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绪论

物理绪论

物理绪论
物理绪论

绪论

我们人类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头上的天空有多高?上面住着神仙吗?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平的还是圆的?地下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举出哪些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呢?我们身边的所有的物体都在按照它们各自的方式运动着,它们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呢?……

我们小的时候总会有一段时期整天围绕着父母询问这样那样

的问题,即使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似乎也不能满足我

们天生的求知欲。现在,你还保持着这种探索问题的兴趣吗?你

还想了解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的奥秘吗?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理学吧,物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可以帮你

解开这些谜团的课程。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怎样学好物理学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有人说,对自然科学而言,20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这并不夸张。现在人们常常提到高新技术,如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防御技术、现代医疗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它们的发展都与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密不可分。

空间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中的核磁共振成像术,就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可出现不同磁能级的原理,当外加磁场的频率为某些特定值时,原子核吸收磁场能而跃迁到较高的磁能级,即达到核磁共振。测出不同的共振核在人体中的分布特征,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就可以组建人体器官任意断面的高清晰度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诸如肿瘤、脑血管疾病等过去十分难以诊断的病症。这无疑对现代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核磁共振仪人脑的核磁共振图像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验与观察的方法、理想化实验(思想实验)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理想化的方法、假说的方法、近似的方法、实验效果放大与转化的方法、用数学公式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等,是物理学发展史中被普遍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它们促进了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被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借鉴和应用,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通力合作,利用物理学X射线衍射的实验方法,在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功地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为人类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沃森、克里克和DNA模型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在17~18世纪,由于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学的发展,促生了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为人类从手工业生产向机械化大生产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使人类从事海、陆大规模的长途交通和运输成为可能;19世纪初,由于电磁学研究的成熟,电力的开发与利用被人类提到了议事日程中来。进入20世纪,电气化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目前我们的生产、生活几乎一刻也离不开电;20世纪以来,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清洁能源。光纤通信的普及,使人们变得“天涯若比邻”。航天飞机的出现,使“嫦娥奔月”的神话成了现实……

18世纪中叶,由于物理学对热机和

热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导致了蒸汽机的发

明,引起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

了机械化时代。左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

汽机。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拉第关于电

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以及麦克斯韦电磁理

论的建立,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无线

电通信等设备的发明和应用,引起了第二

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左图依次是法拉第、世界上第一台发电

机、麦克斯韦。

进入到20世纪,原子核物理学的研

究,向人们展示了新的能源——核能。人

类社会进入核能时代。左图为我国的第一

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目前,随着电子计算机、通信、激光、

空间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

迅速普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左图显示世界

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即可进行方便地

交流。

怎样学好物理学

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要注意理解

有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抽象概括取得的;有的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演绎等方法推导得出的。我们要学好物理,就应该重视对这些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理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要善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如解释现象、讨论问题、设计实验、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等。要在实际应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做好练习题

物理练习题多数是实际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和简化。做练习题的过程就是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它也是加深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些机会,检验自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独立完成作业。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

从m 到( ~) m ,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尺度共跨越了42 ~43个数量级。

物理学研究的时间尺度

从s 到s ,宇宙间各种事物的时间尺度跨越了43~44个数量级。

高中物理绪论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绪论》教学设计 风陵渡中学杨华峰 一、设计思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件采用了PowerPoint制作平台,在设计制作时所追求的是知识性和思想性,而不追求多媒体技术的技巧性,追求的是多媒体技术为我服务而不是我为多媒体技术服务,课件在设计制作时力求通过恰到好处的动画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特殊渲染作用,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强大震撼效果,使学生一进入高中就立刻感受到全新的物理学气息,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高中物理绪论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第二个目的:使学生对物理学的概况、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物理学的研究特点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好物理学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目的:对学生开始进行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开始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逐步使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激发起学生创新的欲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科学家,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虽然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毕竟是一个农村中学,这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可以这样说我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败的学生,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和实地调查, 我们发现了学习困难学生有一个共同过程和主要原因:这就是不管这些孩子一开始变差的原因是多么的不相同, 但有一个过程却是一样的, 这就是他们经历一个学习反复失败的过程, 也就是说, 学习反复失败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差的主要原因。学习反复失败必然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正是在反复失败的过程中, 学生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和失败者心态,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 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有趣有用的物理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科学之旅有趣有用的物理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了解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 2.过程与方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二、新课开始

【教学后记】 --科学之旅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391 更新时间:2009-6-10 19:36:12 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 课时:1课时 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 性;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 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4)用STS 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 巨大作用; (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 法。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 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 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具:教材中图0.1—1至0.1—4及0.1—9、0.1—10的实验装置, 三棱镜一付,小石子一枚,开水和带盖的空矿泉水瓶。 教程: 一、导入语:(衔接式、启发式) 1、上节我们对大家学习物理做了一些基本的要求。我们说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非常有趣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会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2、不过大家可要大胆回答问题,踊跃做实验哟!咱们看谁做得最好了! 二、关于“有趣有用的物理”的引导性学习: 1、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声、光、热、电、力现象。 2、教师演示实验: (1)、“冷水使热水沸腾”实验; 指导:我们将在热现象、力学综合内容中学习。 (2)、“会跳舞的小人”实验; 将在第一章学习到: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3、想想做做学生趣味实验; (1)“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吗?” 我们将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三章中学到。

物理前言

写在前边的话 本书所包含的内容是我们从高中三年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来源于编者三年精心整理的笔记、做过的经典例题以及从大量练习之中总结出的解题规律,解题思想方法,对高中物理的几大部分: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本书选修部分为3-5)以及考纲涉及的实验作了详尽的讲解。本书秉承哈三中学子原创的原则,也正是因为我们是刚刚度过高中三年的“过来人”,所以我们了解初学者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时的感受,也了解高三在向高考冲刺的同学遍观群书,披沙拣金的需求,所以我们整理的内容易懂而不缺乏深入,全面而又有所侧重,我相信会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这本书在使用时,要对给出的知识点熟练掌握。本书所给的知识点不仅仅是一个模块的基本内容,还涵盖了对于一些常见问题或是难点的核心思想的提炼以及对基本知识的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或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间段拥有多少精力,筛选出自己需要掌握的部分,再将这些总结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应用到例题和练习题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在总结与应用中获得进步。 关于物理这门学科,编者给出三点建议。首先,既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不应该题海战术。学习物理,需要不断地,周期性地练习,更需要善于从典型题中摸出规律,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思想,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其次,学习物理需要有钻研精神,遇到疑难问题不要束手等待老师解答,而要积极主动去思考,尽可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解决,每解决一次这种问题,自己的思维都会得到一次突破。另外,考试的时候字迹很关键,好的卷面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最后,我们为奋斗在高考路上的学弟学妹们送去诚挚的祝愿: 高考是属于你们的战役, 愿你们这一战打得漂亮,打得无怨无悔! 编者:丁元(669分) 王子璇(664分) 许文博(648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1)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物理课程是学习物理学的启蒙课程,引言则是启蒙的开篇,它为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领略物质世界的美妙与和谐。 从引言的教材看编写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终生的探索热情,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质疑精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一目的不是通过一节课可以实现的,要一如既往的贯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本节教材采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生动的画面,展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尝试体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对于这些物理现象,由于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有限,教师无需花费时间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并产生疑问,产生追根到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科学学科,通过小学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科学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停留在了解、识别的层面上,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处于低层次,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层次;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的一些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迁移到初中的学习,更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的研究方法,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目标设计】 目标设定的要素是: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起点;二、将《课标》与教材内容结合;三、思考学生的实际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四、教学重、难点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效度以及实现途径。根据以上几个要素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感受物理学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全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他们初步的观 察能力。 2、让学生在观察后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评估,让学生体验如何发现有研究价值

绪论课

高一物理必修一:绪论课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黄,单名一个琳。第一节物理课是绪论课,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1.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五个部分。其中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电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 这里有的同学们可能想问了,力学、电学、光学我们都学过了,为什么高中还要学呢?有预习过课本的同学可能就会发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也说不清楚,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间有一道鸿沟。那么怎样才能跨越鸿沟,学好高中物理呢?我想应该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入手,找到新的学习方法。 一.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请大家翻开目录,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是怎么体现它的系统性的。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 第二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看课本牛顿第二定律,就一个公式F=ma)第四章则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匀速直线运动是初中物理中较为简单的内容,高中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只是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速度均匀变化而已,这个速度均匀变化就涉及到我们刚才牛顿第二定律中提到的a。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简单的说就是,高中物理增加了计算方面的要求。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4、高中物理还强调:(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实验的若干改进和创新 龙门镇初级中学杨丹 引言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终生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将教材中几个实验加以改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自制简易的实验器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 、自制简易的激光光源 光学实验中的激光光源灯泡很容易坏,也为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麻烦。因此我试着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激光光源,使整个光学实验顺利完成。方法如下:买一个玩具激光手电筒,在废灯泡芯上取一小段玻璃柱,将玻璃柱装在激光电筒的前盖内,适当调整玻璃柱的角度,一个实用的光源就做好了。 2 、自制浮沉子 演示浮沉条件时,课本上曾用鸡蛋与盐水做或用青霉素的瓶子加水做。在实际操作时前者操作复杂,后者根本不能实现。 我是这样制作的:取一个5cm左右的塑料笔盖,再取一个螺丝旋进笔盖内做配重,另一端用用气球上的橡皮膜扎住,然后放入盛有大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盖紧瓶盖,不能漏气,手捏矿泉水瓶即可实现浮沉,同时可观察到橡皮膜发生形变,说明浮沉的原因。 3、自制灵敏度高的演示温度计 当使用温度计上演示实验课时,可见度非常差,我自制的演示温度计,不但可见性好,而且灵敏度高。用日光灯起辉器的铝质外壳做测温泡,在铝筒口上紧塞一只橡皮塞,塞子的中间钻一小孔,注入红色的墨水适量,再把一内径2-3mm的玻璃管紧插入孔内,并伸到接近底部的位置。在玻璃管背面衬上白色背景的刻度板,就可以做成一个灵敏度高的温度计。可用来演示蒸发吸热,比热容实验。 4.导体与绝缘体的相对性 用一个25W的白炽灯与一个白炽灯的废灯芯串联安在竖放的木板上,用插头接入220V的电压。当用酒精喷灯加热废灯芯到红热状态时,灯泡发光,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灯泡又熄灭。此实验应使

初中物理教案

一、大气压复习提要: 1.大气压定义: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大气受重力作用。 3.常见的大气压现象及应用: ⑴图10-25、10-26、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⑵吸管、茶壶盖开小孔、吸盘式挂钩、钢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液等。 (会分析,解释) 4.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图10-27,说明大气压能支持一定高度的水银柱,大气压的值与这个 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平衡,即大气压的值等于这个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就是: P大气压=ρ水银gh ⑵上式中,h指的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内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在管子倾 斜时,不能把顺着管子测得的两水银面之间的距离作为h。 ⑶影响大气压测量值的因素: ①管子上方不是真空(偏小) ②在不同高度测量(越高越小) ③以倾斜管子中的水银柱的长度作为h。(偏大) ⑷1atm=1.013×105Pa(F浮=,式中h=0.76m ) 6.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在海拔2000m 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的值降低111Pa。或每升高12m,大气压的值降低1mm水银柱。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及应用: ⑴图10-30,a、b两图分别说明什么? ⑵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⑶高压锅的原理及降低液体沸点的方法。 7.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及应用: ⑴图10-38、39说明什么?(分析) ⑵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压强越小, 体积越大。 ⑶应用:打气筒,抽气机,空气压缩机,车辆气动门等。 复习题:书:P167-168 2,3,5,8 练习册:§10.4 §10.5 综合练习:1.2.7.8.18.22

初二第一学期物理序言教案.doc

初二第一学期物理序言教案 初二的同学是第一次接触物理这门科学性的课程,那么教师应该做好序言教案,尽量给同学们对物理有一个大致的清晰的认识。下面来看看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物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二、进行新课

例:我们去超市购物,收营员会扫商品的条形码,通过计算机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我们有些智能手机也同样具有扫描条形码的功能,同样也可以获取商品的信息,条形码就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 例:洗衣机能甩干湿衣服、神舟九号飞船上天,都运用到了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引导学生发言,讲述其所熟知的物理现象,并归类哪一些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物理现象,也都是物理学要研究的内容。物理学就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一)有趣的物理 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谜底揭开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自然是 欢畅的。在这众多的谜中,有许多就是初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到时不仅能揭开谜底,而且还能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增长我们的才干。 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大家,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实验一:让学生在椅子上坐正,背靠椅子的靠背,双手交叉在胸前,就保持这种姿势起立。 实验二:在啤酒瓶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敲击瓶子,听瓶子发出的声响。实验三:双手将两块纸片平行放置,向纸片中间吹气(解释飞机飞行原理)。实验四:在水杯的上方,放置一张纸片,在纸片上放上一个鸡蛋,迅速的抽动纸片,观察鸡蛋的运动状态(解释汽车的安全带)。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大全

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2) 第二章、光现象 (4) 第三章物态变化 (7) 第四章电流和电路 (10) 第五章电阻及欧姆定律 (16) 第六章电功率 (22) 第七章电与磁 (24) 第八章信息传递 (26) 第九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28) 第十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34) 第十一章力与运动 (37) 第十二章机械与人 (39) 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 (41) 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 (45) 第十五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49)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 【教学目标】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有关计算 4.乐音的三要素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6、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授课形式】实验教学;实例教学;识记教学;例题教学;教材展示教学等【知识结构】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原因:振动(举例:讲话时喉咙的振动;吉他) 2.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以波的形式传播。(举例:敲击桌子能听到声音)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作为常识识记)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快慢)决定。(举例:吉他或翻书)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一个人的声音大小)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两个人声音不同)三、乐音和噪声 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有规律或无规律;好听悦耳或难听刺耳);(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是否污染环境)。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戴耳机) 四、超声与次声 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人耳不能听到)。

苏科版物理引言教案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赛课件作者:江苏省泰兴市广陵镇广陵初中蒋国伟邮编:225462 【课题】奇妙的物理现象苏科版 【教案背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海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搜索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辅导学科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教师应该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尽量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让他们尽早的学会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物理是初二的学生刚刚才开始接触的一门崭新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对物理学习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去钻研物理的学生并不是很多。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当想尽办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育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 新版苏科版教材的引言部分秉承了其一贯谨慎、严谨的作风,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教材中列举了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包括,长短蜡烛谁先熄灭的实验,烧瓶中上层的水煮沸以后不会影响下层金鱼游动的实验,盛水的玻璃杯有放大镜功能的实验等等。“WWW”环节更是布置了学生的课外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出水面。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这一节的教学都满足于做完课本中的实验,不会另外补充有趣的实验。具体原因是: 1、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把更深奥的实验演示给他们看。 2、实验条件限制,有些实验虽然很有趣,生活中也常常见到(比如滴水成冰的冬天,向空中洒沸水有什么奇妙景象https://www.doczj.com/doc/96398517.html,/v_show/id_XMjM4NDEwMDIw.html),可是因为我们上这节课的时候是夏天,不可能向学生演示这个实验。 3、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认为这一节没有考点,没有知识点,只是引导作用,所以放弃了对这一节的精心准备。 然而,教学经验告诉我,一节好的物理启蒙教育课,往往会给学生造成长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今后的学习态度。好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存在解决了我们很多难题。要上好这节课,除了演示好书本规定实验以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许多他们感兴趣,但是有没有得到答案的现象。或者如果他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利

(免费)全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初二物理序言课

初二物理教案——引言 【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内容:希望你喜欢物理 1、知道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实验。 2、常识性了解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常识性了解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学,以及物理实验的作用。 4、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习、观察、培养学习物理的起始兴趣。 5、通过学习著名的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事例,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形 成美好的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 重视教材中提出的学好物理的建议是本周的学习重点.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一、培养学习兴趣 初二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求知欲旺 (1 上系有一段橡皮筋,如图1所示。 根棉线被拉断了,这是为什么呢? 90角, 成0 60时 可以看到像的个数在增加。当角为0 有七个像。 (3 (4)有感情的牙刷,如图2 背)摩擦牙刷无毛的一端,当再用手指靠近此端时,发现牙刷被手指吸引而转动起来(天 气干燥时做最为明显,阳雨天效果不好)

二、什么是物理学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中,有一类现象,这就是虽然经历了各种运动变化,但物质的本身并不改变,这类现象就叫物理现象。例如,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它的地理位置在变,但飞机仍是飞机,它并没有变成别的东西。给水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但水仍是水,也没变成别的东西。这些现象都是物理现象。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力、声、热、电、光等现象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它们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例如,河水是由高处流到低处,这就是它的运动规律,它这样流动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研究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其中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就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物理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进行观察和实验。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从那些看起来平常的细微的现象,他仔细观察了从来没人注意过的大教堂的吊灯的晃动情况,发现了悬挂着的物体在摆动中的等时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简单方便的计时器—钟表。 三、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对物理学都有执着的追求,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优良的品行和酷爱思考的习惯等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因而科学家们无数的发明、发现并非偶然,观察和实验是他们最基本的方法。 润滑油的发现,有一天,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约了几个好朋友来家玩。瑞利的母亲非常好客,亲自沏茶送给客人。当她把放在茶盘的茶碗倒满热水,用一只手端给客人时,茶盘发生了倾斜,洒出一点热水,茶碗在盘里轻轻移动了一下。这一现象没有逃过瑞利的眼睛。他母亲给第二个客人倒水时,接受了前一次的教训,先把茶盘的水迹擦干,在茶碗中也少倒了点水当再端给客人时,又发生了倾斜,程度跟上次差不多,但茶碗在盘中滑动比上次厉害,这一现象又被瑞利看到。他被这两种现象深深吸引,竟忘掉了身边的客人。当客人走后,瑞利经认真观察发现,茶碗滑动厉害的原因是茶盘表面油腻。第一次是由于茶盘中洒了热水后,油腻溶于茶水了,没第二次滑动厉害。后经反复研究,最后瑞利发明了润滑油。 巧妙的测量。有一天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去掉尾部的大玻璃灯泡交给了他在

初中物理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教案设计 【篇一: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使用, 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 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 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 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 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 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 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 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 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使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 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 2 3 4

【篇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学员培训帐号:b1652827197410293810 学员姓名:黄龙所在学校名称: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23团学校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初中物理(1)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物理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九年级全一册 4)课题名称:重力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方法和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2、学情分析:①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②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

初二物理教案引言

初二物理教案——引言 主讲教师:王婷 主审教师:何大衡 【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内容:希望你喜欢物理 1、知道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实验。 2、常识性了解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常识性了解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学,以及物理实验的作用。 4、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习、观察、培养学习物理的起始兴趣。 5、通过学习著名的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事例,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形 成美好的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 重视教材中提出的学好物理的建议是本周的学习重点.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一、培养学习兴趣 初二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求知欲旺(1上系有一段橡皮筋,如图1所示。根棉线被拉断了,这是为什么呢? (2)双镜成像。成90角,点燃蜡烛后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像的个数在增加。当角为60时有七个像。 (3 (4)有感情的牙刷,如图2所示,背)摩擦牙刷无毛的一端,当再用手指靠近此端时,发现牙刷被手指吸引而转动起来(天气干燥时做最为明显,阳雨天效果不好)

00 二、什么是物理学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中,有一类现象,这就是虽然经历了各种运动变化,但物质的本身并不改变,这类现象就叫物理现象。例如,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它的地理位置在变,但飞机仍是飞机,它并没有变成别的东西。给水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但水仍是水,也没变成别的东西。这些现象都是物理现象。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力、声、热、电、光等现象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它们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例如,河水是由高处流到低处,这就是它的运动规律,它这样流动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研究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其中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就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物理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进行观察和实验。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从那些看起来平常的细微的现象,他仔细观察了从来没人注意过的大教堂的吊灯的晃动情况,发现了悬挂着的物体在摆动中的等时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简单方便的计时器—钟表。 三、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对物理学都有执着的追求,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优良的品行和酷爱思考的习惯等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因而科学家们无数的发明、发现并非偶然,观察和实验是他们最基本的方法。 润滑油的发现,有一天,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约了几个好朋友来家玩。瑞利的母亲非常好客,亲自沏茶送给客人。当她把放在茶盘的茶碗倒满热水,用一只手端给客人时,茶盘发生了倾斜,洒出一点热水,茶碗在盘里轻轻移动了一下。这一现象没有逃过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速度的计算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五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四节测平均速度1课时 复习和总结 4课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果真如此吗,看课本上两幅图,先自己感觉一下长短大小,再测量一下,比较前后是否一致。 (二)讲授新课 1.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2.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五)教学后记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教学内容

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篇一: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沪科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

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 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本章的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三、课时安排 全章共4节,每节计划用2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2课时;共10课时。

(完整)初二物理入门讲义

引言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物理的重要应用有初步印象,了解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3.知道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要勤于动脑。知道对观察和实验的基本要求。 4.在学生的心里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二、教具 三、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的世界。 四、教学过程 引入: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自我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一〕物理研究什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演示 1.手抓笔,松开手,笔落下.问:笔为什么不往天上去而要往地下掉呢? 2.手拿平面镜,正对某一学生.这里面的像是谁?为什么镜子里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像呢? 3.扇扇子.今天天气热,扇扇子有何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4.上、下课时电铃会响,电铃发声.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因为他们以前也许从未想过“为什么?”当然也不要求学生回答.但可问学生:这些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物理现象(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接着自然地导入课题:物理研究什么?〔力、热、光、声、电〕 〔二〕为什么要学物理? “为什么要学物理?”是本节课的重点,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1.物理是有趣的 问学生在生活或在其他书刊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那些属于物理现象,今后会学到,告诉他们物理将帮助他们解开这些“谜”。 为了说明这一点,要进行四个趣味实验: 〔1〕演示课本0-2实验,让学生先猜后演示,问:鸡蛋为什么落入杯中,不随纸片一起飞出?〔第九章讲〕 〔2〕演示课本0-3实验,为什么冷水能使热水沸腾?〔十一章讲〕 〔3〕找学生用放大镜先看自己指纹,再看窗外的物体,问:两次看到的物体大小有什么不同?都是放大的吗?〔第六章讲〕 〔4〕演示课本0-5实验,塑料绳为什么捋的次数越多散得越开?〔电学部分学习〕 物理有趣,不过有趣可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我们之所以要学物理不仅因为它是有趣的,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有用的。 2.物理是有用的 举例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理。 〔1〕我们吃饭用筷子——要用物理;假设没有摩擦力,你将寸步难行。 〔2〕假设停了电,工厂停工,电影、电视看不到,也用不上电风扇、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多不方便。 〔3〕假设没有物理,哪来今天的电脑、电话?哪来今天的原子弹、氢弹?人类又怎能登上月球?人造卫星又怎能上天? 〔4〕演示实验:将一个放大镜放在眼前,让学生看到老师放大的眼睛.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放大镜。你还知道它有哪些用途吗?照相机需要它,幻灯机、电影机、望远镜、显微镜需要它,你爷爷、奶奶用的老花镜就是它!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辅之以简短、明快而富有气势的语言,使学生确信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进一步提出:那么,要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教案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 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测量的初步知识这样的问题。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因此,面对测量的初步知识我们应该有努力探索的精神。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制造奇迹。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对于测量的初步知识我们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引入: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一·认识测量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二.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um);纳米(nm) 3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 =10分米=100厘米。 制作查分系统很麻烦?使用易查分。三分钟即可创建发布查分系统。省时省力 三.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室常用)2刻度尺正确使用 1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四.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 《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编排的,它是对光的反射知识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成像原理.课本主要安排学生科学探究,自己 总结出规律. 二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围绕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 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四教案内容:课题: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型:科学探究,新授课 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猜谜游戏吗?现在老师有两个跟今天这节课学习有关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课件显示谜语)学生猜出谜底:镜子。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它的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镜(课件显示倒影),同学们平时观察过这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