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大小小》教案

《大大小小》教案

《大大小小》教案
《大大小小》教案

《大大小小》教案

泄滩幼儿园王苗苗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分辨物体的大小。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分辨物体的大小

难点:能准确地比较物体的大小

活动准备

大小娃娃各一个,大小盘子各一个,大小塑料瓶各一个,大小碗各一个,大小圆形卡纸各一张,大小钥匙各一把,大小瓶盖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智力游戏:小孩小孩真好玩

游戏规则:老师念儿歌,当念到“摸个大娃娃抱回来”时,幼儿迅速抱个大娃娃,当念到“摸个小娃娃抱回来”时,幼儿迅速抱个小娃娃。

2.操作活动:比较大小。

老师拿出两个塑料盘子,请娃娃吃点心。并提问:这两个盘子,哪个大,哪个小?并指出单个物体不能比较大小。

3.出示大盘子和小盘子,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比较物体的大小?

(1)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教师将两个盘子重叠放置后,引导幼儿比较两个盘子的大小。

(2)用并列的犯非法比较大小。教师将两个娃娃并列拿在手里,引导幼儿得出结论:米老鼠小,蜡笔小新大。

4.游戏:比较大小。

请幼儿用各种方法比较塑料瓶、碗、圆形卡纸、钥匙的大小。

5.感官游戏:目测大小。

请幼儿目测瓶盖的大小,找出相应的瓶盖,盖在合适的瓶上。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完成活动册上的练习。

《自然灾害》教案(1)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 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在网络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 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 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

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 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 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自然灾害的呢?(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 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 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一一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 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编号:SM-ZD-57380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教案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xx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作文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当今的社会,网络随处可见,瞧,网吧里的“网虫”们在尽情地操作鼠标、键盘,尽情地与外地的亲人聊天,或是查阅可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那时,我心动了,渴望有一台电脑,可以看看网络这个“世界”的美妙、奇妙之处。我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了,由于爸爸的需要,就买了一台电脑,我高兴极了,从此,网络成了我心里面的世界---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上网去查阅一些书籍、资料,听听音乐;每逢放假时间,我便与在外读书的表哥聊聊天,这种滋味还真的挺“爽”的,网络也是很奇妙的,可以上网购物、打游戏、聊天、查资料……它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从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了开朗的人,于是,网络在我心中是任何珍贵的东西取代不了的,我要听音乐,它就陪我听音乐;我要看电影,它就陪我看电影,它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忠实的伙伴,最要好的朋友。于是,我吃饭时想着它,睡觉时也想着它,和别人说话时也想着它,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是一条“网虫”了,我离不开它,但是,它使我的成绩迅速下降,我从成绩全班前几名退到几十名;也因为它,我和我最亲的人---父母吵过架;因为它,我睡不香,吃不消;因为它,我差点成了近视眼。它改变了我的生活,于是,我在爸爸妈妈的强逼下,忍着泪离开了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这个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在离开它后,我的成绩也迅速提高了。

网络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但又是一个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的世界!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 第十一小学五(六)班 作者姓名:邬雨庭(10岁) 张老师妈妈家教室 网络,是一把具有好与坏的双刃剑。 题记 前不久,我们家换了一台新电脑,上网可方便了。不过网络也是有它的两面性。 一、好的一面 说起好,它的好处也有许多。比如:可以网上购物,可以发送文件,方便查资料……所以,这台电脑也是我们家的“抢手货”爸爸需要用它查阅有关历史和军事方面的文章;妈妈需要用它打文章、写报告;而我就需要用它查我学习资料,聊天。 每当傍晚时,我总是第一个抢到电脑。而这时,爸爸就会来唠唠叨叨,说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些国家大事。没办江,为了耳朵的清静,我被迫退下了QQ。吃过晚饭,妈妈又说需要写报告了。你说爸爸会怎样? 他当然败下阵来啊!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 二、坏的一面 虽然网络的好处有许多,但是它的坏处也不少。相信你也知道吧?如果小学生沉迷在网络里,不仅学习会下降,视力也会逐步下降。而且,关于因网络引起的事件也很多,大多数都是家长不给小孩钱玩网络游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北留中心校张立明 教学科目:品德与社会 教学内容:面对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能力目标: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目标: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材料,包括灾害发生时的损失,如何防治等方面。 教师准备:有关雪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课件、搜集防治这些自然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和大自然是好朋友,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和风细雨、鲜花绿草、鸟语花香,可它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在刚刚过去的5.12大地震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吧,我们一起回顾一段触目惊心的短片,(出示地震视频) 师: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看到这个场面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灾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对自然灾害。 二、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1、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2、学生交流资料。 3、教师出示新闻资料 生谈感受。 三、话题一:农业灾害知多少 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 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教师提示可结合实例略) 教师相机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呢? 四、话题二:七嘴八舌话抗灾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使师生充分 认识到台风、雷击、泥石流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预防自然灾害和自我救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初二作文三篇

网络改变了我的生活初二作文三篇 篇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不觉网络时代降临到我们身边,各式各样的电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它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让我从“小菜鸟”变成了“大虾”。 幼虫级 刚买电脑那会儿,老爸怕我“走火入魔”始终不肯教我用电脑。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电脑,我心如刀绞。只能在电脑课上认真听讲,靠仅有的一点电脑知识,趁老爸不在时,偷偷地过把瘾。说实在的,那时的我真的很天真,只会在电脑上画画,甚至连上网都不会,可就是这样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使我睡觉都能笑出声。 爬虫级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电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不仅会上网,还会用qq和各式各样的网友神侃。有时作业上有题不会,我便会发到qq群上寻求帮助。大家各抒己见,激烈讨论,很快就有了结果。这不仅提高了各自的表达能力,还使大家多学了知识,

真是一举两得!当然,大家讨论地不止这些作业,其它的内容多着哪!什么“老师今天穿的很beautiful(漂亮)”,“xx班的xxx 学生打群架”,“今天的nba打得怎么怎么样。”内容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使我们紧张的学习有个缓解的地方。 大虫级 渐渐地,我的视野开阔起来,操作手法也越来越熟练。不仅学会在各式各样的帖子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学会了网上购物等。偶尔玩个小游戏,听个音乐放松放松,那叫一个惬意啊!通过网络,我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宠物和农场。时而逗逗自己的宠物;时而坏坏地偷别人的菜;时而料理料理自己的农场。电脑,渐渐地改变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生活。 飞虫级 随着多种多样便捷的电脑功能地增加,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奇迹早已成为现实。只用几秒钟,一封跨太平洋的邮件便可成功发送。电脑,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更是改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通过电脑,在学习上我有了提高;在生活上我冲破了封建的观念;在社会上我了解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在人生路上,我懂得了不怕摔倒,勇往直前的信念。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1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课件辅助、自学指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 (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板书)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板书) 一、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

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 (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 (板书) 1.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水土流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哪里?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或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图片、数据、资料。 (总结归纳)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危害主要有:土壤变得更贫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诱发和加剧水文灾害。我国的水土流失区有三个区域:黄土高原区最严重,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其次,东北黑土区近几年流失也非常触目惊心。 (板书) 2.水土流失灾害 (课件展示)石漠化地区景观、资料。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P59“知识窗”及课件资源,分组讨论,总结石漠化的定义、危害、发生地区、目前发展状况。 (板书) 3.石漠化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有什么危害? (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地区的荒漠化景观图片、资料。 (总结归纳)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耕地、草场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他的成因,其中自然原因影响较为缓慢,人为原因影响较为强烈。其危害较严重,是世界上头号生态环境灾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板书) 4.土地荒漠化 (提出问题)咸海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内陆湖泊,最近几十年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什么原因使咸海的荒漠化发展如此迅速?

2016《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

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所以一般说来,沿海地方较多发生台风。 2、雷电是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开腔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风的影响。由于进来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强,所以最近夏季风始终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四、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如何防范台风和洪涝: (1)在台风来临前,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家的网络生活作文

我家的网络生活作文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逐渐被网络覆盖,生活中的很多瞬间都与网络息息相关。下面,就请走进我家的网络生活吧! 爸爸最喜欢在网上看电影。以前,错过了在片上映的档期,爸爸就只能到音像店去买碟片放映,又费时、又费钱。可自从有了高带宽的互联网,随便打开一个视频资源网站,就有海量大片任人挑选,爸爸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大片了。还有,以前每晚七点,爸爸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一机在手,新闻全有”,爸爸再也不和我抢频道,我就可以看我喜欢的动画片了! 网络给妈妈带来的好处就更多了。网上购物不仅商品繁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还物美价廉,有众多的买家评价可作参考,货比三家就不怕买到劣质产品了。妈妈还有一个QQ 工作群,周末加班不必再去办公室,同事们在网上讨论一番,再分工协作,工作很快就能搞定。另外,网络让“懒”妈妈动了起来,她经常与朋友们在网上PK走路的`步数,乐此不疲,不知不觉地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 我呢,最喜欢的是在网络上学习。学英语、练速算……边玩边学,可有意思啦!网络上的学习形式非常丰富,既有一板一眼的跟读课文、拼写单词和句子,也有在赛车、登山、游泳或杂货店买东西等各种场景的习题训练,还可以去图书饭看书,过程中

配有音乐,让我感觉在玩耍中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电脑也像一位严格、慈爱的老师,会提醒我何时应做眼保健操;上网时间超过时限,网页就自动关闭了,提醒我该休息了。有一天,我贪玩想不做作业直接进入游戏,结果居然飞出来一只大鸟挡在游戏的入口,我只好乖乖回去做作业。 最近,我70岁的爷爷迷上了微信,天天在手机上发照片、传视频,与他的老伙伴们交流养生之道、旅游见闻,在网上互致问候。网络充实了爷爷的晚年生活。 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便利又精彩。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还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 【我家的网络生活作文】 【全文结束,小雅为您整理】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内,即最后一节,既有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巩固,也有对应的拓展和延伸。课程“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本节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危害、中国的洪涝灾害,如果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切块显得繁杂,因此我适当调整为一下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中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淮河流域洪涝多发的原因。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发现,而且很有胆识,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他们学习地理知识已有一段时间,已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技能,能够依据图片材料归纳地理现象,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地理规律。如能做到前后知识的有效联系,比如锋面系统的相关的知识,那对本节课的帮助很很大的。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互助学习、积极研讨。针对本节内容,在研讨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时要给与充分的时间,并且帮他们条理罗列清楚,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3.教学环境分析 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电子白板增添学习的乐趣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突破,通过让学生参与电子白板互动,更深刻、更直观地掌握规律,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此环节也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板书可以罗列本节课的框架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 (2)能结合实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探究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危害。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震灾害防范”安全教育 张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教学过程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累计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底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露、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除屋内(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应该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液化气和电源总阀。(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地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底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就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地光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底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储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防自然灾害教案

防自然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①台风起源、危害②雷雨大风③大雾天气④涝灾⑤冰雹⑥龙卷风 技能:从天气预报图上能认出并绘制台风、大雾、雷阵雨的符号 2. 方法与过程:直观看法,分析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 二:教学要求 1.台风起源、危害 2.雷雨大风,人如何做 3.大雾天气 4.涝灾 5.冰雹 6.龙卷风 方法设计:通过看课件灾害天气的图象,分析其危害,人们如何做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时间过得真快啊,夏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她呢?(引导学生发现夏天天气的特征) 2.夏天不但炎热,而且变幻无常,她说生气就生气,你们看—— (二)联系生活,体验探究。 活动一:直观雷雨 1.播放乌云滚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画面。 2.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你什么时候碰到这种情况?当时,你心里害怕吗? 4.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突然间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可没多久,天空又放晴了,空气清新,有时天上还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多么奇特的自然现象! 活动二:认识雷雨 1.雷雨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2.请小朋友们根据课前观察准备说一说。

3.播放――雷雨的形成。 活动三:雷雨的危害 1.夏天是雷雨多发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听到那轰隆隆的雷声、看到刺眼的闪电、哗哗的大雨。小朋友,你们喜欢雷雨吗?说说理由。 2.小结:适量的雷雨能让庄稼喝个饱,能给花草洗个澡,雨后空气新鲜,人们感到舒服。 3.雷雨的形成是自然现象,也是物理现象。然而,雷雨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小朋友,你知道雷雨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吗? 4.小结:雷雨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涨、山洪爆发、农作物受损、街道受淹、电线断落、交通中断等。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雷雨时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四:躲避雷雨 1.播放――雷雨来了…… 2.小朋友,康康熊为什么对圆圆和盼盼说:“大树下避雨危险!快走开!”? 3.那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 A.小红在家里看电视。 B.姐妹俩走在放学的路上。 C.小弟弟在公园里玩耍。 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小组长把你们得出的经验和办法记录下来。 4.交流“我的经验和办法”。 5.小朋友,你听说过因避雷方法不正确而发生的悲剧吗?来跟我们说一说。 6.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让大家牢记避雨的常识,老师编写了一首《避雨歌》,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 避雨歌 雷公公,轰隆隆,家里电器暂不用, 避雨不去大树下,安全知识记心中。 雷雨来了不慌张,人人夸我好儿童。 [ 活动五请同学们找出大自然发脾气的时候都会造成哪些危害? 1、雷雨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涨、山洪爆发、农作物受损、街道受淹、电线断落、交通中断等。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1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导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 从自然方面看,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家;(2)我国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且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旱涝灾害;(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形坡度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从人为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口稀少的国家严重;(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3)部分地区人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如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酸雨等。这些灾害中有的是人类活动触发的,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特别是沿海地区,易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使地下水咸化;有的则是人们对灾害防范不足或处理不当,致使灾情加重而酿成诱发性的灾害。 练习1读“2010年7月全国主要的和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简述我国夏季分布最广泛的灾害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1)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区广;具有关联性;生命、财产损失重等。(2)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江南、华南长时间停留,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或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灾害类型:暴雨。成因: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暴雨天气。 解析第(1)题,从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分布范围、财产损失等方面说明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2)题,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形成炎热干燥天气。 第(3)题,夏季,我国各地降水集中,洪涝灾害最为广泛;这与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二、我国灾情的地域差异 根据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孕灾环境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6个灾害带。如下表所示: ①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②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③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④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过程、⑤7月下旬东北洪涝过程、⑥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⑦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⑧第11号台风“凡比亚”、⑨年初新疆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安全课教案

《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安全课教案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以及它们给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带来哪些影响。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灾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用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在你的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环境问题? 2.你知道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案例分析 1、阅读102页资料,出示资料,提问: A 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B 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请举例说明 2、认识自然灾害 A 看103图片,把灾害的名称写在图片下面,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教师出示相关视

频:我国的自然灾害) B 谈谈我们当地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3、说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桌交流沙尘暴、雾霾、洪水、暴雨、干旱给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 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野生动物生存告急》回答: A 野生动物生存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B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环境,甚至导致自燃灾害的发生? 学生阅读后结合实际回答(如乱砍滥伐、乱扔垃

圾、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 三、探究新知 1、看105页图片,讨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阅读《废旧报纸换贺卡》, (1)换贺卡行动有什么意义? (2)在保护环境中,我们还准备做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知识运用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读《野生动物生存告急》回答:

A 野生动物生存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B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环境,甚至导致自燃灾害的发生? 学生阅读后结合实际回答(如乱砍滥伐、乱扔垃圾、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 面对人类以上行为造成的巨大危害,我们——21世纪的接班人,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并且以后应该如何做?(学生畅所欲言) 是呀,面对当前的环境,我们应预防为先——,遇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应急有法—— 四、拓展实践 1、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完成106

我们的网络新生活作文

我们的网络新生活作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发达。中国互联网是全球第一大网,网络让我们的生活绽放出更多绚丽多彩,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足不出户我们便可以阅尽天下风景,购买所需用品,展开视频对话…… 今天的语文作业中有一道题要求写关于鼎字的成语,我连忙求助电脑,上百度一搜,在几秒钟内就找到许多关于这些鼎字成语的资料。 有了网络,身在他乡就可以排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通个视频电话,让远在天边的亲人变为近在眼前,就能化解自己的思念。 利用电脑网络不出家门就能购物。只要打开淘宝网,你就可以买你想要的东西,而且网上的东西比商场里便宜许多呢! 手机网络更是方便。周末我和小姨带上外婆逛街购物。结账时候,外婆才发现忘记带上钱包了,我和小姨也是身无分文,外婆着急得要回去拿钱,小姨连忙拿出手机,对外婆说:“妈,我用手机来付款吧。”外婆疑惑地看着手机:“这行吗?”“行!”小姨说着打开微信收付款,扫描二维码,只听“滴”的一声”,“好了,钱付好了。”小姨拿上买的东西,转身拉着外婆走出店。“你把钱藏手机哪了?”外婆好奇地拿着小姨的手机翻来覆去地看。“哈哈——”我和小姨同时大笑起来。“外婆,钱存在银行呢,只是通过手机转给商家。”外婆拿着手机直叹道:“真是个宝贝手机。”引得我们又是一阵大笑。 前一阵子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老外在中国用惯了手机支付,回国后发现自己国家的真的很落后。新闻后看完后心里由衷地感到一阵自豪。现在,在福州已基本实现了无现金生活。只要手机在手,万事不愁!中国移动支付震惊了全世界! 改革开放带来的移动通讯日新月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高效!

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四(2)班防自然灾害班会材料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二、内容简介“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灾害活动过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1、“防灾减灾日”意义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洪涝及其它灾害: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雨涝灾害、洪水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地震时不要急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海啸、赤潮。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

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3)、其他常见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情况 1、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自救常识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安全出口等,。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