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中毒

1.中毒症状。

磷化铝中毒的主要表现有:轻度中毒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失眠、腹痛、口渴及心动过缓;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嗜睡、抽搐、呼吸困难、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改变;重度中毒,如昏迷、抽搐、严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心动过速、气短、肝肿大、肾脏明显受损(如出现血尿、蛋白尿)等。

2.救治措施。

发生磷化铝中毒事故后,轻度中毒患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更换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卧床休息;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在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应迅速送往就近的医院救治,并至少在医院观察24-48小时。对缺氧患者,可应用氨茶碱、氟美松、细胞色素C等药物,纠正呼吸困难,对腹痛剧烈的中毒患者,可使用阿托品1毫克,作肌肉注射。“磷化铝”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磷中毒症状,可对骨骼及牙齿造成损伤,患者会出现贫血、头晕及神经衰弱等症状。慢性中毒者一经确诊,应脱离原作业,并围绕因慢性中毒而引发的贫血、牙病、失眠等病状作系统的康复治疗,以有效化解患者体内残留的磷化铝毒素。

人体内蓄积的铝过多,会引起铝中毒,使用铝制品必须采取正确操作方法,使铝元素混入食物中的含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①用铝制炊具应避免与其他硬物摩擦,以防铝粉铲落。炒菜不宜用铝制炊具。

②铝锅使用前略加热,使氧化层破损处再氧化,可减少铝渗出。

③铝制盛器不宜久放调味品和饮料。

④铝锅烧煮食物的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⑤铝制炊具用完洗净后用火烤干,保持氧化膜完整。

⑥用铝勺、铝铲刮下的食物多含铝屑,不宜食用

铜的生理功能

铜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与人体的造血功能密切相关一般认为造血功能主要与微量元素铁有关,但在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过程中,铜起着关键性作用,即在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时,必须依赖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作用。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活性降低,必然导致铁的价位转变发生困难而引起贫血。临床上也经常可以发现有些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在单纯补充铁剂时效果并不明显,而加用含铜制剂后,贫血很快得到纠正。另外在肿瘤疾病后期,患者贫血也常常与体内的铜大量消耗有关,在给贫血患者补铁时最好适当补铜,往往收到较好效果。

2.与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有关体内含铜蛋白如金属硫蛋白(MT)、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如MT主要清除羟自由基,SOD主要清除

过氧化氢等。目前已知,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体内生成自由基和清除自由基的相互平衡被打破,体内自由基过多,有可能与发生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加速人的衰老及其他多种病症有关。有统计表明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有70几种。而在所有的自由基中,羟自由基毒性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重。羟自由基不但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直接损害细胞膜,而且可以使许多人体重要的酶活性降低或消失。更重要的是羟自由基能够直接破坏细胞核中的DNA和RNA,导致细胞的死亡。另外有研究证实铜对于铜锌-SOD的活性非常重要,如果体内缺铜,SOD的活性将显著下降,也将使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古人认为含铜的矿物药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可能与其中铜锌等金属直接诱导体内MT合成、提高SOD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关。

3.其他含铜酶如赖氨酰氧化酶、络氨酸酶等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有较大的作用。赖氨酰氧化酶通过催化赖氨酰或赖氨酰的氨基氧化脱氨等一系列生化过程影响胶原组织的正常交联。缺乏铜可引起赖氨酸酰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结缔组织弹性蛋白和胶原纤维交联障碍,成熟迟缓,血管、骨骼等组织脆性增加,容易引起出血。如羊膜早破的孕妇及其胎儿皆有缺铜现象。羊膜早破的原因可能正是缺铜通过上述机制影响羊膜韧性和厚度之故;酪氨酸酶是一种单加氧酶,铜缺乏时酪氨酸酶形成困难,酪氨酸经该酶单氧合作用转变为多巴的过程受阻,因而由多巴转变的黑色素减少。缺铜病人由于黑色素不足,常发生毛发脱色症,不能耐受阳光照射,若体内严重缺乏酪氨酸酶则发生白化病。因此适量的补充含铜较高的食品对增加肌体组织的柔韧性,防止毛发脱色及白化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4.铜在治疗中的作用如前所述铜可用以治疗因缺铜和铁引起的贫血,或因缺铜引起的毛发脱色和白化、疔、痈;或用铜钱醋淬内服治疗骨折、关节炎等(如中药自然铜)。另外,近几年应用中药铜铁复方治疗晚期肿瘤也取得一定效果。

发病机制

铜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及过量均对机体有害正常人自肠道吸收的铜在血清中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并进入肝脏大部分铜再转与α2球蛋白巩固地结合形成铜蓝蛋白(称为间接反应铜) 一部分铜由胆管排泄小量铜由尿中排出仅有一小部分继续留在血循环中(称为直接反应铜) 当摄入体内的铜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铜(直接反应铜)就释放入血已知红细胞内主要还原作用是在磷酸戊糖旁路过程中完成的戊糖代谢途径提供还原型谷胱甘

肽(GSH)和还原型辅酶2(NADPH) 二者有保护红细胞内巯基和血红蛋白免受氧化损伤有人

认为铜能与红细胞膜的巯基结合使红细胞内GSH减少又认为铜严重抑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活性 G-6-PD是戊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由于红细胞内存在的抗氧物质减少氧自

由基可对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膜造成损伤使红细胞可变形性降低膜渗透性增加因而使红细胞寿命缩短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酱油色尿等溶血症状及贫血表现

铜中毒的临床表现

尽管铜是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但应用不当,也易引起中毒反应。一般而言重金属都有一定的毒性,但毒性的强弱与重金属进入体内的方式及剂量有关。口服时,铜的毒性以铜的吸收为前提,金属铜不易溶解,毒性比铜盐小,铜盐中尤以水溶性盐如醋酸铜和硫酸铜的毒性大。当铜超过人体需要量的100~150倍时,可引起坏死性肝炎和溶血性贫血。

l、急性铜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急性铜中毒的原因包括治疗上应用硫酸铜过量、用含铜绿的铜器皿存放和储存食物,以及有意无意吞服可溶性铜盐等。其中,与铜器皿存放食品、饮料或含醋食品、盐渍食品在铜器皿中烹调时产生毒性,在铜器皿中制茶也可引起中毒。

急性铜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中毒者口中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有时可有呕血和黑便。口服大量铜盐后,牙齿、齿龈、舌苔蓝染或绿染,呕吐物呈蓝绿色、血红蛋白尿或血尿,尿少或尿闭,病情严重者可因肾衰而死亡;有些病人在中毒第2~3天出现黄疸。铜可与溶酶体的脂肪发生氧化作用,导致溶酶体膜的破裂,水解酶大量释放引起肝组织坏死;也可由红细胞溶血引起黄疸。另外,熔炼铜工人、焊接磨光镀铜物体工人、油漆厂研磨氧化铜粉工人,在吸入氧化铜细微颗粒后发生急性铜中毒,可以表现为急性金属烟尘热,表现为工作完毕后几小时出现发冷、发热,高达39℃以上,大量出汗,口渴,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头晕、咽喉干、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时恶心、食欲不振。一般夜间发病,次日早晨退热,呈一过性表现,但1~2天内感觉疲乏无力,若伴发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时症状可延续数日。患者血清铜可升高,血铜含量升高可达126~

166μg/100ml(正常值为76.6μg/100ml)。另外铜盐和铜尘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溃疡、眼睑水肿等。

2、慢性铜中毒一般因为长期大量的吸入含铜的气体或摄入含铜的食物所致。长期接触高浓度铜尘的工人,X射线照射胸透时可出现条索状纤维化,有的可出现结节影,上述改变

可能是铜尘慢性刺激与肺部感染有关;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还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综合症,周围神经系统比中枢神经系统敏感,脑电图显示脑电波节律障碍,出现弥漫性慢波节律等;消化系统方面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部分病人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在心血管方面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高血压或低血压;在内分泌方面,少部分病人出现阳痿,还可能出现蝶鞍扩大、非分泌性脑垂体腺瘤,表现为肥胖、面部潮红及高血压等。

慢性铜中毒一般因为长期大量的吸入含铜的气体或摄入含铜的食物所致。长期接触高浓度铜尘的工人,X射线照射胸透时可出现条索状纤维化,有的可出现结节影,上述改变可能是铜尘慢性刺激与肺部感染有关;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还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综合症,周围神经系统比中枢神经系统敏感,脑电图显示脑电波节律障碍,出现弥漫性慢波节律等;消化系统方面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部分病人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在心血管方面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高血压或低血压;在内分泌方面,少部分病人出现阳痿,还可能出现蝶鞍扩大、非分泌性脑垂体腺瘤,表现为肥胖、面部潮红及高血压等。

3、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中毒的另一表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不常见的隐性遗传先天性铜代谢缺陷疾病,实质上是属于慢性铜中毒。儿童时期表现为慢性肝病症状,青少年时期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久治不见好转时,应请医院详细检查是否为此病。本病多有家族史,表现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反复发作原因不明的溶血、神经症状(动作不协调、震颤、四肢僵硬挛缩等)、精神异常、眼角膜周边出现棕褐色或绿色环等。

4、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急性铜中毒的另一表现,这是由于铜过量使肝小叶发生中心性坏死所致。

5、铜中毒的另一毒理表现是损伤红细胞引起溶血和贫血。通常铜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中累积,一旦超过肝脏的处理水平时,铜即释放入血,过量的Cu2+与-SH结合后在红细胞中大量积集,引起酶系统的氧化失活,损伤红细胞,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其稳定性并使细胞质和细胞器易于受损,变性血红蛋白增加;另一方面,铜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Heinz 小体,使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失活,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从而导致血红蛋白的自动氧化加剧,变性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最终导致溶血和贫血。

6、铜尘可致接触性和致敏性皮肤病变,局部皮肤发红、水肿、溃疡。

治疗

1、限制含铜多的饮食如坚果类巧克力豌豆蚕豆玉米香菇贝壳和螺类蜜糖动物肝和血等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能促进尿铜排泄

2、口服铜盐中毒时可用硫代硫酸钠洗胃并给予牛奶鸡蛋清口服保护胃黏膜。或者将0.3~1.0克亚铁氰化钾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饮服。也可饮服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口服硫化钾以减少铜的吸收。

3、解毒剂促铜盐排泄:如依地酸钙钠、青霉胺、二巯基丙醇、三乙基四胺、硫化钾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中药半硫丸

依地酸钙钠:主要用于治疗铅中毒,亦可治疗镉、锰、铬、镍、钴和铜中毒,以及作诊断用的铅移动试验。成人常用量每日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滴4~8小时。连续用药3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肌内注射,用0.5g加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稀释后作深部肌内注射,每日1次,疗程参考静脉滴注。小儿常用量每日按体重25mg/kg,静脉用药方法参考成人。

不良反应:头昏、前额痛、食欲不振、恶心、畏寒、发热,组胺样反应有鼻黏膜充血、喷嚏、流涕和流泪。少数有尿频、尿急、蛋白尿、低血压和心电图T波倒置。过大剂量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病变主要在近曲小管,亦可累及远曲小管和肾小球。有患者应用本品出现高血钙症,应予以注意。5.不良反应和肾脏损害一般在停药后恢复。少尿、无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青霉胺片:本品能络合铜、铁、汞、铅、砷等重金属,形成稳定和可溶性复合物由尿排出。促进铜排泄及终止溶血发作,其驱铅作用不及依地酸钙钠,驱汞作用不及二巯丙醇;但本品可口服,不良反应稍小。成人常用量:每日1g(8片),分4次口服。Wilson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初用时,每日口服125-250mg(1-2片),以后每1-2月增加125-250mg (1-2片),常用维持量为250mg(2片),每日4次,最大量一般每日不超过1.5g(12片)。胱氨酸尿患者的本品用量可参考尿中胱氨酸排出量而定,最大量每日为2g(16片)。有结石的患者,每日要求尿中排出胱氨酸100mg以下,无结石患者每日尿中排出胱氨酸

100-200mg。重金属中毒用量每日为0.5-1.5g(4-12片)。小儿常用量:按体重每日30mg/KG,分2-3次口服。

4、对症治疗如镇静、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肾功能等

5、保肝护肝。

重金属元素会对蛋白质有破坏作用,喝大量的牛奶可以让铜攻击牛奶里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就可以被保护起来了。

6、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

驱铜、阻止肠道对铜吸收与促进排铜药患者应选择一种适宜药物终生服药一些女性患者怀孕期神经系统症状进展铜代谢无明显变化尽管WD病人铜代谢障碍无法彻底治疗但阻断铜沉积病理过程神经系统体征可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K-F环消失肝功能恢复等铜螯合物包括:青霉胺为首选,醋酸锌、硫化钾、三乙基四胺、二巯基丙醇也可。

对症治疗肌强直和震颤可用安坦或金刚烷胺症状明显可用复方L-dopa;精神症状明显可用抗精神病药抑郁症状明显可用抗抑郁药智力减退可用促智药无论有无肝损害均需护肝治疗可用肝泰乐肌苷及维生素C等

铅中毒症状

1、多动、爱哭闹、烦躁易努、攻击性强

2、嗜睡、冷漠、易疲劳、反应迟钝、全身乏力

3、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

4、厌食、偏食、贫血、补钙补锌效果不明显

5、易感冒、发烧、腹痛、腹泻、免疫力低下

6、智力低下,智商下降,理解力,认知力不足

排铅可以口服益童成长排铅口服液来排铅,效果很好。

益童成长排铅口服液排补结合最安全,口服液是由天然植物精华、免疫激活素和必需营养元素精科制作而成的口服液制剂,具有口味佳、吸收好、见效快、效果稳定的优点,经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华西医科大学为首的数十家医科院所大量的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实,“益童成长”具有促进排铅和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连续服用一个月可以明显降低机体内铅的蓄积量,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典型铜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1): 113-117 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基金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2005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3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604) 作者简介:王志楼(1984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学与污染控制。E-mail:zlouwang@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通讯作者:柳建设,男,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学与污染控制。E-mail:liujianshe@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收稿日期:2009-11-06 典型铜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王志楼,谢学辉,王慧萍,郑春丽,柳建设*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摘要:应用了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土壤Cu 、Zn 、Ni 、Pb 、Cr 和Cd 复合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定量确定了铜尾矿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结果表明:铜矿尾矿库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该地区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超过600,具有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高至低顺序为Cd 、Cu 、Pb 、Ni 、Cr 、Zn ,其中Cd 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发现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033%、18.825%、6.243%,第一主成分反映了Zn 、Ni 、Cr 的信息,第二主成分反映了Cu 和Cd 的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Pb 的信息。 关键词:重金属;复合污染;铜尾矿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主成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0)01-0113-05 矿山开采导致的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选矿产生的尾矿通常呈泥浆状,尾矿一般存放在尾矿库,小部分尾矿作为充填材料又回填到井下,绝大部分长期堆存尾矿库。选矿废水以及尾矿沉淀后的废液经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或用于周边农田灌溉,部分废液经尾矿坝泄水孔直接外排至周边水体。尾矿库中的重金属通过外排的废液或者通过扬尘进入周边环境,从而对周边环境产生重金属污染和危害。同时,选矿必须加入大量的选矿药剂,如捕收剂、抑制剂、萃取剂,这些药剂多为重金属的络合剂或整合剂,它们络合Cu 、Zn 、Hg 、Pb 、Mn 、Cd 等有害重金属,形成复合污染,改变重金属的迁移过程,加大重金属迁移距离[1-3]。因此,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尾矿库的重金属是矿山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4]。 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其4#尾砂库尾砂坝是亚洲第一大坝,前人研究表明,在矿区开采活动中,致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累集,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为进一步揭示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本文对德兴铜矿4#尾砂库周边土壤,尤其是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复合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指导矿冶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采样时间是2008年5月,采用S 形多点采样,在德兴铜矿4#尾砂库坝顶及其坝坡以及坝下游按照 距离增大的顺序采集石墩头村、杜村、浮溪口和海口镇农田,沿线约10 km 的范围内土壤表层样品16件,具体采样点分布位置见图1。 采用四分法挑出一部分新鲜土样,将拣出土壤样品中异物后自然风干,再将风干的土样剔除石块、贝壳、玻璃、残根等杂物后,经石英研钵研细,过1 mm 尼龙网筛,装入塑料袋,供分析测定使用。 1.2 样品分析 土壤重金属元素测定方法为:土壤样品经由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采用日立Z-2000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5]。 图1 土壤重金属取样点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sites of soil heavy metals

一些重金属降解

来源:本站发布日期:2012-9-15 16:23:20 发布者:管理员黑苦荞保健茶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由高到低表现为铅、铬、镉。其中黑苦荞叶芽茶和黑苦荞全株茶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黑苦荞全胚茶未受重金属污染。结合苦荞保健茶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分析,可以看出加入苦荞茎、叶或叶芽的黑苦荞保健茶重金属污染较严重,而只利用苦荞麦米制作而成的全 胚茶则无重金属污染。 由此可初步推断出黑苦荞茎、叶或叶芽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可能较高。这需要进一步分析验证。由于农产品受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比较复杂,下一步研究应明确黑苦荞茶中的重金 属污染与农业土壤或生产工艺之间的关系。 黑苦荞茎、叶、花、果中不仅富含其它粮食作物中几 乎没有的芦丁(VP)及硒元素(Se),同时还含有19种氨基酸、9种脂肪酸(VF)、丰富的膳食纤维、叶绿素、粗蛋白,并且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合理,并且不含糖和胆固醇,其营养成分更是远远优于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肉类等普通食物,属天然珍贵的营养饮品。凉山的珍稀品种珍珠黑苦荞是苦荞麦中的极品,其营养保健价值更是普通苦荞麦的5~10倍!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从20多个玉米品种中筛选出来“超甜38”,该品种能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到茎和叶中,但对玉米籽粒的影响很小。 对秸秆、花生壳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改性,以增强其吸附性,随后在汇入东江的支流中建立堤坝,利用改性后的农业废弃物吸附重金属元素。 “广东省能够拨款400亿治理珠江,而治理土壤污染就远远未到这个数。”党志表示,土壤污染治理成效短期内不可见,这是土壤治理方面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南方日报报道:(记者/雷雨实习生/卞德龙通讯员/刘慧婵)镉大米、毒蔬菜、血铅超标……这些近年来频发的污染事件,让人闻之色变,其深层次原因是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在刚刚揭晓的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中,就有一项成果有望破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难题。 这项名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与修复机理 研究”的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完成。针对我省人多地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突出的现状,该新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经济作物玉米,“一边生产一边修复”,实现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土壤修复。 玉米充当去污先锋

金属污染当中的“五毒”是什么

金属污染当中的“五毒”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重金属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5种:汞(Hg)、镉(Cd)、铅(Pb)、铬(Cr)和砷(As),俗称五毒。以上这五种元素都是重金属元素,主要是在采矿和冶炼中释放的。 这些毒性元素在水体当中不能够被微生物所降解,它们将不断地扩散、转移、分散、富集。富集之后的重金属在人体内产生更大的毒性,在化学上叫毒性放大。 日本水俣县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就发现这里有些猫不知道什么缘故竟向河里跳去。后来有些妇女突然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身体痛得惨叫,最后死去。这种不知名的病后来有人称之为水俣病。经过环境工作者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病的根源是汞污染。由于石油化工厂排放出含汞的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因此造成大量食用者中枢神经中毒。在这次中毒事件中,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在天然水体中,每1升水如果合有0.01 毫克的汞,就会对人体产生强烈的毒性,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在体内放大。汞一旦以有机汞或甲基汞的形态进入人体内,马上与人体内的酶发生反应,分解酶并使之失去活性,还可以侵入脑及胎盘的供血组织,不仅伤害人脑,还可以传给胎儿。

镉在人体内积累的时间长了之后,会引起高血压,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日本发现的骨痛病就是镉积累过多而造成的,这种病会引起肾脏功能失调。骨中钙如果被镉所取代,骨骼就会软化,这种病潜伏期可长达10-30年。 既然这五毒有如此恶劣的毒性作用,人类是不是可以完全隔离这几类物质,不需要他们存在呢?不是的,痕量的金属元素是动、植物及人体所必需的,比如适量的铬元素在人体内的血液中可以进行过剩糖的转化,防止糖尿病,如果人体组织中的铬减少,则会严重地降低人的食欲。

香薷的重金属耐性与吸收性研究

土 壤 (Soils), 2013, 45(2): 239–245 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21140539,40871155)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A92360)资助。 * 通讯作者(lhwu@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作者简介:宓彦彦(1986—)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E-mail: miyanyan1987@https://www.doczj.com/doc/9613723235.html, 香薷的重金属耐性与吸收性研究① 宓彦彦1, 2,吴龙华2*,谭长银1,赵 冰3,周守标3,骆永明2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1;2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3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香薷的Cu 、Zn 、Cd 、Pb 耐性和吸收性。结果表明,土培试验中,各重金属处理条件未对香薷造成毒害,香薷均生长良好,且各处理间生物量无显著差异;香薷地上部Cu 、Zn 、Cd 、Pb 浓度最高分别为12.1、100、0.83、11.3 mg/kg 。水培试验条件下,Cu 50 μmol/L 、Zn 200 μmol/L+Cd 10 μmol/L 及Pb 100 μmol/L 处理时香薷均生长良好,且生物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根部Cu 、Zn 、Cd 、Pb 浓度最高为2 270、1 648、1 029、25 331 mg/kg ;Cu 100 μmol/L 处理时香薷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并未死亡,该处理下香薷叶片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溶性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两组试验表明,香薷对Cu 、Zn 、Cd 、Pb 有极强的耐性,是一种良好的可栽种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经济作物。 关键词:香薷;重金属;耐性;吸收性 中图分类号:X53 随着采矿、冶金业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受到环境、土壤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1]。植物修复以其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表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2-4]。黄铭洪等[5]认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金属耐受性植物可降低金属的移动性,并减少进入食物链的金属生物有效性。 香薷(Elsholtzia ciliate )是香薷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物量大,生长快,是赏食皆宜的药用植物[6]。香薷属植物重金属耐性较早即有研究,目前已证实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是Cu 的高耐性植物[7-8]。鉴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呈多元素复合型,且对香薷属其他植物的多种重金属耐性和吸收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以海州香薷近缘种香薷为供试材料,研究其Cu 、Zn 、Cd 、Pb 耐性和吸收特性,旨在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提供植物修复资源,并为香薷作为药用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进行大面积种植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普通黏化湿润富铁土)采自浙江省杭 州市郊区某金属冶炼厂附近重金属污染农田,将采集的0~20 cm 表层土壤风干后过2 mm 筛,备用。供试土壤全氮为1.92 g/kg 、全磷0.83 g/kg 、全钾13.1 g/kg 、阳离子交换量(CEC)为7.56 cmol (+)/kg 、有机碳19.9 g/kg 、pH 7.50。土壤全量Cu 、Zn 、Cd 、Pb 分别为944、5 059、2.62和955 mg/kg 。供试香薷种子采自浙江绍兴某铅锌矿区,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植物生长室培养育苗,温度25°C(光照)/20°C(黑暗),相对湿度65% ~ 70 %,光照时间14 h ,光强1.5 × 104 l x ;培养基为蛭石。待苗长出4片真叶后选择大小一致、长势良好的幼苗移栽,进行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1.2.1 香薷土培盆栽试验 试验于2009年3月30日至10月15日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温室进行,向供试土壤中外加200 mg/kg Cu 、300 mg/kg Zn +10 mg/kg Cd 、600 mg/kg Pb 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处理见表1。重金属分别采用硝酸盐溶液形式加入,其中Zn+Cd 处理先添加Zn ,待幼苗无中毒症状,长势良好的情况下再加入Cd ,5月20日添加完全部重金属。试验每处理4次重复,每盆4株苗。在开花末期(10月15日)收获。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

天津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陈晓龙 学号:10508122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年级:2010级 完成日期:2014年4月8日 指导教师:梁培玉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 摘要: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急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采矿、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使用,导致重金属囤积,严重污染土壤,对人类生活已造成了严重危害。重金属污染有别于其他污染,在土壤中重金属无法通过自身特性而降解。由于重金属具的易富集的特性,这导致其很难被降解在环境中。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被重视,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目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的现状,重点探讨中国在植物修复技术上的发展和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在国内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超积累植物;植物修复技术; Technology of Hyperaccumulator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iv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led to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ining, metallurgy, automobile exhaust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s,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leading to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heavily polluted soil, has caused serious harm to human life. Differ from other organic compound pollu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nnot by itself the purific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r biological degradation. Enrichment of heavy metals, it is difficult to degrade in the environment. Phytoremediation wa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in green technology. Hyperaccumulators and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fields of academ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ing on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i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phytoremediation in soil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Keywords:Heavy metal; Soil pollution; Hyperaccumulator;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近几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及分析

近几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及分析 谢天娇2011292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从“苏丹红”到“三鹿奶粉”,从“瘦肉精”到“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刺痛着我们脆弱的神经,更拷问着生产企业的道德底线以及监管部门的法治力量。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回顾及分析。希望它们不仅能成为一面透视中国食品安全的“警示墙”,更能逐步唤起行业的重视、市场的净化乃至全民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食品安全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致癌 引言: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福寿螺、大闸蟹、多宝鱼、阜阳劣质奶粉……接踵而至的“问题食品”事件,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生产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也进一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诸多“黑洞”。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老百姓防不胜防。从最普通的大米、面粉、肉制品、蔬菜、豆制品再到调味品,危害健康的伪劣产品不胜枚举,食品安全,这4个字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1、苏丹红事件 2005年3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多家企业的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1号”。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1号”的行动席卷全球。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社会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1号”打响了全国查处涉红食品的第一枪。随后,“苏丹红1号”被滥用为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就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辣椒酱、辣腐乳、酱腌菜,到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长沙坛坛香牌风味辣椒萝卜、河南豫香牌辣椒粉以及方便面里相继被检出了“苏丹红1号”。经过2005年的查处,给人吃苏丹红的现象有所遏制。但是2006年11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公布了对全国蛋制品专项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有7家企业的8个批次产品涉嫌含有苏丹红,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湖北、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省。原来为了让鸡、鸭能生出“红心蛋”、“柴鸡蛋”,养禽场给不会说话的鸡、鸭喂食“苏丹红Ⅳ号”。比起苏丹红Ⅰ号,苏丹红Ⅳ号不但颜色更加红艳,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 2、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 在2004年出现安徽阜阳百余名儿童因吃了劣质奶粉成了“大头娃娃”、多位

重金属中毒怎么办

重金属中毒怎么办?日常生活合理补硒 就能避免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学作用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讲,抗氧化性是硒生物学作用的基础。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可以清除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保护细胞不受伤害。因此,硒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缺乏,可引发心脏病、肝功能损伤等一系列疾病;补充硒,则对这些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的污染日益严重。研究证实,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然后,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铅重金属污染物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功能。 镉重金属污染物镉对肾脏造成损害,可导致骨钙减少、骨质疏松、骨软化。镉污染物在人体积蓄还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 汞重金属污染物汞在人体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可导致脑和神经系统损伤,并可致胎儿和新生儿汞中毒。

铬重金属污染物铬在人体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可导致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疾病。 砷重金属污染物砷在人体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可导致末梢神经炎和神经衰弱症,以及皮肤色素高度沉着和皮肤高度角化,甚至发生龟裂性溃疡。 以前,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重金属污染引起的典型例子。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减轻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呢?除了减少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治理以外,做好个人防护也是十分必要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微量元素硒对上述重金属可以产生拮抗作用,有效阻挡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重金属污染物在人体积蓄后,体内会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促使细胞死亡,导致人体功能异常。给人体适当补硒,可以祛除人体内多余的铅、汞、镉及其他重金属,限制自由基活动,减缓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研究表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以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只有在富硒情况下才具有活性,才能清除体内重金属污染,使生物膜免受损伤。硒不但影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清除体内自由基、重金属等,达到调节人体

重金属研究

31届 学校:天津市第十四中学 项目作者:薛剑刘心远刘佳缘指导教师:郝元元黄辉高虎

探究针对重金属污染的抵消方案 摘要: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则由于其危害严重、作用时间长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铬污染为例,探讨了茶多酚在抵消受重金属胁迫的玉米幼苗生长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存在的潜在价值。采用水培方法,从玉米种子萌发长至二叶期受铬离子胁迫(0、10-5、10-4mM (单位???)重铬酸钾)。再将三个浓度下生长的二叶期的幼苗用水冲去培养液(即也去掉重金属作用),每个浓度的幼苗重新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清水继续培养,实验组用0.05%茶多酚水溶液继续培养。25天后测定各项指标。在一定浓度下,茶多酚会通过升高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可以清除过量的自由基。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和POD(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一般老化组织中活性较高过氧化物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活性来抵御铬胁迫,而铬浓度超过一定阈值茶多酚则失去该功能,因此在10-5M铬胁迫的根部和10-4M铬胁迫的茎叶,SOD和POD活性出现升高情况。铬胁迫时以及茶多酚修复时玉米的POD、SOD同工酶表达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作为细胞活性染料, 检测了胁迫处理后以及茶多酚修复后的细胞活性。结果显示, 不同浓度铬的胁迫均造成了根和叶片细胞一定程度的伤害。而显微成像也充分表明茶多酚修复作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玉米,重金属铬胁迫,茶多酚,POD、SOD,APX,CAT ,同工酶,伊文思蓝,细胞活性。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废的排放,矿产的开发和利用、污水灌溉以及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等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质和大气,导致环境恶化。各种工业(如冶炼、电镀、采矿等)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渗出液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越来越高。铬被称为重金属“五毒”之一,过量铬可以直接或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致癌、致畸作用[1]。铬通过运输必需元素(Fe、S、P)的载体以主动运输形式被根部吸收并储存于细胞液泡中,限制了其进一步迁移[2]。当环境中重金属数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

3 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3.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等。物化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固化、土壤淋冼等。化学固化即在土壤中加入固化剂,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重金属被吸附在土壤中或者形成沉淀,这样大大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使其毒性降低。但是重金属在固化之后仍滞留在土壤中,并且土壤中必需的化学元素也因固化剂的作用发生沉淀,土壤性质很难恢复。土壤淋洗主要是用能提高置金属可溶性试剂,如有机或无机态酸、碱、盐和螯台剂等,将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液相中从而修复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改良和有机质改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些改良剂,使土壤的p H 值改变从而减轻重金属污染程度。石灰就是一种很好的改良剂,常用的改良剂还有磷酸盐、硅酸盐、海泡石等。在施用石灰之后,土壤pH 升高约2 个单位,土壤中镉、锌转变为植物不易吸收的形态,从而减少作物对镉、锌的吸收。而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施用有机肥,肥料中的胡敏酸和胡敏素能使污染土壤的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形成难溶的络合物,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也因此降低。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指使用植物使重金属固定、挥发及提取。植物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耐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及其根系微生物能够分泌物质使重金属在其根部吸附鳌合形成沉淀,从而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例如汞污染稻田改种苎麻后土壤汞的年净化率高达41%,土壤的自净恢复年限是种植水稻的2/17。当重金属元素转移到植物地面以上部分之后,通过对植物体的收割就可以将重金属元 素从土壤中转移出去。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积累士壤的重金属而将其在体内转化成气态物质挥发到大气中。微生物修复技术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细菌可以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环境中重金属的活性,如细菌可以通过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直接将重金属离子富集于细胞表面,降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 细菌的氧化还原作用可以改变变价重金属离子的价态,降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毒性等。细菌的这些作用,可以有效进行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4-5]。 3.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和生态修复法。物化法主要包括沉淀、絮凝和吸附法。沉淀作用在于通过提高水体p H 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形式从水 中分离出来。絮凝作用普遍采用铁盐、铝盐及其改性材料作絮凝剂。但是这2 种方法对水体环境的伤害非常大,使用不当会造成水体理化性质的破坏。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态 物质吸附水中污染物来处理废水的一种传统方法。目前主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粉煤灰、壳聚糖、竹炭及它们的改良产物等。矿物质吸附表面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具有一 定吸附、过滤和离子交换功能的天然矿物进行合理改善是提高环境矿物材料性能的新途径。如通过铁氧化物改变石英砂的表面性质,所得到的吸附剂对铜、铅、镉的去除率可达99%。生态修复法是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收、容纳、转移,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6]。常见的浮水及挺水植物如浮萍、香蒲、水鳖、中华慈菇、芦苇、空心莲子草等,在铜、铅和锌等重金属复合污染水域的植物治理中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而水生动物修复则主要利用水体底栖动物来降低水体重金属的含量。海湾扇贝在不同浓度镉离子的海水中培养时,镉离子在其体内积累,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镉离子浓度的增加富集量也增加,这表明海湾扇贝对镉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另外,紫贻贝在平衡状态下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着外部水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基本呈正相关,这说明紫贻贝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汞、镉、铅污染的指示生物。此外,湿地系统也具有很高的重金属净化能力,如美国福罗里达州大型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中生长的芦苇对污水中重金属锰、铬的净化能力分别达到95%和l00%。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因此以其特有的美观性、高效性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日本重金属污染事件启示录

日本重金属污染事件启示录-法律 日本重金属污染事件启示录 苍鹘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水和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的事件层出不穷。其实,日本在上世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发生过水俣病、“痛痛病”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对日本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延续至今。日本的前车之鉴对于我国是否会带来启示呢? 由镉引发的“痛痛病” 在日本中部富饶的富山平原,有一条贯穿整个平原的河流“神通川”。它不但是两岸民众的饮用水源,更是整个平原的灌溉水源。 大概从1912年起,人们发现富山平原的水稻开始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起,富山平原的民众开始出现一种怪廊腰、手和脚的关节疼痛不已,到后来,患者通常会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骨质疏松,连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最终无法进食,常常忍不住喊“痛、痛”,此病因此得名“痛痛病”。 1946~1960年,日本医学界经过长期分析研究后,发现“痛痛病”的病因,源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排放的含镉废水。从1910年起,神冈矿山就大量排放含镉废水,导致神通川流域长期污染。“痛痛病”实际就是慢性镉中毒。资料显示,1955~1972年,日本富山平原神通川流域发现的“痛痛病”患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先驱产业”带来的灾难 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然而,正是这个“先驱产业”的肆意发展,给民众健康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灾难。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周围,原来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但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此建厂,并不停地将废水直接排放在水俣湾。1952年,水俣湾周边的猫出现了奇怪的病症,走路或跌跌撞撞,或发足狂奔,不久这种病症出现在当地人的身上。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患病的人,轻者口齿不清、手足麻痹、视觉丧失,重者精神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这种怪病就是“水俣病”。 1959年,日本熊本大学水俣病研究班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水俣病的病因源于氮肥公司所排污水中的汞。然而,日本氮肥厂不但没有停止排放含汞污水,反而一边抵赖,一边封锁水俣病的消息,使得水俣病鲜为人知。 1965年,日本新澙市也爆发了水俣病,这次造成水俣病的昭和电工公司也百般抵赖,新澙市民众于1967年将其告上法庭。1997年,日本官方认定水俣病事件受害者高这12615人。 用法律维护权益 二战后,日本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除了水俣病、“痛痛病”外,四日市石油化工厂排放有害废气和粉尘引起的哮喘病等公害也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 日本政府和企业为此付出了昂贵的治理和赔偿代价。1971年,新澙第二水俣病一审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赔偿金2 7亿日元。1971年,富山“痛痛病”案,法院最终判决三井金属矿业赔偿1.5亿日元。1972年,四日市哮喘病案,法院判决6家被告企业支付巨额赔偿金。水俣湾水俣病案的最终判决是,氮肥公司向患者一次性支付210万日元,人,日本政府和熊本县政府今后每月向患者支付1.29万日元~1.77万日元的医疗补助。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3 屈 冉1,2  孟 伟1  李俊生 133  丁爱中2 金亚波 3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3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摘 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范围广泛,使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高,对环 境扰动大,而利用植物修复的效果较为明显,易于操作。本文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单一植物、植物与微生物联合、植物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修复方法,着重介绍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和植物体内螯合肽(PCs )的合成。生物螯合剂的应用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联合修复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关键词 土壤污染;重金属;植物修复中图分类号 X1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8)04-0626-06Research progress on phytore m ed i a ti on of heavy m et a l con t am i n a ted so il 1QU Ran 1,2 , ME NG W ei 1,L I Jun 2sheng 1,D ING A i 2zhong 2,J IN Ya 2bo 3(1 Chinese R esea rch A cade m y of En 2 vironm ental Sciences,B eijing 100012,Ch ina;2 College of W ater Sciences,B eijing N or m al U niver 2 sity,B eijing 100875,Ch ina;3 A g ricultu ral College of Guangxi U niversity,N anning 530005,Chi 2na ).Ch 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8,27(4):626-631.Abstract:The conta m inati on har m by s oil heavy metals is extensive .The cost of traditi onal phys 2ical and che m ical re mediati on methods is expensive .Moreover,the disturbance of traditi onal methods on envir onment is severe .It has been p r oven that phyt ore mediati on is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 methods and easily operate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hyt ore mediati on technique of single p lants,co mbinati on of p lants and m icr obes,as well as combinati on of p lants and che m ical treat 2ment,and e mphatically intr oduced the research of hyperaccumulati on p lant and the synthesis of phyt ochelatin (PCs ).It is f orecasted that future disquisitive e mphases are the app licati on of bi o 2chelat or al ong with co mbinati on re mediati on of ani m als,p lants and m icr obes .Key words:s oil conta m inati on;heavy metal;phyt ore mediati on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40036)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30770306)。33通讯作者E 2mail:meng wei@craes .org .cn 收稿日期:2007206224 接受日期:2007212203 土壤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 质基础之一。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间接或直接进入土壤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化能力时,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将降低,进而对土壤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影响。重金属是土壤重要污染物之一。粗略统计,在过去的50年中,排放到全球环境中的Cr 212×104 t 、Cu 9139×105 t 、Pb 7183×105 t 和Zn 1135×106t,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致使 世界各国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Singh,2003),中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也十分严重(王新和周启星,2004)。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作为中 心离子与土壤中的水、羟基、氨以及一些有机质中的某些分子形成螯合物,并在土壤中迁移转化,易于被植物或微生物吸收利用,继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各种生理功能改变,导致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慢性中毒、致癌和致畸等。因此,有必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 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排土填埋法、稀释法、淋洗法、物理分离法和化学法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开始起步,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修复技术。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植物修复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处理设施简单,适合大规模的应用,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持,对环境扰动小, 具有美学价值等特点。植物修复是生物修复(bi ore 2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 ogy 2008,27(4):626-631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共篇.doc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共10篇 范文一: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专业:安全工程学号:姓名: 摘要: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化工行业工艺复杂,物料本身危险性大,且存在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和腐蚀等作业环境,使其成为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事故背景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根据调查,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1.1污染情况 事故发生后,在松花江水体中发现高浓度污染物,硝基苯是对环境有害的,易在水生物中产生生物的蓄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重金属含 量也较高,松花江鱼类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较高,特别是第二松花江江段已达到重污染水平。重金属释放至环境中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累积,因此,进

入水体中的重金属可最终通过鱼类等水产品的消费进入人体,在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哈尔滨市的饮用水源松花江。所以,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动员居民储水。本文根据松花江污染的事件过程,以及近年来的化工事故来统计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 1.2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化工行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的主要形式或方法有以下7种:①以公报形式定期发布一定区域内的安全事故概况;②对单个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剖析;③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④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⑤对某一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进行统计分析;⑥根据事故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⑦其他。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第①、第②种形式或方法,采用第③~第⑦种形式或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相对较少。2化工行业典型事故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媒体、网络和各种公开出版物等渠道收集了从1974年6月1日到2010年7月28日36年间发生重大伤亡或造成较大影响的114例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1-4]。这114例事故共造成至少1366人死亡,3115人受伤。 2.1事故发展趋势分析 图1给出了事故发生次数随年份变化的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化工企业不断增多,化工企业内典型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各类化工事故频发,呈现出激增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大对化工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5]。虽然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内事故频发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2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浅谈重金属中毒与排毒

随着农药和化肥几十年的广泛应用,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现代社会重金属中毒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每个人体内多多少少都有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如疲惫无力,自闭症等等。也有人在经历了极度抑郁、有强烈自杀倾向后查出是因为重金属中毒。 最近合川翻译的美国查出大米砷含量超标,可以说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这个问题都可能存在。因为污染是肥料、农药、土壤、水和空气等多个方面的,谁也难以保证自己吃的食物和使用的物品完全没有受到污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防微杜渐尽量选择污染少的有机食物和有机用品,以及经常吃有排毒作用的食物。 可以说,重金属污染是无处不在的,而砷只是重金属的一种,一般来说人类健康主要受到这几种重金属的威胁:镉、汞、铅、砷。那么重金属是如何进入我们身体的呢? 砷:可存在于饮用水,咖啡,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农药,除草剂,家用清洁剂,空气污染,海鲜,盐,酒等。因为这篇短文因砷而来,不妨多谈两句砷。要说砷的食物来源,那可不仅是美国刚报道的大米,海鲜的砷含量在大米之上,家禽则是不相上下。另外,蘑菇及所有植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吸收水和土壤中的砷。 植物中砷的来源之一是农药和化肥,尽管美国农业1993年已停止使用无机砷,但和铅、汞等其它重金属一样,砷在施过农药和化肥的农田土壤中会留存多年。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饮用水,事实上,全球多数人接触砷就是通过饮用水。在台湾、日本、孟加拉国和南美洲西部的某些地区,饮用水中自然存在着较高浓度的砷。 各国的食品管理部门都制定了食品重金属含量的标准,然而即使我们食用的食物和使用的物品中重金属含量并不超标,但长期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毒素在体内不断积累也会导致健康

实验二十一 不明原因中毒事件案例分析

实验二十一不明原因中毒事件案例分析 中毒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对于不明原因的中毒,迅速及时地查明原因并采取果断措施是防止中毒扩展和保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职责。通过对两起不明原因中毒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解如何对不明原因的中毒进行应急处理和调查,如何明确疾病原因和毒物种类,如何评价毒物的危害等,提高学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案例一 【事件的来由】 2002年9月14日早上7点多,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周末的睡梦中时,某市各主干道上已经是一片救护车和警车的呼叫声。该市几百名群众因为中毒被送进医院。其中包括至少三所学校的住校生。很多人在送到医院时就已经死亡。此案共有395人中毒,死亡42人。 【问题1】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这是一起重大的中毒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要迅速查明中毒原因,终止中毒发生。需要多部门参与(包括政府、公安、医疗、防疫、交通等部门),高效率合作。 政府在事件处理中起指挥、调度、协调,事件责任确定等作用。其职能发挥分散在各政府部门中,依据具体事件的危害方式,由政府指定具体执行方式。 公安往往是事件发生的第一知情部门,负责事件现场的布控、保卫,刑事事件的调查。 医疗部门负责现场对中毒人员的医学抢救,中毒患者的救治。 交通部门负责协助人员疏散、伤员转移,救援物品的运送,危险物的处理。 军队协助完成现场隔离、保卫、伤员抢救转运等任务,协助现场处理。 该市采取的措施 事故发生后,省、市及驻当地部队高度重视。要求迅速组织全力抢救,调集省、市、部队的一切力量,全力抢救每一位中毒者;迅速查明中毒原因,控制毒源;公安部门组织一切力量,迅速侦破案情;妥善做好死者家属的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总指挥的现场指挥部,并成立了由省、市有关部门领导负责的5个工作小组,迅速组织全力抢救,并同时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军地双方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七支医疗队伍,35名专家赶赴现场,采取对症解毒、支持、洗胃、血透等抢救措施。中毒者及时被送往当地地方和部队的10家医院抢救,各院都成立了由院长挂帅的抢救小组,并动员500多名高素质的医疗人员组成救护队伍进行抢救工作。军地卫生部门及承担救治任务的医疗单位组织专家全力以赴,用最好的设备、药品进行抢救工作。同时动用部队,控制局面。从发生中毒事件开始,当地派出所的同志就立刻对某餐饮连锁店进行了控制,店门已被卫生部门封掉;并对整个中毒镇的水源也进行了严格地警戒,还控制了油店、粮店……为了安全起见,停掉了整个镇上的自来水。下午2点钟,所有的外地车辆一律被禁止进入该镇,而除了急救车和特批的车,该镇的车也是一辆不许外出。【问题2】作为一名医学生,你认为如何开展现场调查。开展现场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1.首先要组织一个现场调查组 调查组应由中毒控制专业人员、现场流行病专业人员、临床救治专业人员、毒物鉴定检测专业人员和毒理学专业人员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