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KV继电保护测试报告

35KV继电保护测试报告

35KV继电保护测试报告
35KV继电保护测试报告

Sinature: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评语: 考勤(10) 守纪 (10) 设计过程 (40) 设计报告 (30) 小组答辩 (10) 总成绩 (100)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04 姓名:王英帅 学号:201009341 指导教师:赵峰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7月18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1.1 具体题目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3115/E =? kV ,G115X =Ω、G310X =Ω,160L =km ,340L =km ,B-C 50L =km , C-D 30L =km ,D-E 20L =km ,线路阻抗0.4Ω/km , I rel 1.2K =、III rel rel 1.15K K II ==,A 300I m ax C.-B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0.85K = G1 G3 98 4 51 2 3 A B C D E L1L3 1.2 要完成的任务 我要完成的是对保护5和保护3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足对各段电流及时间的要求。 2 设计的课题内容 2.1 设计规程 根据规程要求110kV 线路保护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和低频率保护,并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跳合闸操作回路。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是三段过流保护。其中,I 段、II 段可方向闭锁,从而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 2.2 本设计保护配置 2.2.1 主保护配置 主保护: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最短的延时有选择的切出故障的保护。在本设计中,I 段电流速断保护、I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2.2.2 后备保护配置

变电站及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和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科学和技术是随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为避免发电机被烧坏发明了断开短路的设备,保护发电机。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1890年后出现了直接装于断路器上反应一次电流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19世纪初,继电器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保护,被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1901年出线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1908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1910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应用,并出现了将电流与电压相比较的保护原理。1920年后距离保护装置的出现。1927年前后,出现了利用高压输电线载波传送输电线路两端功率方向或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1950稍后,提出了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实现快速保护的设想。1975年前后诞生了行波保护装置。1980年左右工频突变量原理的保护被大量研究。1990年后该原理的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保护装置、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和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三个发展阶段。20世界50年代,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20世纪70年代,晶体管式保护在我国被大量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静态继电保护由晶体管式向集成电路式过度,成为静态继电保护的主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有了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性能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系统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已趋成熟。进入90年代,微机保护以在我国大量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继电保护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入。为满足电网对继电保护提出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效能,必须合理的选择保护的定值,以保持各保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做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未来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设计目的 (1) 二、课题选择 (1) 三、设计任务 (1) 四、整定计算 (1) 五、参考文献 (2)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设计 (3) 一、摘要 (3) 二、继电保护基本任务 (3) 三、继电保护装置构成 (4)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4) 五、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及接线图 (6) 六、继电保护设计 (7)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7) 2.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8) 3.整定保护1、2、3的最小保护范围计算 (8)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9) 5.保护1、2、3的动作时限计算 (11) 参考文献: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 2、对课程中某些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3、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4、学习设计型论文的写作方法。 二、课题选择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设计 三、设计任务 1、设计要求 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等相关课程知识。 2、原理接线图 四、整定计算 ,20,3/1151Ω==G X kV E φ

,10,1032Ω=Ω=G G X X L1=L2=60km ,L3=40km, LB-C=30km,LC-D=30km, LD-E=20km,线路阻抗0.4Ω/km, 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 最大负荷电流IB-C.Lmax=300A, IC-D.Lmax=200A, ID-E.Lmax=150A, 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五、参考文献 [1] 谷水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 贺家礼.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 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82 [4] 方大千.实用继电保护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 崔家佩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M].北京:水利电 力出版社,1993 [6] 卓有乐.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7] 陈德树.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9615070695.html,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报告 DEJB-H全自动继电保护测试仪是鼎升电力早期根据现场继电保护的测试要求以及GB7261-2008,DL/T995- 2006标准支持,研发的一款全自动智能化继电保护校验测试仪。 全自动继电保护测试仪采用单片微机技术,由自动同期数字毫秒表,逻辑控制单元,多功能数显单元,高精度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电流、电压输出单元,继保测试仪具有过载及超量程保护单元部分组成,自动显示打印,测试过程中只需正确接好测试线,便可自动测试,整机精度≤1%是校验继电保护装置理想的测试仪。 技术参数 1.交流电压输出: 0~25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容量600VA,过量程保护260V,误差为±1% 2.交流电流输出: 0~50A,0~100A连续可调,误差为±1% 0~50A时,开路电压5V 0~100A时,开路电压10V。过载保护动作电流120A 3.直流电压输出: 0~250V连续可调,最大电流2A,过量程保护260V,过载保护动作电流 2.1A±5%。误差为±1% 4.直流电流输出 0~200mA 0~5 A连续可调,误差为±1% 0~200mA时,开路电压48V,过载保护动作电流230mA 0~5A时,开路电压24V,过载保护动作电流5.2A 5.直流电压固定输出 单独输出110V或220V时,电流可达2.5A,但和交流电压电流,直流电 压同时输出时。其总容量不能超过600VA 6.数字毫秒表 最大量程:999秒 分辨率:0.1毫秒 精度:0.1%±1个字 以下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省级计量测试研究院检验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9615070695.html,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1.1 两台变压器的等值阻抗计算 电压百分数的计算: ()()1(13)(12)(23)11%%%% 17.510.5 6.510.7522 k k k k U U U U ---= +-=+-=()()2(12)(23)(13)11%%%%10.5 6.517.50.2522 k k k k U U U U ---=+-=+-=- ()()3(13)(23)(12)11%%%%17.5 6.510.5 6.7522k k k k U U U U ---=+-=+-= 变压器的等值阻抗计算: 11%10.751000.1710010063 k B T TN U S X S =?=?= 22%0.251000.00410010063 k B T TN U S X S -=?=?=- 33% 6.751000.1110010063k B T TN U S X S = ?=?= 1.2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2、线路短路计算 分别进行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各条线路发生对称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 2.1 各线路阻抗参数及计算公式 经过查手册得:LGJ-400型线路=0x 0.396Ω/km ,LGJ-300型线路=0x 0.404Ω/km ,LGJ-150型线路=0x 0.425Ω/km ,LGJ-120型线路=0x 0.435Ω/km 。利用计算公式:0x x l =? 2.2 各线路阻抗参数计算数值 2.2.1各线路阻抗参数计算数值 各线路阻抗参数计算数值如下表2.1所示: 2.2.2各线路阻抗参数标幺值计算数值 标幺值计算为:2*B B U S x x ? = 计算数值如下表 2.2所示:(其中110 1.05115.5B U =?=Kv )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_第二次作业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_第二次作业 36.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故障部分切除 ,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37.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拒动 ,不应动作时不误动。 38. 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出相邻下一线路电流速 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0.5s 延时即可保证选择性。 39. 检验电流保护灵敏系数时,最小短路电流I d.min是指在被保护范围末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40. 为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原则整定,越靠近电源处的保护,时限越长。 41.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过低,将使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增 大,保护的灵敏系数降低。 42. 电流保护的接线系数定义为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电 流之比,故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的接线系数 为 1 。 43.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将出现零序电压U0,其值为故障前相电压 值,且电网各处零序电压相等。44. 绝缘监视装置给出信号后,用依次断开线路方法查找故障线路,因此该装置适用于出线较少的情况。 45. 阻抗继电器根据比较原理的不同分为幅值比较式和相位比较式两类。 46. 当保护范围不变时,分支系数越大(小),使保护范围越小(大),导致灵敏性越低(高)。 47. 阻抗继电器的执行元件越灵敏,其精确工作电流越小。 48. 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方向阻抗继电器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全阻抗继电器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49. 阻抗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保护的安装地点和阻抗继电器的特性。 50. 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在故障时启动发信,而正向元件动 作时停止发信,其动作跳闸的基本条件是正向元件动作且收不到闭锁信号。 51. 方向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侧端功率方向,当满足功率方向同时指向线路条件时,方向高频保护动作。 52. 线路纵联保护载波通道的构成部件包括输电线 路、高频阻波器、耦合电容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保护间隙、接地刀闸和收发信机。 53. 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当满足电流相位同相条件时,相差高频保护动作。54. 高频保护启动发信方式有保护启 动、远方启动和手动启动。 55. 具有同步检定和无电压检定的重合闸,在线路一侧,当线路无电压时,允许该端线路的重合闸重合;而在另一侧,需检测母线电压和线路电压满足同期 条件时允许重合闸重合。 56. 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分量,其中以二次谐波为主。 57. 对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零(理论值)。 58.名词解释:选择性 答: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的保护切除故障,系统中非故障部分仍继续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当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由相邻设备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59.名词解释:速动性 答: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的切除短路故障。 60.名词解释:灵敏性 答:灵敏性——是指在设备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的反应能力。 61.名词解释:系统最大(小)运行方式

继电保护调试报告

目录 第一章 VENUS 测试软件快速入门 (1) 1软件功能特点 (1) 2 界面介绍 (1) 3试验界面介绍 (1) 4公共操作界面 (2) 5开始进行试验 (3) 6常规试验 (4) 7试验步骤 (5) 8 实验项目 (6) 第二章微机保护装置调试报告 (13) (一)WBTJ-821微机备自投保护装置 (13) 1.1 三段式复压闭锁电流保护 (14) 1.2 电流加速保护 (16) 1.3零序电流保护 (17) 1.4 零序加速保护 (18) 1.5 过负荷保护 (19) (二)WXHJ-803微机线路保护装置 (20) 2.1 差动保护调试 (21) 2.2 距离保护调试 (24) 2.3零序电流(方向)保护调试 (27) 2.4 重合闸调试 (31) (三)WHB-811变压器保护装置 (35) 3.1比率差动保护 (35) 3.2 过负荷保护 (38) 3.3 通风启动保护 (39) 3.4 有载调压闭锁保护 (40) 第三章实习总结 (41)

继电保护毕业调试实习 第一章 VENUS 测试软件快速入门 1软件功能特点 VENUS 测试软件是本公司经过多年的开发经验,全新开发的面向继电器的测试软件。 该软件包具有以下的功能特点: 模块化设计 灵活的测试方式 试验方式逐级进化 保护装置测试模板化 完整的报告解决方案 完整的测试模块 清晰的试验模块分类 完整的试验相关量的显示 试验帮助和试验模块对应 方便灵活的测试系统配置 2 界面介绍 界面布局 VENUS 继电保护测试仪第二版的主界面的布局如图所示,此界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试验方式选择栏,右边是试验方式控制栏。 在试验方式控制栏中有三个按钮代表三种不同的试验方式:元件试验、装置试验、电站综合试验,按下相应的按钮则表示将要用按钮所代表的试验方式进行试验。 试验控制栏--元件试验 在元件试验方式对应的控制栏的画面中按照常规试验、线路保护、发电机/变压器保护 三个部分分别列出了相应的试验模块,每个试验模块用一个图形按钮代表,在按钮的下方有试验模块的名称,用户只要用鼠标双击相应的试验模块按钮就可以直接进入试验界面。 3试验界面介绍 界面布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验界面分为:菜单、工具条、试验控制台、操作信息栏、任务 执行状态栏和状态条七个部分。 菜单 VENUS 测试软件的菜单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通过选择菜单中的菜单项,可以完成测 1

35kv的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参考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20093096 51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班级 20093096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目录

摘要………………………………………………………………………………前言………………………………………………………………………………1.继电保护概论………………………………………………………………… 1.1继电保护的作用…………………………………………………………… 1.2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1.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4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简史………………………………………………… 2.35KV线路故障分析………………………………………………………… 2.1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2.2 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4.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4.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4.2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 4.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4.4电流三段保护小结…………………………………………………………… 5.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5.1零序电流保护………………………………………………………………… 6.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接地保护…………………………………… 6.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流和电压 6.2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保护…………………………………………………… 6.3绝缘监视装置………………………………………………………………… 6.4零序电流保护……………………………………………………………… 6.5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7.电流三段保护小结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 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运行方式的分析,电路保护的配置和整定,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行方式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保护的性能,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运行方式。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继电保护的最大运行方式是指电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通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大,继电保护的最小运行方式是指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通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小。 图1 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 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 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 也可能1台运行。参数如下: 电动势:E = 115/3kv; 发电机:= = = = 5 + (15 5)/14=, = = = = 8 + (9 8)/14=; 变压器:~ = 5 + (10 5)/14=, ~ = 15 + (30 15)/14=., = = 15 + (20 15)/14=, = = 20 + (40 20)/14=; 线路:L A-B = 60km,L B-C = 40km,线路阻抗z1 = z2 = /km,z0 = /km, =60km× /km=24,=40km×/km=16; =60km×/km=72,=40km×/km=48; = = 300A; K ss = ,K re = ; 电流保护:K I rel = ,K II rel = , 距离保护:K I rel = ,K II rel =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课程设计 班级:2008级生信1班 学号:20085097 姓名:曹学博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王牣 评分:A(优),B(良),C(中),D(合格),E(不合格) 项目学生自评指导老师评定 设计内容完整性 计算公式准确性 计算数据正确性 绘图质量 文档规范性 综合评定 教师签名(盖章): 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1) 1、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原始数据 (2) 2.1 基础数据 (2) 2.2 系统接线图 (3) 3、课程设计要求 (4) 3.1 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 (4) 3.2 设计文件内容 (5) 第二节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6) 1、馈线保护配置 (6) 2、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6) 2.1 电流速断定值计算 (6) 2.2 阻抗I段定值计算 (6) 2.3 阻抗II段定值计算 (7) 2.4 过电流定值计算 (7) 第三节变压器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8) 1、变压器保护配置 (8) 2、变压器电量保护整定计算 (8) 2.1 差动速断保护 (8) 2.2 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 (8) 2.3 三相低电压过电流保护 (9) 2.4 单相低电压过电流保护 (9) 2.5 零序过电流保护 (10) 2.6 过负荷保护 (10) 3、变压器非电量计算 (10) 3.1 瓦斯保护整定计算 (10) 3.2 主变过热整定计算 (10) 第四节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配置与整定计算 (11) 1、并联补偿装置保护配置 (11) 2、并联补偿装置整定计算 (11) 2.1 电流速断保护 (11) 2.2 差流保护 (11) 2.3 过电流保护 (12) 2.4 高次谐波过流保护 (12) 2.5 差压保护 (13) 2.6 低电压保护 (14) 2.7 过电压保护 (14) 第五节 B相馈线保护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 (15) 1、电流保护 (15) 2、阻抗保护 (16)

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说明书(精)

1 设计说明书 一、 d 5点短路电流计算 由于短路电流计算是进行电网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的基础,加上时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要求每个小组计算一个短路点。本小组计算第五个短路点。 (一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两电站的六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中心变电所在地110 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22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240A (35KV侧 ,由金河电站供给110KA、青岭电站供给130KA。剩余的110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根据题意转换出电抗标么值: 排除城关变电所,合并整理其它电抗值得:

整理合并得: X25=3.918 X26=1.833 整理合并得: X27=0.275 X28=0.175 合并、星-三角等值转换: X29=0.5 X30=7.583 X31=3.547 等值电抗转换: X32=0.712 X33=10.791 X34=5.047 计算得出的最大短路电流分别为:I S =7.731 I q =0.541 I j =1.115 第1页 (二两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小运行方式:两电站都只有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中心变电所110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3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105A(35KV侧 ,由金河电站供给40A、青岭电站供给65A。剩余的15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1、两相短路电流正序电抗化简: 最小运行方式下转换的电抗标么值: X1=0.35 X2=0.55 X3=0 X4=0.35 X5=0.55 X6=0 X9=0.292 X10=1 X12=5.33 X16=0.876 X19=0.75 X20= 4 合并青中线、金中线、中变电抗: X21=0.275 X22=0.175 X23=5.918 X24=6.33 整理、合并得: X25=0.625 X26=8.178 X27=8.751 整理、合并得: X28=0.825 X29=10.805 X30=11.562 2、两相短路电流负序电抗化简: 最小运行方式下转换的负序电抗标么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邓义茂 班级:电气1班 学号: 201028009 2013年12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搞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方案设计、整定计算、设备选型、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搞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新型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原始资料 某企业供电系统如图所示: 图1.1 某企业供电系统图 三、设计要求 1)AB段设三段式保护(速断、限时速断、过流),BC段设两段式保护(速断、 过流),CD段设过流保护; 2)计算出各保护的整定值,校验其保护范围和灵敏度系数是否符合要求,并完 成主要电气设备的型号选择。 3)画出A段和B段的保护接线原理图和展开图。 四、原始参数 1)速断可靠系数取1.2 2)限时速断可靠系数取1.1 3)过流可靠系数取1.2 4)接线系数取1 5)返回系数取0.85 6)自起动系数取1

7)线路均阻抗Km = z/ 4.0Ω 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二周,合计共10个工作日,时间分配可参考如下;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 〈2〉《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二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第二版,李佑光主编,科学出版社; 〈4〉《电力系统分析》,于永源,杨绮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供变电工程》第二版,翁双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五、设计效果评价与考核 设计成绩按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课程设计成果及设计等综合评定,共分五级评定。设计成绩综合后按优秀(90- 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一79),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计分制评定。 六、备注 最终成绩按照平时表现和设计说明书为主要参考依据,最后总评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若发现有抄袭,取消参加考核的资格,成绩以零分记录。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设计题目: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 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设计原理

目录 1.1继电保护的作用 (3) 1.1.1继电保护的概念及任务 (3) 1.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3) 1.2.1反应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器元件(设备)一端所测基本参数的变化而构 成的原理(单端测量原理,也称阶段式原理) (3) 1.2.2反应电气元件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及正常运行)时两端所测电流相位和功 率方向的差别而构成的原理(双端测量原理,也称差动式原理) (3) 1.2.3保护装置的组成部分 (4) 1.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 1.3.1选择性 (4) 1.3.2速动性 (5) 1.3.3灵敏性 (5) 1.3.4可靠性 (5) 1.4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简史 (5) 2.35KV线路故障分析 (6) 2.1常见故障分析 (6) 2.1.1相间短路 (6) 2.1.2接地短路 (7) 3、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7) 4.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7) 4.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8) 4.1.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 (8) 4.1.2原理接线 (9) 4.1.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9) 4.2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 (13) 4.2.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 (13) 4.2.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14) 4.2.3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单相原理接线 (16) 4.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6) 4.3.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16) 4.3.2定时限时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8) 4.3.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校验和保护动作时间 (18) 5:致谢 (20) 6:参考文献 (21)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第一次作业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 四、主观题(共26道小题) 32.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动作时,只能把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33.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时间和的时间。 参考答案: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 34.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和组成。 参考答案: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组成。 35.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整定,其灵敏性通常 用表示。 参考答案: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保护范围的大小表示。 36.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 的和。 参考答案: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 的数目和分布。 37.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故保护一般作用 于。 参考答案: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故保护一般作用于发信号。 38.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 的一种保护。 参考答案: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 39. I、II、III段阻抗元件中,段元件可不考虑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 是。 参考答案:I、II、III段阻抗元件中, III 段元件可不考虑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是靠时间整定躲过振荡周期。 40.纵联保护的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和。参考答案: 纵联保护的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和导引线。 41.高频保护通道传送的信号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信号、信号、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 完整版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 实验报告 院系班级 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 日期年月日 教师肖仕武成绩

Ⅰ. 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文。 二、实验项目 1、三相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三、实验方法 1 表1- 1 2、三相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图1- 1 表1- 2

表1- 3 三相短路故障,距离保护记录 4) 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4.0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36.00 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图1-1 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表1-2 表1- 4 A相接地故障,保护记录 4) 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7.5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42.00 四、思考题 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161B包括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每个功能相关的整定值有哪些? 功能: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高频保护,重合闸 1)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动作 距离保护三段1段:Z1set=(0.8~0.85)Z l,瞬时动作 2段:Z1set=K(Z l+Z l1),t=0.05

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 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论文题目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系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1级 4 班 学号 12031104026 学生姓名李星亮 指导老师李升源 起止时间 2014/6/25-2014/7/10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6

题目名称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学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11电气4班 姓名李星亮 学号12031104026 一、原始数据 为图示的35kV单侧电源线路1处设计一个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 原始数据:线路1的最大负荷电流为90A;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n TA=200/5(仅A、C两相安装有电流互感器,B相没有安装);线路2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1.5s;最大运行方式K1、K2、K3点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和最小运行方式K1、K2、K3点两相短路的短路电流见下表: 二、应完成的工作 1 绘制35kV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 2 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计算各段电流保护的一、二次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 3 选择设备,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设备清单。 4 进行成本核算。 四、论文提纲 1 引言 2 设计的原始数据 3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1 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 3.2 工作原理 4 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计算

4.1 电流Ⅰ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4.2 电流Ⅱ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4.3 电流Ⅲ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5 设备选择 6 成本核算 7 结束语 五、课程设计文档装订顺序 1 封面 2 任务书 3 论文 注意:(1)不要把附录中的“论文格式范文”装订在里面。 (2)任务书和论文分别编页码;封面不编页码。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0KV 单电源环形网络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设计 110KV 单电源环形网络接地短路电流保护的设计 一、已知条件 1.网络接线图 图1.1 b=20 c=30 d=40 e=40 2.网络中各线路均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所有变压器均 采用纵差动作为主保护,变压器采用11/-?Y 接线。 3.发电厂最大发电容量为360MW ?,最小发电容量为260MW ?。 4.网络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 360cos 0.850.129d MW x φ?=''= 26010.5% K MVA U ?= % 5.1060=K U MVA 231.510.5% K MVA U ?= 10.5% MVA = 31.510.5% K MVA U = 8DL 7DL 6DL 5DL A D B 1.5S 1.5S e KM d KM Pmax=20MV A Cos Φ=0.8 Pmax=30MV A Cos Φ=0.8 Pmax=28MV A Cos Φ=0.8

5.允许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9S . 6.110千伏断路器均采用1102-DW 型断路器,它的跳闸时间为0.05S ,Ⅱ 段保护动作时间0.4 S 。 7.线路AB 、BC 、AD 和CD 的最大负荷电流请自行计算,负荷自启动系数为 1.5。 8.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S t 5.0=?。 9.线路的正序电抗均为KM /4.0Ω。 10. 主保护灵敏系数的规定:线路长度200公里以上不小于1.3,线路长 度50~200公里不小于1.4,50公里以下不小于1.5。 11. 后备保护灵敏系数的规定:近后备保护不小于1.3;远后备保护不小 于1.2。 二、设计任务 1.确定保护1、3、5、7的保护方式(三段式)、各段保护整定值及灵敏度。 2.绘制保护1的接线图(包括原理图和展开图)。 3.撰写说明书,包括短路计算过程(公式及计算举例)、结果和保护方式的 选择及整定计算结果(说明计算方法)。 三、设计要点 1.短路电流及残压计算,考虑以下几点 1.1 运行方式的考虑 1.2 最大负荷电流的计算 1.3 短路类型的考虑 1.4 曲线绘制 2.保护方式的选择和整定计算 1.1 保护的确定应从线路末端开始设计。 1.2 优先选择最简单的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当 不能同时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时,可采用较为复杂的方式,比如采用电流电压连锁保护或方向保护等。 1.3 将最终整定结果和灵敏度校验结果列成表格。 四 说明:

继电保护测试仪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电气仪器仪表卷继电保护测试仪册) 继电保护测试仪 通用技术规范 (编号:1302073-0000-00)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性能要求 (2) 3 主要技术参数 (2) 4 外观和结构要求 (2) 5 验收及技术培训 (2) 6 技术服务 (3)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继电保护测试仪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提出了对继电保护测试仪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采购标准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采购标准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1.6 本采购标准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采购标准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采购标准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采购标准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投标人提供的资格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技术参数响应表; (2)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3)按附录A提供业绩资料; (4)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填写仪器配置表; (5)检验报告。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3.1 本采购标准规范仅适用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中所列继电保护测试仪的设计、制造、试验、包装、供货和服务等技术要求。 1.3.2 交货时间如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交货的原因、后果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说明。 1.4 技术资料 设备交付时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产品(包括进口产品)正确完整的中文技术手册及使用说明书; (2)出厂检验报告(校验项目包括结构和外观检查、功能试验、性能试验); (3)产品合格证; (4)装箱清单。 (5)继电保护测试仪每台仪器均需提供一份产品第三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合格证书原件或具有国家CNAS认可/CMA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原件。 检验报告说明: a)、检验标准:依据DL/T 624-2010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Q/GDW 11263-201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b)、检验报告项目应包括结构和外观检查、功能试验、性能试验等。 1.5 标准和规范 除采购标准规范和图纸中要求的技术条件外,卖方还将再次确认下表标准的最新版本(以文字形式通知买方),并遵照最新标准要求执行,并将最新标准通知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