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输电线路“三跨”专项隐患治理工作方案

架空输电线路“三跨”专项隐患治理工作方案

架空输电线路“三跨”专项隐患治理工作方案
架空输电线路“三跨”专项隐患治理工作方案

架空输电线路“三跨”隐患治理工作方案

为加快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区段(以下简称“三跨”)隐患治理进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保障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总结分析影响“三跨”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依据“三跨”隐患治理原则开展隐患核查与治理,确保不发生倒塔、导地线断线、绝缘子掉串等事件,不发生影响较大的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事件。

二、治理原则

1.对采用独立耐张段跨越的在运“三跨”,按《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对15mm及以上冰区的特高压“三跨”和5mm及以上冰区的其它电压等级“三跨”,导线最大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应比同区域常规线路增加10mm,地线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增加15mm;对历史上曾出现过超设计覆冰的地区,还应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不满足覆冰验算时应进行改造。

2. 在运线路跨越高铁时,杆塔应满足结构重要性系数不低于1.1的要求,不满足应进行改造。

--

3. 在运“三跨”应满足独立耐张段跨越要求,不满足应进行改造。

4. 易舞动区防舞装置(不含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安装位置应避开被跨越物。

5. 500kV及以下“三跨”线路的悬垂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双串设计,耐张绝缘子应采用双联及以上结构形式,单串强度应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力要求,并应考虑断线或断联情况下的冲击荷载受力要求;“三跨”地线悬垂应采用独立双串设计,耐张串连接金具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6. “三跨”区段宜选用预绞式防振锤。风振严重区、易舞动区“三跨”的导地线应选用耐磨型连接金具。

7. 跨越高铁时应安装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在跨越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时应安装图像或视频监控装置。

8. 在运“三跨”,应结合停电检修开展耐张线夹X光透视等无损探伤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处理。

三、重点工作

1. 开展“三跨”隐患专项核查

梳理110(66)kV及以上线路“三跨”情况,逐条对照隐患治理原则组织专项隐患核查,并开展设计校核,完善校核报告,各单位组织审查后,对发现的隐患和不满足隐患治理原则的“三跨”纳入“三跨”治理范围,2018年6月完成。

--

2. 开展耐张线夹隐患排查

在运“三跨”应结合停电计划开展一次耐张线夹金属探伤检查,检查结果(探伤报告、X光片等)存档备查;压接质量存在问题的耐张线夹要立即处理。已安排停电计划的“三跨”应开展金属探伤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耐张线夹进行更换处理;对未安排停电的“三跨”,应通过无人机航巡照片比对、同型比对等方式进行检查,可疑之处应申请停电进行探伤检查和处理。

3. 编制治理计划

2018年6月前,根据隐患核查结果,各单位应有针对性地修订治理方案,完善线路“三跨”治理计划(2019-2022年)。在此基础上,按轻重缓急编制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4. 加强效果评估和考核

结合“三跨”改造治理工作,逐步对线路杆塔、基础、导地线、金具等关键部件进行取样分析,建立输电线路本体性能与运行年限、环境等相关数据库,并搜集整理“三跨”线路设计参数、力学模型、施工图等电子文档,为改造前后“三跨”运行状态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组织开展“三跨”隐患治理回头看,对隐患治理落实情况进行再梳理、再排查,确保实现分年度目标、按期完成总体目标。加大“三跨”治理考核力度,治理进度和效果纳入输电精益化年度考核指标。

--

四、治理顺序

“三跨”线路段应采用独立耐张段跨越,耐张段内耐张线夹应压接良好,抗冰、风能力校核应满足最新要求,对不满足以上要求的线路段要纳入治理范围,并遵照以下原则进行治理。

一是耐张线夹X光检测发现安全隐患的应优先治理;二是“三跨”非独立耐张段应优先治理;三是依据被跨越物重要程度,应按照跨高速铁路、跨重要输电通道、跨高速公路顺序安排治理;四是依据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可靠性程度,应按照110(66)kV、220kV、500(330)kV、750kV及以上线路顺序安排治理,直流接地极线路治理原则参照110kV线路执行。“三跨”总体情况见附件1、2。

五、工作要求

1.各单位将“三跨”隐患治理工作列入本单位重点工作,明确各阶段治理范围和治理计划,并制定量化目标;对于新建线路,在可研、初设审查阶段应明确提出“三跨”相关技术要求并督促落实,避免出现边建设边治理的情况。

2. 线夹压接不到位、连接金具严重磨损等问题应在当年处理完毕;对于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应纳入治理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落实到大修技改项目储备计划中,同一条线路“三跨”治理宜集中在同一年度实施。

3. 中国电科院牵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配合,完善“三跨”本体各部件取样分析方法,优化“三跨”改造前

--

后力学模型,逐步丰富“三跨”运行状态评估数据库。

六、时间节点

1. “三跨”耐张线夹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应纳入常规工作范畴。

2. 2018年1月前更新跨高铁区段隐患台账及治理计划;

3.2018年底前,完成110千伏及以上跨越高速铁路非独立耐张段改造及其他隐患治理,2/3跨高铁区段应实现“可视化”。

4. 2019年底前完成所有在运跨重要输电通道线路隐患治理,全部“三跨”应实现“可视化”。

5.2020年底前完成跨越高速公路线路非独立耐张段改造之外的隐患治理。

6.2022年底前完成所有跨越高速公路线路非独立耐张段治理。

七、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

“三跨”隐患治理工作由国网运检部组织,各单位运检部负责,运维单位具体实施,中国电科院、各单位设备状态评价中心提供技术支撑。

2. 高度重视落实,周密安排部署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三跨”隐患治理工作,积极组织运维单位落实工作要求,对隐患治理工作要周密安排,确保摸清各

--

项隐患、合理安排治理计划,确保治理落实到位。

3. 统一标准实施,加强督导检查

各单位要按照相关技术要求,统一排查标准和治理标准,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治理计划。

附件:1. 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三跨”总体情况

2. 各单位输电线路“三跨”总体情况

--

--

附件1

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三跨”总体情况

附件2

各单位输电线路“三跨”总体情况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