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快照功能详解

数据快照功能详解

数据快照功能详解
数据快照功能详解

数据快照功能详解

浪潮新近推出了4Gb光纤磁盘存储系统 AS1000G2,该浪潮自有高端光纤磁盘存储系统除了高品质的硬件设计之外,在管理软件中还配备了四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应用功能:数据卷隔离映射功能、数据快照功能、数据复制功能和数据远程同步功能,本篇将为您详细介绍数据快照功能。

一、什么是数据快照

SNIA(存储网络行业协会)对快照(Snapshot)的定义是: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AS1000G2光纤磁盘存储系统中Snapshot的具体实现是:采用即写即拷贝

(copy-on-write)设计,创建一个卷基于时间点的逻辑映像,创建过程几乎瞬间完成。

AS1000G2光纤存储系统快照有如下特点:

1)基于时间点的卷映像,采用即写即拷贝的方式,集成在存储管理软件GUI管理界面中,操作非常直观简便;

2)每个卷支持4个Snapshot,每个系统支持1024个Snapshot;

3) Snapshot卷可读可写可复制也可以做为备份源;

4) 对Snapshot卷进行写操作时,数据被写在仓储卷,可以提前设置仓储卷写满之后的处理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对源卷的写操作失败,二是Snapshot作废;

5) 系统默认设置仓储卷容量为源卷容量的20%,也可以在创建仓储卷时手动设置其大小,不得少于源卷容量的20%,可以大于源卷容量,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仓储卷容量仍不够用,可以利用AS1000G2的动态卷扩展功能对仓储卷进行扩容;

6) Snapshot功能是AS1000G2存储系统管理软件的一个高级功能,使用前需要License 激活。

二、 AS1000G2数据快照的实现原理

AS1000G2光纤磁盘存储系统利用“copy-on-write ”(即写即拷贝)设计来实现Snapshot,如果源卷没有数据变化,Snapshot卷仅作为指针表,所有对源卷的读操作还是直接从源卷上读取,若源卷有数据变化,则将变化的数据有序的写入仓储卷,并修改Snapshot卷的指针。下面以图解的方式简单介绍Snapshot的过程。

图(一)给出了在执行Snapshot之前源卷和仓储卷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在创建某卷的Snapshot时,需要同时创建一个仓储卷,仓储卷容量至少为源卷容量的20%。

图(一)

图(二)表示执行对源卷的Snapshot,Snapshot卷实际仅仅占用了很少空间,它是一个指针表,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卷。

图(二)

图(三)表示快照卷建立了与源卷对应的指针,已经完成了对源卷的快照。值得一提的是,快照虽然是瞬间完成,但是Snapshot卷是不断变化的,一旦源卷有新的数据写入,Snapshot卷(指针表)将被更新,改为指向原始数据的位置。

图(三)

图(四)示出了快照卷更新,重新定位到新的原始数据位置。源卷中被覆盖的原始数据被存放到了仓储卷,所以Snapshot卷中的指针也重新定位为到了仓储卷,形象的体现了即写即拷贝(Copy-On-Write)的工作过程。

图(四)

三、AS1000G2的数据快照可以实现哪些应用

在AS1000G2光纤磁盘存储系统中Snapshot的典型应用有以下两种

1) 备份应用

AS1000G2存储系统支持不中止数据访问的情况下进行离线备份。例如现在要对一个正在应用的数据卷进行备份,但要求备份过程中该数据卷仍然在线并允许用户进行读写操作,这时就可以利用AS1000G2存储系统的Snapshot功能,先创建该数据卷的Snapshot,因为Snapshot的创建过程几乎瞬间完成,然后把Snapshot卷作为备份源,执行备份操作,备份完成之后,就可以删除Snapshot卷,在整个备份过程中,应用数据卷的读写几乎不受任何影响。

2) 应用测试

应用Snapshot可以快速创建测试环境,利用Snapshot可写的能力可提供快速的应用测试环境。例如生产系统需要安装新的应用软件、更新版本等,需要测试稳定后才能投入正式运行,这些测试往往是基于生产系统数据卷的复制卷进行的,创建Snapshot卷所用的时间

比创建数据卷的完全物理复制花费的时间要少很多,而Snapshot卷同样可以被分配给测试卷进行操作。

四、在AS1000G2中如何使用数据快照功能

AS1000G2光纤磁盘存储系统的Snapshot功能使用非常直观简便,只需在GUI界面(如右图所示)中执行以下几个步骤:

1) 激活Snapshot功能;

2)创建仓储卷以及Snapshot卷;

3)把Snapshot卷映射给主机用作备份源或者应用测试等

一旦激活Snapshot功能,存储阵列的性能会受到即写即拷贝到仓储卷活动的影响, 因此当不需要snapshot卷时, 可以选择禁用(disable), 重新使用(reuse), 或者删除(delete)snapshot卷。禁用(Disable)就是中止即写即拷贝的活动,保留Snapshot卷和仓储卷原封不动;重新使用(Reuse)是创建源卷的基于重新使用时间点的映像,这比重新创建花费的时间短;删除(Delete)指的是完全删除snapshot卷以及相关的仓储卷,这时如果需要重新激活源卷的仓储卷,则必须重新创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处理方式。另外,在AS1000G2光纤存储系统中,也可以选择采用编写脚本的方式来执行Snapshot功能。

五、总结

AS1000G2光纤磁盘存储系统提供了直观易用的Snapshot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在不中止应用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应用数据的离线备份,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功能,也可以利用其Snapshot卷可写的功能,快速建立与生产环境相同的测试环境,为应用测试以及培训等提供便利。Snapshot功能搭配数据卷复制功能使用,可以提供更为广泛的数据应用,比如更深层次的应用测试以及数据挖掘等。

附:本文涉及到的名词:

快照卷(Snapshot Volume):一个基于时间点的逻辑映像,在逻辑上等同于一个完整物理拷贝,是一个指针表,并非实际的数据卷,占用空间极少。

源卷(Base Volume):创建snapshot 的源卷。

仓储卷(Repository Volume):源卷上的数据变化时,把要被覆盖的数据块写到仓储卷中。

国网笔试知识点详解 通信原理

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数据和信号 信息是客户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传输介质是通信中传送信息的载体,又称为信道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通信系统主要由5个基本系统元件构成,信源、转换器、信道、反转换器、信宿 源系统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输到目的系统,目的系统再将信号反变换为具体的信息 通过系统的传输的信号一般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表达方式 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即在时间特性上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是连续的,一般用连续变化的电压表示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即在时间特性上幅度的取值是有限的离散值,一般用脉冲序列来表示 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可靠性高,数字信号比较容易存储、处理和传输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1、信道带宽:是描述信道传输能力的技术指标,它的大小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就是该信道的带度 2、数据传输速率:称为比特率,是指信道每秒钟所能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数,记为bps,常见的单位有Kbps、Mpbs、Gbps等,数据传输速率的高低,由每位数据所占的时间决定,一位数据所占用的时间宽度越小,则传输速率越高 3、信道容量: 信道的传输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信道传输数据的速率的上限,称为信道容量,一般表示单位时间内最多可传输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C=Wlog2(1+S/N) C为信道容量;W为信道带宽;N为噪声功率;S为信号功率 S/N为信噪比,用来描述信道的质量,噪声小的系统信噪比高,信噪比S/N通常用10lg(S/N)来表示,其单位为分贝。 无噪声离散信道容量公式为C=2Wlog2L (L为传输二进制信号) 4、波特率: 是传输的信号值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如果被传输的信号周期为T,则波特率Rb=1/T。Rb 称为波形速率或调制速率。 R=Rblog2V V表示所传输信号所包含的离散电平数 5、信道延迟 信号沿信道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就是信道延迟,信道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受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响应时间、通信设备的转发和等待时间、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时间、传输介质的延迟时间等的影响。 信道延迟=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时间+传输介质的延迟时间+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称

数据传输

3. 数据传输 2.1 小区搜索 UE在刚一开机时,并不知道系统的带宽是多少。为了使UE能够较快的获得系统的频率和同步信息,LTE中设计了主同步信道和辅同步信道。主同步信道和附同步信道都位于频率中心的1.08M的带宽上,包含6个RB,72个子载波。实际上,同步信道只使用了频率中心(DC)周围的62个子载波,两边各留5个子载波用做保护波段。 同步信号在一个十秒的帧内,传送两次。 1)在LTE FDD的帧格式中,主同步信号位于slot0和slot10的最后一个OFDM 符号上。辅同步信号位于主同步信号的前面一个OFDM符号上。 2)在LTE TDD的帧格式中,主同步信号位于子帧1和子帧6的第三个OFDM 符号上。辅同步信号位于子帧0和子帧5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 利用主、辅同步信号相对位置的不同,终端可以在小区搜索的初始阶段识别系统是TDD还是FDD。 UE一开机,就会在可能存在LTE小区的几个中心频点上接收数据并计算带宽RSSI,以接收信号强度来判断这个频点周围是否可能存在小区。 然后UE在这个中心频点周围尝试接收PSS。UE捕获了系统的PSS后,就可以获知:(1)小区中心频点的频率。(2)小区在物理组内的标识(在0,1,2中间取值)。(3)子帧的同步信息。 SSS信号有168种不同的组合,对应168个不同的物理小区组的标识(在0到167之间取值)。这样在SSS捕获后,就可以获得小区的物理ID,PCI=PSS +3×SSS。至此,UE可以进一步读取PBCH了。PBCH中承载了系统MIB的信息。PBCH信息的更新周期为40ms,在40ms周期内传送4次。这4个PBCH 中每一个都能够独立解码。通过解调PBCH,可以获得:系统的带宽信息、PHICH 的配置、系统的帧号SFN、系统的天线配置信息。 PBCH的MIB中只携带了非常有限的信息,更多的系统信息是在SIB中携带的。SIB信息是通过PDSCH来传送的。UE需要读取PDCCH中的控制信息,才能够正确解调PDSCH中的数据。为了读取PDCCH,首先必须了解PDCCH 在子帧内占用的符号数目,这是由PCFICH来决定的。

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

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 张海飞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兰州市 730124 摘要:随着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据的共享日益增强,数据的安全保密越来越重要。网络数据库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围绕着数据库管理的重要问题,数据库数据的丢失以及数据库被非法用户的侵入使得网络数据库安全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的核心,因而其自身必须有一整套完整而有效的安全性机制。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有多种,最重要的是存取控制技术、视图技术和审计技术。 关键字:数据库安全性安全保护网络安全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以的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等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安全措施是一级一级层层设置的。在下图所示的安全模型中,用户要求进入计算机系统时,系统首先根据输入的用户标识进行用户身份鉴定,只有合法的用户才准进入计算机系统。对已进入系统的用户,DBMS 还要进行存取控制,只允许用户执行合法操作。 数据库安全性所关心的主要是DBMS的存取控制机制。数据库安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只授权给有资格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权限,同时令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接近数据。这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存取控制机制实现。存取控制机制主要包括:一、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登记到数据字典中;二、合法权限检查。 我们还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视图机制间接地实现支持存取谓词的用户权限定义。 “审为了使DBMS达到一定的安全级别,还需要在其他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计”功能就是DBMS达到C2以上安全级别比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审计常常是很费时间和空间的,所以DBMS往往都将其作为可选特征,允许DBA根据应用对安全性的要求,灵活地打开或关闭审计功能。审计功能一般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既然造成数据库不安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原始数据以可读(明文)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一旦某一用户非法获取用户名和口令,或者绕过操作系统缄DBMs)的控制入侵到系统中,可以访问和修改数据库中的信息。 另外,数据存储介质(如磁盘、光盘、磁带等)丢失也会导致数据库中的数据泄漏。如果我们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明文)进行加密处理,那么上述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即使某一用户非法入侵到系统中或者盗取了数据存储介质,没有相应的

Oracle ZFS快照技术

An Oracle White Paper April 2010 Working with Oracle? Solaris ZFS Snapshots

Introduction..........................................................................................1?Oracle Solaris ZFS Snapshots: Overview...........................................2?Setting Up the File System..................................................................2?Taking a Snapshot...............................................................................3?Rolling Back a Snapshot.....................................................................3?Copying Individual Files From a Snapshot..........................................4?Storing a Snapshot on Your System...................................................5?Sending a Snapshot to Another System..............................................5?For More Information...........................................................................6?

数据交换过程详解

数据交换过程详解 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数据交换过程中常用的数据交换方法和方式以及数据交换在新技术下所面对的“挑战”,方便大家深入理解数据交换过程。普元实施数据交换项目已有多年成功经验,本文也将分享大数据时代数据交换所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目录: 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 2、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 3、数据交换面临的挑战 4、数据交换破解“数据孤岛” 5、总结 1.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 企业大量的IT投资建立了众多的信息系统,但是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加,各自孤立工作的信息系统将会造成大量的冗余数据和业务人员的重复劳动。企业急需通过建立底层数据集成平台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企业内部的ERP、CRM、SCM、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其它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 数据是在流通、应用中创造价值的,这就涉及“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在实施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不同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千差万别,有时甚至会遇到数据格式不能转换或数据转换格式后丢失信息等棘手问题,严重阻碍了数据在各部门和各应用系统中的流动与共享。因此,对企业内各系统异构底层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已成为增强企业商业

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数据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如何有效的管理数据、高效的提供数据服务是目前企业对所面临的关键挑战。目前集团层面客户信息分散,各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信息无共享。内部系统获取客户数据来源系统分散,方式多样难以管理,且获取客户数据时效性较低,供数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客户数据服务平台。 1.数据平台中数据内容繁多,难以全面掌控。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有效的支撑了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但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数据量和数据应用环境增大,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存在不合理、不统一的问题。 2.数据平台中数据的流转和逻辑过程复杂,难以追溯数据来源。 许多企业目前没有统一的数据资产标准,各业务系统中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同部门同一名称数据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同一个数据可能又有不同的命名,数据有效交互和共享存在问题。存在部分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核心业务数据无法朔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较低,现有报表在建模时几乎每个报表都要重复建模,人为参与工作过多且层次复杂,无法高效的对流程及指标进行精确监控及分析,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模型重复使用率较低。 3.业务部门对数据结构和质量无法管控 目前数据管控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是由业务部门提出,但业务人员对公司复杂的系统无法进行全面深入掌握,特别是技术层面。为了使业务部门从数据结构到数据质量上更好的管控,梳理业务系统与数据库结构关系,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VMware快照优缺点分析2

VMware的虚拟机“快照”功能是对虚拟机磁盘文件VMDK的某个状态创建副本,当系统出现异常,可以通过恢复快照来保证系统的正常。VMwware的虚拟机快照技术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局限性。 快照(Snapshot):虚拟机的救命稻草 硬盘快照(Snapshot)是当前数据中心最佳的数据保护机制之一。无论是基于SAN的快照技术,还是建立在文件系统或操作系统中的,快照技术能够在错误出现时让损失降到最低。但并不是所有的快照技术并非都是面向意外的数据丢失,比如VMware ESX服务器及桌面虚拟化平台上的快照技术。 与其他的快照技术不同,VMware的快照并不是非常适合用于数据保护,但它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只要能够用得恰当。从根本上来说,VMware 的快照适合两种情况:1、将一个虚拟机的磁盘隔离,不再写入数据,这样可以进行备份;2、在打补丁和软件升级时提供一个短期的自动恢复功能。在开发环境中,可能经常会见到利用快照来保存一些实时状态的镜像,但是这样的方式在一个性能敏感的生产环境中是不可取的。

虚拟机快照结构,可以恢复到补丁前的状态 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中,一个虚拟机的磁盘资源是由位于VMware独有的VMFS文件系统或NFS存储上的VMDK文件(virtual machine disk的缩写)组成,它的大小几乎等同于虚拟机的磁盘资源。所以如果你的Windows 2003 Server有15GB的系统硬盘,那么在VMFS卷上会出现一个15GB的VMDK 文件。 如果使用hypervisor对虚拟机进行快照,系统会创建第二个VMDK文件(有时叫做redo log),这个文件存储着进行快照后虚拟机所有写入的东西,这样的功能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

存储快照技术详解

存储快照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在数据保护系统上。这项技术可以显著的缩短恢复时间对象RTO以及恢复目标对象RPO.本文将介绍不同的存储快照技术以及他们分别的优势和劣势。 如下是六种常见的存储快照技术: 写入即复制 写入即转存 克隆或者镜像剥离 后台复制下的写入即复制 增量 可持续性数据保护 写入即复制式快照 写入即复制式快照技术存储快照技术的一种,要求先预留足够的存储空间用做快照内容的存放,之后将会对卷进行快照操作然后存放在之前预留的空间里。在这个初始创建快照的操作中,写入即复制快照技术仅保存那些原始数据存放的位置,却不会拷贝那些真实的数据。这就能确保快照是实时的,且几乎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之后,快照和之前的卷进行比对,来定位那些内容做出改动的数据块。当数据库被改变的时候,原始数据先会被复制到特定的保留区用作快照使用,之后原始的数据才被覆盖。被快照的原始数据块仅当第一次做出更改的时候才会被复制。整个过程可以保证快照数据和快照发生时的时间戳是连续的,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写入即复制。 对于那些没用被改变数据的读请求会被直接重定向到原来的卷上。而对被改变后数据的读请求会被重定向到快照上的被复制的数据块上。每一份快照都包含了用于描述自从第一份镜像创建以来更改的数据块的信息。 存储快照技术中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的主要优势是它的空间利用的效率。由于保留的快照存储空间仅仅是用于保存更改的数据,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空间。然而这项技术的很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这会降低原始卷的性能。这样说是因为对原始卷的写请求需要先等待原始数据先被复制到快照后才能开始写入。这样以来,写入即复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份快照都需要一份可用的原始数据副本。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 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存储快照技术的一种和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相似,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它解决了双重写入导致的性能问题。写入即转存式快照同样也提供了和写入即复制式快照类似的较高空间利用率的快照服务。之所以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会避免写入带来的性能问题是由于所有对原始卷的写入操作都会重定向到转为快照预留的存储空间上。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将新的写入操作由两次压缩为一次。这样而来,写入操作就不必先将原始数据的一份拷贝写入磁盘存储空间,再写入另一份有变动的数据拷贝的两次操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对更改的数据作出写入操作。 随着写入即转存式快照方式的应用,原始拷贝都会包含一份及时的快照数据,有改动的数据也不再会存放在快照存储上。在快照删除的时候会稍显复杂。需要被删除的快照首先会被拷贝,以确保和原始卷的连续性。随着更多快照的创建,复杂的程度也呈指数上升。复杂程度不仅限于对原始数据访问上,对快照数据以及原始卷的追逐定位和快照删除上的复杂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快照依赖的原始数据受到损害,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以上就是本文对常见的存储快照技术以及优劣势的分析,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磁盘 在磁盘硬件监测上,你也有类似的问题。磁盘存在一个通用的错误值集合,这些错误值由SMART 技术予以定义并加以搜集。如果你有JBOD(简单磁盘捆绑)或者低端的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那么你可以购买一个软件包来帮助你搜集SMART数据。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拥有来自大型厂商的大型RAID系统的用户来说又会怎样呢?所有这些厂商都会监测SMART统计数据,并根据它们所搜集的来自驱动器厂商的信息、历年来所搜集的统计信息,以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1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____的表现形式。 A.电信号B.代码 C.信息D.程序 无线电广播是____通信方式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不确定,与广播内容有关 ____信号的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A.数字B.模拟 C.脉冲D.二进制 ____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A.单工工通信B.半双工通信 C.同步通信D.全双工通信 传输速率的单位“b/s”代表________ A、bytes per second B、bits per second C、baud per second D、billion per second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______。 A.时分多路复用(TDM) B.频分多路复用(FDM) C.波分多路复用(WDM) D.码分多路复用(CDMA) 习题: FDM是按照____的差别来分割信号的。 A.频率参量 B.时间参量 C.码型结构 D.A、B、C均不是 习题: 家庭中使用的有线电视可以收看很多电视台的节日,有线电视使用的是____技术。 A.频分多路复用B.时分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利用 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_____。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源交换 习题:

虚电路服务是_______。 (1)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序到达的网络服务(2)面向无连接的、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序到达的网络服务(3)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序到达的网络服务(4)面向无连接的、可靠的、不保证分组顺序到达的网络服务 习题: 当采用偶校验编码时,每个符号(包括校验位)中含有“1”的个数是_______。 A.奇数B.偶数 C.未知数D.以上都不是 习题: 在循环冗余校验中,______是CRC码。 A .除数; B .被除数; C .商; D .余数 光纤的规格有和两种 双绞线有、两种 局域网的特征是____ A 有效范围广 B造价便宜 C传输速率高 D有效性好但可靠性差 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____(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局域网分类中,____不属于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A星型局域网 B总线型局域网 C树型局域网 D虚拟局域网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___ A.工作站 B.网卡

揭秘云计算习题库

单选题 1、单选-云计算的一大特征是(),没有高效的网络云计算就什么都不是,就不能提供很好的使用体验 A、按需自助服务 B、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 C、资源池化 D、快速弹性伸缩 2、单选-要使端口组到达其他VLAN上的端口组,必须将VLAN ID设置为() A、80 B、4095 C、8080 D、3306 3、单选-对于公有边缘节点,通常以()的形式部署于() A、小型数据中心,地市及以下的自有机房 B、大型数据中心,公有云机房 C、大型数据中心,私有云机房 D、大型数据中心,地市及以下的自有机房 4、单选-对于公有边缘节点,边缘连接网元和边缘云()置于同一机房,()放置于不同机房 A、不可以,可以

B、不可以,不可以 C、可以,可以 D、可以,不可以 5、单选-对ANSIBLE框架下包含的几个模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nnetcion plugins:负责和被监控端实现通信 B、playbook:剧本执行多个任务时,非必须可以让节点一次性运行多个任务 C、hosinventory:借助于插件完成记录日志邮件等功能 D、各种模块核心模块、command模块、自定义模块 6、单选-Saltstack 是基于什么语言开发 A、c++ B、java C、PHP D、Python 7、单选-Linux返回上一级目录使用那条命令(C) A、cd B、cd . C、cd .. D、cd …

8、单选-Nova-scheduler创建和迁移虚拟机时,通过两个步骤选择合适的节点创建和迁移虚拟机,这两步中第一步是过滤(filter),第二步是() A、随机选择(random) B、权重计算(weighting) C、选举(election) D、投票(vote) 9、单选-Raid5需要至少几个硬盘组成的磁盘阵列 A、1 B、2 C、3 D、4 10、单选-()指的是降低运维开销,实现IT的敏捷交付,实现企业业务的自动化交付,是IT可以更加关注业务的本身。 A、简单化 B、平台化 C、服务化 D、专一化

快照(计算机存储和备份)

快照(计算机存储) 来自维基百科,开放性的百科全书(译者:闫斌) 在计算机系统中,快照是系统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该术语的产生源于类似摄影中的快照。它可以指系统状态的实际副本或由某些系统提供的功能。 目录 1.原理 2.实现 2.1卷管理器 2.2文件系统 2.3在数据库中的应用 2.4在虚拟化中的应用 2.5其他应用 3.参见 4.注意 5.外部链接 原理 要完成一份大数据集的完整备份可能会花去大量时间。在多任务或多用户系统中,当数据正在备份时,可能会有数据写入数据集。这就阻碍了备份的原子性,并引入了版本不一致,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损坏。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移动一个文件到一个已经备份的文件夹中,那么这个文件在备份介质上会完全丢失,因为在添加文件前备份操作已经发生。 版本不一致也可能导致文件损坏,例如在读取文件时改变文件的大小和内容。

一个安全备份实时数据的方法是在备份过程中使写访问失效,或者停止正在访问数据的应用程序,或者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加锁应用程序接口(locking API)强制执行只读访问。 这对于低可用性系统(台式电脑和小型工作组服务器,常规的停机时间是可以接收的)可 以容忍。但是高可用性系统不能容忍业务停止。 为避免停机时间,高可用性系统可能转为采用执行基于快照(在某个时间点上数据集的只读副本)的备份,并允许应用程序继续写入数据。大多数快照实现是高效的,可以 在O(1)时间内创建快照。换句话说,创建快照所需要的时间和I/O不会随着数据集合的大 小而增加,而直接备份则会随着数据集合的大小按相应比例的增加备份时间和I/O。在某 些系统中,一旦数据集合进行了初始快照,随后的快照仅复制更改的数据,并使用系统初 始快照的指针引用。这种基于指针的机制比数据重复克隆消耗更少的磁盘容量。 读写快照有时也被称为分支快照,因为它们隐式地创建了数据集的分支版本。除了备份和 数据恢复,由于读写快照在管理大的文件集合变更方面的非常有用,它经常用在虚拟化、 沙盒以及虚拟主机安装领域。 实现 卷管理器 一些Unix系统具有快照功能的逻辑卷管理器,这些逻辑卷管理器通过复制更改的块—在这些块被重写前—到其他存储位置—实现写时复制,从而保留了一个自身一致的过去的块 设备镜像。镜像上的文件系统可以在之后被装载,就像在只读介质上一样。 文件系统 一些文件系统,例如 WAFL[note 1] , Plan 9 from Bell Labs(是一个免费的软件分布式操作系统)的fossil文件系统,ODS-5(即Files-11, Hewlett-Packard’s OpenVMS 操作系统使用的文 件系统),从内部跟踪文件的旧版本,并通过一个特殊的命名空间使快照可以使用。其他 的文件系统,像UFS2,提供一个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接口(API)访问文件历史记录。NTFS

快照技术原理

随着存储应用需求的提高,用户需要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保护,快照就是在线存储设备防范数据丢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开始支持这项功能。 越来越多的存储设备支持快照功能,在这些产品的资料中宣传了各自快照技术的优势,有的是快照数量多,有的是占用空间小。那么,究竟什么是快照技术?主要有哪些类型?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快照的定义与作用 SNIA(存储网络行业协会)对快照(Snapshot)的定义是: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而从具体的技术细节来讲,快照是指向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引用标记或指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快照有点像是详细的目录表,但它被计算机作为完整的数据备份来对待。 快照有三种基本形式:基于文件系统式的、基于子系统式的和基于卷管理器/虚拟化式的,而且这三种形式差别很大。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能够自动生成这些快照的实用工具,比如有代表性的有NetApp的存储设备基于文件系统实现,高中低端设备使用共同的操作系统,都能够实现快照应用;HP的EVA、HDS通用存储平台以及EMC的高端阵列则实现了子系统式快照;而Veritas则通过卷管理器实现快照。 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进行在线数据恢复,当存储设备发生应用故障或者文件损坏时可以进行及时数据恢复,将数据恢复成快照产生时间点的状态。快照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存储用户提供了另外一个数据访问通道,当原数据进行在线应用处理时,用户可以访问快照数据,还可以利用快照进行测试等工作。 因此,所有存储系统,不论高中低端,只要应用于在线系统,那么快照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 两种类型 目前有两大类存储快照,一种叫做即写即拷(copy-on-write)快照,另一种叫做分割镜像快照。 即写即拷快照可以在每次输入新数据或已有数据被更新时生成对存储数据改动的快照。这样做可以在发生硬盘写错误、文件损坏或程序故障时迅速地恢复数据。但是,如果需要对网络或存储媒介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完全的存档或恢复时,所有以前的快照都必须可供使用。 即写即拷快照是表现数据外观特征的“照片”。这种方式通常也被称为“元数据”拷贝,即所有的数据并没有被真正拷贝到另一个位置,只是指示数据实际所处位置的指针被拷贝。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情况下,当已经有了快照时,如果有人试图改写原始的LUN上的数据,快照软件将首先将原始的数据块拷贝到一个新位置(专用于复制操作的存储资源池),然后再进行写操作。以后当你引用原始数据时,快照软件将指针映射到新位置,或者当你引用快照时将指针映射到老位置。 分割镜像快照引用镜像硬盘组上所有数据。每次应用运行时,都生成整个卷的快照,而不只是新数据或更新的数据。这种使离线访问数据成为可能,并且简化了恢复、复制或存档一块硬盘上的所有数据的过程。但是,这是个较慢的过程,而且每个快照需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分割镜像快照也叫作原样复制,由于它是某一LUN或文件系统上的数据的物理拷贝,有的管理员称之为克隆、映像等。原样复制的过程可以由主机(Windows上的MirrorSet、Veritas 的Mirror卷等)或在存储级上用硬件完成(Clone、BCV、ShadowImage等)。 三种使用方法 具体使用快照时,存储管理员可以有三种形式,即冷快照拷贝、暖快照拷贝和热快照拷贝。冷快照拷贝

【个人总结系列-4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数据包格式分析-传输过程-IP地址分类-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数据包格式分析-传输过程-IP地址分类-网 络设备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 1.1.1 对数据包格式的分析 由于在对包进行分析时都要参考数据包的格式,所以数据包的格式是相当重要的。在抓包时,首先是获得链路层的帧,根据帧头可以获得源mac和目的mac以及上层的协议。一般帧头是14byte,链路层帧的包头结构在程序中的表示如下: /* 6字节的mac地址*/ typedef struct mac_address { u_char byte1; u_char byte2; u_char byte3; u_char byte4; u_char byte5; u_char byte6; } mac_address; /* 14字节的ether帧头*/ typedef struct ether_header { mac_address dest_mac; mac_address src_mac;

u_short protocal; } ether_header; 根据帧头的长度将指针往后移,然后可以获得IP数据报的头部指针,根据报头信息可以获得源IP、目的IP、上层协议、头部长度、总长度等信息,IP数据报的头部格式如下图所示: 图2.2.2.1 IPV4头部格式 图2.2.2.2 IPV6头部格式 IPV4报文结构在程序中的表示: /* 4字节的IP地址*/ typedef struct ip_address { u_char byte1; u_char byte2; u_char byte3; u_char byte4;

} ip_address; /* IP头部*/ typedef struct ip_header { u_char ver_ihl; // 版本(4 bits) + 首部长度(4 bits) u_char tos; //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u_short tlen; // 总长(Total length) u_short identification; // 标识(Identification) u_short flags_fo; // 标志位(Flags) (3 bits) + 段偏移量(Fragment offset) (13 bits) u_char ttl; // 存活时间(Time to live) u_char proto; // 协议(Protocol) u_short crc; // 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 ip_address saddr; // 源地址(Source address) ip_address daddr; // 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 u_int op_pad; // 选项与填充(Option + Padding) } ip_header; 然后根据报头长度又可以计算出TCP或UDP的头部指针,根据TCP或UDP的头部信息可以获得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等信息,一般TCP的头部长度为20bytes,UDP的头部长度为8bytes,TCP和UDP的报文格式如下所示:

弹性计算云服务技术白皮书(终)

弹性计算云产品 一、弹性计算云 (2) 1.产品概述 (2) 华为弹性计算云概述 (2) 华为弹性计算云功能 (2) 华为弹性计算云亮点 (3) 2.产品构成 (4) A.云主机(Cloud Server) (4) B.云硬盘 (9) C.镜像(操作系统和软件) (10) D.弹性带宽 (12) E.IP地址 (16) 3.产品特性 (17) A.弹性伸缩 (17) B.持久存储 (17) C.自助服务 (17) D.服务器模板 (19) E.混合组网 (19) F.弹性负载均衡 (19) G.弹性带宽 (19) H.安全组 (20) I.HA和动态迁移 (20) 4.产品安全 (20) A.物理安全 (21) B.基础安全 (21) C.网络安全 (21) D.传输安全 (21) E.虚拟化安全 (22) F.数据安全 (22) G.管理维护安全 (23) 5.购买价格 (23)

一、弹性计算云 1.产品概述 华为弹性计算云概述 弹性计算云(ECC—Elastic Computing Cloud)是整合了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按需使用、按需付费的一站式IT计算资源租用服务,以帮助开发者和IT管理员在不需要一次性投资的情况下,快速部署和管理大规模可扩展的IT基础设施资源。 弹性计算云通过严格的设备选型、可靠的网络设计、周到的运营能力,提供高性价比的弹性IT计算资源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基于浏览器的、图形化界面的云计算管理平台,足不出户实现按需、自助开通、部署、控制和管理大规模的IT基础设施,并拥有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全控制权限,这些IT基础设施的交付时间只需10分钟,企业还可以随时调整计算需求,比如即时增加新的计算能力,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也可以即时停机甚至减少在IT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与传统物理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相比,大大提高了企业业务扩展的效率和运营能力。 华为弹性计算云功能 弹性计算云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虚拟计算环境,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直接启动带有操作系统镜像的云主机(Cloud Server),这些操作系统覆盖了从windows到Linux等各种主流的操作系统,甚至通过镜像(Image)的管理,可以直接将系统的配臵信息、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的环境等直接和云主机一起生产,一起启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Web界面来实现应用的组网操作,在云计算平台上快速部署自己的应用程序,并管理自己对应用和基础设施的访问权限。

数据传输过程详解

数据传输过程详解 一、FTP客户端发送数据到FTP服务器端,详述其工作过程。两台机器的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 详细解答如下 1.1、假设初始设置如下所示: 客户端FTP端口号为:32768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物理层,指的是电信号的传递方式,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数据传送的单位是分组或包。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网络层负责点到点(point-to-point)的传输(这里的“点”指主机或路由器),而传输层负责端到端(end-to-end)的传输(这里的“端”指源主机和目的主机)。 1.3、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两台计算机在不同的网段中,那么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 1.4、工作过程 (1)在PC1客户端,将原始数据封装成帧,然后通过物理链路发送给Switch1的端口1。形成的帧为: 注:发送方怎样知道目的站是否和自己在同一个网络段?每个IP地址都有网络前缀,发送方只要将目的IP地址中的网络前缀提取出来,与自己的网络前缀比较,若匹配,则意味着数据报可以直接发送。也就是说比较二者的网络号是否相同。本题中,PC1和PC2在两个网络段。 (2)Switch1收到数据并对数据帧进行校验后,查看目的MAC地址,得知数据是要

数据库安全性练习试题和答案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 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 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 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

ZFS文件系统Snapshot技术的分析

ZFS文件系统Snapshot技术的分析 摘要:快照是一种重要的存储数据的技术,可以在不停止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备份。本文对Solaris平台下的ZFS文件系统中的快照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快照的工作原理、实现技术及数据结构,并在ZFS中进行快照创建、数据恢复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ZFS文件系统中的快照技术能避免数据的丢失,可以有效地保护该系统下的数据,并且在操作系统的实验教学中对文件系统的分析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快照;Copy-on-Write;ZFS;Solaris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量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单位、公司以及个人对计算机数据的依赖性逐步增强,数据的损坏或者丢失将对用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保护重要数据,用户不得不频繁地备份数据。传统的数据备份是冷备份,需要停止系统运行才能进行,在备份期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数据访问。但对于许多关键性的应用环境,如电子商务系统或者银行系统等,系统需要连续不断地运转,停机就意味着业务的停顿和商业机会的丢失,停止系统来进行数据备份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在系统运行期间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并保证数据版本的一致性就变得尤为重要。Snapshot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的。Snapshot能在不停止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生成某一瞬间的数据映像,用户可以对该数据映像进行保存备份,当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数据丢失时,用户可以安全方便地获得快照创建时刻的数据映像。 2Snapshot技术介绍 Snapshot也称为快照,是本地保留的按时间点保存的数据映像。产生一个文件系的Snapshot,并不是对所有数据块进行拷贝,只是对文件系统当前点的信息记录。快照不能被直接访问,但是可以对它们执行克隆、备份、回滚等操作,通过这些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 Snapshot技术的实现方式目前有两种:即写即拷(Copy-on-Write)方式和分割镜像(Split-Mirror)方式。Snapshot需要建立一个完整一致的映像,为了保证这一点,必须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完成全部数据的拷贝,通常这种拷贝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的。实际上在进行Snapshot操作时,并不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完全复制,而是使用Copy-on-Write技术或者Split-Mirror方式。建立一个Snapshot只需要极少的工作,

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过程

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过程 步骤1:PC1 需要向PC2 发送一个数据包 PC1 将IP 数据包封装成以太网帧,并将其目的MAC 地址设为R1 FastEthernet 0/0 接口的MAC 地址。 PC1 是如何确定应该将数据包转发至R1 而不是直接发往PC2?这是因为PC1 发 现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位于不同的网络上。 PC1 通过对自己的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执行AND 运算,从而了解自身所在的网络。同样,PC1 也对数据包的目的IP 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执行AND 运算。如果两次运算结果一致,则PC1 知道目的IP 地址处于本地网络中,无需将数据包转发到默认网关(路由器)。如果AND 运算的结果是不同的网络地址,则PC1 知道目的IP 地址不在本地网络中,因而需要将数据包转发到默认网关(路由器)。 注:如果数据包目的IP 地址与PC1 子网掩码进行AND 运算后,所得到的结果并非PC1 计算得出的自己所在的网络地址,该结果也未必就是实际的远程网络地址。在PC1 看来,只有当掩码和网络地址相同时,目的IP 地址才属于本地网络。远程网络可能使用不同的掩码。如果目的IP 地址经过运算后得到的网络地址不同于本地网络地址,则PC1 无法知道实际的远程网络地址,它只知道该地址不在本地网络上。 PC1 如何确定默认网关(路由器R1)的MAC 地址?PC1 会在其ARP 表中查找默认网关的IP 地址及其关联的MAC 地址。 如果该条目不存在于ARP 表中会发生什么情况?PC1 会发出一个ARP 请求,然后路由器R1 作出ARP 回复。

步骤2:路由器R1 收到以太网帧 1. 路由器R1 检查目的MAC 地址,在本例中它是接收接口FastEthernet 0/0 的MAC 地址。因此,R1 将该帧复制到缓冲区中。 2. R1 看到“以太网类型”字段的值为0x800,这表示该以太网帧的数据部分包含IP 数据包。 3. R1 解封以太网帧。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传统数据备份技术存在备份窗口、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时间点RPO 过长的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关键性业务的数据保护需求,因此产生了数据快照技术。本文对快照技术的概念、特点、实现技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快照,备份,复制,镜像,写时复制,指针重映射 作者简介:刘爱贵,研究方向为网络存储、数据挖掘和分布式计算;毕业于中科院,目前就职于赛门铁克@Symantec,从事存储软件研发。Email: Aigui.Liu@https://www.doczj.com/doc/9616377401.html, 注:作者学识和经验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PDF格式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9616377401.html,/source/1613486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类进入称为信息社会的二十一世纪后,诸如数字通信、数字多媒体、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天气预报、地质勘探、科学研究等海量数据型应用的涌现,各种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存储成为信息计算技术的中心。应用对存储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容量不断升级,从GigaByte到TeraByte、 PetaByte、ExaByte,愈显巨大。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提出一个新的经验定律:网络环境下每18个月生产的数据量等于有史以来的数据量之和。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严重增强,信息数据逐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数据损坏或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黑客、病毒、硬件设备的失效以及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使系统和数据信息遭到破坏甚至毁灭,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恢复,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备份容灾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尤其,9.11等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据信息的价值和意义,日益重视数据的保护。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虽然计算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数据备份技术却没有长足进步。数据备份操作代价和成本仍然比较高,并且消耗大量时间和系统资源,数据备份的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比较长。传统地,人们一直采用数据复制、备份、恢复等技术来保护重要的数据信息,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或复制。由于数据备份过程会影响应用性能,并且非常耗时,因此数据备份通常被安排在系统负载较轻时进行(如夜间)。另外,为了节省存储空间,通常结合全量和增量备份技术。 显然,这种数据备份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不足,即备份窗口问题。在数据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