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短歌行》

7《短歌行》

7《短歌行》
7《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了解并掌握比兴、用典等手法;

3.理解并把握诗歌情感,感受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一、知识链接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

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是

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建功立业。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是

指曲调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

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要写得有激情。(100字左右)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短歌行》课堂实录

师: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是从汉语中的一条谚语翻译过去的: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课件展示)谁能说说它的意思?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出了答案) 师:我请我们班英语科代表来回答吧。 英语科代表:我觉得是“说曹操曹操到”。 师:你说对了,也就是说“devil”这个单词是“曹操”的意思,是么?生:不知道,我是根据大意推测的。 师:很好,你很注重词的语境意。老师来告诉你,其实“devil”这个词是魔鬼的意思。 (学生先发出惊叹声后似乎又理解了) 师:谁能根据你的理解来说明一下为什么? 生1:因为曹操是个奸臣的形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称他是“魔鬼”。 生2:我知道他的一个小故事:他在逃跑途中因为多疑误杀了救他性命的吕伯奢一家,知道真相后他不但没后悔还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由此看出他是个心狠手辣的“魔鬼”。 师:我们所了解的曹操的“魔鬼”的形象大都来自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生:(齐)《三国演义》。 师:那同学们知道《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引用许邵的一句话评价曹操,非常经典,大家知道么? 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师:“能臣”、“奸雄”。看来这个“魔鬼”还有其“英雄”的另一面?哪位同学了解曹操英雄的一面呢? 生1:他曾经独自一人借献刀刺杀董卓,可见他很勇敢,能舍生取义。生2:曹操还是个文学家,我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观沧海》。 师:能否回顾一下《观沧海》这首诗? 生:(齐背) 师: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2: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师:也就是说他不仅是个会写诗的文学家,还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那么你还了解他的哪些事呢? 生3:曹操还是个军事家,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是他领导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师:曹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下面让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一下历史上的曹操。(课件展示曹操简介) 师:我们让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屏幕上关于曹操的简介。 (一学生大声朗读) 师:曹操当之无愧是个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位英雄的慨叹,学习他的《短歌行》(板书标题) 师:课前我给同学们留了预习作业,就是熟读这首诗,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你们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齐)忧愁

短歌行原文及注释

短歌行[1] 曹操 对酒当歌[2],人生几何[3]?譬如朝露[4],去日苦多[5]。 慨当以慷[6],忧思难忘[7]。何以解忧[8]?唯有杜康[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0]。但为君故[11],沉吟至今[12]。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3]。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4]?忧从中来[15],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6],枉用相存[17]。契阔谈宴[18],心念旧恩[19]。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20],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1]。周公吐哺[22],天下归心。 【注释】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短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歌曲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大约是用于宴会的歌辞。这首《短歌行》反复咏叹渴望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表现出诗人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格调苍劲,感情深沉,诗意回环往复,情感迭宕起伏。诗中还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寓意含蓄。 [2]当:义同“对”。 [3]几何:多少。这句是感叹人生短暂。 [4]朝露: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就干,比喻人生短促。 [5]“去日”句:过去了的日子苦于太多了。意为今后的时光很少了。 [6]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这里形容歌声激越。 [7]忧思:一作“幽思”,深藏的心事,指抱负。 [8]何以:以何,用什么。 [9]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一说黄帝时人,一说周时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10]衿(jin):衣领。青衿是周代学于的服装,后以“青衿”指代读书人。悠悠:形容情思绵邈。“青青”两句用《诗经〃郑风〃子衿》成句,借以表示对贤才的渴慕。 [11]但:只。君:指思慕的贤才。故:缘故。 [12]沉吟:低声吟咏。 [13]“呦呦”四句:用《诗经〃小雅〃鹿鸣》成句,表达礼遇贤才的心情。呦呦(yóu):鹿叫唤的声音。 [14]“明明”两句:意谓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停止它的运行呢?比喻求贤之思不绝。掇:同“辍”,停止。一说掇(duó),拾取,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即。 [15]中:内心。 [16]越陌度阡:指客人远道而来。陌、阡是田间的小路。东西方向的叫陌,南北方向的叫阡。 [17]枉用相存:屈驾你来探望。枉:枉驾,屈驾。存:问候。 [18]契阔:聚散。契:投合。阔:疏远。这里指久别重逢。 [19]旧恩:往日的情谊。 [20]匝(zá):周遍,环绕一圈。 [21]“山不”两句: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 [22]周公吐哺:传说周公唯恐失天下之士,常常吃饭时停下来接待贤才。哺:咀嚼着的食物。这句是用周公的典故,表示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短歌行》教学设计 (4)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与赏析,学会用典、比喻等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内涵; 2、典故及比兴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是《三国演义》里重要人物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短歌行》。板书文题 二、关于文题理解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行是古代诗歌体裁。分为长歌行与短歌行。 区别: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长歌是热烈奔放的, 短歌是微吟低徊的,多抒发内心忧愁苦闷。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三、走近作者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今安徽)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他统一中国北方; 他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曹操之最 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曹操的诗文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注释: 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2.几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全句意 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 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yōu)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shēng): 出自 《诗经·小 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9.鼓:弹。 10.何时可掇(duō): 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 拾取, 摘取。 另解: 掇读 chuò, 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
1/9

呢? 11.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 小路。 12.枉用相存: 屈驾来访。 枉, 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 以。 存,问候, 思念。 13.讌(yàn):通宴(原文中讌为?)。 14.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15.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 是: 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 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 故能成其众...... 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 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 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 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 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 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 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 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 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 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 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赏析: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 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 24 首,最早的 是曹操的这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 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 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 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 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 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
2/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案设计

7.短歌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理解诗歌意象,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课时】1课时 一、教学导入 在许多戏剧中,曹操代表了奸诈,文学作品他也是一个多疑,奸诈的人。历史上的曹操,有谋略,有抱负,有才华,曹操和儿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诗歌《短歌行》,通过诗歌来感受曹操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 二、基础积累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2.建安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3.《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4.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

部编版高一上册第七课《短歌行》《归园田居》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上册第七课《短歌行》《归园田居》习题及答案 《短歌行》曹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 B、笙.箫(shēng)阡陌.(mò)契.合(qiè) 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 D、沉吟.(yín)拾掇.(duō)呦呦.(āo)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二)理解性默写: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

是:,。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 7、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8、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一)1、A 2、A 二)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短歌行》优秀教案

第7课《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炼字”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教学过程: 导入: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他就是——曹操。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短歌行》,一起来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 相关知识 1.相关背景: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2.作者介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少机警,

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曹操集》。 放诗朗诵 一、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二、提问:经过刚才的朗诵全诗,如果要你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大家认为哪个词最恰当?(忧!)忧什么?你是从哪句或哪几句诗中看出来的? 提示:人才难求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就学生找到的句子按解进行分析。 1、学生最容易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中读出曹操对人才难求的忧思。教师就此讲解第二节。 提示:曹操在这里引用《子衿》这首诗,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只因为你的缘故,这实在是太巧妙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之短歌行》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2、同时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他的内心情感。 3、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以及从而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在于:体验古体诗的情感魅力和艺术趣味;了解个性独特的诗人曹操。 2、找到资料后要尽量多分析,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围绕主题进行综合,在上课的时候按照什么思路来展示自己的收获。这是学习的难点所在。 【学法指导】 1、必须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 2、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课前预习案”,熟读诗文,整体把握。30分钟完成“课内探究案”,要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保证完成质量。 3、A层同学必须完成导学案的所有内容并有一定的拓展;B层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和“能力提升”部分内容;C层同学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内容。 【知识链接】 1、关于题目《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2.、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丞相):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作为军事家(统帅):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要接》。作为文学家:精通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写景的《观沧海》,抒情诗《龟虽寿》等。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唱和,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3、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短歌行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思想情感。 2.了解诗歌中的比喻与用典手法。 3.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分析诗歌中诗人之“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浪花淘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在三足鼎立的政治舞台上,他堪称是一个拥有文韬武略的英雄;在古代文学的长廊中,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他就是曹操。汝南名士许劭曾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的《三国志》中说他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戏曲舞台塑造的曹操又是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白脸奸臣”,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就让我对曹操做一简单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过渡:他的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我们曾在初中时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我想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那么今天就再来欣赏一篇他的佳作《短歌行》 三.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兵挥师南下,饮马长江,想一举摧毁孙刘联盟。就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饮到夜半,忽闻鸦声向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矛吟唱了这首千古传颂的《短歌行》,尽抒了他的内心世界。(幻灯片) 四.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以汉乐府旧题来写时事。短歌一般节奏短促,适于抒发忧愁、苦闷的情绪,长歌一般比较热烈、奔放。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长歌行》《兵车行》《琵琶行》 五.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1. 注意生字,加注拼音。 2. 听范读,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3.思考: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是哪一个?(即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或者句子。) 分析:我们从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这些诗句中不难看出“忧”是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字眼。 明确:忧 (过渡:那么究竟曹操在忧愁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入作者,具体研习诗歌)六.品读诗歌,具体研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短歌行》

短歌行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个脑筋急转弯,大家猜猜看好不好,世界上又是谁跑得最快呢?有的同学们说对了,曹操,因为说曹操,曹操就到。好的现在我们看个小纪录片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好的,认识了曹操,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 二、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下。现在让我们带着这3个目标一起品读这首《短歌行》。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介绍“行”这种文体。噢,你举手了。介绍的不错,看来你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 三、听读感悟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在听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它的语气、节奏和轻重音。听完朗诵,大家有什么感受?噢,感到一种忧思情怀。好现在我们一起读一下这首诗,读出这种情怀。现在想请一位同学为大家配乐朗诵一下这首诗?后面的男生你的手举得最高,你来读,读的很好,抑扬顿挫。请坐。 同学们,文有文眼,诗有诗眼,现在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这首诗,这首诗的眼睛是什么?对,是“忧”。 四、合作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这首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作者到底为何而忧思,又是如何写忧的?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作者为何而忧?第一小组的同学,举手的最多,派个代表说一下吧!嗯,一忧人生短暂,二忧贤才难得,三忧天下未统一。说的很准确简练,请坐。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具体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传达他的忧思的。 先看一忧,人生短暂。作者是如何写“人生短暂”的,没错把人生比作朝露,足见人生短暂。显然这首诗,首句起兴,“对酒当歌”,本是乐事,却乐极生悲,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那何以解忧呢?对,酒,杜康是借代,指的是酒。古人喜欢借酒浇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这么多,可见你的文学功底很深。 好,几杯杜康下肚,作者又将笔锋一转,转而思虑贤才难得。现在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这首诗,小组交流一下,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人才的渴求的?第三小组的代表你来说。你来说,没错,引用了《诗经》中的两个诗句。能为大家读一下吗。好的,请坐。这句是说我要是有满座的嘉宾,我就以礼乐相待,得天下之英才而宴请之。可见对人才的尊重。还有没有体现作者渴慕人才地方,对“明明如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我们再看这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本句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你是怎么理解的?没错。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忧思,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体现了希望能将这些人收入麾下,使人才不再彷徨的情怀。理解的很深刻,请坐。 我们再看最后两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两句有什么来历,你来说,没错,从《管子》《史记》中化用而来。你是怎么发现的,噢,课文注释,这个习惯很好,请坐。那这句大家读出了什么情感?你来说,对,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理解的很透彻,请坐。 由此可见,这首诗流露出的不单单是忧思,这种忧思在他的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消解。好的,现在我们再一起读一下短歌行,感受一下作者的忧思与抱负。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自由的朗读《短歌行》,看看哪句诗最能打动你心灵。谁想谈一下

短歌行 拼音版

duǎn gē xíng 短歌行cáo cāo 曹操 duìjiǔ dāng gē, rén shēng jǐ hé ?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 pì rúzhāo lù, qù rìkǔ duō 。kǎi dāng yǐ kāng, yōu sī nán wàng.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héyǐ jiě yōu ? wéi yǒu dùkāng 。qīng qīng zǐ jīn, yōu yōu wǒ xīn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dàn wéi jūn gù, chén yín zhìjīn 。yōu yōu lù míng, shíyě zhī píng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wǒ yǒu jiābīn, gǔ sè chuī shēng. míng míng rú yuè, hé shíkě duō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 yōu cóng zhōng lái, bù kě duàn jué 。 yuè mò dù qiān, wǎn g yòng xiāng cún。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qì kuò tán yàn, xīn niàn jiùēn 。yuè míng xīng xī, wū què nán fēi 。契阔谈燕,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rào shù sān zā, hé zhī kě yī ?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 shān bú yàn gāo, hǎi bú yàn shēn 。zhōu gōng tǔbǔ, tiān xià guī xīn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7《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了解并掌握比兴、用典等手法; 3.理解并把握诗歌情感,感受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一、知识链接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 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是 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建功立业。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是 指曲调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选择题、赏析简答【必修上册第7课】

高一必修上册第七课古诗习题及答案 目录: 一、短歌行/曹操 二、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一、《短歌行》/曹操备课习题资料 【原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 B、笙.箫(shēng)阡陌.(mò)契.合(qiè) 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 D、沉吟.(yín)拾掇.(duō)呦呦.(āo) 【解析】A正确。B契合qì冯虚御风píng;C哺育bǔ;D呦呦yōuyōu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

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解析】A不正确。A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3、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解析】C不正确。C.“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二、简答: 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答: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答: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学会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 3、体会诗歌曲折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4、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曲折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2、学会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字典解决字音上的问题。 ①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 譬如朝露慨当以慷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 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 绕树三匝周公吐哺 ②解释下列加点字: 对酒当歌对着人生几何多少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但为君故只是;缘故乌鹊南飞向南绕树三匝周,圈 (2)、利用身边资料(《基础训练》),学生初步了解与曹操相关的知识。 一、激趣导入 易中天在《精彩品三国》有一段点评:“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赤壁之战;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二、作者简介 三、解释题目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照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辞”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四、诵读指导 1、朗读感知:个体阅读,教师正音,提醒积累重点字词。 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 3、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 五、品析诗歌 (一)、理清层次 (二)、探究情感 (1).借助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从诗中寻找关键词(找诗眼)。 (2).合作学习、赏析诗歌(微观入诗) 重探究诗歌运用何种艺术手法表达何种情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求贤若渴和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体悟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上,曹操作为一位名留青史的伟人,他的博大胸怀和豪情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另外的魅力。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短歌行》。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削平吕布,大破袁绍,逐渐统一

了中国北部。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精音律,善诗歌,常横槊赋诗。他的诗内容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2.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格调苍劲雄健,慷慨悲凉。 3.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三.诵读感受 1.对照注释,自我体悟,并在书的空白处加注自己的理解。 2.齐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断句,领会节奏)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引导学生归纳层意。 【板书】 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第二层:渴望贤才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人才忧思难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短歌行》讲课稿

李静文 短歌行 曹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诗的特点,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 ●重点、难点 1.运用典故及点化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2.了解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宏伟气魄和慷慨悲凉的风格。 3.把握诗中作者的情绪变化;理解诗中引用的《诗经》中的句子的含义。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 在这一课时,让学生诵读这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鉴赏《短歌行》。

●教学步骤 一、知人入诗,了解背景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诗人。“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由于他爱好音乐,又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许多歌辞。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乐府歌辞虽然用的旧调、旧题,却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曹操又是继《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作家,他的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色彩,文章写得更是简约严明、不拘旧格。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二、学习、鉴赏《短歌行》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自由回答) 2、解题 什么叫短歌?《乐府解题》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3.诵读感知,读出“忧”情 1)听范读 譬pì如呦呦yōu 子衿jīn 鼓瑟sè 可掇duō越陌mò 度阡qiān 三匝zā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短歌行》竞赛课教案

《短歌行》竞赛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的生平情况。 2.在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中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感悟诗人在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的理解。 2.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的把握。 教学手段和方法: 诵读法、讲读点拨法。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自我探究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一幅赤壁风光图)同学们,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两首抒写伟大抱负的诗篇《观沧海》和《龟虽寿》,“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么,大家知道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曹操) 二、了解作者 曹操这个人物妇孺皆知,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生答)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并与其子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大家对曹操形象的理解或许都源于一部名著(生:《三国演义》),他有一句处世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对曹操的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另一首抒发雄心壮志的诗歌《短歌行》,共同去感受他深沉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板书:题目) 三、介绍背景 在研读这首诗之前,咱们先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幻灯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一统天下。这一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学习朗诵 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现在我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怎样。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主要是围绕诗中的哪个字而写的呢?(忧)预习做的不错,“忧”字在诗中出现了多次。 下面就让我们细细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段关于《短歌行》的视频歌唱,边看边思考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第二小题。(播放视频) 听,唱得多么富有感染力呀,“忧”的感情起伏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所以大家在诵读诗歌时也要注意做到声情并茂。 还有几个字音仍需要强调。(幻灯片:譬(pì)如朝露,但为(wèi)君故,何时可掇(duō),周公吐哺(bǔ)) 譬:比喻,譬如,打比方。为,因为,但为,只因为。掇,不知刚才大家注意听刚才的乐曲没有,这儿唱的是何时可辍,在本诗当中,掇,它的偏旁是什么,这说明它的意思和手的动作有关,是什么意思呢?(摘取,拾取)。哺,偏旁是(口字),口旁的字一般用作动词词性,在这儿应该作为名词性来用,指什么(饭食,含在口中的食物)现在就请大家带着问题,饱含忧思之情地自由诵读这首诗。 有谁能自告奋勇地读一读呢?(生读)刚才她读的怎样?有哪些优点,还有没有不足之处呢?(生点评)那么请你再给大家做个示范朗诵吧,尽可能读出那种雄浑和慷慨之气来。(点评)下面请同学们酝酿情感,注意语速和语调,一起将这首诗朗诵一遍。 五、整体感知 好,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诵环节,想必对于“忧”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你认为诗人在“忧”什么呢?(板书:忧:1.人生短暂2.贤才难求3.功业未就) 六、诗句鉴赏 诗人“忧”的情感贯穿全诗,为了更好地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按顺序来解读这三个“忧”的具体情感。 (一)忧人生短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