的两道题目时,学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式方法:一种是先算左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上右边的小棒;另一种是先算出中间和右边的小棒,再加左边的小棒;还有一种是先算左边和右边的小棒,再加中间的小棒。在解决这道题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读图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例题教学时,学生在说“8-2-2=4时”,他说“因为2和2组成4,8-4就是4”,这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没有好好抓住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0200623182716)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1. 正确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2. 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1. 正确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 通过看图,初步掌握用简单的语言编写应用题。教学准备:课件,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花果山玩(出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学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同学们,今天有个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课件出示孙悟空动画片)。学生发出惊讶的声音,高兴的叫出“孙悟空” 。师:孙悟空还为我们发来了一封邀请函,邀请我们到它的花果山去玩玩。想去吗?生:(学生情绪高涨)想去! 师:那我们就去看看吧!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复习旧知,逐步引入:A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孩子说出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动物?(指生说) B 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孩子说出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问题:现在有几只兔子?(指生说:4+3=7 )树上有几只猴子?(指生说5-1=4)2、探究连加课件演示第三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1)你能将图中小兔和小猴的活动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2)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的问题)然后列式。 (3)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 设想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连加连减法混合题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法姓名: 5+4= 3+6= 4+2= 9+0= 2+7= 10-2= 8-7= 6-2= 3+2+1= 5+2+0= 4+4+1= 3+1-4= 2+1+6= 7+2-3= 6+0+2= 7+0-2= 8-1+2= 1+5+3= 7-3+4= 6-2+6= 3-2+4= 6-2+2= 9-7-2= 0+7+1= 1+5+4= 2+2+4= 3+5-6= 2+4-3= 2+4+3= 4+1-4= 4+5-3= 3+5-1= 4-1+2= 2+2+5= 2+3-2= 2+1+4= 3+4-2= 2+1+4= 1+2+4= 6-3+4= 5-1+2= 6+3-1= 5-1+5= 1+3+2= 3+( )=10 0+( )=4 4+( )=9 1+( )=8 6+( )=10 6+( )=9 4+( )=8 5+( )=7 10+( )=10 2+( )=6 3+( )=5 7+( )=8 4-2+()=6 ()+3+3=9 2+1+( )= 9 ()+6+2=8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法姓名:5+4= 3+6= 4+2= 9+0= 2+7= 10-2= 8-7= 6-2= 5-2-1= 3+2+4= 1+5-4= 6-2+1= 5+2-3= 0+3+2= 3+2+1= 5+2+0= 4+4+1= 3+1-4= 2+1+6= 7+2-3= 6+0+2= 7+0-2= 8-1+2= 1+5+3= 7-3+4= 6-2+6= 3-2+4= 6-2+2= 9-7-2= 0+7+1= 1+5+4= 2+2+4= 3+5-6= 2+4-3= 2+4+3= 4+1-4= 4+5-3= 3+5-1= 4-1+2= 2+2+5= 2+3-2= 2+1+4= 3+4-2= 2+1+4= 1+2+4= 6-3+4= 5-1+2= 6+3-1= 5-1+5= 1+3+2= 3+( )=10 0+( )=4 4+( )=9 1+( )=8 6+( )=10 6+( )=9 4+( )=8 5+( )=7 10+( )=10 2+( )=6 3+( )=5 7+( )=8

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可编辑修改word版)

2+5+2= 1+1+1= 3+1+5= 4+1+3= 1+1+2= 5+1+3= 5+1+3= 2+3+2= 1+3+2= 2+6+2= 1+2+2= 2+1+6= 8+1+1= 1+2+3= 2+1+7= 1+4+4= 3+1+1= 1+3+5= 3+2+1= 4+3+1= 3+4+1= 6+1+1= 1+4+2= 4+1+2= 2+2+2= 1+1+8= 3+1+3= 1+5+3= 5+1+4= 1+1+7= 2+5+1= 1+7+1= 2+2+4= 1+3+3= 3+2+5= 5+2+3= 3+4+2= 4+2+1= 5+1+2= 1+2+1= 2+3+5= 3+4+3= 4+1+1= 3+3+3= 5+1+1= 2+4+4=

2+6+1= 6+1+3= 1+4+3= 2+7+1= 1+1+3= 3+3+1= 7+1+2= 2+3+3= 2+4+1= 1+1+5= 4+1+4= 3+3+4= 1+1+6= 2+3+3= 4+2+1= 5+2+1= 2+2+1= 1+3+1= 2+1+5= 3+3+1= 4+2+4= 2+2+5= 3+3+4= 1+2+6= 2+2+6= 4+1+5= 2+3+1= 1+2+5= 1+2+7= 3+1+4= 4+1+4= 7+1+2= 1+4+3= 2+1+1= 3+5+2= 1+5+2= 3+1+2= 3+1+6=

1+5+1= 2+4+1= 4+2+2= 6+1+2= 2+3+3= 1+3+6= 5+3+1= 1+4+1= 3+5+1= 2+1+3= 1+4+5= 4+5+1= 1+6+1= 2+4+3= 6+1+3= 1+5+4= 2+3+4= 1+6+2= 7+1+1= 3+2+2= 1+7+2= 2+2+1= 5+2+3= 5+2+1= 2+1+2= 5+4+1= 4+2+3= 3+6+1= 5+2+2= 3+3+2= 2+2+3= 1+6+3= 4+4+1= 2+7+1= 3+2+4= 1+2+4= 2+4+1= 1+1+5= 4+1+4= 3+3+4= 1+1+6= 2+3+3= 4+2+1= 5+2+1= 2+2+1= 1+3+1=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天天口算)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4+1= 5+2= 5-2= 8-2 = 10-4= 5+3= 7+1= 6-2 = 7+3= 6-6=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

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设想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板书:①5+2=77+1=8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4)交流算法。 师: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页—55页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跳水嬉戏的情景。图中用3幅图形象的表示出原来有4个小朋友,来了3个,又来了2个和树上有5只小猴,先跳下1只,又跳下2只得变化情况,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和“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引入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体会和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够列连加、连减的式子解决有关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方法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 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 每人10个小正方体和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口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比赛,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导入新课:夏天来了,花果山上更热闹了,小朋友在草地上野餐,小猴玩起了跳水游戏。大家想去看看吗?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第一幅主题图: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树上有5只小猴。 再出示第二幅主题图:与第一幅图相比,这幅图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汇报:又来了3个小朋友:有1只小猴正在跳水。 出示第三幅图:这幅图呢,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汇报:又来了2个小朋友:又有2只小猴跳水了。 引导: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你能讲一讲小朋友和小猴的数量的变化吗? 学生交流汇报: 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后来又来了3个,再后来又来了2个。 树上原来有5只小猴,有一只小猴跳水了,后来又有2只也跳水了。 2.学习连加 根据三幅图小朋友数量的变化,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引导: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3+2。 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代表的意思以及每一步计算代表的意思。 引导观察:这个算式跟以前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明确:像这样,几个数连续相加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可以怎样读呢?(教师教算式的读法) 怎样计算?(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强调:用前两个数的得数与最后一个数相加)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4+3=7,再算7+2=9。 教师:求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还可以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明白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3.认识连减。 以动画的形式显示第一、二幅图小猴数量的变化,提问:要求第二幅图中树上还剩下几只小猴,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1。

10以内连加连减

10以内连加连减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0以内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二、指导探索:1.教学连加(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下载】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在 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学生齐读算式。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

小学一年级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

9+1-9= 7-4+5= 8-1+2= 1+6-6= 5-0-3= 0+0+0= 9-0-7= 4-4+5= 2+2+1= 7-2-5= 2+1+4= 2+5+2= 6-2-1= 6+1-5= 10-5+4= 0+9-7= 10-7-1= 10-2-3= 9+1-0= 0+0+1= 6-0+0= 5+5-7= 10-10+4= 7-2+4= 7-7-0= 3+5-8= 8+2+0= 9-3+1= 3+5+1= 0-0+2= 7-2+4= 1+7+2= 1+2+5= 1-0+7= 4-3+5= 4-0-1= 8-1-7= 1+9-5= 3+0+5= 4+3-6= 6-2+5= 1+2+2= 10-9+8= 8-6+2= 9-4+4= 5+0+4= 9-2-0= 4+4-2= 3+4-5= 8-4-1= 0+3-3= 5+0+2= 10-2-6= 3+0+4= 2+0+6= 1+2+4= 3+1+1= 3+5-4= 5+3-2= 10-2-5= 2+0+2= 6-3-1= 6+4-6= 6+0-4=

4+4-6= 1-1+7= 6-3+2= 8-0-2= 5-3+4= 7-2+3= 9-6-1= 2+4+3= 3+2+2= 0-0+5= 3-1+2= 8+0-5= 9-7-1= 4+1-5= 3-0-2= 3-3+9= 7-7+9= 0+7-7= 6+0-4= 3+2+1= 9-4-1= 2+0-0= 4+4-7= 4-4+9= 7+2-6= 3+0+5= 7-0-1= 0+3+4= 2+3+2= 1-1+4= 7-0-1= 9-7+7= 4+0+2= 4+1-4= 6-6+6= 8-4-1= 6+1-6= 3+1+0= 1+0+1= 7-2+3= 9-5-4= 4-4+5= 9+1-3= 6+2-2= 5-3+4= 1+6-2= 8-6-2= 8-6+7= 8+1+0= 5+4-4= 4+5-4= 10-2-3= 1+6+2= 8-2-3= 9-7+7= 6-6+0= 1+1+2= 7-2+3= 7+3-2= 7-1+2= 9-2-2= 5-3-1= 3-1-2= 3-2+5=

【良心出品】《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说课稿

一年级上《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说课稿 牌立珍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是我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基本技能,是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的基本体现。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概念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维的初步培养,也是学生由具象的算法向抽象的算理过渡的一块基石,对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能力提升都将起到“再上一层楼”的作用。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分两步进行口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计算方法和思维过程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最简单的分析、归纳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规律,所以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对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口算,而且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直观的认知水平、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感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就应付的态度导致连加连减这类具有一定抽象思维的知识点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3、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分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克服在数 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情境中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学习数学的喜悦。 4、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编写意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素材、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受连加连减的数学概念,通过观察、分析、操作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根据这一主旨思想,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如下定位。 教学重点: ①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②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5、教具学具 本学段教材编写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所以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三、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4+3 5+3 7+1 3-1 6-2 6-6 7+3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小明到奶奶家,经常帮奶奶做家务,你看他在院子里帮奶奶喂小鸡。) (1)说图意,请学生仔细观察。 问: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两只。) 问: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问: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随生答板书:(1)5+2=7 继续出示小鸡图 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又跑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怎样列式?(5+2+1)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问:像这样有2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连加)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再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 学习算法: 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 问: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口诀,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一、什么是“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数加小数, 先把两数换位置。 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2、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3、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三、退位减法 1、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 2、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 3、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四、连续退位的减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 五、练一练 例1、8+5=? 解析: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2、15-9=? 解析法1: 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解析法2: 9可以分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填空.

2.看图填算式. ()+()=()()+()=() ()-()=()()-()=()3.按顺序填数. 4.选数填空. ()+()=4 ()+()=5 ()-()=4 ()-()=5 ()+()=3 ()+()=8 ()-()=3 ()-()=8 ()+()=6 ()-()=6 5.填空. 比6少2的数是().比5多1的数是() 3比()少3.比5少()的数是2. 比4多2的数是().比6少1的数是()6.在○里填上“+”或“-”. 4○4=8 5○5=0 7○3=4 9○6=3 5○2=7 10○6=4 3○7=10 6○2=4 5○4=9 1○8=9 10○5=5 8○2=10

10以内数连加连减(教案)

10以内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独立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复习课程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天天口算)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4+1= 5+2= 5-2= 8-2 = 10-4= 5+3= 7+1= 6-2 = 7+3= 6-6=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设想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板书:①5+2=77+1=8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

2+3=3+3=4+1=6+3= 7-2=4-3=6-2=6+2= | 8+2=2+5=0+3=2+2= 6+3=7+1=2+4=2+5= % 0+0=4+4=3-2=0+3= 10-5=5+5=7-3=4-1= ? 10-2=10-6=10-10=7-5= 4+5=6-5=5-4=6-0=【 4+3= 1+4=8-0=0-5= 9-3=8-5= 1+9=9-5= @ 8-1=6-3=7+1=6+2= 7-3= 2+7= 3+6=4+6=… 5+4=3+4=7+2=8-3= 6+1=3+1=3+2=0+0= / 9-9=1+6=3-3=6-1=

2+0+2=6-3-1=6+4-6=6+0-4= ( 4+4-6=1-1+7=6-3+2=8-0-2= 5-3+4=7-2+3=9-6-1=2+4+3=¥ 3+2+2=0-0+5=3-1+2=8+0-5= 9-7-1=4+1-5=3-0-2=3-3+9=— 7-7+9=0+7-7=6+0-4=3+2+1= 9-4-1=2+0-0=4+4-7=4-4+9= ) 7+2-6=3+0+5=7-0-1=0+3+4= 2+3+2=1-1+4=7-0-1=9-7+7= } 4+0+2=4+1-4=6-6+6=8-4-1= 6+1-6=3+1+0=1+0+1=7-2+3= } 9-5-4=4-4+5=9+1-3=6+2-2= 5-3+4=1+6-2=8-6-2=8-6+7=! 8+1+0=5+4-4=4+5-4=10-2-3= 1+6+2=8-2-3=9-7+7=6-6+0=

? 1+1+2=7-2+3=7+3-2=7-1+2= 9-2-2=5-3-1=3-1-2=3-2+5= } 3-3+2=10-1-1=8-1-2=7-4-0= 1+9-5=10-7+3=9-5-3=0+3+0=; 4+4-6=3-0-0=5+2-7=5+4+0= 1-0-1=10-1-4=6+0-4=10-2+2= [ 0+3+0=2+0+5=1-1+7=8-2-5= 2+7-5=7-4+0=9-0-1=0+5-2= ^ 0+6+4=3+1+5=4+3-0=5-4+7= 8-1-1=9-9-0=9-4-0=1+9-9= @ 0+4-0=7-3+6=9+1-7=7+3-0= 7-6-0=2-1+1=5-2+6=9-1-1=¥ 1+0+2=5-5+5=10-8-1=5-3+4= 5+5-4=8-5+1=7-1-1=6-0-1=) 5-4+2=4+1-4=2+2-3=2-0+3=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最新资料推荐------------------------------------------------------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1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53 页55 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观看一群顽皮的小猴跳水嬉戏的情景。 图中用 3幅图形象的表示出原来有 4 个小朋友,来了 3 个,又来了 2 个和树上有 5 只小猴,先跳下 1 只,又跳下 2 只得变化情况,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和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引入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体会和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够列连加、连减的式子解决有关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方法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 5

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 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学生准备每人 10 个小正方体和 10 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口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比赛,复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 2.导入新课: 夏天来了,花果山上更热闹了,小朋友在草地上野餐,小猴玩起了跳水游戏。 大家想去看看吗?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第一幅主题图: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 草地上有 4 个小朋友: 树上有 5 只小猴。 再出示第二幅主题图: 与第一幅图相比,这幅图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汇报: 又来了 3 个小朋友: 有 1 只小猴正在跳水。

一年级1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口算试题300道

. 1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口算(1) 姓名()对()题时间: 日期:()月()日星期() 1+2+5= 4+6-7= 7+2-4= 4+1-5= 2+8-6= 3+0-2= 1+0+4= 3+4+2= 5+3-1= 8+2-7= 1+9-5= 2+4-3= 3+1+6= 0+7-2= 2+8-3= 5+4-3= 3+6-3= 3+4-4= 2+0+5= 2+6-4= 5+0+2= 1+8-5= 2+4-3= 4+3+2= 7+2+1= 2+7-4= 1+6-2= 4+6-10= 4+4-4= 4+2+4= 7+3-6= 9+0-5= 8+2-3= 1+9-6= 5+1+3= 1+7+2= 2+4+3= 9+0+1= 5+0-3= 3+7-6= 2+4+2= 0+8+2= 3+5+1= 4+4-2= 4+4+2= 7+1-7= 5+5-3= 4+2-1= 9+1-9= 2+8-5= 9+0-4= 3+4+2= 2+3-2= 2+8-9= 3+2-1= 4+4-3= 0+4+5= 2+7+1= 0+1+5= 1+0+7= 0+9+1= 4+4-2= 0+2+7= 2+4-5= 5+1-3= 3+1+5= 2+4-3= 8+1-7= 3+5-4= 3+7-5= 7+1-4= 1+0+7= 2+3+2= 5+3-4= 3+4+3= 6+1+3= 8+2-4= 2+7-4= 8+2-6= 4+4-7= 3+3-5= 1+0+8= 7+2-6= 2+3-4= 7+2-2= 5+4-8= 6+2-4= 2+5-3= 4+4-7= 4+4+2= 3+1-2= 3+0+7= 6+4-5= 2+6-3= 4+0+5= 0+9-8= 2+5-3= 9+1-5= 7+2-7= 8+2-9=

一年级上册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教案三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 算》教案三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学 习相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的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 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自主探究的水平,得出多样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 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学习相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师:放假时,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去外游玩吗?有一位叫小明的 小朋友,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图片:小明) 一大早,小明的妈妈就带着他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小明看到路旁的小鸡正在吃米。你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吗? 生: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5+2=7 生: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7+1=8 师: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呢,小明不过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理解情境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然后来了几只?(演示来了2只)最后来了几只?(演示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提出数学问题吗?(如果说不好,可重复演示课件) 生: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口才不错,你说得真完整。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5+2+1=8 (3)理解列式的意义 师:真聪明。我们来读读这个式了。 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

10以内连加连减综合练习题

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 5+( )﹣3=4 ( )+7+2=10 3+( )﹣ 1=9 ( )+4+2=8 ( )+7=1=8 ( )+1+1=9 ( )+1+6=9 ( )+7+1=9 4﹣2+( )=6 ( )+3+3=9 2+1+( )= 9 ( )+6+2=8 4+0+( )=7 5+( )+2=10 1+( )+7=10 2+( )+6=10 3+4+( )=9 1+( )+8=10 2+( )+2=7 6+( )+2=9 3+1+( )=7 ( )+2+5=8 4+( )+4=9 6+( )﹣ 2=7 5﹣1+( )=8 6﹣( )﹣4=0 2+( )+2=6 3+( )+ 4=9 9+1﹣( )=5

1+( )+8=10 2+4+( )=10 5+( )+4=10 2+4+( )=8 5+1+( )=8 6+3﹣( )=5 3+0+( )=5 6+4﹣( )=8 ( )+6+3=10 3+( )+2=7 8+1﹣( )=7 7﹣( )+2=5 3+( )+2=6 2+( )﹣2=4 6﹣( )+4=7 1+7+( )=10 5+( )﹣1=8 4﹣( )+6=9 5+( )+2=9 8+( )﹣7=3 ( )+7+1=8 ( )+0+3=4

( )+1+1=7 ( )+2+3=8 6+( )﹣ 2=9 5+( )﹣3=5 10﹣( )+7=9 3+( )﹣ 4=6 7+( )﹣6=3 ( )+7+2=10 ( )+1﹣6=5 10﹣4+( )=7 ( )+1﹣4=4 1+1+( )=4 1+( )+1=3 ( )+3+3=9 ( )+2+3=7 7+( )+1=10 6+( )+1=10 10﹣( )﹣ 5=2 ( )﹣5﹣3=1 2+( )+2=6 3﹣( )+1=2 2﹣( )+1=2 6+( )+1=8 ( )+2﹣3=3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2页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 主题图课件、各种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

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

2+3= 3+3= 4+1= 6+3= 7-2= 4-3= 6-2= 6+2= 8+2= 2+5= 0+3= 2+2= 6+3= 7+1= 2+4= 2+5= 0+0= 4+4= 3-2= 0+3= 10-5= 5+5= 7-3= 4-1= 10-2= 10-6= 10-10= 7-5= 4+5= 6-5= 5-4= 6-0= 4+3= 1+4= 8-0= 0-5= 9-3= 8-5= 1+9= 9-5= 8-1= 6-3= 7+1= 6+2= 7-3= 2+7= 3+6= 4+6= 5+4= 3+4= 7+2= 8-3= 6+1= 3+1= 3+2= 0+0= 9-9= 1+6= 3-3= 6-1=

2+0+2= 6-3-1= 6+4-6= 6+0-4= 4+4-6= 1-1+7= 6-3+2= 8-0-2= 5-3+4= 7-2+3= 9-6-1= 2+4+3= 3+2+2= 0-0+5= 3-1+2= 8+0-5= 9-7-1= 4+1-5= 3-0-2= 3-3+9= 7-7+9= 0+7-7= 6+0-4= 3+2+1= 9-4-1= 2+0-0= 4+4-7= 4-4+9= 7+2-6= 3+0+5= 7-0-1= 0+3+4= 2+3+2= 1-1+4= 7-0-1= 9-7+7= 4+0+2= 4+1-4= 6-6+6= 8-4-1= 6+1-6= 3+1+0= 1+0+1= 7-2+3= 9-5-4= 4-4+5= 9+1-3= 6+2-2= 5-3+4= 1+6-2= 8-6-2= 8-6+7= 8+1+0= 5+4-4= 4+5-4= 10-2-3= 1+6+2= 8-2-3= 9-7+7= 6-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