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开设新课程.doc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国外开放课程及一些国外大学的网址国外开放课程及一些国外大学的网址一、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ourses.php作为美国第一的公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了许多优秀教授的播客和视频讲座,可以跟踪最新的讲座。
想看教授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笔记,可以点击该教授的网页,通常,他/她都会第一堂课留下网址。
实在不行,用google搜搜吧!伯克利的视频都是.rm格式,请注意转换二、麻省麻省理工学院/OcwWeb/web/courses/courses/index.htm麻省理工是免费开放教育课件的先驱,计划在今年把1800门课程的课件都放在网站上,提供课程与作业的PDF格式下载。
三是,麻省理工只提供少数的视频讲座。
坐过学生上麻省有一个绝对优势,麻省理工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都建立了镜像网站,把麻省的课程都翻译成立中文。
鉴于PDF格式,推荐使用FoxItReader。
(中国大陆)推荐(中国台湾)二、卡耐基梅隆/oli/卡耐基梅隆针对初入大学的大学生,提供10门学科的课程视频。
与其他大学的免费课程一样,非卡耐基梅隆的学子能学习课程,但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课程进度,卡耐基梅隆建议造访者在网站上注册,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这样一来,你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门课程,还要参加几次考试,当然,即使你得了100分,卡耐基梅隆也不会给你开证明,更不会给你学分。
四、犹他犹他大学/front-page/Courese_listing犹他大学类似于麻省理工,提供大量的课程课件五、塔夫茨塔夫茨大学塔夫茨大学也是“开放式教育课程”的先驱之一,初期提供的课程着重在本校专长的生命科学、跨领域方法、国际观点以及对美国地区性、全国性社群服务的基础理论。
六、公开英国公开大学/course/index.php英国十几所大学联合起来,组建了英国公开大学。
有一部分课程是对注册学生开放的,但是有一批很好的课程是免费的,并提供视频。
每门课还设立了论坛,在社区中,大家发表意见,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互相取经。
“跨学科课程”文件文集目录一、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研究二、基于设计思维从零到一建设电气工程专业跨学科课程: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三、雅克布斯跨学科课程整合思想研究四、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体系融合以经管类专业为例五、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六、跨学科课程发展与交换学生项目日本和美国两所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项目研究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研究跨学科课程研究在美国中小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帮助学生从多元化的视角理解世界。
本文将探讨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实施方式。
强调问题解决:跨学科课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学科融合:跨学科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历史和艺术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同一个问题。
这种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调查和分析,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跨学科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技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都非常重要。
适应教育改革:跨学科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是一种常见的跨学科课程实施方式,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实际项目,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个社区花园,通过科学、数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来实现这个项目。
主题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个主题中,例如,通过"环保"这个主题,学生可以了解到环境科学、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及启示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别类型的大学。
它们为许多人有机会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这种教育是针对那些可能受到传统大学入学门槛限制的人群而设计的。
大多数社区学院的学生都是那些期望继续深造的人们、工作人员和其他进修的成年人-总的来说,是那些渴望提高自己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人。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为了满足各个人群的需求。
这些课程因建立相对较少的入学限制而更加灵活,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新职业领域、提高技能,或开发出新的兴趣爱好。
因为社区学院提供了各种课程和学科,以及灵活的学习计划和强大的帮助资源,这些学生的生活和职业目标都得到了扩大和大大实现。
社区学院的开设的课程不仅涵盖了基础学科,如数学、写作和英语等,还包括职业技能课程,例如护理、实验室技术等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与商业、技术、社会服务等有关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这种灵活性使得社区学院比一些传统学校更加适合那些不能参与全日制学习的学生。
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不仅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整个社区经济的需求。
这些学校为当地企业和机构培养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为贫穷和困难的居民提供了工作机会。
在一些城市里,社区学院是最大的就业机构,为该地区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花费。
不仅如此,社区学院还可以扶持当地的工业、农业和其他企业发展,增加地方经济的繁荣。
在中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还相对较新,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随着它们的发展,一些国家已经跨足社区学院发展的实际功效,尤其是在为那些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加普及的高等教育方面。
这些教育机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更多人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工作和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总之,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超越了传统大学的限制,更能灵活地满足各种群体的需求,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社区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大和推广,其模式和经验越来越加丰富,将有望成为21世纪普及高等教育的新兴力量。
美国学校教育基本内容教育是指人们经过教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格等多方面的教学活动而取得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体系一直被世界所瞩目。
那么,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呢?一、义务教育美国的义务教育至少包括12年的学习期限,即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高中毕业为止。
在这过程中,美国的学校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体系。
其中,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是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内容。
与此同时,美国学校教育还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文化教育美国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种族、文化差异极为明显。
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对多元文化背景的认知和尊重、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优化师生关系等。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培训,学生能够成为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三、科技教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教育在美国的学校课程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科技教育在美国学校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学习使用电脑和其他数字设备、培养电子图书馆检索技能、学习软件程序的使用等。
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地与新技术、新知识接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四、艺术教育美国学校教育中也包括了艺术教育的内容,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其欣赏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艺术教育在美国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图形艺术等。
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感受艺术的力量和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能力。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从课程设置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非常注重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对学生最优的教育效果。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第一次改革浪潮:“新课程”运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教育改革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而且,进入50年代以后,改革周期在不断加快。
考察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改革史。
正如约普利曼和詹姆斯·范帕滕所说的:“美国的历史,从肯尼迪和约翰逊的政权到里根、布什和克林顿的政权,均受社会改革运动所左右”。
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教育改革也是一浪接着一浪。
考察自“二战”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不难发现,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大的浪潮是伴随着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而揭开序幕的。
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政府为之震惊,而公众则把目光投向了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上,责备美国的宇航技术落后是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所致,进而认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所造成的恶果。
正如丹尼·里威奇教授在《走在十字路口的美国教育:1954—1980》一书中所描述的:“政府官员一再表示了对科技领域研究人才缺乏的关注。
另外,他们批评进步主义教育忽视了基本的学术科目—英语、历史、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并不是因为俄国多么的先进,而恰恰是因为美国的落后所致”。
于是,美国政府很快就将国防建设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
该法案拨专款资助科学、教学和现代外语三门“新三艺”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提供相关教学设施;推进引导、咨询和测试计划,特别重视发现和培养天才儿童。
很快,新数学、新化学和其他新的修订版本被引入学校教学,暑期学校则为教师提供了新教材和新教法方面的培训。
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提醒人们充分认识:“教育是我们的第一道国防线”。
正如佳斯特斯·华伦在最高法院的建议案中所指出的:“今天,教育或许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功能。
ESL课程教学方案一、什么是ESL课程?ESL全称是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中文直接翻译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此课程是专门针对非英语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学习课程。
在英语系国家的中学对留学生都开设有ESL课程。
课程内容涵盖了多元化英语基础知识,对欧、美风格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地解析,并将先进的社会理念、天文、地理知识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通常在国外的中学留学生凭ESL成绩可直接进入美国一流大学,而对我国中学生去美国读大学,即使凭相关的考试成绩进入了大学,在大学一年级首先要学习ESL,而在入大学前学过ESL的留学生,可直接参加大学ESL 考试,记入大学学分。
ESL课程英语知识容量大,与中学英语课程比较,其单词量是我国中学课本的3倍,并灌注了科普教材文、理知识。
无论将来学生在中国读大学和到国外留学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SL课程不同于通常的雅思、托福课程,雅思与托福课程的学习是应考课程,为考试而考试,而ESL课程是全球公认的提高、积累英语综合能力的课程。
我院于2007年引进美国ESL课程,学生通过ESL课程的学习,可提高在校英语成绩、高考成绩及升入国外大学的雅托考试成绩。
通过ESL课程的学习,会使学生认识到ESL对升入国外大学和进入国外大学后的重要意义。
同时学习ESL能让学生了解全球一体化的英语知识,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能力,提高中国学生的中、高考成绩。
二、ESL课程的优势1、ESL课程涉猎内容丰富,涵盖体育、社交、风俗习惯、购物、动物、探险、历史、音乐、新闻、科技、医学、博彩、情感、就业失业、天气、交通、理数等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为学生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提供了素材。
2、学习ESL课程是从听、说、读、写等基础方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在校生的英语成绩。
3、ESL可视为与中国中学英语教材的互补教材,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学习英语的特点及全球一体化的英语习惯。
目前比较主流的三大国际课程体系分别是**AP、IB、A-level课程**。
这三大国际课程体系的最终目的都是用以申请国外大学本科入读资格。
AP课程,全称为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大学课程,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入门课程水平,比普通高中的课程难度要大一些。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被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顶尖大学所接受,其学术水平被认为普遍高于其他主流高中课程。
A-level课程,全称为英国高中课程,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其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
这三大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如需更多详细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
这三大国际课程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AP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AP课程也被认为是美国最优秀的教育体系之一。
在AP课程中,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大学级别的课程内容,这使得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AP课程的成绩可以作为申请大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IB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IB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此外,IB课程还要求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艺术文化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多元化思维。
A-level课程则注重学生的学科深度和广度,其课程设置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A-level课程的考试成绩被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广泛接受,因此A-level课程也被认为是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最佳途径之一。
总之,AP、IB和A-level课程都是优秀的国际课程体系,它们各有其特点和优势,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
对于想要申请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及启示(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 供稿)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趋势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学分所占比重一般为34%-35%。
(一)课程类别1、共同核心:通识核心课程通常采取科际整合的方法,或有连续性的编排组织,并将课程分为若干类(通常以五至七类最普遍),学生必须在每一类当中必修或选修若干科目或学分。
典型:圣约翰学院,规定每一类当中均为必修;哈佛大学,规定每一类当中由学生自行决定选修科目。
核心课程比较适用于知识背景同质性较高的学生,以及智力水准较高的学校。
2、分类必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也有人译为“分布必修”):分类必修是学校并未特别针对通识教育而另行编排设计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在某几类(如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当中,自行到各学院各科系修满规定的科目数或学分数,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多少学分,而未特别规划或列举出科目名称和内容。
分类必修在各校的实施中又分为四种情形:(1)完全指定的分类必修(Prescribe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学生按照指定的科目和分类修习,几乎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如密歇根大学的Residential College要求学生必须修毕一门“大一研习”(Freshman Seminar)、一门“艺术实作”(Art Practicum)、一门外国语文、三门人文学科、三门社会学科、三门自然学科。
分类必修的学校中,大约60%属于此类情形(Catalog Study, 1976)。
(2)少量指定的分类必修(Minimally Prescribe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指定必须研习的类别和科目较少,例如班宁顿大学(Bennington College),指定某一门科目,可以在该校的8个学院中任选4个学院的任一门课抵充。
大约有24%的大学院校采取此种方式(Catalog Study, 1976)。
提起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是八所“常青藤”之一,也是美国的顶尖学府,还出了川普大叔这样的“厉害”角色。
虽然宾大的学生们好像并不怎么待见川普,川普也不care他的“校友”,但不影响宾大继续散发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光芒。
院校介绍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是美国最古老也是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自1765年成立以来,该学院一直以病人护理、生物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方面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为荣。
学院致力于提高知识和培养卓越的文化,以培养下一代科学领袖, 最终目标是将突破性的发现转化为医学疗法,从而根除疾病,改善世界各地的卫生保健。
宾夕法尼亚大学名列2022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第8名,2022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第13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3名。
学校建筑及地理位置介绍学校建筑以哥特式风格为主。
其中心校区面积269英亩(约1平方公里),并向费城西部延伸,东北面与爵硕大学相邻,形成了拥有众多院系和研究所的校园。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周边地区的规划。
校园西边新开设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餐厅,大型超级市场与电影院,并在费城西南郊的栗山拥有92英亩的植物园。
该地区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州的官方植物园。
学校附近区域治安良好,且宾大离市中心也只有十多分钟车程,离费城机场也只需二十分钟车程,出门可谓十分方便。
医学相关学院分类1宾大医学院宾大医学院创办于1765年,是北美洲第一所医学院,诞生了八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是美国第一所教学医院,宾大医学院创建至今一直是美国医学教育及研究的前沿阵地。
宾大的大学医院数百年历史中,在多个学科屡开先例,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重大科学成果包括,其医学研究人员是第一批X射线中部分射线的制造者;在生理学上的突破性创新使对大陆架作深海探险成为可能;发现和发展了肺炎疫苗,及骨折电疗技术;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皮肤病学系、神经病学系及外科研究系。
2护理学院护理学院(Nursing)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美国科学课程标准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一部分,旨在为K-12年级的学生提供科学教育的指导。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技能、理解科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思维。
本文将对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其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美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即学生应该具备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
这些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推理、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能来进行科学实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和进行科学推理。
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科学知识,包括物质和能量、生物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
其次,美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科学教育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
标准要求学生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实验、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这种积极的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此外,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了跨学科的学习。
标准要求科学教育应该与数学、技术、工程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相互关联,以便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了科学教育的社会和伦理责任。
标准要求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和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以便能够在未来的科学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这些标准强调了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倡导了积极参与和跨学科学习,同时也强调了科学教育的社会和伦理责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美国科学课程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美国大学开设新课程
美国的大学开设了哪些新课程你知道吗?今天的我要告诉大家的么就是关于美国一些大学开设了新课程的详细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水牛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今年秋季起将新设3个本科专业和一个硕士专业,预计未来4到5年内,将因此扩招近千名学生,增聘20至30名教职员工。
水牛城大学是公立大学。
公立大学花纳税人的钱,开设新专业要报批,并经过专业评审。
报批前,公共卫生学院“花了很多个月”确定哪些新专业的市场需求量最大,也就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其二,俄亥俄州州政府通告说,根据州议会预算案,准备砍掉该州两所相邻公立大学重复设立的部分专业。
这两所大学共设立280多个专业,重合专业有49个,其中包括15个或冷门、或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
而究竟撤销哪所大学的重合专业,取决于对两校相关招生情况、学生需求、课程质量和课程重叠程度的评估。
美国高等教育竞争激烈,高校与市场、企业联系紧密,对新兴行业的人才需求触觉敏锐。
通常,美国高校会先开设选修课程,等新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就业需求相对稳定、课程和师资也能配套后,再正式设置专业。
现在许多美国高校设立的统计系,就是基于制药、金融等行业的强劲需求,从数学系逐渐发展和独立出来的。
先设计课程,后设置专业
教育专家指出,在专业设置上,美国高校的模式是先设计课程,后设置专业;而中国高校相反,往往是先设置专业,再设计课程。
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以课程为核心,通过课程发展带动专业学科发展,一个明显好处是易于调整和创新。
设立一个新的专业科系,需要新师资、新设施、新投资,是一项大工程;但开设或是更新一门课程,难度小得多也灵活得多。
近些年,美国高校新设课程的一大特点是跨学科、甚至跨文理科的课程发展很快,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把电脑编程引入新闻专业。
跨学科课程的发展,自然而然催生了跨学科专业,斯坦福大学设置计算机科学与音乐联合专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置环境科学与经济学联合专业,都是典型例子。
教学以学生为本
和中国高校相比,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师资分为研究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各有各的评估体系。
教学型教师以学生为重点,不要求有研究成果。
学校既重视课程的设计、教材的更新,也重视教师的进修培训。
三管齐下保障教学质量,受益的当然是学生。
其次,美国大学一二年级通常不分专业,甚至不分文理科,多数学生入学时只有一个大致方向,上三年级时才确定具体专业。
这不仅能避免学生盲目选专业,也有利于他们接受通识教育。
有些美国大学甚至让学生自行设计所学专业课程。
此外,美国大学还采用灵活的“专业+辅修”制度,允许学生同时修双学位、双专业。
美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美国获得双学位的大学生人数增加了70%。
本科不设法学医学专业
美国大学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特点,即本科阶段没有法学和医学专业,设立商学本科的大学也很少。
有趣的是,在中国被视为冷门的历史专业,在一些美国大学的介绍手册中,被称为报考法学院和商学院的最佳本科专业,理由是历史专业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写作及逻辑思辨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