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4
水生植物的设计密度是以水生植物恢复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施工密度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实际价值。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A.沉水植物苦草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
B.浮叶植物睡莲1-2头/平方米,萍蓬草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菱3-5株/平方米等。
C.浮水植物水鳖60-80株/平方米,大漂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100-150株/平方米等。
D.挺水植物再力花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3-4芽/丛、9-12丛/平方米,香蒲20-25株/平方米,芦竹5-7芽/丛、6-9丛/平方米,黄菖蒲2-3芽/丛、20-25丛/平方米,水葱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千屈菜16-25株/平方米,泽泻16-25株/平方米,芦苇16-20株/平方米,野芋16株/平方米。
D.湿生植物斑茅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2-4株/平方米,野荞麦5-7芽/丛、6-10丛/平方米。
p s:以上建议仅是根据作者在江、浙、沪等地工程实践所得。
另外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植物造景需求对植物种植密度也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施工时请合理调配。
3种植季节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高温季节新梢的萌发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极易恢复。
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后萌发新的根系,生长期种植后,一般经过10-30天植株形态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耐寒性强的种类可在休眠期种植,如水葱、再力花、芦苇、睡莲、芦竹、黄菖蒲、千屈菜等。
这些植物受伤的根系能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1配置原则: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①抗冻、抗热能力②抗病虫害能力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4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5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6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2.1菖蒲:【拉丁学名】AcoruscalamusLinn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2.2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validusVahl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铁锨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
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
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2.3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dealbata种植方法:以根茎分株繁殖。
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一)沉水植物种植密度备注苦草(Valliseriamatans) 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 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 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 5-6芽/丛、20-30丛/平方米(二)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 1-2头/平方米萍蓬草(Nupharsinensis) 1-2头/平方米荇菜 20-30株/平方米芡实 1株/4-6平方米水皮莲(Nymphoidescristata) 20-25株/平方米莼菜(Braseniaschreberi) 10-16株/平方米菱(Trapabispinosa) 3-5株/平方米(三)浮水植物水鳖(Hydrocharisdubia) 60-80株/平方米大漂(Pistiastratiotes) 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 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Salvinianatans) 100-150株/平方米(四)挺水植物再力花 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 3-4芽/丛、9-12丛/平方米花叶芦竹(Arundodonxavar.versicolor) 4-5芽/丛、12-16丛/平方米香蒲(Typhasorientalis) 20-25株/平方米芦竹(Arundodomax) 5-7芽/丛、6-9丛/平方米慈姑 10-16株/平方米黄菖蒲 2-3芽/丛、20-25丛/平方米水葱 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花叶水葱 20-30芽/丛、10-12丛/平方米千屈菜 16-25株/平方米泽泻(Alismaorientale) 16-25株/平方米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 16-20株/平方米花蔺(Iimnocbrisflova) 3-5芽/丛、20-25丛/平方米马蔺(Irisiactea) 5芽/丛、20-25丛/平方米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 16株/平方米紫杆芋(Colocasia tonoimo) 3-5芽/丛、4-9丛/平方米(五)湿生植物斑茅 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 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Marisucusumberllatus) 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 2-4株/平方米野荞麦(Fagopyrumdibotrys) 5-7芽/丛、6-10丛/平方米水生植物种植间距名称行距(cm)株距(cm)芦苇 30 30 香蒲 20 30 菖蒲 25 20 旱伞草 30 30 美人蕉 30 30 灯芯草 30-45 30-45 水芹 5-8 5-8 茭白 50 50水生植物种植密度及价位参考密度(株/㎡)单价(元/株)单价(元/㎡)菖蒲 30 0.3 9 香蒲 20 0.5 8 水葱 50 0.3 15 千屈菜 10 0.5 5 黄鸢尾 16 0.5 8 香菇草 20 0.5 10 泽泻 16 0.5 8 欧洲芦苇 50 1 50 花叶水葱 50 0.8 40 花叶芦竹 30 2 60 再力花 10 5 60 海兽 10 1 10 旱伞草 50 0.5 25 水生美人蕉 10 4 40 玉蝉花 20 1 20 条穗苔草 40 1 20 荷花 1 6 6 睡莲 2 5 10 萍蓬草 4 4 16 芡实 1 5 5 荇菜 8 0.5 4 苦草 100 0.1 10 金鱼藻 100 0.05 5 眼子菜 20 0.05 10 梭鱼草 16 2 32 三白草 20 1.2 24 红蓼 20 0.6 12 燕子花 30 1.2 36 雨久花 20 1.8 36 野慈姑 16 0.5 8 黄菖蒲 20 0.5 10 花菖蒲 30 0.6 18 紫芋 20 1 20 蒲苇 8(从) 12 96 水竹芋 12 2.5 30 石菖蒲 50 0.3 15 小香蒲 30 0.8 24。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种植密度一览表在种植密度及种植规格上,地下茎丛生性水生植物建议按“小丛”作为密度单位,每丛3-4株数或芽数;地下茎散生性水生植物建议按“株、芽”作为密度单位;地下茎过渡性水生植物建议按“小丛” 作为密度单位,每丛3-4株数或芽数,不宜采用单株进行种植。
序号中文名称种植密度1 槐叶苹60~80 株/m²2 水蕨16~25 株/m²3 两栖蓼16~25 株/m²4 水蓼16~25 株/m²5 水生酸模16~25 株/m²6 红莲子草16~25 株/m²7 莼菜9~16 株/m²8 芡实0.2~0.25 株/m²9 莲1~2 株/m²10 欧亚萍蓬草3~4 株/m²11 萍蓬草2~3 株/m²12 白睡莲1~2 株/m²13 红睡莲1~2 株/m²14 雪白睡莲1~2 株/m²15 黄睡莲1~2 株/m²16 金鱼藻20~25 丛(10~20 芽/丛)/m²17 毛茛25~36 株/m²18 石龙芮16~25 株/m²19 扬子毛茛16~25 株/m²20 豆瓣菜16~25 株/m²21 水马齿25~36 丛(20~30 芽/丛)/m²22 千屈菜25~36 丛(3~5 芽/丛)/ m²23 节节菜49~64 株/m²24 菱3~5 株/m²25 细果野菱3~5 株/m²26 水芹25~36 株/m²27 水龙9~16 株/m²28 黄花水龙9~16 株/m²29 水皮莲9~16 株/m²30 金银莲花9~16 株/m²31 莕菜9~16 株/m²32 石龙尾25~36 丛(6~10 芽/丛)/m²33 黄花狸藻36~49 株/m²34 狸藻36~49 株/m²35 香蒲36~49 株/m²36 宽叶香蒲36~49 株/m²37 花叶香蒲36~49 株/m²38 小眼子菜8~10 丛(8~12 芽/丛)/m²39 微齿眼子菜8~10 丛(10~15 芽/丛)/m²40 竹叶眼子菜16~25 丛(3~5 株/丛)/m²41 眼子菜9~16 丛(3~5 株/丛)/m²42 草茨藻36~49 株/m²43 泽泻16~25 株/m²44 东方泽泻16~25 株/m²45 泽苔草16~25 株/m²46 宽叶泽苔草9~16 株/m²47 小慈姑25~36 株/m²48 矮慈姑64~81 株/m²49 伊乐藻9~16 丛(6~10 芽/丛)/m²50 水鳖80~100 株/m²51 苦草25~36 丛(2~3 株/丛)/m²52 刺苦草25~36 丛(2~3 株/丛)/m²53 密刺苦草25~36 丛(2~3 株/丛)/m²54 稻16~25 丛(8~12 株/丛)/m²55 芦苇9~16 丛(2~3 株/丛)/m²56 花叶芦苇16~25 丛(3~5 芽/丛)/m²57 欧洲芦荻16~25 丛(3~5 芽/丛)/m²58 芦竹2~3 丛(8~10 芽/丛)/m²59 荻16~25 丛(3~4 芽/丛)/m²60 菰6~9 丛(10~12 株/丛)/m²61 蒲苇1~2 丛(20~30 芽/丛)/m²62 花叶蒲苇1~2 丛(20~30 芽/丛)/m²63 风车草2~3 丛(160~240 芽/丛)/m²64 纸莎草2~3 丛(20~30 芽/丛)/m²65 荸荠100~144 株/m²66 水葱6~9 丛(15~20 芽/丛)/m²67 斑叶水葱6~9 丛(20~25 芽/丛)/m²68 线叶水葱6~9 丛(15~20 芽/丛)/m²69 水毛花4~6 丛(100~120 芽/丛)/m²70 荆三棱9~16 丛(6~10 芽/丛)/m²71 菖蒲16~25 丛(3~5 芽/丛)/m²72 金钱蒲16~25 丛(15~20 芽/丛)/m²73 石菖蒲16~25 丛(8~12 芽/丛)/m²74 水芋16~25 株/m²75 大漂16~25 株/m²76 箭叶雨久花9~16 株/m²77 雨久花16~25 株/m²78 鸭舌草16~25 株/m²79 梭鱼草16~25 丛(3~5 芽/丛)/m²80 灯心草40~60 芽/丛 25 丛/m²81 花菖蒲16~25 丛(8~10 芽/丛)/m²82 黄菖蒲16~25 丛(4~6 芽/丛)/m²83 美人蕉4~5 丛(5~7 芽/丛)/m²84 水生美人蕉4~5 丛(5~7 芽/丛)/m²85 再力花3~4 丛(8~10 芽/丛)/m²哲盛园林植物地图○网上园林植物园园林人的好帮手。
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水生植物的概念定义:某种植物在它生命里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水中,并且能够顺利的繁殖下一代,我们就称为水生植物。
作用: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用途以及可以海里刮伤时侯用来绑住伤口。
水生植物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是指适合在水中长期生长的植物,其根部非常之发达,以便跟好的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氧气。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很多水域都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一些相关人士就将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于各水域的净化中。
人们根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深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四种。
沉水植物:其根茎是生长在水域的泥土中,植株也是完全沉没在水中的,因其整个植株生长在水中,需最大限度的吸收水中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所以叶片都为细长或丝状,且比较薄,而细胞相比来说却是较大的,如眼子菜类、金鱼藻类、黑藻类、苦草类等;浮水植物又称浮叶植物:它们的根茎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应为茎都非常的细弱基本上是不能直立的,所以它们的叶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等;挺水植物:它们的根茎也是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但与浮水植物不同的是它们植株高大且有力,茎或叶柄直立挺拔,挺出水面,如荷花、香蒲、水葱、梭鱼草、水竹芋等;漂浮植物:此植物的根不再像以上三种植物的生长在泥土中了,整个植株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它们会随着水流四处漂泊,如浮萍、水鳖、大漂、水葫芦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的话,还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个生活型。
前者在浅水或湿泥中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虽然是浅水,但是不能完全将其脱离出水进行栽培,如荷花;而后者在浅水中可以短期的生长,但同时也适合在陆地上进行栽培,黄花鸢尾、千屈菜、柳树等都属于湿生植物了。
适应特点水环境与陆地环境迥然不同。
水环境具有流动性、温度变化平缓、光照强度弱、含氧量少等特点。
水生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因而能够繁衍自己,并在整个植物类群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来源:水景园论坛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
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芡实(Eu- ryaleferox)、再力花(Thaliadeal-bata)、海寿花(Pontederiacolocasi-a)、红蓼(Polygonumorientale)、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蒲苇(Cortaderiaselloana)、大慈姑(Sagittariasagittfolia)、薏苡(Coixlacrysinensis)等。
如在某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种植密度:芡实25株/平方米,芡实一张叶子的直径可达1.5-2.0米,每株的营养面积在4平方米以上,如果按照上述设计,密度大了一百倍。
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密度偏稀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
尤其是莎草科(Cyperaceae)、灯芯草科(Jun-caceae)等叶子较小或退化成膜质、主要营养体和观赏部位都为直立茎(或称杆)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Juncussffusus)、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ssp.flabel-liformis)等。
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
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建议种植密度水生植物从分蘖特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
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及养护技术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及养护技术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术是水域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水生植物的水深适应性、种植密度、种植季节以及波浪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水深适应性是水生植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生植物如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蒲苇等,只能种植在常水位以上。
挺水植物的适应性与植株高度有关,高大的植株对水深的适应能力更强,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比挺水植物强,例如睡莲和芡实的水深适应性分别为0.8m和1.5m。
菱是一种有趣的浮叶植物,它的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
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照和水的能见度影响,一般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种植密度是水生植物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设计密度是指水生植物恢复后能够覆盖地面或水面的密度,而施工密度则是根据植物的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的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成本具有实际价值。
种植季节是水生植物种植的关键时机。
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是高温季节,新梢的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容易恢复。
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的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内萌发新的根系,经过10-30天的生长,植株形态可以有效恢复。
耐寒性强的水生植物可以在休眠期种植,如再力花、芦苇、睡莲、黄菖蒲等。
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耐寒性较差的水生植物必须在生长期种植,因为在休眠期种植容易造成冻害,例如梭鱼草、旱伞草、水生美人蕉等。
相对于低温地区的植物而言,它们必须在生长期种植,否则易受冻害致死。
常水位是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位控制问题是导致水生植物大面积死亡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给常水位线足够的重视,并在种植施工前使用水准仪确定常水位线。
在植物配置时,应将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考虑。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是指在一定水域内,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它是衡量水生植物种植数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计算水生植物种植密度的公式为: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数量/水域面积。
要想计算水生植物种植密度,首先要确定水生植物种植数量,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或者采用遥感技术等方式来获取。
其次,要确定水域面积,可以采用测量或者遥感技术等方式来获取。
最后,将获取的水生植物种植数量和水域面积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此外,水生植物种植密度的计算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采用水生植物种植面积的方式,即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面积/水域面积。
总之,计算水生植物种植密度需要确定水生植物种植数量和水域面积,然后将其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关于水生植物:设计种植密度关于水生植物:种植密度设计水生植物种植设计与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摘要: 根据目前水生植物栽培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由不同名称的植物名称引起的混淆,同音异义,字面意思,甚至捏造等。
2.缺乏对植物生物型和水深适应性的了解,导致种植水深与植物习性不一致,导致大量水生植物死亡;3.在种植设计中,苗木大小的表达是五花八门的,很多都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相违背,导致苗木购买困难或种植后效果不佳。
4、种植密度是正常的100倍以上或几十倍以下。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正是针对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建设中的问题:1、同一种植物产生的混淆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植物有相同的名称、认为字面意思只是义,甚至是无根据的捏造等;2、由于不了解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在水深中的适应性,大量水生植物死亡;3、在种植设计中,植物规格表达太多,很多都不符合生物学特性,种植后很难购买或效果很差;4、植株密度大于正常的100倍或小于正常的几十倍。
之后,提出。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与施工;种植设计;建筑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
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生态省、市、县建设的推进,人工湿地建设、退田还湖、退田还湖,甚至退村还湖也随之而来。
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水生植物有着巨大的需求,这给水生植物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由于水生植物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普及和更新,以及园林应用研究准备的严重不足,导致了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以下是我近年来在水生植物栽培设计和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讨论:1.水生植物在种植设计中的问题1.1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引起的生物名称混淆由来已久,一直阻碍着学科的发展和应用。
直到18世纪,瑞典的卡尔文纽纳斯(1707-1778)创立了双重命名法,这个问题才逐渐得到解决。
从目前水生植物在国内园林中的应用来看,这个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例如,在种植计划中,同时使用“黄色-省略部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水生植物的配置一、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
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芡实、再力花、海寿花、红蓼、千屈菜、蒲苇、大慈姑、薏苡)等。
如在某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种植密度:芡实25株/平方米,芡实一张叶子的直径可达1.5-2.0米,每株的营养面积在4平方米以上,如果按照上述设计,密度大了一百倍。
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密度偏稀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尤其是莎草科、灯芯草科等叶子较小或退化成膜质、主要营养体和观赏部位都为直立茎(或称杆)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旱伞草等。
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
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建议种植密度水生植物从分蘖特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
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别,种植密度可有小范围的调整。
不分蘖的和一年只分蘖一次但种植时已过分蘖期的则应种密,对第三类来说,可略为稀一些,但是竣工验收时必须要达到设计密度要求。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1.沉水植物苦草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3-4芽/ 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1-2头/平方米,萍蓬草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20-25株/平方米,莼菜10-16株/平方米,菱3-5株/平方米等。
水生美人蕉种植密度水生美人蕉(水仙蕉)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生植物,其种植密度对于植株生长和产量都有一定影响。
水生美人蕉的种植密度通常与水体条件、土壤质地和农艺管理等因素有关。
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水生美人蕉的种植密度的相关内容。
1.水体条件:水生美人蕉适合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中生长。
一般来说,水生美人蕉在水深为30-50厘米的水域中生长较为理想。
在这样的水域中,可以采取较高的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水域资源。
当然,如果水深过大,水生美人蕉的根系可能无法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2.土壤质地:水生美人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它可以在湿润的河岸、水田等土壤中生长。
但较为适宜的土壤质地为壤土或沙壤土,这种土壤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水生美人蕉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在土壤质地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降低种植密度的方式,减少植株间的竞争,提高单株的养分供应。
3.农艺管理:水生美人蕉的种植密度还与农艺管理措施有关。
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施肥、浇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适当的施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增加产量,但如果施肥过量,可能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影响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进行合理施肥,以避免营养过剩。
另外,及时浇水和保持适当湿润的土壤环境,可以使水生美人蕉获得足够的水分,有利于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水生美人蕉的种植密度应考虑水体条件、土壤质地和农艺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一般来说,水深为30-50厘米的水域适宜较高的种植密度,而在土壤质地较差的地区则适合降低种植密度。
此外,在农艺管理中要合理施肥、浇水和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和丰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的种植密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地区的水体条件、土壤质地和农艺管理水平等都会对种植密度产生影响,因此,在种植水生美人蕉时,最好咨询当地的农业专家或栽培经验丰富的农民,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建议。
水生植物园林养护要点:1、水深适应性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存..湿生植物如野荞麦、斑茅、蒲苇等;这些植物只能种植在常水位以上..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对水深的适应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关系..植株高大的适应水深能力强一点;反之;能力差一点..但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强..如睡莲一般为0.8m;芡实的水深也可达1.5m..菱也是一类很有趣的植物;作为浮叶植物其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和水的能见度影响..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一般沉水植物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2、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的设计密度是以水生植物恢复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施工密度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实际价值..3、种植季节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高温季节新梢的萌发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极易恢复..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后萌发新的根系;生长期种植后;一般经过10-30天植株形态可以得到有效恢复..耐寒性强的种类可在休眠期种植;如水葱、再力花、芦苇、睡莲、芦竹、黄菖蒲、千屈菜等..这些植物受伤的根系能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耐寒性差的种类必须在生长期种植;这类植物休眠期种植极易造成冻害..如梭鱼草、花叶水葱、纸莎草、旱伞草、埃及莎草、水生美人蕉等..这类植物如果在生长期种植;根部土壤温度高;根系活动旺盛;植株恢复快..相对植物而言的低温地区必须在生长期种植..如原产非洲热带的纸莎草和原产我国华南西南的姜花等;在杭州及以北地区只能在生长期种植;否则易遭受冻害致死..4、常水位许多水生植物种植后大面积死亡;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很重要原因是水位控制问题..可见常水位线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线..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对常水位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在种植施工放样前先用水准仪在现场确定出常水位线..在植物配置时把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来考虑..5、波浪影响小水系一般范围小、水流缓慢;对水生植物的种植生长影响不大..江河湖泊等水体由于风浪、船形波或水流急速冲刷给水生植物的种植、生存带来很大困难..根据波浪特点在种植时采取相应的消浪、护岸加固技术措施..对于湖面较小;波浪不大的湖岸线和河道岸线可采用松木桩、毛竹桩;它们既消浪又固岸;是较好的选择..也可采用与景观相结合岸线叠石处理;叠石错落有致;既满足园林景观需要也能消浪和固岸..水生植物恢复后挺水植物能起到一定的消浪作用;它的根系也能起到一定的护坡固岸作用..水生植物栽培技术一、水生植物怎么养首先;需要了解水生植物的不同类型..如竹叶眼子菜、矮慈姑;它们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湿生植物;又如千屈菜和黄菖蒲等等既是挺水植物;又可适应湿生以及中生环境..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高的生态价;有些设计人员把旱生植物设计种植在水里;如把细茎针茅种植到水深达0.5m的水里;野荞麦设计到水深达0.5m的水里..细茎针茅是旱生植物;野荞麦是湿生植物;它喜湿但不耐水浸..其次;需要根据水深适应性..对水生植物分布除浮水植物外;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因此在运用水生植物造景时;水的深度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做竖向设计等深线时要特别关注..我们经常看到把荷花种植在深达3m以下的地方;其余挺水植物也有种在水深1m甚或2m以下的..香蒲的种植深度达到了1.5m;花叶菖蒲的种植深度也达到了1.5m;红菱种在了岸上..一般挺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在60cm以内;如慈姑55cm、海寿花50cm、黄菖蒲55cm;个别植物体特别高大的可达70cm;如水蜡烛、水葱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除植物种类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光因子和水的能见度两个非生物因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其原理是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问题..二、水生植物养殖技术1、日照大多数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长期即每年4-10月之间;如阳光照射不足;会发生徒长、叶小而薄、不开花等现象..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它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做为底土;在表层铺盖直径1-2厘米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混浊现象..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作为基肥;约放四、五个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边植物不须基肥..追肥则以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避免污染水质;用量较一般植物稀薄十倍..竹叶眼子菜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长习性不同;对水深的要求也不同..漂浮植物最简单;仅须足够的水深使其漂浮;沉水植物则水高必须超过植株;使茎叶自然伸展..水边植物则保持土壤湿润、稍呈积水状态..挺水植物因茎叶会挺出水面;须保持0.5-1米左右的水深..浮水植物较麻烦;水位高低须依茎梗长短调整;使叶浮于水面呈自然状态为佳..5、疏除若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各类水生植物;必须定时疏除繁殖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影响睡莲或其它沉水植物的生长;浮水植物过大时;叶面互相遮盖时;也必须进行分株..6、换水为避免蚊虫孳生或水质恶化;当用水发生混浊时;即必须换水;夏季则须增加换水次数..。
浅谈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的密度可分为设计密度和施工密度两方面内容:所谓设计密度就是设计师在种植设计图上标注的密度,是要达到预期景观效果的密度。
施工密度则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
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着非常实际的价值作用。
1设计密度设计密度以水生植物恢复到最佳状态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
1.1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12~16株/m2泽泻(Alismaorientale)16~25株/m2窄叶泽泻(Alismacanaliculatum)25株/m2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 16株/m2紫杆芋(Colocasiatonoimo)16株/m2香蒲(Typhaorientalis)36~49株/m2花叶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 var.iegatus) 50株/m2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36株/m2蜘蛛兰(Hymenocallisamericana)9~16株/m2水蜡烛(Typhaangustifolia)25~36株/m2对于丛生的水生植物则因规格不同而异,规格大一些的,密度可适当小一些,反之则密度大一些。
一些常见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再力花(Thaliadealbata)10~20芽/丛,2~3丛/m2水葱(Scirpusvalidus)20芽/丛,6丛/m2花叶芦竹(Arundodonax var.versicolor)5~10芽/丛,5~6丛/m2海寿花(Pontederiacordata)3~5芽/丛,12丛/m2水毛花(Scirpus triangulatus)30~40芽/丛,12-16丛/m2花蔺(Butomusumbellatus)2~3芽/丛,25丛/m2溪荪(Irissanguinea)、玉蝉花(Irisensata)5~8芽/丛,12~16丛/m21.2湿生植物单生的如红蓼(Polygonumorientale)9~12株/m2复生和丛生的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 20~30芽/丛,1~2丛/m2 野荞麦(Fagopyrumdibotrys)5~6芽/丛,6~9丛/m2蒲苇(Cortaderiaselloana)20~30芽/丛,2~3丛/m21.3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1~2头/m2萍蓬草(Nupharpumilum)1~2头/m2茶菱(Trapellasinensis)25~30株/m2荇菜(Nymphoidespeltatum)20~30株/m2芡实(Euryaleferox)1株/4~6m2水罂粟(Hydrocleysnymphoides)20~30株/m21.4浮水植物水鳖(Hydrocharisdubia)60~80株/m2大漂(Pistiastratiotes)30~40株/m2槐叶萍(Salvinianatans)100~150株/m2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20~30株/m2四角菱(Trapaquadrispinosa)按浮水植物种植的密度为20芽/m2 1.5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natans)40~60株/m2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30~50株/m2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10~15芽/丛,9~12丛/m2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5~6芽/丛,9丛/m22施工密度对于丛生植物来说,施工密度和设计密度是相一致的,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苗木规格(如水葱20芽/丛可降低为10~12芽/丛、待竣工验收时仍可达到20芽/丛的设计密度)。
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水生植物的概念定义:某种植物在它生命里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水中,并且能够顺利的繁殖下一代,我们就称为水生植物。
作用: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用途以及可以海里刮伤时侯用来绑住伤口。
水生植物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是指适合在水中长期生长的植物,其根部非常之发达,以便跟好的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氧气。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很多水域都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一些相关人士就将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于各水域的净化中。
人们根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深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四种。
沉水植物:其根茎是生长在水域的泥土中,植株也是完全沉没在水中的,因其整个植株生长在水中,需最大限度的吸收水中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所以叶片都为细长或丝状,且比较薄,而细胞相比来说却是较大的,如眼子菜类、金鱼藻类、黑藻类、苦草类等;浮水植物又称浮叶植物:它们的根茎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应为茎都非常的细弱基本上是不能直立的,所以它们的叶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等;挺水植物:它们的根茎也是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但与浮水植物不同的是它们植株高大且有力,茎或叶柄直立挺拔,挺出水面,如荷花、香蒲、水葱、梭鱼草、水竹芋等;漂浮植物:此植物的根不再像以上三种植物的生长在泥土中了,整个植株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它们会随着水流四处漂泊,如浮萍、水鳖、大漂、水葫芦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的话,还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个生活型。
前者在浅水或湿泥中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虽然是浅水,但是不能完全将其脱离出水进行栽培,如荷花;而后者在浅水中可以短期的生长,但同时也适合在陆地上进行栽培,黄花鸢尾、千屈菜、柳树等都属于湿生植物了。
适应特点水环境与陆地环境迥然不同。
水环境具有流动性、温度变化平缓、光照强度弱、含氧量少等特点。
水生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因而能够繁衍自己,并在整个植物类群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种植密度过大,不仅浪费苗木,也会使得植株的营养生长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生长不良,同时通风条件较差,光照不足,容易导致病虫害,严重影响景观。
种植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则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丛生,养护困难,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所以不同水生植物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黄菖蒲:16~27株/m2;美人蕉18株/m2;再力花16株/m2;千屈菜:18~27株/m2;梭鱼草:24株/m2;旱伞草:36株/m2;荷花:1株/2m2。
睡莲:2株/m2;菱角:12株/m2;荇菜:4株/m2;芡实:0.2株/m2;王莲:0.1株/m2。
凤眼莲:8~10株/m2。
竹叶眼子菜:27~36株/m2;狐尾藻:27株/m2;金鱼藻:27株/m2;菹草:27~36株/m2;黑藻:27~36株/m2;苦草:36~45株/m2。
1、挺水植物黄菖蒲:16~27株/m2;美人蕉18株/m2;再力花16株/m2;千屈菜:18~27株/m2;梭鱼草:24株/m2;旱伞草:36株/m2;荷花:1株/2m2;菖蒲:27-45株/m2;水葱:45株/m2;芦苇:18~27株/m2;芦竹:12株/m2;香蒲:27株/m2。
2、浮叶植物萍蓬草:2株/m2;水罂粟:9株/m2;睡莲:2株/m2;菱角:12株/m2;荇菜:4株/m2;芡实:0.2株/m2;莼菜:18株/m2;王莲:0.1株/m2。
3、漂浮植物凤眼莲:8~10株/m2;大薸8~10株/m2;水鳖:20~30株/m2。
4、沉4、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27~36株/m2;狐尾藻:27株/m2;金鱼藻:27株/m2;菹草:27~36株/m2;黑藻:27~36株/m2;苦草:36~45株/m2。
水生植物种植应根据植物自身分蘖情况,合理布置种植密度,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的生长,进而达到水体净化和景观效果,让水真正活起来!俊林花卉是常年培育水生花卉园艺的公司,拥有专业种植技术人才,坚持高质量守信誉的经营方针,对水景园林,大型水面、河道、湿地的绿化,美化设计及施工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
浅谈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的密度可分为设计密度和施工密度两方面内容:
所谓设计密度就是设计师在种植设计图上标注的密度,是要达到预期景观效果的密度。
施工密度则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
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着非常实际的价值作用。
1设计密度
设计密度以水生植物恢复到最佳状态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
1.1挺水植物:
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12-16株/m2,
泽泻(Alismaorientale) 16-25株/m2,
窄叶泽泻(A.canaliculatum) 25株/m2,
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 16株/m2,
紫杆芋(C.tonoimo) 16株/m2,
香蒲(Typhaorientalis) 36-49株/m2,
花叶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var.iegatus) 50株/m2,
芦苇(Ph.australis) 36株/m2,
蜘蛛兰(Hymenocallisamericana) 9-16株/m2,
水蜡烛(T.angustifolia) 25-36株/m2。
对于丛生的水生植物则因规格不同而异,规格大一些的,密度可适当小一些,反之则密度大一些。
一些常见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
再力花(Thaliadealbata) 10-20芽/丛,2-3丛/m2;
水葱(Scirpusvalidus) 20芽/丛,6丛/m2;
花叶芦竹(Arundodonaxvar.versicolor) 5-10芽/丛,5-6丛/m2;
海寿花(Pontederiacordata) 3-5芽/丛,12丛/m2;
水毛花(S.triangulatus) 30-40芽/丛,12-16丛/m2;
花蔺(Butomusumbellatus) 2-3芽/丛,25丛/m2;
溪荪(Irissanguinea)、
玉蝉花(I.ensata)5-8芽/丛,12-16丛/m2。
1.2湿生植物
单生的如红蓼(Polygonumorientale) 9-12株/m2,
复生和丛生的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20-30芽/丛,
1-2丛/m2;野荞麦(Fagopyrumdibotrys) 5-6芽/丛,
6-9丛/m2;蒲苇(Cortaderiaselloana) 20-30芽/丛,2-3丛/m2。
1.3浮叶植物
睡莲(Nymphaeatetragona) 1-2头/m2,
萍蓬草(Nupharpumilum) 1-2头/m2,
茶菱(Trapellasinensis) 25-30株/m2,
荇菜(Nymphoidespeltat) 20-30株/m2,
芡实(Euryaleferox) 1株/4-6m2,
水罂粟(Hydrocleysnymphoides) 20-30株/m2。
1.4浮水植物
水鳖(Hydrocharisdubia)60-80株/m2,
大漂(Pistiastratiotes) 30-40株/m2,
槐叶萍(Salvinianatans) 100-150株/m2,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 20-30株/m2,
四角菱(Trupaquadrispinosa)按浮水植物种植的密度为 20芽/m2。
1.5沉水植物
苦草(Vallisnerianatans) 40-60株/m2,
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 30-50株/m2,
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10-15芽/丛,9-12丛/m2,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5-6芽/丛,9丛/m2等。
2施工密度
对于丛生植物来说,施工密度和设计密度是相一致的,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苗木规格(如水葱20芽/丛可降低为10-12芽/丛、待竣工验收时仍可达到20芽/丛的设计密度)。
对于单生、复生的水生植物可根据竣工验收的时间、土壤肥力、热量条件等适当降低密度。
一般而言,距验收时间越长、土壤肥力越好、热量资源越丰富,施工密度越小(当然也不能太稀)。
如小香蒲(T.minima)在肥力高的水田中,春夏季按9株/m2,种植2个月后可达到40株/?O,该属其它种的分生能力都比较强,条件特别好的可适当稀植。
又如??草(S.triqueter)、芦苇、荸荠(Eleocharisdulcis)等种植在土壤肥沃处,夏季两个月便能分生出成倍的植株,慈姑(S.trifoliavar.sinensis)在第二年能分生出几倍于母体的新植株。
浮水的水禾(Hygroryzaaristata)、水鳖、四角菱、槐叶萍等分生能力也很强,大漂、凤眼莲更是恶性分生。
沉水的苦草、竹叶眼子菜、水盾草(Cabombacaroliniana)、伊乐藻(Elodeacanadensis)等都有很强的分生能力,条件许可均可稀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