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蓝田股份) (1)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蓝田股份) (1)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蓝田股份) (1)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蓝田股份) (1)

财务报表分析蓝田股份案例

2006-03-16

一、蓝田年财务分析

(一)静态分析

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比率= ———————————-------— = 0.77(流动比率)

560,713,384.09(流动负债合计)

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小于1,意味着其短期可转换成现金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到期流动负债,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弱。

4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236,384,086.72(存货净额)

速动比率= ————————————-------------———— = 0.35 (速动比率)

560,713,384.09(流动负债合计)

蓝田股份的速动比率只有0.35,这意味着,扣除存货后,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只能偿还35%的到期流动负债。

净营运资金=4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 - 560,713,384.09(流动负债合计)= -127,606,680.11(净营运资金)

蓝田股份2000年净营运资金是负数,有1.3亿元的净营运资金缺口。这意味着蓝田股份将不能按时偿还12.7亿元的到期流动负债。

2001年中期主要财务指标

2001年中期 2000年中期 2001年中期/2000年中期

净利润(万元) 16861.20 18616.38 90.60%

每股收益(元) 0.378 0.417 90.70%

净资产收益率(%) 7.661 9.60 79.8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的每股收益(元) 0.416 0.414 100.48%

2001.6.30 2000.12.31 期末/期初

每股净资产(元) 4.934 4.557 108.30%

蓝田的历年报表显示,公司的经营业绩十分良好,资产回报率名列上市公司前矛。最近三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0.97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8.9%、29.3%、19.8%。2001

年中报业绩虽有较大下降,但每股收益仍达0.378元,净资产收益率为7.661%,资产回报率指标不仅远高于农业类公司平均水平,而且远高于其它各行业优秀公司,如通信设备行业的中兴通讯(5.42%),房地产行业的深万科(5.59%),高科技行业的清华同方(5.27%)。

(二)动态分析

1.资产结构趋势分析

蓝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资产逐年上升主要由于固定资产逐年上升,流动资产逐年下降,到2000年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构成。

2.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趋势分析

蓝田股份1997至2000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趋势图显示,蓝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二者均小于1。这说明蓝田股份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补充固定资产投资占用资金的能力越来越弱,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来越弱。

3.组合趋势分析

蓝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固定资产逐年同步上升,其中,固定资产增长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逐年下降。

二、蓝天股份财务状况的具体分析

根据以上趋势分析,我们寻找到判断蓝田股份会计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真实程度的重要线索如下:

第一、蓝田股份1998年至2000年流动资产逐年下降,其中,应收帐款和“其他流动资产”项目逐年下降,到2000年流动资产主要由存货和货币资金构成。

第二、蓝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资产逐年上升主要由于固定资产逐年上升,流动资产逐年下降,到2000年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构成。

第三、蓝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二者均小于1。这说明蓝田股份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补充固定资产投资占用资金的能力越来越弱,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来越弱。

第四、蓝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固定资产逐年同步上升,其中,固定资产增长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逐年下降。这说明蓝田股份的“钱货两清”的交易越来越多,赊销越来越少。

第五、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几乎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速度同步。这说明蓝田股份将绝大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变为固定资产。

第六、蓝田股份流动资产持续下降,应收帐款大幅度下降,而存货1997和1998年大幅度上升

后,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逐年直线上升,存货占资产比例1998年以后保持在10~15%之间。

根据趋势分析发现的线索,我们可以发现蓝田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可以证实销售收入的应收帐款越来越少,无法查询交易凭证的现金收入越来越多。蓝田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越来越多地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化为如“渔塘升级改造”等固定资产。第三部分同业比较蓝田股份两项主营业务——农副水产品业务和饮料业务的行业分类分别是“A07渔业”或“A0705淡水渔业”和“C0食品、饮料”或“C05饮料制造业”或“C0510软饮料制造业”。“A07渔业”同业企业比较对象为武昌鱼、洞庭水殖、华龙集团、中水渔业。

二、资产规模扩张和公司业绩的情况及疑点

(一)资产规模扩张和公司业绩的情况

蓝田股份(600709)于1996年发行上市,从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该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着优异的经营业绩: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近10倍;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始终维持在极高的水平,最近三年更是高达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

(二)资产规模扩张和公司业绩的疑点及具体分析

作为一家传统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确实出乎一般人的想象。笔者依据蓝田股份上市后历年的财务报告(截止2000年报)以及相关公开信息对该企业的财务作了客观分析,发现其中一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公司方面作出进一步说明。

历年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资产规模这几年扩张过快,其增长与业务的扩张不成比例,这反映在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近三年内下降较快,分别为0.96、0.79和0.65。

具体地从资产构成来看,蓝田股份上市后的流动资产规模基本在一定区间内变动,而固定资产(包括在建工程)的增长速度却要远远高于流动资产,公司每年都有巨资用于工程建设。至2000年底,蓝田的固定资产已达21.69亿,占总资产的76.4%,可以说公司经营收入和其他资金来源大部分都转化为了固定资产。

企业固定资产的形成是经营收入的转化或者是资金支出的资本化(即将当期的费用支出计为资产的增加,而通过折旧的形式分摊到以后各期,如果计入在建工程,甚至连折旧都不必提),因而固定资产计价的不实会虚增企业经营收入或低估当期费用,从两方面都能起到增加当期利润的作用。而蓝田股份固定资产扩张过快,其可靠与否无疑决定了前几个年度利润的质量。

具体分析公司历年报表内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累积折旧等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在建工程工期拖延,支出超预算

比如公司自募资金项目——莲花酒店二期工程,1996年就开始施工一直到2000年末尚未完工,至今仍挂在在建工程项目上。又如洪湖菜篮子二期工程,原预算2亿,但截止到2000年末,公司已累积在此项目上投入4.17亿(包括该工程的细分项目),超支100%。对于这些异常,公司还未作出合理解释。

2.工程及固定资产项目分类混淆

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分界较为模糊,经常在费用支出的归属上混淆,1999、2000年报内多次出现调整在建工程、累计折旧项目帐面金额的现象。

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过长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会降低每年应摊的折旧费用,从而提高早期年度的利润。根据蓝田2000年报信息,该公司以前年度制定的折旧年限过长,2000年依据《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大幅度缩短了一些固定资产的年限,增提了巨额折旧,致使当期利润比原折旧政策下估算的利润减少4800万元。值得指出的是《农业企业财务制度》1993年就开始实行,为何公司当初不依照执行?以往年度折旧年限过长对这些期间的利润产生多大影响,公司年度报告也未作说明。

总的来看,农业企业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较多涉及对自然环境的治理改造,具有较大的外部性,一些权益的归属以及费用金额很难明确界定,给资产计量和评估带来困难,一些费用性支出是否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也没有明确标准。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上市公司除依照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还应参照一些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但这些制度过于笼统,而且大多于1992、1993年制定并实施,是否能够适应当前上市公司大资本、高产业化程度的运作还存在疑问。这一问题也反映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其他资产项目中,比如蓝田股份将数额巨大的湖面开发费、种植基地开发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这些具有行业特殊性的费用资本化应该加以说明。

三、公司收入的的情况及疑点

(一)公司收入的的情况

2000年3月份,蓝田股份总经理瞿兆玉曾公开说:洪湖有100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30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面积只有1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粗放经营的10倍,开发潜力还大着哩。

(二)公司收入得疑点及具体分析

看到这,很多人就会被吓了一跳。2000年上市的武昌鱼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养的武昌鱼的精养鱼塘一亩也就2000来块钱,而武昌鱼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拥有6.5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其养殖收

入每年只有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1000元,不到洪湖“粗放经营”的1/3,更不消说和蓝田的“精养鱼塘”比了。同在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武昌鱼也不是很便宜的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按立体养殖的说法算,从13块钱一斤的桂鱼到三四块钱一斤(均指市场零售价)的草鱼、鲢鱼、鲫鱼等分层养起,最后鱼的平均产值不会超过15元/公斤,而正常来讲,给一级鱼贩子的价格至少要低到市场价的一半左右。这样算下来,各种鱼的平均批发价绝不会超过10元钱/公斤。(武昌鱼在预测其高密度流水养殖项目时的鱼价是9元/公斤),按这种算法,“每亩3万元”意味着蓝田的一亩水面最少要产3000-4000公斤鱼,就是说,不到一米多深的水塘里,每平方米水面下要有50-60公斤鱼在游动。这么大的密度,不说别的,光是氧气供应就是大问题,恐怕只有在实验室里才做得到。另外,渔业的季节性很强,上半年喂饲的资金投入很大,产出却很少,此时的资金周转速度较慢,而下半年现金回笼情况较好。(见武昌鱼招股风险提示)然而,我注意到蓝田股份的中报和年报好像从没有反映出这种季节性因素,对此我也十分不解。

再说蓝田的那两种饮料,论名气不比露露、椰岛等饮料小(有电视广告为证),看销售收入也差不太多,可是你向周围的人打听一下,在这三款饮料中,有多少比例人会经常选择野莲汁、野藕汁?问题来了,一年上亿罐饮料都被谁喝掉了?几个亿的销售是如何实现的?

四、公司业绩的情况及疑点

(一)公司利润的情况

蓝田股份于1996年发行上市,从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该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着优异的经营业绩: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始终维持在极高的水平,最近三年更是高达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于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前列,这对于一家经营传统农业的公司无疑是超乎寻常的。

(二)公司利润的疑点及具体分析

1.应收帐款怎么会如此之少?

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18.4亿元,而应收帐款仅857.2万元。2001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销售收入8.2亿元,应收帐款3159万元。在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无法想象,一家现代企业数额如此巨大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其水产品销售,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进行交易,必然需要代理商进行代理,因此水产品销售全部“以现金交易结算”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而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的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不可能也是以现金交易结算的吧?

2.融资行为为何与现金流表现不符?

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加大了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增加幅度达200%。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相符。按照公司优秀的现金流表现,自有资金是充足的,况且其帐上尚有11.4亿元的未分配利润,又何以会这样依赖于银行借贷?2000年该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量7.86亿元,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则为-7.15亿元(绝大部分是固定资产投入),这两个数字极为相近,这是巧合吗?

3.产品毛利率怎么会如此之高?

2000年年报以及2001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身处同行的深深宝的毛利率约20%,驰名品牌承德露露毛利率不足30%)。从公司销售的产品结构来看,以农产品为基础的相关产品,都应是低附加值商品,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以下几种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1)产品市场被公司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2)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的优势。从实际情况看,以公司现有的行业属性、市场环境、产品技术含量等方面进行评估,达到这样高的赢利水平的可能性有多大?

4.巨额广告费用支出哪里去了?

公司2000年的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的销售收入达到5亿多元,而其中仅3590万元是通过集团公司遍布于全国的销售网点销售的,仅占股份公司销售量的1.9%,2001年中报显示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而野藕汁、野莲汁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应该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的,因为在股份公司的报表中找不到巨额的广告费用支出。这里是否存在着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

从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工工资支出为2256万元,以13000个职工计,人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2001年上半年人均收入为185元。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对于员工30以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工,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合于情理吗?

年报显示,2000年利润总额5亿元。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肖星博士的分析,蓝田股份的利润事实上主要来源于洪湖水产公司。

在蓝田20万亩的可开发水面中,从生产者的角度分析利润构成,洪湖水产的利润来源有两块:一是承包给当地农户自由养殖的约1万亩水面,另一个是由公司职工经营的19万亩水面(不包括正在开发的3期工程的10万亩水面)。在自己职工经营的19万亩中又有约2万亩是用来搞生态旅游的,由一个生态旅游公司管理(包括对承包的一部分进行管理)。蓝田股份2000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显然,其超额利润来自于生态旅游和承包这两部分以外的特种养殖和饮料业务。

据记者掌握的资料,生态旅游公司2000年的收入占水产公司当年总收入的1/6强。今年,客流量在增加近一倍的情况下,日客流量达到1000人,现金收入18万左右。也就是说,旅游公司在不考虑淡旺季的情况下,去年的收入应是3500万元。承包给农户的1万亩水面,去年农户每亩每年交给蓝田320元,除去固定资产以外的成本,蓝田每亩收益为200元左右,总收入为200万。这样计算,水产公司的总收入应是2.5亿,而不是报表所称的5个亿。

如果考虑固定资产的投入,包括庞大的围湖造堰工程,巨大的生态旅游的宾馆、景点等的基础建设,按照惯例,旅游景点至少要在五年以后才能开始赢利,即使从96年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的2万亩水面算起,至今,旅游业务刚过盈亏平衡点,是没有任何利润率可言的。那么,另外2.5亿元从何而来?

五、公司造假

据中国证监会1999年10月公布的查处结果,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

问题还远不止于欺诈上市留下的阴影,蓝田股份直到2001年中期的业绩仍难以让投资者信服。首先,业绩有控股股东操纵之嫌。蓝田股份虽声称公司已与控股股东做到“三分开”,但其“三分开”是真是假难辨。蓝田股份的经营活动与中国蓝田总公司关系密切,该公司董事、原董事长兼总经理瞿兆玉,同时任中国蓝田总公司法定代表人。中国蓝田总公司是蓝田股份第一大股东湖北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的控股股东,两者间实际属“爷孙”关系。中国蓝田总公司作为蓝田股份的代销商,其代销数额虽不可观,但作用却惊人。据中报显示,2001年上半年,中国蓝田总公司代销759.47万元商品,占当期蓝田股份销货的0.93%。而蓝田股份生产的野藕汁、野莲汁、红心鸭蛋等产品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的广告,及公交车、路牌等广告均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支付费用,且公司也没有承诺在未来支付该广告费用。蓝田股份的广告费如此开支,让头脑清醒的投资者疑窦丛生。问题在于两点:其一,高额广告费由中国蓝田总公司义务代付,蓝田股份的营业费用失真,净利润含大量水分。其二,中国蓝田总公司又有多大的能力继续负担这笔巨额费用而不需要任何回报?蓝田股份未来的业绩可能面临“缩水”。

其次,鱼塘里的业绩神话能维持多久。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令人惊叹,该公司1995年净

利润2743.72万元,1996年上市当年翻番实现5927万元,1997年至1999年三年分别为14261.87万元、36472.34万元和54302.77万元。蓝田股份的业绩增长就似“放卫星”,几乎年年实现翻番增长,直到2000年后才出现萎缩,降至43162.86万元。蓝田股份的业绩主要来自“神奇”的鱼塘效益,原总经理瞿兆玉曾在去年3月称,几年来产品始终处于不愁销的状态。瞿兆玉继而介绍,洪湖有100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30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面积只有1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粗放经营的10倍。据有关报道称,蓝田股份在精养鱼塘推行高密度鱼鸭配套养殖技术,每亩平均产成鱼由35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加上养鸭收入,每亩平均收入由1400元提高到近万元,养殖成本降低20%。另外,蓝田股份在洪湖饲养的红心野鸭蛋供不应求,实现原料自给后,每枚可增加毛利0.3元。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去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6.5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1000元。蓝田股份创造了武昌鱼30倍的鱼塘养殖业绩,其奇迹有多少可信度?如今已越来越遭怀疑。

再次,应收账款之迷解释离奇。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仅857万元。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处洪湖市瞿家湾镇,占公司产品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客户办理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须绕道70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钱货两清”方式结算成为惯例,造成应收账款数额极小。蓝田股份的这一解释引出新的疑问,该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创一项奇迹,即近18亿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稍懂财会知识的人士,势必对蓝田股份“钱货两清”方式结算下的销售收入确认产生怀疑。另外,蓝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销售收入达5.29亿元,难道饮料销售是因市场供不应求而未出现应收账款吗?

第四,关联方其他应付款数额巨大。与其他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导致上市公司其他应收款数额巨大相反,蓝田股份倒是占用了中国蓝田总公司等关联方巨额资金。2001年中报显示,关联方其他应付款余额2.22亿元。其中,向湖北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借款2884.4万元,其余均向中国蓝田总公司及其子公司借款,仅中国蓝田总公司直接借款达1.93亿元。如同代付广告费一样,中国蓝田总公司就似在为蓝田股份尽某种义务,就连1999年因上市造假被处以的行政罚款100万元,也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代为垫付。一家年盈利近五亿元、未分配利润多达10亿元的上市公司,如此资金运用捉襟见肘简直让人难以理解。

六、蓝田造假,假在何处?

蓝田年报发布于3月1日,补充公告刊登于3月30日,一般性的技术差错隔几天就出来“打补丁”了,而蓝田的补充公告相隔一个来月,可见决非小事。

该补充公告主要是就母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作补充披露。原来,母公司账下其他

应收款高达16.44亿元,占其净资产21.78亿元的比重达75.48%,这么大一笔巨款借给谁了呢?读了补充公告,我们才知道,16.44亿元其他应收款中,全资子公司蓝田水产开发公司一家就达16.275亿元,这16亿多的欠款,主要包括两块:1、水产公司1995年到1999年五年内创造的利润共10.88亿元,这些利润均“转作内部往来处理”,借回给水产公司;2、母公司借给水产公司流动资金5.39亿元。

蓝田股份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母公司主业年年亏损,1996、1997、1998、1999年几乎每年翻番的利润主要来自水产公司,这4年公司累计实现利润12.56亿元,而来自水产公司的就达10.88亿元,比例为86.63%;2000年和2001年中期蓝田股份利润分别为50155万元和19006万元,其中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主要为水产公司利润上交)为45918万元和18840万元,比例更高达92.27%和99.13%。1996年蓝田股份上市时对水产公司的投资仅1600万元,到2000年年报投资已增至6.335亿元,而当年其贡献的利润就达4.59亿元,投资回报率高达72%。

由于蓝田股份从不披露水产公司报表,人们对水产公司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利润一直心存疑虑。这一则并不起眼的补充公告,终于让人们明白了,原来水产公司的高利润一上交母公司,做完报表后旋即“借”了回去,1996年以来累计“创利”16亿多元,借出去的“其他应收款”也是16亿多元。有意思的是,对水产公司历年实现的利润,均作“内部往来处理”的决定,据补充公告说,董事会曾于1998年元月、1999年3月和2000年元月分别作出过决议,蓝田股份却均未披露。这16亿多“利润”的一来一回又说明了什么?相信明眼人已经有所领悟。

也许是2000年年报被要求补充披露,到2001年中报,有关水产公司的主要指标作了重大调整。水产公司欠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从16.275亿元降为5.97亿元;母公司对水产公司的长期投资则由6.335亿元增至19.04亿元,公司解释说,主要是原来将10亿多利润作为借给水产公司的欠款,现在改为投资了。19亿多元投资上半年上交母公司投资收益1.88亿元,回报率近10%(比上文提及的全年72%的回报率低得多了,由此我们领教了财务科目稍作调整便会出现多大变化的财务游戏),当然,这1.88亿元投资收益,也没有像前几年那样立即“借出”,而是继续作为水产公司的追加投资。但是,不管是借款也好,还是追加投资也好,总之一句话,水产公司的高额利润始终留在水产公司,并没有进入蓝田股份的银行账户。这同天津广夏的“高额利润”并没有进入银广夏户头,又何其相似乃尔!

蓝田股份上市以来始终以绩优示人,而且现金流也相当不错。例如,2000年和2001年中期净利润为4.31亿元和1.6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7.86亿元和1.34亿元。多年来人们总是以为,利润可以包装,可现金流不能包装,这正是市场对蓝田业绩一直有怀

疑,可一直拿不出足够依据的理由之所在。可是,现金流这么好的一家公司,上市以来仅2000年派过一次息,为10派2,4.46亿股共需流出现金近9000万元,然而,中报显示,在应付股利栏下仍有5400余万元,也就是说仅仅是流通股东的红利付出去了,非流通股大股东都还欠着;另外,公司还欠应交税金9200多万元,其他应付款3.57亿元。现金流那么好却到处欠款,这一现金流到底是否真实?

在历次年报、中报中,公司总是提及其产品由中国蓝田总公司代销,可每年的代销额不过几千万元,而公司近两年销售收入却达18亿元之多,各地市场却又很少见到蓝田牌野藕汁、野莲汁、野鸭蛋等产品,要知道这一类价格并不高的农副产品,真要销售18亿元,市场上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啊。

值得注意的是,负责给蓝田审计的一直是原沈阳、现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两位会计师,出具的始终是无保留意见的标准报告,包括当初的伪造银行存单和土地证上市,招股书和上市公告都是他二人审计,而且蓝田从沈阳迁址到湖北,同两位会计师的友谊一直牢不可破。

七、股权之谜

记者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1998年1月9日,由瞿兆玉签字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递交了“企业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主要变更的地方有两处,企业法人名称由“中国农业物质供销总公司”变革为“中国蓝田总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张仲铭”申请变更为“瞿兆玉”。不久中国蓝田问世,中国蓝田总公司出现后的一大怪事是,从诞生那天起与蓝田股份的关系就很微妙。在双方的关联交易中,蓝田股份似乎总在占便宜。蓝田股份上亿元的广告费都由中国蓝田支付,就连蓝田股份因为上市造假的行政罚款,也是由中国蓝田垫付的,无私奉献精神似乎发扬到家了。

《财经》记者康伟平指出,“他说这两个公司就像我的两个儿子,我不能看着一个儿子有饭吃,另一个儿子没饭吃”言下之意,资金在里面的流动是非常正常的。康伟平说显然是不正常,而且这里面很蹊跷。“为什么它们共有一个法人,而股权上没有一点联系,而同时经济上的联系如此紧密。”

从已经判决的案件看,蓝田公司一律败诉。记者注意到:这11案件的被告是中国蓝田总公司、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公司,涉及的案由都是借款和担保。那这三家公司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据记者调查:ST生态,也就是蓝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是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它占ST生态总股本的35%。而洪湖蓝田的控股股东是中国蓝田总公司,因此ST 生态是中国蓝田的孙公司。记者发现在2001年年报中,第一次公布了洪湖蓝田的股本情况,原来瞿兆玉个人是洪湖蓝田的第一大股东,出资1300万元,持股比例是79%。这就不难理解瞿兆玉为什么说中国蓝田和蓝田股份是他的两个儿子了,不难理解中国蓝田为什么要“无私奉献”了。其实对于

瞿兆玉来说,这两个公司就象他的两个口袋,资金移动就象是“左口袋到右口袋”。而圈钱是瞿兆玉控制蓝田系公司的主要目的。整个蓝田系公司欠银行的资金超出20亿元。而蓝田公司已经是空壳,股东权益是负数。在ST生态命悬一发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蓝田神话”凋零的过程。

八、蓝天股份的启示

与银广夏、郑百文等造假上市公司相比,蓝田股份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因为这个假货竟然还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且监管部门难以查到造假的直接证据。蓝田股份去年10月上旬公告正在接受中国证监会的调查,而该次调查其实已经是证监会一年以来第四次进驻蓝田股份,与第三次调查仅时隔一个月。据报道,证监会的有关人士承认,虽然证券市场上一直对蓝田股份疑团重重,但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例如,舆论曾对蓝田股份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低及现金流过大提出质疑,而蓝田股份搬出农业问题专家的观点作解释,称农业企业的现金流过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普遍现象。如今蓝田股份虽被初步揭开利润造假的丑陋面目,但对商业银行和中小投资者似乎一切都已经晚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蓝田案如此滞后地被发现和查处,现行制度又该作何检讨呢?

(一)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滞后。

蓝田股份1999年被查出上市时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涉及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伪造银行账户,以及“压缩”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等违法行为。对此,蓝田股份只是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瞿兆玉也只是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记者在本报1999年11月3日刊登的《蓝田造假怎么罚?》一文中指出,“蓝田股份造假的数额之大已属严重的经济犯罪,假若对这种‘包装’行为打击不力的话,必然还会出现‘后继’者”。孰料“后继”者竟然是蓝田股份的高管,在市场对这家公司极其敏感的背景下,利润造假仍无休止地继续。要知道蓝田股份上市时存在的多项违法行为,早已经触犯《刑法》,构成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关责任人是应该蹲监狱的。就说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按《刑法》第177条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蓝田股份上市时造假行为涉案数额巨大,对有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不为过。如果1999年在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后就把蓝田案移送检察院,司法介入及时有效的话,蓝田股份的利润造假行为不会直至今日才被曝光。可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等于姑息养奸,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不能再姗姗来迟。

(二)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形式的“架子”。

蓝田股份前身是沈阳行政学院下属的三家校办企业,1992年,曾经担任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的瞿兆玉“下海”打造蓝田,第一件事就是对蓝田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然而,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蓝

田股份搭起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架子”,本质上却演变成为一个家族企业。上市公司董事长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亲兄弟,总经理又是同族兄弟,这样的“亲上加亲”已经胜过私企改制上市的公司。更令中小股东惊讶的是,蓝田股份上市后迁址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而那里不仅是瞿兆玉的老家,还大兴土木地建造起瞿氏宗祠及供瞿氏族人祈求平安的瞿氏青龙庙;年报上显示13000名职工2000年工资支出只有2256万元,其实当地所有姓瞿的人都成了蓝田股份员工,连年满60岁的瞿姓老人也享受到公司提供的养老金。蓝田股份在不谙内情的中小股东看来是一家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也不能称其不合理,第一大股东只持股35.7%。但是,现代企业制度最起码具有的产权特征,在蓝田股份恐怕从来都只是个摆设。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应该分离,出资者不能对属于自己的部分资产进行直接支配,是现代企业制度最低的要求。而蓝田股份的公司治理结构根本不存在,董事会被个别人操纵,瞿氏兄弟早已支配公司所有的资产。不可思议的是,这家以股份有限公司为组织形式的家族企业,经寻根溯源发现法律上的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农业部。蓝田股份称,中国蓝田总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的母公司。据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中国蓝田总公司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制,投资人为农业部。

(三)控股股东信息披露盲点多。

评价资本市场效率的强弱,信息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指标。而蓝田股份能够长期造假未被发现,屡遭舆论质疑都有惊无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无法让中小股东认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动态掌握控股股东的经营风险,是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一大盲点。蓝田股份把许多费用因素往中国蓝田总公司身上一推,使本该早就暴露的问题得以体面地遮掩。蓝田案发说明针对控股股东的信息披露不足,势必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大打折扣。蓝田股份与中国蓝田总公司控制的“大蓝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大蓝田”的财务现状如何?这些都应该在市场上公开披露。而在相关信息不透明之前,谁也说不清楚“大蓝田”会给蓝田股份带来多少或有风险,及或有风险是否会导致蓝田股份退市、破产。另外,若信息披露更有效,蓝田股份几乎演变成家族企业也不致于到现在才暴露真相。

一个经典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很详细

一个经典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很详细! 会计教科书上的东西太多,而结合企业战略、市场的变化、同行情况、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政策等方面,分析的太少。本文适用于财务经理级别以下的人员,看完是有用的,也可以上转给财务经理,供其进一步分析和提炼。 案例分析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1997年4月16日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优质资产改制组建中色股份,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目前,中色股份旗下控股多个公司,涉及矿业、冶炼、稀土、能源电力等领域;同时,通过入股民生人寿等稳健的实业投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定发展。 资产负债增减变动趋势表: 01、增减变动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到,中色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规模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从负债率及股东权益的变化可以看出虽然所有者权益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明显没有负债增长幅度大,该公司负债累计增长了%,而股东权益仅仅增长了%,这说明该公司资金实力的增长依靠了较多的负债增长,说明该公司一直采用相对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政策,一方面利用负债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增大了该企业的风险。 (1)资产的变化分析 08年度比上年度增长了8%,09年度较上年度增长了%;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在09年有了巨大增长,说明09年度有更大的建设发展项目。总体来看,该公司的资产是在增长的,说明该企业的未来前景很好。

(2)负债的变化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公司的负债总额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08年度比07年度增长了%,09年度较上年度增长了%;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当金融危机来到的08年,该公司的负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09年度公司有了好转迹象,负债率有所回落。我们也可以看到,08年当资产减少的同时负债却在增加,09年正好是相反的现象,说明公司意识到负债带来了高风险,转而采取了较稳健的财务政策。 (3)股东权益的变化分析 该公司08年与09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所不同的是,09年有了更大的增幅。而这个增幅主要是由于负债的减少,说明股东也意识到了负债带来的企业风险,也关注自己的权益,怕影响到自己的权益。 0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该公司07年的流动比率为,08年为,09年为,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健,只是08年度略有降低。1元的负债约有元的资产作保障,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比较平稳。 (2)速动比率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案例

2010年最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2010-09-09 10:00:33 来源:友商网作者:i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的种类 一个股份公司一旦成为上市公司,就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即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表中对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基本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中:资产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所获得的; 2)资产应能为企业所实际控制或拥有; 3)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4)资产应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在我国目前的有关制度中,把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而在现在某一日期承担的将在未来向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责任。 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与资产一样,负债应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引起。 2)负债必须在未来某个时点(且通常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日期)通过转让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3)负债应是能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债务责任。一般而言,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权益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公司损益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或1季内)经营成果的反映,是关于收益和损耗情况的财务报表。损益表是一个动态报告,它展示本公司的损益账目,反映公司在一定时间的业务经营状况,直接明了地揭示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和潜力以及经营趋势。 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瞬时写照,那么损益表就是公司财务状况的一段录像,因为它反映了两个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盈利或亏损的变动情况。可见,损益表对投资者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损益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生产性费用、销售费用、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 有的公司公布财务资料时以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代替损益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就是在损益表的基础上再加上利润分配的内容。 3.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公司会计期间运用资金(或现金)的变动及其原因,即资金的来源及其用途的报表,亦即筹资和投资的活动及其方针的总括性的动态报表。简言之,它是通过资金变动来反映公司会计期间投资和筹资的全部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1、资产规模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2.35%远远低于流动资产比重97.65%,说明该企业变现能力极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强,企业近期的经营风险不大。

与上年相比,流动资产的比重,由88.46%上升到97.65%,非流动资产的比重由11.54%下降到2.35%,主要是由于公司分立,将公司原有的安盛购物广场、联营商场、旧物市场等非超市业态独立出去,报表结果显示企业的变现能力提高了。 2、资产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97.65%,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35%,说明企业灵活性较强,但底子比较薄弱,企业近期经营不存在风险,但长期经营风险较大。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57.44%,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企业近期偿债的压力较大。 非流动资产的负债为42.56%,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长期资金的依赖性也较强。企业的长期的偿债压力较大。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越多,说明偿债越有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对该企业而言,年初的营运资本为20014万元,年末营运资本为33272万元,

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短期不能偿债的风险较低,与年初数相比营运资本增加了13258万元,表明企业营运资本状况继续上升,进一步降低了不能偿债的风险。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对债权人来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债权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当流动比率大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强,当流动比率小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弱,当流动比率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危险,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困难。 我公司,期初流动比率为1.52,期末流动比率为2.11,按一般公认标准来说,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且短期偿债能力较上年进一步增强。 3、速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但人们还希望,特别是短期债权人,希望获得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比率指标。这就是速动比率。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偿债风险。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范例——两公司对比分析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本报告选取的 2 家上市公司的2009年12月31 日会计报表,仅对当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论仅为学习讨论使用。 一、财务指标分析 现根据两个公司的会计报表从基本的财务数据与指标对2009 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两公司各自的情况进行对比。 表1 2009 年12 月31 日A 公司和 B 公司重要财务指标(单位:人民币万元) 指标/ 公司 A B 营业收入72971.20 416606.00 资产总额133744.00 620905.00 负债总额41272.00 193616.00 股东权益92472.20 427289.00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两公司近期偿债能力如表 2 所示: 表2 偿债能力指标 指标/ 公司 A B 流动比率 2.6364 2.1950 速动比率 1.8011 1.9372 现金比率 1.3801 1.2461 1、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 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 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 险越小。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合适的流动比率是2,A 公司和 B 公司流动比率分别是2.6364 和 2.1950,均大于2。 2、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例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合理的速 动比率为1,A公司和B公司的速动比率分别为 1.8011 和1.9372,均大于1。 3、现金比率分析。现金比率显示公司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现金 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A 公司和 B 公司的现金比率分别为 1.3801 和1.2461,均高于一般认为的合理比率0.4 ~0.8 。

财务报表分析 第一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D 5.B 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E 3.ABCDE 4.ABDE 5.ABCDE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公司的财务报告,因此由财务报告本身缺陷所造成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也就在所难免。 2.答案:? 解析:在比率计算中,一些数据的确定、时间上的对应与否等问题,也会影响比率所反映内容的可比性及准确度,这也就难免与公司的实际情况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节。 3.√ 4.√ 解析: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进一步说明。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报表而言,附注同样具有重要性。 5.答案:? 解析:确定报表的可信赖程度,是审计人员的工作,并非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工作。 四、名词解释 1.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运用特定的方法分析、评价公司价值,为各利益相关方做出最佳经济决策服务

2.比较分析法是将指将相关经济指标与选定的比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分析指标与标准之间的差异,明确差异方向、差异性质与差异大小,并进行差异分析与趋势分析的方法。 3.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影响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并计算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用以说明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基期相比,财务指标发生变动或差异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五、简述题 1.财务报表分析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评估公司价值,保护投资者利益。 (2)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评估信用风险,保护债权人利益。 (3)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评价公司经营管理状况,改善公司管理。 (4)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发现公司舞弊及其他风险,强化公司外部监管。 2.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为:实事求是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果关系与平衡关系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原则及动态分析原则。 3.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公司的财务报告,因此由财务报告本身缺陷所造成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也就在所难免。这种局限性一般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财务报告是对公司以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信息反映,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价基础的(仅在个别项目上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使得它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一定的时效性,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分析对未来经济事项的预测结果。 (2)财务报告是基于公司具体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而编制的,不同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公司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进而也影响到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与可用性。

2019年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例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例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存在,减少局限性的影响,在决策中扬长避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 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利益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并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着重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成果是否优良等进行解释和评价,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性 1.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财务报表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列入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 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现实中,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因而,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2.财务报表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很多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难以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3.财务报表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数据。 由于财务报表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4.财务报表数据受到会计估计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等。 5.财务报表数据受到管理层对各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多种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三、客观因素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1.财务报表可靠性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旦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达到目标,企业会主动选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资料

你的企业谁做主 7月的一个周四下午2点整,北京某录影棚内座无虚席,观众们鸦雀无声地等待着节目录制的开始。随着嘉宾就坐完毕,主持人走上舞台,大型电视栏目《你的企业谁做主》迎来了它第一百五十期节目的录制。 短暂的开场曲与雷鸣般的掌声结束后,节目录制正式开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全国第一档企业服务类栏目《你的企业谁做主》,我是主持人葛菲。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中拿着的几张图表,这几张表是企业中最常用到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几张表不仅贯穿了我们企业发展的所有时期,同时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用这几张报表来分析企业现状,解决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 “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资深财务分析师,张蓝天,张教授。”张教授微微向前一欠身,向大家挥手致意。 “另一位是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丽丽女士。大家欢迎二位。” 掌声过后,主持人继续说道:“接下来,在请出今天的‘老板团’代表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个视频短片。” 观众的视线被引向舞台中央的大屏幕。画外音旁白:“北京恒康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投资建立, 2007年1月正式投产。公司致力于大豆制品的生产、研发和改良工作,其中以植物素肉系列产品最为著名。植物素肉系列产品使用公司自主研制的压制、调味技术,并成为公司在近五年内的主打健康‘肉食’产品。为此,公司推出多款以豆代肉的半成品菜肴: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京酱肉丝、水煮鱼等等,甚至还有著名的‘北京烤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做到了从‘口’出发、以人为本。” “公司成立三年以来,成功从创业期进入到成长期,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公司不满足于成为单一的生产加工企业,公司在每个月推陈出新、扩展产品广度的同时,更积极地向产业链的下游扩张。公司在北京的重要商业中心:西单、王府井、国贸等地都开设了名为‘豆肉年华’的直营零售商店,以更低的价格推广销售植物素肉系列商品。公司高层决定在今后的三年内,筹资开办素食餐馆,将产品安全、放心地直接送到百姓的餐桌上。用不了多久,首都的人民就可以在餐馆食用到含有植物蛋白的肉类制品。” 掌声过后,主持人葛菲继续道:“欢迎今天的‘老板团’代表,北京恒康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内部报表等,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变动的情况及其原因;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大致框架。 对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结构的弹性分析 资产结构的弹性分析,就是要比较报告期和基期的资产结构,从中判断金融资产比重的变化情况,以确定企业资产结构的弹性水平。资产结构的弹性,就是资产总量随时调整的可能性及资产内部结构可随时调整的可能性,这取决于弹性资产,即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金融资产,具体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中的股票和债券投资。 保持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资产风险,但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较高,过量的金融资产会导致企业效率和效益的下降。因此,金融资产的持有量应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资产结构的收益性分析 将资产划分为收益性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为了提高盈利水平,应尽可能直接增加形成企业收益资产的比重,减少其他两类资产的

比重。 资产结构的风险性分析 实践中,存在着三种资产风险结构类型:保守性资产结构、中庸性资产结构和风险性资产结构。三种风险结构的差别在于使流动资产保持在什么水平以及维持什么水平的金融资产、存货资产和信用资产。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的风险比较小。 企业应尽力构建一种既能满足生产经营对不同资产的要求,又使经营风险最小的资产结构。 融资结构分析 融资结构包括:a.融资的期限结构: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长期融资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短期融资包括短期负债;b.融资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到期偿还约束性的高低而引起的;融资的方式结构:c.融资方式即企业获得资金的手段,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划分,实际上已反映出了各自的融资方式。 不同的融资结构,其成本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最佳的融资结构应是成本最低而风险最小的融资结构。 企业要得以正常生存和发展,其资金来源必须可靠而又稳定,资金运用必须有效而又合理,企业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以及各项 资产之间,必须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分析 通过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可以考察企业投入的资本是否完整、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大小或经营效益好坏、评价利润分配是否合理。利润表的项目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案例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 2.35%远远低于流动资产比重97.65%,说明该企业变现能力极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强,企业近期的经营风险不大。 与上年相比,流动资产的比重,由88.46%上升到97.65%,非流动资产的比重由11.54%下降到2.35%,主要是由于公司分立,将公司原有的安盛购物广场、联营商场、旧物市场等非超市业态独立出去,报表结果显示企业的变现能力提高了。 2、资产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97.65%,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为,2.35%,说明企业灵活性较强,但底子比较薄弱,企业近期经营不存在风险,但长期经营风险较大。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57.44%,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企业近期偿债的压力较大。 非流动资产的负债为42.56%,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长期资金的依赖性也较强。企业的长期的偿债压力较大。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越多,说明偿债越有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对该企业而言,年初的营运资本为20014万元,年末营运资本为33272万元,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短期不能偿债的风险较低,与年初数相比营运资本增加了13258万元,表明企业营运资本状况继续上升,进一步降低了不能偿债的风险。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对债权人来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债权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当流动比率大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强,当流动比率小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弱,当流动比率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危险,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困难。 我公司,期初流动比率为1.52,期末流动比率为2.11,按一般公认标准来说,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且短期偿债能力较上年进一步增强。 3、速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但人们还希望,特别是短期债权人,希望获得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比率指标。这就是速动比率。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偿债风险。 影响速度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帐面上的应收帐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帐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因此评价速动比率应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相结合。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反映的是期末状况,不代表企业长期的债务状况。 企业期初速动比率为1.42,期末速动比率为2.04,就公认标准来说,该企业的短期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附件二: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参考格式) 提纲 一、集团公司概况 二、集团公司经营的基本情况 (一)经营主要政策。 (二)主要经营业绩。 (三)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并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说明。 三、集团公司经营成果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二)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三)其他业务利润 (四)营业外收支 (五)投资收益 (六)所得税 (七)净利润实现情况

(八)利润分配情况 (九)亏损企业情况 四、集团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情况 (二)负债情况 (三)资产质量及财务风险情况分析 (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五、现金流量分析 六、重大事项影响 七、经营风险因素、发展规划及经营战略 八、本年度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下年度改进管理和提高经营业绩拟采取的措施等。 ▲集团公司对所属境外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分析参照上述指标及分析方法。 ▲集体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参照上述指标及分析方法。 ▲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参照上述指标及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参考格式) 一、集团公司概况 (一)公司成立时间及批准文号、改制(重组、收购、兼并)情况、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及其变更情况。 (二)公司的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公司的法定地址等。 (三)集团及所属子公司户数(含境外企业,下同),本年所属企业隶属关系变动情况,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等。 集团公司年度全资、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情况表: 单位:万元 (四)截止年末,集团拥有从业人员人数及素质情况。 二、集团公司经营的基本情况 (一)经营主要政策。包括: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市场开拓、资本运营等方面。 (二)主要经营业绩。 (三)年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并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说明。

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1月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项目背景........................................... 2. 业务现状........................................... 3. 项目目标........................................... 4. 项目范围........................................... 第二章需求分析........................................... 1. 数据采集与上报..................................... 1.1 业务基础信息.................................. 1.2 业务数据及报表................................ 2. 数据整合........................................... 2.1 数据源分析.................................... 2.2 数据整合内容.................................. 3. 报表展现与分析..................................... 第三章解决方案........................................... 1. 维度建模........................................... 1.1 主题维度交叉表................................ 1.2 维表.......................................... 1.3 主题表........................................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大全

. 财务分析指标大全一、变现能力比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营运资本二、资产管理比率÷平均 存货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1、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3、 三、负债比率÷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负债总额1、 =EBIT/I ÷利息费用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2、 四、盈利能力比率平均净资产=净利润÷1、净资产收益率五、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所用指标 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1、权益净利率= -资产负债率)(1=1+(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六、上市公 司财务报告分析所用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当年股数没有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总股数=)(=(EBIT -I1-T每股收益(1、EPS)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普 通股每股市价2、 /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每股股利=股利总额3、 股票获利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净利润总额=市盈率股利支付率=股 利总额/4、用)(又叫:当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5、股票获利率/每股股利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6、/年度末普通股数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 权益7、 每股净资产=每股市价/8、市净率/年末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9、七、现金流量 分析指标(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经营活动流量经营活动流入-经营活动流出、1 (二)流动性分析(反映偿债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 . 流动负债(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2、现金流动负债比(重点)债务总额=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现金债务总额比(重点)(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销售额=经营现金 流量净额/1、销售现金比率普通股股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重点)=100% ×/全部资产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四)财务弹性分析现金满足投资 比率1、/每股现金股利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现金股利保险倍数(重点)=2、(五)收益 质量分析/经营现金毛流量2、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的净流量9日刘正兵课堂小记)几个重 要的财务指标的关系(1月 四个常用比率的关系:④= 1-1/①……= 1-②= 资产负债率资产/ 负债 ④= 1/……②= 1-①资产资产权益率= 所有者权益/ ×④1= ①= 所有者权益……③④-负债产权比率= / 1-①)③=1/(=1+ 所有者权益= 权益乘数资产/ ……④= 1/② 三个指标= EBIT 1、息税前利润)-= EBIT(1T 2、息前税后利润净利润 = 3、息税后利润 .

能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泰祥能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一、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 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1.企业自身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化说明: 公司的资产规模位于行业内的中等水平,公司本期的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38.23%。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72,922.93万元。企业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移。分析者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分析者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与研究。 流动资产中,货币性资产的比重最大,占51.90%,存货资产的比重次之,占26.06%。 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为11.10%。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信用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的制约增强,企业应该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存货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存货增长占用资金过多,市场风险将增大,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销售工作。总之,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付市场的变化能力一般。

2.企业自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说明: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为26.90%,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71.49%。说明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高,独立性强。 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中,流动负债增长31.18%,股东权益增长5.11%。 流动负债的增长幅度为31.18%,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比重比去年上升,表明企业的资金来源是以营业性质为主,资金成本相对比较低。 本期和上期的长期负债占结构性负债的比率分别为23.78%、0.00%,该项数据增加,表明企业借助增加部分长期负债来筹措资金,但是长期负债的比重较大,说明企业的发展依赖于长期负债,企业的自有资金的实力比较匮乏。未分配利润比去年增长了42.08%,表明企业当年增加了一定的盈余。未分配利润所占结构性负债的比重比去年也有所提高,说明企业筹资和应付风险的能力比去年有所提高。企业是以负债资金为主来开展经营性活动,资金成本相对比较高。 3.企业的财务类别状况在行业中的偏离: 流动资产是企业创造利润、实现资金增值的生命力,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支柱。企业当年的流动资产偏离了行业平均水平-19.38%,说明其流动资产规模位于行业水平之下,应当引起注意。结构性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基础性投资,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生产规模。企业当年的结构性资产偏离行业水平-24.77%,我们应当注意企业的产品结构、更新改造情况和其他投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一)简介 对客户财务能力分析的重要工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静态分析将客户的各种财务比率与其他相似客户或整个行业的财务比率作横向比较;动态分析,把客户现时的财务比率与先前的财务比率作纵向比较,就可以发现客户财务及经营情况的发展变化方向。雷达图把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方法结合起来,计算综合客户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流动性及生产性这五类指标。 (二)详解 下面对涉及的5类指标进行说明。 1.收益性指标 分析收益性指标,目的在于观察客户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主要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图1所示:

图 1 2.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的是客户经营的安全程度,也可以说是资金调度的安全性。分析安全性指标,目的在于观察客户在一定时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图2所示:

图 2 其中流动负债说明每1元负债有多少流动资金作为保证,比率越高,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就越大。但比率过高,则反映客户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利用,可能会影响客户的获利能力。经验认为,流动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所谓'速动资产',通俗地讲就是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中的现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而存货则变现能力较差。因此,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后则为'速动资产'。经验认为,速动比率在1:1左右较为合适。资产负债率越高,客户借债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越大,在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的条件下,股东的投资收益率就越高,对股东有利,说明经营有方,善用借债。但是,比率越高,借债越多,偿债能力就越差,财务风险就越大。而负债比率越低,说明客户在偿债时存在着资金缓冲。因此,资产负债率也要保持适当水平,一般说来,低于50%的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案例分析word精品

. 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分析单位:万元

. 1、资产规模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2.35%远远低于流动资产比重97.65%,说明该 企业变现能力极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强,企业近期的经营风险不大。 与上年相比,流动资产的比重,由88.46%上升到97.65%,非流动资产的比重由11.54%下降到2.35%,主要是由于公司分立,将公司原有的安盛购物广场、联营商场、旧物市场等非超市业态独立出去,报表结果显示企业的变现能力提高了。 2、资产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97.65%,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35%,说明企业灵活性较强,但底子比较薄弱,企业近期经营不存在风险,但长期经营风险较大。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57.44%,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企业近期偿债的压力较大。 非流动资产的负债为42.56%,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长期资金的依赖性也较强。企业的长期 的偿债压力较大。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变动情况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指标. .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越多,说明偿债越有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对该企业而言,年初的营运资本为20014万元,年末营运资本为33272万元,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短期不能偿债的风险较低,与年初数相比营运资本增加了13258万元,表明企业营运资本状况继续上升,进一步降低了不能偿债的风险。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对债权人来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债权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当流动比率大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强,当流动比率小于2时,说明企业时,说明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范例——两公司对比分析(1)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本報告選取の2家上市公司の2009年12月31日會計報表,僅對當年の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相關分析結論僅為學習討論使用。 A、B公司の財務報表數據,在本文件の最後面(附錄表) 一、財務指標分析 現根據兩個公司の會計報表從基本の財務數據與指標對2009年の財務狀況進行分析,並結合兩公司各自の情況進行對比。 表1 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和B公司重要財務指標(單位:人民幣萬元) (一)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兩公司近期償債能力如表2所示: 表2 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分析。 2、速動比率分析。 3、現金比率分析。

(二)每股財務數據分析 每股財務數據有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每股現金含量、每股負債比等。 表3 每股財務數據 1、每股收益分析。 2、每股淨資產分析。 (三)資產運營能力分析 資產運營能力財務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非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資產運營能力數據 1、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2、存貨周轉率分析。 3、總資產周轉率分析。 (四)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盈利能力指標包括經營淨利率、經營毛利率、資產利潤率、資產淨利率、淨利潤率、淨資產收益率、稅前利潤增長率、淨資產收益率增長率等,公司近期盈利能力指標如表5: 表5 盈利能力指標 1、經營淨利率分析。 2、經營毛利率分析。 3、總資產利潤率分析。 (五)財務結構指標 財務結構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資本負債率、股東權益比率等等。數據如表6所示: 表6 財務結構指標 1、資產負債率分析。 2、股東權益比率分析。

(六)財務風險指標 表7 財務結構指標 1、現金流動負債比分析。 2、銷售現金率分析。 二、分析結論 不少於500字 附錄:A、B公司財務報表等資料

浅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

浅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

浅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 2009-11-26 清华领导力培训尹怡敏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初,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进而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提供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和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信息。 1.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和目的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期。最初,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进而为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提供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和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信息。今天,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和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需要。 所谓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给予具体、有效的帮助,从而对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政策和经营决策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报表分析,使企业财务工作真正融合进企业管理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记账核算。 2.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是实现财务报表分析的手段。由于分析目标不同,在实际分析时必然要适应不同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包括评价的标准、方法和预测方法,几种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2.1比较分析法。 2.1.1比较分析法的含义。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方法。他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想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和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差异分析,是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活差距,做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趋势分析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同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种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2.1.2比较标准。在企业财务报表https://www.doczj.com/doc/9616544139.html,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比较标准有以下几种: 2.1.2.1本期实际与预定目标、计划或定额比较。这种比较可以

(企业管理案例)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案例分析最全版

(企业管理案例)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案例分析

目录目录1 第壹章项目概述1 1. 项目背景1 2. 业务现状2 3. 项目目标2 4. 项目范围3 第二章需求分析4 1. 数据采集和上报4 1.1 业务基础信息4 1.2 业务数据及报表4 2. 数据整合5 2.1 数据源分析5 2.2 数据整合内容6 3. 报表展现和分析7 第三章解决方案8 1. 维度建模8 1.1 主题维度交叉表8 1.2 维表8 1.3 主题表9

2. ETL9 2.1 ETL总体说明9 2.2 ETL过程9 3. 运行环境10 4. 数据采集和上报10 5. 报表展现10 5.1 SQL数据源10 5.2 固定行列11 5.3 钻取11 5.4 即时分析12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项目主体为某信息技术有限X公司(以下简称“HPX公司”)。HPX公司是家计算机领域的合资企业。已在60多个城市设有业务分支机构或服务分支机构,且且仍在扩展之中。 HPX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和平台解决方案 ?提供多种IT外包服务 ?提供从销售、培训及维护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网业务 ?提供网络安全产品、桌面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 目前,HPX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构成能够从俩个角度来分析: ?按照报表功能能够分为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俩部分。 ?按照组织架构能够分为总部报表和分X公司报表俩部分。 其中,财务报表需要面向总部及各分X公司;管理报表主要用于总部各项财务分析需要。 HPX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 财务报表体系 2.业务现状 自2003年至今,HPX公司全网上线用友NC系统,用以支撑X公司财务会计基础核算和管理工作。 随着X公司的发展,现有的业务系统在财务报表生成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上已无法满足HPX公司日常业务需要,更无法满足管理人员在财务分析和决策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