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一、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必要时,需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如:经直肠法),记录媒体的编号。

二、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三、诊断意见

(一)有无病变以及病变部位或性质。

(二)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三)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四)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五)签名与日期。

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超声报告单书写

超声报告单书写、签发、复核制度临床对超声检查的需求量大,临床医师在开具超声检查申请单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申请单可手写开单亦可电子申请单形式,填写申请单时应完整填写简要病史、体检发现、其他医学影像报告与有关检验结果,并写明检查目的、要求和部位。草率填写(应填的内容不完整)的申请单,以及手写时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时常可导致检查报告的质量下降,其责任不在超声科室。对于需行超声复查的病人,必须填写原超声号,以便与前次作相应比较。 由于超声检查报告是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又是法律纠纷处理中的参考资料,所以必须认真客观地详细描述检查内容,供临床医师参考。遇特殊疑难病例时,及时与送检医师沟通检查情况。报告中专业用词必须是统一的、科学的、通用的超声医学术语。 (一)超声检查报告单书写基本要求: 1.针对性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对申请单提出的问题给与有针对性的阐述,做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2.客观性应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回声特点、动态变化及毗邻关系等进行准确的客观描述。重要的阴性所见也应描述,供鉴别诊断参考。

3.独立性超声检查只是临床检查的一种手段,因此对超声图像的分析必须注意参考临床表现。任何结论不能脱离临床表现,但也不能脱离声像图的客观表现去迎合临床诊断。 4.系统性有的病变在其发展过程中,声像图也会出现动态变化,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超声随访来复核最初的诊断,超声诊断报告应正确地把这种变化反馈给临床。 5.科学性如不能直接用临床疾病的术语来描述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则不能只描述某幅图像的平面特点而不注意描述病变的立体形态。 6.真实性手写超声检查报告单必须字迹应工整、清晰,无错字、无涂改;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电子报告中无错字、无涂改。只出具1次超声诊断报告单,经诊断医师签字生效。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不真实的超声诊断报告单。 (二)规范化超声检查报告中的结论书写要求: 1.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以下做举例说明: (1)“符合……”:如果具有一项确诊指标加两项辅助诊断指标,可以采用“符合……”。如超声在右侧输卵管内发现胚囊、胚芽、胎血管搏动、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滋养层血管,加上停经史和尿妊娠试验阳性,则诊断结论为:右侧输卵管混合性包块(符合输卵管妊娠)。

超声检测报告模板

基桩超声波透射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名称) 年月日

###工程 基桩超声波射法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 检测负责: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审定: (检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工程概况

受委托,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工程(概况见表1)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根工程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北京铭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超声波基桩检测仪MC-6360”。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砼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和参考强度)。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在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中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逐点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3、检测标准 检测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有关规定进行。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第一章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 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 号、MRI 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CT所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查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号与DSA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的编号。这是因为放射科的技术部门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定于几组机房。而医师分别轮转工作于几个如CT、MRI、DSA等工作室,并分别各自书写报告。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是从属于检查号的。 患者的姓名、送诊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是为了识别病员用的,对于同名同 2、检姓的患者,可根据住院号或门诊号,以及送诊科室的不同而加以识别。? 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规模较小的医院放射科(指二类乙级医院以下标准的医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报告书中只用“检查名称”一项就可以。这类科室一股均采用检查常规,一切按常规办事。或虽无书面的常规,但有科室人员相互默契的常规。例如会诊单上写“胸部摄片”就一定是胸部正侧位。会诊单上写“鼻窦摄片”就一定是water位摄片等。但对于二甲以上标准医院规模较大的放射科,在报告中须增加“检查方法”或“检查技术”一项。这类科室开展项目很多,新开展项目出现且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较多,各人常用检查技术可能不一致,

心脏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心脏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篇一:心脏超声报告简易模板 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反流信号。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Mild TR,PR,MR,AI 主动脉根部内径,升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形态、回声、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呈逆向运动。左室壁活动未见异常,EF:70%。心脏各结构未见连续中断, 心包腔内未见明显积液。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未见明显反流信号。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 Normal Echocardiography CDFI: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主动脉瓣口可见微量反流信号。微量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Trace TR,PR,MR,AI 房间隔基底部可见局部房间隔呈囊袋状突向右房侧,基底宽度为,高度为。房间隔膨出瘤 ASA 主动脉瓣退形性变伴主动脉后壁斑块形成

Degeneration of AV, Plaque on Posterior Aortic Wall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 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曲线E-E间距延长/缩短/不等,HR:54bpm。心动过速Tachycardia心律失常Arrhythmia 心动过缓Bradycardia 房颤 Af 升主动脉增宽 Dilated AAO 二尖瓣口见中等量反流,反流面积占左房% 三尖瓣口见少中大量反流信号,Vmax: /s, RVSP: 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Vmax: /s,PPG:21mmHg。 双平面法测EF:%,Teich法测EF:%。 轻度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 Mild TR,PR,MR,AI 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弓内径,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腹主动脉内径,上述主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弓内径,降主动脉起始部内径,无名动脉起始部内径,左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径,右颈总动脉起始部内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径,上述动脉壁回声连续性良好,内膜光滑完整,其内未见异常回声结构。CDFI:上述血管血流速度未见异常。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像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3、图像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做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4 、图像记录采用各种图像记录方式,将典型图像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1)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超声检查异常影象结论应包括: 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 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

性诊断,但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以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 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他一些原因。 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 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可以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 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一张理想的超声报告单,应按以上六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炼、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诊断和建议恰当。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流程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流程 一、规范 报告单上分为患者基本信息、静态图像、检查所见、检查提 示。 1、基本信息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查编号等。 2、检查时应按超声科各脏器图像控制标准采集图像,报告上的静态图像一般为单幅或双幅图像,主要为无阳性发现的临床鉴别诊断图像,或有阳性发现诊断图片。 3、检查所见栏是检查时的客观所见,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一般描述为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灶性病变应做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检查提示栏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1)病变的部位或脏器。 (2)病变在超声声像图上所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3)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4)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

断。 (5)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6)必要的建议。 4、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认识,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5、用中文及阿拉伯数字书写报告,以厘米为单位,用英文 cm 表示,由具有执业医师证的医师签名发放报告。急诊报告需报告时间到分钟。 二、流程 1、普通病例报告由检查医生或录入员书写,检查医生审核报告后发出。 2、凡疑难病例会诊后,由检查医生书写报告,必须有检查医师和会诊医师两人以上的签名方可发放报告。

心脏超声诊断报告单如何书写

心脏超声诊断报告单如何书写? 心脏超声诊断报告单的格式和内容 (1)病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和超声号。 (2)仪器及记录方式:使用仪器的品牌及机型,记录方式包括黑白打印、彩色打印、VCR 记录或光盘记录,工作站等。 (3)常规的检测和测量:①切面超声,必检内容包括主动脉、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左室后壁、肺动脉的舒张末内径、左房的收缩末内径。辅检内容包括右室流出道、右室壁舒张末厚度,左室收缩未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等。②M型超声与切面超声指标检测指标相近。功能指标还包括左室短轴缩短率。③多普勒超声,包括心内各瓣口及心室流出道的频谱多普勒血流速度,各瓣口返流或心内分流的速度及压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定量返流或分流程度。 (4)特殊检查和测量:如复杂先心病,经食道超声,负荷超声,三维超声,心肌造影等的相关检测指标。 (5)描述主要超声所见。 (6)结论。 (7)医生签名和日期。 如何描述超声所见 描述超声所见是报告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超声诊断的依据。我们建议以病变为中心进行系统描述。在多种病变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按病变的程度轻重依次描述。首先病变的描述以直接特征为主,依次为切面图像特征,频谱多普勒特征和彩色血流显像的特征。第二是间接特征和附加改变。第三是功能改变。 如何书写超声结论 ①病因诊断,如先心病、风心病等。如同时存在,以主要病变为主。 ②病理解剖诊断,如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 ③并发症诊断,如心包积液。附壁血栓、室壁瘤形成、左向右分流等。 ④功能诊断,如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等。 ⑤如无法明确病因及病理解剖诊断,只做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及功能诊断。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胸部X 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 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 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 (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四、头颅、五官X 线诊断报告 1、头颅平片X 线诊断报告

超声检查报告书写模板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17mm×11mm×8mm,右侧约18mm×11mm×8m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右侧附睾内可及纤细管状结构,呈"蜂窝状"改变,余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双侧睾丸萎缩 右侧附睾管扩张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36mm×28mm×21mm,右侧约40mm×25mm×17m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右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头约10mm×6mm,体约3mm,尾约6mm,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左侧附睾增大,以尾部为著,左侧头约11mm ×6mm,体约6mm,尾约17mm,实质回声不均匀,CDFI:内可及丰富血流信号。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左侧精索增宽27mm,回声不均匀。CDFI:内可及丰富血流信号。右侧宽约10mm。 左侧附睾增大,回声不均并血流丰富(以尾部为著,考虑附睾炎) 左侧精索增宽并血流丰富(考虑反应性) 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约26mm×8mm的包块回声,内呈不均匀的实性高回声,CDFI: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该包块向上经腹股沟管区域与腹腔相通,该包块可还纳腹腔。 右侧腹股沟区包块(考虑腹股沟斜疝) 男 44 岁乳腺腺体:左侧厚:5mm 右侧厚:5mm。结构层次欠清晰,腺体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中央区导管无扩张。 双侧乳腺后间隙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双侧乳腺增厚(考虑男性乳房发育) 经直肠探查: 左侧精囊腺约31mm×9mm,右侧精囊腺约34mm×10mm,包膜光滑,腺体回声均匀。CDFI:腺体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囊腺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37mm×23mm×18mm,容积11ml,右侧约40mm×24mm×19mm,容积13ml。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基本要求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基本要求 一份完整的超声诊断报告,是临床超声医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它深刻地体现了医疗质量和学术思想水平!因此,在超声诊断报告书写时,必须要有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超声报告的基本形式: 1.文字化描述 2.规范化表格 文字化描述—— 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采用的形式,其主体是检查所见的描述与检查结果的提示。这种形式不仅书写方便,而且描述无限制,书写时可充分表达检查所见,客观说明检查结果。 规范化表格—— 是采用表格填写的方式,内容有限定,形式死板。但优点是内容规范,形式

统一,便于检索和积累完整的科研资料,也有利于标准化质量管理。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利用多媒体图文报告系统,多将二者有机结合。 超声诊断报告产生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超声诊断报告,都是超声医生对一系列检查结果进行客观综合分析后而做出的。因此,可以说,声像图所获得的信息,是进行超声诊断的主体或说成是重要基础,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与临床的充分结合,只有将超声与临床完整的统一起来,才能使超声诊断水平发挥极致。 超声报告的独特之处:超声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果是同时完成的,这一点不同于放射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困此在检查过程中,超声医生要尽可能地利用设备 所提供的各种技术,包括2D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谐波成像、3D成像、 声学造影等等,为客观、准确的超声诊断提供全面的技术帮助。 完整的超声报告要求超声医师具有的四个熟悉: 1.熟悉声像图与解剖学的联系,特别是与断层解剖学的联系。 2.熟悉声像图上正常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变异。 3.熟悉超声图像的实际意义和可能伴随的伪像与误区。 4.熟悉血液动力学改变与多普勒超声的联系。 作一名优秀的超声医师还应具有的习惯:在临床方面,要有在检查前或检查中常规查阅全部病例资料的良好习惯,在必要时做补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超声检查结果,还可发现有意义的临床线索,主动扩大超声检查范围,降低误、漏诊率。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超声专业的整体优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使患者得到了最高原则的医疗质量保证。 超声诊断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应根据临床医生检查申请单提出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全面检查,并尽可能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即使不能也应实事求是加以说明。例如:临床医生触诊颈部包块,当我们未见到异常影像时,应对医生所指包块处的组织回声加以描述,提示其并非病变。 2.客观性: 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包括: ①病变部位;例如:肝左叶或者肝右叶的病变,腹腔内还是腹膜后的病变。 ②病变形态、大小、数目、邻近结构;例如:所测量肿物的大小要有三个径线,这样通过径线的数值,让读报告者可以估计肿物的大体形态如“饼样”、“球形”等;肿物的多发还是单发,是散在还是弥漫分布;与邻近的器官或血管关系是推移受压还是浸润粘连。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武隆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超 声 诊 断 质 量 控 制 规 范 及 考 评 标 准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目录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4)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8)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1)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8)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42)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48) 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53) 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54)

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55) 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说明 (57) 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58) 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78)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 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医师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5、承担心血管超声诊断检查的医师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三、仪器设备要求 1.实时超声诊断仪,并配有与检查项目有关的探头及软件。主机具有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机内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应具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脉冲及连续多普勒、彩色增益、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技术与参数。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较完整的产科

BMD超声骨密度参数及报告单说明

骨密度T值与Z值 左正常右骨质疏松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一、成年骨密度报告单 1.1 检查部位 支持的检查部位:桡骨远端、胫骨中段 1.2 SOS值 超声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SOS)不仅反映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可以反映骨骼的微观结构。 1.3 T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年轻成年人”的参考均值的偏离程度,采用标准差(SD)单位表示。 1.4 Z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预期同年龄匹配值的偏离程度,可用相对于人群内部编号的标准差(SD)表示。 1.5 SOS曲线图 横坐标:年龄(岁) 左侧纵坐标:SOS(米/秒) 右侧总坐标:T值 三条曲线:中间为各年龄健康人sos平均值,上下分别为±1倍标准差 标记点:检测结果 绿色粗实线:骨量正常与骨量减少的分界线,T = -1 红色粗实线: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分界线,T = -2.5 绿色区域:骨量正常

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某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超声检查报告单 姓名:杨XX 性别:女年龄:40岁超声号: 门诊号:住院号:病区:床号: 诊断描述: 双顶径6cm头围20.93cm腹围19.84cm股骨径3.89cm肱骨径3.75cm小脑横径2.47cm,羊水指数:14.45 cm。 脐血流指数: PSV=41.38cm/s,EDV=13.05cm/s,RI=0.68,PI=1.09,S/D=3.17 MCA指数:PSV=30.13cm/s,EDV=7.61cm/s,RI=0.75,PI=1.40,S/D=3.96 1.增大的子宫内探及一个胎儿,胎头位于耻骨上,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两侧丘脑 可见,小脑半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颅后窝池未见明显扩张,侧脑室宽0.67cm。 2.胎儿闭口时上唇皮肤连续性未见明显中断。 3.脊柱位于右侧前方,双强回声带平行排列,整齐连续。胎心搏动可见,瞬间心率160次/ 分,律齐。四腔心切面显示尚清楚,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连接一致。心脏中央十字交叉存在。左、右心室流出道显示清楚。 4.胎儿腹部内脏:腹壁连续性未见明显中断,肝、胆、胃泡、膀胱显示可.胎儿双肾集合 系统未见明显分离。 5.胎儿双侧上臂及其内的肱骨可见,双侧前臂及其内的尺、桡骨可见,双手呈握拳状。 双侧大腿及其内的股骨可见,双侧小腿及其内的胫、腓骨可见,双足可见 6.胎盘附着于后壁为主,厚约2.3cm, 0级胎盘。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约>3.0cm。 7.胎儿脐带:脐动脉两条,颈部未探及明显压迹。 超声提示: 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超声孕龄约23周0天 备注:本次超声检查只检查“超声描述”内容,没有描述的胎儿结构不在超声检查范围内,比如目前技术条件耳、指、趾、甲状腺等众多结构尚不能做为常规条件进行检查,超声也不能见到胎儿染色体,胎儿性别及生殖器有关的问题不在检查范围内。胎儿畸形或异常是动态发展的,本次检查仅说明目前的胎儿状况。特此声明! 1.本报告仅供临床参考,不做任何证明。 检查医生: 检查日期:

超声波桩基检测报告记录

超声波桩基检测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桩基检测报告 产品名称:基桩(声波透射法) 委托单位:资质等级评审组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检测人:郭斌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5年6月24日

工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SXSY2012-ZJ001-001 产品名称基桩抽样地点交院实训地 受检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标/ 生产单位四川路桥产品号/ 委托单位四川宏博检测单位样品批次/ 规格型号 600mm*600mm 样品等级/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样品数量 1 检测依据JGJ106-2003 抽样基数/ 检测项目桩身完整性检测委托人/ 样品描述委托日期2015 年6 月 22日 主要 仪器设备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 检测结论本次共对1根桩基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其中:桩身无明显缺陷,为Ⅰ类桩, 合格率100%。 试验环境温度: 25 ℃天气情况:阴转小雨 批准人李海 2015年 6 月 22日审核人孙海峰 2015年 6月22 日主检人 2015 年 6 月 22 日 备注 / 录入校对打印日期2015年6月25日

1.工程及地质概况 该工程由四川路桥公司承建,位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桩基实验基地,桩基为人工挖孔桩,设计强度C25,设计桩径600mm,共计两根。 2.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超声波检测仪器、检测方法及工作原理 3.1 测试仪器 超声波检测采用RSM-SY7(W)型基桩多跨孔超声波自动循测仪。3.2 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 3.3 工作原理 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超声脉冲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清水作为耦合剂,由仪器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脉冲,穿过待测的桩体混凝土,并经接收换能器被仪器所接收,判读出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声时、接收波首波的波幅以及接收波主频等参数。超声脉冲信号在混凝土的传播过程中因发生绕射、折射、多次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振动幅度、波形及主频等发生变化,这样接收信号就携带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像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3、图像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做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4 、图像记录采用各种图像记录方式,将典型图像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 (1)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超声检查异常影象结论应包括:

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 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但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以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 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他一些原因。 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 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可以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 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6、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六、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包括诊断报告书写制度:X线及操作机保养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交接班制度;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集体读片制度,会诊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管理条例》、《医院传染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放射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超声波检测报告(经12号)

三.仪器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RS-ST01D(P)(编号CS20090402)超声跨孔检测仪,包括ф35双孔径向换能器等。 四、桩位平面示意图:

五.测试原理及方法 1.测试依据 超声波透射法基桩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中的声波透射法进行。 2.测试方法 在基桩施工前,在桩内预埋3根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且应尽量对称形状分布(如图一)。 图一声测管布置示意图 以最靠近北的声测管编号为1号管,依次顺时针编号,1、2......。在施测时,两根声测管为一施测剖面,两管编号组成剖面编号12、13、23。如图二所示: 图二检测编号示意图

3.现场测试 ①、声时修正 声时修正包括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和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 经标定测定RS-ST01D(P)检测仪器系统延迟时间T。=10.1us,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按下式计算声时修正值: (本次检测声测管内径为43mm,外径为45mm) t’=[(d1-d2)/c w]+[( d3-d1/c p)]=[(45-35/1.48)+(45-43/5.12)]= 7.15us 式中d1-检测管内径(mm); d2-换能器直径(mm); d3-检测管外径(mm); c w-水的声速(km/s); c p-检测管壁厚度方向声速(km/s)。 t’-声时修正值(us) 测试前,输入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和声时修正值由声波检测仪自动进行声时修正(本次检测总延迟为17.25us)。 ②、现场测试方法 测试时将发射换能器及接收换能器同时放入相邻两声测管内,间隔10cm设置一个测点,自桩底开始由下而上逐点进行检测。检测时,将两换能器置于同一标高(水平同步),同步升降,各测点两个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度差不超过1cm,并随时进行校正。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与审核制度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与审核制度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象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象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3、图象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作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眦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4、图象记录采用各种图象记录方式,将典型图象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向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 ⑴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⑵超声检查异常影像结论应包括: 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

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可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能够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 6、提出建议经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它一些原因。 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 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能够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 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一张理想的超声报告单,应按以上六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诊断和建议恰当。

超声波检测报告格式样本

基桩声波透射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基桩声波透射法(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检测方法: 检测日期: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名称 出报告日期

检测项目的位置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上岗证号: 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上岗证号: 校核:上岗证号: 审核:上岗证号: 批准:职务: 声明:1、本检测报告总页数共页,涂改、换页无效。 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未经检测单位名称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中心检测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检测单位名称 出报告日期 地址: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单位电话联系人:

工程概况

受某某委托单位委托, 检测单位名称 于 某某检测时间段 ,对 检测项目名称 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砼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工程共检测 根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采用武汉岩海RS-ST01D(P)数字超声仪,包括双孔换能器、孔口深度滑轮。数据自动连续采集。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图1。 图1 基桩超声波检测示意图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 桩 声测管 换能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