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TO_反倾销四个重要案例

WTO_反倾销四个重要案例

WTO_反倾销四个重要案例
WTO_反倾销四个重要案例

如有问题,请与机电商会法律服务中心联系。

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发起调查厦门东林挑头应诉

《长城在线》2002-11-22 8:29:48

新网11月21日电欧盟日前再次对中国厦门东林电子、浙江阳光、厦门利胜电光源等10家节能灯企业提复查通知,厦门东林电子有限公司挑头应诉。

经济日报报道,这是继2000年5月,由欧洲飞利浦、欧斯朗等三家节能灯巨头联合发起将中国节能灯企业销法庭,指控中国节能灯不符合绿色照明标准和政府补贴企业以不正常的低价手段占领42%欧洲市场,并公司重大亏损后的又一次反倾销调查。

底谁该反思

林公司董事长贾强告诉记者,东林公司将积极配合此次复审调查。针对欧盟三家公司的指责,贾强认为,司提出的“定价时看起来较少考虑经济问题而较多考虑获取外汇,导致了中国资源的浪费并损害了欧盟生益"的指控并不成立。国内目前的节能照明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并未得到政府的优惠补贴,是完全取得市位的企业;民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可能因套汇而损失经济效益。此外,国产节能灯在国内的售价不仅的出口价格、也大大低于欧洲价格。这也说明国内企业没有低价倾销。

于欧斯朗公司的做法,贾强和江苏仪信万象照明公司经理陈生敖也有一番分析。目前欧斯朗公司在欧盟的在40%左右,是行业内的巨无霸。欧斯朗和飞利浦及通用三家公司在华设立的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斯朗公司是否想借反倾销之名行独霸市场之实,不得而知,但其一方面阻止中国产盟市场,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大规模营销,应该引起照明行业的警觉。

对欧斯朗公司的指责,国际商界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位站出来声援中国企业的荷兰节能灯进口NLOHUIS先生,在致欧盟委员会的公开信中认为:欧洲节能灯的价格下降主要不是中国产品的进入,而是利保护期已过,专利持有人操纵价格获取暴利已经成为过去,中国工厂得以大量生产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欧盟的生产厂商应该在生产上提高效率,而不是向欧盟委员会寻求保护。

什么是厦门

于东林公司此番积极应诉,有关专业人士评价,如果说两年前,东林公司参与调查未果,还是因为对于游熟悉,民营企业存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明晰的“硬伤”的话,那么东林公司今天的从容应对,则是年国际市场的磨炼,得益于厦门独特的地缘环境造就的竞争优势。

比不久前彩电应诉案中“出尽风头”的厦华,在此次反倾销调查中排名靠后的厦门东林年产值尚不足5000是厦门特区熏陶出来的国际竞争意识和按游戏规则办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的国际市场意识,使东林必然争。

采访节能灯应诉事件中,记者感受到,厦门市政府的外向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引导企业大胆走出去时发挥了。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厦门市政府专门建立了反倾销损害调查基金,用于补助企业在反倾程中的调查费和诉讼费。即将在厦门成立的我国第一批反倾销咨询中心,作为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顾问业提供专家咨询和决策依据。

使东林公司奋起应诉的还有彩电业的前车之鉴。10年前,当欧盟第二次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屏幕彩电提调查时,在第一次应诉中失利的厦华集团和其他企业一样选择了放弃。事实证明,放弃一次,等于放弃了放弃一次等于放弃了企业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对整个行业的责任,放弃了对整个国家经济的责任。不仅而且也给彩电行业带来了15年远离欧洲市场的后果。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国三星等厂家由于参加了调查为正常税率。(殷陆君)

飞利浦照明唱反调欲撤出“日落复审”

发布时间:2006-10-16 10:03:45 来源:经济观察报

欧盟对中国节能灯企业的反倾销复审调查俨然成为了荷兰飞利浦照明、德国西门子子公司欧斯朗(OSRAMGmbH)以及通用照明(GE Lighting)等大公司在西欧市场上的一场博弈。由于在中国采购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程度不同,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商飞利浦照明选择了唱反调,与欧斯朗积极参与要求维持原判的立场截然相左。

9月17日,飞利浦照明集团高级副总裁、东亚区总经理韩比德对本报强调:“飞利浦照明的立场是不持此次诉讼,我们正在和欧盟内的各个成员国政府进行积极沟通。”

飞利浦唱反调

9月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出公告,将对原产于中国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此次诉讼是继2001年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征收反倾销税五年之后的首次行政复审(也被称为“日落复审”该次复审将决定反倾销会继续生效还是终止。在2001年7月19日欧盟宣布的终裁决定中,大部分中国灯企业被征收为期5年的66%的反倾销税。

据本报了解,本次公告中不仅包括了曾在2000年开始的反倾销调查中惟一得到市场经济地位认可和倾销税的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也包括在当年调查中受到了未“享受”到分别税率的厦门东林有限公司。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也在名单之中。

中国照明电气协会理事长张燕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在全球20亿美元值中,中国占80%,但目前销往欧盟的比例其实非常低。

尽管如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照明公司市场部经理强调,这并不能阻挡中国节能灯企业进入欧洲市决心。他表示,销往东南亚的产品,虽然量大,但单价也低,利润一般仅维持在6%-8%;而欧盟市场则不由于供应欧洲市场的节能灯质量上乘,产品附加值很高,利润可高达20%,即使经过欧盟高关税的冲击利润仍能达10%以上。

这是中国节能灯企业顶着高关税也要开进欧盟市场的重要原因,而承接大公司的出口订单则是进入欧场最便捷的途径。

“中国不仅仅只是未来的市场所在。”韩比德称,节能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密不可分,“14年前场容量还只有1亿只,现在已经到了15亿只,而在中国生产的节能灯泡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也说其中13亿在中国生产。尽管我不能评论其他欧洲公司的态度,但飞利浦的立场是不会支持此次诉讼,正在和欧盟内的各个成员国政府进行积极沟通。”

目前看来,飞利浦并不是孤军奋战。来自欧盟内部要求放弃延长征税的呼声也开始日益高涨。英国《卫的报道称,欧盟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导致中国节能灯价格上涨了25%。价格上涨限制了人们的购买力,了环保市场。

积极参与诉讼的欧洲公司则包括欧斯朗、通用照明等。欧斯朗、飞利浦照明等公司已经基本占据了西欧90%的节能灯市场份额。

飞利浦抵制欧盟对节能灯的反倾销调查

发布时间:2006-10-16 10:20:14来源:新华网

飞利浦照明东亚区总经理韩比德(Pieter de Haan)日前在上海表示,飞利浦坚决不支持欧盟再度对中国灯的反倾销调查。

2000年,飞利浦、欧司朗(OSRAM)(西门子全资子公司)、西凡尼亚(SYLVANIA)(已被

朗收购)等欧洲三大节能灯巨头,曾将中国节能灯企业告上反倾销法庭,认为中国节能灯企业以不正常价手段进入欧洲市场,2001年7月,该案终裁,6家应诉的中国企业被征收最高59.1%的反倾销其余所有中国节能灯企业被征收66.1%的反倾销税,时限为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原今年7月到期的欧盟对华节能灯反倾销案,却因为西门子和GE照明联手,令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再度发倾销调查,而这次飞利浦站到了另一个阵营。

韩比德说,目前全球每年大约生产15亿只节能灯泡,其中13亿只在中国生产。中国已是名副其实能灯大国,而且消费市场也在迅速增长。而在欧洲的波兰等地也有节能灯生产基地,但产品以高端为主不与中国生产的产品有直接冲突,而从市场对节能灯的接受程度来说,中国也并不比欧洲差多少,中国好的生产基地也是好的消费市场,所以飞利浦认为没必要再对中国节能灯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

韩比德表示,飞利浦不支持对中国节能灯的反倾销调查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近年来经速发展,也是WTO成员之一,实际上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没有必要对华再设置壁垒;其次,飞利浦从自身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中国已成为飞利浦海外最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飞照明在中国的投资就超过了1亿美元,产品更是远销世界各地,实际上中国也是飞利浦最重要的市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飞利浦也不支持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是否是第三国组装?)

Issue 19, 2006 (15 September)

Anti-dumping Actions

Commodity: silico-manganese (including ferro-silico-manganese)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Kazakhstan and Ukraine, normally

declared within CN codes 7202 30 00 and ex 8111 00 11.(输欧硅锰(含铁

硅锰)

Countries/Economies: Chinese mainland, Kazakhstan and Ukraine.

Action: On 6 September 2006, the Official Journal published a notice of

initiation of an anti-dumping proceeding concerning imports of

silico-manganese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Kazakhstan and

Ukraine.

A complaint(控诉,申诉,诉状) was lodged(presented)on 24 July 2006 by

the Comite de Liaison des Industries de Ferro-Alliages (EUROALLIAGES) on behalf of producers representing a major proportion, in this case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Community production of silico-manganese. According to the Commission, the complainant(原告,控诉人, 申诉人, 申诉: appeal, complain, petition)ha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imports of the product concerned from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have increased overall in absolute terms and in terms of market share. It is alleged that the volumes and the prices of the imported product concerned have, among other consequence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rket share held and the quantities sold by the Community industry, resulting in substa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apparent large number of parties involved in this proceeding, the Commission may decide to apply sampling.The Commission envisages(imagine,suppose, 假定) to choose Brazil as an appropriate market economy country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normal value in respec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Kazakhstan. Dates: All interested parties, if their representations ar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must make themselves known by contacting the Commission, present their views and submit questionnaire replies or any other information within 40 days of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of the notic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 the notice. It may be noted that specific time limits apply to sampled parties. The investigation will be concluded within 15 months of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of the notice.

CASE 2(类似产品案例)

Commodity:integrated(集成)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CFL-i'),紧凑型节能荧光灯currently classifiable within CN code ex 8539 31 90. A CFL-i is an 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discharge lamp with one or more glass tubes, with all lighting element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fixed to or integrated in the lamp foot.The product concerned is designed to replace normal incandescent(白炽灯)lamps and fits into the

(涉案产品介绍)

Chinese mainland

2006, the Official Journal published Council Regulation 1322/2006 amending Regulation 1470/2001 imposing a definitive anti-dumping duty on imports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CFL-i)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t may be

recalled that, by Regulation the Council imposed definitive anti-dumping duties ranging from 0% to 66.1% on of CFL-i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extended the definitive anti-dumping measures imposed by the original Regulation to imports of the same product consigned(delivered) from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and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On 3 August 2004, the Commission received a request for an interim review(临时审查)limited in scop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roduct scope. The request was submitted by Steca Batterieladesysteme und Pr?isionselektronik GmbH, an importer of CFL-i produced in the Chinese mainland.The applicant(申请人) imported CFL-i working on direct current voltage (DC-CFL-i直流). The applicant alleged that the latter had different basic techn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different end uses and applications to CFL-i working on alternating current voltage (交流AC-CFL-i). The applicant further alleged that only AC-CFL- i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anti-dumping duties in force because only these were targeted by the original investigation.Consequently, the applicant claimed that DC-CFL-i should be explicitly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the anti-dumping duty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duct concerned of the original Regulation amended accordingly. The applicant also requested

.

Having determined, after consulting the Advisory Committee, that sufficient prima facie(表面上的)evidence existed, the Commission announced the initiation of a partial interim(provisional)review, limited in scop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roduct scope.

Based on its investigation, the Commission found that DC-CFL-i and AC-CFL-i do not share the same basic physical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o not have the same basic end-uses. They would not be interchangeable and would not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Community market. On this basis,it concluded that DC-CFL-i and AC-CFL-i are two different products and the anti-dumping duty in force on imports of CFL-i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should not be applied to imports of DC-CFL-i. It would also follow that DC-CFL-i subject to the

original investigation. In view of the foregoing the

definitive anti-dumping duties paid

be for those import

Council, by Regulation 1322/2006, decided to

amend

findings

Chinese Lamp Makers Shun EU Action

2005-1-28 10:16:14

10月20日,是欧盟对中国节能灯企业进行反规避调查接受应诉的最后日期。在节能灯行业的对欧出口中,反规避是继2000年反倾销、2002年反吸收之后,中国企业遇到的崭新问题。由于之前的反倾销和反吸收,部分中国企业选择了到第三国投资办厂,从而继续开拓欧盟市场。此次反规避调查,即是冲着这些企业而来。

Experts warned against local enterprises giving the cold shoulder to an anti-circumvention initiat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EU) after only one company responded to the case.

They believed the measure, something new in China, will have a bigger impact than expected, as more China's companies invest in overseas assembly and export through a third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Lighting Industry (CALI), only Xiamen Donglin submitted its documents by yesterday, the deadline for answering the EU anti-circumvention investigation against Chinese producers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CFL-i), also known as energy-saving lamps.

The EU launched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ossible circumvention of its anti-dumping measures imposed on imports of energy-saving lamps originating in China on September 8 this year.

The EU has imposed an anti-dumping duty of 66.1 per cent on Chinese CFL-i since July 20, 2001.

The EU received a request to initiate the proceeding on August 16, 2004 from Lighting Industry and Trade in Europe (LITE) on behalf of producers and importers of CFL-i in the EU.

The request claimed Chinese producers circumvented the anti-dumping duties by means of trans-shipment via Viet Nam, Pakistan or the Philippines or by assembly in Viet Nam, Pakistan or the Philippines. The EU industry body said imports of the products under investigation had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whereas imports originating in China had decreased following the imposition of anti-dumping measures.

The commission sent questionnaires to interested parties, who were

required to contact the commission by September 25 and provide all information by October 20, 2004.

Liu Shengping, CALI secretary-general, said China's energy-saving lamp industry will lose a market share worth US$200 million in Europe if they lose the lawsuit .

"Once the verdict of circumvention is made, China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export through production in a third country," he said.

He expected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suffer major losses if they lose the case, with about 100 enterprises expected to go bankrupt.

Zhejiang Sunshine Lighting Inc and China National Electronics Import & Export Corp, two other companies involved, are planning to shut down their overseas plants.

Liu said Chinese companies have already suffered from anti-dumping duties imposed by the EU.

The EU launched an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against Chinese energy-saving lamps in 2000 and imposed the anti-dumping duties in 2001.

Half of Chinese energy-saving lamp enterprises went bankrupt in that year, which cut the number of these enterprises from 4,000 to around 2,000, and then to around 1,400 in 2002, Liu said.

China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energy-saving lamps in 1998 and changed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market, which was monopolized by Philips, GE and Siemens-Osram.

Zhang Hanlin, an expert on trade and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ules, said Chinese companies should prepare more for anti-circumvention cases.

He believed such cases will have an increasingly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Five years ago, few companies understood anti-dumping issues and many suffered as a result. The situation regarding anti-circumvention is similar," he said.

China has been the biggest victim of anti-dumping measures.

Zhang expected Chinese enterprises may be subject to more

anti-circumvention investigations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as more establish overseas manufacturing bases.

"And few of them have any idea about circumvention," he said. Circumvention means evading anti-dumping duties by supplying the products from third countries.

The added value created in the third countries is a key element in judging the anti-circumvention case.

The producers are accused of offering products with an added value exceeding 25 per cent when assembling in the third countries, Zhang said.

Chinese lighter producers win EU anti-dumping suit

作者:寒水发布时间:2003-09-14 17:02:47 点

击次数:585

China's major lighter producers have won an anti-dumping suit launched by their European counterparts,the first victory Chinese firms have won against anti-dumping action filed by European firms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Zhou Dahu, president of Wenzhou Lighter Producers' Association in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said the association has received official notification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saying the commission officially terminated the anti-dumping case against Chinese-made lighters.

Zhou is also board chairman of Dahu Lighter Co.

According to the notice,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Lighter Manufacturers (EFLM) had decided not to proceed with the dumping case, notifying the commission on July 14.

The anti-dumping case started on May 14, 2002, when the EFLM alleged exports of Chinese-made lighters to the European Union violated anti-dumping laws, a charge the Chinese side strongly argued against.

Wenzhou is the major production center for lighters with about 500 lighter producers, which export 600 million lighters a year, mostly to Europe.

The lighters accounted for about 70 percent of all the metal lighter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aid Zhou.

The loss of the case would mean a heavy blow to the producers in Wenzhou.

Last year, at the request of European lighter producers,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nounced the launching of a dumping investigation against refillable lighters from China.

L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Lighter Producers in Wenzhou, Chinese lighter makers challenged the charge, and cooperated with EU investigators, who traveled to Wenzhou several times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EU investigators later concluded the production cost in Wenzhou is very low.

Zhou said Chinese lighter producers produced enough evidence to prove that European counterparts have not been damaged severely.

Lighters made in China are reusable gas-filled pocket devices, while those made by their European counterparts who lodged the dumping charges are plastic, said Zhou.

That means the product mix was totally different, so the Chinese product could not damage the European manufacturers, he said.

Zhou said Chinese lighter firms were privately-owned and there were no government subsidies as alleged by the European firms.

Last October, the EU announced after their field investigation that five major lighter producers from Wenzhou had been awarded the market economy status as they had applied for.

Zhou said he and other major Chinese lighter producers have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trade rule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rom the case.

"To win anti-dumping cases, you have to do busines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said Zhou.

Wang Qinhua, chief of the Bureau of Industry Injury of Investigation of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said on Saturday anti-dumping charges against Chinese manufacturers by overseas countries totaled 500 by the end of 2002, costing China dozens of billions of loss in direct exports.

protectionism as the main motive for the charges, the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accounts for 14 percent

d.

United States Requests WTO Panel in Challenge of China’s Treatment of U.S. Auto Parts

09/15/2006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Susan C. Schwab announced toda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anada will be request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o establish a dispute settlement panel regarding China’s treatment of U.S. auto parts.China is imposing charges that unfairly discriminate against imported auto parts and discourage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in China from using imported auto parts in the assembly of vehicles.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that these charges are inconsistent with China’s WTO obligations. "Working together with Canada and the EU, we have tried to resolve this issue through consultations as we always prefer to negotiate rather than litigate, but China has demonstrated no willingness to remove its unfair charges," Ambassador Schwab said. "While we remain open to settling this dispute,China’s current stance leaves us no choice but to proceed with our WTO case. We are committed to providing a level playing field for U.S. exporters to China and, as we have made clear, we will not hesitate to pursue dispute settlement if necessary." The United States initiated the case on March 30, 2006, by requesting formal WTO consult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join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anada, and both will also request WTO panels today to consider China’s regulations. Increasing access to China’s auto market was a ke y issue i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lthough China’s WTO commitments limit its tariff on imported auto parts to a rate that is significantly below China’s tariff on finished vehicles, China’s regulations impose a charge on imported auto parts equal to the tariff on complete automobiles, if the parts are incorporated into a final assembled vehicle that fails to meet certain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se higher charges unfairly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use of imported parts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Background

Under China’s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importation of auto parts, all vehicle manufacturers in China that use imported parts must register with China’s Customs Administration and provide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each vehicle it assembles, including a list of the imported and domestic parts to be used, and the value and supplier of each part. If the number or value of imported parts in the assembled vehicle exceed specified thresholds, the regulations assess each of the imported parts a charge equal to the tariff on complete automobiles (typically 25 percent) rather than the tariff applicable to auto parts (typically 10 percent). The regulations encourage auto manufacturers in China to use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that these regulations impose a charge on U.S. auto parts beyond that allowed by WTO rules and result in discrimination against U.S. auto parts. China appears to be acting inconsistently with several WTO provisions including Article III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1994 and Article 2 of 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 as well as specific commitments made by China in its WTO accession agreement.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the EU held joint consultations with China in Geneva on May 11-12, 2006. Australia, Japan, and Mexico, which also export auto parts to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ultations as third parties.

The United States exported $681 million in auto parts to China in 2005, an increase of 6.5 percent over exports in 2004. Over this same period, the market for automotive components in China increased by 16.8 percent, and the number of passenger vehicles sold in China increased by 27 percent. U.S. exports of auto parts to China accounted for 1.4 percent of total U.S. auto parts exports in 2005, representing approximately 10 percent of China’s auto parts imports.

欧盟对我输欧硅锰发起反倾销调查

2006-09-06 17:20 文章来源:公平贸易局

文章类型:编译内容分类:新闻

欧盟委员会于9月6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公告,对我输欧硅锰(含铁硅锰)(silio-manganese 含ferro-silico-manganese, CN codes 72023000 及ex 81110011)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今年欧盟对华发起的第八起反倾销调查。该案的申诉方为欧洲铁合金协会,调查期为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替代国为巴西,同时涉案国还包括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据我海关统计,我企业在调查期内向欧盟出口该产品的金额约为3200万美元。

欧盟对我节能灯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

欧盟委员会于2006年7月19日在官方公报上发布公告,对我输欧节能灯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同时称,日落复审只决定是继续反倾销措施还是取消反倾销措施,并不改变反倾销税率,如企业有理由认为应该发起一个可改变反倾销税率的复审,可与欧委会联系。这样的复审将与日落复审分别进行。

欧盟于2000年立案对我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001年7月19日对我节能灯征收最高达66.1%的反倾销税;2004年欧方发起对该产品的反规避调查,最终将66.1%的反倾销税征税范围扩展至越南、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如有问题,请与机电商会法律服务中心联系。

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发起调查厦门东林挑头应诉

《长城在线》2002-11-22 8:29:48

中新网11月21日电欧盟日前再次对中国厦门东林电子、浙江阳光、厦门利胜电光源等10家节能灯企业提出反倾销复查通知,厦门东林电子有限公司挑头应诉。

据经济日报报道,这是继2000年5月,由欧洲飞利浦、欧斯朗等三家节能灯巨头联合发起将中国节能灯企业告上反倾销法庭,指控中国节能灯不符合绿色照明标准和政府补贴企业以不正常的低价手段占领42%欧洲市场,并造成欧盟公司重大亏损后的又一次反倾销调查。

到底谁该反思

东林公司董事长贾强告诉记者,东林公司将积极配合此次复审调查。针对欧盟三家公司的指责,贾强认为,欧斯朗公司提出的“定价时看起来较少考虑经济问题而较多考虑获取外汇,导致了中国资源的浪费并损害了欧盟生产者的利益"的指控并不成立。国内目前的节能照明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并未得到政府的优惠补贴,是完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民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可能因套汇而损失经济效益。此外,国产节能灯在国内的售价不仅低于以前的出口价格、也大大低于欧洲价格。这也说明国内企业没有低价倾销。

对于欧斯朗公司的做法,贾强和江苏仪信万象照明公司经理陈生敖也有一番分析。目前欧斯朗公司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在40%左右,是行业内的巨无霸。欧斯朗和飞利浦及通用三家公司在华设立的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占中国45%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斯朗公司是否想借反倾销之名行独霸市场之实,不得而知,但其一方面阻止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另

一方面又在中国大规模营销,应该引起照明行业的警觉。

针对欧斯朗公司的指责,国际商界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位站出来声援中国企业的荷兰节能灯进口商ANTONLOHUIS先生,在致欧盟委员会的公开信中认为:欧洲节能灯的价格下降主要不是中国产品的进入,而是由于该专利保护期已过,专利持有人操纵价格获取暴利已经成为过去,中国工厂得以大量生产从而有效降低成本。他认为,欧盟的生产厂商应该在生产上提高效率,而不是向欧盟委员会寻求保护。

为什么是厦门

对于东林公司此番积极应诉,有关专业人士评价,如果说两年前,东林公司参与调查未果,还是因为对于游戏规则不熟悉,民营企业存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明晰的“硬伤”的话,那么东林公司今天的从容应对,则是得益于两年国际市场的磨炼,得益于厦门独特的地缘环境造就的竞争优势。

相比不久前彩电应诉案中“出尽风头”的厦华,在此次反倾销调查中排名靠后的厦门东林年产值尚不足5000万元。但是厦门特区熏陶出来的国际竞争意识和按游戏规则办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的国际市场意识,使东林必然要奋力抗争。

在采访节能灯应诉事件中,记者感受到,厦门市政府的外向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引导企业大胆走出去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厦门市政府专门建立了反倾销损害调查基金,用于补助企业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的调查费和诉讼费。即将在厦门成立的我国第一批反倾销咨询中心,作为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顾问,将为企业提供专家咨询和决策依据。

促使东林公司奋起应诉的还有彩电业的前车之鉴。10年前,当欧盟第二次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屏幕彩电提出反倾销调查时,在第一次应诉中失利的厦华集团和其他企业一样选择了放弃。事实证明,放弃一次,等于放弃了近15年;放弃一次等于放弃了企业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对整个行业的责任,放弃了对整个国家经济的责任。不仅对厦华,而且也给彩电行业带来了15年远离欧洲市场的后果。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国三星等厂家由于参加了调查,结果改为正常税率。(殷陆君)

飞利浦照明唱反调欲撤出“日落复审”

发布时间:2006-10-16 10:03:45 来源:经济观察报

欧盟对中国节能灯企业的反倾销复审调查俨然成为了荷兰飞利浦照明、德国西门子子公司欧斯朗(OSRAMGmbH)以及通用照明(GE Lighting)等大公司在西欧市场上的一场博弈。由于在中国采购量和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程度不同,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商飞利浦照明选择了唱反调,与欧斯朗积极参与诉讼要求维持原判的立场截然相左。

9月17日,飞利浦照明集团高级副总裁、东亚区总经理韩比德对本报强调:“飞利浦照明的立场是不会支持此次诉讼,我们正在和欧盟内的各个成员国政府进行积极沟通。”

飞利浦唱反调

9月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出公告,将对原产于中国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此次诉讼是继2001年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征收反倾销税五年之后的首次行政复审(也被称为“日落复审”),该次复审将决定反倾销会继续生效还是终止。在2001年7月19日欧盟宣布的终裁决定中,大部分中国节能灯企业被征收为期5年的66%的反倾销税。

据本报了解,本次公告中不仅包括了曾在2000年开始的反倾销调查中惟一得到市场经济地位认可和零反倾销税的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也包括在当年调查中受到了未“享受”到分别税率的厦门东林电子有限公司。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也在名单之中。

中国照明电气协会理事长张燕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在全

球20亿美元的产值中,中国占80%,但目前销往欧盟的比例其实非常低。

尽管如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照明公司市场部经理强调,这并不能阻挡中国节能灯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决心。他表示,销往东南亚的产品,虽然量大,但单价也低,利润一般仅维持在6%-8%;而欧盟市场则不同,由于供应欧洲市场的节能灯质量上乘,产品附加值很高,利润可高达20%,即使经过欧盟高关税的冲击,其利润仍能达10%以上。

这是中国节能灯企业顶着高关税也要开进欧盟市场的重要原因,而承接大公司的出口订单则是进入欧盟市场最便捷的途径。

“中国不仅仅只是未来的市场所在。”韩比德称,节能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密不可分,“14年前,市场容量还只有1亿只,现在已经到了15亿只,而在中国生产的节能灯泡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也就是说其中13亿在中国生产。尽管我不能评论其他欧洲公司的态度,但飞利浦的立场是不会支持此次诉讼,我们正在和欧盟内的各个成员国政府进行积极沟通。”

目前看来,飞利浦并不是孤军奋战。来自欧盟内部要求放弃延长征税的呼声也开始日益高涨。英国《卫报》的报道称,欧盟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导致中国节能灯价格上涨了25%。价格上涨限制了人们的购买力,缩小了环保市场。

积极参与诉讼的欧洲公司则包括欧斯朗、通用照明等。欧斯朗、飞利浦照明等公司已经基本占据了西欧市场90%的节能灯市场份额。

飞利浦抵制欧盟对节能灯的反倾销调查

发布时间:2006-10-16 10:20:14 来源:新华网

飞利浦照明东亚区总经理韩比德(Pieter de Haan)日前在上海表示,飞利浦坚决不支持欧盟再度对中国节能灯的反倾销调查。

2000年,飞利浦、欧司朗(OSRAM)(西门子全资子公司)、西凡尼亚(SYLV ANIA)(已被欧司朗收购)等欧洲三大节能灯巨头,曾将中国节能灯企业告上反倾销法庭,认为中国节能灯企业以不正常的低价手段进入欧洲市场,2001年7月,该案终裁,6家应诉的中国企业被征收最高59.1%的反倾销税,其余所有中国节能灯企业被征收66.1%的反倾销税,时限为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原本到今年7月到期的欧盟对华节能灯反倾销案,却因为西门子和GE照明联手,令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再度发起反倾销调查,而这次飞利浦站到了另一个阵营。

韩比德说,目前全球每年大约生产15亿只节能灯泡,其中13亿只在中国生产。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节能灯大国,而且消费市场也在迅速增长。而在欧洲的波兰等地也有节能灯生产基地,但产品以高端为主,并不与中国生产的产品有直接冲突,而从市场对节能灯的接受程度来说,中国也并不比欧洲差多少,中国既是好的生产基地也是好的消费市场,所以飞利浦认为没必要再对中国节能灯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

韩比德表示,飞利浦不支持对中国节能灯的反倾销调查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也是WTO成员之一,实际上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没有必要对华再设置贸易壁垒;其次,飞利浦从自身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中国已成为飞利浦海外最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投资就超过了1亿美元,产品更是远销世界各地,实际上中国也是飞利浦最重要的市场,所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飞利浦也不支持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是否是第三国组装?)

Issue 19, 2006 (15 September)

Anti-dumping Actions

CASE 1(替代国案例)

Commodity: silico-manganese (including ferro-silico-manganese)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Kazakhstan and Ukraine, normally declared within CN codes 7202 30 00 and ex 8111 00 11.( 输欧硅锰(含铁硅锰)

Countries/Economies: Chinese mainland, Kazakhstan and Ukraine.

Action: On 6 September 2006, the Official Journal published a notice of initiation of an anti-dumping proceeding concerning imports of silico-manganese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Kazakhstan and Ukraine.

A complaint(控诉,申诉,诉状) was lodged(presented) on 24 July 2006 by the Comite de Liaison des Industries de Ferro-Alliages (EUROALLIAGES) on behalf of producers representing a major proportion, in this case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Community production of silico-manganese. According to the Commission, the complainant(原告,控诉人, 申诉人, 申诉: appeal, complain, petition) ha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imports of the product concerned from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have increased overall in absolute terms and in terms of market share. It is alleged that the volumes and the prices of the imported product concerned have, among other consequence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rket share held and the quantities sold by the Community industry, resulting in substa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apparent large number of parties involved in this proceeding, the Commission may decide to apply sampling. The Commission envisages(imagine,suppose, 假定) to choose Brazil as an appropriate market economy country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normal value in respec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Kazakhstan.

Dates: All interested parties, if their representations ar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must make themselves known by contacting the Commission, present their views and submit questionnaire replies or any other information within 40 days of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of the notic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 the notice. It may be noted that specific time limits apply to sampled parties. The investigation will be concluded within 15 months of the date of publication of the notice.

CASE 2(类似产品案例)

Commodity: integrated(集成) 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CFL-i'), 紧凑型节能荧光灯currently classifiable within CN code ex 8539 31 90. A CFL-i is an 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discharge lamp with one or more glass tubes, with all lighting element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fixed to or integrated in the lamp foot. The product concerned is designed to replace

normal incandescent(白炽灯)lamps and fits into the same lamp socket as the incandescent lamps.(涉案产品介绍)

Countries/Economies: Chinese mainland

Action: On 7 September 2006, the Official Journal published Council Regulation 1322/2006 amending Regulation 1470/2001 imposing a definitive anti-dumping duty on imports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CFL-i)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t may be recalled that, by Regulation 1470/2001, the Council imposed definitive anti-dumping duties ranging from 0% to 66.1% on imports of CFL-i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By Regulation 866/2005, the Council extended the definitive anti-dumping measures imposed by the original Regulation to imports of the same product consigned(delivered) from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and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On 3 August 2004, the Commission received a request for an interim review(临时审查) limited in scop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roduct scope. The request was submitted by Steca Batterieladesysteme und Pr?isionselektronik GmbH, an importer of CFL-i produced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applicant(申请人) imported CFL-i working on direct current voltage (DC-CFL-i直流). The applicant alleged that the latter had different basic techn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different end uses and applications to CFL-i working on alternating current voltage (交流AC-CFL-i). The applicant further alleged that only AC-CFL- i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anti-dumping duties in force because only these were targeted by the original investigation. Consequently, the applicant claimed that DC-CFL-i should be explicitly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the anti-dumping duty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duct concerned of the original Regulation amended accordingly. The applicant also requested that any exclusion of the DC-CFL-i from the product scope should have retroactive effect.

Having determined, after consulting the Advisory Committee, that sufficient prima facie(表面上的)evidence existed, the Commission announced the initiation of a partial interim(provisional)review, limited in scop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roduct scope.

Based on its investigation, the Commission found that DC-CFL-i and AC-CFL-i do not share the same basic physical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o not have the same basic end-uses. They would not be interchangeable and would not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Community market. On this basis, it concluded that DC-CFL-i and AC-CFL-i are two different products and the anti-dumping duty in force on imports of CFL-i originat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should not be applied to imports of DC-CFL-i. It would also follow that DC-CFL-i were not subject to the original investigation. In view of the foregoing(thereof), the Commission also recommended that definitive anti-dumping duties paid pursuant to(in light of , in terms of) Council Regulation 1470/2001 on imports of CFL-i in the Community should be reimbursed(returned退还) for those import transactions which were related to DC-CFL-i.

Eventually, the Council, by Regulation 1322/2006, decided to amend(adjust) the product scope of Regulations 1470/2001 and 866/2005 pursuant to the Commission's findings.(裁定,裁决,认定) Dates: Regulation 1322/2006 entered into force on 8 September 2006.

Chinese Lamp Makers Shun EU Action

2005-1-28 10:16:14

10月20日,是欧盟对中国节能灯企业进行反规避调查接受应诉的最后日期。在节能灯

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记载,自1979 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几百起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已发生的反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宰的地位,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是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但在我国加入WTO 后,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02 年5 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却遭到美国2000多蜂农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24%~183.3%的反倾销税。面对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2003 年的核查,美国商务部把案子翻过来了。2003 年10月,武汉小蜜蜂公司接到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经调查其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不能成立,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应享受平等待遇。应对挑战,勇于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据理力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反倾销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小蜜蜂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暂时平等的地位。但是,2004 年,在美国蜂农的抗辩下,案子又翻过去了。美国商务部调查后又裁定,对小蜜蜂当年出口美国的蜂蜜征收33%的反倾销关税。此举对小蜜蜂影响很大,美国裁定的“扑朔迷离”,令企业感到很迷茫,很无奈。这使我们认识到;应对反倾销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积极应对反倾销也是维护行业利益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不害怕、不回避、不让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制裁,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部继续反倾销官司, 争取合理的利率。 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销税。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13%-145%。5月29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 印度对华焦炭反倾销案1997年8月28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当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冶金及焦炭正式立案调查。印度起诉方为BLA公司,该公司得到印度工商协会的支持,称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焦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给当地的焦炭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原因 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发起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机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同时,很多被诉企业不应诉也加重了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之苦。 看法 面对倾销与反倾销我们关于国际法规发律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促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 积极应对。反倾销是WTO 赋予的合法武器,竞争对手拿起这个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说令我们难以接受,却是天经地义。在遇到国外反倾销时,国内大多数企业显得漠

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记载,自1979 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几百起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已发生的反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宰的地位,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是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但在我国加入WTO 后,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02 年5 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却遭到美国2000多蜂农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24%~183.3%的反倾销税。面对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

2003 年的核查,美国商务部把案子翻过来了。2003 年10月,武汉小蜜蜂公司接到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经调查其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不能成立,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应享受平等待遇。应对挑战,勇于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据理力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反倾销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小蜜蜂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暂时平等的地位。但是,2004 年,在美国蜂农的抗辩下,案子又翻过去了。美国商务部调查后又裁定,对小蜜蜂当年出口美国的蜂蜜征收33%的反倾销关税。此举对小蜜蜂影响很大,美国裁定的“扑朔迷离”,令企业感到很迷茫,很无奈。这使我们认识到;应对反倾销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积极应对反倾销也是维护行业利益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不害怕、不回避、不让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制裁,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部继续反倾销官司, 争取合理的利率。 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

中美反倾销案分析

中美反倾销谈判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2002年2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DOC)接到了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ABMA)提出的申请,对来自中国的球轴承产品及其零件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随即作为中国输美球轴承全体出口厂商的代表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应诉。这场对中国球轴承产品反倾销诉讼案,以中国机电商会机械基础件分会的完胜而落幕。 案例分析 一.面对控诉应积极上诉 在这次反倾销上诉中﹐一些与本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企业也不再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温州人本集团对美的出口分布在1000多种品种中﹐球轴承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权衡诉讼的回报与代价后﹐不少人认为﹐温州人本集团的应诉注定是一场赔本买卖。但是人本集团有关人士坦率地说﹐进入世贸组织后相关经验的积累对人本集团未来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人本集团将以此为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 不应诉就意味着弃权。虽然一些国内企业还是怕打“洋官司”﹐在关键时刻退缩了﹐但与10年前杭州萧山那家弹簧垫圈厂孤军应战的情形形成对比的是﹐最终还是有近50家企业决定参与集体诉讼﹐以维护多年打拼下的美国市场。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企业很少应诉﹐基本上处于打不还手的状况。1991年﹐美方曾发起对我同一类轴承的反倾销案﹐当时包括”慈兴“在内的浙江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应诉。1994年原外经贸部发布”谁应诉﹑谁受益“的规定以后﹐浙江企业的应诉率有所上升﹔最近10年的应诉率达到100%。从浙江企业的应诉结果看﹐75%的案件通过应诉大大降低了税率﹐无税和无损害结案的绝对胜诉率也达到37.5%。如果不是积极应诉申辩﹐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中国产品遭反倾销案例分析

中国产品遭反倾销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几个中国产品被反倾销的案例为例,浅析“中国制造”频遭反倾销的内原因。 [关键词]中国产品、反倾销、原因 反倾销是政府采取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或者主要支柱产业而对外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使其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以保护自己哦内的产业。在这方面,中国虽然是世界上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相关国内组织对出口企业的管理力度却并不到位,导致出口混乱,出口商竞相压价,最后反被施加一反倾销措施,甚至被缩小配额。 为什么要反倾销呢? 因为,如果A国以很低的甚至是低到不合理的价格在B国销售某商品,会使B国的这种商品的销售受到严重的威胁。短期内,会威胁国内该种商品的销售利润;长期以来会导致B国国内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走向衰败,甚至会造成A 国该种商品在B国的垄断,并影响国内经济。 确定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条件: 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的措施: 反倾销的最终补救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数额可以等于倾销幅度,也可以低于。 案例: 印度对中国药品征收反倾销税。2001 年4 月, 印度政府决定对所有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常用药ANALGIN 每公斤征收2. 59 美元的反倾销税, 同时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此类药品每公斤征收2. 86 美元的反倾销税。印度政府同时还宣布对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区进口的二轴导向丙烯薄膜(BOPF)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从每公斤0. 88 美元(从新加坡进口) 到每公斤0. 56 美元(从阿曼进口) 不等。此项临时反倾销税的有效期直至2002 年4 月。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人才门户更新时间:2005-12-06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04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2004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万吨,同比下降%;金额亿美元,同比下降%。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案,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一、案例回放 2002年1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8个州养虾业,47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2002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2002年7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217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2000年,由西弗吉尼亚联邦参议员罗伯特·伯德提出并获通过的《伯德修正案》允许将关税收入补贴给最先提出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2001~2003年,美国向提起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补贴了8亿美元。有关业界人士预计,在本次虾反倾销案中,即使仅对目前50%的六国进口虾数量征收15%的反倾销税,关税总额也将达到亿美元。按此计算,参与和积极支持本次反倾销诉讼案的217家捕虾业者,每家可从征收的反倾销税中平均分得万美元的补偿金。这就是美国企业积极申诉的重要原因。 2003年8月8日,美国“南方虾业联盟”决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进口虾进行调查,对以中国为首,包括巴西、泰国、委内瑞拉等12个对虾出口国提起反倾销诉讼。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以救灾款(disaster assistance)的名义资助国内捕虾业者3500万美元。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14页word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及解决 之道 小组成员:CFA1001 桂瑰 1003110144 CFA1001 张韵倩 1003110105 CFA1001 张悠 1003110118 CFA1001 谢天乔子 1003110129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及解决之道 一、“双反”事件经过 2011年10月19日,美国SolarWorld连同其余6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2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0%至4.73%。 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案开出初裁高额罚单,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据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受到到出口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打击,而阵痛还未消,又一恶狼向中国光伏产业扑来。2012年7月,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联手欧洲各国20余家光伏企业将一纸诉状递交欧盟,指责中国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从而以低价向欧洲倾销产品。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

中国的六成光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更是退市、并购的风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光伏业陷入命运多舛的境地。继欧盟之后,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要求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虽然印度所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不大,不会带给中国致命的影响,但也确实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跟风。 自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光伏产业经营惨淡,各项指标大幅度下滑。国内首家纽交所上市民企尚德电力,日前首遭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原因是,截至9月10日的连续30个交易日,公司收盘价连续低于1美元,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尚德面临退市风险。根据无锡尚德公司财报,公司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2011年底,尚德短期借债从2007年3.21亿美元攀升至15.73亿美元。从2011年二季度起,尚德已连续亏损四个季度,尽管今年二季报还未出,但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其将连续五个季度亏损。 二、相关概念解释 (一)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简称。 (三)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

最好最全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摘要 国外对华反倾销一直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时的一个障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猛增,迫于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国外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国内的不满情绪。但目前,这些国家只能利用WTO允许的手段来加以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包括反补贴、保障措施和反倾销.由于保障措施只能面对产品,无法针对某一国家采用,而在中国入世后,由于不断地降低出口退税,减少补贴,因此反倾销措施被国外越来越频繁地用来保护该国市场。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创出新高,这种现象应引起中国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入世后,中国连续几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如何应对近年来激增的反倾销案件,减少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摩擦,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用新的策略来对待。 关键词:中国企业;反倾销;问题;对策

目录 第一章倾销和反倾销的一般理论 (1) 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以及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1) 1.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 (3) 1.1.2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3) 1.2 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3) 1.2.1 倾销的定义 (3) 1.2.2 倾销的特点 (3) 1.2.3 倾销的构成条件 (4) 1.3 反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5) 1.3.1 反倾销的定义 (5) 1.3.2 反倾销的特点 (5) 1.3.3 实施反倾销的条件 (5) 第二章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实例研究...................................7 2.1中美水产第一案 (7) 2.1.1 案例回放 (7) 2.1.2 案例分析 (9) 2.2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 (10) 2.2.1 案例回放 (11) 2.2.2 案例分析 (12) 2.3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 (12) 2.3.1 案例回放 (12) 2.3.2 案例分析 (13) 2.4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起诉美国商务部大获全胜 (13) 2.4.1 案例回放 (13) 2.4.2 案例分析 (15) 2.5草甘膦反倾销:中国Vs阿根廷 (16)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鞋遭遇欧盟反倾销事件回放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在5255万美元、皮鞋案金额高达7.3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欧盟成员投票通过从4月7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皮鞋征收4.8%的关税,到10月增加到19.4%。 ■2006年10月5日,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发表谈话指出,欧盟在此案中存在多处法律缺陷,中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0月23日,奥康集团决定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理事会征收16.5%反倾销税的法规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随后,温州泰马、广东南海金履和广东万邦等3家企业跟进。 ■2006年12月8日是中国鞋企对欧盟皮鞋反倾销的申诉截止的最后期限。除了四家外,中国其他千余家皮鞋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 关注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案 佚名【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6-06-28 8:34】 鞋是2006年欧盟与中国双边贸易中最热门的一个词汇。从2005年中到2006年初,欧盟多次刁难中国鞋类产品。先是对劳保鞋和皮面鞋靴进行反倾销调查,然后是宣称“有毒鞋”,最后发起针对中国多种鞋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使鞋类产品成为继纺织品之后第二种面临众多贸易救济措施的产品。在“鞋案”中,欧盟“一年中分阶段征收反倾销税、对所有涉案企业实施统一税率以及拒绝给予市场经济地位”的行为史无前例,这些“不按规矩出牌”的做法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关注。本文拟就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的整个过程作一概括和分析。

中国倾销与反倾销的案例分析报告材料

中国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分析 7中国倾销与反倾销案例分析摘要反倾销作为国际贸易中保护经济的常用手段,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加入WTO 后,反倾销成为中国与别国之间贸易争端的突出问题。文章从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例入手,分析了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和背景,从法律、政策等多个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和办法。关键词:反倾销;WTO;应诉;应对措施前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入世后迅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有着自身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竞争力。但是,贸易摩擦却逐渐增多。其中,以反倾销案件最为突出。20 多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已使我国损失了巨额外汇收益,丢掉了宝贵的海外市场,大量企业因而陷入困境。面对如此繁多的反倾销和贸易摩擦,我国该如何应对? 一、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给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法律界定的倾销概念由3 个要件构成:(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 (2)这种倾销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 (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上述3 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构成法律上的倾销,同时这也是反倾销调查的3 个要件。反倾销是WTO 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倾销法律已成为WTO 成员贸易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形式合法、易实施、能够有效保护国内产业且不容易招致报复的特点。其调查程序通常包括提起调查申请、立案、调查、裁决、行政复审、司法审议等几个阶段。根据反倾销形式的发展变化,反倾销法日趋完善。所谓反倾销法是由一国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行政机关保证执行,为规范进口产品价格秩序,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要求进口产品相关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年月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年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年~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吨,降幅达。此个月出口量比前个月下降。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万吨,同比下降;金额亿美元,同比下降。而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自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案,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一、案例回放 年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个州养虾业,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年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年,由西弗吉尼亚联邦参议员罗伯特·伯德提出并获通

反倾销案例分析

反倾销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来源:法律快车作者:admin 2004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85.9%。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37.6%。2004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6.61万吨,同比下降18.84%;金额3.386亿美元,同比下降 23.78%。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13.2%。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案,为今后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借鉴。 一、案例回放 2002年1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8个州养虾业,47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2002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2002年7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217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2000年,由西弗

1995年_2009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统计分析

第16卷第4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6No.4 2010年8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Aug. 2010 1995年~2009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统计分析 刘爱东,梁洁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对1995年~2009年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控的状况,从案情总量、发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别及其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产品类别等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我国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增速不均衡,企业反倾销应诉意识淡薄等所导致的应诉不力,特别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外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等是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指控的主要诱因。对此,应多元化的调整出口贸易战略,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合理利用WTO规则,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 关键词: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产品出口;WTO;出口贸易战略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0)04?0073?0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贸易与日俱增。2009年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的贸易出口额仍然高达2072亿美元。在这种喜人的形势背后,对外贸易战也愈演愈烈。截至2009年12月15日,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7起,涉案金额约119亿美元[1]。2009年仅美国对于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有23起,案件数增长了53%,案值占到了中国在全球受贸易救济调查资金规模的65%。仅今年以来,美国已经对我提出5起贸易救济措施,正式立案的有4起。因此,分析我国出口产品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原因,以在全球反倾销浪潮中保持主动,对于企业规避反倾销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总量与趋势分析 从反倾销的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到2009年,世界范围内共发起3 865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一个最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我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1995年~2009年国外对华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显示从1995~2009年的15年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达3 865起,其中2009年最高,达到437起;1995年最低,为157起。而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也高达746起,从1995年的20起,到2009年的75起逐年增长。 图2反映了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图2显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其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由1995年的12.73%上升到2008年的35.1%,增长了22.37%。如此快的增长趋势,不仅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运动的主要目标国,也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国别分析 从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来看,自1995年到2009年,世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共发起了多达746起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如图3所示,排名前11的国家分别为分别是印度(130起)、美国(100起)、欧盟(90起)、阿根廷(81起)、土耳其(56起),巴西(43起)、南非(32起)、澳大利亚(30起)、墨西哥(28起)、韩国(24起)、加拿大(23起),这11个国家共637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占总量(746起)的85.39%。 收稿日期:2010?06?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2039);中南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选题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A790114) 作者简介:刘爱东(1950?),女,山东聊城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反倾销会计战略,公司理财;梁洁(1987?),女,湖南娄底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审计,反倾销会计战略.

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案例1 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 【概要】 2006年3月我国出口的皮鞋在欧洲遭遇反倾销,在西班牙和罗马等地还被烧毁,这带给我们一些深思。 【案情】 北京时间2006年3月23日晚,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加征进口关税,欧盟认定两国的皮鞋以不合法的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 根据这一决定,在从4月7日起的6个月时间内,欧盟对中国产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将逐步提高,最终将从目前的4.8%过渡到19.4%;对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税将从4.2%过渡到16.8%。不过,皮革儿童鞋和高科技运动鞋不在此列。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随后发表声明称:欧盟并没有将矛头指向中国和越南先天具备的竞争优势,针对的只是不公平的贸易扭曲行为。 此前的3月16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针对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对中国鞋类制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进行了秘密投票。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中,3个国家投票赞成对原产于中国的廉价皮鞋实施制裁;9个国家投了反对票;11个国家宣布弃权;2个国家没有投票。但是根据反对者不超过半数就算通过的规则,分析人士当时预测欧盟委员会的投票将会正式通过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 英国的零售商认为,此举意味着商店里出售的每双鞋子增加5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13.54元)的成本。他们和进口商、批发商和消费者一道对欧盟委员会即将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击。他们的理由是,政府在努力保护那些不能独立生存的产业,却把高昂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欧洲鞋业大国意大利的制造商们动作频频,他们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呼吁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对中国鞋采取坚定、勇敢、迅速的行动。意大利贸易团体ANCI认为,这一行业有60万个工作岗位,2005年已经有7500人失去工作。然而一位英国零售组织的顾问称“这么说太虚伪”,因为意大利的公司同样以低成本挤压得北美和东欧的制造商关门。

反倾销国际贸易案例解析

反倾销案例: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面对美国反倾销之思考 背景资料: 1998年秋天,从美国传来消息,美国浓缩苹果汁生产商正在酝酿对中国的同类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据当年美方披露的数字,1995年—1998年,中国对美出口的浓缩苹果汁从3000吨增长至4万吨,增幅达1200%;同期出口价格却从每吨1500美元跌至500多美元。按照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实践,仅以短期内进口数量激增、价格超低就足以立案调查。接到美方的反倾销诉讼时,中国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山东省烟台北方安德利有限公司、中鲁果汁集团公司和陕西海升果汁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企业经过充分的准备欣然应诉。美方动向在陕西和山东两省的果农和生产商当中引起了震动。1998年,中国的浓缩苹果汁95%外销,美国市场位居第一。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与陕西省政府部门、外贸部门和有关企业充分沟通后,于当年11月在西安召开紧急会议,明确提出只有团结一致,坚决应诉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为配合美方完成实地核查,商会特别要求我方中国律师提前到各个被强制抽样的企业进行实地辅导。而另一方面,起诉方认为美方初裁并为达到预期目的,便继续寻找不利于我方的资料。在美国商务部终裁听证会之前,起诉方又提交了新的更高的替代国印度的榨汁苹果价格。如果美国商务部接受此价格,我应诉企业将面临大幅被提高税率的不利局面。我方美国律师听到此消息后,立即通过其在印度的合伙人,到印度德里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并在美国商务部随后举行的听证会上作为证据出示,有利地证明了起诉方提出的更高的榨汁苹果价格是没有根据的。在2003年3月,美国商务部根据我方抗辩,将加权平均税率调整为3.83%。2003年11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宣布终裁结果,我们的应诉企业终于如愿以偿赢得这场上诉的最终胜利。 案例分析: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它具有形式合法、容易实施、能够有效保

国贸倾销案例分析

国贸倾销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业P83 1、何谓倾销?在何种情况下,国际社会才允许进行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反倾销协定》规定,一成员方在采取反倾销措施之前须进行反倾销调查,其目的是查实是否存在倾销、产业损害及两者的直接因果关系。反倾销调查由进口方政府当局执行,但反倾销调查的发起须始于由进口方境内据称受损害的产业或其代表提交有关的书面请求。

1)、一般来说,反倾销的一个理由是“低于成本价”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有人会问,为何企业愿意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这样岂不是让企业破产?其实在贸易中,存在出口退税等优惠措施,并且在国外,如果跟一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关系好的话,可以获得优惠的税收政策或者土地租用减免政策,这样,比起该国其他厂家来说,产品的成本就下降了(产品的成本价格包括了关税、增值税等),这样就会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低于成本价是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相对比出现的; 2)、出现反倾销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该国要保护国内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兴产业在没有获得规模效应之前,产品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当这些产业涉及到一个劳动力就业问题或者涉及到国家未来发展的时候,该国会以反倾销形势设置贸易壁垒; 3)、国际社会容许进行反倾销还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毕竟,物美价廉的商品消费者才不管这种商品是否危及到产业结构,如果国内消费者力量比较小,那么反倾销的政策还是比较容易通过

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 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装 订 线

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外部世界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出口也开始遭遇难题,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近年来,中美贸易迅速,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同时也是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制裁的头号大国。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美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结合对两个典型的美对华反倾销案例的分析,通过失败的案例分析反倾销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成功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结合案例探究了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美国反倾销危害启示对策

ABSTRACT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joining the WTO, China's economy maintained a sustained,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With it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 up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economic exchange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with China's trade rapidly, the United States is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frequent, but also to our country anti-dumping sanction number one superpower. The United States to our country the anti-dumping has become China's foreign trade of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Through to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s anti-dumping case studies of the reasons and bring us the effect and harm, and explores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in its revelation to u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Damage Revelation C ountermeasure

反倾销案例分析

反倾销案例分析 反倾销案例分析:中美水产第一案 一、案例回放 2002年1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佐治亚、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8个州养虾业,47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并聘请律师搜集证据。2002年春季,由于异常低温,导致墨西哥湾野生对虾捕获量减少,过少的捕获量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较少,使美国南方虾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生产下滑问题突显出来。根据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由于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以低于或将要低于美国的价格,或者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可能受到损害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财政部长可以发布裁决公告。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外国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就应该对出口商征收相当于这些差额的特殊反倾销税。 2002年7月,美国对虾加工商也加入到“南方虾业联盟”,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217家,使涉案产品的范围从原料虾扩大至对虾加工品。2000年,由西弗吉尼亚联邦参议员罗伯特?伯德提出并获通过的《伯德修正案》允许将关税收入补贴给最先提出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2001,2003年,美国向提起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补贴了8亿美元。有关业界人士预计,在本次虾反倾销案中,即使仅对目前50% 1

的六国进口虾数量征收15%的反倾销税,关税总额也将达到1.8亿美元。按此计算,参与和积极支持本次反倾销诉讼案的217家捕虾业者,每家可从征收的反倾销税中平均分得82.9万美元的补偿金。这就是美国企业积极申诉的重要原因。 2003年8月8日,美国“南方虾业联盟”决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进口虾进行调查,对以中国为首,包括巴西、泰国、委内瑞拉等12个对虾出口国提起反倾销诉讼。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以救灾款(disaster assistance)的名义资助国内捕虾业者3500万美元。 2003年12月31日,美国“南方虾业联盟”,正式致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亚洲和拉美几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25.76%,63.68%的反倾销税,称“由于外国虾养殖业者的不公平竞争,美国捕虾者和虾加工者已经不能维持基本的生产,正处于全行业亏损的境地”。该联盟提供的数字显示,2000,2002年,由于进口虾急剧增长,导致美国虾加工企业大量裁员,两年间虾捕捞产值从12.5亿美元降至5.6亿美元,下降了50%以上。在墨西哥湾沿岸的一些港口,捕捞虾的港口交货价约为3.3美元/磅,比两年前低了近50%。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将35万美元的联邦资金拨付给参与提出反倾销诉求的虾捕捞企业用以支付律师费用,该州的一些官员公开力劝虾捕捞业者向联邦政府申请《伯德修正案》资金。 2004年1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启动对原产于中国、巴西、厄瓜多尔、印度、泰国和越南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的 2 产业损害调查程序。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03061300、16052010。2004年1 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听取支持征税方和反对征税方为时1小时的陈述。 2004年2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认定,原产于巴西、中国、泰国、印度、越南、厄瓜多尔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损害了美国以海洋捕捞为主的虾产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 发展瓶颈及解决之道 小组成员:CFA1001 桂瑰 1003110144 CFA1001 张韵倩 1003110105 CFA1001 张悠 1003110118 CFA1001 谢天乔子 1003110129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 及解决之道 一、“双反”事件经过 2011年10月19日,美国SolarWorld连同其余6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2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0%至4.73%。 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案开出初裁高额罚单,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据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受到到出口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打击,而阵痛还未消,又一恶狼向中国光伏产业扑来。2012年7月,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联手欧洲各国20余家光伏企业将一纸诉状递交欧盟,指责中国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从而以低价向欧洲倾销产品。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六成光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更是退市、并购的风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光伏业陷入命运多舛的境地。继欧盟之后,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要求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虽然印度所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不大,不会带给中国致命的影响,但也确实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跟风。 自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光伏产业经营惨淡,各项指标大幅度下滑。国内首家纽交所上市民企尚德电力,日前首遭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原因是,截至9月10日的连续30个交易日,公司收盘价连续低于1美元,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尚德面临退市风险。根据无锡尚德公司财报,公司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2011年底,尚德短期借债从2007年3.21亿美元攀升至15.73亿美元。从2011年二季度起,尚德已连续亏损四个季度,尽管今年二季报还未出,但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其将连续五个季度亏损。 二、相关概念解释 (一)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