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IS的内蒙古林业气候区划.

基于GIS的内蒙古林业气候区划.

基于GIS的内蒙古林业气候区划.
基于GIS的内蒙古林业气候区划.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 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 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着

建筑气候区划

建筑气候区划 建筑气候区划是出于使建筑更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的目的,而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对我国进行的气候区划分。建筑气候区划包括7个主气候区,20个子气候区。 区划背景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地理纬度、地势等条件的不同,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因此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建筑的节能设计都有对应不同的做法。炎热地区的建筑需要遮阳、隔热和通风,以防室内过热;寒冷地区的建筑则要防寒和保温,让更多地阳光进入室内。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的科学关系,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中国划分为了7个主气候区,20个子气候区,并对各个子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 区划原则 建筑气候区划属于应用性部门自然区划, 其区划原则一般有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原则及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等三种不同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区划的分级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是基础性区划,主要用于宏观控制, 为了便于应用, 分级不宜过多, 本标准按二级区划系统划分。一级区划为7个一级区, 二级区划为20 个二级区。一级区反映全国建筑气候上大的差异、二级区反映各大区内建筑气候上小的不同。 一级区划指标 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特征和要求 第Ⅰ类筑气候区 1、建筑气候特征 该区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凉爽; 西部偏于干燥, 东部偏于湿润; 气温年较差很大; 冰冻期长, 冻土深, 积雪厚; 太阳辐射量大, 日照丰富; 冬半年多大风。 2、建筑基本要求 (1)该区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可不考虑防热。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题目:新能源与环境保护 学生姓名:朱健 专业班级:14能动2 学号: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新能源的与环境保护 朱健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063200) 摘要 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高的现实国情,要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增长满足较高的经济增长需求,从根本上需要依靠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的提高,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建立节约型能源,清洁型能源,鼓励新能源,提高环保水平,新能源的发展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保护 1中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能源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清洁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而"十二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提高到2015年的1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则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能源是环境的核心问题,而能源利用是引起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又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非清洁能源最为严重。我们可以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活动。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也在经历不断变革。我国2016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比2015年增长%。煤炭消费量下降%,原油消费量增长%,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电力消费量增长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比2015年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_自媒体属于新媒体吗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_自媒体属于新媒体吗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听说过新媒体和自媒体,那么,如果小编问大家,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你们会如何来回答呢?本期乔布简历的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新媒体和自媒体。 关键词: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自媒体属于新媒体吗 一、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的新媒体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概念比较宽泛,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二、什么是自媒体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等网络平台。 三、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 1、被动与主动:同样依赖网络Web2.0的支持,自媒体几乎完成了新媒体能完成的所有任务。用户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权:自媒体与同样以网络为依存的新媒体相比,它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等。自媒体成为了草根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所以从中文的字面意思来讲,自媒体的"自"还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较之过去的"新媒体"有了明显的改善。 另外,有人会问自媒体属于新媒体吗?小编觉得自媒体继承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是对新媒体的升华,也在新媒体的范畴之内。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_自媒体属于新媒体吗 https://www.doczj.com/doc/997352954.html,/knowledge/articles/566a89090cf2df31cf567bea

中国气候图

中国地理填图练习2(气候及重要分界线) 一、在下图中试着描绘下列分界线 ①人口②一二级阶梯③二三级阶梯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干湿区分界线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⑦太阳能分界线⑧草场、农区和牧区分界线 二、在下图中填注中国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并注明夏季和冬季最高温及最低温出现地区的代号和名称 三、在图中填注我国雨带的位置及时间 四、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

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大巴山脉。(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古长城。(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淮河。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6)太阳能分界线:大兴安岭-北京西-兰州-昆明-折向西北到西藏南部。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长城。(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横断山脉(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7.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1)草场、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2)湖北省与重庆市:巫山。(3)福建省与江西省:武夷山。(4)广东省与湖南省:南岭。(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脉。(6)甘肃省与青海省:祁连山脉。(7)四川省与陕西省: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1)秦岭一淮河一线: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气候:①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⑥≥10℃积温4500℃等值线经过地方地形:①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②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河流:①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水位高低的分界线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土壤:棕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植被及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对应自然带的界线农业:①农业水田与旱地②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③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2)大兴安岭: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条件 一、水稻种植业 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区位优势:1、高温多雨的气候2、地势低平,土壤肥沃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5、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二、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发展的区位优势: 三、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阿根廷发展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一年四季都可放牧 社会经济因素:1、地广人稀,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经营2、距海港近,产品便于运出,促进商品经营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四、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澳大利亚发展的区位因素: 五、热带种植园农业 分布: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南北回归线间的热带常年高温多雨区) 特点:①以单一热带经济作物为主②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耗劳力多③生产国为发展中国家,进口国多为发达国家,受国际经济旧秩序控制,有时增产却不增收 六:农业区位优势条件分析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多、昼夜温差大 2.水源:(充足) 3.地形:(平坦) 4.土壤:(肥沃)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广阔) 2.交通:(便利) 3.国家政策:(支持) 4.劳动力:(成本低或资源丰富)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好)

练习:1、(1)A主要属于(农业地域类型),这里有大面积的-------------------------气候区。 (2)B区属于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和。(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投入转化来的。

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号:20101020214x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然而与此同时,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中国实现社会整体稳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瓶颈问题。论文对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经济-环境关系、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社会;节能减排 正文 前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人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美好自然保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匮乏,使用率低下,技术滞后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传统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并举,使得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共进,不断推进技术研发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我国能源概况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名列世界前列,其中谁能和煤炭较为丰富,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低。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总体说来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能源品种的地区分布是:煤大多在北方地区,油气在西部地区,水能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中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却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的能源构成可总结为以下五句话: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产能大国;人均能源耗能不多;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利用率低;能源资源地区分布远离经济发达地区。 2.能源与环境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密不可分,每一次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200年来,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能源开发利用工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而日益严峻。同样,能源开发仍然是未来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能耗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将能源从初级形式转换成可以消费的高级形式,这种转变对环境产生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问题直接相关,如空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固体污染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NOx、CO、碳氢化合物和烟尘等直接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过程和光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影响涉及更广的范围。能源工业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也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电站,核武器试验也是污染源。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站排放废热更严重,他将全部热能的2/3排向环境。 我国是典型的能源消费性污染,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煤烟型污染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CO2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说课稿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任务分析】 1、本节第一部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自然 界中热传导过程和能量转化、转移的是有一定方向的”,让学生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接着引入热机效率问题,在这部分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科学家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结合实例理解为什么热机具有效率,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体会物理学与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 2、第二部分“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了解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和有能源 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怎样探索和使用未来的理想能源 3、通过本节的学习,第一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我国发展能源的方针 和对策。第二要求学生要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校处于市区中心,大部分学生家庭情况优越,对于能源的地认识不足,特别是对 如何节约能源以及能源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 2、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 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为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课程,重点为物理规律与实际问题的辩证关系, 课堂教学要大量引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地里,历史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4、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 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型能源 (2)知道能量转化的效率 (3)知道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4)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5)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1)能量转化的效率及方向性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影片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分区的目的就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1.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2.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2.1 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夏天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冬天则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充满室内。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可以充分保留房屋内的热量。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如沙漠地带的民居。 温度对建筑的结构还有材料选择的影响,属于工程范围,这里不再介绍。 2.2 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第三章 中国旱地农业得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三章中国旱地农业得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一节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得范围与界限 一、中国干湿地区得划分指标及其划分方法 划分中国干湿地区得指标目前主要就是干燥度指标与年降水量指标。 (一)干燥度指标 采用这种指标划分得,有中国科学院得“中国气候区划”、“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与中央气象局得“中国气候区划”,其划分得方法见表。 到西以干燥度划分。第二级气候区划分,结合各区情况,甘蒙、甘新、华北三个地区重点考虑年、季干燥A 度。第二级划分视各地情况适当运用年、季干燥度,年降水量、降水日等因素。这个区划以K≥4、00为干旱,K在1、50一4、00或1、20一4、00之间为半干旱,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得分界线大致就是从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张家口到榆林、兰州、阿坝、昌都、拉萨,由东北针贯西南,干旱与半干旱得界限大致就是自内蒙古得海流图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柴旦、玉树、倾多、拉萨、日喀则至噶尔昆沙一线。 中央气象局得“中国气候区划”在第二(气候大区)与三级(气候区划)中,分别采用年、季干燥度指标。因干燥度标准与划分方法得不同,此区划划分得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得范围大致为:东自海拉尔、齐齐哈尔、锦州,向西南经承德、太行山、运城,再折向西北,经洛川、兰州、酒泉、敦煌、与田至喀什一线以北得广大地区。青藏高原气候区域除东南部得部分地区外,也属于这个范围。 中国科学院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干湿情况,以干燥度为主要参考指标,划分出第一级(自然地区)范围大致自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十八盘梁、石家庄、阿坝、昌都、倾多一线得西北地区。干旱与半干旱得分界线大致就是从包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折向大柴旦、格尔木经唐古拉山口转向黑河、鄯善一带。 (二)年降水量指标 以这种指标进行大范围干湿地区划分得主要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得“中国自然区划”、“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科学院得“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及“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其划分得主要指标如表1-7。 出了西北干旱区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得29、8%。“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100mm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得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得50%以上。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与“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分别都以400mm与250mm降水量线作为划分干湿区及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得指标,其中干旱、半干旱面积分别占30、8%、19、2%,合计占国土面积得50%。 从以上不同得划分可以瞧出:①因划分指标得不同,或同一指标具体标准得不同,或因再分级中运用得方法不同,划出得干旱地区得范围与界限也就不同;②干旱地区得范围与界限尽管目前还没有一致得划分,但就是从大得范围瞧,还就是比较一致得。即无论以干燥度K=l、5还就是以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划分,中国干旱地区得面积都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得50%以上。如果加上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区得交错地带,则干旱半干旱地区得面积更大。

气候区划

气候区划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气候区划 英文名称:climate regionalization;climatic division 定义1:选用有关指标对全球或某一地区的气候进行逐级区域划分。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按气候特征的相似和差异程度,选用有关指标,对全球或某一地区的气候进行逐级区域划分。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3:采用一定的气候区划等级指标将全球或一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的气候区。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气候区划是根据研究目的和产业部门对气候的要求,采用有关指标,对全球或某一地区的气候进行逐级划分,将气候大致相同的地方划为一区,不同的划入另一区,即得出若干等级的区划单位。 目录 简介 特点 方法 种类 中国气候区划 编辑本段简介 按气候特征的相似和差异程度,以一定的指标,对一定区域范围所进行

气候区划 的气候区域划分。属自然区划中的部门自然区划。气候区划是气候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 编辑本段特点 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进行气候区划的基础。由于太阳辐射分布的纬度差异,产生气候随纬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纬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对比关系带来干湿度的差异,产生气候随干湿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下降,产生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带性;气候受地方的地形起伏、坡向以及下垫面状况等因素影响,也发生变化。因此,任何地方的气候都是受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综合影响的结果。气候区划必须反映这些气候分布规律。 气候区划与气候分类是气候划分的两种方法。气候区划是将一定区域,按气候特征,依次由大到小,由上到下逐级划分;气候分类则是将不同地区的气候按其主要特征划归类别,依次由小到大,由下到上逐级合并。某一类型的气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区域,而气候区划所划出的区域必须是连成一片的。 编辑本段方法 一般采用发生学方法和实用方法,或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发生学方法着重从气候形成因子选取指标,进行区划;实用方法主要根据服务对象对气候的不同要求选取指标,进行区划。指标的选定,随区划的目的、种类而异。例如,农业气候区划以温度、降水、越冬条件的指标较为重要;建筑气候区划以风压、雪压、冻土深度等指标较为重要;航空气候区划以能见度、雷暴日数等较为重要。区划指标有两类:一类是气候指标,这些指标是无形的,其代表性随观测地点而异,但它是定量的;另一类是其他自然因子的指标,如地貌类型、地势高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这些指标是有形的,但一般只能定性。气候区划应以气候指标为主,以其他自然因子的指标为辅。气候随地区的不同逐渐变化的,区划界线实际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带,一般应把线划在带的平均位置上。 编辑本段种类

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七单元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考点一 1 燃烧的条件(1) (2) (3) 2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3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联系与区别。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5 常见的化石燃料。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 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8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2012中考真题 1.(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2(2012 宜昌5)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 C 酒精D天然气 3.(2012 黄冈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4.(2012 黄石10)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水扑灭。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5.(2012 天门7)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扇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的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6.《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借助东风火烧了曹营的木船而大败曹军.根据图可知,曹营的木船是可燃物,该燃烧还具备了下列两个条件: ①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②你给曹军的灭火建议及所依据的原理是: .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二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2 合金及合金的用途。 3 金属与氧气反应 Mg+ O2 = Fe+ O2 = 4 金属与酸反应 Zn+ HCl = Fe+ H2SO4 = 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Fe+ CuSO4 = Cu+ FeCl3 = 6 金属活动性顺序 7 几种常见的矿石 8 铁的冶炼(共有5个反应) 9 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探究 10 钢铁的腐蚀及防止腐蚀 11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012中考真题 1 (201 2 武汉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21世纪的能源发展趋势及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的理想能源。其中重点内容是世界各国和我国的能源状况。也介绍本地区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实例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能源资源及日常诸多现象 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其可行性的做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人事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 高节能意识,环境意识,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所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2、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难点:收集资料,组织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能源的利用和环境) 六、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石油、核能、水能的利用和使用情况及世界和我国能源的消耗情况介绍 七、教学流程 知识主线多边活动结论 21 趋势 影响

知识主线多边活动结论 1、大量燃烧化石能源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2、一些欠发达国家过分依赖柴薪能源,加剧了水土流失 和土地沙漠化。 想能源 八、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不多,也较简单,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热点,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学生身边的事件、实例结合知识的重点进行点拨。最好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看法、措施及人类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对自然,能源的情感。 樟树市经楼中学:杨钦海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

新媒体运营自媒体年终总结含月度总结

自媒体2017年总结 ——自媒体 注:以下数据统计时间为 2017.1.1~2017.12.31一、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情况

2017年累计关注人数表 截止2017年12月31日蚂蚁搬家公众号累计粉丝关注人数为33074人,较2017年1月以来净增长16742人,同比比2016年增长16332人次,增长率为49.3%。 对比2016年,2017年有良好的增长,本年度目标完成较好,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成绩。2018年因以提升微编的发文质量为工作重心,通过发文质量提高传播率,增加粉丝粘黏度;做好“标题党”,通过吸睛标题提升文章打开率及阅读量;增加活动周期,与粉丝进行互动,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拓展宣传渠道,官网、微博、自媒体多渠道向微信公众号引流。 二、微信公众平台业务量分析

2016—2017年微信平台成单率对比图 截止2017年12月,蚂蚁搬家微信客户端业务咨询量共6329单,其中有意向为3413单,成功2924单,成功率为86%。 微信渠道来源的有意向的客户成功率较高,但咨询人数接近意向客户的两倍,存在价格偏高等情况造成客户流失,增加对客服人员以及网服人员的话术培训,对回复术语进行优化。 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 (2016年1月—12月同比2017年1月—12月) 蚂蚁搬家累积关注人数趋势图 2017年截止到12月份,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呈良性的增长趋势。 增长趋势较缓慢,优化微编内容,设计文案,设计与消费者互动的问卷,小游戏,活动,增加一些爆点,刺激粉丝的增长。同时增加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以及发布有价值的内容,增加粉丝的粘性。 三、粉丝结构分析 1.性别属性

中国气候区划

xx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 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 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归类例析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归类例析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永恒主题。能源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这几种常规能源,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一、环境污染与保护 ●温室效应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得地面的气温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海水向河流倒灌,耕地盐碱化…… 例1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用的措施是()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答案选D。

●酸雨 煤炭中常常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形成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使雨水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内燃机工作时的高温使空气中和燃料中的氮、氧、碳、氢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二次污染物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以及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能引起为的多种疾病。此外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例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简单科技攻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说明其理由。 解析:这种做法不可取。建造高烟囱只能降低地面SO2的浓度,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大气中SO2的浓度。控制酸雨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对煤、石油等常规能源进行处理,使其燃烧过程不产生SO2;二是对SO2回收;三是开辟“绿色能源”。 二、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常规能源的短缺和由这类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