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经验贴--新祥旭

2018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经验贴--新祥旭

2018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经验贴--新祥旭
2018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经验贴--新祥旭

一.考研之前的准备

1.院校的选择

关于院校的选择,网上都有各种详细讲解的帖子,我这里说下我自己的大概想法。就我们城市规划专业来说,网上能搜到通过教学评估的各大院校名单,对着这些院校,结合自己以后的工作愿景,大概有个区域范围之后,就着这些学校找自己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帮忙参考。当然了,自己也要详细了解学校的历年考试范围(考纲的内容是不是自己都有过接触的)、教学情况、导师的情况,以及历年的招生情况。在目标院校大概确定好之后,我觉得是有必要去趟学校看看的,可以提前在网上联系好学长或者学姐,见个面聊一聊。对于那些整个大学期间都是保持一种学习状态的人,我觉得你们是可以把目标定在985、211院校的,我这里说的学习的状态,不只是说那些天天泡在图书馆的学霸们,更多的是指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一种状态。只有这样的状态,会让你在接下来的复习时间里,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ps: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或者说非得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就要和别人比个高低,好像你报了就会上一样的。也不要因为自己的选择太高,遭到别人的“打击”就放弃。总之,结合实际情况选好一个目标,就盯住一个目标,不要随随便便的就更改自己做好的选择)

2.考研资料的获取

在确定目标院校之后,前面不是说可以去趟目标院校么,学校打印室一般都有资料的,到处找找总会有惊奇的发现。然后就是可以联系考上的学长或者学姐,向他们获取一些资料;再一个就是强大的某宝了,上面有很多资料,当然在买之前,你得确定他是在读的研究生or博士生;当然了,因为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整理的,所以你也就不要太介意价格的问题(不过不会太高的),只要货真价实就

可以了。一般手头有个两三份资料就已经够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对着考纲,一遍遍的过资料,边看边总结。

3.我的一些其他想法

在准备考研的时候,你会看到各种各样激励自己或者自我监督的举动,就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考研的状态。比如把手机换成诺基亚,比如把电脑上各种游戏卸载或者发布朋友圈说大家不要来打扰我,我要考研了;甚至还有BT(恕我偏激)会说为了六根清净的考研,要和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分手(额,突然发现考研还是检测爱情的试金石~ ~)。以上种种我并不是说做的不对,因为我也思考过要不要这样做(不过最后一点从来没想过滴),以表明我是认真的在考研的。但我终究没有做到,因为首先,你考研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其次我发现你越是强制自己不去做什么的时候,心理就会越是想着要去做,这已经对我们的复习会造成一定的干扰了,所以,我毫不犹豫的换了一种激励自己的方式,把我的诺基亚换成了我果,微博微信神马的全部装上。但最重要的一点是,里边的关注内容要换掉,微博我设置了一个特别关注组,都是关于考研的博主,想玩手机了就刷新一下他们。微信上也是关注了各种与规划有关的公众号。此外就是一些比较好的app也可以下载的,给大家推荐:考研帮,金山背单词、BBCnews、粉笔考研题库、新东方考研周计划系列等。手机相册里也可以置入各种快题图片或者单词。所以,对于同一件事,不要别人怎么做我们就跟着怎么做,自己权衡利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考研复习

1.我的复习资料

英语:阅读理解:张剑的黄皮书,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

单词:考研英语词汇真题词频语境记忆(精读版)郭崇兴编

作文:英语满分范文背诵王江涛编

翻译: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唐静编

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肖秀荣编

2.我的作息安排

上午 7:00-11;40(错开大部队吃饭时间就好,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调整)

中午一般午休40分钟左右

下午一般13;00-17;40

晚上一般6;20-22;00

这样一天下来基本上复习时间已经足够了,要是心情不好或者状态不好,晚上打打电话或者跑跑步都可以。状态好的话,十点回去宿舍以后,可以打开电脑看点学习视频或者看看快题。

3.正式的复习

首先说快题的学习,快题我是在7-8月集中练习了一个月,基本上各种类型都有练到,然后就是回到学校复习,和研友保持一周一张快题的节奏,当然不能随便画了了事,必须要去找老师、学长以及同学帮忙指点,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平时复习时间的话,看累了理论,就把快题拿出来看看,重新构思下方案什么的,权当是休息。总之练习快题不要急,哪怕比起大神你还差的很远很远,但你要想着只不过他积累的更多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看多学习多模仿多思考,求量的同时也要求质,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的。

政治我是放到最后才开始的,所以从8月份开始,除了每周一次的快题练习之外,

就是英语和专业的学习。首先说专业,开始不是说手头上得有两三份比较好的针对目标院校的资料么,此外呢,还得准备好学校公布的考试大纲,找出上面列出的参考书籍。8-10月两个月的时间,对着考纲逐条的梳理知识点,参照复习资料理解透彻各个知识点,形成自己的体系框架。10月份开始就着手整理历年真题,我当时是先逐年的做真题(也是测试下自己前段时间的复习成果,这个看自己做题速度就能够感觉出来了),接着就是整理出正确的答案(无所谓绝对的正确,关键是符合目标院校的答题思路),然后再用一张A3的纸把每题考到的内容和我前面梳理的知识点进行对应,照着这样整理完02-14年的真题以后,基本上就对学校的出题思路,出题重点有了大致的把握。这个过程做的细致的话,基本上会占用一个月的时间,其实也是相当于进行了一轮复习。这样的话就到了11月份了,对于原理的复习,就是还是一遍遍的过,但这个时候你看专业课的心情应该是舒畅的,至少应该是很熟悉的,所以过起来速度会快很多,基本一个月过一遍应该差不多了。我的话,基本上相关资料最后看了应该也就是5遍左右。这个其实是不够的,科学的做法应该是能够过7遍就最好了,大家可以自己再逐步调整自己的复习安排,尽量能够把专业课多过几遍。

英语的复习其实也是重点,大家不能轻视,其实有好多我认识的大神最后都是栽在了英语上。关于英语的复习,首先大家要对自己的英语有个底,宁可自认为水平差点,也别自以为英语不错,四六级擦线过得,就不要用来评价自己的英语水平了。在说我接下来的英语复习之前,我先大概介绍下我的英语水平好了,这样大家能大概有个对照,六级一直从大一考到大四也没过,四级有546(有点渣渣,大家直接忽视),当然考研英语还是最后挣扎到了69的,至少也没拖后腿了,不过那些奔着80去的英语大神就直接出门右走吧。英语最重要一个就是单词了,

虽然后面会有很多的技巧,但是连基本的2000个考研基本词汇都不知道,技巧再多又有什么用,所以单词是要一直啃的,我一直背的就是上面我列出的单词书,另外就是觉得枯燥的时候,看看新东方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这个我说的考研论坛上是有的,大家有心就能找到,反正单词一遍一遍的过,一直到考前也不要放弃。另外就是最重要的阅读理解,我是8月份就开始啃真题了,先是做真题(只做阅读理解),然后对着张剑的黄皮书(向各位推荐下丁晓钟的相关资料,个人觉得英语跟着他复习也是不错的)分析文章,一直做个五六年之后,因为怀着对真题的爱惜之情,真心不想一下就做完他,所以中间我会拿150题练练手。在这里要提到这个阅读技巧的问题,大家不要以为要把整个文章看懂才行,其实不用的,今年考得四篇文章我都只是看了个大概而已,可以再把真题打印一份,从头再历年的做一遍,其实你会发现,当时做错的还是会做错的,所以继续总结继续理解出题者的思路,和专业课一样,一遍一遍的做下去,直到错的越来越少,建议大家参与考前的四六级考试,当是考前练手,其实当你发现原来完全不懂的六级阅读理解变得如此简单时,考研英语也就不会那么担心了。还有就是作文,这个我建议提前准备,当然阅读理解也是对作文的提升,但要注意收集文中可以为自己所用的语句,作文的话用上面提到的王江涛老师那本书就足够了,大小作文各种类型都有提到,把那些必备的范文,全背的烂熟于心,到了考场上也就自然能够随时应变的。剩下的新题型和翻译,个人觉得考前一个月,着重练练就可以了,尤其是新题型,20个空才10分,不管怎样总能得分的,翻译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看下唐静老师的拆分技巧也就差不多了,重点还是阅读理解与作文,这两样搞好了,翻译也不会差的。如下是我复习中间阶段对英语的一个小总结,基本上就是我考研期间所做的事了(哈哈,原谅我表达的口语化):

关于后续阶段英语的复习

——一切以真题为中心

(8.16阶段性总结,距离考研140天,还需努力的地方)

1.单词

* 回归单词书,每天识记单词2个list,手机识记为辅

* 每个list有6版,每记完一版就跳回每版第一个单词识记,记到第3版时,跳回整个第一个单词开始识记,大约一小时时间完成整个list。

* 每日上午识记完两个list,晚上睡觉前复习。

* 识记完一个list做好单元标记,便于后阶段复习

1.list1-2 *list1-2

2. list3-4 *list1-2 list3-4

3. list5-6 *list3-4 list5-6

4. list7-8 *list1-2 list5-6 list7-8

5. list9-10 *list3-4 list7-8 list9-10

6. list11-12 *list5-6 list9-10 list11-12

7. list13-14 *list7-8 list11-12 list13-14

8. list15-16 *list1-2 list9-10 list13-14 list15-16

9. list17-18 *list3-4 list11-12 list15-16 list17-18

10. list19-20 *list5-6 list13-14 list17-18 list19-20

11. list21-22 *list7-8 list15-16 list19-20 list21-22

12. list23-24 *list9-10 list17-18 list21-22 list23-24

13.*list11-12 list19-20 list23-24

14.*list13-14 list21-22

15.*list1-2 list15-16 list23-24

16.*list3-4 list17-18

17.*list5-6 list19-20

18.*list7-8 list21-22

19.*list9-10 list23-24

20.*list11-12

21.*list13-14

22.*list15-16

23.*list17-18

24.*list19-20

25.*list21-22

26.*list23-24

2.阅读

* 英语阅读150篇,下午开始之前做两篇,合计30分钟

* 真题:做题→查阅生词,摘录至笔记本→再读题,做题→背诵阅读理解文章,并尝试翻译→过程中再做题。最后选定答案,校对答案,对于做错的主要问自己

如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选择错的选项

2.错项错在哪里

3.该题考察的是什么

4.为什么要这么考察

Ps:注意总结阅读技巧

* 真题与150篇交叉同源类型来做(预留14年,11年,10年真题)

* 总结各类表述作者观点(心情,评价,支持与反对,心理状态)

3.翻译

* 着手准备翻译,每天翻译两个句子,做翻译题或者翻译阅读理解,注意分析收集长难句

4.作文

* 背诵教育部所给历年范文,结合资料复习(早自习),牢记20篇。

收集热点词汇

* 针对各种类型作文,准备大致模板,读完范文,再自己理解手写一篇,整理自己的模板

5.新题型

* 与阅读交叉进行,每周一篇(注意分析总结技巧,文章不求全懂)

总算写到政治了,政治其实相对简单,我是差不多10月中旬开始断断续续复习的,首先看的就是马原,当然没有自己单纯看书本,是参照阮晔老师的课程来的,看完马原就是以肖老的精讲精练为课本(主要看蓝色字体就好了),边看边做的

1000题,后面肖老会出肖八还有肖四,我都只是做了下选择题,找找感觉,问答题倒是在考前的时候突击背过肖四,肖八还有蒋中挺的最后四套题什么的,到时网上会有各种资料,自己注意下载就可以。关于政治的背诵问题,其实今年问答题被命中的就是两道,所以主要还是理解就好,当然就像复习专业一样,脑袋里边能有个大概的逻辑框架。到时各大培训机构的老师会出各种的考前背诵资料,那个选择性购买一份,是有助于系统的梳理自己的逻辑框架的。(是不是觉得政治花的时间好少,我也觉得,不过也有72了,反正对自己高标准要求的,目标80的,还是请走不送了)

果然总结什么的是最难受的,生怕漏了什么,第一次写这样的东西,大家参考就好,有什么疑问的可以直接留言交流,我会尽力回答的或者后续补更也可以。总之相信自己,努力向前吧。God bless you!

2019年东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经验——我的辛酸调剂路

2019年东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经验 ——我的辛酸调剂路 文|孙XP/凯程高分网课班学员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农村教育专业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19年的考研儿,本科是山东省的三本学校,现在已经被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专业拟录取,我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初试成绩是379分,英语69分,政治64分,740教育综合246分。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考研时光。下面我将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心理准备、信息收集,初试备考、复试备考和调剂这几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一、学校和专业的选择 在择校择专业方面,建议大家先选专业再选择学校。我当初是因为特别喜欢大学里青春的氛围,我特别想留在大学任教,所以报考了教育原理方向,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是因为我想寻求一种突破。 我特别想知道如果我付出我的努力我能不能上一所最有名气的大学,所以不管周围的人说我飞蛾扑火也好,说我不自量力或者说我不能考上,我都想要奋力一搏。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吧,我的北师大的梦破碎了。 至于我为什么要跨专业,先说一下我的本科专业是生物科学。我觉得是一种宿命,我在大二的时候就觉得我不能再学理科了,我要转战文科,另外再加上一些实习的经历,我选择了教育学专业。 在这一方面,我在嘱咐大家一点,关于跨专业考研,如果你真的是不喜欢原来的专业(不要以就业不好为理由,每个专业学好了都好就业),如果你真的很想从事教育教学专业,我才建议大家报教育学专业,因为就我来看我觉得这个专业竞争真的是太大了,虽然它的国家线不高,但是若想考名校最低的分数线也要360分吧。 二、心理准备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当你选择考研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否是别人考我就得考?我是否一定要考上,我是否为了能考上会全力以赴?

深圳大学21考研经验贴(所有专业)

深大的考研经验贴也不少,但是比较全面的不多,这里的全面是指从择校到初试以及复试的相关问题。这篇帖子主要是回答这些问题。 1.为什么选择深大 这个问题有很多学弟学妹问过我,因为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学校普通二本,成绩在班上中等,专业课也没好好学,导致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首先排除了985.211学校,然后我就在江苏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之间选择,这三者之间机械学科实力最强的江苏大学,但因为江苏大学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考虑到交通,气候以及未来工作的地方,我就放弃选择江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满足了我未来就业的地点需求,从机械实力上来说,广工要强于深大,但为什么选择深大主要有以下原因:1.专业实力不是差别很大的时候,我考虑更多的是学校的综合实力,深大的综合实力以及知名度都比广工强些。2.深大位于深圳,深圳又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未来发展潜力更大,深圳虽然也有一些高校,但是相较于广州,高等教育还是有不足,未来就业机会个人觉得会大于广州,况且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总量都强于广州。3.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充满创新的城市,包容的城市,深大附近众多的高科技企业,使得参加实习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4.深大的专业课还算比较简单,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复习,专业课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分数。这些是我当初选择报考深大的初衷,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仅供参考。 2.请问我想提前了解一下复试可以吗? 关于复试的话,我也会提前担心。但是没有一个学校是你过了初试就百分百让你过复试的,我知道会有些学校相对简单点,但毕竟不是官方板上钉钉的事,所以不要有过了初试就坐等录取的想法,这只会害了自己。关于复试的内容,我只会简单讲解,我不希望大家浪费自己的精力去想复试的问题,有这样的精力还不如放在初试备考。深大的复试,不偏不难,注重综合基础。总成绩=初试成绩(总分500分)+复试成绩(总分300分),然后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名。 3.深大怎么样?导师们感觉怎么样?考试公平吗? 深大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大校园环境非常不错,周边都是一些高科技公司,还是等师弟师妹们自己来体验。深大的导师们都比较负责,也都挺认真,年轻的老师大多数都有留学经历并且都是有科研任务在身,励志科研的你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种年轻老师。至于说考试公不公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所了解到的,我们学院还是很公平公正的,即使你是深大本校的,你不认真准备专业课笔试,你也会被淘汰的。 4.我对深大大致的情况已经了解了,也想好了确定要考深大。但还是感觉心里没底,请问我应该找谁帮忙呢?怎样找到师兄师姐帮忙呢? 如果深大概况已经了解,也确定要考深大了,那就可以开始备考了。备考的求助对象,我个人认为有本校教师/目标一致的同学研友/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三种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前两种是大家自己可以联系到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可以在考研帮或者贴吧找,建议是准研一或者研一在读的(尽量找对初试还有印象的)。 5.找师兄师姐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师姐,我可以向你请教考研的问题吗?请问怎么联系你? 向陌生人请教问题的时候尽量语气平和一点,不要随便抛很大的问题给别人,这样对方不好回答。如果仅是经验类问题,可以自己上网多找一下,再发给对方帮忙参考即可。关于考研的基本问题,我在这个帖子里面也都说得差不多了。从考完复试被录取以后,我的penguin 就陆陆续续出现了师弟师妹的好友申请,我也是过来人,明白大家的心情,所以能帮大家的都尽量回答了。我成功的考研经验和学习方法毕竟都是自己一步一脚印摸索过来的,不愿意被白白浪费,更不愿意被随意对待。

2016华中科技大学考博阅读真题答案1

Early models of the geography of the metropolis were unicellular: that is, they assumed that the entire urban district would normally be dominated by a single central district, around which the various economic functions of the community would be focused. This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is the source of so-called high-order goods and services, which can most efficiently be provided from a central location rather than from numerous widely dispersed locations. Thus, retailers of infrequently and irregularly purchased goods, such as fur coats, jewelry, and antique furniture, and specialized service outlets, such as theaters, advertising agencies, law firm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will generally be found in the CBD. By contrast, less costly, more frequently demanded goods, such as groceries and housewares, and low-order services, such as shoe repair and hairdressing, will be available at many small, widely scattered outlets throughout the metropolis. Both the concentric-ring model of the metropolis, first developed in Chicago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sector model,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of Homer Hoyt in the 1930s, make the CBD the focal point of the metropolis. The concentric-ring model assumes that the varying degrees of need for accessibility to the CBD of various kinds of economic entities will be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their location. Thus, wholesale and manufacturing firms, which need easy accessibility to the specialized legal, financial, and governmental services provided in the CBD, will normally be located just outside the CBD itself. Residential areas will occupy the outer rings of the model, with low-income groups residing in the relatively crowded older housing close to the business zone and high-income groups occupying the outermost ring, in the more spacious, newer residential areas built up through urban expansion. Homer Hoyt’s sector model i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concentric-ring model. Recognizing the influence of early established pattern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n the later growth of the city, Hoyt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directional inertia. According to Hoyt, custom and social pressures tend to perpetuate locational patterns within the city. Thus, if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city (say, the east side) becomes a common residential area for higher-income families, perhaps because of a particular topographical advantage such as a lake or other desirable feature, future expansion of the high-income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is likely to proce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In our example, as the metropolis expands, a wedge-shaped sector would develop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city in which the higher-income residence would be clustered. Lower-income residences, along with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would be confined, therefore, to the western margins of the CBD. Although Hoyt’s model undoubtedly represented an advance in sophistication over the simpler concentric-ring model, neither model fully accounts for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focal points o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CBD.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he establishment around older cities of secondary nuclei centered on suburban business districts. In other cases, particular kinds of goods,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have clustered in specialized centers away from the CBD,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ular housing patterns in the adjacent areas. A new multicellular model of metropolitan geography is needed to express these and other emerging trends of urban growth. 1.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A)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Hoyt’s concept of directional inertia and its effect on patterns of urban growth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分享 非常感谢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考研经历,那么介绍之前先和大家分享这样一句话:考研这件事,一旦你决定了,只有考上的那一天,你才会释怀。所以希望已经决定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好好努力,为自己的选择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跨学姐东师考研逆袭经验分享 我是以一名“三跨考生”的身份同大家交流我的考研经验,我的初试排名并不高,但能坚持到最后,收到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的拟录取通知,这也是一种力量。希望学弟学妹们坚信自己的选择,即使考研再难也会有很多人来鼓励大家,勤思教育就是一份支持。 一、正文开始: (一)考研背景 1.个人介绍:我是河北省内二本学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是一名三跨考生,报考的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现已收到东北师范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在这里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敢于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2.为什么选择考研并且跨考:个人觉得现有的条件不足以支撑我更好的就业,所以选择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所以在大三寒假时就决定了考研。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跨考,为什么有勇气选择跨考,这也是我想重点向大家说明的。之所以跨考不是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而是个人认为自己在学习语言方面没有很大的天赋,所以想考研的时候换一个专业来学习。而之所以选择报考教育学是因为我自

己是名文科生,个人认为对于理解性的知识应该会好消化一点(理科生也很多报考教育学的,没有其他的意思);并且深感教育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有潜力的;结合在教育机构实习的经历,个人对教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选择报考教育学。 (二)院校选择 1.在选择院校方面学习学妹们可以先确定地区,再考虑自身实力、学校的基本信息等来确定报考院校。比如我是先确定地区再选择院校的。第一我想在北方定居工作,所以选择的是北方的学校。第二我想报一个高校。第三要选择外语可以拿日语考的学校。再结合了学校的招生人数、分数线及录取人数之后选择了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选择了院校之后先按照东北师范大学的参考书准本的,因为东师的参考书比较多。等到学校的招生简章出来后,吉大的专业缩招了,我才毅然决然的决定报考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在师范学校方面的排名是很靠前的,并且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一流,学校的综合排名也不错,还是211高校。而且东北师范大学是非常公平的,考研总成绩是初试和复试成绩相加来计算总成绩,考研报录比是1:1.5,这是非常吸引我的,也非常欢迎学弟学妹们来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查阅学校信息,学弟学妹们可以在百度搜索高校官网,如: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他们的官网上可以查找到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报录比、历年拟录取的成绩等信息。并且勤思教育会有关于一些院校分析的线上讲座,也会有答疑时间,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分析来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我也是非常感谢我的课程顾问姐姐吴老师来帮助我更加了解东师的信息,因为有的消息在官网上是查询不到的。 (三)复习方法专业课(学硕628) 其实对于我们教育学学硕的考验人来说,真的是得专业课者得天下。因为我们只有三门课,专业课占了300分,所以专业课的

暨南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研途宝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9613703014.html,/zykzl?fromcode=9820 暨南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如果说考研有什么秘籍,那么我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加持之以恒的努力。 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我认为是知己知彼,首先要清楚自己,然后再了解你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了解自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依然可以站在考研应试上从几个维度来思考。研途宝小编认为可以这几方面来考虑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 ①时间安排。如果你打算考研,一定要把时间算好,尽量不要让除考研以外的时间占用你大块的时间。在7月之前是基础阶段,所以需要做好每天的、每周的和每月的计划,等到做计划的习惯养成了,在后期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可以不用特地每天都写出来。 ②身体情况。如果你有身体方面的困扰,请一定要在考研前多加预防和注意,预防感冒的话可以在后期每天喝一杯维生素C泡腾片,多吃蔬菜水果,平常有时间多跑步,我建议大家中午能回宿舍睡就回去吧,来回还可以多走走路放松一下呢,考研可是长期战。 ③交友圈。这一年,请和你的亲朋好友说明你在考研,相信真心支持你的人会理解,找到和你一起考研的朋友,平时可以和他们一起吃饭交流信息,互相鼓劲。如果不幸你的考研环境不理想,那也要自己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找个网上研友互相督促也是可以的。对了,考研途中能不开始新的恋爱就不要开始,考上研究生了你会有更多的选择。 ④心理问题。考研是一场长期战,许多人不是输在了硬性知识点上,而是倒在了心理这一关。考研的焦虑每个人都有,看不完的书、论文,背不完的笔记和写不完的题,如果想要不焦虑,最重要的就是你能够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个阶段该做的事情,进度跟上了,后期才不会焦虑。如果还焦虑怎么办?如果一天你心情不好,你可以拿出半天出来看电影、吃好吃的、买东西,让自己心情好了再去学习,千万不要不开心就憋着一肚子怨气学习,那样只会让你的效率更为低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保护它,再严格要求它。 ⑤经济问题。考研是需要投入的,特别是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在考研上花钱成了很多考生的难题,但是如果能够获得父母或者朋友的支持,请一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不去向他们求助,在教育上的投资,可以说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能做的最有价值的投资了,一旦你考研成功了,你考研期间所花费的钱可能不用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赚到,而知识和学历是无价的。 ⑥优势与短板。在考研之前,务必要诚恳地问问自己,我目前的实力如何?我是不是可以用一年(半年)的时间提升自己考上目标院校?暨大新传分专硕和学硕,他们之间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在于英语难度有差别,如果你不仅专业课基础薄弱,英语成绩还不好(六级没过),最好慎重考虑学硕。暨大新传需要看的参考书多达十几本,内容几乎涵盖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如果看书很慢、文字功底较弱,或许换一个其他的学校和专业会比较适合,因为必须要说明的是,考研只能选一个专业,而暨大出分时间按往年来看都是比较晚的,而且近两年暨

2018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汇总

2018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汇总 2018年历史学考研备考已经开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同学们在备考历史学研究生之前一定要了解哪些院校招收历史学研究生以及招生院校的详细情况。博仁考研老师通过收集相关信息为大家整理了历史学考研院校信息,希望能为2018年历史学考研的学子增添助力。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自划线院校博士点北京大学(11)北京市985211√√ 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211√√ 清华大学(11)北京市985211√√ 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211√√ 首都师范大学(11)北京市√ 北京语言大学(11)北京市√ 中央民族大学(11)北京市985211√ 中国政法大学(11)北京市211√ 北京联合大学(11)北京市 中共中央党校(11)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1)北京市√南开大学(12)天津市985211√√ 天津师范大学(12)天津市√ 河北大学(13)河北省√ 河北师范大学(13)河北省√ 山西大学(14)山西省√ 山西师范大学(14)山西省√ 内蒙古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211√内蒙古科技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民族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15)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辽宁师范大学(21)辽宁省√ 渤海大学(21)辽宁省 大连大学(21)辽宁省

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211√√延边大学(22)吉林省211√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北华大学(22)吉林省 吉林师范大学(22)吉林省√长春师范大学(22)吉林省√黑龙江大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2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23)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3)黑龙江省 复旦大学(31)上海市985211√√上海交通大学(31)上海市985211√√东华大学(31)上海市211√华东师范大学(31)上海市985211√上海师范大学(31)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上海大学(31)上海市211√上海社会科学院(31)上海市√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211√√苏州大学(32)江苏省211√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江苏师范大学(32)江苏省√苏州科技学院(32)江苏省 扬州大学(32)江苏省√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211√√浙江师范大学(33)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33)浙江省√温州大学(33)浙江省 宁波大学(33)浙江省√安徽大学(34)安徽省211√安徽师范大学(34)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34)安徽省 安徽财经大学(34)安徽省

我的教育学考研经验(专业课256分)

我今年一月份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全国统考,总分375分,其中专业课考了256分。回顾整个备考过程,我觉得确实有不少的经验与心得,尤其是在专业课这一块。所以,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少走一点弯路。 由于我本科并非师范专业,所以在备考之前,教育大综合的基础可以说为零,而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自己真正完全主宰时间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可以说最后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一路坚持以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好的方法。 我决定报考教育学大概是在四月份,当时学校还要上课,所以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现在回头看看,真正给力的复习还是要到九月份以后。我觉得,在十月份以前大家多少会感到焦虑,因为这时候心里都还没底。我建议在七月暑假来临之前,可以先粗略的浏览每门科目的教材(下文我也推荐了教材清单),尤其是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需要好好理解的科目。建议非教育类专业的同学,或者之前没有学过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这两门科目的同学从中外教育史部分开始看起。因为如果你直接从教育学原理或是教育心理学这两门比较难理解的科目开始看,很可能会觉得吃力,这样难免打击了积极性。在看教育史部分时,也需要自己现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按图索骥,争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对后期的集中记忆很有好处。比如在看中国教育史的时候,在大概浏览过一遍教材后,至少在头脑里要清楚,中国教育史总体上分为那么几段,可以以年代为线来记忆,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以人名为主线,某一朝发生的某件教育事件为辅线这样来记忆。总之在暑假之前请记住,别太累,因为首先此时你费再多的精力,把书背的再熟,到了十月、十一月估计还是会忘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应该追求广度,即广泛涉猎教材,不用刻意去追求教材上的内容是否在考试大纲中有规定,你要相信,等你仔细研究过这几年的真题以后就会发现,假如你想拿高分,“超纲”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还是好好看教材吧,不求能记得多少,但至少要专心看过,能有个大概印象。 到了七八月,也就是暑假的时候,这时候时间相对充足,很多人这个时候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纠结于到底是在学校复习呢还是回家去复习。我本人以及我的研友们得出来的一个普遍的结论便是,暑假是一个关键期,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好好的把握住,这其中又以回家复习的人居多。以我自己为例吧,我在暑假来临之前是这么想的,回家要舒服一点,当时的心境便是回家要心无旁骛,闭关修炼两个月,等到九月份能够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等回到家里,电脑就在旁边,很多时候忍不住要去上个网,即使能够忍住不去碰电脑,但是想做到专心复习还是很难。总之我觉得,即使意志够坚强,效率仍然比不上在学校的自习室,周围都是考研复习的同学那样效率要高。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的目标比较高,不容有任何懈怠的话,还是留在学校复习吧,你的收获一定更大! 至于暑假复习的内容,在教育学部分,我建议大家开始看高教版的大纲解析,那本书不厚,暑假足够你仔仔细细的来回看三四遍。当然,光看是不行的,还要注意方法。我的方法具体可以说明如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参考:

2018年考研经验帖 图书情报考研经验分享

2018年考研经验贴:图书情报管理经验分享 非常荣欣可以收到晨晨姐的邀请,来写一篇关于管理类联考和图书情报的经验帖~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一年。面试一结束,虽然我的最终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我真的很想将自己考研路上的故事告诉给大家,作为经验参考。回想这一年,每天都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中度过,当然,我也为这种痛苦的奋斗而感到快乐,这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是快乐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二本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和大多数小地方的家长是一个想法,女孩子一个二本就可以了,嫁人最重要。但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我逐渐意识到,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我也深刻理解女性独立的重要性,有多少女孩子在结婚之后,失去工作能力,以至于买件好点的衣服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女性更要学会独立和坚强。 三月至五月,我一边看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一边自己复习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效果不太好,在这时,我遇见了我的第一个贵人——她在我心中就是无暇美玉,阳光快乐的小仙女——我的学姐,她告诉了我很多老师的优缺点,如何关注他们以及各种视频分享给我,我才明白自己哪里出错了,这时正好大三下的课程结束,我也开始了三个月的魔鬼训练。 在此时,我正好收听到晨晨姐的电台,那时候,我被晨晨姐深深地打动,她用她的坚强和奋斗从一个卖玉的少女变成今天的考研团队核心,从一个自考本科的学生变成中国顶尖大学的研究生,每一次听到她的考研经历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于是我就听晨晨姐的话,每天早上5点起床,11点半睡觉,每天吃饭的时候听晨晨姐的电台或者田然老师讲解的作文素材。我加了晨晨姐的微信和QQ,一开始问的问题都是很弱智的,什么选学校,这个好不好考之类的,其实这些问题都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别人只能告诉你录取比,至于你是否承受的住压力,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到了大概七月份才加入晨晨姐的考研团,一开始我还在想怎么加个群这么贵,但是不知道什么力量,我就是很相信晨晨姐,我不相信能在电台发出这么励志声音的女孩会是骗子,于是转了钱就开始了考研团的生活,我才明白,晨晨姐是把一群努力的人集结在一起,我每天早上都想做那个最早起床的人,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开始打卡,背英语的作文,一背就是两个小时,在学校的樟树地下,我觉得神清气爽,一点都不觉得早起难受,看见路过的居民,他们年龄不一,大部分却都是退休的年纪,都在听着新闻,晨练,我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 上午的时候我一般是写数学和逻辑,下午写英语,晚上学习视频课程,10点回到宿舍,我都会再爬半小时的楼梯,做10分钟的拉伸运动,保持一个好的身体,同学说我变瘦了,更好看了,其实我觉得我为梦想奋斗的样子最好看。我跟的数学和逻辑老师是老吕老师,但其实身边很多同学跟的数学老师都是陈剑老师,于是有人和我说,你不用陈剑你就考不上,我当时就很担心,因为我连老吕老师的母体800练才刚刚开始,又要转陈剑我很担心时间和计划跟不上。于是我问晨晨姐,晨晨姐告诉我,说不定你用老吕考上了,他用陈剑还考不过你呢。最终的结果,我的管综是161分,我自己还是满意的,至于他我也不再联系。 有一天早上在背英语作文的时候,有一个学姐告诉我,你一个管理类联考的这么早背作文干嘛,不用这么努力的。后来听说我要报的是一所很知名的院校,又泼我的冷水,你很难考的上,复试肯定会被刷的,研究生学历最重要,学校都不要紧的,但当我想问问她怎么考上的时候,她又和我说,很简单,随便复习一下,我10月才开始复习的。我当时真的有点慌了,于是又去问问晨晨姐要不要读非全日制的话。我不知道那个学姐的初衷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想否定她的想法。我想说的是,在考研路上很多人不能理解你,或者觉得你的努力是白费的,现实的残忍,确实有这样的人。你要做的是结交身边努力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努力,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面对同学,和散发正能量的同学在一起。 我还想提一位非常励志的老师,她是一名会计培训机构的老师,考研时坐我对面,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在操场上散步说说话,她原本是一个专科院校的学生,她告诉我她们班几乎只有她读书,她想改变自己,不想等待相亲的命运,于是自己拼命的努力,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的会计专业,她原本有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有着不错的收入,可她毅然决定辞职,报考CPA,我在这里真心的希望这位努力的小天使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也许我们的本科院校不够好,也许我们所在的城市没有那么发达,也许我们的原生家庭没有那么富裕,但我们自己只要肯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砍,如果你觉得很难,先想想,自己真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吗?没有人能轻易的成功,想要逆袭就必须要努力,我一直告诉自己,我可以不是考的最好的,但我一定要是整个学校最努力的人。 当然,我也会累,会大哭,我记得自己胃痛到蹲在地上站不起来的自己,我室友晚上帮我出去买胃药,

2018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

2018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原文(完整版) Ⅰ考试性质 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 世界近现代史约3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

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全部内容分为中国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两大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古史传说 2.夏商西周 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 商朝及其考古发现 西周的盛衰 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考博英语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完型较难,阅读题库只看到两篇,翻译较简单。 一、完型选择(0.5分*20=10分) 关于对川普的评价,较难,没怎么看懂 二、阅读理解(四篇阅读、每篇5道题,2分*20=40分) 前两篇是题库里GRE的,后两篇没印象,感觉难度与GRE差不多,看过的同学请补充。 第一篇 Th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ce among early large mammals of the grasslands was due in great measur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ecologically synchronized groups of these animals, the hunting carnivores and the herbivores that they hunted. The interaction resulting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edator and prey led to a general improvement in brain functions; however, certain components of intelligence were improved far more than others. The kind of intelligence favored by the interplay of increasingly smarter catchers and increasingly keener escapers is defined by attention—that aspect of mind carrying consciousness forward from one moment to the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复试经验分享

1、复试名单人数和最终录取人数 两者比例每年有所变化,就材料加工、数字化成形和电子封装来说(这三个本科专业统一招生,对应硕士专业是材料加工工程),2018年参加复试的同学很多,最后淘汰近一半;而2019年参加复试的只有30个,招收了25个。但是这两年最终招收的人数基本一致,也就是25个左右。从这个角度上看,进复试也不一定能稳稳录取,所以越是初试不占优势的同学,就越要重视复试。 2、复试占比 去年复试各项内容以及分数、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成绩包括笔试、英语面试以及专业面试,分别占复试成绩的40%、20%和40%。 总成绩=(初试分数/5) ×60%+复试分数×40% 由此可见复试占比不低。材料学院复试分数占比高,个人觉得难度不高(比起初试可简单太多!),不过要拿到高分还是需要好好准备。 2019年复试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温馨提示:直到距离复试一周的时间,官网才发布具体的复试内容文件,2019年材料加工的复试内容与前年不同。因此提前准备复试,虽然可能会复习到一些无用的知识,但对你多少会有好处。)

1、材料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1)笔试(总分40 分):含金属学及热处理、陶瓷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三组试题任选一组试题作答; 2)英语测试(总分20 分):包括简短的英文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阅读专业文献并回答问题; 3)专业面试(总分40 分):考生从若干题中抽取一题解答,并回答老师提问。 2、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电子封装专业 1)笔试(总分40 分):含材料成形工艺、材料成形装备及自动化、微连接原理三组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一组题作答; 2)英语测试(总分20 分):包括简短的英文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阅读专业文献回答问题; 3)专业面试(总分40 分):考生从若干题中抽取一题解答,并回答老师提问。 3、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非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 1)笔试(总分40 分):含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形工艺两组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一组作答; 2)英语测试(总分20 分):包括简短的英文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阅读专业文献回答问题;

首师大学科英语考研经验

首师大学科英语考研经验 教育学考研的学子都知道徐影老师,知道高鸽学姐,我也是其中一位。看到大家喜报频传,而我,只能算作失败的那一个,所以我就来写写我失败的经历,也借此机会反思一下自己 报考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报考专业: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英语) 初试成绩:342(政治56,英语二71,教育综合118,专业课97) 2018国家线:320(A区)310(B区) 首都师大复试线:354(2018年),343(2017年) 调剂院校: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 以上几条是整个考研一年取得的成果,没错最后我调剂成功了,但是就复习过程而言我是一个失败者,被录取之后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告诉自己终于不用再打电话了,同时我做了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我要二战。 备考反思 决定考首都师大的学科之前,我一直复习的是北语的对外汉语,备考了一个月之后,满腔的教育热情让我终于放弃汉硕,选择学科教学。也就是在7月初才真正的投入到复习中。 333教育综合 首师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参考书,333用的《教育学基础》、《当代教育心理学》、以及宁虹老师的《教育研究导论》,难度最大的也是导论,所以我放在了最后。当然这是根据试卷分值来决定的。教育学基础都是重点,没技巧,背就对了,能重复多少遍就重复多少遍,当然背也是有技巧的,虽然用书略有区别,但是大体

是相同的,所以我看的是凯程的视频以及讲义资料,主要目的是梳理框架,辅助记忆。 框架很重要,不仅便于记忆,等真的做题的时候就会深有感触了,我的感触就是首师大的题真的越来越活了,除了名词解释简答能让你觉得很熟悉之外,其他的题,尤其新题型材料题会让你慌慌的,不知从何答起。越是这样越需要你去找依据,越需要综合的逻辑能力,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还是论述题,都需要自己的见解。 《当代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的难度不大,比起《教育学基础》更需要理解性记忆,而且重点很明显,就几个章节重点背诵加理解,但是全书的名词解释一定要都理解,换句话说章节不是重点,不代表没有考的可能性。名词解释本身就3-5个,今年就三个,像大海捞针但是难度适中,捞捞又何妨?本身这本书的框架就比较清楚,自己按照章节梳理就可以。在试卷上占得比例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甚至更少。 《导论》这本书比较抽象但是内容也不算多而且考的也不多,重点看名词,还有问卷调查的内容,这本书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到后期甚至可以直接放弃。 说完了书的内容,我分享一下我的混乱复习轨迹。 333的内容类似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而我又是一个教育事业的狂热追求者,所以兴趣加上向往,就是我最好的催化剂。但同时我也又是一个先入为主思想很严重的人,学姐告诉我导论难度大的时候,我给自己下定论很难,所以迟迟不肯翻开这本书,翻开以后迟迟没有进度,这是考研的时候非常忌讳的一件事,你学

03 考研经验贴: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硕复习过程

2018年考研经验贴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硕 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录取结果已出,初试360,数学115,专业课119,英语67,政治59,录取方向云计算,说实话,一年中的甜大于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硕初试科目915(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复试(四选二数据库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 回忆下我一年中的经历: 2月份到开学: 过完年订下了考研的目标后,就开始收集相关信息了,信息战是考研的地基,打好信息战,我想说你就成功了40%(其实信息战里上届的参考价值较大,但我认为报录比不是那么可靠,重要的还是专业课题型的变化形式) 在贴吧、研招网和各大院校的研究生官网上看了很多信息,说实话,有用的不少,但没有能让我做出决定的信息,直到开学我也没定下来想报的学校,期间时不时的骚扰下彤姐(最先和我提到考研的引路人,给我相关建议,相关资料的助力人,总之是very感谢的人),想想当时真的是迷茫,所以一路下来,我希望可以尽可能多的帮助到我的学弟学妹们 寒假期间,知道了张宇,汤家凤等老师,所以也算有了奋斗方向 3月份: 开学只是转眼的事,既然定下了目标,那么为之奋斗,为之付出,为之牺牲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开学后几乎把能逃的课都逃掉了(幸好最后没有挂),早7晚9,一天除了食堂,几乎就是图书馆了,这段时间内,就是过一遍高数书,和课后习题,然后早晚留1个小时左右看英语(毕竟还有四级要考) 4月份-5月份: 行程几乎差不多,不过高数书大概过了一遍(因为是数二,东西较少),开始视频战,之前看过一点张宇的,但没看多少,这次不想看重复的部分,所以选择了我汤神(一个很爱国的可爱老师),听了一阵课之后,总少点什么,应该做题的啊,要不没有实践,哈哈,购入1800,大爱听过基础班,做完1800基础篇,大的知识点也有了点眉目,当然,期间英语是不能丢的,晚上回寝,看完单词,会继续选学校,加些群,觉得我真的很幸运,加了4,5个群,很多都是死群,或是广告群,但西交的群员就很可爱,不会不理你那种,水群过程中,认识了非常热心的学长(铭哥,闹心时的“解语花”,专业课助力人员,学霸一枚),可以说,我是因为人选择了学校,开始也是没信心,觉得志愿很高,但刚开始选择了山顶,为之拼搏,如你走不到,也许会走到半山腰,也是不错的 5月份-7月份: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经济学考博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试题 发展经济学(3399) 2014年试题 1、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存在库兹涅茨倒U假说”,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什么是“自愿储蓄”?如何增加自愿储蓄?对“X低效率理论”和李嘉图等价进行评析。 3、教育对人力资源形成起什么作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形成存在哪些瓶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4、张培刚先生是如何阐述农业对工业的作用和贡献的?对发展中国家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6、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011年试题 1.简述并评价“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论”。 2.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有哪些经济职能? 3.如何正确理解工业化的内涵? 4.有人认为:中国近年来时有发生“民工荒”,说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曲线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5.什么是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与机理是什么?简述并评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 6.结合中国经济的经验教训,评述最近三十余年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010年试题 1.如何评述“社会的发展和公平就是财富的增加”? 2.结构主义有哪些发展理论? 3.论述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 4.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 5.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你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看法。 2009年试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简述教育深化、知识失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简述制度相容性原理并结合我国农村改革的两个实例(经验与教训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