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期末考试题(基础卷1)(2)(解析word版)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期末考试题(基础卷1)(2)(解析word版)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期末考试题(基础卷1)(2)(解析word版)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期末考试题(基础卷1)(2)(解析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新教材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基础篇)(解析版)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胞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B.草履虫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C.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D

【解析】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草履虫为单细胞结构,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正确;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错误。

2.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具有生物膜

B.都含有核糖体

C.都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

D.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均含有细胞膜,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的一种,A正确;原核细胞中只含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相同,B正确;真核细胞中有些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核细胞有些也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例如乳酸菌等厌氧性微生物,C错误;细胞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

3.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Ca2+B.SO42-C.Zn2+ D.H2PO4-

【答案】C

【解析】Ca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S、O是大量元素,B错误;Zn是微量元素,因此植物根细胞吸收Zn 2+很少,C正确;P、O、H是大量元素,D错误。

4.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蛋白质

B.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C.蛋白质变性是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答案】B

【解析】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含有肽键,包括蛋白质、多肽、尿素等,A错误;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8个,B正确;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变性蛋白质的肽键并未被破坏,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C错误;蛋白质是由1条或1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D错误。

5.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均不能水解

B.麦芽糖和蔗糖分布在某些植物细胞中

C.细胞膜上的糖类能与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

D.组成生物体的糖类都能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均属于单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麦芽糖和蔗糖分布在某些植物细胞中,B正确;细胞膜上的糖类能与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构成糖蛋白或者糖脂,C正确;组成生物体的糖类中如纤维素以及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它们属于细胞内的结构组成部分,D错误。

6.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③均为高能磷酸键

B.②断裂后形成ADP

C.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D.②和③都断裂后所形成的产物中有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A TP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普通化学键,②③表示高能磷酸键,其中③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A正确;②断裂后形成AMP,B错误;A 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图中②和③都断裂后所形成的AMP含有一个腺苷(腺嘌呤和核糖)和一个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正确。

7.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

D.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但水分子可以通过磷脂分子的间隙通过细胞膜,B错误;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C正确;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D正确。

8.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

D.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A正确;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C正确;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D正确。

9.将洋葱鳞茎从土壤中拔出,立即取其鳞片叶表皮置于0.3 g?mL-1的蔗糖溶液中,待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将该表皮从蔗糖溶液中取出并置于清水中,当细胞形态再次不发生变化时,则()

A.细胞中的含水量与实验开始时相等

B.细胞液中蔗糖浓度较实验开始时高

C.细胞壁对原生质层的“挤压”达到最大程度

D.细胞液渗透压消失,细胞不再吸水

【答案】C

【解析】实验最终细胞处于清水中,细胞内渗透压大于细胞外,细胞会吸水到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此时细胞的含水量多于实验前,A错误;实验最终细胞外为清水,细胞比实验初始时含水量多,细胞液中蔗糖浓度比实验开始时低,B错误;由于细胞壁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细胞在清水中吸水量会被限制,直到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为止,C正确;实验结束时,细胞依然有活性,内外存在浓度差,细胞液中的渗透压较实验开始时偏低,D错误。

10.如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答案】D

【解析】AB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逐渐增强,影响AB段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A正确;BC 段底物浓度不断增加,但是反应速率不变,此时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是一定的,B 正确;曲线Ⅰ和曲线Ⅱ的变量是温度,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主要是因为温度的影响,C正确;测定最适温度还需要在37℃左右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进行检测,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D错误。11.下列对同位素标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氨基酸,在细胞膜上不会检测到15N

B.用18O标记CO2可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C.小鼠吸入18O2后,细胞中的H2O和CO2中均可检测到18O

D.用14C标记CO2叶肉细胞中的C5中不可能有14C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利用15N标记某氨基酸,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然后出现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错误;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应该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得到的氧气质量比为8:9,B错误;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因此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C正确;给水稻提供14CO2,暗反应中要发生CO2+C5→2C3和C3的还原C3→(CH2O)+C5+H2O,故叶肉细胞中的C5中也可能存在14C,D错误。

12.下图表示的是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b

B.f在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时候能产生水

C.植物细胞中a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绿色植物的细胞中都含有a、c、d、e、f

【答案】D

【解析】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A正确;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能产生水,B正确;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13.黑藻在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中有很多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选择黑藻的幼嫩叶片才能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B.成熟黑藻叶片一般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C.黑藻叶片可以作为“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材料

D.用黑藻叶片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A

【解析】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材料不只有黑藻叶片,理论上只要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均可用作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实验材料,如菠菜叶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A错误;成熟黑藻叶片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所以一般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B正确;黑藻叶片的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可以作为“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材料,C正确;黑藻叶片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

含大液泡,可用作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材料,其中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D正确。14.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加NaOH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CO2

B.②中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也能生存

C.反应过程中③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反应完全后②中的溶液会使酸性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

【答案】D

【解析】①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干扰,A正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以生存,B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会释放CO2,使③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使酸性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的物质是酒精,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D错误。

15.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全部蛋白质

B.叶绿体的内膜向内折叠,与基粒一同构成了复杂的膜系统浸润在基质中

C.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基质中所含的酶的种类和物质成分相同

D.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不同,增大的膜面积利于物质合成或分解

【答案】D

【解析】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A错误;叶绿体的内膜是平滑的,没有向内折叠,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所含的酶的种类和物质成分不同,C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不同,线粒体是通过内膜折叠形成嵴,叶绿体是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正确。

16.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溶质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溶质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B

【解析】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均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液,使细胞液溶质的浓度升高,而甘油溶液溶质的浓度降低,因此,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7.下列有关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

B.醋酸杆菌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食醋

C.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少量ATP

【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中有些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例如好氧型细菌、蓝藻等,其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醋酸杆菌是一种需氧型细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其在有氧条件下生成食醋,B错误;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D错误。18.欲判断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A.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观察是否出现紫色

B.用蛋白酶处理,检测其活性是否丧失

C.用RNA水解酶处理,检测其活性是否丧失

D.与斐林试剂反应,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反应,可用于酶本质的鉴定,A正确;若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用蛋白酶处理使其失活,则酶失去催化的作用,可验证为蛋白质,B正确;若酶的本质为RNA,用RNA 水解酶可将其水解,从而让其失去催化的能力,可鉴定为RNA,C正确;斐林试剂可用来检测还原性糖,但酶的本质不为还原性糖,D错误。

19.A 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 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答案】D

【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有A TP生成,A正确;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

正确;A 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A 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D错误。

20.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B

【解析】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

2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解体后出现了染色体

B.前期的较晚时候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

C.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末期形成细胞壁

D.有丝分裂使得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被精确均分

【答案】D

【解析】染色体的出现,先于核膜解体,A错误;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B错误;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末期形成细胞核膜,C错误;有丝分裂使得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被精确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正确。

2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答案】D

【解析】人的正常体细胞最大分裂次数为50次,A正确;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引起细胞衰老,B正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会被溶酶体清除,C正确;衰老细胞代谢速率慢,D错误。

23.下图为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用盐酸和酒精处理使细胞分离开来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最佳区域是①

C.经低温处理后,③处可出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

D.使根尖细胞数目增加的主要区域是②

【答案】D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分生区进行细胞分裂,故使根尖细胞数目增加的主要区域是③,低温处理分生区的细胞,会抑制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24.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与结论均相符合的是()

实验名称结论

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的肤色不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②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蝾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③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

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只与细胞核有关

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美西螈核移植实验说明细胞核可以控制生物性状,肤色也是由细胞核控制的,①错误;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中,有细胞核的可以增殖分化,而没有细胞核的不可以,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②正确;在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中,去掉细胞核的变形虫不能存活,取出的细胞核也不能单独存活,说明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③正确;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④错误。

25.如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色素时,要加入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

B.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

C.实验结果①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

D.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

【答案】B

【解析】提取色素时加入SiO2是为了研磨充分,而加入CaCO3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光下和避光条件下实验结果①色素带不同,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26.血红蛋白含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其空间结构模式图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其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序号①~⑨中,代表R基的有:______(写序号),图乙所示的这段肽链由________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3)据两图可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________个羧基,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__个羧基。

(4)血红蛋白在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α肽链含141个氨基酸残基,β肽链含146个氨基酸残基,则血红蛋白的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

(2)氨基②④⑥⑧ 3

(3)3 8

(4)47134

【解析】(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中心碳原子连接着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H、一个R基。

(2)由分析可知,图乙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分析题图中②④⑥⑧四个R基可知,⑥⑧R基相同,

因此图B显示的该段肽链中四个氨基酸共3种。

(3)由题图可知,图B表示β肽链中有2个氨基酸中的R基含有羧基,因此该β链中至少含有3个羧基;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2条β链中的羧基至少是6个,2条α链至少含有2个,因此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8个羧基。

(4)根据题意,构成该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数为141+141+146+146=574个,脱水数=574-4=570个,所以该血红蛋白的分子质量=574×100-18×570-二硫键数×2=47134。

27.如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一般来说构成⑤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____________有关。

(3)细胞中的动力车间指的是①___________,O2进入此细胞器需要穿过_____层磷脂分子层。

(4)该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膜脂质

(2)中心体有丝分裂

(3)线粒体 4

(4)细胞核核仁

【解析】(1)⑤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一般构成⑤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

(2)③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细胞中的动力车间指的是①线粒体,线粒体是两层生物膜构成的,故O2进入线粒体需要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

(4)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

28.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其中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细胞的O2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③~⑦中,可发生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为________,可发生在膜结构上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

(2)图2中影响d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________。在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条件下,每天至少需要________h 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若将该植物放置于密闭容器中,通过仪器测定CO2的变化计算该植物1h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需要先将该密闭容器放置在________处理1h。

(4)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⑤⑥⑦③⑦

(2)CO2浓度、温度 6

(3)黑暗条件下

(4)使研磨充分

【解析】(1)③表示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相关生理过程③~⑦中,③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⑦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可发生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为呼吸作用,即⑤⑥⑦,可发生在膜结构上的生理过程为③光反应阶段、⑦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2)d表示光饱和点,限制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在光照强度为1000lx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15,呼吸速率为5,只有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设每天至少需要X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则15X-5(24-X)>0,算得X>6。因此在光照强度为1000lx的条件下,每天至少需要6h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若将该植物放置于密闭容器中,通过仪器测定CO2的变化表示净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故通过仪器测定CO2的变化计算该植物1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需将该密闭容器放置在黑暗条件下处理一小时。

(4)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有助于研磨充分。

29.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甲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图乙是图甲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甲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②(填“>”,“=”或“<”)。乙图中这两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图丙中⑦为________,⑦由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填文字)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相当于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⑥中的液体叫______。

(4)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____性。

【答案】(1)半透膜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2)<<

(3)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③细胞液

(4)选择透过性

【解析】(1)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有两个: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渗透作用发生时,水分从低浓度溶液进入高浓度溶液,乙图显示,水分进入漏斗,说明①小于②;渗透作用发生后,漏斗内的液面仍高于烧杯,说明①仍然小于②。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丙中⑦表示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图甲渗透系统中的③半透膜;⑥表示液泡膜,其内含有的液体为细胞液。

(4)与图甲中的半透膜相比,图丙中的⑦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0.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

(主要是磷脂)

糖类(%)变形虫细胞膜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44 52 4

人红细胞膜49 43 8

线粒体内膜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70 30 0

(1)依据上表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物质组成的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鉴定细胞膜上的糖类是否具有还原性,可以使用___________试剂,水浴加热至_________℃,看是否有_________现象产生。

【答案】(1)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磷脂)细胞膜含有少量的糖类,而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没有糖类(2)斐林试剂50℃-60℃砖红色沉淀

【解析】(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化学物质组成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上,表中数据显示,化学物质组成的主要区别是细胞膜除了有磷脂和蛋白质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而细胞器膜则不含糖类。

(2)检测还原糖应用斐林试剂,可以使用菲林试剂。在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时,应先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且反应进行时需要水浴加热到50℃-60℃之间,还原性糖能将蓝色的Cu(OH)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出现砖红色沉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