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

——王亚军主讲

绪论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历史上中国各种法律观点、学说和理论的内容、本质、作用、特点及其产生、发展演变和相互斗争、吸收、影响的过程和规律。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历史发展线索:

从上古三代到“五四”时期,历经奴隶制、封建制和半封建半殖民地三种

社会具体发展线索:

1、夏、商、周(西周)时期:

“恭行天罚”的神权法和“亲亲、尊尊”的宗法“礼治”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

儒、墨、道、法诸家争鸣1,儒家以孔孟荀为代表,主张维护“礼治”,提

倡“德治”,重视“人治”,对封建正统法律影响较大;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法律观为核心,“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赏当贤,罚当暴”刑赏论;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反对一切

人定法;

以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基于人

性恶的理论基础,主张“以法治国”,提倡“重刑”论。

3、秦汉到鸦片战争时期:

经历“以经决狱”、“以经注律”、“以经立法”三个阶段的历史发展,中国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正式形成。

4、鸦片战争到“五四”近代法律思想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面对民族危亡,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

先进人物,他们要求抵抗外来侵略,大胆批判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主张“师

夷长技以制夷”倡导“变法图强”;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革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在革命后期颁布了《资

政新编》,全面阐述发展了资本主义思想,提出实行一些资产阶级法制度主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出现;

中日甲午战争后,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梁谭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变法维新;

1司马谈对百家分类为: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六家;刘歆分为十家,增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冯友兰将司马谈六家套用刘歆的观点,认为:儒家流盖出于文士;墨家流盖出于武士;道家流盖出于隐士;名家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流盖出于方士;法家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倡导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特点:

1、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指导立法。

2、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3、等级特权观念浓厚。

4、“重德轻刑”和“重义轻利”。

四、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意义:

1、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史学研究三层世界,一历史是什么;二历史“为什么是什么”;三历史能为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提供什么,更着重在于第三层意义。此外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指出:“若一民族对以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

2、从法学的角度出发:美国法学家庞德《法理学》指出法律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方法有四种(分析方法、历史方法、哲理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方法即是“通过研究法律的过去揭示当代的法律原理”,也是史学第三层世界的反映。

五、参考书目:

1、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郭建:《獬豸的投影——中国法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刘星:《中国法律思想导论-——故事与观念》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中国法制出版社。

第一章、夏、商、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中国古代的神权法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极力鼓吹秉承“皇天”的旨意(天命)来统治人民,“有夏服天命”、“有殷受天命”、“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之说。

一、夏商时期的“天命”、“天罚”思想:

夏启征讨有扈氏发布《甘誓》:“威侮五行,弃怠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殷商“率民以事神”,鼓吹“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说简狄食燕子卵生

下商先王契,宣扬天帝与祖宗神的统一。

二、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王朝的更迭,面临两大难题需要解决:一是“(天)上帝”是商王的祖宗神,现为何又转归周王;二是受“天”保佑的商王为什么会王冠落地呢?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新的君权神授的理论

阐释,解决武王伐纣的革命合理性,以“德”为媒介,为后世的王权转移提供

理论依据。

同时也意味着神权的动摇,仅凭神权不足以维系统治,西周统治者开始重

视民心向背,作为统治者有德或失德的标尺,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怀保小民”。

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的施政方针:

其一、要求施“德政”:勤政、惠民、裕民、任贤;

其二、要求“慎刑”:罪刑相称的“中罚”、区分故意“非眚”和过失“眚”初犯(非终)和惯犯(惟终)、慎重断案、疑罪从轻等。

第二节、西周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的行为规范。

一、宗法制:

1、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确立

2、分封制:“封国土、建诸侯”的金字塔等级的“世卿世禄制”

受封者一是同一血缘亲属、二是因功受封的异姓诸侯(联姻强化联系)

二、“礼治”的思想:

1、周公制礼:

对夏商以来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整理、补充,厘定成一套维护宗法等级

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起到“经国家、定社稷、

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

《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2、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维护父权)、“尊尊”(维护君权)、长长(小辈

敬重长辈)、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其后演化为封建“三纲”

《礼记·礼运》具体表述礼治思想具体体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3、适用原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礼与刑的关系:“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法律思想

一、时代背景简介:

政治上,“礼崩乐坏”,“周室衰微”,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经济上,井田制破坏,“私田出现”

文化上,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治国之道。

二、从“礼治”到“法治”的变革,在上层领域中集中体现在两点:

一者变贵族世袭特权的宗法等级制为按功劳大小来授爵位的封建官僚等级制;

二者变分封制为郡县制。

第一节、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一、管仲的法律思想:

1、生平简介:法家的前驱,“管鲍之交”、“辅佐齐桓公奠定霸业”

2、法律思想: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大兴渔盐和铸铁之利;

“相地而衰征”改革赋税制度;

奖励耕织和发展工商业。

(2)立法须“令顺民心”

管仲认为,要使人民遵守法律,就必须使人民感到有利可图,做到“俗之

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以期“令顺人心”。

为了保证法令的实施,基于“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必须重视赏罚“劝之

以赏赐,纠之以刑罚”:

一方面反对“任人惟亲”,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另一方面对胆敢“不用政令”、“寡功”、“政不治”的官吏绳之以法,突破

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

二、子产的法律思想:

1、生平简介:“闻哭辨奸”轶事

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法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他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其次,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最后,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明确肯定了法律对于限制贵族特权的重要作用,为后来法家“一断于法”理论创造了前提。

2、法律思想:

(1)内政改革:“作封洫”(重新划分田界);确立国都内外上下尊卑等级秩序;“作丘赋”(征收军赋,肯定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2)铸刑书,公布成文法。针对叔向“国将亡,必多制”的批评,回答“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3)宽猛相济:宽即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和暴力镇压。“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的闻过则改的见解。

“不怕水怕火”典故告诫继任者子大叔。其立场的改变可能是因为一是对自己所行的德政丧失信心;二是认定子大叔不是德者,要他舍宽而取猛。

三、邓析的法律思想

1、生平简介:

邓析在子产执政时曾任郑国大夫,是一位具有法家思想萌芽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荀子非·十二子》谈到: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反对将先王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反对礼治的思想家。

2、法律思想:

(1)私制竹刑

欲改旧制,私造“竹刑”。他比子产还要激进,对子产所推行的一些政策不满,曾经“数难子产之政”。甚至对于子产的铸刑书他也多有批评,于是自编了一套更能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的成文法,刻在竹简上,人称“竹刑”。竹刑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古人的评价即可看出,它是要改变郑国的旧制,既不效法先王,不肯定礼义,也不接受当时国君的命令,只能是体现新兴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东西。

(2)私家传授法律:

传授法律知识,承揽诉讼。邓析还聚众讲学,向人们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并帮助别人诉讼。《吕氏春秋》说:邓析“与民之有讼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相当于收取律师诉讼费,大家发现干这项工作收益不错,于是又纷纷参加他的法律培训班。他擅长辩论,有人称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但广大民众对于他的成功却十分敬佩。在诉讼的过程中,他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在他的倡导下郑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郑国大乱,民口欢哗。”对当时的统治者造成严重威胁。郑国执政者驷颛杀邓析而用“竹刑”的结局

第二节、儒家的法律思想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共性:

先秦儒家与秦汉以后的儒家之分。

先秦儒家是诸子百家之一,信奉孔子学说的一个学派,“儒者”即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懂得周礼,以“相礼”为业的人士。

孔子死后,儒家分八派,后世只有思孟学派(孟子)和孙氏学派(荀子)影响较大。儒家学说主要汲取西周“礼治”思想和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

1、维护“礼治”:

(1)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名分。

孔子主张“正名”,反对僭越,反对以下犯上。孟子宣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荀子“贵贱有等,长幼有差”

(2)主张“亲亲相隐”

(3)礼是“承天之道”。

体现天道的礼具体为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2、提倡“德治”:以德服人的“王道”

(1)省刑罚、薄赋税(君民乃舟水关系)

(2)重教化,反对不教而杀

(3)宽猛相济,德主刑辅(并不否定刑罚的必要性)

3、重视“人治”:贤人治国论

(1)为政在人“人存政兴,人亡政息”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惟仁者宜在高位”人治论

(3)“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认为:

其一是法对治理国家虽然很重要,但法毕竟是人制定的,“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其二即使有良法,也得靠人来掌握和贯彻,否则成为具文,“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其三国家大事复杂多变,法既不能概括无遗,又不能临机应变,完全仰仗

人的灵活运用。

孔子纳“礼”入“仁”的法律思想:

生平简介:其先祖为商朝皇族微子,三岁父死,“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1《论语·为政》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其五十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司寇、司空、中都宰等职位,是其一生中惟一从政的时期。五十四岁时,被一场

政治阴谋迫害辞官,周游列国十四年之久。六十八岁归鲁,将主要精力倾注于

教育和学术事业,享年73岁。

一、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

1、从孝悌、忠恕到“仁者爱人”:

仁是最高道德准则,“仁者爱人“即孔子心目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处理家庭关系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处理君臣关系即“君使臣以礼,臣

事君以忠”;处理同辈一般人关系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爱人是由近及远,有等级的,目的维护礼的核心“亲亲”和“尊尊”。

2、“克己复礼为仁”:(体现了其思想到保守性)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痛斥鲁国权臣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反对晋国铸刑鼎)

复礼是孔子改造后的“周礼”:其一主张对人民也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其二主张举贤才,参与国政,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旧传统。

二、“为国以礼”,“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礼治思想:

1、要求为政必先正名,纠正各种违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名分的混乱现象,严格遵循礼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反对僭越和以下犯上。

2、主张“亲亲相隐原则”(小典故:直躬告发父亲攘羊,孔子曰“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此举遭到法家韩非的反对,认为父子相隐是“私”而不是“公”。

1“贱”是指他贫困家境,“鄙事”是指他曾经干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差使。

3、反对“铸刑鼑”,坚持“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的旧传统,针对晋国赵鞅、荀寅“铸刑鼎”的举措,反对理由有二:一是刑法不向百姓公布的“刑不

可知,则威不可测”,以便贵族处罚平民和奴隶时可以不受约束;二是反对这部成文法的本身,其内容是晋国的“乱制”。

4、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体现孔子反对分裂割据,实现大

一统的思想。

三、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

孔子力求发挥道德感化的作用来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以挽救礼治和实现统一,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指统治者用政令和刑罚手段治理人民,虽可使人不敢犯罪,但并不懂犯罪可耻如果用道德感化并加以礼教,老百姓就会感到犯罪可耻而愿顺从。即主

张“德主刑辅”。具体体现为:

1、“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也是预防犯罪的最好手段;(孔子分析犯罪的原因有二:针对统治者贪婪无厌,横征暴敛,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人民贫困,失去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

2、重教化。孔子基于人性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有教无类”,礼义道德的教化,能够“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缈”。

3、“德主刑辅”:礼德与刑罚相比,孔子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含义具体:其一、礼德是根本,“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其二、效果来看,刑罚只能事后处罚犯罪,而礼德能够防患于未然,礼的教化“使人日徙善远恶

而不自知。”其三、先教后杀,先德后刑,反对不教而杀。

德主刑辅的理论体现在: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宽猛相济”、提倡刑罚适中。四、“为政在人”的人治思想:

重视统治者个人的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严律于己,统治者“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后世即有墙头草之说)

举贤才要做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之义)”,以弥补“任人唯亲”

的不足。(小典故:孔子对晋国执政者魏献子委派的十个县大夫,既有宗室贵族,也有其他贤者,表示称赞。)。

重人治,轻法治,主张贤人治国论。“为政在人”则“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

孟子“仁政”的法律思想

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和“断织教子”的故事,但无法考证,是子思的

弟子的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孔子的弟子曾参)属于儒家思孟学派。中年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施行“仁政”未果,晚年回邹国定居授徒至死。

孟子的礼治思想承袭孔子的礼治思想,坚持“亲亲、尊尊”主张“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周游列国游说“仁政”和“王道”,但是当时处于战国中期“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

孙膑、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退而做《孟子》七篇。

一、“性本善”的人性论1:“孺子入井”

二、“仁政”理论:以德服人的王道

1、反对“杀人以政”,重视道德的感化作用,相对轻视法律的强制作用。教以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可做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2、主张“薄其税敛”和“民有恒产”施民于仁政,以争取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3、“民贵君轻”和“暴君放伐”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旨在提醒国君要重视民心向背,实行仁政。

“暴君放伐”的革命论。汤武革命非臣弑君,而是顺民意诛杀“独夫”(独夫

即贼、残之人,贼者,败坏仁的人;残者,败坏义的人)的革命义行。

君臣的关系应该对等,臣对君不应盲从,更不应愚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

视君如寇仇。”

三、“尊贤使能”的“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君主必须是仁者,鼓吹禅让以求贤德君主;大臣也是贤者,主张破格用贤“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吾夷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主张“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但过分夸大当权贤人的作用,

贬低法律的作用,将国家的治乱维系在君主个人的好坏,而不在于法律的好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唯心论断。

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

荀子,字卿,赵国人,大抵四十以前治学,五十前后周游列国,也曾打破“儒者不入秦”的惯例,访问过秦昭王和秦相范雎,六十以后应楚国春申君邀请,终老于兰陵。

与孟子同为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但历史地位大不相同,原因有二:主张性

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相逆;法家韩非、李斯均出于荀子门下,韩、李则是引导

秦朝暴政的首脑人物。

一、“明分使群”和“化性去伪”的法律起源论:

“人定胜天”是因为人能合群,必须组成社会,人类组成社会后,依靠“分”维持社会秩序。“分”则包括“士、农、工、商”社会分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贵贱长幼”社会等级名分。

人的本性是恶的,为了使人分工合作,“明分使群”,互不争夺,各守本分,就需要“化性起伪”,产生了礼、法。

二、“治之经,礼与刑”的“隆礼重法”论:

1、重礼治:礼一是“养”(解决欲多而物寡的矛盾)、二是“别”,公开维护等

级制度。实行礼治的举措:平政爱民、节用裕民(授田于民、不违农时、减轻

赋税、开源节流)

2、法治:主张制定公布成文法;信赏必罚;赏必当功,罚必称罪;主张严刑重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三、“有治人,无治法”的贤人治国论:

其一:为政必须尚贤:主张君主集权(君主是贤者);君主不应独揽一切,要有贤能的宰相;君臣关系,主张“从道不从君”,君主有过,臣下应该犯颜直谏;主张“尚贤使能”破格用人。

其二、“有治人,无治法”的含义

1、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2、即使有良法,还得靠人来掌握好贯彻,“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

则存,失其人则亡。”

3、法律不能概括无遗,又不能随机应变,依仗人的灵活和当机立断,“其有法

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

四、理论基础:“性恶论”,要运用礼义所产生的教化功能,来矫正人的阿行,使人受礼义的节制,以免流于贪婪。

第三节、墨家的法律思想

一、儒墨对立:

墨子生平,太史公司马迁在不朽的《史记》中,对儒、道、法三家的创立

人及其继承发展者都著有专传,虽然对诸子各家记载的内容详略不同,更有甚

的是对于儒家学派创立人孔子的一些著名的学生,都列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加以介绍。惟独对于墨家的创立人墨子,《史记》非但没有为他单独立传,只是仅仅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仅仅着墨寥寥二十四字的介绍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御守,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这与战国时期为一大显学的墨家的创立者的历史地位,实在是太不相称了。

儒家的道理,有四点足以毁坏天下:第一,儒家认为上天不神灵,鬼神不

神明,因而对天鬼不尊敬,所以上天和鬼神都不高兴。这种主张足以令天下毁坏;第二,儒家主张厚葬久丧,制作极厚的棺材,做许多的衣服棉被去装敛死者。送殡的人很多,出殡像搬家一样热闹。父母妻子死去,守孝三年,哭泣不已。居丧者身体虚弱,必须搀扶着才能站起来,拄着拐杖才能够行走,耳朵也

听不清楚,眼睛也看不明白,足以令天下毁坏;第三,儒者喜欢唱歌跳舞,爱

好逸乐,这种作法,也足以令天下毁坏;第四,儒者以为命由天定,富贵贫贱,寿考夭折,都有命中注定,甚至国家的安危治乱,都是有命中注定,非人力所

能勉强。王公大人如果相信有命论,一定不再勤政治国;老百姓如果相信有命论,一定不再勤劳耕作。这种理论,也足以令天下毁坏。

针对儒学的弊病,“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子,便把“非儒”为目标,确立了墨家“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十论。

《墨子·鲁问》载:墨子弟子魏越即将出发到各国游说,临行问墨子见到

各国国君须讲些什么?墨子告诉他,如果此国家十分混乱,要讲“尚贤”、“尚同”;国家陷入经济困境,要讲“节用”、“节葬”;国家正沉溺于享乐而变得懒惰,要讲“非乐”、“非命”;国家失礼,要讲“天志”、“明鬼”;国家热衷于侵

略战争,要讲“兼爱”、“非攻”。

贯串墨家整个学说思想的核心,就是“兼相爱”和“交相利”。这不但是墨

翟用来构筑其理想社会的基石,也是他的法律思想的指导原则。

二、墨家法律思想:

1、“天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兼爱、非攻”

大乱之世,“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和“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的根源在于“天下人皆不相爱”。反对“兼爱”的儒者曾非难墨子道:“兼爱的主张虽然很好,却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要使人们做到兼爱,就如同让人们提举泰山、跨越黄河、济水一样困难。”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完全可以实现“兼爱、”。其理由有三:

其一,兼爱的学说,古代社会就实行过,从上古流传至今的文献,其中不

乏记载了许多事迹,都可以说明上古圣王禹、汤、文、武治理天下的时代,天

下实现了“兼相爱,交相利”。譬如夏禹治理天下时候,洪水泛滥。他不忍心看见百姓遭受洪水的灾害,于是亲自拿着盛土器和锄头,率领部属堵塞洪水,疏

通江河,沟通四夷九州。他跋山涉水,走得腿肚子肉都没有了,小腿上的毛也

磨光,这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要消除人们的灾害,让人们能过上安居

乐业的生活。

其二,“君说之,故民为之。”只要诸侯国君能够效法上古的圣王,以身作则,上行下效,不难实现兼爱。墨子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晋文公非

常节俭,喜欢穿粗布衣服,于是晋国的臣子都穿粗布麻衣;楚灵王喜好身材苗

条的人,于是臣子每天只吃一顿饭,节食束腰;越王勾践好勇士,战斗中亲自

擂鼓助威,士卒个个赴汤蹈火。士卿穿破旧衣服,臣子节缩饭量,将士以火烧身,这些事情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君好臣行,只要国君喜欢并带头提倡,

即使再难办的事情,臣子也都能够千方百计的做到,这无非是迎合上面的意思

而已。“兼相爱、交相利”,做起来对大家都有利,而且也十分容易做,然而就

是不能推广起来,主要的症结在于国君不喜欢这样做。如果国君带头“劝之以

赏誉,威之以刑罚”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那么天下之人,必然如云从风。

其三,《诗经·大雅》中说“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爱别人的一定会被别人爱,而憎恨别人的也会被别人所憎恨的。

兼爱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世界,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非攻”,讲究“守”的自卫战争(“止楚伐宋”典故),但没有意识到当时通过兼

并战争实现统一的历史进步性。“非攻”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第一,他们并不懂得产生战争问题的社会阶级根源,而把战争归结为人与

人不相爱的道德品质问题,并企图用“兼爱”思想去说服诸侯终止战争,这显

然是徒劳无功的幻想。

第二,他们看到了战争的破坏性一面,并且非常强调这一面,而看不到战

争在一定条件下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面,特别是革命战争对历史的巨大

推动作用,这就有可能使他们的“非攻”走向“非战”,发展到反对一切战争。

第三,墨家的理想是希望全中国能够和平、统一,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中国的统一只能通过兼并战争的发展才能实现。因此“非攻”思想在客观上却有利于分裂割据局面的保持。

2、“一同天下之义”法律起源论:

墨子在《尚同》篇中,详细论述了国家和法律的起源问题。墨子认为,在

国家和法律没有产生以前,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

非标准,一个人有一个想法,十个人就有十个想法,人与人之间彼此不信任,

互相残杀,甚至连父子兄弟之间也毫无亲情可言,人类社会就如同动物世界一

样混乱。

为了避免社会继续混乱下去,人们就选择社会上的贤人,立为国君,国君以下设立三公。由于国家疆域广大,情况千变万化,是非利害之争很多,仅凭一两个人之力管理不了,又设立诸侯,直到乡长、里长。这样,一套完整的国家组织机构出现了。有了君主和国家各级官吏,自上而下,统一政令,统一思想,实现“天下一义”。换句话说,也就是有了国家组织以后,国君为了统一政令,实现“天下一义”,就需要颁布“宪令”、设置刑罚,因此,国家的法律就产生了。

3、“尚贤”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任人惟贤”用人机制下,一方面,每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无论其出身多么贫贱,只要通过后天努力奋斗,成为一名贤者,都会有步入仕途的机会;另一方面,处于“厚禄尊位”的王公大人,勤于政事,否则,随时有可能因为政绩不佳或因后来者的竞争而被免职。有了这样的贤人,国家何愁不治?因此,从这两方面意义进一步说明:“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4、“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和“杀盗人非杀人”。

(小典故:《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一小故事:墨家“巨子”年老之时,居住在秦国。他仅有的独子在秦国杀了人。当时在位的秦惠王考虑到巨子没有其他儿子,就打算赦免的儿子,并劝腹朜原谅儿子杀人的罪行,腹朜拒绝秦惠王的建议,说:“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墨家禁止杀伤人的,大王虽能赐他免受国家法令的惩罚,但我作为墨者的首领,不能不执行墨者之法。”腹朜依照墨家之法,处死了杀人的独子)

《墨子·小取》中,提出“杀盗人,非杀人”的命题,也就是不反对杀盗人。墨家认为盗窃行为,违反了“不以其劳获其实”原则,不劳而获,构成了犯罪,理所当然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可以自行刑杀之。为了把杀盗人与杀无辜的行为区别开来,墨家主张的“杀盗人,非杀人”,实质上是指杀死有盗窃行为的人,不是一种杀人行为。

5、“利民”的经济立法思想:

其一,要求“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和“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家认为人的贫富不取决于命,而是取决于人们是否努力生产,只要人们积极从事劳动,做到各尽所能,就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执政者在立法时,必须以此为指导。

其二,“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家提出“节用”的观点,认为生活资料以能满足需要为止,不应该生产过多的奢侈品供人们过分的享受,坚决杜绝浪费。墨子强调古代的圣人治理一国,则一国可得加倍的财富;治理天下,则天下可得加倍的财富。财富成倍的增长的原因,并不是对外扩张,掠夺邻国土地和资源,而是就本国内,省去无谓的浪费,“去其无用之费”,即“节用”,就足够将财富增加一倍了。

墨子进一步提出检验立法“利民”与否的依据是“三表之法”。

第一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要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是非,不能只凭人主观的印象,而要有历史的根据、前人的经验:

第二表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要求以老百姓的经验事实作为评判事物真伪是非的标准;

第三表是“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运用理论于

社会政治实践,看刑法与政令的实施效果到底是善与不善,对国家和人民是否

有利。

墨学中绝,销声匿迹,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思想上,“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脱离社会实际,无益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加上墨家学说体系中存

在一系列矛盾限制了其自身发展;行动上,墨家力主每个人都要过着“节用、

节葬”艰辛的生活态度违反了人之常情,令世人难以接受,加上墨家以身殉道、死不旋踵的执著态度也使他们自绝于身后。组织上,主张“非攻”的学术团体

具有浓厚军事性,导致游侠盛行,“以武犯禁”,为国法所不容,墨子死后,墨

家也缺乏一个真正卓越的思想领袖。如此诸多因素的合力之下,导致一代“显学”——墨家思想最终成为“绝学”。1

第四节、道家的法律思想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法律思想

生平简介: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提到三个人,即与孔子同

时而稍早的老聃、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和后孔子129年的周太史儋(同聃音)。

教人如何处人应世至理名言:

功成身退“功遂身退,天之道”;

戒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欲进故退;盈不可久;

祸福无门“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依”;

以柔克刚“柔软克刚强”;大智若愚。

老子法律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崇尚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应该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即要求:无为、不争、公正无私。

道:一是指万物本源;二是指有规律性;三是指治国、为人、处事的行动

准则。

1、“无为而治”:

无为是最理想的治国之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而民自政,我无事而民自正,我无事而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要求统治者无所事事,而是反对统治者恣意妄为,主旨即“不扰民”,“无为、无欲”“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政不要过多扰民,不要多事。

具体体现为:其一、反对统治者聚敛无度。告诫统治者立法定制要“一曰去甚、二曰去俭、三曰去泰。”(不要走极端,不要追求奢华,不要好大喜功),统治者为政应持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与儒家的“敛从其薄”主张相通。其二、反对兼并战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其三、愚民政策。即思想上消除人民的反抗意识,“是故圣人之治,虚

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甚至主张毁弃人类的文化成果,

最理想的政治状态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

1学者任继愈认为墨子政治主张存在三个矛盾导致墨学成为绝学:一是既为劳动者呼吁,有讲全社会同利,思想的特定阶级内容与普遍形式之间的矛盾;二是平等互助观念与等级观念同时并存;三是讲究实际,注

重实用,另一方面又富于幻想,迷信说教。周才珠认为有四点原因:一是墨家思想体系与统治阶级思想不

合拍,因而遭到统治阶级的厌弃与反对;二是其学说本身不能适应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与当时的经

济基础不协调;三是遭到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非难与排斥;四是墨家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的精神和

过于严格的组织形式为一般人难以接受和坚持。

之。”

老子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1的状态。人民无欲无知,人与人之间相安无事,无争无讼,社会秩序不用强制手段来为维持,这样法律和刑罚自然就不需要了。

2、否定“人定法”,抨击“礼治”、“法治”。

反对礼治: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所谓忠孝仁义道德规范都是社会病态的反映,统治者主张“礼”是维护贵族“有为”的工具,起不到“齐民”作用,反而是引起祸乱的根源。

反对法治,“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反对重刑思想,“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对人定法的要求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才能够符合“天之道”。汉初黄老思想“约法省刑”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即充分体现老子思想。但老子否定人定法,提倡复古倒退的做法违背历史潮流。

二、庄子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现实主义批判者)

1、主张绝对无为,否定法律、道德与一切文化,法律虚无主义的体现。

一是主张绝对无为:认为无为绝对好,有为绝对坏,仁政或暴政,王道或霸道都是有为政治,要不得。

二是主张取消一切制度和规范。主张人类回归自然,但返回原始社会,与鸟兽草木为一体,自由自在生活。

2、“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批判。

第四节、法家的法律思想

一、法家法律思想概述:

1、法家的思想先驱是春秋时代的改革家:管仲、子产、邓析。

2、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

前期法家指战国初期、中期的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前期法家的中心思想是:批判传统“礼治”,论证变法的重要性和正义性,探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诸侯国政权的途径,勾勒出“以法治国”的蓝图。多注重政治实践,兼政治家和思想家于一身,关心推行“法治”的实践问题,故前期法家的法律思想具有实践色彩。

后期法家是战国后期的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李斯。此时法家的宗旨是:总结变法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经验,在前期法家法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较为完备、系统的“法治”理论。后期法家已经有条件对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思想更具有理论色彩。

3、法家的流派:

时间上划分: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

地域上划分:齐法家和晋法家。受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的影响,齐法家重农而不抑商、重法而不全盘否认道德教育的作用;晋法家则重农抑商、严刑峻法、

1“小国寡民,虽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否认道德教育的作用。

理论上划分:法、势、术三派。按照韩非的见解,前期法家有三派: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论证推行“法治”的重要性,慎到、申不害则论证推行“法治”的可能性(政权和技术)。韩非则提出“以法为本”,法、势、术相结合的完整理论体系。

4、法家与诸家的关系:

(1)法家与儒家

法家是继墨家之后批儒、反儒最为激烈的派别,其对立表现为:

政治上,集权君主专制政体与宗法贵族政体对立;

治国方法上,“以力服人”与“以德服人”的对立;

法与人的关系评价上,法治与人治的对立;

法律原则上,“刑无等级”与“刑不上大夫”的对立;

法律形式上,成文法与判例法的对立。

(2)法家与墨家

在宗法贵族世袭制度面前,小私有生产者和土地私有者常常有许多共同语言,因此,法家从墨家直接继承了许多东西: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的集权专制思想;“不党父兄,不偏富贵”的平等精神;“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任人制度。

(3)法家与道家

借鉴了道家“无为之术”,加工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法治轨道。

二、“法治”理论基础:

1、法家的法律观:

(1)法家关于法律本质的理论:

一类认为,法律应该是公平正直的,如同尺寸、绳墨、衡石等度量衡一样,作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准则。《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也、角量也,谓之法”。《商君书·修权》“法者,国之权衡也。”

一类认为,法和刑应该结合,法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刑、赏同为保证法实施的手段。《韩非子·定法》“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

(2)关于法律起源的理论:

否定君权神授,法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众而物寡,基于“好利恶害”本性,导致争夺,为了避免纷争,立禁、立官、立君。

(3)关于法律的作用:

一是定分止争(慎到和商鞅的“逐兔论),以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制。

二是兴功(富国强兵)惧暴(以法律为手段镇压民众反抗),规定应该做和禁止做的行为规范。

三是一民(用法律统一百姓言行)使下(以法律规定那个义务役使百姓)的作用。

《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2、法家厉行“法治”的理论:

(1)“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2)“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进化观:

(3)“富国强兵”的功利主义:“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的残酷生存环境,富国强兵唯有颁布法律,鼓励耕战,使人民喜

农乐战。

3、法家推行“法治”的方法:

(1)“以法为本”,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但不可随意立法,应遵循立法原则:“当时而立法”;“因人之情,令顺民心”;“毋强不能”

(2)法令是唯一行为准则:

“布之于众”,公布成文法目的在于“使万民皆知所避就”外,还在“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

“法莫如一而固”;法令必须统一,不能政出多门,立法权归于君主,同时法令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法令具有绝对权威,“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法家主张君主要受到法律制约,并要求君主以身作则,带头奉法。各级官吏执法与否,影响到国家安危。

(3)善于运用刑、赏两柄:信赏必罚和厚赏重罚(不在于赏罚对象本身,而在于扩大影响);“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社会舆论的誉毁与法律赏罚相吻合);刑多赏少和轻罪重罚的重刑主义。

(4)“法、势、术”统一:韩非将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结合起来。

李悝和吴起的变法:

一、李悝的法律思想:

李悝,周定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战国时魏国(今山西南部运城一带)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据说曾师从于子夏。

任魏文侯相时在魏国的变法改革。李悝作为一个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并在魏文侯支持下积极推行。

在政治上,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李悝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要“夺淫民之禄以徕四方之土”。

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简单说来,尽地力就是统一分配农民耕地,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平籴法是国家在丰收时平价收购粮食储存,发生饥荒时又平价卖给农民,取有余以补不足,以防谷物甚贵而扰民,或甚贱而伤农。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法经》共6篇,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这是法家倡行法治的成功表现。李悝的《法经》,对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后世所效仿。《晋书·刑法志》便说:商鞅“受之以相秦”,而“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先秦思想学派的法家学说和我国传统法学,均以《法经》为奠基之作。

(1)“尽地力之教”和“善平籴”的思想:

(2)“食有劳而禄有功”

(3)著《法经》六篇:改变了“以刑统罪”的传统,转而以罪统刑。

二、吴起的法律思想:

亦是著名军事家(兵家),性格暴烈,急于功利。年少时因游仕而破家,为乡党所耻笑,杀谤己者三十余人。曾师从于曾叁,但因母亲死而不归守孝,儒

者鄙视。在鲁国为将,齐鲁交战时据传有杀妻求将之举。后入魏,屡败秦军。

后受陷害,被迫入楚,在楚悼王支持下,主政变法十年,悼王死后,被旧贵族

乱箭射杀于王尸之上。

1、“损有余而继其不足”的变法原则

楚国弱在于“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应该逐步废除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取消贵族三世以后子孙的爵禄;将一部分贵族迁往边远地区,“实广虚之地”,

打击楚国的贵族势力。

2、“明法审令”

严格依法办事,要求国君和各级官吏服从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公”,克服一己之利的“私”,大力整顿吏治。

商鞅的“法治”理论: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

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一讲帝道、二讲王道、三讲霸道,第三次秦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

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

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

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卬将军,魏割西河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

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驷即位,太傅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

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

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灭商君之族。

一、变法的历史观:“不法古、不循今”

历史进化观将人类历史分为上世“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中

世“上贤而说仁”的尧舜时代;下世“贵贵而尊官”的三代时期;今世“强国

事兼并,弱国务力守”的战国时代。力主“以力服人”的“霸道”。

二、基于“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主张“奖励农战”的富国强兵论:

三、“一赏、一刑、一教”论:

1、“一赏”即奖励只能施于农战和告奸,“喜农而乐战”,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2、“一刑”即“刑无等级”,反对“刑不上大夫”传统;

3、“一教”即取缔不利于农战的思想言论,使“富贵之门”只对努力农战的人

开放,将不利农战的“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视为“六虱”,予以严禁,并且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

专制。

四、推行“法治”的要素:“法、信、权”

1、“法者,国之权衡也”,即首先使法成为评判是非功过和行使赏罚的标准,国君也要带头遵守;其次公布成文法,力求家喻户晓(目的为了“万民皆知所避就”;“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

2、“信”即“信赏必罚”,取信于民。(徙木赏五十金的“政治秀”)

3、“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即推行法令要靠国家权力为后盾,必须尊君,主张君主集权,掌握行赏施罚、生杀予夺的大权。。

五、“定分”“立禁”的法律起源论:

“神农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后来出现了“亲亲而爱私”

和“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的混乱局面,圣人为了“定分”、“止乱”,划定土地、货财、男女的分界,并“立禁”、“立官”、“立君”,因而产生国家和法律。

法律的作用在于“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法律是“制民之本”。

六、“以刑去刑”的重刑论:

公开宣扬“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先刑而后赏;“刑九赏一”;“重刑轻罪”;“刑用于将过”;“不赦不宥”;“族刑连坐”“以刑去刑”的“无刑”论。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即社会良好的道德和习

俗的形成有赖于法治。

慎到的重“势”论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

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

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一、主张“民一于君,事断于法”。

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这样

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

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

二、提倡重“势”和“无为而治”。

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

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

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

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

在无为而治方面,主张“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慎到和申不害主张是相似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他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

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

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会导致谋反篡位的事出现。

“势治”论反应战国中期法家进一步要求建立和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

制的产物。

申不害的重“术”论

一、圣君任法而不任智:

二、君人面南之术:

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公元前337),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

思想家。韩昭侯任之为相,主政变法,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者称,是三晋时期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郑国灭

国之时,申不害年岁约在20—30岁之间。申不害相韩时,韩国已处弱势。韩昭侯即位不久,颇具雄心,任用贱臣申不害即为一例,申不害才华得有用武之地。

申不害认为“君如身,臣如手”,既然如此,君主仍要对付大臣是由复杂的社会斗争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臣下弑君,酿成习气。残酷的现实告诉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民众或敌国;而是来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诫君主,对君臣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

如果以术来联通势与法,就如虎添翼,无论动静,都会使臣下慑服。

他的术分两类,一类是控制术,“阳术”。像前面提到的“循名责实”,就是规定职责,考校监督官员既不许失职,也不许越权(韩昭侯典故)。还有如君主以静治动的,无为而治的,这些属于领导管理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另一类是搞阴谋,弄权术,即驾驭臣下防范百官“阴术”。玩弄权术,当然不是自申不害开始,但他是第一个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者,这在官场的政治斗

争中,很受历代统治者的喜爱。但从本质上说,无补于稳固政权。因为既然有

驭臣之术,必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

法家集大成韩非子的法律思想

韩非生平:(1)口吃;(2)荀子的学生,与李斯同门;(3)喜好刑名法术,归本于黄老;(4)屡次上书韩王,未被进用;(5)善著书,《韩非子》五十五篇;(6)书传到秦国,赢政读了《孤愤》、《五蠹》感慨:“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也。”因秦图攻韩,韩非出使秦国,劝秦王赢政伐赵,任务没完成,被秦王留在秦国,遭到李斯猜忌,李斯与秦相姚贾1合谋陷害韩非,韩非被迫自杀狱中。

一、“不务德而务法”的“法治”理论:

1、“法与时转则治”的历史观:

经历“上古之世”(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中古之世”(夏

禹治水)、“近古之世”(殷周时期)、“当今之世”(战国)四世的发展变化,民

情风尚完全不同,“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不同时代就

1对丞相姚贾的人身攻击“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

应有不同的治国方略,周文王和徐偃王同行仁义,一个王天下,一个却被楚王

灭国。“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就是“守株待兔”的蠢人。反对儒家、

墨家称道尧、舜,空谈尧、舜。尤其儒家宣扬禅让天下之事,不足以证明古人

道德品质高尚,而是贵为天子也是特别辛苦,远远不及现在一个县令。

(五蠹是指:1、学者,指儒家;2、言谈者,指专逞口舌的说客和纵横家;3、带剑者,指墨家由巨子领导的游侠集团;4、患役者(逃避耕战依附于豪门者);

5、工商之民。)

2、“人民众而货财寡”的人口论:

3、“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利欲表现于父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计之长利也。”

利欲表现于医师、舆人、匠人“医善吮人之伤,舆人成舆,欲人富贵,匠人成棺,欲人夭死。”

利欲表现于君主与人臣之间“富贵者,人臣之大利”

韩非否认儒家所谓不计利害关系的仁义道德,不承认圣人的存在,尧、舜

禅让,并非道德高尚,而是当时做天子是无利可图的苦差事,而现在即使是一

小县令的职位也不愿放弃。出于经验之察,确为人性的一部分,但将之作为人

性的全部,较为偏颇。在肯定人性自私自利的基础上,赏、罚的有效性才能获

得保障。

二、、“以法为本”的“法、势、术”三结合体系:

1、实行“法治”,必须“以法为本”:

欲实行在“法治”,须有法即“明法”:

其一,按照“法”的精神,制定成文法予以公布;“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

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既可遵循,又可防止官吏专横徇私;同时要求

统一法令(地域上统一,反对地方官立法;时间上统一,不能前后矛盾),韩非曾批评申不害“徒术而无法”,韩国一直较弱。

其二,成文法颁布后,要贯彻执行,唯一有效的办法实赏、罚。沿袭了商鞅的

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厚赏重罚(在于扩大刑罚的影响,起到杀一儆百多作用)、“以刑去刑”,反对儒家“重刑伤民”的论点。

2、“抱法处势则治”:

推行法令,必须有权力,即“势”,极力主张君主集权。人主必须“擅势”,必须集权,不能与臣下“共权”,否则“上失其一,臣以为百”,“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

再者“人治”的好坏取决于人君之贤否,远不如“法治”有保证。贤君千

世一出,大多数君主是中主之君,实行“人治”,无法治理好国家,实行“法治”只要“抱法处势”,也可治理好国家。

君主能够立法和行赏、罚两柄,以君主掌握权势为前提。告诫国君万万不

可失去赏、刑两柄,齐简公失去赏权被田常所灭,宋桓侯失去刑罚权被子罕劫杀,君主失去赏、刑两柄之一尚且如此。“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 如慎到所言生于君主之位是“自然之势”;韩非则看重的是法与势结合是“人设之势”。

3、“法”与“术”,皆不可一无之具:

术,即是指君主怎样才能牢牢掌握政权,贯彻法令,防止臣下阴谋篡权个

阳奉阴违,从而实现法治的方法、策略和手段。

韩非认为君臣之间“上下一日百战”,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使臣下奉

公守法以实行“法治”,就必须有一套驾驭臣下的“术”,例如“疑诏诡使”(使用诡诈手段考察臣下是否忠诚);“挟知而问”(用了解的事情询问臣下,测试

其言行真伪);“倒言反事”(说反话做反事来试探自己怀疑的事情);“广设耳目”(鼓励互相监督告奸)。

防范身边“八奸”:同床(君主夫人);在旁(身边宠信的“优笑侏儒”);父兄;养殃(臣子满足君主狗马声色嗜好);民萌(散公财以说民人);流行

(买通本国他国辩士,以文巧之言为臣子说话);威强(臣子养死士);四方

(借他国挟持本国国君)。

尤其位重权高的臣下以“三节持之”,一曰质,以其妻子儿女为人质;二曰镇,以高官厚禄暂安其心;三曰固,使臣下相互牵制。最终“除阴奸”,暗杀解决。

韩非批评商鞅最大缺点“徒法而无术”,虽使秦国强大,但“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迟迟不能统一天下,故进一步发展了申不害“术治”(韩非批

评申不害“徒术而无法”,失去了判断察奸的标准和进行赏罚的依据):术是指任免考核臣子的方法,用“循名责实”的办法考察臣下是否忠于职

守和遵循法令,过犹不及。以言、事、功三者相互验证“群臣陈其言,君以其

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得陈言而不当”。以防类似东郭先生之流滥竽充数,通过考核,君主运用赏罚大权对名实相符者行赏,对名实不符者施罚,这是

“知奸”和“禁奸”的有效方法,君主既可察觉臣下是否失职,也可觉察臣下

是否越权。如韩昭侯处罚典衣(失职)与处死典冠(侵官)的故事。

总之,术大致包括:权势不可假人;深藏不露;把人当成坏蛋;毁坏一切

伦理价值;力行愚民政策;罚须严峻,赏须审慎;必要时不择手段。

积极意义:奠定了中国政治哲学的基础、富有创造精神、尚变的历史进化论。

对后世的负面影响:对权力的极力崇拜,“官本位”主义;反智论,导致愚民政策;(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齐法家——《管子》的法律思想

一、关于法律的基本观点:

“法”的定义:“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法者,天下之仪也。”“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是客观标准和行为规范。

法律的作用:“兴攻惧暴”和“定分止争”;“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即法是君主用来劝善止暴,确定人们权利义务,保护私有财产,役使人民和

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

二、“以法治国”的“法治”内涵:

人性论为法治的理论基础。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重视承认道德教化的作用。

三、“法”、“势”、“术”相结合的“法治”方法:

1、君主拥有立法权,不可随心所欲立法,应以“道”立法:顺天则、从民情、量民力、立法统一、严肃和具有相对稳定性。

2、基于人性论基础出发,推行法令主要靠刑、赏两柄:

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笔记 自考模拟题 自考讲义【优质】

00264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 杨鹤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第二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第四章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五章墨家的法律思想 第六章道家的法律思想 第七章法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编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八章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第四编封建社会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一章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二章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第十四章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五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十五章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六章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 第十七章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八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九章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 第二十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1.1.神权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为A.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B.形成于夏代,灭亡于西周C.形成于殷商,极盛于西周D.形成于西周【A】1.2.夏禹的儿子夏启以暴力夺取王位,因同姓有扈氏不服,大战于甘,作《甘誓》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这反映了A.夏代已有刑罚出现B.夏代奴隶主争斗十分激烈C.夏代奴隶主贵族已有“天命”、“天罚”思想D.夏代已出现皇帝【C】1.3.“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在当时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被称为A.祝B.天C.上苍D.上帝【D】 1.4.殷商奴隶主欺骗人民主要利用的手段是A.“明礼仪”B.“修来世”C.“占卜”D.“敬天”【C】1.5.殷商统治者的刑罚观是和天命神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敬鬼神”是为了使民A.“明礼仪”B.“畏天命”C.“畏法令”D.“修来世”【C】 1.6.“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体现了“代天行罚的思想”这出自____之口。A.夏启B.夏禹C.周文王D.商汤【D】 1.7.西周“以德配天”中实施“德”的手段是指A.敬天B.祭祖.C.保民D.不攻伐【C】 1.8.提出“以德配天”理论的思想家是A.周公B.管仲C.邓析D.孔子【A】 1.9.对夏、商、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神权法思想极盛于夏朝B.商取代夏的统治,使神权法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C.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动摇是因为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思想D.周公之所以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命题是为了解释天命应该并可以为西周承受【D】 1.10.“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所反映的法律思想是A.天命无常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D.天下大同【C】 1.1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A.西周B.夏C.东周D.商【B】 1.12.西周“以德配天”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A.神权的某种动摇B.神权的更加稳固C.神权已经被抛弃D.神权根本没变化【A】 2.1.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A.嫡长继承制B.分封制C.世卿世禄制D.君权神授制【A】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反映"礼"最初只是一种 A.部落狩猎活动 B.宗教祭奠仪式 C.家庭饮食活动 D.地方自治活动 2、鉴于殷商的灭亡教训,周公主张 A.重刑辟 B.明德慎罚 C.杀无罪 D.杀无辜 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出自 A.《论语》 B.《管子》 C.《孟子》 D.《庄子》 4、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的一个重要论据是 A. 国小而逼,族大宠多 B.为善者不改其度 C.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D.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 5、下列符合孔子法律思想的表述是 A.礼乐兴,则刑罚不中 B.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C.刑罚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该说法出自 A.《墨子?天志》 B.《墨子?明鬼》 C.《墨子?夭道》 D.《墨子?非命》 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该种思想属于 A.法家 B.道家 C.兵家 D.儒家 8、"刑无等级"作为先秦法家的思想命题,体现了法律的 A.自由性 B.平等性 C.等比性 D.自然性 9、商鞅认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与之相近的是 A.孟子的性善论 B.庄子的自然论 C.孔子的礼治论 D.荀子的性恶论 10、"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的说法出自 A.《汉书?贾谊传》 B.《新语》 C.《新书》 D.《新序》 11、陆贾为汉初统治阶级提供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其代表作是 A.《新语》 B.《新书》

《中国法律思想史》读后感

读《中国法律思想史》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摘要: 通过阅读《中国法律思想史》,对中国法律史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从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此之后的各个朝代,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再到汉朝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它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相适应,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法律化、法律儒家化的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的形成。在封建司法领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更是贯穿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始终,自汉代以后,历经唐朝,魏晋南北朝,直至明清,一直是历代封建王朝司法活动的指导思想,我国古代法律中很多具体措施,都反映出了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法律有则会深刻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我国现代法制建设中,儒家思想也对我们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法律儒家化 前言 儒家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个学派。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在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之际,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后世的发展中,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经过各个朝代的继承和发展,被统治者加以发挥和利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制定法律政策治理国家的思想依据。儒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法律思想、原则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现代的法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产生及其内容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基本思想是建立、维护以伦理纲常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儒家创始人孔子尊崇“ 周礼” ,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C )。 A.德治思想B.人治思想C.礼治思想D.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B )。 A.男女有别B.亲亲、尊尊C.嫡长继承D.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A )。 A.兼相爱、交相利B.尚同、尚贤C.天志、明鬼D.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B )。 A.严刑峻罚B.无为而治C.小国寡民D.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C )。 A.孟子B.庄子 C. 苟子D.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B )。 A.子产B.商鞅C.贾谊D.孟子7.非的变法观点是( C )。 A.祖宗不足法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C.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 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B )。 A.重农主义B.重商主义C.重工主义D.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B )。 A.孟子B.斯C.陆贾D.吕不韦

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B )。 A.战国B.汉代C.隋唐D.宋元11.《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 )。A.道家B.墨家C.农家D.兵家12.颂重法主的主要容是( A )。 A.恢复肉刑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D.“刑九赏一” 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 )。 A.嵇康B.王弼C.郭象D.杜预14.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B )。 A. 天道B.礼C.经义 D. 人情 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C )。A.《法经》B、《九章律》C.《唐律疏议》D.《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C )。 A.理B.利C.势D.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 )。A.主恢复肉邢B.主取消肉刑 C.主扩大赎刑D.主取消赎刑 1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C )。 A.仲淹B.司马光C.王安石D.宋神宗19.元朝耶律楚材主治国用( C )。 A.法术B.权术C.儒术D.道术

2018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 (课程代码00264)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左传》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其思想本质是主张 A.君权神授 B.依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皇权专制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A.土地王有制 B.土地私有制 C.废分封,行郡县 D.废井田,开阡陌 3.“立嫡以长不以贤”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嫡长继承制 D.立宪制 4.管仲推行的“三选”制度,所突破的宗法原则是 A.亲亲 B.尊尊 C.男女有别 D.长长 5.先秦时期,“克已复礼为仁”的著名观点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颜渊 6.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两位代表人物是 A.孟子和庄子 B.管子和孟子 C.孟子和苟子 D.管子和苟子 7.下列曾影响到墨家思想的学术流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8。“以天为法,动作有为”的思想主张如自 A.《墨子》 B.《老予》 C.《孟子》 D.《庄子》 9.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 B.阴阳

西方法律思想史考试重点笔记

1---尼采: 当我们言及希腊人时,我们实际上就是不由自主地谈论现在与过去、 2---苏格拉底:为自己确立这样的一项使命: 克服诡辩派的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并建立一套以那种在客观上得到证明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实质性的伦理体系。 3---斯多葛派哲学的奠基人就是塞米特思想家芝诺,其将自然的概念至于其哲学体系的核心位置,即宇宙的实质就是理性,在她瞧来自然法就就是理性法。人作为作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本质上就就是一种理性动物,在服从理性命令的过程中,人乃就是根据符合其自身本性的法则安排其生活。 4---西塞罗就是伟大的法学家与政治家。真正的法律乃就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并且就是不变的永恒的。真正的法律乃就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就是不变而永恒的。通过命令的方式,这一法律号召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通过它的禁令,它使人们不去做不正当的事情。它的命令与禁令一直影响着善良的人们,尽管对坏人无甚作用。 5----圣·托马斯·阿奎那就是中世纪经院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她的学说至今仍可以被誉为就是罗马天主教神学、哲学、伦理观的权威解释。她的思想体系就是基督教圣经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巧妙结合的表现。 6----格劳秀斯把自然法定义为“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它指示:任何与合乎理性的本性相一致的行为就有一种道德上的必要性;反之,就就是道德上罪恶的行为。” 7----现代伊始,古典自然法学遇到了另一种理论的挑战;从某些方面来瞧,这种理论也就是那些与促进形成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然法哲学相同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力量的一种产物。它就就是国家理由的理论,并在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尼古洛·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得到了最有影响的系统阐述。 8----作为莱布尼茨(Leibniz)哲学理论的追随者,沃尔夫教导说,人类最高的义务便就是力求完善。对她来说,与努力促进她人完善相结合的自我完善的这种道德义务,乃就是正义与自然法的基础。自然法要求人们去做那些既有助于完善自身又有助益于完善其状况的事情。 9----孟德斯鸠所设计的政府权力分立与相互制衡的方案早在英国不成文宪法中就已得到了实施与遵循。在英国的政府制度中,行政权与司法权实际上要低于立法权,因为立法权被认为就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我们不用隐喻的说法,那就就是说,被孟德斯鸠错误地安置在现在英国的那种制度,注定会在美国首次形成”。 10----洛克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美国政府制度中的连结点,主要就是司法审查原则 11----让·雅克·卢梭出生在瑞士日内瓦城。就她坚信存在个人的“自然权利”而言,她的思想可以被划入自然法的传统、但就是,她抛弃了古典自然法的传统,至少在她的学说中有一部分就是这样的。因为她并不就是在保护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中,而就是在主权性的集体“公意”的至高无上性中探寻社会的终极规范的。12-----伦理上的或道德上的自由,意味着人之意志的自主性与自决;只要我们能够遵守铭刻在所有人心中的道德律,那么我们在道德上就就是自由的。这一道德律要求我们根据某一被我们希望成为普通之法的准则而行事。康德把这种道德律称之为“绝对命令”。她则把法律上的自由定义为个人对她人专断意志与控制的独立。她把这种自由视为人根据人性而具有的惟一原初的、固有的权利。 13----黑格尔把国家定义为“伦理世界”与“伦理理想的现实”。这个定义表明,黑格尔与康的不同,因为她不仅把国家瞧做就是一个制定法律与执行法律的机构,还从国家这一术语的广义出发把它视为发展一个民族伦理生活的有机体。这种伦理生活表现在一个民族的习惯、习俗、共同信念、艺术、宗教与政治制度中。14-----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第二阶段的标志就是,增加对政府职能的限制,以增进个人自由。政府的活动领域被逐渐地限制在执行契约与对当事人双方提供保护的范围之内。斯宾塞反对各种形式的社会立法与集体管制,并且认为它们就是对自然选择之法则不正当的干涉,而在文明的最高阶段,自然选择之法则应当就是具有无限的权威。 15-----边沁认为,政府的职责就就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的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乃就是判断就是非的标准”。 16------萨维尼在其名著《论立法与法理学在当代的使命》中,首次提出了她的法律观。法律绝不就是那种应当由立法者以专断刻意的方式制定的东西。 17---国际法就是实在道德,并非实在法。奥斯丁因此否认国际法的规则与原则具有法律的性质,这些规则与

2010年04月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C)1-2 A.禹刑 B.吕刑 C.汤刑 D.五刑 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A)1-5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B)2-12 A.族诛连坐 B.罪上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 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D)3-18 A.教化作用 B.宗教作用 C.社交作用 D.强制作用 5.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A)3-26 A.子产 B.叔向 C.慎到 D.商鞅 6.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 A)3-37 A.邓析 B.公孙侨 C.申不害 D.管仲 7.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 C)4-48 A.刑罚手段 B.禁制手段 C.教育手段 D.惩罚手段 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B)4-58 A.性善论 B.性恶论 C.双性论 D.无性论 9.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D)5-65 A.名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

10.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C)6-81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孙子 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 A)7-87 A.李悝 B.子产 C.邓析 D.商鞅 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 B)7-93 A.“法者,国之权衡” B.“不法古,不修今” C.“抱法处势则治” 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 1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7-87 A.商鞅 B.李斯 C.韩非 D.申不害 14.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D)8-116 A.《新书》 B.《论衡》 C.《新序》 D.《白虎通义》 15.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8-142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 B.“治国以礼义为先” 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 16.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 B)8-151 A.儒家学说 B.黄老学说 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 17.下列说法中,与王充“寒温非政治所为”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C)8-171 A.德主刑辅 B.以人为本 C.天命天罚 D.无为而治 18.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 D)9-184 A.医宗 B.律宗 C.法学 D.儒学 19.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B)9-195 A.援引比附 B.罪刑法定 C.引经决狱 D.德主刑辅 20.“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A)9-211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2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以德配天 2.嫡长继承制 3.亲亲、尊尊 4.礼制、法制、礼治、法治 5.礼、义、廉、耻 6.合礼合法 7.先教后刑、德主刑辅、以德去刑8.仁、礼9.仁政、省刑罚、薄税敛10.仁义、法数、类 11.天志、兼爱12.自然13.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15.立公弃私16.法、势、术 二、选择题 1.B 、 2.D 、 3.BCD 、 4.B 、 5. ABCD、 6.A 、 7.ABD、 8.BCD 、 9.ABC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6 x、7.×、8.√、9√、10.√ 四、名词解释 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法即效法,是肯定的意思。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 2、竹刑:指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 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3、.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 4、任法而治:即按照君主的主张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从而实现民务耕战,富国强兵。 指加重轻罪的刑罚。对轻罪采取重刑,人民就不敢犯轻罪,轻罪不能产生,重罪更不会出现,这就是用刑罚的手段达到了不用刑罚的目的。 五、简答题 1.简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仓廪实,则知礼节”说。管仲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对于国家的稳定极端重要,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 (2)政治法律必须“顺民心”说。他主张施政立法必须“顺民心”、“量民力”,从民的: (3)“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管仲认为,对过去的法制不能简单地废弃或否定,而要选择其好的方面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2 、简述儒家“为政立人”的人治论。 先秦儒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执政者,他们提出了“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孔子、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统治者的道德教化,荀子则着重对人和法的关系进行分析,强调法由人而定。 (1)圣贤决定礼法。孔孟认为,国家的治乱,礼法的兴废,都取决于圣君贤相,荀子则提出“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认为只有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没有离开人而能治理好国家的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 A.子产 B.夏桀 C.叔向 D.夏禹 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讲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 A.主权在民 B.君民共主 C.君权神授 D.天命无常 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 A.礼治 B.法治 C.势治 D.民治 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 A.世卿世禄制 B.“三选”制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国五鄙”制 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 A.管仲 B.叔向 C.邓析 D.公孙侨 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讲法最为接近的是() A.为民制产 B.罪人不孥 C.暴君放伐 D.惟仁者宜在高位 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8.作为先秦时期闻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lO.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讲明法律应该具有() A.公平性 B.公布性 C.平等性 D.规范性 1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A.周公 B.墨子 C.慎到 D.老子 l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截了当导致了() A.实行郡县制 B.陈胜、吴广起义 C.焚书坑儒 D.统一中国 l3.废止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景帝 1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 A.《新书》 B.《白虎通义》 C.《春秋繁露》 D.《西语》 l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 A.陆贾 B.贾谊 C.董仲舒 D.李斯 l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兄为弟纲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笔记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笔记 第一章〉重点问题 一、夏、商神权法思想的体现--"天命"、"天罚" 夏、商奴隶主贵族极力宣扬"天命"、"天罚"等神权罚思想,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相传夏朝奴隶主贵族已开始利用"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对人民进行欺骗,给夏王的统治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到殷商时期,奴隶主贵族的"天命"、"天罚"的神权罚思想有很大的发展。 所谓"天命",即认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是由上天所安排的,人们应该无条件的服从。其实质是利用神权对奴隶进行欺骗,给统治阶级的统治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所谓"天罚",这是神权法思想指导下的刑罚观。奴隶主阶级把施行刑罚说成是上帝的意志,是秉承神的指令,从而把刑罚蒙上一层神圣的外衣。其实质是利用神权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欺骗。 二、"以德配天"说的内容及意义 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周公等统治者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 西周奴隶主贵族和殷商一样,在思想上仍然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但是他们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殷商统治者一再宣扬的"帝立商",可以永世长存,为什么商会灭亡,周会取而代之呢?周公于是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 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不于常",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以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过去,殷商的先王有德,"克配上帝",所以天命归殷。现在殷已失德,上帝就把天命转归于周,周王就成了天子。 显然,周公之所以强调统治者必须有德,"以德配天",一方面是由于还没有完全脱离神权法的色彩,其意图在于求得上天的保佑,维护其统治,使周王朝的统治永存。另一方面,西周的这种"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的提出,也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西周的统治者从殷商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使他们感到单纯依靠神权不足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重视人事,重视民心向背,珍惜天命,不再使其转移。 "以德配天"思想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而且从对立面的角度反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即把成文法的条文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从而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子产铸刑书的创举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思想震动,受到了保守派贵族的指责和非难。晋国的名臣叔向当即写信批评,认为刑罚的公布违背了"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的传统,断言此举必然造成家破国亡的后果。叔向指责"铸刑书"使"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是对礼的破坏;针对叔向的责难,子产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和坚决立场。 1、子产认为铸刑书是为了救世,为了巩固行政、土地、赋税方面的改革成果,是为了郑国的生存和富强。 2、子产认为新刑法的公布并没有违背礼的原则,而是对传统礼治的改良。 礼并不是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很多基本法律规定都是从礼中衍生出来的,制定和公布刑书,正是体现了礼的要求,并非违背礼的宗旨。 他们的分歧表现了春秋时期两种不同的礼刑观。叔向坚持传统的周礼和刑罚密秘而不宣的原则,而子产则认为传统周礼的革新符合礼的精神。二人的争论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礼和封建贵族的礼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奴隶制的刑与封建制的刑之间的矛盾。 意义:首先,子产铸刑书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法的"合礼合法",它标志着罪行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子产于叔向的争论表露出后来礼治与法治的分歧。后代的法家称赞子产,将其公布成文法视为"法治"的内容和前提。 其次,他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肯定了法律对贵族特权的限制作用,这是成文法的一项重要作用。子产的刑法虽然使用封建等级取代奴隶主贵族等级,但刑法的公布从形式上确认了"刑上大夫,为后来的法家的"一断于法"提供了思想前提。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宗法制度完备的表现是() A.亲亲、尊尊B.男女有别 C.嫡长继承D.土地国有制 2.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A.商鞅B.慎到 C.申不害D.韩非 3.“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A.东汉B.西周 C.三国D.南北朝 4.韩非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 A.好利恶害B.性善论 C.仁义D.兼爱 5.“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A.隆礼重法B.仁者爱人 C.为民制产D.宽刑慎杀 6.先秦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天命B.天志 C.天心D.天罚 7.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A.第一部成文法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D.官方文件 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出自先秦() A.道家B.法家 C.儒家D.墨家 9.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是要符合() A.心B.法 C.情D.理 10.下列属于唐代柳宗元的著作是()

A.《天刑》B.《天志》 C.《天论》D.《天说》 11.白居易法律思想方面的作品是() A.《时令论》B.《与孟尚书书》 C.《策林》D.《驳复仇议》 12.唐代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A.韩愈B.李世民 C.白居易D.柳宗元 13.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A.儒学B.道学 C.佛学D.理学 14.主张“以公理而灭私情”之说的思想家是() A.朱熹B.丘濬 C.王夫之D.魏源 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A.范仲淹B.王安石 C.张居正D.魏源 16.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孙中山B.张之洞 C.康有为D.沈家本 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A.《原君》B.《原臣》 C.《原法》D.《议兵》 18.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的是() A.梁启超B.谭嗣同 C.沈家本D.章太炎 19.沈家本认为审断之本在于() A.平恕B.严刑重法 C.违法必纠D.用法从宽 20.章太炎曾主张实行“四权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 A.考试独立B.监察独立 C.教育独立D.外交独立 21.太平天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男女平等,婚姻自由B.斩邪留正,除妖安良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本科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隆礼重法 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要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 2.礼法之争 答: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3.学校议政 答:学校议政思想可以概括为:学校反映民意,参与决策,舆论监督限制皇权、官权。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答:一、“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法律传统 二、“德政”与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策 三、“人”与“法”相结合的法体理论 2.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要内容。 答: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祟倍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大一统”主要指要求统一,并以君

主为绝对权威。②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提出“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策略,进行“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③“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总的说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试论述明法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法治理论 3.沈家本“法贵得人”的主张。 答:沈家本认为“善法”和法的执法之人史实行法制的重要条件。他指出。如果执法者选用恰当,即使法令较严也能在执法中体现仁义的精神。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善,即使法令宽缓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为此,他提出了“法贵得人”的主张,具体方法是: (1)所有的国家官史,上至中枢长官,下至百里长吏,皆宜知法 (2)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 (3)设置吕学博士教授法学;设置培养法学人才的专门学校 三、论述题(25分) 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答:(1)二者的阶级本质不同。 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代表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先秦儒家代表新老贵族,维护礼治;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法治。 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治观与资产阶级法治观之间的冲突。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理派代表资产阶级,礼法之争是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要求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的争论。 (2)争论的焦点不同。

侯欣一《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笔记(第二章 春秋战国——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圣才出品】

第二章 春秋战国——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先秦儒家法律思想 1.先秦儒家的形成发展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息、礼制崩溃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当中国的历史进入春秋以后,西周的天命已无力支撑行将灭亡的周政权,礼制更是无力再维系正常的社会秩序。面对着如此剧变的社会,面对着礼制崩溃之后所造成的人们行为的失范,一些富有时代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便自觉地承担起探索新的治国之道的重任。儒家就是在这样一种历 先秦儒家的形成发展 儒家的代表人物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 先秦儒家的礼法观 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先秦法家的概念 先秦法家的形成和发展 先秦法家法律思想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及其变法实践活动 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 法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墨家的形成和发展 先秦墨家法律思想 墨家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墨家的法律思想 墨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及评价 先秦道家的形成和发展 先秦道家法律思想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先秦道家的法律思想 先秦道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及评价 以法治国 法自君出 “云梦秦简”中的法律思想 重刑主义 严格吏治 忠君孝父,任法而不弃仁义 春秋战国——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

史背景下产生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形成最早并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其创立者为孔子。 2.儒家的代表人物 (1)孔子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因内讧避居鲁国,至孔子时家已败落,故其自称“吾少也贱”,《史记》则说“贫且贱”。《论语》记录了孔子的一些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②恢复西周的礼治秩序是孔子终生的政治信念,西周“礼治”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 周公制礼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系列外在的仪式,建立起一种上下有别、等级有次第的社会差序格局。孔子对礼的继承不仅停留在外在仪式上,还进而推寻礼的价值本原,即开始寻找如何能使“礼”的秩序得到自觉遵守的心理与情感基础,从而使礼治社会的实现拥有长久稳定的保证。这个心理与情感的基础便是“仁”。 ③“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孔子学说中的“仁”,其基本含义是“爱人”;同时也包含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要把人当作人来治理以及怎样对人进行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孔子认为,人一生所面临的基本人际关系不外乎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几种,处理的原则应该是在君臣关系上要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家庭关系方面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朋友关系上做到诚信;一般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孔子的“爱人”不是绝对的,应该遵循由亲到疏,由近及远的顺序。即孔子所关注的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束缚在宗法血缘关系中的人,还深深地打上了宗法等级制的烙印。孔子“仁学”的创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认识史上由神本位过渡到了人本位,从神道发展到了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全)

中国法律思想史讲义 徐海涛 授课计划 导论 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奴隶社会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神权法思想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维护宗法等级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一节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管仲、子产、邓析) 第二节儒家的法律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第三节墨家的法律思想(墨子) 第四节道家的法律思想(《老子》、《庄子》) 第五节法家的法律思想(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管子》、韩非) 第三章秦汉以后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封建社会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和酝酿 一、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与法家思想的破产 二、从黄老到以儒为主的儒法合流、礼法统一 第二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形成过程、内容和基本特点) 第三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局部深化(基本理论、刑事制度、婚姻家庭方面)自学辩论:“春秋决狱”利大于弊VS“春秋决狱”弊大于利 第四节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 理学的兴起、一代理学宗师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第五节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了解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特点、重点讲述以黄宗羲为主的启蒙思想 第四章中国近代的法律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龚自珍、魏源) 第二节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法律思想(洪秀全、洪仁玕) 第三节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的法律思想(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第四节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第五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孙中山、章太炎) 第六节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及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以德配天 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兼相爱,交相利 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 B以德配天 C亲亲、尊尊 D世卿世禄 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 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 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 A荀况 B贾谊 C管仲 D孟轲 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 A.主张"正名" B.主张"礼乐征自天子出" C.主张"父子相隐" D.反对"铸刑鼎" 5、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无善无恶论 D.好利恶害论 6、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A.权威 B.来源 C.公正和平等 D.基础 7、墨翟认为政治首先要解决的"三患"是()。 A.民饥B.民寒 C.不得息 D.民死 8、下面关于道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反对礼仪、否定忠孝 B.崇尚兼爱,诅咒战争 C.抨击法令,追求自由 D.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 9、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

A.李悝 B.齐国法家 C.韩非 D.商鞅 10、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 A.人类社会之初并没有法 B.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法天造地设的神物 D.法权神授 11、董仲舒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包括()。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更化论" C."罢黜百家",统一思想 D."天人感应"与天罚论 12、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 A.二者都是"天理"的产物 B.二者都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C.二者的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 D.二者应作为统一体来看待 13、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变法口号可归结为"三不足",下列不属于"三不足"的范围的是()。 A.天变不足畏 B.祖宗不足法 C.人言不足恤 D.变法不足惧 14、黄宗羲认为表达"天下之人"的舆论和代表民意参政的机构是()。 A.政府 B.议会 C.学校 D.参政院 15、."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A.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 B.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 C.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D."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2、简述商鞅的变法理论? 3、简述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简述梁启超的"三权分立"学说? 四、论述题(15分)

中国法律思想史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 考核要求 一、名词解释: 1、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它代表了孔子的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黄帝四经》等,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二、简答题: 1、简述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要内容 答: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祟倍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大一统”主要指要求统一,并以君主为绝对权威。②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提出“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策略,进行“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③“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总的说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2、试论述明法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法治理论 答:黄宗羲从民主主义的要求出发论述了“天下之法”的具体要求,提出了确立新型“法治”的改革蓝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批判封建法律制度,“更法改图”。龚自珍猛烈抨击清王朝政治的衰败腐朽,揭露封建统治存在的深刻危机:①以“不可破之例”束缚包括司法官吏在内的各级官吏;②刑狱黑暗,司法官吏残暴地迫害人民。这种批判能激起人们对封建专制的愤恨、有进步作用。魏自珍主张仿古法而行之,以“更法改图”但并不要求对清朝政治法律制度作根本性的改革。而且认为改革“不可以骤”,以免人民对旧制度冲击得太厉害,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 (2)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龚由珍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所有的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而人的这种欲望应平均地得到满足,社会危机的原因是贫富不均。他在《农宗篇》中首先提出了国、刑法、礼乐起源于“农”的理论。 (3)不拘一格降人材。他认为造成清朝官僚集团无能的重要原因是腐朽的科举制度,希望在用人问题上进行改进。 (4)禁绝鸦片、宜用重典。他认为“刑乱邦应用重典”。用法律手段禁绝鸦片。 三、论述题 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皇权大揽,言出法立,即“命为制,令为诏”,全体臣民必须严格遵守。这种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继承,一直成为各封建王朝立法的基本原则。董仲舒为了神化皇权,进一步对法自君出作了神学的论证。指出君主的言论和命令体现了天的意志,全体臣民必须服从,否则就违反“天意”。为了维护皇权,确保君主的权力及其人身的绝对安全,历代封建王朝都从立法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汉代规定了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罪名。到隋代,将谋反、谋大逆确定为“十恶”中的第一、第二大罪。唐朝则对此等犯罪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