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严重心律失常急救标准操作规程

3.严重心律失常急救标准操作规程

3.严重心律失常急救标准操作规程
3.严重心律失常急救标准操作规程

严重心律失常急救标准操作规程

Ⅰ目的

为了积极防范和处理受试者损害,及时防范、控制和消除临床试验中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保护受试者的安全,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Ⅱ范围

所有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

Ⅲ内容

1. 诊断

严重心律失常指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的、紧急的严重心律紊乱或原有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与恶化,由此可导致患者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

2.一般治疗与护理:

2.1积极去除和治疗病因和诱因:包括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急性心肌炎或

急性心肌梗死等。

2.2心理护理,应向受试者适当作解释工作,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取

得理解和合作,必要时可酌情使用镇静剂。

2.3休息:护士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整洁。

2.4饮食:饱食、进食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吸烟和酗酒均可诱发心律

失常,应予避免。指导病人少量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低脂和富有

营养的饮食。心功能不全的受试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对服用利尿剂者应

鼓励多进食富含钾盐的食物,如桔子、香焦等,避免出现低钾血症而诱

发心律失常。

2.5吸氧:缺氧可导致或加重心律失常,根据血氧浓度及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气

浓度和流量。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予心电监护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和血压等。

3.心律失常的治疗:

3.1阵发性心动过速:

3.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先采用机械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如按压颈动

脉窦、按压眼球或刺激咽部等终止发作。按压颈动脉窦时切忌用力过猛或双侧同时按压,必要时心电监护,且终止后立即停止按压。无效时可选用西地兰或胺碘酮缓慢静脉注射,且同时监测心律和心率。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心绞痛、心力衰竭时,宜采用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

3.1.2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如患者一般情况尚好,可选用利多卡因等静脉注射。

必要时行体外直流同步电复律。

3..2扑动与颤动:

3.2.1心房扑动与颤动:

3.2.1.1对急性发作者应监测和记录脉率、心率、呼吸和血压,注意观察有

无心绞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备好药物及电除颤器。

3.2.1.2对慢性房扑可用洋地黄控制心室率;对慢性房颤多用药物如洋地黄

等控制心室率;急性房颤因心室率过快而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时,首选体外同步直流电转复。对无血液动力学障碍者,可静脉注射西地兰控制心室率,注射宜缓慢,且同时监测心率和血压,当心室率〈90次/分或转成窦性心律时立即停止推注。

3.2.1.3为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慢性房颤受试者可服小剂量阿斯匹林,如

心房明显增大,血流瘀滞或心房内有血栓形成者应进行终身抗凝治疗。3.2.2心室扑动与颤动:立即行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

备。

3.3房室传导阻滞:

3.3.1Ⅰo 房室传导阻滞:无需特殊治疗。

3.3.2Ⅱo房室传导阻滞:密切观察,当心室率〈40分/分时,可试用阿托品或异丙

肾上腺素。Ⅱo 2型房室传导阻滞,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做好人工心

脏起搏的准备。

3.3.3Ⅲo 房室传导阻滞:如QRS波群时限〈0.12秒;心室率〉40次/分;无明显

血液动力学障碍,可严密观察,暂不处理。如心室率〈40次/分且合并血液动力学障碍时,可予异丙肾上腺素稀释后静脉滴注,必要时可请外院心内科会诊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同时密切监护心率和血压等,注意有无心力衰竭,严防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对合并室早者尤应注意,警惕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如出现心脏停搏,应立即心肺复苏。急性发作的第三

度房室传导阻滞在药物治疗一周后仍不恢复者,若合并严重的血液动务学

障碍,应考外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4.经上述处理后无明显改善请外院心内科会诊,必要时转外院心内科进一步诊治。Ⅳ参考资料

[1]陈灏珠,等. 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2版,2009年

[2]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Ⅴ附件无。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及包扎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休克等情况。 2、评估伤员伤情、确认固定方法,正确选择固定用物,避免神经、血管、骨骼及软组织的再损伤,便于伤员的搬运。 3、了解伤员心里状况,做好伤员隐私保护。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物品:1、制式材料:各型号夹板、三角巾宽带和窄带数条、衬垫、绷带、颈托、腰部固定带等。 2、就便材料:布条、毛巾、雨伞、木棍、木板、纸板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骨折固定部位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垫衬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窄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形固定(将窄带一端由肩部绕过腋下,另一端由腋下绕过肩部)→拉紧三角巾的两端于背部打结→打结处加垫衬垫→尽量使两肩后张以达到锁骨固定效果→松紧适度→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2、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在将要放置夹板部位垫衬垫(环绕上臂)→选择适宜长短不一的夹板两块(长夹板长度: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短夹板长度:不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或夹板一块→将长夹板置于上臂后外侧→将短夹板置于上臂前内侧(一块夹板时置于外侧)→取绷带或带状物在上臂骨折部位上、下两端进行打结固定→再在适宜位置加一条固定带,使夹板固定牢靠→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若无夹板,也可用两块三角巾或绷带,一块将上臂呈90°悬吊于胸前→另一块叠成宽带状→将伤肢上臂与胸部固定在一起→松紧适宜→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3、大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用长、短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长夹板的长度自腋下至脚跟,短夹板的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脚跟)→在骨隆突处、关节处和空隙处加衬垫→固定带分别置于在骨折上下端、腋下或腰部及关节上下处→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将固定带分别打结固定(足踝用“8”字形固定,脚与小腿部呈直角功能位)→若无夹板,也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中间加衬垫→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固定在一起→固定带松紧适宜→观察并记录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4、颈、腰椎损伤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可进行施救→呼叫伤员→确认伤情(伤员诉颈、腰部疼痛)→呼叫助手→准备用物(颈托、腰部固定带)→运用五拳法(头锁,胸锁,肩锁,改良肩锁,胸背锁)按步骤分别稳定及固定伤员头颈部→首先术者用“头锁”法,稳定伤员头部→助手检查伤员伤情(检查部位:头顶、额部、眼眶、鼻梁部、下

药物临床试验急救预案标准操作规程

药物临床试验急救预案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药物临床试验急救预案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在临床试验中规范、及时、合理地处理受试者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最大程度地保障受试者的生命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中。 一、原则 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群专结合,以专为主;强化培训,加强考核;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预防与控制 1、明确职责: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科室必须制定参加临床试验的各类人员 职责,所有参加试验的人员均应明确职责,按章办事,各负其责。 2、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药物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均应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与试验有关的各项仪器、设备的操作以及医疗、检查操作均应制定相 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3、加强培训和考核: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所有研究者和药品管理员均应参 加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组织的培训考核;科室内部应在试验 正式开始前对其他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必须包括GCP法规和 各项标准操作规程。 4、加强观察和随访: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应密切观察或随访受试者 用药后出现的各种反应,以便及时发现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给予 及时处理。 三.处理措施:

1、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应将其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出现时间、 持续时间、程度、处理措施、经过等记录于病案,评价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由研究者签名并注明日期。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报告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由院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不良事件处理措施:发现不良事件时,研究者应立即处理并向科室负责人 报告,根据病情决定必要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决定是否中止临床试验观察。 所有不良事件都应追踪调查,详细记录处理经过及结果,直到妥善解决或病情稳定,若化验异常者应追踪至恢复正常。追踪随访方式可以根据不良反应事件的轻重选择住院、门诊、家访、电话、通讯等方式。 3、严重不良事件处理措施: (1)报告:研究者应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迅速通知受试者损害和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如在节假日或夜间,当班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医院医疗行政总值班工作人员,由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组长或总值班通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负责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应当在24小时内向医学伦理委员会、申办者、省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司)、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组报告;紧急情况,包括严重、特别是致死的不良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特快专递、E-mail等)报告上述部门。 (2)紧急破盲:研究者在得到科室负责人批准后,从“试验药品管理员”处领取并拆封随药品下发的应急信件,查明所服药品的种类并及时抢救。需会诊时由受试者损害和突发事件处理小组或总值班紧急联系相关科室,必要时送ICU。已破盲的受试者将被中止试验。 (3)记录:研究者应在原始病案和CRF表中记录受试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损害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程度、处理措施和经过等,保证记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合法,填写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签名并注明日期;在原始记录中应记录时间、报告方式(电话、传真、书面)以及报

内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完整

内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电除颤 [适应症]: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2.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征。3.持续心房扑动。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5.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禁忌症]:1.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不宜作电复律。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方法]:1.打开除颤器电源,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2.按3J/Kg电能充电。 3.在电极板上涂满导电胶,两电极分别紧压在右胸上部锁骨下和左乳头外侧腋前线胸壁相当于心尖区。 4.病人四周不应与人或金属物体接触。 5.暂停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气末按下放电钮除颤,观察ECG,继续行心肺复苏术。 6.一分钟后若室颤持续存在,可将电能增至5J/kg,再次除颤和用药。一般首次除颤电能成人为200J,第二次300J,第三次加至360J,为1-2J/Kg。 [注意事项]:1.胸外电除颤时,为防止胸壁电阻抗过大而阻碍足够的电能通过胸壁作用于心脏,应尽可能降低胸壁的电阻抗。如用性能优良的导电胶涂抹电极板与胸壁的接触面。适当用力将电极板紧压在胸壁上(10Kg/电极),并在呼气末放电除颤。2.遇有除颤不成功者,不应盲目反复电击,需考虑和纠正诱发室颤的原因及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1)室颤时间长短;(2)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3)内环境紊乱,如酸中毒、低钾或高钾血症;(4)心脏大小和体重,可能与电击能量有关;(5)电极局部的阻抗。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第一节除颤仪器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导电糊-充电- “ Sternum”板置于 患者右胸锁骨下、“ 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 1.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按导联选择键“ 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信 号。选择I、II、III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按“ HR ALARM 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20/60、150/40、160/90 )。 4.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 ENERGYSELECT选择好除颤能量,按“05 指 南”成人单向360J,双向150?200J除颤板涂导电胶,按“ CHARGE充电键进行充电,将有“Sternum”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标有“Apex” 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乳状下方。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

好。 5.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庢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7.“GO SUMMARY!为抢救实时记录,“ RECORD键为全程记录。 8.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入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 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及起搏器植入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查ICD和起搏器的功能。 2.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除颤仪自检方法 (1)将开关置于“ Paddle ”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100J或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两次按Sync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其纸上会显示“ TEST 100J PASSED(100J 测试通过)。如果显示“ TEST 100J FAILED”(100J测试失败),除颤仪不能正常使用,应立即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进行维修。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_0

---------------------------------------------------------------最新资料推荐------------------------------------------------------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瘀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 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 1、制式材料: 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 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 安全。 体位: 根据伤情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或方结)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 1 / 7

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 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去伤员眼镜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 、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的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 、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口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 、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急救仪器操作规程

抢救仪器操作流程 护理部 2019年7月修订

一、操作步骤: 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2)当按“自动”键后,自动工作开始,此时首先吸液指示灯亮,表示在自动吸液,一定时间后,冲洗指示灯亮,吸液指示灯熄灭,表示在自动冲液,如此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洗胃的目的。 4、使用机器完毕后,将过滤器刷洗干净,然后按好各管路,桶内装好清水,接通电源按“自控”键对管路进行自动清洗约5分钟,再关闭电源。 5、使用完毕将胃管、过滤器、吸引软导管全部浸泡在0.2%“84”消毒液内1小时后晾干放薰蒸柜消毒备用。 二、注意事项: 1、在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胃管,造成不吸水、不出水或水流减慢,可瞬时按“手冲”键或“手吸”键,直至水流通畅后,再按“自控”键继续洗胃。 2、在“自控”洗胃内,必须注意观察排污口状况。 3、严禁无液体时开机操作,以免烧坏水泵。严禁同时按两个以上的键,以免烧坏溶丝管。 4、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 5、洗胃过程中还要观察洗胃液入量与出量是否均衡,洗出液体的颜色,气味。 6、对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现场救护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讲学

现场救护基本知识与技能 合肥市红十字会 救护培训部王仰扩 合肥市红十字会开展现场救护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法定职责,普及现场救护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需要大家积极参与。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维护全体公民健康,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兴旺,国家已把健康看做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为此,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66条)。在66条中,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此外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的救助中,也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多需要掌握健康知识和现场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红十字会开展救护培训和社会群众接受培训的重要性。 在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66条)中,现场救护知识是公民健康素养重要内容。第20条指出,遇到呼吸、心跳骤停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第25条指出,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止血、包扎、固定骨折,慎重搬动。第48条指出,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第60条指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是一种基本技能。第65条指出,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第66条指出,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救助现场,救助人员在紧急救助时,需要规范的救护技能,北京宣武医院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教授,依据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要求编了脍炙人口的现场救护知识常识口诀:发现生命先送水,未能饮水快补液;清理口鼻头偏侧,呼吸通畅式原则;臀部肩膀往外拖,不可硬拽伤关节;伤口出血靠压迫,夹板木棍定骨折;颈腰损伤勿扭曲,硬板移送多人托。这易记易懂的救护知识口诀,必将在大地震中现场救护中发挥重要的救人并保障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作用。可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突发灾害事件时,人们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合肥市红十字会在上级红十字会领导下,致力于卫生救护培训的目的所在。 第一部分现代救护基础理论 一、救护新概念 1、新概念: ?现代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模式结构更新; ?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现场,与医疗机构存在距离; ?需要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救护理论和技能,成为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地

2016年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2016年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根据《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主编冯雁杨顺秋金丽芬制定) 【评估】 1、环境安全:排除不安全因素,如:电源、有毒气体等。 2、评估患者: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需要分秒必争,患者的评估与操作同步进行。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3、有无禁忌证:胸部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 2、物品: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棉签、脚凳(必要时)、复苏板、屏风或布帘、快速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全,患者床单元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仰卧位。 【方法】 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判断意识的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秒)→双手拍击患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唤(喂/ 呼姓名,您怎么啦)→呼救(快来人啊)或请人拨打“120”,记录时间,安置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在病室内迅速去枕仰卧位,卧于软床者,肩背部下垫复苏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有口腔分泌物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快速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喉结旁开两

横指部位,判断时间5—10秒→无动脉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确定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 3处(男性为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点;女性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 3处→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手背上,两手手指相扣,并拢翘起不接触胸壁,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快速、有力、均匀地向下压,使胸骨下陷深度5㎝以上→放松时掌根应紧贴胸壁,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次数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头法→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 压额手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鼻孔,另一手抬颏→深吸气后张口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口包严)用力吹气1--2秒/分,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间隙放松鼻翼的手→再次捏鼻吹气连 续2次(吹气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 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操作共计5个循环在2分钟内完成→再次判断:触摸颈动脉,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和呼吸情况→若无搏动,继续心肺复苏→若复苏有效,进一步生命支持→撤除复苏板,头部垫枕→记录时间→洗手→继续后期高级生命支持。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常 见故障处理措施 2016年 目录 电动洗胃机操作流程 (9) 自动洗胃机操作规程 (10)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 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不得外借:需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主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监护仪操作流程

电动洗胃机操作流程: 1、连接电源,打开开关。 2、准备病人,置于去枕左侧卧位,下胃管。 3、确认胃管在胃内,连接洗胃机进病人端管路。 4、将洗胃机吸水端放于清水桶内,排水管置于污物桶内。 5、按下开始键,开始洗胃。 6、洗胃完毕,于“出胃”状态。关闭开始按钮。 7、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撤胃管,整理病人。 消毒与保养: 1、洗胃机使用后用含1000mg/L有效氯溶液反复冲洗,浸泡管路半小时,消毒后备用。 2、机身及导线用75%酒精擦拭。 3、机置于防震、防火、防热、防潮空间。备用时用布盖好。 4、机身发生故障时,须技术与专职维修人员联系,切勿擅自打开机箱。

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黑屏 处理措施:1、重新安放电池。

溺水抢救操作规程完全版

溺水抢救操作规范 在处理水上意外事故时,施救要准,在时间上要争分夺秒,做到就近、就便、就快;在施救方法上,操作要准确,要尽最大努力挽救溺水者的生命。具体如下: 一、发现判断 当救生员在观察自己责任区域时,发现溺水者,要迅速、果断、准确的判断溺水者是否有意识、是否受伤等情况,根据判断结果,采取及时、规范的救生技术。 二、扑救 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间接扑救或直接扑救。 间接扑救,是救生员用救生器材(如救生竿、救生圈、救生浮漂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器物)对正在挣扎的溺水者进行施救。 直接扑救,是救生员在不能采用间接救生技术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扑救技术。包括: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运送6个环节,根据现场情况由救生员选择各环节不同技术的具体操作,各环节要连贯有序、及时准确。 三、现场急救 救生员将昏迷的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马上实行心肺复苏术,使其心肺复苏,恢复正常。具体操作(单人操作)程序如下: ①判断有无意识 迅速将溺者放置于仰卧体位,并使其头颈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头

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置,双手置于躯干两侧(一定要在坚实的平面上),同时轻拍并呼唤; ②如无反应,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120; ③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在抢救的过程中,须事先清除异物,始终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通过看,听,感觉、观察并判断溺者有无呼吸活动。如有呼吸有意识,则不用吹气,只注意监测,并使其成恢复体位; ⑤如无呼吸,应立即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两口,吹气量不宜过大700——1000ml为宜; ⑥检查溺水者颈动脉有无搏动,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检查时间快速、准确,一般不超过10秒; ⑦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成人、儿童均为10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2,儿童2——3厘米; ⑧按压与吹气之比:成人、儿童均为30:2。即按压30次,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五个循环(两分钟内完成)再判断、检查脉搏、呼吸和瞳孔有无变化;(若双人操作,五组循环或2分钟轮换一人进行操作) 注意:不得随意终止抢救,直至医务人员接手为止。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为一级生物实验室 三、职责 3.1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运行。 3.2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的安排。 3.3检验科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 四、工作程序 4.1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 4.1.1检验科主任是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 4.1.2生物安全负责人:侯标疏 4.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 4.2.1生物安全负责人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4.2.2生物安全负责人会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4.3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五、安全操作规程 5.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所提供的工作服。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须挂在指定地方,不得在实验室外冼工作服。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 5.2生物安全标准个人行为 5.2.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 5.2.2禁止在实验室放置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5.2.3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 5.2.4在实验室工作区,污染区应穿白大衣或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的 要求。 5.2.5应穿着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子。

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XXXX 医院 重 症 医 学 科 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目录 一、气管插管术 (3) 二、气管切开术 (4) 三、经皮气管切开术 (6) 四、胸腔穿刺术 (8) 五、胸腔闭式引流术 (9) 六、腹腔穿刺术 (10) 七、骨髓穿刺术 (11) 八、腰椎穿刺术 (12) 九、中心静脉穿刺术 (14) 十、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 (18) 十一、肺动脉漂浮导管植入术 (20) 十二、亚低温治疗 (22) 十三、心脏电转复及除颤术 (23) 十四、心肺复苏术 (26) 十五、心包腔穿刺术 (29) 十六、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31) 十七、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 (33) 十八、关节穿刺术 (34) 十九、清创术、清创缝合术 (35)

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就是否齐全合用,特别就是喉镜就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15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3周,预计2-3周内病情不改善,可考虑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3.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6.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7.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8.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9.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 10.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11.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1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13.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14.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15.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17.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各种急救措施标准操作规程

青霉素过敏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05-0.1ml,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考地松200-3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3.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肉注射。 4.保暖,氧气吸入,针刺疗法,如取人中、内关等穴位。 5.经上述处理病情不好转,血压不回升,需扩充血容量。可用右旋糖酐,必要时可用升压药,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等。 6.呼吸受抑制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克刹米、山梗菜碱等。必要时实施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术。 7.心跳骤停时,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l。 8.肌肉张力减低时,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l。 9.在抢救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意识状态、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尿量和一般情况等,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性肺栓塞治疗 治疗目的:渡过危险期;缩小或消除血栓;缓解栓塞引起的心肺功能紊乱;防止再发。 具体治疗 一、一般处理 1、吸氧、止痛、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变化。使患 者安静,绝对卧床(2~3周);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应用抗生素以控 制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预防肺栓塞并发感染。补液维持适当有效血容量 和心输出量。 二、急救措施 合并休克者给予多巴胺5~10μg/kg/分、多巴酚丁胺3.5~10.0μg/kg/分,或去甲肾上腺素0.2~2.0μg/kg/分,迅速纠正引起低血压的心律失常,维持平均动脉压>80mmHg,心脏指数>2.5L/min/m2及尿量>50ml/h。同时积极溶栓、抗凝,争取病情迅速缓解。急性肺栓塞80%死亡者死于发病后2小时,故应争分夺秒抢救治疗。 三、溶栓治疗 1、溶栓时机2周内的新鲜血栓栓塞均为指征,愈早愈好。 2、溶栓指征1)大块肺栓塞;2)肺栓塞伴休克;3)原有心肺疾病的次大块肺栓塞引起循环衰竭者; 3、溶栓绝对禁忌症活动性胃肠道出血,眼底或视网膜出血两个月内的颅内出血、颅、脊柱术后。 4、相对禁忌症10天内外科大手术、分娩、近期严重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及高血压患者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10mmHg。心肺复苏、左房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肾疾病、出血性疾病、妊娠及糖尿病出血性视网

医院急诊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医院急诊科设置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设置,加强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急诊科,并按照本规范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医院急诊科是社会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内急症救治的首诊场所。急诊科负责24小时为来院的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生命、稳定病情和缓解病痛的处置,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急诊救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急诊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药品等条件,以保障急诊救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各类辅助检查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急诊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有条件的可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和安全保卫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有明显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清楚明显,紧急救治相关科室的服务能够保持连续与畅通。 第九条急诊科应明亮通风,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第十条急诊科抢救室应临近急诊入口,设置一定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占地面积以14-16平方米为宜。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好的急救药品、器械及处于备用状态的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理的功能。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根据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观察床,收住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观察床数量以医院床位数2-3%为宜。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第十二条急诊科应设有专门传呼(电话、传呼、对讲机)装置。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 第三章人员配备 第十三条急诊科应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第十四条急诊科应有相对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结构梯队合理。 急诊医师应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掌握内、外科常见急诊处理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除颤、呼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第一节除颤仪器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导电糊-充电宀“Sternum ”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 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 1. 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 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信 号。选择I 、II 、III 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 按“ HR ALARM 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20/60、150/40、160/90 )。 4. 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 ENERGYSELEC T选择好除颤能量,按“05 指南”成人单向360J,双向150?200J除颤板涂导电胶,按“ CHARGE充电键进行充电,将有“Sternum”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标有“Apex” 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乳状下方。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 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 庢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7. “GO SUMMARY键为抢救实时记录,“RECOF”键为全程记录。 8. 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入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 1.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及起搏器植入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查ICD和起搏

器的功能 2. 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 除颤仪自检方法 (1)将开关置于“ Paddle ”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100J 或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 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两次按Sync 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其纸上会显示“TEST 100J PASSE(100J 测试通过)。如果显示“TEST 100J FAILED” (100J 测试失败),除颤仪不能正常使用,应立即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进行维修。 第二节有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自检-连接模拟肺-初步设定通气参数-连接人工气道-通气-观察疗 效-1小时后做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再次调节呼吸机参数 二、操作常规 1 .连接电源、空气源、氧气源。 2.连接消毒好的空气管路。3.向湿化器罐内加注蒸馏水至标志线,调节湿化器温度,预设吸气气流温度 35 ?38 C。

救护队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救护队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最 新版)

救护队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第1条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第2条必须熟悉井下工作环境、避灾路线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3条加强体能、仪器装备使用、实战演习训练工作。 第4条战前检查各种仪器装备,保证完好。 第5条井下作业时观察施工地点安全情况,先处理不安全隐患。 第6条认真检查作业环境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第7条救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队员之间的位置和自身的氧气压力,确保全体人员能安全撤出。 第8条施工完毕必须先清点人数、仪器、装备和所带工具,然后再将施工现场收拾干净,统一升井。 第9条抢险救灾升井后,必须先将仪器处理完好。 第10条抢险救灾时必须听从指挥,严格按要求和事先制定的计划行事,不得盲目行动和自行更改行动计划。

本工种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第11条本工种存在危险因素是抢险救灾时发生意外。 第12条抢险救灾时必须听从指挥,严格按要求和事先制定的计划行事,不得盲目行动和自行更改行动计划。 第13条在加强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还要突出个人分工种能力的训练工作,以保证在抢险救灾时操作熟练,从而节省时间和减少损失。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心电图机使用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1、接通电源,交流电源指示灯亮,如使用电池供电,必须保证电量充足。 2、按下心电图机上的开关键,开机,系统自检通过。 3、病人平躺,保持安静,并确保病人身上无手机等电磁设备,以免对检查造成干扰。 4、在病人胸部及肢体放置电极处涂抹导电液体或导电膏。 5、联接肢体电极和胸电极。 6、观察病人心电波形,若心电波形不正常,检查导联连接,直至各导联波形正常显示。有干扰时,按滤波键,去除干扰信号。 7、波形稳定时,按走纸键,记录心电图。 8、报告打印完毕后,按开关键关机。 9、取下电极,整理好导联线放置妥当。 10、检查电池指示灯,必要时及时充电。 注意事项: 1、使用电池工作时,若电池指示灯指示电量低时,应及时给心电图机充电,充满电约8小时。 2、做完心电图后应梳理好病人导联线并擦拭病人电极,准备下次使用。 3、更换记录纸时,将记录纸黑色标记置于右下方送入。 4、安放ECG电极注意事项:准备好病人的皮肤。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使用操作规程 一、心电导联(ECG) 1、安放电极前先做好病人皮肤准备。局部皮肤未清洁或毛发过多,有皮屑会导致电极片接触不良。 ①使用前要清洁皮肤,可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皮肤。 (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避免增加皮肤的阻抗)。 ②必要时予以备皮或去除角质、皮屑、油脂。 2、按正确位置粘贴好电极片。在电极片安放前应先将电极片与电极夹子或按扣连接好,再将电极片安放在病人身上。 3、正确安放电极片的位置: (1)三电极(综合Ⅱ导联) 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 正极(黄):左腋前线第四肋间; 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2)五电极 ①白色(RA)电极—安放在右锁骨下,靠近右肩。 ②绿色(RL)电极—安放在右下腹。 ③黑色(LA)电极—安放在左锁骨下,靠近左肩。 ④红色(LL)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⑤棕色(V)电极—安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 4、每24小时更换电极片。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时,应每日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刺激皮肤。若有过敏迹象,应立即更换电极或改变位置。 5、不能使用过期的电极片或重复使用电极片。 二、呼吸检测(R) 监护仪从两个电极的胸部阻抗值测定呼吸,两个电极间的阻抗变化(由于胸部的活动)在屏幕上产生一道呼吸波,不需附加电极。 三、无创血压(NIBP)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瘀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 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 1、"制式材料: 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 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 安全。 体位: 根据伤情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或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去伤员眼镜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的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口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肩部受伤 取适宜体位→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巾→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夹角朝上置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包绕上臂上部打结→两角(向后的一角大于向前的角并压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