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四单元口腔功能

●考什么?

●最重点是什么?

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

第一节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口腔功能的基础,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运动下颌的肌肉与颞下颌关节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一)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有四个:①右侧颞下颌关节;②左侧颞下颌关节;③;④神经肌肉。其中双侧颞下颌关节是难以改变的,而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加以调整。通过调改面或重建咬合,可改变应力在牙周膜上的分布,从而改变本体感受器传人的信号、间接地调节神经肌肉的反应,以达到影响下颌运动的目的。

(二)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1.下颌运动的形式下颌运动极为复杂,通常将其归纳为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1)开闭口运动:正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从正面观察下颌下降时颏点运动的方向)呈“↓”。为叙述方便,可将开颌运动分为小开颌运动、大开颌运动和最大开颌运动三个阶段,而闭颌运动则大致是循开颌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小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以上,髁突不仅有转动运动,同时还有滑动运动。髁突带动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关节盘在向前滑动的同时又稍向后方旋转。转动运动的轴心仍在髁突,而滑动运动的轴心则在下颌孔附近。因此,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活动既发生在关节下腔又发生在关节上腔,并且有两个运动轴心。在正常情况下,大开颌运动时,髁突可滑到关节结节处或稍前方。关节盘的中间带夹在关节结节顶和髁突嵴顶之间。此时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弹性纤维可

被拉长0.7~1.Ocm。临床常见的髁突过度向前滑动,可损伤此结构,从而破坏关节盘的动力平衡,以致造成关节盘的移位或脱位。

最大开颌运动,如在打哈欠时的下颌运动就是最大开颌运动。此时翼外肌下头处于紧张状态,二腹肌出现强烈收缩,牵引下颌向下后方,使髁突停止在关节结节处仅作转动运动而不再向前滑动。其运动轴心又在髁突,活动只发生在关节下腔,开颌运动达到最大限度。此时,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都被拉紧以限制髁突过度移动。

(2)前后运动:分前伸运动和后退运动两部分。

前伸运动时双侧髁突和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下方滑动。活动发生在关节上腔。髁突在前伸运动时的活动轨迹,不仅与关节结节后斜面有关,还取决于前牙覆关系。如前牙为对刃或开,下颌前伸运动就是髁突的滑动运动;如果前牙为深覆,下颌前伸时必须先作小开颌运动,然后才能作前伸运动,这时的前伸运动则是转动和滑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

后退运动大致是循前伸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运动。髁突和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后上方滑行,又回到关节窝后位。正常情况下,此时髁突还能后退约1mm。

(3)侧方运动:是一种不对称运动。一侧髁突滑动,另一侧基本上做转动运动。咀嚼时,工作侧髁突基本上为转动运动,髁突沿髁突一下颌升支后缘的垂直轴作转动运动。非工作侧的髁突为滑动运动,髁突从关节窝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向下向内作滑动运动。临床上不少关节病或关节手术后,翼外肌功能遭到破坏,常不能作侧方运动,从而明显地降低咀嚼功能。

2.下颌运动的范围下颌运动的范围可分为下列三种:

(1)边缘运动:为下颌向各方向所能做最大范围的运动。

(2)习惯性开闭运动:是下颌沿习惯性轨道进行的反射性开闭口运动,如叩齿运动。

(3)功能运动:是指进行咀嚼、吞咽及言语等功能活动时的下颌运动。

第二节咀嚼功能

(一)咀嚼运动及咀嚼周期

1.咀嚼运动为下颌运动的一部分,其运动形式较为复杂。在牙列完整对称、牙尖协调、功能潜力相等及咬合运动无障碍的情况下,应是多向双侧交替地咀嚼。一般将咀嚼运动归纳为切割、压碎和磨细三个基本阶段。

(1)切割运动:主要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经前伸咬合而实现。下颌自牙尖交错位或下颌姿势位向下、向前伸,继而上升至上、下颌切牙相对,切咬食物。在穿透食物后,上下颌切牙对刃,然后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方向回归至牙尖交错位。下颌自前仲,经切牙对刃,滑回至牙尖交错位,为前牙的一次切割运动。下颌前伸过程是准备运动,由对刃滑行回归至牙尖交错位,才是发挥功能的阶段。当食物被切割成大小合适后,由唇、颊、舌的协同作用,将食物送往后牙面,经后牙嚼细、吞咽,然后才进行第二次切割运动。

(2)压碎和磨细:是通过后牙运循环进行的。压碎和磨细是两个不能截然分开的阶段,均由后牙进行。压碎指垂直方向将食物捣碎。磨细则需伴有下颌的侧方运动。循环始于下颌由牙尖交错位向下向外(向工作侧),继而上升,使工作侧上下颌后牙的同名牙尖彼此相对,然后下颌后牙颊尖的颊斜面,沿上颌后牙颊尖的舌斜面向舌侧滑行,返回牙尖交错位。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这段滑行过程有研磨食物作用。下颌后牙颊尖与上颌后牙舌尖分离后,再向颊侧重复上述的咀嚼运动,如此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狳运循环。

2.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其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为咀嚼周期。根据咀嚼时下颌运动的轨迹图形,咀嚼周期具有形态和时间的变化。

(1)轨迹图形:似滴泪水形。

(2)时间变化:快(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

一个咀嚼周期所需时间平均为0.875秒,其中,咬合接触时间平均为0.2秒,两者间之比约为4:1。

咀嚼周期中,每一程序所持续的时间和咀嚼运动的特性,可随食块的大小、硬度、滋味、特点及某些疾病的性质而异。

(二)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

▲1.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

(1)咀嚼力:为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肌力。其力量的大小,一般与肌肉在生理状态下的横截面积成正比。根据Weber测定法,正常肌肉横断面积所能发挥的力,平均为1O㎏/cm2。成年人的颞肌、咬肌和翼内肌的横断面积约为8 cm2、7.5 cm2和4 cm2,三肌共为19.5 cm2,三肌应有咀嚼力l95kg,但根据肌纤维附着部位和方向的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垂直向力为颞肌80kg、咬肌70kg和翼内肌30kg。这些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咀嚼力的大小,视参与咀嚼的肌纤维的多少而定。

(2)力:咀嚼时,咀嚼肌仅发挥部分力量,一般不发挥其全力而留有潜力,故牙齿实际所承受的咀嚼力量,称为力或咀嚼压力。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同一个体,因其年龄、健康状况及牙周膜的耐受阈大小而有所不同。力与咀嚼力的大小密切相关。

(3)最大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最大力测定通常是通过力计测量,其大小顺序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尖牙>中切牙>侧切牙。日常咀嚼食物所需力约为3~30kg(最大力之一半),由此可知正常牙周组织尚储备一定的承受力,此力量称为牙周潜力或称牙周储备力。

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咀嚼习惯、力线的方向、张口距离以及口颌系统的状态等。力为生物力,各种力测量仪虽能测得一定力,但与实际力尚有差距,且不同类型的力仪,其测量值也有差异。

2.咀嚼运动中的生物杠杆人体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都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在咀嚼运动中,下颌有转动和滑动,多数情况是两种基本方式的混合,较为复杂。观测角度涉及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根据生物力学的机械杠杆原理分析如下:

(1)切咬运动:切咬食物时,前牙切咬食物为重点、颞下颌关节为支点,提下颌肌群以咬肌和颞肌为主要动力点,从矢状面观察构成第Ⅲ类杠杆,则阻力臂较动力臂长,机械效能较低。因此,越向前牙区咀嚼食物,牙齿承受的咀嚼力就越小,这有利于维护狭小的单根前牙和其牙周组织的健康。

(2)侧方咀嚼运动:一般为左侧或右侧的单侧型咀嚼,此时非工作侧髁突虽向工作侧移动,但仍为翼外肌、颞肌和舌骨上、下肌群所稳定,并作为支点。工作侧的升颌肌主要以咬肌与翼内肌收缩为力点,研磨食物处为重点,从额状面观察构成第Ⅱ类杠杆,此时动力臂较阻力臂长,可使机械效能增加。当研磨食

物的后阶段下颌接近牙尖交错位时,则同时可存在第Ⅱ类和第Ⅲ类杠杆作用。

(三)咀嚼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1.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

(1)称重法:测定的方法是计算在单位时间内嚼碎一定量食物所做工作的百分率。其方法是给被试者花生米4g,咀嚼20秒,然后全部吐在盛器内,并漱净口内咀嚼物残渣,过筛(筛孔径为2.Omm),将未能通过筛孔的残渣烤干,若称其重量为0.5g,其咀嚼效率按公式计算为:

(2)吸光度法:采用光栅分光光度计,以其可见光对咀嚼后的试物(如花生米)悬浊液进行测定。咀嚼效能高者,咀嚼得细,悬浊度高,测得的吸光读数大,反之则小,其测定步骤如下:给受试者每次5g炒花生米,咀嚼30秒钟后吐在盛器内并漱净口内咀嚼物残渣,用水将吐出的咀嚼物稀释到l000ml;经充分搅拌l分钟,静置2分钟以后,采样放入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在光谱波长59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值。本法简便、准确,全过程仅需l0分钟。

(3)比色法:利用试物对生物染料苋菜红溶液的吸附作用,将咀嚼后的试物放入苋菜红溶液中,试物嚼得越细,其表面积就越大,吸附染料越多,则溶液浓度越低。通过测定即可获得咀嚼效率的大小。

2.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1)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上下颌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大小与咀嚼效率高低有密切关系,接触面积越大,咀嚼效率越高。关系及牙齿的形状、大小、数目、排列等不正常,牙体、牙列的缺损均可导致咀嚼效率的降低。

(2)牙齿支持组织:由于局部或全身的疾患,使牙齿支持组织受到损害,牙周组织的耐受力降低而影响咀嚼效率。

(3)颞下颌关节疾患:影响下颌运动及咀嚼肌的作用,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咀嚼功能。

(4)口腔内软硬组织的缺损,手术或外伤等后遗症,均可影响咀嚼功能。

(5)其他: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不良咀嚼习惯等,均可影响咀嚼功能。

(四)咀嚼与牙的磨耗

1.磨耗与磨损磨耗是指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牙面之间,或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使牙齿硬组织自然消耗的生理现象。牙齿的磨耗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多发生在牙齿面、切嵴及邻面。面磨耗以上下颌磨牙的功能尖(支持尖)为多,切嵴以下前牙切嵴磨耗较多。因牙齿具有生理性的活动度,在长期咀嚼压力的作用下,相邻牙相互摩擦而致邻面磨耗。

磨损指牙齿表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组织损耗。如刷牙引起牙冠唇、颊面或颈部等处的非生理性损耗。

2.磨耗的生理意义

(1)有利于平衡的建立:上下颌牙在建猪初期,往往没有正常而平衡的关系,可能出现少数早接触点,通过牙的磨耗,消除早接触点,使面广泛接触。

(2)降低牙尖高度,减少侧向力: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对外力的抵抗力逐渐减弱。磨耗使牙尖高度降低,可减少咀嚼时牙周组织所受的侧向压力,使牙尖形态与牙周组织功能相适应。

(3)协调临床冠根比例:高龄者,牙周组织发生老年性退缩,临床牙冠增长,甚至牙根部分暴露。牙冠磨耗可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比例协调,从而不致由于杠杆作用而使牙周组织负担过重。

牙齿磨耗的程度与食物的性质、牙体组织的结构、咀嚼习惯和力的强弱有关。多食粗硬食物、紧咬牙、夜磨牙、牙体发育不良和关系紊乱等,都可使牙齿过多、过快或不均匀地磨损,可形成各种病理现象。若

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咀嚼运动受限制或侧方运动幅度较小,可使颊舌尖的磨损程度不均或过多,如上下颌牙的功能尖磨损过多,可形成反横曲线,易引起牙周组织的创伤和牙体组织的折裂。

(五)咀嚼与相关器官的关系

咀嚼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颌骨、牙齿及牙周组织产生节律性运动。由于上述各部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将咀嚼肌、颞下颌关节、颌骨、牙、牙周组织及与其有关的神经血管,视为发挥咀嚼功能的统一整体,简称咀嚼系统。

食物进人口腔,经过上下牙齿对食物机械加工,将食物粉碎,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食物的刺激能反射性地使唾液分泌,唾液不但能滑润食物,便于咀嚼,而且唾液中的酶,特别是淀粉酶,能对食物进行部分消化。此时,胃肠道消化腺的分泌及蠕动增加,为接纳食物做好准备。咀嚼食物还可以对牙齿和牙龈起摩擦和按摩作用。食物被咬穿后,从牙冠表面滑过,随后与牙龈接触,这一过程可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咀嚼时牙齿有轻微的运动,能调节进出牙槽骨和牙髓的血液循环。咀嚼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和维持、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

第三节吞咽功能

吞咽为复杂的反射活动,它将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输人胃内。从吞咽开始至食物到达贲门所需的时间与食物的性状与人的体位有关,液体食物约需3~4秒,糊状食物约需5秒,固体食物较慢,约需6~8秒,通常不超过15秒。吞咽一旦开始,即按一定的肌肉收缩顺序完成,虽然参与吞咽活动的肌肉也与咀嚼、言语和呼吸活动有关,但吞咽一经开始,其他活动均暂行停止,直至吞咽完成,其他活动方能继续。

(一)吞咽的神经反射

吞咽活动为吞咽中枢所控制,该中枢位于延髓网状结构内。吞咽中枢接受由软腭(经三叉神经)、咽后壁(经舌咽神经)、会厌(经迷走神经)和高级脑中枢的传人冲动。吞咽中枢的传出冲动至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舌下神经核,各运动核的轴突组成神经支配与吞咽有关的肌肉。吞咽中枢对吞咽肌肉的收缩时间及顺序起控制作用,若吞咽中枢一部分受损则对吞咽产生影响。吞咽一旦开始,即按一定的肌肉收缩顺序完成,其他活动均暂行停止,直至吞咽完成,其他活动方能继续。

(二)吞咽的过程

吞咽为一连续过程。为便于理解,根据食团在吞咽时所经过的解剖部位,将吞咽过程分为三期。

1.第一期(食团由口腔至咽)在大脑皮质冲动影响下开始韵随意动作。首先由舌挑选咀嚼完善的食物形成食团,将其置于舌背,同时舌尖置于上颌切牙腭侧及硬腭,上下牙列皎合于牙尖交错位,上下唇紧闭,然后由下颌舌骨肌收缩,使舌背上抬,将食物向后方推送。同时咽腔形成负压,食团便从口腔被吸人咽腔。

2.第二期(食团由咽至食管上段)通过一系列的急速反射动作而完成的。食团刺激软腭的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舌腭肌收缩,可使舌骨和舌根部上抬,从而关闭口腔与咽腔的通道;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和腭垂肌的收缩,可使软腭上提,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口咽腔与鼻咽腔的通道,声带内收,喉上升并向前紧贴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道,此时呼吸暂停;由于喉上升前移,使食管上口张开,食团就从咽腔挤入食管。上述肌肉活动的作用是使食团降入食管而不反涌人鼻咽腔、口腔和气管。

3.第三期(食团由食管下行至胃)食管肌肉顺序收缩形成蠕动波作用完成的。蠕动波在食团下端为一舒张波,上端为一收缩波,从而使食团沿食管仝长下降。蠕动波到达贲门时,使其松弛,如此食团便挤入胃内。食管上段为随意肌,下段主要或全部为不随意肌,故食团在食管上段下降速度较下段快。食团在食管上段时,可随意将其经咽返回口腔。吞咽液体时,其下降过程与固体略为不同,由于重力作用,使液体下行于蠕动波之前,但贲门须待蠕动波到达方能开放。除液体外,食物的重量对吞咽的影响甚微。

(三)吞咽对牙列、、颌、面发育的影响

1.吞咽时,舌体从内侧向牙弓及颌骨施加向前方和侧方的压力。与此同时,唇、颊肌及咽上缩肌构成

的水平肌链,与括约肌的作用相似,从外侧向牙弓及颌骨施加压力,其结果使牙弓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从而保持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异常吞咽时,唇部不能闭合,牙不咬合,牙弓及颌骨的内外失去正常的动力平衡。此时,舌施加于牙弓及颌骨的压力,可渐渐造成上牙弓前突及开畸形。上述畸形又可导致继发性的异常吞咽习惯。

2.吞咽时,提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的生长发育。异常吞咽时,由于上下牙未咬合,下颌被降颌肌群向后下牵引,久之可发展为下颌后缩畸形。

3.吞咽时,口腔、咽腔与鼻腔的交通隔绝,口腔内产生暂时性负压,负压可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的发育。

综上所述,吞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口、咽、喉、颌、面、颈诸部肌肉共同参与的协调活动,如此种协调失去平衡,则可导致牙列、、颌、面的发育畸形。

第四节唾液功能

唾液是口腔三对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众多的小唾液腺(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所分泌的混合液的总称。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最为1000 ~1500ml,其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三对大唾液腺。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唾液的基础分泌约为每分钟0.5ml。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为泡沫状、稍混浊,微呈乳光色的黏稠液体,比重为1~1.009,pH在6.0~7.9之间,平均为6.75,但存在个体和分泌时间的差异,如睡眠或早晨起床时多呈弱酸性,餐后可呈碱性。唾液的渗透压亦随分泌率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分泌率低时,其渗透压可低至约为50mOsm/L.;而在最大分泌率时,其渗透压可高达300mOsm/L。唾液中电解质成分也随分泌率的变化而异,其原因是分泌液在流经导管时,导管上皮细胞对电解质的吸收不间。

唾液中水分约占99.4%,固体物质约占0.6%(其中有机物约占0.4%,无机物约占0.2%)。唾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还有球蛋白、氨基酸、尿酸和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溶菌酶等。唾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氯化物、碳酸氢盐和无机磷酸盐等,其次为镁、硫酸盐、氰酸盐、碘化物和氟化物等。唾液中的黏液主要是黏蛋白,因而具有黏稠性质。唾液中还可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白细胞和龈沟液。

(二)唾液的作用

唾液不仅对消化有很大作用,且与口腔的很多功能均有密切关系。

1.消化作用唾液内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不仅在口腔内进行,当由唾液混合的食团进入胃后,在未接触胃酸前,唾液淀粉酶似可继续作用约30分钟,直至胃内物变为pH约为4.5

的酸性反应为止。pH为6时,唾液淀粉酶最宜发挥作用。

2.溶媒作用使食物的有味物质,先溶解于唾液,然后弥散与味蕾接触而产生味觉,兴奋食欲,相应的增加唾液的分泌。

3.润滑作用唾液内的黏液素,可保持口腔组织的润滑柔软,使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顺利进行。

4.冲洗作用唾液是流动的,流量较大,流速较快,使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细菌、脱落上皮等得以清洗,对预防感染及龋齿具有重要作用。

5.稀释和缓冲作用若刺激性很强的物质进入口内,唾液分泌立即增多,以稀释其浓度。过冷过热的温度等刺激也可借以缓冲,以保护口腔组织。唾液含较高浓度的碳酸氢盐可中和酸,帮助控制口腔pH,咽下可直接中和食管内的酸,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

6.杀菌和抑菌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可作用于某些细菌的细胞壁。有杀菌作用。此外,唾液中含变酶,能使某些病原菌成为非病原菌;唾液小体也具有吞噬作用;硫氰酸盐也有抑菌作用。唾液中含有分泌型免

疫球蛋白A(SIgA),可减少变形链球菌聚集于牙面,因此,对龋病有免疫作用。

7.黏附和固位作用唾液具有黏着力,能紧紧地黏附于食物和其他颗粒上,使颗粒黏成团便于吞咽。唾液可在黏膜表面扩展成薄膜,增加全口义齿的附着力,有利于固位。

8.缩短凝血时间血液与唾液混合后,凝血时间缩短,其缩短程度与混合之比例有关。血液与唾液之比为1:2时,凝血时间缩短最多。

9.排泄作用血液中的异常或过量成分,常可通过唾液排出,如过量的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及碘也主要从唾液排出。肾功能弱而少尿患者的部分尿素、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有些血液中的病毒等,也常可由唾液中排出。

10.其他作用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腺激素、腮腺分泌的腮腺素有很多作用:维持下颌下腺与腮腺的正常分泌活动;调节钙的代谢;促进骨和牙齿硬组织的发育等作用。由于唾液腺素的这些作用,近来许多学者认为唾液腺不仅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

第五节言语功能

口腔部分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

口腔不但参与发音,也是语音的共鸣器官。因此,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必然影响语音,从而影响到言语功能。

1.牙缺失前牙缺失,尤其上前牙缺失,对发音影响最大。发齿音(s、z)和唇齿音(f、v)都受影响。

2.唇裂或唇缺损发双唇音时常夹杂有“s”音。

3.舌缺失或畸形发元音和辅音中的舌齿音受影响。例如巨舌畸形者,以“th”替代“s”和“z”发音;舌系带过短者发“r”、“s”和“z”音均受影响。

4.腭裂腭裂者口鼻腔相通,一切语音均混有鼻音。

5.下颌后缩或过小难以发双唇音。

6.下颌前突或过大影响发齿音和唇音。

7.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口腔部分缺损或畸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音,但健存的组织具有的一定代偿功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矫治、修复和训练,可能使发音接近正常。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标准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答案)

————————————————————————————————作者:————————————————————————————————日期: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25(25分) 1、根据牙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前牙与后牙 B、同形牙与异形牙 C、切牙、尖牙、磨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不属于牙体组织的结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E、牙髓腔 3、牙体长轴是指:() A、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C、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E、贯穿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4、下列关于生长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叶交界处为发育沟 B、牙发育钙化的中心称为生长叶 C、每个生长叶都发育为一个牙尖 D、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E、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5、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比较:() A、上颌侧切牙形态窄而长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浅 C、上颌侧切牙唇面唇缘平直 D、上颌侧切牙唇面窄小平坦 E、上颌侧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显著 6、上、下颌切牙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下颌切牙牙冠较窄 B、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C、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D、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E、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浅 7、全口牙中牙根最长的牙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8、有关前磨牙组的外形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牙根为单根 B、邻面似三角形 C、颌面均有两个牙尖 D、下颌前磨牙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长而锐 E、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颌面五个面 9、牙尖偏远中的牙为:() A、上颌尖牙牙尖 B、下颌尖牙牙尖 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E、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10、有沟跨过颌面至舌面称为远中沟的牙为:()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 11、上颌第一磨牙颌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 B、颊沟、舌沟、远中沟 C、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D、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E、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12、临床拔牙时,可用旋转力拔除的牙是:() A、上、下颌中切牙 B、上、下颌尖牙 C、中切牙与尖牙 D、上颌中切牙与尖牙 E、上颌中切牙与上颌尖牙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复习资料汇总

1)探诊 采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用中指或无名指支靠在邻近牙上,先对主诉牙与可疑牙进行检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检查。检查时先探颌面再探邻面,然后探颊舌面。探诊时用力要轻柔,切不可用暴力。探针小弯可以检查牙齿邻面有无龋坏。 2)扪诊 检查面部肌肉。当患者做咬颌运动,以手指触摸咀嚼肌对比两侧肌力。当患者闭眼后,用手指将上下睑分开,对比两侧肌力。颌面部扪诊时,应检查眼框、颧骨、上颌骨、鼻骨、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体。检查其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压痛。做唇舌部的双合诊时,以一手的拇、食指分别置于病变的两侧进行扪诊。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口底部的双颌诊用双手合诊。根尖部扪诊,用手指扪压牙龈。检查龈沟内有无炎性渗出,根尖部有无波动感和压痛。面颈部淋巴结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驰便于触诊,术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 3)叩诊 检查前应向患者讲明检查过程。叩诊应选择有一定重量的平头器械,如金属口镜柄,不能使用一次性器械。叩诊方法:用口镜柄端垂直轻叩牙齿切缘及颌面或从侧方叩打牙齿唇面和舌面。叩诊时先叩对照牙再叩患牙,每个牙叩击两到三次。叩诊力量不能超过正常牙的耐受程度。叩诊力量先轻后重。垂直叩诊痛提示急性根尖周炎。水平或侧方叩诊痛提示根侧牙周膜炎。根据患者对叩诊的反应以(+ -)号表示检查结果: (-)无疼痛 (±)感觉不明确或酸痛 (+)轻度疼痛 (++)疼痛介于 + -- +++ 之间 (+++)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4)松动度的检查 检查前牙时用镊子夹住切缘晃动,检查后牙时,将镊子并拢后放在牙合面裂沟中央向颊舌(腭)及近远中方向晃动。 临床常用牙松动度记录方法: ①以mm计算松动的幅度: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以内;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在2mm以上。 ②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 Ⅰ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 Ⅱ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及垂直方向松动。 (2)特殊检查 A咬合关系检查4分 B牙髓温度检4分 C颞下颌关系检查4分 D牙周探诊4分 以上抽1题,共4分 1)咬合关系检查 检查时,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观察前牙,后牙咬合关系以及中线关系正中颌时磨牙咬合关系 ①中性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②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 ③完全远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恒磨牙第二双尖牙之间 ④轻度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⑤完全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正中颌时前牙咬合关系 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在3mm以内为正常,超过者为深覆盖 Ⅰ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者 Ⅱ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者 Ⅲ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7mm者 覆颌:是指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其距离在下前牙的切1/3为正常,超过为深覆颌 Ⅰ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3---1/2之间者 Ⅱ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2---2/3之间者 Ⅲ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2/3之间者,下前牙咬在上前牙龈组织上 中线关系正常时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下中切牙中线偏移时,可以用mm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距离,以反映中线偏移程度.此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反颌,锁颌,牙列拥挤以及牙间隙等. 2)牙髓温度检查 温度测试法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水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最新口腔解剖生理学填空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填充题 请将正确内容按序号填充在题中横线上。 1.恒牙中最大的牙是_________,最小的牙是_________,牙根最长的牙是_________,离体后最不易辨认的牙是_________,最常缺失的牙是_________,后牙舌侧髓角不明显的牙 是_________,颊尖偏向远中的恒牙是_________,近中沟越过近中边缘嵴的牙是_________,牙尖偏向远中的乳牙是_________,根尖弯向唇侧的乳牙是_________。 2.最常发生变异的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_________,两斜面相交成_________,四斜面相交则组成牙尖的 _________。 4.胎面的横嵴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相连组成;斜嵴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相连组成。 5. 6又名_________,其_________是4个牙尖中最大者,是6的_________;6的解剖特征是在其胎面有一_________。 6.下颌磨牙的牙冠呈_________形,近远中径_________颊舌径;上颌磨牙的牙冠呈 _________形,近远中径_________颊舌径。 7.一儿童的牙式为6V4III21 | 12 III 4 V 6,其中第二乳磨牙的牙根正处于吸收阶段,第 6V4321 | 1234 V 6 二恒磨牙尚未萌出,该儿童的年龄可能是_________。 8.前牙唇面及舌面的凸度在_________。 9.后牙颊面凸度在_________,舌面凸度在________。 10.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近中接触区,多在________。 11.第一磨牙远中面与第二、第三磨牙的接触区多在_____________。 1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乳牙萌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恒牙萌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后牙髓室的六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恒牙根管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四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恒牙中纯单根管的牙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为双根管的牙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乳牙髓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中性胎时,上颌______的_____对着_____的_____,上颌______的_______,则接触在_______的中央窝内。 20.覆盖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_________,覆胎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 的__________。切道斜度的大小,与覆盖成_________关系,与覆胎成________关系。 21.切道是指下颌前伸到________,在返回至________的过程中,下颌切牙切缘所运行 的轨道。切道与胎平面相交所成的角度称为_________。 22.胎曲线有________,________。 23.下颌纵胎曲线又称________曲线,首先由______描述,是______国的________学家。 24. Bonwill三角是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连线所构成。 25.面部距离又称___________,是指下颌在下颌姿势位时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下颌姿势位时存在于上下牙间的间隙,称为____________。 26.上颌骨的突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上颌骨体邻近的腔、窝、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 一、牙的演化 (一)各类牙的特点 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 鸟类:单锥体牙 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 1.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pleurodont):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thecodont):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 (1)多牙列(polyphyodont):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diphyodont):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homodont):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heterodont):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dental crown):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2)牙根(root of tooth):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dental cervix)(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 (1)牙釉质(enamel):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cementum):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dentin):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dental pulp):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 (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1)切牙 (incisor teeth):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牙根为单根。 2)尖牙 (cuspid teeth):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牙根为单根。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本科)

实验一雕刻的基本手法及器械的使用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的雕刻工具,掌握雕刻的手法,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1.雕刻器械的认识 2.雕刻器械的使用。 [试验器械] 石膏块75mm*40mm*30mm 直尺雕刀石膏勺垫板石膏切刀 [实验方法] 1、雕刻器械的认识 认识雕刀、蜡勺、石膏切刀的名称、作用及使用范围。 2.握刀的基本方法 (1)掌拇指握式: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食指的第二、三指间关节处。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石膏块,同时用左手握着石膏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石膏块作为支点。此种方法多用于修牙冠各面。 (2)握笔式:最常用的一种雕刻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基本相似,称为握笔式。用拇指、食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做支点。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以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3)切割式:食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此种握刀方法多在切石膏或石膏时使用。 3、根据以上雕刻的手法,利用所发石膏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 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上颌中切牙。 [试验器械] 石膏块75mm*40mm*30mm 游标卡尺雕刀垫板 [实验方法] 1.石膏块雕刻 (1)了解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单位:mm) 上颌中切牙冠长冠宽冠厚颈厚根长颈宽近中颈曲度远中颈曲度数值10.5 8.5 7.0 6.0 13.0 7.0 3.5 2.5 (2)画出唇面外形线。 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参考唇面的外形,画出上颌中切牙外形线。 (3)初步形成唇面 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 从石膏块最顶端开始画出冠长,根长,按照邻面的形态结构用圆滑的曲线画出邻面的外形线。(5)初步形成近中面 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6)完成轮廓外形 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以及远中面的雕刻,切掉各面多余的石膏,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外形。(7)完成牙冠个轴面外形 将各个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个轴面的外形高点及邻接点。 (8)完成切缘、切嵴和切角 切缘平直,远中略偏向于舌侧,切嵴不宜太薄或者太厚,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园钝。(9)绘出颈缘曲线 完成颈部的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微园而突出,使牙冠牙根过渡自然。(10)雕出牙冠唇面形态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 1.面口部带状疱疹的典型 临床表现是 A.成簇的红斑、水疱沿三叉神经对称分布,疼痛剧烈 B.成簇的红斑、水疱沿一侧三叉神经分布,疼痛剧烈 C.成簇的红斑、水疱沿一侧三叉神经分布,严重者可超过中线分布至对侧三叉神经,疼痛剧烈 D.颜面部出现红斑,沿一侧三叉神经分布,继而出现水疱,继发感染后成为脓疱,最终结痂,脱痂后留下瘢痕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2.暂时性夹板固定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应保持牙齿原来的位置,不可有牵拉移动力 B.适用于牙列完整者 C.结扎固定后无论有无咬合创伤都应进行充分地调 D.加强口腔卫生指导,严格控制菌斑 E.不用固定牙咬硬物 正确答案:C 3.牙隐裂可伴症状 A.温度刺激痛 B.咬物痛 C.自发痛 D.无明显症状 E.以上都可能 正确答案:E 4.可使粘膜着色的含漱液是 A.Dobell′s B.1%NaHCO3

C.盐水 D.洗必泰 E.3%双氧水(稀释2倍) 正确答案:D 5.可复体牙髓炎区别于急性牙髓炎浆液期的特点是 A.无温度刺激疼 B.无化学刺激疼 C.无自发性疼痛 D.无探痛 E.无叩痛 正确答案:C 6.关于创伤性溃疡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能发现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或自伤、烫伤等病史 B.溃疡部位和形态往往及机械性刺激因素相符合 C.无复发史 D.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很快明显好转或愈合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7.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称为 A.揭皮试验阳性 B.表皮松解症 C.尼氏征阳性 D.OT试验阳性 E.青霉素试验阳性 正确答案:C 8.是否去尽龋坏组织最重要的依据是 A.患者的感觉 B.牙本质的硬度和着色程度 C.窝洞深度 D.内窥镜观察 E.温度刺激后的反应 正确答案:B 9.根尖周炎导致牙周病变的临床表现 A.牙髓无活力或活力异常 B.牙周病变局限于某一颗牙 C.X-ray示根尖周破坏区呈烧瓶样 D.常伴有牙体病变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10.龋第一位好发牙面为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4

第四单元口腔功能 ●考什么? ●最重点是什么? 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 第一节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口腔功能的基础,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运动下颌的肌肉与颞下颌关节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一)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有四个:①右侧颞下颌关节;②左侧颞下颌关节; ③;④神经肌肉。其中双侧颞下颌关节是难以改变的,而

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加以调整。通过调改 面或重建咬合,可改变应力在牙周膜上的分布,从而改变本体感受器传人的信号、间接地调节神经肌肉的反应,以达到影响下颌运动的目的。 (二)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1.下颌运动的形式下颌运动极为复杂,通常将其归纳为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1)开闭口运动:正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从正面观察下颌下降时颏点运动的方向)呈“↓”。为叙述方便,可将开颌运动分为小开颌运动、大开颌运动和最大开颌运动三个阶段,而闭颌运动则大致是循开颌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小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以上,髁突不仅有转动运动,同时还有滑动运动。髁突带动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关节盘在向前滑动的同时又稍向后方旋转。转动运动的轴心仍在髁突,而滑动运动的轴心则在下颌孔附近。因此,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活动既发生在关节下腔又发生在关节上腔,并且有两个运动轴心。在正常情况下,大开颌运动时,髁突可滑到关节结节处或稍前方。关节盘的中间带夹在关节结节顶和髁突嵴顶之间。此时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弹性纤维可

滨医成人教育《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1、动物在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过程中,牙的演化规律是怎样的? 2、简述牙的功能和牙的分类方法。 3、牙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名词解释:接触区;外形高点;线角;点角;牙合面;舌面隆突;轴嵴;边缘嵴;三角嵴;斜嵴;颈嵴; 5、什么是横嵴?什么是斜嵴? 6、请描述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外形。 7、上颌中切牙与下颌中切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8、试述上颌尖牙的解剖外形。 9、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是怎样的? 10、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11、试述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外形。 12、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13、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区别是怎样的? 14、请叙述髓腔各部的名称。 15、什么是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什么是纵牙合曲线? 16、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有哪些? 17、什么是牙尖交错位?什么是后退接触位?什么是下颌姿势位?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8、试述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9、颞下颌关节?关节盘? 20、颞下颌关机的功能解剖特点有哪些? 21、咀嚼肌的名称、起止点、功能是怎样的? 22、试述舌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 23、面动脉、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是怎样的? 24、试述颈外动脉的八大分支。 25、试述口腔颌面部静脉的回流途径。 26、试述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7、试述面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8、名词解释:翼丛、腮腺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 切牙乳头、腭大孔、翼钩、腮腺床、翼腭间隙 29、试述舌下区的内容、境界及其排列。 30、试述颌面部的分区。 31、试述腮腺浅叶上缘、前缘和下端传出的神经血管的排列顺序。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 1.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为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而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每条三角嵴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2.横嵴(transverse ridge):为合面相对牙尖两三角嵴相连,横过合面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合面的重要解剖特征。 3.斜嵴(obligue ridge):合面斜形相对的两牙间三角嵴相连,称为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重要的解剖标志。 4.牙列(dentition):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 5.纵合曲线(sagital curve of occlusion):矢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 6.横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ulusion):冠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 7.Spee curve:即司皮曲线。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为下颌牙列的纵合曲线。 8.横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ulusion):又称Wilson曲线。在上颌,为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上颌的横合曲线。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凹向上的曲线,称为下颌的横合曲线。9.牙尖交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10.覆合(over bite):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 11.覆盖(over jet):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正常时为2~4mm。 12.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牙尖交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 13.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髁突位于其在下颌窝中的最后位置,从该位置开始,下颌还可以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 14.下颌姿势为(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 15.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又称颞颌关节、下颌关节或颅下颌关节,在解剖形态上,它是由盘-颌关节组成的复合关节,该关节又与翼外肌上头关系密切;在生理功能上,通过转动和滑动,不仅参与人们赖以生存的咀嚼和吞咽活动,而且还参与言语和表情等功能。 16.关节盘(articular disk):是介于关节窝、关节结节与髁突之间,略呈椭圆形,内外径长于前后径。为一不能自行修复的特化的纤维性结缔组织。 17.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彭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 18.面部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练成的三角区称为~。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25(25分) 1、根据牙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前牙与后牙 B、同形牙与异形牙 C、切牙、尖牙、磨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 2、不属于牙体组织的结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E、牙髓腔 3、{ 4、牙体长轴是指:() A、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C、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E、贯穿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4、下列关于生长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B、生长叶交界处为发育沟 C、牙发育钙化的中心称为生长叶 D、每个生长叶都发育为一个牙尖 E、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F、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5、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比较:() A、上颌侧切牙形态窄而长 B、" C、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浅 D、上颌侧切牙唇面唇缘平直 E、上颌侧切牙唇面窄小平坦 F、上颌侧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显著 6、上、下颌切牙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下颌切牙牙冠较窄 B、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C、、 D、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E、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F、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浅 7、全口牙中牙根最长的牙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 E、上颌第一磨牙 F、上颌第一前磨牙 8、有关前磨牙组的外形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牙根为单根 B、邻面似三角形 C、颌面均有两个牙尖 D、下颌前磨牙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长而锐 E、: F、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颌面五个面 9、牙尖偏远中的牙为:() A、上颌尖牙牙尖 B、下颌尖牙牙尖 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E、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 10、有沟跨过颌面至舌面称为远中沟的牙为:()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 11、( 12、上颌第一磨牙颌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 B、颊沟、舌沟、远中沟 C、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D、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复习资料汇总

(1)特殊检查 1)探诊 采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用中指或无名指支靠在邻近牙上,先对主诉牙与可疑牙进行检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检查。检查时先探颌面再探邻面,然后探颊舌面。探诊时用力要轻柔,切不可用暴力。探针小弯可以检查牙齿邻面有无龋坏。 2)扪诊 检查面部肌肉。当患者做咬颌运动,以手指触摸咀嚼肌对比两侧肌力。当患者闭眼后,用手指将上下睑分开,对比两侧肌力。颌面部扪诊时,应检查眼框、颧骨、上颌骨、鼻骨、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体。检查其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压痛。做唇舌部的双合诊时,以一手的拇、食指分别置于病变的两侧进行扪诊。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口底部的双颌诊用双手合诊。根尖部扪诊,用手指扪压牙龈。检查龈沟内有无炎性渗出,根尖部有无波动感和压痛。面颈部淋巴结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驰便于触诊,术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 3)叩诊 检查前应向患者讲明检查过程。叩诊应选择有一定重量的平头器械,如金属口镜柄,不能使用一次性器械。叩诊方法:用口镜柄端垂直轻叩牙齿切缘及颌面或从侧方叩打牙齿唇面和舌面。叩诊时先叩对照牙再叩患牙,每个牙叩击两到三次。叩诊力量不能超过正常牙的耐受程度。叩诊力量先轻后重。垂直叩诊痛提示急性根尖周炎。水平或侧方叩诊痛提示根侧牙周膜 炎。根据患者对叩诊的反应以(+ -)号表示检查结果: (-)无疼痛 (±)感觉不明确或酸痛 (+)轻度疼痛 (++)疼痛介于 + -- +++ 之间 (+++)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4)松动度的检查 检查前牙时用镊子夹住切缘晃动,检查后牙时,将镊子并拢后放在牙合面裂沟中央向颊舌(腭)及近远中方向晃动。 临床常用牙松动度记录方法: ①以mm计算松动的幅度: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以内;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在2mm以上。 ②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Ⅰ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 Ⅱ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及垂直方向松动。 (2)特殊检查 A咬合关系检查4分 B牙髓温度检4分 C颞下颌关系检查4分 D牙周探诊4分 以上抽1题,共4分 1)咬合关系检查 检查时,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观察前牙,后牙咬合关系以及中线关系正中颌时 磨牙咬合关系 ①中性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②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 ③完全远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恒磨牙第二双尖 牙之间 ④轻度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⑤完全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正 中颌时前牙咬合关系 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在3mm以内为正 常,超过者为深覆盖 Ⅰ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者 Ⅱ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者 Ⅲ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7mm者 覆颌:是指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其距离在下前牙的切 1/3为正常,超过为深覆颌 Ⅰ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3---1/2之间者 Ⅱ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2---2/3之间者 Ⅲ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2/3之间者,下前牙咬 在上前牙龈组织上 中线关系正常时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下中切牙 中线偏移时,可以用mm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距离,以反映中线偏移程 度.此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反颌,锁颌,牙列拥挤以及牙间隙等. 2)牙髓温度检查 温度测试法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水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正常牙髓对20~50℃的水一般无明显反应;对10~20℃的冷水或50~60℃的热 水很少引起疼痛,以低于10℃为冷刺激,高于60℃为热刺激。 温度测试分为冷诊法和热诊法: I冷诊法用冷水、小冰棒、二氧化碳、雪或氯乙烷作为冷刺激。将被测牙 隔湿后,将小冰棒置与牙唇舌面中1/3处,观察患者反应。测试前先向患者说明 检查目的和感觉.用冷水进行测验时,要从可疑患牙后面的牙开始,依次向前进 行,以免干扰对患牙的判断。 II热诊法的刺激源可以是热水、热牙胶或热金属器械,加金属冠的牙也 可用橡皮轮打磨生热作牙髓测验。将被测牙隔离,但注意保持牙面湿润,将牙胶 棒在酒精灯上加热变软,但不冒烟.放与唇舌面中1/3处。测试时先测对照牙(对 照牙首选同颌同名牙,其次对颌同名牙,再其次同组牙.)注意:避免在有病损部 位以及修复体(金属或非金属)上测试,热测法应保持牙面湿润,防止牙面上沾上 牙胶,保护软组织避免烫伤,隔离被测试牙 温度测试的临床意义: Ⅰ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 Ⅱ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 Ⅲ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Ⅳ迟钝:同样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 Ⅴ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急性牙髓炎为快速而剧烈的疼痛; 慢性牙髓炎则表现为迟缓且不严重的疼痛的,有时冷刺激可缓解急性化脓性牙 髓炎的疼痛反应。 3)颞下颌关节检查: 关节动度检查: ①耳屏前扪诊:以双手示指分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突的外侧 面,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状突的活动度,有时并或感到弹响与磨擦。 ②外耳道指诊法: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两侧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 进行触诊,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和侧向运动,以了解髁突的活动度及冲击感。 咀嚼肌检查: 依顺序扪压颞肌,咬肌等有无压痛 下颌运动检查: 主要通过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运动、侧颌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的 功能是否正常,重点检查内容是:关节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对疼痛要明确 疼痛的部位、出现时间和性质,对弹响和杂音要明确发生时间、性质、次数和 响度,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在开闭 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临床上张口受限分度: ①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仅可置入两横指,约2~2.5㎝左右; ②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仅可置入一横指,约1~2㎝左右; ③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到一横指,约1㎝以内; ④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4)牙周探诊 (改良握笔法)探诊时要有支点,口内或口外支点,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顶端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探入力要轻,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 可编辑

(完整word版)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

1解剖牙冠:以牙颈部为界的牙冠。 2临床牙冠:暴露于口腔内未被牙龈覆盖的牙体部分。 3出龈:牙冠破龈而出的现象。 4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5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正常情况下中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 及下颌的两中切牙之间。 6牙体长轴: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纵轴。 7接触区: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部位。 8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于一线的角。 9轴面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 10点角:三面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 11外形高点:牙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12轴嵴:在牙体的个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到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13边缘嵴:位于前牙的舌面近中、远中边缘处和后牙的颌面与轴面相交处的嵴 14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颌面中央的嵴,每个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个斜面组成 15髓室顶:髓室朝向牙冠颌面或切嵴的髓壁 16髓室底:髓室朝向牙根的髓壁 17髓室壁:髓室朝向牙冠轴面的四个壁,有近中髓壁,远中髓壁,唇颊侧髓壁和舌侧髓壁 18髓角:指髓室向牙尖方向突起呈角状部分 19根管口:为髓室与根管交界的部分,由髓室观察呈漏斗状 20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若根管仍存在则称根尖分歧(若根管不复存在,则称根尖分叉) 21副根管: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的通道,多见于磨牙(副根管通向牙周膜的孔称副孔) 22鼻小柱: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 23腮腺床: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第9~12对脑神经) 24牙体全长:从切缘或牙尖顶至根尖的距离 25冠长:从切缘或牙尖顶至颈缘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26根长:从颈缘的最低点至根尖距离 27冠宽:牙冠近远中面上最突出点之间的距离 28颈宽:牙冠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 29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外形高点间的距离 30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高点的距离 31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2牙间交错牙合: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33牙合关键:第一磨牙的牙合关系 34颌位:指下颌相对于上颌乃至整个颅骨的位置关系 35咀嚼效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 1、下颌磨牙的共同点:①磨牙体积由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依次减小②牙冠体积较前磨牙大,牙合面宽大,其形态结构复杂③上颌磨牙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合面为斜方形,下颌磨牙的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牙合面为长方形④牙尖多,一般为四五个牙尖⑤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舌面外形高点在中三分之一处,近远中接触区均为牙合三分之一的牙合缘附近⑥牙合面发育沟副沟多,并有通向颊舌面的沟,以利于食物在咀嚼时自牙合面溢出,同时沟窝点隙多发生龋病⑦牙根根干粗,根分叉,一般为两个或三个牙根 2、上下第一磨牙咬合面特征上颌第一磨牙:①牙合面外形为斜方形,近中颊侧轴面角为锐角,远中颊侧轴面角为钝角 ②牙合面观: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三角嵴在牙合面中央斜行相连构成斜嵴③牙合面见较大的中央窝和较小的远中窝,在中央窝的近中见较浅的近中点隙④中央窝的深度>远中窝的深度>近中点隙的深度,中央窝在中轴上,远中窝偏向舌侧⑤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长且清晰锐利下颌第一磨牙:①牙合面呈长方形或六角形,近中颊侧角为锐角,远中颊侧角为钝角②牙合面观: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③近中边缘嵴较直且清晰,远中边缘嵴圆突,近中边缘嵴短,远中边缘嵴较长④牙合面见颊沟,远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五条主沟⑤有较大的中央窝和较小的近中窝及远中窝,中央窝的深度>远中窝的深度>近中窝的深度,近中窝和中央窝在中轴上,远中窝偏向舌侧。 3、颈部的境界和分区①颈部以下颌骨下缘、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分界,下以胸骨颈静脉切迹、锁骨、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精品

【关键字】方法、认识、问题、要点、有效、掌握、了解、研究、特点、位置、突出、基础、项目、倾向、关系、逐步、形成、方向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 【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 2.测量牙体牙 【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 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 B C E D F G 图2-1前牙测量方法 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 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 E F G 图2-2后牙测量方法 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 (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 (8)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图2.1G,图2-2G)。 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结果表中。 4.根据测量数值,对照离体牙,分别绘出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各面的外形。 [思考题] 1.上颌中切牙和尖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如何区分上下颌的前牙? 2.如何区分上下颌和左右侧的前磨牙? 3.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4.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三根时,其牙根的分布、形态有何区别?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 找到好的复习方法对于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生们面对的是繁多的知识点和刷不完的题海,没有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很难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了帮助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生们更好地复习,提升大家的通关率,七颗牙学堂小七老师整理总结了“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分享给大家。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 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量化,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学习,按时完成学习的进度,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复习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算复习内容再多,也能够在考前完成复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脑里知识循环 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经常回忆也就是滚动的学习,我们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抽出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想一下这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重要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没有。这样可以随时检测我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3、学习无处不在 这种方法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常采用。比如做一些卡片,图表等便于携带的学习资料,随时带在身上!在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有空余的时间,可以随时拿出来学习!当然,也可以选择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七颗牙学堂理论精讲网课,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充分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来进行复习。 4、善于排除干扰 一是排除外界的干扰,首先要寻找安静的、适合学习的环境,如果在公园里看书,效果肯定差强人意;二是排除内心干扰,在学习的时候,心中不要想其它的事情,专心精力投入学习。 5、保持放松心情 人的记忆是有曲线的,不要盲目的学习,要正视学习,学习是需要坚持的,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整理版

5.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E :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堂跟踪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 )、( )、( 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 ( ),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 4.中线为通过( )、( 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 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 )、( 二、选择题: 1.作为判断下颌中切牙左右的依据的结构是: E A 、近中切角近直角 B 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 D 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 E 、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 2.关于牙釉质正确的说法是: A A 、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B 、色泽较黄 C 、覆盖牙体表面 D 覆盖牙根表面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 、不如牙釉质坚硬 B 、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 C 、白色透明 D 围成牙髓腔 E 、是牙体的主质 4.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 B )诸部位的 )和 1.人类的牙列为( ),包括( )和( )。( )共有 20 个,( )共有 32 个。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 乳牙分为( )、( )和( ) 三类;恒牙分为( )、( )、( )和 ( )四类。 3.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一 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和( ) )。 )。 )。 )。 )。 )和( )三个阶段。 C 远中切角为钝角 ( )。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一、填空: ),左侧下颌第二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