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08T10:04:00.7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武国兴

[导读] 1例宫颈癌术中未进行腹腔探查致术后半个月出现肠梗阻,再手术确诊为结肠癌。

武国兴(中牟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河南郑州 451450)

【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017-02

【关键词】结肠癌诊断误诊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所以容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7年9月共30例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诊治和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结肠癌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51.25岁。30例结肠癌均经病理证实。

1.2 临床表现: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1.3 诊断方法

1.3.1 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以资鉴别。

1.3.2 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虽长25cm,但75%的大肠癌位于乙状结肠镜所能窥视的范围内。镜检时不仅可以发现癌肿,还可观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润范围。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采取组织作病理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供更高的诊断率,国内已广泛应用,操作熟练者可将纤维结肠镜插至盲肠和末端回肠,还可进行照相,确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

1.3.3 x线检查

(1)腹部平片检查:适用于伴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例,可见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2)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癌肿部位的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至病灶处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诊断结肠内带蒂的肿瘤。

1.3.4 癌胚抗原(cea)试验:对早期病例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1.4 治疗

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急症手术7例,其中2例二期手术。肝曲癌4例和横结肠中段癌2例因侵及胰腺、十二指肠及肠系膜上静脉行剖腹探查术。扩大结肠癌根治术中合并胃壁部分切除3例,胃大部分切除1例。十二指肠部分切除1例。近端空肠部分切除2例,部分回肠因多发息肉切除1例。全结肠切除2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直肠切除,1例合并双卵巢切除。肝右前叶胆囊十二指肠降部切除1例。脾部分切除1例,脾全切除2例。左右肾脂肪囊及肾筋膜切除2例。术后FMC、CFP方案化疗6例,5FU门静脉化疗2例、腹腔内灌注化疗4例,其余病例未辅助化疗。

2 结果

2例于术后8 d和14 d分别死于十二指肠瘘和感染中毒性休克DIC。37例随访6个月-6年,3例死于其他疾病,采用寿命表法计算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29例),45.9%(17例)和21.6%(8例)。23例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腹腔内复发16例和远处转移7例。生存达5年的11例中结肠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3例,系统化疗2例,其中3例带瘤存活2 年以上。根治术加腹腔化疗4例中2例生存接近3年。

3 讨论

3.1 误诊分析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时重视不足或早期就诊而医师对结肠癌警惕性不高,后期症状明显时延误了治疗时机。本组具备典型症状者仅1/3,近一半患者就诊时病程超过半年。4例重度贫血中2例内科治疗达半年之久,其中1例大量便血发生休克。总误诊率30.8%。横结肠癌可侵犯肝胆胰脾肾和十二指肠等脏器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胃溃疡和肝癌等。并发急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时常因原发病症状被掩盖而错误处理,二期手术时部分病例失去根治性切除时机。本组7例急性肠梗阻中2例二期手术时肿瘤已广泛浸润。肿瘤穿孔6例中1例因右下腹脓肿切开引流后久治不愈确诊为结肠癌穿孔局限性脓肿,1例局限性脓肿误诊致脓肿破裂急性腹膜炎,手术后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DIC。2例重度贫血中1例CT检查时结肠内见口服造影剂被诊为结肠癌合并肠胃瘘,另1例胆囊癌手术时证实为结肠癌合并结肠胆囊十二指肠瘘,实属少见。横结肠腹腔内移动度大,肿块型癌可移动至髂窝甚至盆腔,易误诊腹腔肿瘤、卵巢癌。本组6例属此类型。满足于第一癌的诊断忽视了多发性结肠癌。主要是缺乏对多发癌的认识。结肠镜检查时见到癌灶或因梗阻难以继续进镜时停止检查,同时由于肠道清洁度差遗漏了位于肝脾曲或结肠中间小的癌肿。术中探查尤其是切除范围内肠管不细,不仅漏诊,也导致肠管切除不足。术后不重视结肠镜随访,未及时发现第二癌,甚至认为系第一癌复发放弃了再手术机会。本组6例多发癌中2例系切除癌肿关腹探查时发现近端肠管内第二癌而重新扩大切除范围。1例宫颈癌术中未进行腹腔探查致术后半个月出现肠梗阻,再手术确诊为结肠癌。

3.2 治疗结肠癌扩大根治术

结肠癌常规标准根治术(R2)切除范围不足是导致腹腔内复发的原因之一,为减少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扩大的根治术是必要的[1]。结肠癌根治术必须达到清除主淋巴结的R3术,甚至清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R4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手术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本组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死亡1例系十二指肠降部切除范围大、十二指肠成形术后局部有张力、为辅助十二指肠减压措施所至。采用十二指肠空肠RouxY瓣式吻合并十二指肠造瘘或(和)胆管引流将有助于预防十二指肠瘘的发生。腹腔内化疗:近年来腹腔、门静脉给药药代学研究并经临床证实,术后早期腹腔内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结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转移[2-4]。我们自1996年开展胃肠道癌肿根治术后当日37 ℃蒸馏水或生理盐水2000 ml加5Fu 1.0g腹腔内灌注保留12h,连用5d早期腹腔内化疗方案。结果患者均能耐受,经药代学检测腹腔内、

病例分析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级:轻度FEV1 ≥80%中度50%≤FEV1<80%重度30%50%极重度30%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 进一步检查:1.肺功能检查2.胸部影像学检查3.血气分析4.痰培养 治疗原则:1.控制性氧疗,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CO2潴留(2)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4)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哆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 发绀+鼻扇征(+)、三凹征(+ )+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 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头痛及胸骨下疼痛+关节疼(肺外并发症)=支原体肺炎 鉴别诊断:(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急性肺脓肿(3)肺癌 进一步检查:(1)X线胸片(2)胸部CT(3)痰培养+药敏试验(4)痰找癌细胞(5)痰找结核杆菌(6)必要时行纤维气管镜检查 治疗原则:1.抗感染使用抗生素2.对症治疗退热、祛痰等 (三)支气管哮喘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进一步检查:1.动脉血气2.胸部X线检查3.肺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1.吸氧2.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3.支气管舒张剂4.急性发作控制后综合防治 (四)肺癌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鉴别诊断:1.肺炎2.慢性支气管炎3.肺结核 进一步检查:1.胸部CT 2.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3.痰脱落细胞检查,或CEA检测4.腹部B超 治疗原则:1.手术切除2.化疗、放疗配合 (五)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1型呼衰PaO2 < 60 mmHg 2型呼衰PaO2 < 60 mmHg + PaCO2 > 50 mmHg pH < 7 . 35酸中毒 pH > 7 . 35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技能考试病例分析例题

1.病例分析 男性,45岁,右上腹胀痛伴乏力半年。 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胀痛,向背部放射,伴乏力,下午及劳累后明显。食欲尚可,吴发热、厌油腻食物症状,体重变化不大。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未规范治疗。 查体:T36.8℃P 82次/分R19次/分BP135/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肝肋下可触及边缘,质硬。边缘不规则,触痛(+),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肋下2CM。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0g/L,WBC 4.0X109/L,PIT 1100X109/L,ATP637ng/ml,CEA 2.5ng/ml。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2.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女性,55岁,上腹痛2天。 2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止痛药无效。发病以来无咳嗽、胸痛、腹泻及排尿异常。既往有胆石症多年,但无慢性上腹痛史。无反酸、黑便史,无明确心、肺、肝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9C, P104次|分,R19次)分,BP130MMHB.急性病容,侧卧卷曲位,皮肤干燥,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

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阳性,肝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血HB120g)L, wbc22*109)l, N86%, L14%, PLT110*109)L.尿蛋白(+-)RBC2-3)高倍,尿淀粉酶32U(WINSLOW法),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血清BUN7.0mmol)L. 时间15分钟总分22分 3. 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女性,38岁,腹胀、乏力、消瘦3个月。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腹胀、乏力,近2个月来偶有右侧腹部隐痛。发病以来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无鲜血便,但有时大便色黑,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体健,月经规律,量正常。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9℃,P88次/分,BP120/70mmhg。贫血貌,睑结膜和口唇略苍白。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侧腹部扪及一5.5cm*3cm纵行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90g/L,RBC3.5*1012/L,WBC4.5*109/L,N0.68,Plt210*109/L。大便隐血阳性。尿常规(-)。 时间:15分钟 一、初步诊断: 4分 结肠癌(4分) 二、诊断依据: 4分

结肠癌的CT诊断

结肠癌的CT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的CT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结肠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盲升结肠10例,结肠肝曲4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2例。肿块型14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多数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狭窄浸润型11例,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病灶不同程度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和远处转移。结论:CT对结肠癌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结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收集我院近5年来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25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2~91岁,平均55.7岁。病程3天~5年,平均0.74年。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纳差,大便次数增多、变细、里急后重、便血,低热、贫血、消瘦、腹部包块、肠道梗阻等。 1.2 设备与检查方法:采用PHILP AURA扫描机。取仰卧位轴位平扫,层厚层距均为7 mm或10 mm。空腹12小时,检查前半小时口服60%的泛影葡氨20 ml稀释至600 ml。其中12 例作了团注增强扫描,2例行碘水灌肠后扫描。扫描范围如果病变范围明确,则以相应腹部及其上下区域进行扫描,如果病变范围不明确,一般进行全腹扫描。 2 结果 2.1 手术及病理结果:腺癌24例,其中转移性腺癌1例。转移性鳞癌1例。 2.2 肿瘤发生部位:盲升结肠10例,结肠肝曲4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2例。 2.3 形态及密度:肿块型14例(56%),多为偏心性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615751378.html,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陈胜波徐靖郝洁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1期 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中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诊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结肠癌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晚期结肠癌患者极易并发肠梗阻,但往往由于病症不明显,发展缓慢,因此此类病症不易发现。在临床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所需恢复时间较长[1]。 本组研究中23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全部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为54~85岁,平均(61.3±10.9)岁。其中6例为降结肠,7例为粘液腺癌,4例为低分化腺癌,12例为结肠肝曲,4例为升结肠,9例为横结肠,4例阻梗部位为乙状结肠[2]。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首先应的行全身麻醉,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压应在12~14mmHg,并需在患者脐上留有置孔,以便观察。可在腹腔镜下对结肠癌病症位置严密观察,是否存在转移状况[3]。在病灶处的肠管与系 膜的可通过纱带进行结扎,可通过超声刀进行切断。还应分离、离断肠系膜血管的底部,对盆腔进行清扫,保护输尿管[4]。在术后全部患者均使用抗生素[5]。 1.3观察项目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复返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治疗原则(15分钟 22分) 病种 75种: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 2、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脏瓣膜病、结核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肝硬化、 肝癌、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结、直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肛管、直肠良性病变、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4、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慢性肾衰竭 5、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卵巢囊肿蒂扭转) 6、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糖尿病) 8、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硬膜外血肿) 9、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大关节脱位)

10、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11、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2、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炎、艾滋病) 13、其他(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乳腺癌、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与医疗查房相似,每份病例分析题均提供病例摘要,应试者根据摘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诊治意见(进一步诊治方法)。 2、要得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要在15分钟内用书面方式作出回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即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按以下步骤,做出初步诊断和鉴别,提出诊治方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循序阅读、思考分析。注意病例的四个部分: (1)主诉:是浓缩的病历(性别、年龄和主要临床表现及时间)读完主诉应对病人患的是哪一类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一个大致的范围。(2)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描述和说明使可疑诊断范围缩小。(3)查体:是有重点进行的,(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Murrphy征阳性)。 (4)辅助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客观指标。

NCCN结肠癌指南

NCCN 结肠癌指南(2015.2 最新版) 作者:月下荷花 一.重要的更新内容: 1. 检测RAS 基因状态,包括KRAS 外显子2 和非外显子2 以及NRAS,还需检测BRAF 基因状态,不论是否有RAS 突变。 2. FOLFOX+Cetuximab 作为治疗选择时需注意如下注释:对潜在可切除肝转移疾病的治疗数据仍有争议。 3. 对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围手术期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6 个月。 二.概述 美国的结直肠癌诊断位列第四,癌症导致死亡位列第二,数据显示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善是癌症预防、早期诊断、更好治疗决定的。临床医生在使用指南时要明确以下几点:1. 指南中分期按TNM 分期;2. 除非有特别标注,所有推荐级别均为2A。 三.风险评估 大约20% 的结肠癌有家族聚集性,新诊断结直肠癌腺癌或腺瘤病人的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风险增高。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包括:明确定义的遗传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样息肉增生。推荐所有结肠癌病人要询问家族史及风险评估。 1. 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易感综合征,占所有结直肠癌2%-4%。由DNA 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所致,包括MLH1、MSH2、MSH6 和PMS2。目前检测林奇综合征的方法有免疫组化分析MMR 蛋白表达和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若免疫组化MLH1 蛋白缺失,还需检测BRAF 突变,后者可致MLH1 启动子甲基化影响蛋白表达。 NCCN 支持对所有小于70 岁病人或是大于70 岁、满足Bethesda 指南的病人进行MMR 检测。另外对II 期病人也要进行检查。 2. 结直肠癌的其它风险因素 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其它可能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

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doc

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结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 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结肠癌 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又称lynch综合征。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4诊治流程图 拟诊结肠癌病例结肠癌门诊继续随访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组织或及 X 线摄片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 病理学检测 确定诊断排除诊断可根治性切除术前评估不可根治性切除有梗阻、出血、穿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再次评估可切除放、化疗姑息性手术 随访 5诊断依据 5.1病因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因素可 归纳为: 5.1.1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土壤中缺钼和硒。 5.1.2内在因素 基因变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2高危人群

5.2.1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 5.2.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5.2.3大肠腺瘤患者。 5.2.4有大肠癌病史者。 5.2.5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5.2.6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5.2.7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2.8 Crohn病患者。 5.2.9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5.3临床表现及体征 5.3.1症状 右侧结肠癌患者临床上常表现有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消 瘦、低热等。早期偶有腹部隐痛不适,后期在60%~70%病人中可扪及右侧腹部质硬肿块。 左侧结肠癌患者早期临床上可表现有排便习惯改变,可出现 便频、便秘或便频与便秘交替。肿瘤生长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 塞,可引起肠梗阻表现,约10 %的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肠梗阻或慢 性肠梗阻症状。 右侧结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出现的频度依次以腹部肿块、腹痛 及贫血最为多见。左侧结肠癌患者则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频最 为多见。 5.3.2 直肠指诊

结肠癌的诊断现状综合分析报告

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食欲减退发热; 出现便血或粘液血便; ○排 ○1 ○2 ○据; 排除直肠内多原发肿瘤,包括腺瘤和癌; 少数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的○ 3 结肠癌的诊断现状综合分析 【摘要】 结肠癌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仍呈上升趋势,而其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时已多属进展期,造成 的损失相当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准确诊断成为改善结肠癌预后 的关键。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各种检查方法各有利弊,临床上可 以互相取补短,结合运用,以期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确诊率。 【关键词】 结肠癌;诊断现状 结肠癌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占全身 肿瘤的 3%~5%,发病年龄以 40~70 岁最多见,在世界范围内,是位居第四的恶 性肿瘤。在所有消化系统的肿瘤中,结直肠癌可以说是最能“防”和最好“治” 的肿瘤。但迄今为止,结直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国内 发病率在 10~20 /10 万人次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病率比我国更高。 2007 年美国结肠癌的发病率约 153760 例, 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 52180 例 ,在 肿瘤相关死亡因素仅次于肺癌居第 2 位[1]。结肠癌是加拿大第 2 位癌症死亡原 因, 结肠癌治疗的费用高达 520 亿加元[2]。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生 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据 Shane E 等[3] 的研究,早期结肠癌根治术后 5 年生存率约为 80%,而进展期结肠癌术后 5 年生 存率仅为 50%左右。另外,由于结肠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时已多 属进展期,造成的损失可能更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准确诊断成 为改善结肠癌预后的关键。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各种检查方法各 有利弊,临床上可以互相取补短,结合运用,以期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 确诊率。笔者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就结肠癌的诊断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1 症状诊断 3 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或呈便频排便不尽感,或进行性 排便困难、粪便变细等; ○ 4 沿结肠部位的腹部隐痛、不适,或间歇性腹胀,排 气后减轻; ○ 5 发现沿结肠部位的腹部肿块。 2 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虽然直肠指诊不能直接触到结肠肿瘤,但 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1 指套上染有血性粪便既是结肠癌可能的强有力的间接证 2 癌在直肠指诊时可触及肠外肿块; ○ 4 指诊中发现直肠前 Douglas 窝内有肿瘤浸 润,乃是晚期盆腔腹膜播散的征象,提示预后不良。 3 粪便隐血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FOBT)是大肠癌临床检验的有效手段和普查最常用的方法,

142系统精讲-肿瘤-第五节 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1.结肠癌的普查方法是 A.超声检查 B.直肠指检 C.乙状结肠镜 D.大便潜血试验 E.X线钡剂灌肠 【答案】:D 【解析】:考察大肠癌的辅助检查。粪便隐血检查可作为大规模普查时或对高危人群作为大肠癌的初筛手段,阳性者再做进一步检查。 2.患者男性,58岁,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右半结肠癌。下列哪一临床表现其最不可能出现 A.贫血 B.乏力 C.消瘦 D.腹部肿块 E.肠梗阻 【答案】:E 【解析】:考察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则以慢性肠梗阻、便秘、腹泻、血便等症状为显著。 3.患者男性,58岁,确诊为直肠癌。行Miles手术,术后人工肛门开放初期,病人宜采取的体位是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平卧位 D.俯卧位 E.仰卧中凹位 【答案】:A

【解析】:结肠造口护理,应保护腹壁切口:手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结肠造口排出粪样物增多。一般宜取造口侧的侧卧位,并用塑料薄膜将腹壁切口与造口隔开,以防流出的稀薄粪便污染腹壁切口而引起感染。此病人左侧人工肛门故应左侧卧位。 4.患者男性,68岁。经直肠镜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其手术能否保留肛门取决于 A.肿瘤的大小 B.左半结肠的长短 C.肿瘤有无远处转移 D.肿瘤距肛门的距离 E.肿瘤是否已侵犯肠管周围 【答案】:D 【解析】:考察直肠癌的治疗原则。直肠癌的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距肛缘的距离。 5.结肠癌的好发部位,多见于 A.降结肠 B.盲肠 C.升结肠 D.乙状结肠 E.横结肠 【答案】:D 【解析】:考察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好发于40~60岁。在我国以直肠癌最为多见,乙状结肠癌次之。 6.大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直接蔓延 B.腹腔内种植转移 C.腹腔内播散 D.淋巴转移 E.血行转移

最新肿瘤学试题库大肠癌

大肠癌 1.结、直肠癌改良的Dukes B1期是指:B(3. 2.1) A.癌肿局限于粘膜层 B.癌肿侵入肌层而无淋巴结转移 C.癌肿穿透肌层而无不淋巴结转移 D.癌肿在肠壁内淋巴结已有转移 E.癌肿已穿透肠壁,淋巴结有转移 2.直肠癌被误诊的主要原因是:C(5.2.1) A.早期症状不明显 B.可疑病例未作直肠镜检 C.可疑病例未作直肠指检 D.可疑病例未作钡灌肠 E.未经常作大便隐血试验 3.直肠癌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 E(5.1.1) A.钡剂灌肠X线检查 B.CEA测定 C.纤维结肠镜检查 D.腹部B超 E.直肠指诊 4.关于结肠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3.2.1) A.结肠癌可伴有贫血和发热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 .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E.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5.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时,下列措施中哪项不恰当?D( 6.3.2)A.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B.注意腹部情况,预计病变严重程度,早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C.稍准备好便手术,先作横结肠造口术,二期再作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D.胃肠减压后,待梗阻解除便作左半结肠切除术 E.急诊作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应初步纠正酸中毒后手术 6.下列哪项不符合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C(3.2.1) A.常发生低位急性肠梗阻 B. 肠刺激症症状可较早发生 C. 常伴有明显贫血 D.腹部可扪及肿块 E. 常便血 7.结肠癌Dukes分期中B期是指 C(3.3.2) A.癌达粘膜下层 B.癌累及肠壁肌层 C.癌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D.有淋巴结转移,仅局限于结肠旁淋巴结 E.有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A2型题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30例结肠癌临床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08T10:04:00.7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武国兴 [导读] 1例宫颈癌术中未进行腹腔探查致术后半个月出现肠梗阻,再手术确诊为结肠癌。 武国兴(中牟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河南郑州 451450) 【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017-02 【关键词】结肠癌诊断误诊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各趋势。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所以容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7年9月共30例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诊治和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结肠癌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51.25岁。30例结肠癌均经病理证实。 1.2 临床表现: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1.3 诊断方法 1.3.1 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以资鉴别。 1.3.2 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虽长25cm,但75%的大肠癌位于乙状结肠镜所能窥视的范围内。镜检时不仅可以发现癌肿,还可观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润范围。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采取组织作病理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供更高的诊断率,国内已广泛应用,操作熟练者可将纤维结肠镜插至盲肠和末端回肠,还可进行照相,确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 1.3.3 x线检查 (1)腹部平片检查:适用于伴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例,可见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2)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癌肿部位的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至病灶处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诊断结肠内带蒂的肿瘤。 1.3.4 癌胚抗原(cea)试验:对早期病例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1.4 治疗 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急症手术7例,其中2例二期手术。肝曲癌4例和横结肠中段癌2例因侵及胰腺、十二指肠及肠系膜上静脉行剖腹探查术。扩大结肠癌根治术中合并胃壁部分切除3例,胃大部分切除1例。十二指肠部分切除1例。近端空肠部分切除2例,部分回肠因多发息肉切除1例。全结肠切除2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直肠切除,1例合并双卵巢切除。肝右前叶胆囊十二指肠降部切除1例。脾部分切除1例,脾全切除2例。左右肾脂肪囊及肾筋膜切除2例。术后FMC、CFP方案化疗6例,5FU门静脉化疗2例、腹腔内灌注化疗4例,其余病例未辅助化疗。 2 结果 2例于术后8 d和14 d分别死于十二指肠瘘和感染中毒性休克DIC。37例随访6个月-6年,3例死于其他疾病,采用寿命表法计算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29例),45.9%(17例)和21.6%(8例)。23例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腹腔内复发16例和远处转移7例。生存达5年的11例中结肠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3例,系统化疗2例,其中3例带瘤存活2 年以上。根治术加腹腔化疗4例中2例生存接近3年。 3 讨论 3.1 误诊分析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时重视不足或早期就诊而医师对结肠癌警惕性不高,后期症状明显时延误了治疗时机。本组具备典型症状者仅1/3,近一半患者就诊时病程超过半年。4例重度贫血中2例内科治疗达半年之久,其中1例大量便血发生休克。总误诊率30.8%。横结肠癌可侵犯肝胆胰脾肾和十二指肠等脏器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胃溃疡和肝癌等。并发急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时常因原发病症状被掩盖而错误处理,二期手术时部分病例失去根治性切除时机。本组7例急性肠梗阻中2例二期手术时肿瘤已广泛浸润。肿瘤穿孔6例中1例因右下腹脓肿切开引流后久治不愈确诊为结肠癌穿孔局限性脓肿,1例局限性脓肿误诊致脓肿破裂急性腹膜炎,手术后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DIC。2例重度贫血中1例CT检查时结肠内见口服造影剂被诊为结肠癌合并肠胃瘘,另1例胆囊癌手术时证实为结肠癌合并结肠胆囊十二指肠瘘,实属少见。横结肠腹腔内移动度大,肿块型癌可移动至髂窝甚至盆腔,易误诊腹腔肿瘤、卵巢癌。本组6例属此类型。满足于第一癌的诊断忽视了多发性结肠癌。主要是缺乏对多发癌的认识。结肠镜检查时见到癌灶或因梗阻难以继续进镜时停止检查,同时由于肠道清洁度差遗漏了位于肝脾曲或结肠中间小的癌肿。术中探查尤其是切除范围内肠管不细,不仅漏诊,也导致肠管切除不足。术后不重视结肠镜随访,未及时发现第二癌,甚至认为系第一癌复发放弃了再手术机会。本组6例多发癌中2例系切除癌肿关腹探查时发现近端肠管内第二癌而重新扩大切除范围。1例宫颈癌术中未进行腹腔探查致术后半个月出现肠梗阻,再手术确诊为结肠癌。 3.2 治疗结肠癌扩大根治术 结肠癌常规标准根治术(R2)切除范围不足是导致腹腔内复发的原因之一,为减少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扩大的根治术是必要的[1]。结肠癌根治术必须达到清除主淋巴结的R3术,甚至清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R4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手术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本组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死亡1例系十二指肠降部切除范围大、十二指肠成形术后局部有张力、为辅助十二指肠减压措施所至。采用十二指肠空肠RouxY瓣式吻合并十二指肠造瘘或(和)胆管引流将有助于预防十二指肠瘘的发生。腹腔内化疗:近年来腹腔、门静脉给药药代学研究并经临床证实,术后早期腹腔内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结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转移[2-4]。我们自1996年开展胃肠道癌肿根治术后当日37 ℃蒸馏水或生理盐水2000 ml加5Fu 1.0g腹腔内灌注保留12h,连用5d早期腹腔内化疗方案。结果患者均能耐受,经药代学检测腹腔内、

病例讨论

前言 在病理学实习中,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并加强与临床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网络课程适当安排临床病例讨论(CPC),为了做好临床病例讨论,请注意以下问题: 1、课前预习:课前应抽出一定时间预习病例,熟悉病例内容并了解讨论要求,温习有关理论知识,讨论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归纳分析:在详细阅读了病例资料后,应首先将有关资料按系统归纳分类,按病程划分阶段,明确病变在何系统,如患有多系统疾病应分清主次,看哪种疾病为主要疾病和原发性疾病,哪种疾病为继发性病变,哪种为合并症。对于复杂病例,需联系病理与临床、大体与镜下、经过与进展等多方面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3、初步诊断:经过上述归纳分析最后做出初步诊断。对于疾病的诊断,除确定疾病名称外,还应进一步分型,即确定疾病的类型、阶段,以提示病变的特征(类型)和进展(分期)。如患者已死亡,还应对死因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可将临床病例讨论方法归纳为“归系统、抓重点、找联系、看发展、细鉴定、定诊断”,最后还要听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以修正和充实自已的认识,积累经验,为以后临床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 病例1 A. 3171男性42岁 因骑车不慎跌倒,右小腿肿痛,急诊诊断为右小腿胫腓骨骨折,长靴形石膏固定后,回家卧床休息。此后小腿肿痛无明显缓解。于伤后2周右下肢肿痛明显加重,去医院复查,拆除原石膏并重新固定包扎,但肿胀仍进行性发展至大腿,因胀痛难忍,再次急诊,未得明确诊断。留察4天后坐起吃饭时突然高叫一声,当即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发生结肠癌的五大症状

结肠癌是肠道的常见癌症,影响着不少人的健康生活。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结肠癌,除了知道结肠癌的发生原因之外,其表现症状也是需要关注的。那么,结肠癌的发生有哪些症状?接下来就跟着成都新世纪肛肠医院一起来了解一下。 五大症状提醒你发生结肠癌 1、大便出血:直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及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排便习惯改变同样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甚至每日数十次,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大便常变细、变形,甚至有排便困难及便闭。 2、贫血、腹痛、全身乏力与消瘦:右半结肠癌常表现出腹部肿块、贫血、腹痛、全身乏力与消瘦等症状。腹痛亦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便血与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的较常见的症状。 3、大便有粘液或脓血便:便血是左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5%。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也可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 4、肛门肿物脱出:肿物脱出是指肛缘有肿物隆起或肛管直肠内肿物脱出肛门外,有的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入肛门内;有的则便后不能回纳或经常性在肛门外。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痔疮,其实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肛门肿物脱出,例如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

5、长期腹泻:在多数人看来,腹泻不算个病,但事实上,长期不愈的腹泻背后,可能隐藏大肠、胃、肝及胰腺四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危险。大肠肿瘤1/4患者存在腹泻症状,有此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就医。 在临床上被划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肠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肠癌早期症状: 早期肠癌患者在临床上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在生活中还需多加注意。 2、大便习惯改变是中晚期的肠癌的症状: 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秘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3、全身恶质病变是晚期肠癌的症状: 肠癌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患病,患者最易出现的症状便是全身恶质病变,除此之外,患者还极易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病症,在出现这些症状或者这些症状加重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对疾病进行确诊。

结肠癌的诊断现状综合分析

结肠癌的诊断现状综合分析 【摘要】结肠癌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而其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时已多属进展期,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准确诊断成为改善结肠癌预后的关键。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各种检查方法各有利弊,临床上可以互相取补短,结合运用,以期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确诊率。 【关键词】结肠癌;诊断现状 结肠癌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占全身肿瘤的3%~5%,发病年龄以40~70岁最多见,在世界范围内,是位居第四的恶性肿瘤。在所有消化系统的肿瘤中,结直肠癌可以说是最能“防”和最好“治”的肿瘤。但迄今为止,结直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国内发病率在 10~20 /10万人次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病率比我国更高。2007年美国结肠癌的发病率约153760例, 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52180例 ,在肿瘤相关死亡因素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1]。结肠癌是加拿大第2 位癌症死亡原因,结肠癌治疗的费用高达520亿加元[2]。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据Shane E等[3]的研究,早期结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80%,而进展期结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另外,由于结肠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时已多属进展期,造成的损失可能更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准确诊断成为改善结肠癌预后的关键。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各种检查方法各有利弊,临床上可以互相取补短,结合运用,以期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确诊率。笔者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就结肠癌的诊断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1 症状诊断 ○1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食欲减退发热;○2出现便血或粘液血便;○3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或呈便频排便不尽感,或进行性排便困难、粪便变细等;○4沿结肠部位的腹部隐痛、不适,或间歇性腹胀,排气后减轻;○5发现沿结肠部位的腹部肿块。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虽然直肠指诊不能直接触到结肠肿瘤,但有一定的诊断意义:○1指套上染有血性粪便既是结肠癌可能的强有力的间接证据;○2排除直肠内多原发肿瘤,包括腺瘤和癌;○3少数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的癌在直肠指诊时可触及肠外肿块;○4指诊中发现直肠前Douglas窝内有肿瘤浸润,乃是晚期盆腔腹膜播散的征象,提示预后不良。 3 粪便隐血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FOBT)是大肠癌临床检验的有效手段和普查最常用的方法,为

病例分析总结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总结 病例分析模板 1. 诊断 2. 诊断依据 3. 鉴别诊断 4. 进一步检查 5. 治疗原则 一、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公式: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或FEV1大于80% (二)、肺炎: (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 (2)克雷伯杆菌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 (3)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 (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听诊哮鸣音+过敏史 (四)、结核病 (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3)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 (五)、胸部闭合性损伤 (1)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 (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3)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呼吸系统疾病检查项目: 1.胸部X片、胸部CT 2.PPD、血沉 3.痰培养+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 4.肺功能 5.肝肾功能 6.血气分析 7.纤维支气管镜 8.痰液脱落细胞检测 9.淋巴结活检 10.血常规、电解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吸氧 2.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2)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 (3)抗休克: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控制咯血:垂体后叶素 (5)解热、止咳、平喘、祛痰 (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3.肿瘤(肺癌) (1)手术治疗 (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二、心血管系统 诊断公式: (一)、高血压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正常140/90) 1级140-159或90-99 低于160/100 2级160-179或100-109 低于180/110 3级≥180或≥110 危险程度分层 低危:1级。改善生活方式。 中危:1级+2个因素;2级不伴或低于2个因素。药物治疗。 高危:1-2级+至少3个因素,靶器官损害。规则药物治疗。 极高危:3级; 1-2级+靶器官损害、有并发症。尽快强化治疗。 (二)、冠心病 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 (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 (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 V1-6广泛前壁心梗 V1-3前间壁心梗 V3-5局限前壁心梗 V5-6前侧壁心梗 Ⅱ、Ⅲ、aVF下壁心梗 I、aVL高侧壁心梗 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 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 IV级:心源性休克

结肠癌中医治疗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 大肠癌是由于正虚感邪、内伤饮食及情志失调引起的,以湿热、瘀毒蕴结于肠道,传导失司为基本病机,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北美、西欧各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占全部癌症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大部分省市大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5-6位,男女之比约为2:1,好发年龄为30-60岁。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的患者具有整体治疗效应,在改善症状、减毒增效、有利于劳动力的恢复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 中医学无“大肠癌”这一名称,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应属中医学的“肠积”、“积聚”、“症瘕”、“肠覃”、“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等病的范畴。《灵枢·水胀》说:“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肉乃生。其始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其症状的描述颇似结肠癌腹内结块的表现。《诸病源候论·积聚症瘕候》记述:“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劳不移动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有助于了解大肠癌的病因、症状和体征。明代《外科正宗·脏毒》说:“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其患痛连小腹,肛门坠重,二便乖违,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作渴之甚,凡此未得见其生。”类似于大肠癌的病因、主要症状,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清《外科大成·沦痔漏》说:“锁肛痔,肛门内外犹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上述症状的描述与直肠癌基本相符。本病的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的内科治疗原则;《后汉书》中有华佗进行“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这种采用内科或外科治疗本病的方法,迄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药治疗本病所采用的方药散见于中医治疗积聚、症瘕、痢疾、脏毒等病证中,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的芍药汤、《济生方》的香棱丸、《疡医大全》的化痞丸、《医林改错》的少腹逐瘀汤等。 西医学对大肠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以管状腺癌最多见。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大肠包括回肠和广肠(直肠)。回肠上接阑门,下接广肠,广肠下端为魄门(肛门),其经脉络肺,统摄于脾。它的生理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司糟粕传送,并将之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

结肠癌临床病例分析

结肠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对结肠癌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及分析,从而为结肠癌的预防提供 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69例病理学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入院就诊的280例非肿瘤及代谢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大量吸烟史、大量饮酒史、结肠癌家族史、结肠息肉病史、阑尾切除病史、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奶制品及豆制品,经常体育锻炼(体力劳动)与结肠癌具有相关性。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结肠癌家族史、结肠息肉病史、阑尾切除病史、经常食用油炸食品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奶制品及豆制品,经常体育锻炼是结肠癌的保护因素。结论: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结肠癌家族病史及相关病史等与结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the risk factors of colon cancer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 Methods: A case 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the information of 269 cases of colon cancer patients in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as case group and selected 280 cases of patients of no tumor and metabolic disease at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as a control group. Results: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story of heavy drinking、history of heavy smoking、family history of colon cancer、history of colon polyps、history of appendix resection、eating fried food、regular consumption of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regular consumption of beans、milk and its products、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are related to colon cancer.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amily history of colon cancer、history of colon polyps、history of appendix resection、often eating fried food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colon cancer,regular consumption of fresh vegetables 、 fruits、beans、milk and its products,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are the protect factors of colon cancer. Conclusion:Dietary habits、live style and family history of colon cancer、history of relevant medical diseas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