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JLY+J7110538B-2015+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J7110538B-2015+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J7110538B-2015+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J7110538B-2015+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 J7110538B-2015

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

试验方法

<秘密级>

编 制: 金玉明

校 对: 任小云

审 核: 李 莉

审 定: 赵海澜

会 签: 陆顺斌

标准化: 伍永会

批 准: 顾鹏云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七月

前 言

为了改善车内环境品质,实现对车内非金属材料、车内用胶品环保质量的统一控制,结合本企业具体 情况,参照相关资料,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Q/JLY J7110538A-2012《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的修订。与Q/JLY

J7110538A-201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对试验条件进行调整;

——对表1内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新增车内用胶品(风挡玻璃胶、折边胶、点焊胶、减震膨胀胶、焊缝密封胶、热熔胶)的前处理 要求。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NVH 及环保性能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玉明、任小云

本标准于 2015 年 7月 30 日发布,2015年 8 月 30 日实施,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JLY J7110538A-2012(2012 年 3 月 10 日第二次修订,本版于 2013 年 10 月 28 日第一次修 改)

——Q/JLY J711061-2009(2009 年 3 月1 日第一次修订,本版本 2010 年 10 月第一次修改)

——JLYY-JT146-04(2004 年 12 月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内非金属材料及胶品的气味性试验条件、样件处理、试验步骤及结果描述。

本标准适用于车内非金属材料及胶品气味性的测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味性

材料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存放时释放出具有明显可觉察到的挥发性组分的特性。

3 试验条件

3.1 试验环境要求

测试样件的环境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环境温度:(25.0±1.0)℃;

b)环境相对湿度:(50±10)RH%;

c)环境气流速度:≤0.3m/s;

d)环境气味性等级为中性(≥9级)。

3.2 试验仪器要求

3.2.1剪刀、工具刀、锯条(用于试验件的准备工作)。

3.2.2加热箱,可控制温度在(105±2)℃以内。

3.2.3试验器皿

试验器皿应满足下列要求:

a)气味专用瓶;

b)容积:1L;

c)开启方式:平移型

d)密封方式:密封圈(气味性等级≥9 级)。

3.2.4确保试验器皿在每道工序之前都必须洗刷干净,达到气味中性(≥9 级)为止。

4 样件要求

4.1 样件的预处理

4.1.1 沥青阻尼板及加强衬板的预处理

针对汽车制造过程中需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的沥青阻尼板,需在140℃下加热30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安排 气味性试验,加强衬板需在180℃下加热30min后冷却至室温后,按照5.2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4.1.2 胶品的预处理

4.1.2.1 风挡玻璃胶

将 3g 的风挡玻璃胶样品制成 10cm×20cm 的样条或均匀涂覆在 10cm×10cm 的铝箔基底上,室温固化 72h 后,按照 5.1 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4.1.2.2 折边胶、点焊密封胶、减震膨胀胶

将 3g 的折边胶或点焊密封胶或减震膨胀胶样品制成 10cm×10cm 的样条或均匀涂覆在 10cm×20cm 的 铝箔基底上,在 170℃下固化 20min,按照 5.2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4.1.2.3 焊缝密封胶

将 3g 的焊缝密封胶样品制成 10cm×20cm 的样条或均匀涂覆在 10cm×10cm 的铝箔基底上, 在 140℃下 固化 30min,按照 5.2 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4.1.2.4 固态胶

将 3g 热熔胶样品制成 10cm×20cm 的样条或均匀涂覆在 10cm×10cm 的铝箔基底上,在(130~190)℃ 下(视具体应用温度定义)熔融 3min,再固化,按照 5.2 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4.1.2.5 液态胶

将 3g 溶剂胶样品制成 10cm×20cm 的样条或均匀涂覆在 10cm×10cm 的铝箔基底上,在(100~130)℃ 下(视具体应用温度定义)加热 30min,按照 5.2 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注1:胶品样品的提供需供方直接按照工艺条件处理完毕后提供表1中要求的取样规格的样条3份;同时需提供带包装 的同批次原产品。

4.2其余样件就其供货状态直接进行取样试验。

4.3 取样规格

取样部位、取样规则按表 1 规定要求执行。

表 1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名称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1

车身内 外饰 密封条

车门密封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2 车门框密封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3 车门玻璃内密封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4 车门角窗玻璃密封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5 车门玻璃导槽 (50±5)cm 3 直接裁剪

6 行李舱密封条/背门密封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7 天窗密封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8 风挡玻璃胶条 (50±5)cm 3 直接裁剪

9

座椅 × 座椅面料 100mm×200mm 不同材质,分开直接裁剪

10 泡沫材料 40mm×25mm×

50mm(厚度)

直接截取(靠近外围部分泡

沫)

11 安装支架装饰罩 (50±5)cm 3 直接截取

12 座椅护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13 电加热布 50mm×100mm 胶面对折

14

× 隔音垫 地板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15 前围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16 顶棚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17 车门内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18 仪表板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19 副仪表板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20 地毯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21 侧围内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22 行李舱隔板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23 备胎盖板隔音垫 (50±5)cm 3 直接裁剪

表 1 (续)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24

车身内 外饰 遮阳板

表皮 (20±2)g 直接裁剪

25 遮阳板本体 (20±2)g 直接截取

26 遮阳板卡扣 (10±1)g 直接截取

27 镜框 (10±1)g 直接截取

28 转轴/底座饰板 (10±1)g 直接截取

内后视镜 塑料边框 (20±2)g 直接截取

29 安全拉手 右前/右后/左前安全拉手 (20±2)g 任选其一,直接截取

30

顶盖内饰板 顶盖内饰板(不包括四角垫块部分) (50±5)cm 3 直接裁剪

31 天窗面料 100mm×200mm 直接裁剪

32 天窗本体 (50±5)cm 3 直接裁剪

33 天窗导水管 (20±2)g 直接截取

34 垫块 (20±2)g 直接截取

35 顶盖内衬板 顶盖内衬板 (50±5)cm 3 直接裁剪

36

地毯

地毯(去除隔音垫) (50±5)cm 3 非叠层,直接裁剪 37 地毯 (50±5)cm 3 叠层,直接裁剪

38

行李舱隔板

装饰板 行李舱隔板装饰板本体 (50±5)cm 3 直接裁剪

39 喇叭罩 (20±2)g 直接截取

40

行李舱内饰 行李舱地毯 (50±5)cm 3 直接裁剪

41 行李舱左/右装饰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42 行李舱门内装饰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43 备胎盖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44 内置非金属工具箱 (20±2)g 直接截取

45 后围内装饰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46 仪表板 上罩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

表 1 (续)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47

车身内 外饰 仪表板

下罩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

48 杂物箱 (50±5)cm 3 直接截取

49 出风口 (20±2)g 直接截取

50 转向管柱上/下罩 (20±2)g 直接截取

51 左下护板 (20±2)g 直接截取

52 组合仪表罩 (20±2)g 直接截取

53

× 通风管道 左/中/右通风管 (20±2)g 直接截取

54 左/中/右通风管接管 (20±2)g 直接截取

55 空调下部左/右通风管 (20±2)g 直接截取

56 左/右空气净化器通风管 (20±2)g 直接截取

57 后排座左前/左后/右前/右后通

风管

(20±2)g 直接截取

58 除霜通风管 (20±2)g 直接截取

59

副仪表板 副仪表板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

60 换挡机构装饰面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61 储物盒 (20±2)g 直接截取

62 扶手箱 (20±2)g 直接截取

63

换挡器装置 换挡器边框 (20±2)g 直接截取

64 换挡器防尘罩 (20±2)g 直接截取

65 换挡器球头 整体取样 直接截取

66 手刹装置 手刹防尘套 (20±2)g 直接截取

67

车门内饰板 车门内饰板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

68 车门内饰板内开启拉手面板 (10±1)g 直接截取

69 车门内饰板中部装饰板 (20±2)g 直接截取

70 车门内饰板中部装饰板表皮 (20±2)g 直接截取

表 1 (续)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71

车身内 外饰 车门内饰板

把手 (20±2)g 直接截取

72 扶手 (20±2)g 直接截取

73 车门防撞块 (20±2)g 直接截取

74 车门挡水膜 100mm×200mm 直接裁剪

75 丁基胶带 20cm 直接截取

76 背门内饰板 背门内饰板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针对两厢车

77 × 侧围内饰板 左/右前柱上装饰板、左/右中柱

下装饰板、左/右中柱上装饰板、

左/右后柱上装饰板、左/右后柱

下装饰板、门槛饰板及踏板

(20±2)g 直接截取

78 加强衬板 加强衬板 (50±5)cm 3 与背面粘纸复合剪裁

79 阻尼板 阻尼板 (50±5)cm 3 与背面粘纸复合剪裁

80

脚垫

全车脚垫、搁脚板 (50±5)cm 3 不同材料分开截取

81 歇脚板 (20±2)g 直接截取

82

电子电 器 仪表

底座面板 (10±1)g 直接截取

83 装饰圈 (10±1)g 直接截取

84 屏圈 (10±1)g 直接截取

85 组合仪表外部玻璃蒙 (20±2)g 直接截取

86

× 开关 雨刮组合开关 手柄 (10±1)g

直接截取中间主体部分,包

括旋钮,中间润滑脂部分无

须去除

87 灯光组合开关 手柄 (10±1)g 直接截取中间主体部分,包 括旋钮,中间润滑脂部分无

须去除

88

仪表板中部组

合开关 面板 (10±1)g 直接截取

89 按钮 (10±1)g 直接截取

90

副仪表板组合

开关 面板 (10±1)g 直接截取

91 按钮 (10±1)g 直接截取

表 1 (续)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92

电子电 器 × 开关

玻璃升降器开

关带面板总成

面板 (20±1)g 直接截取

93 按钮 (10±1)g 直接截取

94 电动后视镜及

前大灯高度调

节组合开关 面板 (10±1)g 直接截取

95 按钮 (10±1)g 直接截取

96

车内引擎盖开

关 外壳 (10±1)g 直接截取

97 外壳护套 (10±1)g 直接截取

98

行李箱开关

拉手/按钮 (10±1)g 直接截取 99 外壳 (10±1)g 直接截取 100

CD收放机

CD收放机面板 (20±2)g 直接截取 101 按键 (10±1)g 直接截取

102

线束(除发动机

线束) 电线部分 (50±5)cm 3

整体剪裁,无须单独剥离表

皮,尽量保持每种颜色均匀

103 接插件 (20±2)g 按照最大尺寸接插件截取, 若取样量不足,则在次之尺 寸接插件截取。

104 塑料质波纹管 (10±1)g 直接截取,若取样量不足, 则按照整体取样

105 橡胶质套管 (10±1)g 直接截取

106 PVC胶带,绝缘胶带、丁基胶带

(20±2)cm

直接截取, 在10cm处对折后

进行试验

107

空调 空调主机外壳 (50±5)cm 3 直接截取

108 空调控制面板 (20±2)g 直接截取 109 空调控制按键/旋钮 (10±1)g 直接截取

110 风量切换挡板 (20±2)g 如带海绵,且海绵由粘胶剂 黏住,则复合取样

111 鼓风机叶片 (20±2)g 直接截取

表 1 (续)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112

电子电

器 空调 空调滤芯 (20±2)g 直接截取

113

× 灯具

车内灯具 灯罩 (20±2)g 直接截取 114 车内灯具 底座 (20±2)g 直接截取 115

安全 转向盘

转向盘本体

表皮+发泡材

(20±2)g 直接截取,针对真皮转向盘

116 PU发泡材料 (20±2)g 直接截取,针对PU转向盘

117 其他非金属材

料部分

(10±1)g

直接截取,针对多材料性转

向盘

118 转向盘下罩 (20±2)g 直接截取

119 转向盘 装饰盖 (20±2)g 直接截取,不包含安全气囊 模块及车标标识

120

安全带

锁扣外壳 (20±2)g 直接截取 121 织带 (20±2)g 直接裁剪 122

底盘 车内备胎

胎面 (50±5)cm 3 直接截取 123 胎侧 (50±5)cm 3 直接截取 124

其他类

堵塞 橡胶类堵塞 (10±1)g 直接截取 125 卡扣 车内其他非金属类卡扣 (10±1)g 直接截取

126

胶品 风挡玻璃胶 风挡玻璃胶 (10×10)cm×3g 铝箔涂覆或加工成样条

127 热熔胶 全车内饰上使用的热熔胶 (10×10)cm×3g 铝箔涂覆或加工成样条

128

工艺用胶 折边胶 (10×10)cm×3g 铝箔涂覆或加工成样条

129 点焊胶 (10×10)cm×3g 铝箔涂覆或加工成样条 130 减震膨胀胶 (10×10)cm×3g 铝箔涂覆或加工成样条 131 焊缝密封胶 (10×10)cm×3g 铝箔涂覆或加工成样条

表 1 (续)

序号 所属

系统

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注1:叠层结构要全部联结在一起来进行试验。

注2:对车内厚度所有≤3mm的材料(如座椅面料等),则按照散发面100mm×200mm取样规则进行取样。

注3:对于表中标记“×”号的样件,在对应的归类中,若为同一供应商、同种材料牌号、同种颜色及同种加工工艺, 则任选其一进行检测,但必须提供一致性证明;若有任何不一致情况,则分别截取检测。

注 4:对于不规则样品部位取样 50cm 3 的试验操作,采用排水法进行;进行过排水法后的样品不能用于试验,要再次 截取同样大小的样品进行气味性试验。

注5:对于仪表样件,如果不存在屏圈、装饰圈等外露至车内,则仅检测组合仪表外部透明玻璃蒙即可。

注6:对于GPS导航、DVD机等同一类型部件均按照CD收放机的取样方式进行试验即可。

注7:针对有对车内气味有影响、但未列入以上清单中的部品是否进行试验,由NVH及环保性能开发部予以确认。

5 试验步骤

5.1 受阳光直射的样件试验步骤

5.1.1将样件放在三角架上后,再将三角架放在试验器皿内。

5.1.2将试验器皿放进烘干箱内 2h,烘干箱的温度设置在(105±2)℃,试验器皿要确保密封严实。

5.1.3试验器皿从加热箱中取出之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下冷却(1±0.1)h,试验器皿要确保密封严实。

5.1.4稍微移开盖子,评定人员鼻子离瓶口(2~3)cm 距离,对其进行评估。

注:受阳光直射的样件包括仪表板上本体及出风口、遮阳板(不包括卡扣及底座饰板)、行李舱隔板装饰板总成、风挡 玻璃胶、风挡玻璃胶条。

5.2 其他样件试验步骤

其他样件的试验操作需在干、湿两种状态下分开进行并评价。

5.2.1 湿法试验步骤

5.2.1.1往1L 试验器皿中注入 50ml 去离子水。

5.2.1.2将样件放在三角架上后,再将三角架放在试验器皿内,以避免与水直接接触。

5.2.1.3将试验器皿放进烘干箱内 24h,烘干箱的温度设置在(70±2)℃。试验器皿要确保密封严实。

5.2.1.4试验器皿从加热箱中取出之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下冷却(1±0.1)h,试验器皿要确保密封严实。

5.2.1.5稍微移开盖子,评定人员鼻子离瓶口(2~3)cm 距离,对其进行评估。

5.2.2 干法试验步骤

5.2.2.1将样件放在三角架上后,再将三角架放在试验器皿内,样件避免与试验器皿底部直接接触。

5.2.2.2将试验器皿放进烘干箱内 24h,烘干箱的温度设置在(70±2)℃。试验器皿要确保密封严实。

5.2.2.3试验器皿从加热箱中取出之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下冷却(1±0.1)h,试验器皿要确保密封严实。

5.2.2.4稍微移开盖子,评定人员鼻子离瓶口(2~3)cm 距离,对其进行评估。

6 试验结果

6.1进行气味性评定的人员不应少于 7人(参与评定人员必须经过气味性相关专业培训)

6.2按照表2 中的气味等级进行评估。

表 2

等 级 说 明 细化说明 人体感官

10 无气味 感觉不到气味的存在,无气味

9 有点明显气味 勉强感觉到有气味而很难辨别出气味的种类

舒适

8 明显气味 可感知气味的存在,且略微舒适

7 轻微忍受 可明显感知到气味,不刺激

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以忍受

6 可以忍受 可明显感知到气味,轻微刺激

5 有点不能忍受 可明显感知到气味,存在中等刺激性

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可忍受

4 反感 明显难闻的气味,厌恶感稍弱

3 厌恶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厌恶

刺激、呕吐

2 非常厌恶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非常厌恶

1 无法忍受 感到呼吸困难,无法忍受

举例说明:对于气味强度的评价鉴于材料技术以上,如橡胶材料本身具有生胶的味道,但如无特殊刺激性(添加剂引 发)气味,可直接考虑为4级以上。

6.3评价结果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 用单项打分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 (平均值四舍五入后精确到整数) 。

6.4若有 2位及 2 位以上评价人员的打分差异超过3 个等级(包含3 在内)的现象,则试验应重新进行。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样件信息

样件信息应包含以下内容:样件名称、零部件件号(或物料编码)、适用车型(仅允许添加一款)、 材质信息、生产厂家全称及地址、样件生产时间、样件接收及采样评价日期、样件的储存环境、样件取样

部位及尺寸或重量(g)、所依据的测试标准、测试条件(如预处理、加热时间)等。

b)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包含:所用测试仪器及辅助器材生产厂家、设备生产日期、设备校准日期等。

c)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包含: 零部件及胶品中每个取样部位的气味性等级结果及照片、 每位气味评价员的评价等级。

d)特殊情况说明

在试验过程中或试验后观察到的试样发生如颜色变化、样件变形等特别现象,需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e)其他说明

同一个样件总成中的各取样部位评价结果均需要在一份试验报告中体现,不允许在多份报告中体现。

2020年汽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分析论文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汽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因 素及分析论文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2020年汽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分析论 文 摘要:本文以汽车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为起点,介绍了汽车车身结构、、车身吸能、主动安全装置、被动安全装置,着重介绍了几种发展比较成熟的现代汽车安全装置,通过对其功用、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的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现代汽车安全系统的安全性。随着电子技术以及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我相信将来的汽车制动系统安全技术会越来越依靠电子,这样制动的效果,制动可靠性会越来越高。将来的安全性能也会越来越成熟。 关键字:车身结构、防抱死系统、驱动防滑转、碰撞吸能 1安全性能评价概述 安全性指标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1.1安全性能的概念

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本身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尺寸和整备质量参数、制动性、行驶稳定性、操纵性、信息性。 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发生事故后,汽车本身减轻人员伤亡或减少货物受损的性能。 1.2安全性能评价指标 安全性评价指标通常说的是汽车的制动性,主要有以下评价指标 第一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开过的路程。第二制动时间一般指行驶中的汽车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所用的时间。第三制动减速度反映了地面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力和附着力有关。第四制动效能亦称热衰退性长时间使用制动,制动器不可避免的升温,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指抗热衰退性。 2车身结构对汽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

常用非金属材料

常用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包括除金属材料以外几乎所有的材料,主要有各类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部分胶粘剂等)、陶瓷材料(各种陶器、瓷器、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及近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和各种复合材料等。本章主要介绍高分子材料、陶瓷和复合材料。 工程材料仍然以金属材料为主,这大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但近年来高分子材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急剧发展,在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均有重大的进展,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工程中。非金属材料已经不是金属材料的代用品,而是一类独立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材料。 第一节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又称为高聚物,通常,高聚物根据机械性能和使用状态可分为橡胶、塑料、合成纤维、胶粘剂和涂料等五类。各类高聚物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同一高聚物,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和成型工艺,可以制成塑料,也可制成纤维,比如尼龙就是如此。而象聚氨酯一类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既有玻璃态性质,又有很好的弹性,所以很难说它是橡胶还是塑料。 一、塑料 按照应用范围,塑料分为三种。 1.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主要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六大品种。这一类塑料的特点是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它们占塑料总产量的3/4以上,大多数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其中,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这四大品种用途最广泛。 (1)聚乙烯(PE) 生产聚乙烯的原料均来自于石油或天然气,它是塑料工业产量最大的品种。聚乙烯的相对密度小(0.91~0.97),耐低温,电绝缘性能好,耐蚀性好。高压聚乙烯质地柔软,适于制造薄膜;低压聚乙烯质地坚硬,可作一些结构零件。聚乙烯的缺点是强度、刚度、表面硬度都低,蠕变大,热膨胀系数大,耐热性低,且容易老化。 (2)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是最早工业生产的塑料产品之一,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日用制品。聚氯乙烯耐化学腐蚀、不燃烧、成本低、加工容易;但它耐热性差冲击强度较低,还有一定的毒性。聚氯乙烯要用于制作食品和药品的包装,必须采用共聚和混合的方法改进,制成无毒聚氯乙烯产品。 (3)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是三十年代的老产品,目前是产量仅次于前两者的塑料品种。它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其薄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常用于电器零件;它的发泡材料相对密度小(0.33),有良好的隔音、隔热、防震性能,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包装和隔音材料。聚苯乙烯易加入各种颜料制成色彩鲜艳的制品,用来制造玩具和各种日用器皿。 (4)聚丙烯(PP) 聚丙烯工业化生产较晚,但因其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用途广泛,所以产量剧增。它的优点是相对密度小,是塑料中最轻的,而它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都比PE塑料大;它无毒,耐热性也好,是常用塑料中唯一能在水中煮沸、经受消毒温度(130℃)的品种。但聚丙烯的粘合性、染色性、印刷性均差,低温易脆化,易受热、光作用而变质,且易燃,收缩大。聚丙烯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目前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齿轮、接头、把手、各种化工管道、容器等,它还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家用电器外壳和药品、食品的包装等。 2.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指能作为结构材料在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中使用的塑料。它们的机械性能较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也比较好,是当前大力发展的塑料品种。这类塑料主要有:聚酰胺、聚甲醛、有机玻璃、聚碳酸酯、ABS塑料、聚苯醚、聚砜、氟塑料等。 (1)聚酰胺(PA) 聚酰胺又叫尼龙或锦纶,是最先发现能承受载荷的热塑性塑料,在机械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它的机械强度较高,耐磨、自润滑性好,而且耐油、耐蚀、消音、减震,大量用于制造小型零件,代替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汽车内异味来源

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的生成原因 汽车车内主要污染气体的生成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来源于: 一、由于车内本身的材料和配件,汽车的内饰构造主要以皮质、纤维和各种工程塑料组成,而这些材料在生产时便需要使用到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二、空调系统缺乏适当的保养和清洁时便会积聚大量的污染物,而其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 三、来自车内装饰,大部分的车内装饰物并没有标明生产厂家以及有效的质量安全标签,可想而知这些产品的安全指数有多低。这类装饰材料多含有苯、甲醛、丙酮、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从而造成车内空气污染; 四、由于汽车内空间狭小,密封性能比较好(尤其是新车),除了有化学污染外,还会有一些生物污染,如可吸入颗粒物、细菌、霉菌等,还有因人体排放的废气导致的污染。 五、在新车做装饰时的毛绒玩具、塑料地毯,会增加车内二次污染。大多选择用香水抵消新车异味,而香水多为化学合成品,挥发物在车内就形成循环污染。这些都是引起车内污染的元凶。 六、道路拥堵时,外界车辆的废气被吸入车内。 汽车车内由塑质材料所释放的主要污染气体及其危害 污染物危害表现 甲苯与苯相似,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 消化道进入人体的,短时间内吸入较高 浓度甲苯,高浓度的甲苯蒸汽被人体吸 入后,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可出现眼及上呼吸 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恶心、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TVOC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黏合剂及各 种人造材料等。TVOC可有溴味,表现出 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 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还可能影 响消化系统。 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自觉症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会导 致咽喉炎、膜炎等。甲醛是致癌促癌的 有毒物质。甲醛会导致神经系统、免疫 系统失调。 主要表现为头痛、昏迷、疲劳、肌肉无力、眩晕等。 二甲苯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物质,对皮肤有刺激,长期暴露 会引起脱脂性皮炎。二甲苯可作麻醉剂, 能抑制神经系统,对其的毒害大于苯和 产生疲劳、恶心、头痛、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和昏迷等。

常用非金属材料介绍

塑料的优点 1;重量轻,一般塑料的比重约在0.83-2.2之间。 2;比强度高,即强度与密度之比,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比强度达到甚至超过了钢材的水平。 3;优良的耐磨、自润滑和吸震性能,因而在电子设备的传动机构和摩擦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齿轮、齿条、蜗杆、滑轮、轴承等。 4;粘结能力强,一般的塑料都有一定的粘结能力。 5;优越的化学化工设备制造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稳定性,一般塑料对酸、碱、盐等化学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因而在途。 6;优良的电绝缘性能,某些塑料无论在高频,还是低频,高压还是低压情况下,绝缘性能都是十分优良的,所以广泛被用于电机、电器、电子工业中作为结构材料和绝缘材料。 7;有些塑料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 8;着色范围宽,可染成各种色调。 塑料的缺点 1;耐热性较差,所以塑件一般不能用在高温状态,否则易降解、老化。 2;导热性较差,所以在要求导热性好的场合不能用塑料 3;吸湿性大,容易发生水解老化。 4;易老化,所以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场合一般还是用金属件。 塑料的成分 塑料的成分包括:1;树脂-塑料中主要成分,在塑料中的比例一般为40-60%,决定塑料的类和主要性能。2;填充剂-改善塑料的性能和扩大它的使用范围,又降低的成本。3;增塑剂-降低树脂的熔融粘度和熔融温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改进塑件的柔韧性、弹性以及其它各种必要的性能。4;着色剂-又称色料,主要起美观和装饰作用,在塑料中加入色料不仅能使塑料鲜艳、美观,同时还能改善塑件的耐候性,即提高抗御紫外线能力。5;稳定剂-为了防止或抑制树脂因受外界因素(光、热、氧和霉菌等)作用所引起的破坏。包括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剂。6;润滑剂-为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或模具的摩擦和粘附,以及改进塑件表面光整度而加入的一类添加剂。7;其它成分,如发泡剂、阻燃剂、防静电剂、增强剂、偶联剂、硬化剂等。 塑料的分类 一、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都是线型或支链型高聚物,因而受热变软,甚至成为可流动的稳定粘稠液体,在此状态时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塑 件,冷却后保持既得的形状,如再加热又可变软塑制成另一形状,如此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在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因此其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如ABS、PP、PE等。 二、热固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是体型高聚物,因而在加热之初,因分子呈线型结构,具有可熔性和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塑件,当继续加热时,分子 1

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害物质检测方法

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害物质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内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物质的术语和定义、测试原理、试验设备、测量目标化合物、样件采集、气体捕集、分析方法、质量控制、结果报告。 选用固相吸附剂进行吸附后,用气质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饰、行李箱非金属材料及与汽车内室导入流动空气接触的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挥发性有机组分 挥发性有机组分是指利用tenax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10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3.2 醛酮组分 醛酮组分是指利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能测出的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己醛等化合物的总称。 4测试原理 4.1 挥发性有机组分测试原理 将试验材料置于密闭的氮气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2h后,利用TENAX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组分被捕集在采样管中。用干燥的惰性气体吹扫采样管后经二级脱附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从而对挥发性有机组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4.2 醛酮组分测试原理 将试验材料置于密闭的氮气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2h后,利用DNPH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 样品中的醛酮组分被捕集在采样管中。用60%乙腈/40%水溶液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醛酮组分进行定

汽车安全性研究

汽车安全性研究1.1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研究的意义1.1.1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这同时也导致了 与汽车相关的各种事故的迅猛增长。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局发布的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通报,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07. 3万起,死亡13. 9万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7. 3万起,占全部的72%,死亡10. 9万人,占全部的78% , 56. 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 2亿元。2003年我国一共发生交通事故607507起,总伤亡人数为598546人,其中侧面碰撞占32%,因侧面碰撞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31.1%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造成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与2005年相比,事故450254起,死亡人数98783人,受伤人数469911人,直接财产损失18.9亿元。汽车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问题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1.9%,但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左右。可见汽车安全性研究在我国的重要性。大量交通事故的发生,无数生命的代价换来民众、生产厂商和政府部门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人员及车辆的损失。通过提高汽车安全性能,达到事故无法避免时“车毁人不亡,车损人不伤”。[1] 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汽车最为重要的一项整车性能指标,人们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性的研究和安全技术的开发。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随着汽车安全性研究的深入和安全法规的贯彻,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加,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成效十分显著。这证明了先进的安全技术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及减少财产的损失。我国目前已进入交通事故多发期,而且汽车安全水平落后,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为了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国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9月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工作走上系统化和正规化的发展道路。而2000年1月1日,CMVDR 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的实施则标志着我国的碰撞法规正逐渐与国际接轨。 1.1.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有关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研究主要围绕汽车抗撞性和乘员约束系统两方面开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2.1车身结构抗撞性 是汽车问世以来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车身结构抗撞性研究提高汽车安全性,一。车身是安装悬挂部件的基础,其坚固可靠可为行车安全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实际的新车开发中,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实现车身结构高强度化。然而,车身能够直接发挥的最大作用还是提高整车的安全性。为此车身应有如下功能:(1)为了尽量缓解乘员受到的冲击,必须尽可能缓和吸收车辆和乘员的运动能

PV_3900_2000 汽车内部的部件气味检验 (大众汽车标准)

该文件为保密性文件。我们保留一切更改权利。未经大众公司康采恩集团标准部门的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复印。 采购者只能通过相关的采购部门才能得到该标准。 ? 大众汽车公司 格式F E 4110.99 图章: 出版的单页纸没有更换

第二页 PV 3900:2000-08 3. 标记: 3.1 检验结果标记举例: 气味检验PV 3900 – A1 – Note3.0 3.2 TL、图纸等中的理论值规定的标记举例: 气味检验PV 3900 – B2 – Note<2.5 3.3 标记的结构: 参看图1: 气味检验PV3900 -A 1 – Note3.0 名称 检验规程 检验体变量 存放条件变量 评分 图1: 4. 检验: 4.1 检验仪器: a)带有强制通风的加热室,符合DIN 50 011-12标准,精度等级2; b)可使用带有气味中性密封和盖子的1I-玻璃容器作为检验器皿。例如可使用在日用品商店即可买到的、Leitheit公司生

产的“Einkochspa?”型容器。选择用于对检验进行手工实施的1I-容器。为进行重复测量,推荐使用3I-容器。检验容器应在每次检验过程之前进行清洗(例如:使用实验漂洗机)并必须是干净及无异味的。 4.2 试样预处理: 试样预处理只能够对符合规定的特殊材料进行。另外,检验可按发送状态进行。 4.3 试样体: 试样体的数量被划分为3个层次(参看表格1)。变量A/B/C的排列是根据在车辆内部使用的材料的数量份额来确定的。

第三页 PV 3900:2000-08 对于变量C,如果材料厚度小于3mm,那么对于1I-容器可使用(200±20)cm2以及对于3I-容器可使用(600±60)cm2的试样体数量。如果同类材料的材料厚度大于20mm,那么应将试样按20mm的厚度剪切。对于夹层结构的部件应进行整体的测试。为达到要求的检验体数量,对于小型的部件来说应尽量使用较多的部件。 4.4 实施: 有3中存放条件(参看表格2)可供选择。所使用的变量应从规范、图纸等中选取。 4.4.1 检验说明: a)对于变量1和2,可在1I-检验容器中灌充50ml的水,在3I-检验容器中灌充150ml的水。对于变量3可不需要向检验容器中加水; b)应将检验体这样放置在检验容器中,即不能直接与水进行接触; c)将检验容器锁闭牢固并存放在预加热的加热室中; d)对于变量1和2,评价可以直接在从加热室中取出检验容器后进行; e)对于变量3,在进行评价之前,应将检验容器从加热室中取出后首先冷却至检验室的温度(60±5)℃。在对3个检验体评价之后,在对其它的检验体进行评价之前,应再次将容器放回到温度为(80±2)℃加热室约30分钟。 f)评价应通过至少3个检验体进行。在单独评价时如果评分彼此相差2点,那么就应对至少5个检验体进行重新测量。 4.5 评价: 气味的评价可以对所有可能的变量根据评价等级(参看表格3)按照分数1至6,也可以在分数之间划分为0.5分进行。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 1 非金属材料常用种类 2 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1 橡胶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从性能上分为普通橡胶、耐酸碱橡胶、耐油橡胶、耐热橡胶。 主要特性及应用:具有高弹性,有良好的耐磨性、绝缘性和阻尼性;用作动静态密封件,减震、防震件,传动件及各种耐磨件等。 天然橡胶可塑性和工艺加工性能好;但不耐老化,且耐热性、耐酸性、耐油性差。合成橡胶加工性能差,其种类不同,性能也有区别。其中丁腈橡胶有优异的耐油性,广泛用于耐油橡胶制品;氯丁橡胶耐老化性极好,耐热性、耐燃性好;用途极为广泛。 比如现场中使用的油封、O形橡胶密封圈所用橡胶需耐油性好的耐油橡胶; 2.2 氟橡胶 应用范围为-40℃~230℃。氟橡胶是含有氟原子的橡胶统称,耐高温,耐蚀性良好,耐各类酸、碱、盐、石油产品、烃类等,但耐溶剂性不及氟塑料。在化工方面可用于耐高温和强腐蚀环境。

2.3 塑料 2.3.1 分类 常用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有机玻璃、尼龙(PA)、聚四氟乙烯(F4)、酚醛塑料(PF)等。 2.2.2 特性及应用 2.4 聚四氟乙烯(F4) 2.4.1 特点 1.聚四氟乙烯素称“塑料王”,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对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机溶剂军耐腐蚀,只有对熔融状态的碱金属及高温下的氟元素才不耐蚀; 2.有异常好的润滑性; 3.可在260℃长期连续使用,也可在-250℃的低温下满意的使用;4优异的电绝缘性;耐大气老化性能非常好;6.突出的表面不粘性,几乎所有粘性物质都不能附在它的表面上;7.其缺点:强度低,刚性差,冷流形大,必须用冷压烧结法成型,工艺较麻烦。 2.4.2 用途

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措施示范文本

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主动安全 性”,又称“积极安全性”,所谓主动可理解为防范于未 然。重点是将车轮悬架、制动和转向的性能达到最好的程 度,尽量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服性,减少行车时所 产生的偏差。例如安装制动防抱死装置ABS以提高制动性 能防止甩尾现象,安装驱动防滑装置ASR防止汽车产生侧 滑,采用转向动力辅助减轻驾驶者的疲劳程度,采用新式 光源提高照明射程,等等。另一类叫做“被动安全性”, 又称“消极安全性”,顾名思义就是一旦事故发生时,汽 车保护内部乘员及外部人员的安全程度。 一、主动安全性 (一)车辆的制动装置

①鼓式制动器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是有两个弧形制动蹄表面装上制动摩擦片,在液压制动中制动分泵的活塞直接推动制动蹄,在气压制动系中,压缩空气推动一个凸轮旋转,使制动蹄向外张开以形成对车轮的制动作用。 鼓式制动器可以有自动增力的作用,由于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俗称刹车片)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在低速时制动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摩擦是在一个封闭条件下完成的,所以其散热能力差,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容易引起制动效能下降,所以不适合高速及长时间连续制动,另外在车辆涉水时鼓式制动器也很容易进水,如果进水后其制动效果会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学车时教练会在车辆涉水后叫我们会在车辆出水之后要保持低速行驶同时还要多踩几脚制动的原因,这样的做法就是

车里有这七种气味很危险 赶紧检查处理

车里有这七种气味很危险赶紧检查处理 很多车友都是开车的时候当故障很明显急需处理的时 候才会发现端倪,汽车故障并非除了根据异响,尾气颜色等来判断(可查看汽车大师之前发过的相关文章),很多时候根据气味来判断也是很多老司机的常用招数,只有将这些各种判断故障的常识都了解一些,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意外和事故,防患于未然。一辆现代汽车至少由七千个零部件构成,这些所有不同的零件相对应的在发生磨损或者说异常的时候都会散发出某些气味,今天我们就教您通过这些气味来判断爱车的故障。一、浓重的焦糊味造成原因:离合片烧损或没松手刹在行车过程中闻到了非金属材料烧糊的特 殊气味,一般是爱车的离合器摩擦片有烧损、过薄或过热的现象了。这种糊味中一般还会夹杂着焦臭味儿,因为离合片的材质是由橡胶和石棉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如果离合器使用起来很正常,也没有明显难挂挡或起步困难的情况,并且下车闻到的气味并不来自车前部,而是车的后部,那么我们就要检查后制动系统有无过热现象了,有些粗心的车主在拉着手刹的情况下还强行行驶,这会让后刹车片抱死,从而发出焦糊的气味。二、驾驶室内有塑料的糊味造成原因:电线过热或有电器短路如果你闻到了车内一阵一阵的塑料 制品糊味儿,大多是电器的线路过热所致。需要注意的是电

线的外包皮一般较薄,所以即线路已经发生过热现象,气味也不会像离合器片烧损时那样大。但电线的烧毁,一般多伴有局部冒烟,或局部发热的现象,只要细心检查肯定能找到源头,确定故障部位。电线过热现象一经发现必须马上停车找出原因,别看电线烧损的气味不大,但危险指数却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春夏季节发生电线温度过高的情况会更多,如果不及时发现,很容易造成电路彻底损坏、发动机拉缸,甚至引起整车自燃等现象。三、机油与汽油混合燃烧后的味道造成原因:机油蹿进燃烧室参与燃烧了这种味道一般比较少见(我不好形容,不要为难我),不过闻到后您一般都不会判断错。由于机油与汽油的燃点不一样,所以在汽缸内机油不可能被完全压缩、燃烧,这时就会有少量的机油颗粒从排气管排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冒蓝烟。首先,汽油机的轿车冒蓝烟肯定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机油只应在机油管道里对气缸壁和活塞进行润滑,不过一旦缸筒的内壁磨损严重或活塞磨损严重,原本在机油道的机油就有可能窜进发动机燃烧室,此外,气门磨损严重的发动机也有可能烧机油。还有,一些车辆的输油管发生老化渗漏,也有可能会让机油滴到发动机或排气管上,这时散发出的阵阵油味儿还有可能引发火灾。四、未燃烧的汽油味(俗称生油味)造成原因:供油系统出现渗漏或油箱受损如果开车时总能闻见没有燃烧过的汽油味,那您最好马上打起十二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1)传统陶瓷(其中,瓷是在陶的基础上上一层釉) 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从西安地区出土的秦始皇陵中大批陶兵马俑,气势宏伟,形象逼真,被认为是世界文化奇迹,人类的文明宝库。唐代的唐三彩、明清景德镇的瓷器均久负盛名。 传统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自然界存在大量天然的硅酸盐,如岩石、土壤等,还有许多矿物如云母、滑石、石棉、高岭石等,它们都属于天然的硅酸盐。此外,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生产了大量人造硅酸盐,主要有玻璃、水泥、各种陶瓷、砖瓦、耐火砖、水玻璃以及某些分子筛等。硅酸盐制品性质稳定,熔点较高,难溶于水,有很广泛的用途。 硅酸盐制品一般都是以黏土(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黏土的化学组成为Al?O3·2SiO?·2H?O,石英为SiO?,长石为K?O·Al?O3·6SiO?(钾长石)或Na2O·Al2O3·6SiO2(钠长石)。这些原料中都含有SiO2,因此在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硅与氧的结合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硅酸盐材料是一种多相结构物质,其中含有晶态部分和非晶态部分,但以晶态为主。硅酸盐晶体中硅氧四面体[SiO4]是硅酸盐结构的基本单元。在硅氧四面体中,硅原子以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Si—O键键长为162 pm,比起Si和O的离子半径之和有所缩短,故Si—O键的结合是比较强的。 (2)精细陶瓷 精细陶瓷的化学组成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硅酸盐的范围。例如,透明的氧化铝陶瓷、耐高温的二氧化锆(ZrO2)陶瓷、高熔点的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陶瓷等,它们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传统陶瓷材料的发展。精细陶瓷是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能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技术、海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促使人们研制精细陶瓷,并在超硬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电子陶瓷、磁性陶瓷、光学陶瓷、超导陶瓷和生物陶瓷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下面选择一些实例做简要的介绍。 高温结构陶瓷汽车发动机一般用铸铁铸造,耐热性能有一定限度。由于需要用冷却水冷却,热能散失严重,热效率只有30%左右。如果用高温结构陶瓷制造陶瓷发动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能稳定在1 300 ℃左右,由于燃料充分燃烧而又不需要水冷系统,使热效率大幅度提高。用陶瓷材料做发动机,还可减轻汽车的质量,这对航天航空事业更具吸引力,用高温陶瓷取代高温合金来制造飞机上的涡轮发动机效果会更好。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大的汽车公司试制无冷却式陶瓷发动机汽车。我国也在1990年装配了一辆并完成了试车。陶瓷发动机的材料选用氮化硅,

车的颜色与安全性的关系

浅色好 主要是安全性高 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浅色系的汽车安全性能高于深色系汽车。而黑色汽车的事故率竟是白色汽车的3倍!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主任张金焕介绍了试验的方法和过程。工作人员选取了黑、绿、蓝、银灰、白5种颜色的汽车进行试验。时间在7月25日、26日天气晴朗的条件下,对清晨、白天、傍晚及夜间进行了24小时的观察,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了拍照。对比试验结果照片发现,黑色车辆在清晨及傍晚时段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最难被人眼识别,所以黑色车颜色的安全性比白色及银灰色车差一些,而绿色及蓝色车辆的颜色安全性位居中间。 大陆汽车救援俱乐部的事故数字统计也印证了上述结论。大陆汽车救援俱乐部副总经理高峰介绍,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拖车救援的事故统计,发生在黄昏和清晨视线昏暗条件下的交通事故有5158起。结果发现,浅色系的汽车视认性佳,交通事故率低,行车安全性较高。然而,黑色汽车的研究结果却令人担心。而黑颜色汽车事故率是白颜色汽车的3倍。 大陆汽车救援俱乐部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的拖车救援统计数据,针对发生在黄昏、清晨的5158起交通事故分析,得到各颜色车辆事故率排名。从左向右事故率逐渐降低,颜色安全性逐渐升高。 色彩特性与安全性有一定关系。 首先,颜色具有进退性,进退性就是所谓前进色和后退色。例如,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共4部轿车与你保持相同的距离,你就会觉得红色车和黄色车要离自己近一些,而蓝色和绿色的轿车看上去较远。这说明红色和黄色是前进色,而蓝色和绿色就是后退色。一般来讲,前进色的视觉效果较好。 其次是颜色给人的体积感觉不一样。相同车身涂上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体积大小不同的感觉。如黄色感觉大一些,有膨胀性,称膨胀色;而同样体积的蓝色、绿色感觉小一些,有收缩性,称收缩色。膨胀色与收缩色视觉效果不一样。据日本和美国车辆事故调查,发生事故的轿车中,蓝色和绿色的最多,黄色的最少。可见,膨胀色的视认性较好。 第三,颜色在人们视觉中的亮度是不同的,可分为明色和暗色。红、黄为明色,明色的视觉效果较好。暗色的车型看起来觉得小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从安全角度考虑,轿车最好使用视觉效果较好的颜色。但如果进行合理搭配,有些视觉效果不太好的颜色,也可提高其安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 (试行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图样中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 本标准适应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发动机所用二维图样上材料的标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见标准各章节 3 常用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 3.1 钢板 3.1.1 标注方法 钢板厚度 钢板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厚钢板 △△-GB(Q/BQB)××× 钢板技术条件标准号 钢板所用钢号 尺寸精度等级 钢板厚度 钢板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钢板 △△-△-△-GB(Q/BQB)×××钢板技术条件标准号 拉延级别 钢板所用钢号 表面质量级别 注1:尺寸精度等级、拉延级别、表面质量等级可以不注,不注按最低级别供应。 注2:钢板的品种规格标准号 GB/T 709

3.1.2 标注示例 钢板的标注示例见表1。 表1 常用钢板的标注

表1(续)常用钢板的标注 3.2 型钢 3.2.1 圆钢、六角钢的标注方法 3.2.1.1 热轧圆钢、六角钢 钢材尺寸(圆钢为直径、六角钢为内切圆直径) 钢材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圆钢 (六角钢)△△-GB(Q/BQB)××× 钢材技术条件标准号 钢材所用钢号 3.2.1.2 冷拉圆钢、六角钢

汽车使用中出现的6种气味分析及解决办法

汽车使用中出现的6种气味分析及解决办法 人高兴了可以喷点香水来表达情绪,车也会用气味来表达喜怒哀乐。不同的气味代表着爱车不同部位的故障,您的鼻子会修车吗? 一辆现代汽车至少由7000个零部件构成,这些零件有金属的、有塑料的、还有橡胶的,其中每个零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味道。当然大部分零件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气味都很小,不过一旦有某个部分的零件发生不正常磨损或消耗时,它就会发出一些刺鼻的味道,比如焦煳味、臭味,还有塑料味……今天我们就教您通过这些气味来判断爱车的故障。 1. 气味种类:浓重的焦煳味 造成原因:离合片烧损或没松手刹 在行车过程中闻到了非金属材料烧煳的特殊气味,一般是爱车的离合器摩擦片有烧损、过薄或过热的现象了。这种煳味中一般还会夹杂着焦臭味儿,因为离合片的材质是由橡胶和石棉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 如果离合器使用起来很正常,也没有明显难挂挡或起步困难的情况,并且下车闻到的气味并不来自车前部,而是车的后部,那么我们就要检查后制动系统有无过热现象了,有些粗心的车主在拉着手刹的情况下还强行走车,这会让后刹车片抱死,从而发出焦煳的气味。 2. 气味种类:驾驶室内有塑料的煳味 造成原因:电线过热或有电器短路 如果是车内传来了阵阵的塑料制品煳味儿,大多是电器的线路过热所致。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的外包皮一般较薄,所以即使线路已经发生过热现象,气味也不会像离合器片烧损时那样大。但电线的烧毁,一般多伴有局部冒烟,或局部发热的现象,只要细心检查肯定能找到源头,确定故障部位。 电线过热现象一经发现必须马上停车找出原因,别看电线烧损的气味不大,但危险指数却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春夏季节发生电线温度过高的情况会更多,如果不及时发现,很容易造成电路彻底损坏、发动机拉缸,甚至整车自燃等现象。 3. 气味种类:机油与汽油混合燃烧后的味道 造成原因:机油蹿进汽缸室参与燃烧了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系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及碲化物)和硅酸盐、钛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含氧酸盐为主要组成的无机材料的泛称。包括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搪瓷、磨料以及新型无机材料等。其中陶瓷一词,随着与陶瓷工艺相近的无机材料的不断出现,其概念的外延也不断扩大。最广义的陶瓷概念几乎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含意相同。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和金属材料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一样,是当代完整的材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此外,水泥在胶凝性能上,玻璃在光学性能上,陶瓷在耐蚀、介电性能上,耐火材料在防热隔热性能上都有其优异的特性,为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及。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它抗断强度低、缺少延展性,属于脆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①各具特色,例如:高温氧化物等的高温抗氧化特性;氧化铝、氧化铍陶瓷的高频绝缘特性;铁氧体的磁学性质;光导纤维的光传输性质;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超硬性质;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快硬早强水泥的快凝、快硬性质等。②各种物理效应和微观现象,例如:光敏材料的光-电、热敏材料的热-电、压电材料的力-电、气敏材料的气体-电、湿敏材料的湿度-电等材料对物理和化学参数间的功能转换特性。③不同性质的材料经复合而构成复合材料,例如: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以及用无机纤维、晶须等增强的材料。 沿革旧石器时代人们用来制作工具的天然石材是最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中国发明了原始陶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有了原始瓷器,并出现了上釉陶器。以后为了满足宫廷观赏及民间日用、建筑的需要,陶瓷的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公元 200年(东汉时期)的青瓷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瓷器。陶器的出现促进了人类进入金属时代,中国夏代(约公元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炼铜用的陶质炼锅,是最早的耐火材料。铁的熔炼温度远高于铜,故铁器时代的耐火材料相应地也有很大发展。18世纪以后钢铁工业的兴起,促进耐火材料向多品种、耐高温、耐腐蚀方向发展。公元前3700年,埃及就开始有简单的玻璃珠作装饰品。公元前1000年前,中国也有了白色穿孔的玻璃珠。公元初期罗马已能生产多种形状的玻璃制品。1000~1200年间玻璃制造技术趋于成熟,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玻璃工业中心。1600年后玻璃工业已遍及世界各地区。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已使用石灰和石膏等气硬性胶凝材料。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胶凝材料也获得相应的发展。公元初期有了水硬性石灰,火山灰胶凝材料,1700年以后制成水硬性石灰和罗马水泥。1824年英国J.阿斯普丁发明波特兰水泥(见水泥)。上述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属于典型的硅酸盐材料。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建筑、机械、钢铁、运输等工业的兴起,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电瓷、化工陶瓷、金属陶瓷、平板玻璃、化学仪器玻璃、光学玻璃、平炉和转炉用的耐火材料以及快硬早强等性能优异的水泥。同时,发展了研磨材料、碳素及石墨制品、铸石等。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航天、能源、计算机、通信、激光、红外、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迅速发展。30~40年代出现了高频绝缘陶瓷、铁电陶瓷和压电陶瓷、铁氧体(又称磁性瓷)和热敏电阻陶瓷(见半导体陶瓷)等。50~60年代开发了碳化硅和氮化硅等高温结

去除车内异味10种好用又便宜的方法

去除车内异味10种好用又便宜的方法临近夏季,气温升高,车内经常有令人不舒服的味道,不小心掉在车厢角落的水果、甜品腐烂发霉;洒落的饮料或漏雨而被淋湿的座椅、地毯等;尾厢内久置不用的鞋子、衣服等等,都会散发出难闻的异味。还有空调,只要一开,便有源源不断的霉味冲出。如何去除这些异味呢?教您10招便宜又实用的去除车内异味的小窍门,赶紧试试吧! 1、柠檬:买两个柠檬放在车里,就这么简单。如果想要效果更迅速一些,就把柠檬切成片,放几片在冷气口,再开启冷气,不久就能使车内空气清净、芳香。 便宜指数:★★★★ 实用指数:★★★★ 2、菠萝:一天坐朋友的车,看见他车后座上放着一只菠萝,都有些蔫巴了。一个急,它就会骨碌碌滚到地上去。朋友说菠萝是用来改善车内空气。?我是看到桑拿房里放菠萝能除异味儿,所以在车里试着用了,没想到效果很好。这只菠萝才花了我两块钱,放了两三天,它就把车上的异味‘吸’光了。?

其实,放菠萝皮和菠萝的效果差不多,向马路边卖菠萝的叔叔大爷们讨一些菠萝皮,呵呵,可以不花钱的。要是他们不肯给你,掏点钱买个菠萝吃,他们就会给你的了。这招高吧! 便宜指数:★★★★ 实用指数:★★★★ 3、热带水果:其实,除了菠萝,还有很多其它热带水果都具备此特效。热带水果因其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环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香味特别重,果实中所含水分多,浓重的香味可长时间地散发,可作天然的?空气清洁剂?。效果好,方法简便,最适用于热带水果产地,不过在北方使用此法的成本就稍稍的高一些了。 便宜指数:★★★★ 实用指数:★★★ 4、橘子:车主姚先生的偏方是橘子。他说他曾经尝试过好几种水果去除车内异味,感觉放橘子效果最好。到底是不是这样,您也试试,不过橘子倒是比菠萝和柠檬便宜的。本人觉得,如果橘子可以的话,苹果肯定也可以的。 便宜指数:★★★★★ 实用指数:★★★

长城QCC JT001-2010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限值

Q/CC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C JT001—2010 代替Q/ CC JT001-2009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Test methods and limits of odour characteristics of trim materials in motor vehicles 2010-06-30发布2010-07-3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试样准备 (1) 4 试验设备 (2) 5 试验方法 (2) 6 评价标准 (3) 7 试验说明 (4) 8 气味散发性限值 (4)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C JT001-2009《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的修订。 本标准与Q/CC JT001-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原版“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条款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 ——增加了“内饰非金属材料”的定义; ——增加了“表1 试验分类中D项”; ——增加了“3.4制样原则”; ——增加了“5.1试验环境”; ——将原版“6 试验方法中的六个检验人员”修订为本版的“5 试验方法中的三个检验人员”;——将原版的“7 表3评价标准中:评分4有刺激性气味”修订为本版的“6 表3评价标准中:评分4有轻微刺激性气味”; ——将原版的“8 试验说明中:如检验出的各分数之间相差大于等于2分”修订为本版的“7 试验说明中:如检验出的各分数之间相差大于1分”; ——删除原版“9 气味散发性限值”中9.2、9.3相关条款,并对表5内容重新进行调整; ——删除原版“11 执行时间”。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Q/CC JT001-2009。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材料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静娜、李少华、张红焱、崔文兵、孙阿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Q/CC JT001-2005; —— Q/CC JT001-2009。

如何去除汽车内异味

如何去除汽车内异味 针对夏天车内容易出现的各种异味,专家建议,可以运用不同方法对付,使自己与家人们在车内度过一个舒适的炎夏。 异味来源 与潮湿春天以霉味为主不同,炎炎夏日,车内产生的异味来源更多,除了难以根除的霉菌味外,香水异味、烟味、新车皮革、内饰味及汗味,都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新车异味 新车异味主要表现为车内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包括苯、甲醛、丙酮和二甲苯等,有的新车异味会更加浓烈。 汗臭异味 夏天极容易出汗,车上乘员若喜欢运动,在出了一身大汗之后,难免将汗味带入车内,若长期如此,在开启空调的情况下,这种异味更容易留在车内,产生一股异味。 霉菌异味 空调蒸发器周围阴暗潮湿环境,很难有干燥的时候,于是这里便成为霉菌的集聚地。时间一长,只要开启空调,便有源源不断的霉味冲出,还让人误以为是空调出了问题。 烟酒异味 车上驾乘人员日常喜欢吸烟喝酒的话,难免在车内狭小空间内残留烟酒味道。如果平时不注意,烟味更会混杂在车厢和蒸发器内,时间长了,所产生的异味会让人难以忍受。 香水异味 香水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异味,尤其是很多车主喜欢选择柠檬味香水座,其实这种香型副作用更大。因为,此类香水呈酸性,散发出来后聚集在空调蒸发器,更易发霉变质,导致异味出现。因此,如果车主确实很喜欢香水,最好也选用那些中性、味道偏淡的一类副作用

会较少。 异味去除 一般情况下,轻微的异味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换气解决。不过,异味在车内空间待的时间长了,就只能使用各种方法去除。通常,有些方法成本极低,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根除异味。有些方法则比较费事,而且成本相对较高,但起到的效果会比较明显。 1 需要一定操作能力的方法 如不想花费太多成本,可采取开启外循环或空调热风烘干等方法除异味。不过,这些方法须车主具备一定的常识及动手能力。 ●预防空调“冷凝水” 这段时间天气多变,特别是雨后比较潮湿时,车内会出现霉味。有时,这种霉味来源于空调管道内制冷产生的冷凝水。对此,车主们可选择天晴时,及时用自然风吹干汽车空调,如果想要预防空调管道内产生的冷凝水,可在到达目的地前几分钟关掉冷气,稍后开启自然风,以保持空调系统相对干燥。 ●空调热风烘干 烘干除异味,主要指利用汽车空调的制热功能,一边利用空调的循环气流冲洗空调蒸发器,一边用空调热风烘干,这样可以在不拆卸仪表台和空调系统的情况下,达到除异味的目的。 使用时须开启空调内循环,将除臭剂喷入空调进风口处,除臭剂就随气流进入蒸发器周围清洗。 2 简易且成本极低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