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共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使用)

一、课程设置

1、设置依据

《推拿技术》是针灸推拿技术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是临床治愈疾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推拿技术》的课程内容同时兼顾中高级按摩推拿师资格考试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课程定位

《推拿技术》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符合针灸推拿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任职要求,开设于第3、4学期,272学时。分别在第3学期开设《推拿手法学》96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60学时),第4学期开设《推拿临床治疗学》176学时(理论88学时,实践88学时)。在课程体系中,前修课程《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学》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提供基础理论,为后续的《小儿推拿技术》、《保健推拿技术》等临床应用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①依据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以推拿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推拿岗位操作流程和工作任务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②基于典型服务设计学习项目: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以临床推拿治疗的典型服务为载体,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设计6个项目,若干项任务。项目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完整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工作中完成学习。

③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中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出发,使学生先学会做,在逐步学懂弄通,实现课程实施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转变。实践操作用理论知识支撑,理论知识以实践操作为依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工学交替,以项目教学为载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能力训练为主线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整体课程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习了相关的知识,练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教”与学生“学”一体化。)(2)教学模式与方法应用

采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运用案例引入、启发引导、示范、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3)考核方式选择

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评定,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考核过程由简单到复杂,考核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相接轨。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骨骼、肌肉的构成及经络、腧穴的知识

(2)掌握各类推拿技术的操作方法、操作要领、主治特点及操作禁忌

(3)掌握各种推拿技术的主治特点及操作禁忌

(4)掌握各种推拿技术的技能训练方法

(5)熟悉各种按摩器械的名称、作用、特点及使用方法

(6)了解推拿技术各种流派、地区的差异

(7)熟悉国内外各种按摩术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作用及注意事项

(8)掌握小人生长发育的过程、体质特点及小儿特定穴的定位、主治(9)掌握各种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要点及与成人推拿技术的区别

(10)掌握足部解剖知识、反射区的定位及主治

(11)掌握骨伤科疾病的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及临床特征

(12)掌握中风后遗症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

(13)小儿常见病的诊断要点及手法操作要领

2、技能目标

(1)能熟练完成各种常见疾病推拿技术的操作

(2)熟练掌握各种按摩器械的操作

(3)能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疾病推拿术的操作

(4)能熟练掌握各种推拿介质的制作和使用

(5)能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足部反射疗法的操作

(6)能熟练掌握足部反射区推拿的操作

3、素质目标

(1)树立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热爱中医推拿工作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3)培养卫生宣教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亲和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1、教学基本要求

(1)师资要求

主讲教师要求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按摩师(或医师资格证)及教师证,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扎实的人体解剖、人体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推拿治疗的经历。校内实训教师1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兼职教师均为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能工巧匠,按专业教师数量1:2配置兼职教师。

(2)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应能满足仿真实训,满足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为各级中医院的治未病中心、按摩科、专业性按摩医院及高端

养老服务机构。

(3)仪器设备

按摩床、多媒体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骨科牵引床、人体全身肌肉附内脏模型、中医经络诊断仪

(4)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PPT、教学图库、实训指导、习题、试卷、相关网站链接。

2、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①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分别在校内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或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工作的形式,以任务为驱动,完成某一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③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仿真的实训环节中,完成运动治疗相关技术的技能操作及知识传授,教师边做边讲、学生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学中做。

(2)教学方法

①案例引入:每个项目均通过病例或故事,将学生引入学习实践的情境之中,从而引出工作任务,即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启发引导:在案例分析,引入工作任务及项目小结时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

③角色扮演:在完成训练任务时,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康复训练过程。

④任务驱动:学生为完成任务,在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分析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能灵活运用程序性、综合性知识的能力;而且强烈的任务归属感又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智慧,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已有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必将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彼此支持帮助,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通过讲解示范培养其教学辅导能力,为将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既可达到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又可在完成综合项目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利用自制CAI课件、视听教材、powerpoint文件等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变静态知识为动态知识,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积极有趣的欣赏和探索。

3、教材选用

课程组与行业专家、一线治疗师共同研究、探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论证的基础上,专兼职教师一起共同编写了具有实用、适用符合实际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的校本教材。实训指导的编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每项技能训练后均有操作过程和评价标准。

参考教材 1.范炳华主编《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王国才主编《推拿手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五、教学项目设计

学习情境一

六、学生考核与评价

突出能力考核,实践考核方式包括模拟实践考核、综合项目考核、过程考核(随堂实践考核、论文)、。理论考核,核着重考核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项目占总成绩比例考核的方式及目的

模拟考核 30 采用“模拟实践”的模式,学生随机

抽题签答

题。考查学生对临床常用的运动

治疗技术的操作能力、熟练程

度、表达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项目考核 10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考查学

生的收集资料、综合分析问题、

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

力、协作能力。

过程考核 10 实践课随机考核,考查学生操作

的规范性,5%

书写论文,占5%

理论成绩 50 闭卷,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

握情况及运用

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

能力。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一.针灸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用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不易修直时应更换。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5、针灸室外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二.推拿 1、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2、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3、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4、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而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5、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6、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7、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 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内容简介:“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供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类专业的针灸推拿学课堂教学使用,也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临床参考之用。全书分基础篇、治疗篇、附篇三部分,共九章。绪论主要论述针灸推拿学的渊源和发展概况。基础篇主要论述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腧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技术中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等;治疗篇主要论述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附篇主要选录了古代针灸歌赋、保健推拿等内容,供学生课外学习。 * 2、课程的性质是: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针灸推拿学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人才,适用于骨伤专业的学生使用。

4、课程作用: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并将它们运用于临床实践。 5、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理论学时为36,实践学时为36。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2、了解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事业。 (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沟通,对病人充满爱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针灸推拿学》本课程是以骨伤、针推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治疗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是在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临床一线治疗师充分调研后,在经过该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并对针灸推拿疗法临床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出此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在课程学习中将素质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课程设计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

推拿科技术操作规范

***市中医医院推拿科 中医诊疗方案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一、适应症: 1 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胁迸伤,胸肋软骨炎,急性腰扭伤等。各种常见关节脱位,如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四肢关节扭伤,如肩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等,踝关节扭伤等。 2 内科疾病:如胃脘痛,胃下垂,胆绞痛,便秘,腹泻,肺气肿,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 3 妇科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4 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5 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咳嗽,发热,顿咳,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肌性斜颈。 二禁忌症: 1 各种急性传染病。 2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3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4烧伤,烫伤。 5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 6严重心脏病,肝病。 7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二)常用操作方法有: 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包含课程设计)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制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该专业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狐狸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合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职业岗位定位:各大医院、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及厂矿等的护理岗位。 中医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的贡献,至今仍以卓越的疗效,发挥着它的作用。各种中成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以其毒副作用少、自然疗法而被广泛的应用,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药店里75%的非处方药是中成药。尽管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但调查表明,在各级的综合医院,西医大夫开中成药占了绝大比例,尤其是有很多学生直接分配到中医院或是中医门诊实习和工作。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明确中医的相关知识及中医药技术治疗常见病,以更能有效地适应医疗岗位的需求。所以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医护理学》无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课。 本专业属“三段式”培养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本课程属第三学期开课,前面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后续课程是《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尽管中医与现代医学是两套不同的理论,理论知识衔接困难,但中医各种治疗技术疗效肯定。各种诊疗方法、中医理论的掌握,为后续各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临床治疗上达到与中西医有机结合的目的。为实现培养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项目总分要求及分值扣 分 扣分原因 评估4分核对治疗卡、自我介绍、双向核对患者信息,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实施艾条灸的局部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环境等。 素质要求3分服装鞋帽整洁(1分);仪表大方,举止端庄(1分);语言温柔,态度和蔼(1分)。 操作前准备物品 20 10分 流水洗手,用物备齐(治疗盘内盛艾条,艾盒,固定带,酒精灯,打火机, 磨口瓶,纱方,治疗盘外置弯盘、毛巾),携至床旁(4分)。核对病人,再 次介绍并解释、核对医嘱执行单(3分);保护患者隐私,关闭门窗,围帘 (3分)。 护士4分洗手、戴口罩(4分)。 病人6分 按穴位取舒适体位(3分);协助松开衣着;暴露局部皮肤,保暖,置固定 带于腰下,清洁皮肤(3分)。 操作流程选穴 50 4分遵医嘱选穴正确、测试局部感觉(4分)。 施灸20分 点燃艾条,灸法正确。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用固定带将艾盒妥善固定 于所选穴位上。询问患者感受,告知不得随意改变体位。 观察18分 治疗时间过半,取下灸盒弹去艾灰,并观察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再次询 问患者感受,有无不适并再次核对穴位后再次施灸;施灸共10-20分钟,观 察皮肤情况,询问病人感觉,在施灸过程中告知注意事项。 灸毕8分松固定带,取灸盒,弯盘接艾灰。艾条彻底熄灭。 操作后整理 8 3分 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再次核对(1分);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1分)整理 物品,正确处理用物(1分)。 洗手1分洗手,取口罩(1分)。 记录4分 记录部位、方法、时间、疗效,并签名(2分),询问能否复述注意事项, 再次告知(1分)回治疗室处理用物(1分)。 技能熟练10分操作时间少于10分钟(3分) 施灸部位、方法正确(3分)。 动作稳重、无脱落、无烫伤(4分)。 理论提问5分能答出二分之一(5分);能答出三分之一(3分)。 总分100分 提问:艾灸灸法的目的,禁忌症;注意事项?艾条灸法有哪些? 注:1.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3、糖尿病患者施灸距离至少4cm,水肿患者5cm.点燃艾条插入深度为侧孔一半为宜。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 适用技术范围 本指南适用灸类技术包括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及推拿类技术等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2 管理要求 2.1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灸类技术、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2.2 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灸类技术、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2.3 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灸类技术、推拿类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灸类技术、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呼吸道传染病时不应参加诊疗工作。 2.4 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建议其治疗前沐浴。患有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口罩。 2.5 医疗机构必须督查中医灸类技术、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3 空气通风与消毒 3.1 诊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和(或)机械通风以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 3.2 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遵循《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并符合相应的要求: 3.2.1 空气消毒器。 3.2.2 紫外线灯照射。 3.2.3 其他合法达标的空气消毒产品。 3.3 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4 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4.1 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抹布、地巾等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或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如消毒湿巾。要求达到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4.2 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清洁为主,每天2次。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400mg/L~7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5 织物的清洗与消毒 5.1 床单、枕巾、椅垫(罩)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应每人次更换,亦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5.2 被芯、枕芯、褥子、床垫等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定期清洗与消毒;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 6 手卫生设施 6.1 每间诊室应配备至少一套洗手设施及充足的手卫生用品,包括流动水、洗手池、皂液、速干手消毒剂及干手用品等。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6.2 应配备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6.3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以及手卫生用品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的要求。 6.4治疗车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7 操作要求 7.1 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做好手卫生。 7.2 采用化脓麦粒灸,应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化脓麦粒灸。 7.3 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7.4 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分使用。每次推拿治疗前后,医生须按手卫生相关要求做好手卫生。 8 职业防护 8.1 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8.2 施灸物品燃烧易产生烟雾,尤其雷火灸,有条件者应安装排烟系统。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二、课程定位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内容简介:“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供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类专业的针灸推拿学课堂教学使用,也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临床参考之用。全书分基础篇、治疗篇、附篇三部分,共九章。绪论主要论述针灸推拿学的渊源和发展概况。基础篇主要论述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腧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技术中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等;治疗篇主要论述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附篇主要选录了古代针灸歌赋、保健推拿等内容,供学生课外学习。 2、课程的性质是: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针灸推拿学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人才,适用于骨伤专业的学生使用。 4、课程作用: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并将它们运用于临床实践。 5、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理论学时为36,实践学时为36。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了解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沟通,对病人充满爱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针灸推拿学》本课程是以骨伤、针推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治疗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是在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临床一线治疗师充分调研后,在经过该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并对针灸推拿疗法临床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出此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中医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操作规范 一、概述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证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痛症,如急性头痛、胸痛、腹痛,以及颈、肩、臂、腰、骶部的软组织损伤等。此外,对膈肌痉挛、心悸、昏厥、胸闷、喘息、胃神经官能症等常见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三、操作方法 1. 滑动指压法:用较强的压力抵紧胸穴,以穴位处的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为中心,顺着肋骨下缘或骨的表面来回滑动手指,使病人有较强的触痛感。此法适用于重症、急症及对穴位按压不太敏感者。此外,治疗软组织疾患时,在局部反应压痛点上用大幅度的较强滑动,其滑动方向与患处的肌肉走向呈十字交叉,称之为“大幅度滑动指压法”。手指深入反应压痛点内,着力于深部,反复滑动,称之为“深部滑动指压法”。 2.持续指压法: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胸穴,不滑动手指。此法主要适用于轻症、小儿、体弱者或对穴位过度敏感者。 3.其他:为使穴位保持较强的反应,用手指抵紧穴位可做持续震颤动作。对于腰肢穴及位于肌肉丰厚处的经穴,必要时可利用短捧(一端圆钝,缠裹纱布)压迫代替指压。 四、禁忌症 严重的肝病、出血性体质、脊柱及骨关节结核、妊娠期、过度疲劳者等慎用本疗法。 五、注意事项 1.指压的时间越长,疗效越持久。一般每次指压7~15分钟。急性病每日2~

3次,必要时可连续治疗2~3日,慢性病每日1~2次,7日为一个疗程,休息2~3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2.准确的取穴、足够的指压强度和维持一定的指压时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指压时,用力应先轻后重,逐渐加强,切忌用力太猛,以免因刺激过重使病人难以忍受而影响治疗。 3.指压胸穴,偶而有少数病人会发生眩晕、恶心、心悸、出冷汗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面色白、四肢厥冷、脉膊细弱。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质太弱、疲劳过度、精神紧张或指压的刺激过强所致,只要停止指压,让病人平卧(头部稍低)片刻即可恢复。如经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恢复的,可指压水沟、合谷、足三里等穴。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

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辨证特点】 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1.望小儿指纹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

盲人医疗按摩技术操作规范试行

盲人医疗按摩技术操作规(试行) 目录 第一章概述 一、按摩适应证 二、按摩禁忌证 三、按摩注意事项 第二章常用手法操作规范 一、按法 二、摩法 三、推法 四、拿法 五、扌衮法 六、一指禅推法 七、揉法 八、点法 九、捏法 十、拨法 十一、叩击法 十二、擦法 十三、搓法 十四、抖法 十五、振法 十六、踩蹻法 十七、摇法 十八、拔伸法 十九、屈伸法 二十、扳法 第三章常见疾病按摩手法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骨伤科疾病 一、落枕 二、项痹病(颈椎病) 三、岔气 四、胸椎小关节错缝(胸椎小关节紊乱) 五、急性腰扭伤 六、慢性腰肌劳损 七、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八、骶髂关节损伤 九、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十、肱骨外上髁炎 十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十二、梨状肌综合征 十三、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十四、踝关节扭伤 十五、跟痛症 第二节内科疾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 二、泄泻(腹泻) 三、便秘 四、胁痛(慢性胆囊炎) 五、不寐(失眠) 六、头痛 七、中风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八、面瘫病(周围性面瘫) 第三节妇科疾病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四、带下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五、乳癖(乳腺增生)64 第四节儿科疾病 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 二、疳积(消化不良) 三、便秘 四、咳嗽 五、夜啼 六、遗尿 七、能近怯远证(青少年近视) 八、小儿肌性斜颈 九、桡骨头半脱位 十、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十一、五迟(小儿脑性瘫痪)

第一章概述 一、按摩适应证 1.骨伤科疾病:落枕、项痹病、岔气、胸椎小关节错缝、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痛病、骶髂关节损伤、肩凝症、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梨状肌综合征、膝痹病、踝关节扭伤、跟痛症等。 2.内科疾病:胃脘痛、泄泻、便秘、胁痛、不寐、头痛、中风后遗症、面瘫病等。 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乳癖等。 4.儿科疾病:小儿泄泻、疳积、便秘、咳嗽、夜啼、遗尿、能近怯远证、小儿肌性斜颈、桡骨头半脱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五迟等。 二、按摩禁忌证 1.骨折、关节脱位、骨与关节结核、骨髓炎、严重骨质疏松症。 2.急性脊柱损伤或有脊髓症状诊断不明确者。 3.严重心、脑、肺、肾、肝等疾病。 4.恶性肿瘤。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ISBN7-80 231-008-3 课程名称针灸推拿学 授课学 期 第3学 期 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72理论实践考核性 质 考查36 36 适用专业中医骨伤 二、课程定位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内容简介:“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供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类专业的针灸推拿学课堂教学使用,也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临床参考之用。全书分基础篇、治疗篇、附篇三部分,共九章。绪论主要论述针灸推拿学的渊源和发展概况。基础篇主要论述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腧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技术中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等;治疗篇主要论述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附篇主要选录了古代针灸歌赋、保健推拿等内容,供学生课外学习。 2、课程的性质是: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针灸推拿学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人才,适用于骨伤专业的学生使用。 4、课程作用: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并将它们运用于临床实践。 5、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理论学时为36,实践学时为36。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了解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沟通,对病人充满爱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针灸推拿学》本课程是以骨伤、针推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治疗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是在对相关专家、用人单位、临床一线治疗师充分调研后,在经过该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并对针灸推拿疗法临床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出此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在课程学习中将素质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课程设计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院校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独立地防治常见病。在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应能进行自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等,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推拿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推拿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推拿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以推拿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开展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并可开展其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推拿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推拿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推拿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推拿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开设独立门诊,有条件的可进行二级分科,如设置内科推拿、妇科推拿、儿科推拿等。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断区、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推拿科病房应设置治疗室,有条件的应当设置熏蒸室、药浴室,敷贴室、理疗室、练功室等。熏蒸室、药浴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推拿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中医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远红外按摩理疗床、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椎间盘复位机、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等。 设置熏蒸室、药浴室的,应当配备熏蒸(洗)设备、煎药设备、浴器、水温调节与定时装置、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针灸推拿技能竞赛项目评分标准及操作要求

附件2:针灸推拿技能竞赛项目评分标准 针灸推拿技能竞赛项目评分标准一 级指标占 比 二 级 指 标 评分细则 分 值 备注 画经 点穴15% 画 经 随机选择十二经脉中的一条,要求说出其循行路 线,其中体表循行部分用手指画出。 (出现一处错误,酌情扣0.5~1分,至扣完5分 为止;不熟练酌情扣0.5~1分。) 5 在主办 方提供 的真人 模特身 上进行 每人操 作时间 不超过 6分钟点 穴 随机选择5个腧穴,完成每穴的定位描述及人体点 画。每穴2分。(定位叙述不清晰或错误每穴酌情 扣0.5~1分,取穴不准每穴酌情扣0.5~1分。) 10 针灸操 作技术20% 毫 针 刺 法 1.体位:根据选定腧穴安排适宜体位。(体位选择 不当者扣0.1~0.3分) 2.定穴:定位准确、动作熟练。(定位不准、不熟 者扣0.1~0.2分) 3. 消毒:方法正确、步骤规范、操作熟练。(消 毒不当者扣0.1~0.5分) 4. 选针:根据所刺腧穴选择规格(长短)适宜的毫 针。(选择不当者扣0.1~0.5分) 5.持针:持针姿势正确,保持针身正直(持针方式 不当,持针无力,针身倾斜者扣0.1~0.5分) 6. 进针:方法正确、操作熟练、无痛或微痛。(进 针不当者扣1~5分) 7. 行针: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应用自如。(行针 不当者扣1~2分) 8. 治神:与患者沟通配合良好,针刺过程精力集中, 10 参赛者 2人一 组,交替 为受术 者和施 术者 每人操 作时间 不超过 7分钟

并注意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患者的反应。(针刺过程与患者没有任何沟通,或注意力不集中者扣0.5~1分) 9. 出针: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出针不当者扣0.5~1分) 艾炷灸隔姜灸: 1、制作姜片。(厚薄不匀者扣0.5~1分) 2、制作标准艾炷,共2个。(艾炷形状、大小、质 量不均匀者扣0.5~1分) 3、施灸并处理艾灰。(取穴不准确扣0.5~1分,操 作不规范者扣1~2分) 5 每人操 作时间 不超过 5分钟 罐法吸拔及闪罐法: 1.吸拔:动作轻、快、准、稳(方法不正确、动作 不熟练者扣0.5~1分) 2.牢固程度。(吸拔不牢固者扣0.5~1分) 3.闪罐(动作不熟练或频率不匀者0.5~1分) 4.起罐。(方法不正确者扣0.5~1分) 5 每人操 作时间 不超过 3分钟 健身 功法20% 站 式 八 段 锦 1.基本姿势:虚项悬顶、含胸拔背、蓄腹塌腰、松 胯敛臀、两膝微屈、两脚平行站立。(低头、弯腰、 驼背等姿势不佳者扣0.5~1.5分) 2.套路演练:动作舒展大方、身形、步态、手型、 意识、呼吸配合有序。(动作不熟练、僵硬、呼吸 不畅、步势不灵活、手型不舒展者,扣1~5分) 3.节奏:与音乐同步完成。(不同步者扣0.5~1分) 10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学》理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4204072 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 课程类别:公共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64学时 总学分数:4学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地位:《中医护理学》课程是我院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整体护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引领为课程设计基础,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和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对应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为核心,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整合《中医护理学》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理念。以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

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体现中医护理基础操作。课程着重体现辩证施护和整体护理,将传统医学的化内容充实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和整体护理,将传统医学的精化内容充实于临床护理之中,使中医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的人员在工作中拓宽思路、提高临床工作水平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和理解中医名词术语。 2.能理解解释中医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及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5.能说出各种病因的含义、治病特点。 6.能熟悉20个以上的常用中成药的功效、适应症。 7.能解释和理解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8.说出常见病症的病型。 9.能完成一般的中医基础护理。 (二)能力目标 1.具备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终身学习打好惯,为医护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能用网络信息、相关的参考书、专业杂志搜集信息,不断的积累知识。 3.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丰富临床经验。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2. 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中医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 3.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 【概述】 推拿疗法是医者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来调节机体的 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对绝大多数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和一些慢性内、妇、儿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但对于恶性肿瘤、结核、骨折初期、皮肤溃疡、出血性疾病、灼伤等、则是本法的禁忌范围。【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推拿手法虽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绝大部分手法应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一、持久 “持久是指手法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用,在足够的时间乃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断断续续,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积累到临界点,而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二、有力 “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因此,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之力。

三、均匀 “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必须保持相对一致,幅度不可时大时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用力不可忽轻忽重,应使手法操作既平而又有节奏性。 四、柔和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温柔灵活,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所以,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要缓和,手法不可生硬粗暴。 五、深透 “深透”是指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深透是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阻力,使手法的效应能转之于内,达到深处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以上几个方面,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患者肌肉的饿张力和组织的粘滞度,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是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常用的几种手法简介】 一、滚法 滚法是以小指掌指关节被侧附着在人体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吸定部位紧贴体表,频率为每分钟140—160次,使用于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土默特左旗人民医院

目录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㈠电脑中频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㈡超短波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㈢微波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㈣特定电磁波(TDP)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㈤牵引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㈥骨创伤治疗(磁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医特色专科治疗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