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0012_孙丽君_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090012_孙丽君_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090012_孙丽君_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090012_孙丽君_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学生:孙丽君

学号:20090012

指导教师:陈立泰

专业:经济学(经济贸易方向)

重庆市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二O一三年六月

Graduation 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ongqing

Udergraduate:Sun Lijun

Supervisor:Prof. Chen Litai

Major:Economy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June 2013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己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重庆市的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其规模扩大和集聚效应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间接地推动了其它产业快速发展,使城市综合实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本文借鉴国内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成果,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出发,采用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近十年(2002-2011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的影响,定量地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针对具体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经济增长,重庆市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the speeding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ocuse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issued policy documents in this area,and certain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Chongqing's service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compariso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industry,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Productive services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ed supplement and promoting to each other.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with expanding the scale and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has a direc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indirect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and finally push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nto a new level.

This paper takes some research findings of some domestic production service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hongqing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on the economy of Chongqing with the latest ten years data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n,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ongqing, as well as the productive service sector'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Service industry,Economic growth,Chongqing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综述 (2)

1.2.2国内研究综述 (2)

1.3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和不足 (2)

1.3.1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2)

1.3.2本文的创新 (3)

1.3.3本文的不足 (3)

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4)

2.1.生产性服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4)

2.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其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5)

2.3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5)

3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现状 (6)

3.1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6)

3.2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8)

4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0)

4.1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9)

4.2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0)

4.1.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10)

4.1.2数据的协整检验 (10)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11)

5结论与政策建议 (13)

5.1结论 (13)

5.2政策建议 (13)

5.2.1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3)

5.2.2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14)

5.2.3对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绪论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的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世纪中叶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越好越发达、居民的生活越富裕、居民收入越高的国家或地区,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就会越高。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出,众多的学者都开始关注起来服务业内部的分类,并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和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中,服务业的比重普遍都超过60%,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服务业研究领域中新的关注焦点。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合力和错位的发展要求,加之我国加入WTO之后的过渡期结束,外资服务业在客观情形下将会有一个集中进入的趋势。所以我国服务业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将是生产性服务业。从现今世界经济情况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己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的实践已充分表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的。

我国十分重视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提高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发展战略。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也很重视。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更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重庆市的工业产值更是大幅提升。虽然重庆市在服务业的产值、规模、所占比重等方面一直是稳步增加的,但是相比于我国的发达地区的水平以及世界水平,重庆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展的。

1.1.2研究意义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并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包括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并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重要力量。

重庆市一直以来都是以重工业为发展重心,然而,随着劳动力升值,人口红

利的逐渐消失,再加上金融危机等国际因素,重庆市也应该加快提升产业结构的步伐。重庆市的服务业所占比重一度达到了42.2%,近几年也稳定在36%左右,但是,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优势怎样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本文将以实证分析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自20世纪60年代初,Machiup第一次提出生产性服务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产出的行业。之后,众多学者都展开了研究和讨论,来分析如何对服务业的内部进行分类,并各自提出自己观点以及研究结果,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观点。

随之,学者们又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如格鲁伯和沃克对加拿大及部分DECD国家1947-1984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许多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本国GDP的份额高达30%左右之间。通过研究和分析,大部分的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2国内研究综述

从上世纪90年代左右,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展开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我国的血河也提出了一些观点。侯学刚(1997)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又可以称为厂商服务业,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工厂制度”的确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是提供各种非实物形态服务给社会物质生产的服务性产业。钟韵、闫小培(2005)则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活动、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等提供的服务,而并非是直接的向消费个体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或者物质转化当中并不是直接参与进去的,但它却是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实证研究方面,我国的学者也逐渐展开了对我国整体和不同地区的分析研究。如钟韵、阎小培(2003),从全国、区域以及城市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地位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其研究结果来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1.3.1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主要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和贡献性进行探讨,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能够全面、

多角度的阐释这一问题。

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为:第一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第二节,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即理论分析的角度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第三节,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现状部分,主要介绍重庆市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重庆市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现状;第四节,实证分析部分,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最后,第五节,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对前文的分析结论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3.2本文的创新

便于从数量角度得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利用统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估计,得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估计模型。为了使得实证分析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本文对建模所用时间数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

1.3.3本文的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近几十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国外的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也仅仅有半个世纪左右的研究经验;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更是处于初级阶段,一切还未成型。因此,本文的研究也仅仅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展开,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数据出处不同,导致统计口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本文中的数据主要采用的是重庆市数据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在实证研究中,由于数据统计的标准不同,造成中间的有些数据不够全面,再加上有些年份的数据找不到,所以选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来代表生产性,这可能会使得最后的分析数据可能有偏差。

2.没有把国外生产性服务业核算经验与重庆市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核算,主要因为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全面阅读和理解。

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从工业中剥离出来的服务业,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中间功能,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生产的运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全过程都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参与。

服务业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并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也在进行着行业合理化演变,这对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正在不断的升级的过程中,而且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过渡到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因此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2.1 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主要是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都贯穿其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的发生着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制造业主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而是逐渐进入了高度相关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的阶段。在工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阶段,都会有相应的、不同形式类别的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如风险资本、市场研究、保险、广告、运输、销售等等,生产性服务对产品的价值增值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生产性服务业的拓张发展、优化、深化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响应了制造业发展的切实需求。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不断提高,这又可以通过降低交易的费用从而降低分工的成本,分工成本降低了,又能够加快分工深化的步伐,进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两者的关系是不断加强的相互依赖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是互动的关系。重庆市一直以发展制造业为重心,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因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推动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

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2.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其他第三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企业利润的主要价值链已经不再是加工制造,而是在于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市场开发等生产性服务的链条上。产品增加总值中由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越来越多。无论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服务,生产性服务都对产品价值增值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生产企业若要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关键在于保持上、中、下游的服务优势。因为,贯穿于生产上、中、下游三阶段的服务,在产品的价值链中的作用都胜过生产的制造方面。

从服务业的中间使用率来看,邮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商务和租赁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中间使用率都高于50%,这些都是中间使用率相对比较高的第三产业部门,都较为明显的以生产服务为主。这些部门的发展,能够为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供给和保证,促进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其下游产业竞争力。因此,重庆市的其他产业愈来愈依赖生产性服务业,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其他产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3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技进步,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现代经济增长之中,由生产性服务业所提供的产出,大部分都被物化在各种商品和服务当中。知识如果不能够物化,也就无法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的物化必须通过研究人员运用机器设备等硬件来实现,通过机械化生产来实现商品的标准化与系列化,复杂的机器设备饱含丰富的知识财富,它一方面是作为承担者和载体,承载着物质的知识财富,另一方面又是生产更高级机器的基础。由于知识的生产和其物化的过程,在专业化分工的经济体系中是由生产性服务部门承担的,所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职能逐渐变成了向商品生产部门投入源源不断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因此,生产性服务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推动力,从而也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

3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增长现状

3.1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重庆市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56.25亿元,增长17.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704.66亿元,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96.28亿元,这三项是重庆生产性服务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其他项目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73.34亿元,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6.37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实现增加值90.22亿元,重庆市2011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77.12亿元。

2011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取代传统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重要、贡献最多的产业。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角度来看,2011 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8.14%,这说明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

表3.1 2011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

产值(亿元)占第三产业

比重(%)

占GDP比

重(%)

就业人数

(万人)

占总就业人数

的比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56.25 12.59 4.56 53.49 3.3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73.34 4.78 1.73 10.57 0.67

金融业704.66 19.44 7.03 12.34 0.78

房地产业396.28 10.93 3.95 16.83 1.06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156.37 4.31 1.56 26.31 1.6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90.22 2.49 0.9 9.44 0.6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2》

另外,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上都有积极作用,以相对比较少的从业人员创造出了相对比较大的产值。为了能更好的看出行业结构效益,可以根据表3.1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并作为反映行业结构效益的指标。计算结果显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2.43,而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仅为0.97,这说明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力产出效率极高。但是一般来说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1是正常现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应该高于1才正常,而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劳动生

产率仅为0.97,可以看出除生产性服务业以外的传统服务业拉低了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

表3.2 2010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

产值(亿元)占第三产业

比重(%)

占GDP比

重(%)

就业人数

(万人)

占总就业人数

的比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89.55 13.52 4.92 50.12 3.2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57.82 5.48 1.99 9.34 0.6

金融业496.56 17.24 6.27 10.85 0.7

房地产业266.38 9.25 3.36 14.66 0.95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107.22 3.72 1.35 24.63 1.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81.02 2.81 1.02 9.05 0.59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1》

通过表2.1与表2.2的对比,可以看出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从总体上来看是在增长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增长了66.7亿元,就业人数增加了三万余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也有所增加;金融业的增加值增长了208.1 亿元,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由17.24%增加到19.44%,就业人数也增加了一万余人;房地产业的产值增加了129.9 亿元,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由9.25%增加到10.93%,就业人数增加两万余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其余项目中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吸纳就业人员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等,在总体上全部都呈现出增长的形式。

其实通过表2.1与表2.3的对比,即2011年与2005年的对比,可以得到更明显的发现。2011年重庆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产值是2005的2.69倍,生产性服务业所有的分支的至少都翻了一番;尤其是金融业,2011年金融业的产值是2005年的7.58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在这六年来也增长了将近100万,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6.39%增长到2011年的8.14%,有了很大的提高。重庆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17.28%增长到2011年的19.73%,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由44.49%增长到54.54%。这些都表明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很快,而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都有积极的影响。

表3.32005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

产值(亿元)占第三产

业比重(%)

占GDP比

重(%)

就业人数

(万人)

占总就业人数

的比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8.97 16.24 6.31 44.29 3.0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5.73 6.36 2.47 7.03 0.48

金融业92.98 6.9 2.68 6.76 0.46

房地产业143.88 10.67 4.15 6.83 0.46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32.72 2.43 0.94 19.97 1.3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25.42 1.89 0.73 8.39 0.58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

3.2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表3.4 2002-2011年重庆GDP、第三产业和三项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单位:亿元

年份GDP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2》

重庆市近十年的增长十分迅速,到2011年重庆市的GDP已经突破了一万亿元。从2002年的2232.86亿元到2011的10011.37亿元,重庆市的经济已经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十年来,重庆市GDP的年增长率没有低于12%的,而且在2008、2010、2011这三个年份达到了20%以上。工业作为重庆市的中心,对重庆市经济快速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同时服务业能够在重庆市GDP中稳占40%左右的比

重,其对重庆市经济贡献也是极大的。而服务业中产值增长最大,比重不断上升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所以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的增长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表3.4中是2002-2011年重庆GDP、第三产业和三项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值的数据。在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08年房地产业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三项生产性服务业都呈增长的趋势,而且,通过计算可知它们的年增长率基本都在10%以上,尤其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2011的增长率到达40%以上,金融业的增长率更是连续四年超过20%。近几年来,除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长速度小于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增长率都在服务也得平局水平以上。重庆的GDP和第三产业都在10%以上的增长率在增长。

表3.5 2002-2011年三项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

单位:% 年份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

2002 15.85 14.07 9.46

2003 15.45 13.6 10.51

2004 15.5 13.21 10.5

2005 15.2 12.86 9.99

2006 15.74 12.96 9.59

2007 14.56 13.56 10.74

2008 14.32 14.03 8.85

2009 14.07 15.76 9.26

2010 13.52 17.24 9.24

2011 12.59 19.45 10.94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2》

表3.5是2002-2011年三项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从中可以看出金融业的比重增长显著,从2002年占服务业的14.07%上升到2011年的19.45%;房地产业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形式,可能由于近年来房地产业的争论比较大,但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左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反而在一直下降。但是三项生产性服务业的总和所占服务业的比重是呈现增加的形势的。

4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在这里就选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三个分支来代表生产性,即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这三个分支的数据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重庆经济增长的关系,虽然可能会与实际的情况有差距,但考虑到这三项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超过50%,所以就采用这三项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来进行研究。

4.1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由于2009年的数据缺失,以及2005之前的数据统计标准不同,所以本文在对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时,采用的数据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三项生产性服务业在2002-2011年的增长值,来分析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是因为这三项的数据是连续性的,二是因为合起来的总值占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高达80%左右,所以在这里就以这三项来代表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

为了研究这三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拟建立一个以三项产业为代表的上行服务业为解释变量、以总产出为被解释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的设定如下:

Y= α+ β1X1+β2X2+β3X3+ε

模型中: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重庆市的GDP;X1,X2,X3为解释变量,分表表示重庆市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增加值;α、β为估计参数,ε为随机误差项。

为了减小各变量的波动率,分别对GDP 和生产性服务业各分支取对数,转化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变换的结果如下:

LNY = α + β1LNX1+ β2LNX2+ β3LNX3+ β4LNX4 + ε

现选取了2002-2011年的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来进行分析。

4.1.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易产生“伪回归”现象,所以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之前,要先保证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首先利用ADF 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1:

从表4.1中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LNY、LNX1、LNX2和LNX3单位根检验的临界值均大于ADF检验值,所以拒绝0H,认为两个序列是平稳的。

表4.1 单根检验--二阶差分

变量检验类型

(C,T,K)检验值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检验结果

1% 5% 10%

LNY (C,T,1)-5.38165 -5.119808 -3.519595 -2.898418 平稳

LNX1 (C,T,1)-2.808564 -4.119808 -2.519595 -1.898418 平稳

LNX2 (C,T,1)-3.264049 -4.803492 -3.043313 -2.641819 平稳

LNX3 (C,T,1)-4.178492 -4.803492 -3.403313 -2.841819 平稳注: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滞后期的选择以施瓦茨信息准则(SC)为依据。

4.1.2数据的协整检验

在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之后,需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如果两个时间序列是协整的,则可以认为这两个序列均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只有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而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因此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LNY和LNX i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以LNY为被解释变量,以LNX i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LNY=1.830996+0.7964041

LNX+0.3091942

LNX+0.0837093

LNX+μt

(0.383727)(0.205173)(0.144784)(0.181521)

0.995283

R2= 2.108765

.

D.W=

之后对残差序列μt进行单整检验,ADF检验结果如表4.2:

表4.2残差序列的ADF检验

变量检验类型检验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检验结果μt(0,0,0)-3.855322 -5.119808 -3.519595 -2.898418 平稳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ADF检验值即小于临界值,因此应该拒绝0

H,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属于平稳序列。这说明重庆市GDP与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之间是协整的,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根据模型可以得出结论:据模型中X前面的系数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服务业分别以0.80、0.31、0.08的程度带动重庆市经济增长;这些部门组成的生产性服务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 增长1.19个百分点。

所以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上来看,这三项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显著的贡献,对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重庆市房地产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得到这种回归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重庆市房地产业近几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没有稳定下来。

4.2.3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上述协整检验,我们论证了重庆市GDP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要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则需要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进一步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滞后阶数较为敏感,因此本文选取滞后2期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滞后期原假设F值P值结论

1 LNX1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0.9181 0.0115 拒绝原假设LNY 不是LNX1的格兰杰原因7.4690

2 0.0341 拒绝原假设

2 LNX1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 1.65626 0.3276 拒绝原假设LNY不是LNX1的格兰杰原因 1.85324 0.2992 拒绝原假设

1 LNX2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 1.75408 0.2336 拒绝原假设LNY不是LNX2的格兰杰原因0.8269 0.052

2 拒绝原假设

2 LNX2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 6.24655 0.0852 拒绝原假设LNY不是LNX2的格兰杰原因10.7037 0.0431 拒绝原假设

1 LNX3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 2.94436 0.137 拒绝原假设LNY不是LNX3的格兰杰原因 3.68843 0.103

2 拒绝原假设

2

LNX3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 4.6059 0.1218 拒绝原假设

LNY不是LNX3的格兰杰原因0.6723 0.45466 拒绝原假设

从表4.3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Y和LNX1、LNY和LNX2、

LNY和LNX3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即重庆市经济的增长是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也是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有着直接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容忽视。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它在为重庆市地区创造收入及创造就业能力方面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并且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影响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现阶段,重庆市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鼓励和大力支持,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方向升级,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极强的带动作用,与工业双头并进,进一步推动重庆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5.2 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为经济整体效率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将呈现出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渐成长为支柱性产业的格局;完整的产业服务链逐渐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形成,并逐渐在市场中起到资源调配器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越来越紧密;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种类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将呈现出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整个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向生产者提供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服务主体,逐渐成为制造业的关键性投入,也是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经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5.2.1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从上文中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有着极大促的进作用和积极的影响。所以重庆市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时代进步的要求,加快对三次产业的结构升级,作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重庆市更应该加大对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关注。

由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重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而在当今经济中,在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加快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冲上去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是大势所趋的。重庆市应该结合自身的历史积累、区位特点、地理优势、自身特色等,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措施。深化生产性服务领域的

各项改革,鼓励和支持发展金融、信息软件、物流运输、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加快重庆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重庆市应该推进服务业领域的全面开放,建立标准化的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易操作的服务业准入制度,从而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5.2.2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和网络化提供了可能和发展方向。同时,无论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都将对产业体系的整合起到强化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传统制造必须要进行技术改革,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长远的发展。对于先进的制造业来讲,其本身就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而且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所以对技术的研发也必须持之以恒、大力支持。未来的社会就是技术的竞争,不管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先进制造业,要关注和提高的重点都是科技。

技术的提高,当然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来讲,科学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其他分支项目来比较,科技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应该是排在前列,甚至是排在首位的。

5.2.3对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

服务业中某些行业和部门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存在于整个行业的,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进项良好的改革,或者引导行业进行改革,对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意义。

在金融业中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实金融业的增加值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银行的贡献,但是证券、期货、基金等方面的发展并不理想。这一方面与这些金融经纪公司的公信度不够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在于这些公司在对待不同大众的客户时缺乏创新的、吸引人的服务。比如在证券、期货等行业,都以压低交易手续费为竞争客户的手段,当这种竞争形成定势之后,其他的公司想要进入,除了压低交易手续费之外,很难以其他的方式来吸引客户。

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例,这些行业以压低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这是最简单、为大众认可的方法,但是这也造成了员工忠诚度不高的特点,尤其是在遇到危机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才、人员的流失,以及对危机抵抗能力的降低。

解决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服务业的整体的提升和以后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比如建立行业协会,或者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从而使得整个行业都能朝着积极健康、从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发展战略)重庆发展概况

重庆发展概况 地理交通 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 重庆拥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和达万铁路。另还有铁路支线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兰渝铁路、渝利铁路、遂渝二线、南涪铁路。成渝城际铁路、渝万铁路(城际铁路)、渝黔新线也即将动工。另外还有规划中的渝郑、渝昆、渝鲁,重庆-西安客运专线、重庆-长沙客运专线。 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和326国道。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9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500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南渝高速、渝武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邻垫高速(邻水至垫江)忠垫高速(垫江到

忠县)及重庆内环快速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万南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省的宜宾。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轮船可至合川,潼南,南充等城市。经长江到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贵州境内。 重庆主城区内曾经先后有五座机场投入使用。重庆全市现有两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第三座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正在建设。 自然环境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

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学年论文 题目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级学院商贸信息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资金流通的必要手段,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就为大家分析重庆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使重庆物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经济物流业现状分析对策 1 重庆市市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市情特征 1.2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 2 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STOW分析 2.1重庆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 2.1.1区位优势明显 2.1.2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2.1.3政府大力支持 2.1.4物流产业已具雏形 2.2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劣势 2.2.1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 2.2.2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2.2.3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缺乏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公共信息平台 2.2.4重庆市物流成本偏高 2.2.5物流人才短缺 2.3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机遇

2.3.1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 2.3.2物流企业合并重组以寻求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2.4发展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威胁 2.4.1跨国物流企业及发达省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挑战 2.4.2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2.4.3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2.4.4人才争夺激烈 3 对重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3.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1.1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布局整体规划 3.1.2城市商圈布局及消费 3.1.3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发展的需求 3.1.4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规划 3.2重庆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议 3.2.1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3.2.2着力培养仓储性物流中心 3.2.3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建设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3.3重庆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注意事项及管理程序 3.3.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3.3.1.1做好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内部规划 3.3.1.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老师:刘作 姓名:王百顺 学号:1404825014 班级:城规一班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摘要:区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作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和个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合

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2:研究背景及既往内容: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的迫切要求,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等。201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区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形成以沿河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五年来,我国先后批准发布了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经济区规划,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战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 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 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自考调查报告题目: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物流商务与管理 学生姓名准考证号 010********* 成绩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金流的必要手段,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也就是为大家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使重庆物流也更好的发展。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1.2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 2.重庆庆物流产业发展的STOW分析 2.1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 2.1.1区位优势明显 2.1.2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2.1.3政府大力支持 2.1.4物流产业已具锥形 2.2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劣势 2.2.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 2.2.2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2.2.3物流信息水平化低 2.2.4重庆市物流成本偏高 2.2.5物流人才短缺 2.3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机遇 2.3.1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 2.3.2物流企业合并并重组以寻求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2.4发展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威胁 2.4.1跨国物流企业及发达省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形式成挑战 2.4.2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2.4.3客服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提高 2.4.4人才争夺激烈

3.对重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3.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1.1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布局整体规划 3.1.2城市商圈布局及消费 3.1.3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发展的需求 3.1.4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规划 3.2重庆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议 3.2.1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3.2.2着力培养仓储性物流中心 3.2.3针对区域性经济特点,建设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3.3重庆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注意事项及管理程序 3.3.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3.3.2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3.3重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3.4要注重研究和开发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 3.3.5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一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提高重庆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3.3.6扩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规模,加快建立物流的信誉等级制度 3.4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5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6建设市物流网络系统平台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重庆市国家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直辖市,重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地域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大,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为实现“努力把重庆建设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必须结合重庆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全市各区县的自然及经济地地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杨成 50110202706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是各区、县间的经济发展实力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更准确定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并制定应地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并加快重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分类、比较和研究。研究结果将重庆市39个区(县)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并为提升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一、引言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经济指标都比直辖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速度和水平在全国各大主要省市中都处于领先,但跟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仍处于“直辖市初级阶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其所辖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不仅反映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而且也决定了重庆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自2000年国家统计局进行全国百强县排名活动以来,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研究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因此,为了促进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持续、平衡、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升重庆市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对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对于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适合全市各区(县)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概念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内涵的研究,由于兴起的比较晚,理论界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是一个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时间概念和地区概念。冒小栋和李燕辉认为,经济发展和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全貌,综合反映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志刚则认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不仅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应考察各区域经济对上一级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高辉灵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中,影响并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总和。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规划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因此,我国各种、各级规划主管部门都在付出努力,积极推动规划工作的开展和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国土规划试点;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开始了区域规划的试点工作;建设部在城市规划领域也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为了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2003年开展了以大城市为主的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尤其是面对我国日益迫切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可以说是“三面出击”,形成了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对“区域”的“围攻态势”,突出反映出目前我国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无序状态。从某种角度说,大家都来关心规划,探索如何做好规划,推动规划工作的开展,是促进规划事业发展和走向兴盛的有利条件。但是,空间规划要成为政府的执行决策,要走法制化道路,要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摆脱编制无序和管理混乱的局面。因此,从理论方法到管理实践,如何理顺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空间规划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1理论与经验借鉴: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1.1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是从城市规划发展而来的 国内外规划发展历程表明是先有城市规划,后有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而且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及国土规划的联系非常密切,不是能够截然分割和彼此独立的。例如,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指出:“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规划、区域规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在西方国家出现于1920-1930年代,主要目的是要从大的空间范围协调解决城市以及区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城市就业问题、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等。与此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日益强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整体性或不可分割,如著名的“大伦敦规划”、“巴黎区域指导性规划”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点。我国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实践,也是越来越重视区域分析工作,注重从区域范围把握一个城市的发展。1990年代开始的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应我国城市规划对区域背景分析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所以说“城镇体系规划实质上就是区域规划”(仇保兴,2004)。国土规划的概念源自日本,而日本的国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五个重庆”[2],加快建设“两江新区” [3]、“保税港区” [4],坚定不移地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 1

图1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342.66亿元,增长17.7%,占全市的17.0%;渝东南翼完成431.18亿元,增长16.8%,占全市的5.5%;“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 ·· 2

2018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全市粮食作物产量1079.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生猪出栏1758.2万头,增长0.4%;家禽出栏21349.2万只,增长0.2%;牛、羊分别出栏54.5万头和447.0万只,下降2.2%和0.4%。 二、工业经济转型调整,新兴制造业贡献突出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7.7%,股份制企业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3.1%,制造业增长0.4%,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在“6+1”支柱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13.6%、材料行业增长11.0%、化医行业增长4.9%、装备制造业增长3.2%、消费品行业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1.7%、汽车制造业下降17.3%。 2018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1.7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5.2%,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2%、10.0%、6.5%和13.4%。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3.0%,智能手机增长59.4%,液晶显示屏增长56.2%,工业机器人增长68.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 45.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4.1%。 三、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数字经济产业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截止11月末,全市从事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业务的规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摘要:本文以人均GDP为基本评价指标,运用衡量区域经济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的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从1997—2003年差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经济差异调控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条件以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了基本市情。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特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地带性差异显著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按照重庆直辖以前的行政区划,可将重庆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带。西部为直辖前的小重庆市,东部则为原涪陵、万县、黔江三地市。重庆西部地区面积不到全市的30%,人口约占全市的一半,但2003年GDP占全市的比例达70.9%,而东部仅占29.1%;西部地区人均GDP达10086元,而东部仅4228元。重庆市经济重心明显向西部地区倾斜。其次,三大经济区差异显著。重庆市的“十五”规划进一步根据经济地理特点将市域划分为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都市经济圈包括重庆市主城区再加上近郊的渝北区、巴南区9个区;渝西经济区主要由原重庆市除都市经济区以外的12个区县构成;三峡经济区主要由原涪、万、黔三地的绝大部分区县组成,共19个区县。2003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区和三峡经济区的人均GDP的标准差为5273元,加权变异系数为0.584,加权变异系数也略高于全国东、中、西三个地带水平。2003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句的绝对差异为8882元,相对差异为2.31倍;渝西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绝对差异为2660元,相对差异为1.59倍;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的绝对差异达11542元,相对差异达3.68倍。重庆三个地区的经济差异明显,其中尤其以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差异最显著。 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人均GDP 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要: 区域规划是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关系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方案,对明确区域开发战略、认清其发展方向、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协调区域矛盾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区域规划在经济发达国家开展较早,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成效显著。日本、韩国等一些后发展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通过区域规划工作,有效解决了影响经济发展的许多国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区域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是同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际关系应运而生的。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须要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区域规划,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对发挥地区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区域关系有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能够有效地处理“外部不经济”事件,协调 经济发展、国土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其次能够协调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推动共同富裕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三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终究要落实到区域,形成若干区域化 的市场。区域规划能够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问题,通过生产力布局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和各地区利益,协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区域规划是高层次、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而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看,区域规划工作仍需要大力加强。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内涵 什么是区域规划?目前还很难下确切的定义。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区域规划这一具有很强实践性 的概念,其外延与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规划实践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区域规划的传统定义 区域规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在我国,可以是跨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如上海经济区区域,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城市;也可以是一个省范围内的区域,如少‘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建设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施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轮廓性的部署。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 从上述不难发现,区域规划就是地区性的国土规划。比较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基本相似,都是属于以国土开发利用和建设布局为中心的地域性综合规划。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关于区域规划的定义 区域规划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的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来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精编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精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 在第一届市情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据讲话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时间:二OO三年九月八日 地点:万豪酒店 主持人: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先生 报告人: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主持人: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银行、外国机构等陆续进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家是以极大的热情在关注重庆的发展,关注重庆的变化,希望能够正常的更多的了解重庆,参与重庆的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我们按照奇帆市长指示,创办了重庆市市情报告会,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报告会为大家提供更加广泛的、有效的、重庆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重庆市情报告会我们将定期举办,并将邀请市领导、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定期为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听取大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就大家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今天是我们市情报告会的第一场报告,我们请到了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为我们作第一

场报告,奇帆市长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从上海调到重庆工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重庆城市建设、金融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广泛领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的思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奇帆市长果断的解决了城市道路的收费、烂尾楼等一大批难题,领导进行了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大胆推进了CBD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促成了中法水务、瑞安集团、法国罗兰等一大批外资的进入。奇帆市长以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务实的作风、忘我的热情迎得了全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今天他将以“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为题,向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良好前景,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在渝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渝领事机构和外资企业在渝的办事机构,约150人。下面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奇帆市长为我们作报告。 报告人:好,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通报一下,重庆市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经后一段时间市政府和有关方面将着重推进的一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想利用一小时四十五

5-7直辖十年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及对策探讨

直辖十年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及对策研究 【摘要】直辖十年来,重庆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持续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质量的提升与数量的增长并不对称,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观的要求。分析直辖十年来重庆经济增长质量,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重庆经济,增长质量现状,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经济增长有质和量的规定性。经济增长的“量”即经济增长的数量或总量,用经济增长速度来表示。经济增长的“质”,不仅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还包括增长持续稳定、经济结构优化、社会分配公平、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分析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好坏,必须首先确定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根据重庆市情,借鉴各省区研究经验,可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选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1.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增长速度,即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总量的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GDP或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来衡量。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元结构特别突出的年轻直辖市——重庆来讲,更具有现实性。 (2)经济增长稳定性,即经济增长不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通常用当年与上年经济增长率之差与上年经济增长率相除的方法来计算。由于多种原因,经济波动是必然的,只有把经济波动幅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才能避免因经济过热或过冷所造成的资源配臵不足或浪费,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3)产业结构合理,即三次产业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合理。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的前提,因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资源配臵的效果,进而影响社会生产率的高低;产业结构决定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DP结构,而GDP的结构反映人们从中获得的福利。 (4)要素贡献率,即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重庆实际出发,选取资本、劳动和技术三要素,用投资率即资本形成总额与GDP的比值、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来考查要素贡献率。提高要素贡献率,对于要素资源相对缺乏的重庆市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评价指标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促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社会和谐发展。根据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从城乡、区域两个方面衡量社会和谐发展,其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 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GDP与同期平均常住人口的比值,是判断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强弱、区际间是否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

重庆市开州区域经济报告

经济学2班201451240 陈永兰 重庆市开州区域经济报告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邻城口;东邻巫溪、云阳;南接万州;西南邻梁平;西与四川省的宣汉、开江两县接壤。介于东经107°55′48″~108°54′之间,属国际东7时区。是重庆市区通往巫溪、城口的必经之地。公路距万州区78千米,距云阳新县城70千米,距重庆(经开江县任市镇)300多千米,距巫溪县198千米,距城口县240余千米,距达州市160千米。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全县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均占重庆市的1/20。辖40个镇乡街道、437个村、72个社区。东汉建安21年以“汉丰”为名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开州区距重庆市280公里。北依巴山,南近长江,西与四川省接壤。开州区是一个人口大区、资源大区、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大区,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后,受淹陆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淹没搬迁总人口15万人,比整个湖北省受淹人口的总数还多,是库区内最大的淹没县。而有着将近1800年历史的开县旧县城,也将沉入水下。 2016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开县,设立开州区,并于7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 开州目前的发展状况: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59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可比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25284万元、1651438万元、10830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14.6%、10.3%。三次产业对开县生

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1%、62.1%、31.8%,分别拉动开县生产总值增长0.7、7.2、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6.1:51.3:32.6调整为16.1:50.7:33.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 年末全县县内就业人员70.26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就业29.23万人,比上年减少3.8%;第二产业就业21.67万人,比上年增加2.6%;第三产业就业19.36万人,比上年增加4.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亿元,扶持6500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2.6万人。 开州的发展优势:开州是国家发改委明确的重点开发区,30分钟内可到达万州机场、长江深水港、火车站。市场辐射广,2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达3000多万;5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3亿多,是重庆、四川、湖北、陕西四地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潜在区域性市场巨大。气候较好,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开县能源非常丰富,煤炭资源理论储量2.5亿吨;全县发电机容量达76.2万千瓦;天然气探明储量2650亿立方米,属国家大气田,中美合资的川东北天然气项目年采输气在40万方以上。今日开县,文化厚重,资源丰裕,享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后续扶持、城乡统筹发展、扶贫开发等叠加优惠政策,加上开县综合以上政策,出台一系列推动县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创业兴业服务平台齐备,投资环境优越,正逐步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政策最优的地区之一。 开州存在的问题有:开州四面环山,城市扩展有大量的山地,大大的加剧了建设成本。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管理规范化欠缺,旅游宣传力度不强。交通不便利,离主城较远,只有公路交通,无铁路、轻轨,道路规划差,容易造成道路瘫痪。然后,教育水平低,人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外出务工,就业水平低。因此,需要(一)以实施生态涵养建设为重点,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二)以实施浦里工业新区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三)以实施环湖开发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四)以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为重点,发展壮大(六)以实施大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区域发展新格

重庆各区县详解

重庆各区县详解,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省级城市重庆 鸭梨山大 云雾浓,山刚烈,水柔情——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兼收并蓄,是为重庆。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而直辖市重庆是指重庆全境,五大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是指重庆都市圈。 老重庆是指重庆直辖前的部分,称“九区十二县”,大致是现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部分除涪陵区。 当今的重庆市,地方比较大,情况比较复杂。重庆是个典型的组团型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布局有所区别,一小时经济圈和两翼的差别明显,主城区在一小时经济圈中又最富,主城区中各区间也有差异。下面就为大家细细讲来。 以下是根据【2012年重庆各区县人均GDP排名】来依次排序,人均GDP并不能代表综合实力,笔者只是以此排序而已。 邓公主政重庆时主持修建的重庆人民大礼堂镇楼! NO.25 垫江县 人均GDP:24084元 GDP总量:168.8亿元 户籍人口:94万人 常住人口:70.1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26.24 万人 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37.66% 旅游资源:华夏牡丹花海、乐天花谷、油菜花大观园、楠竹山景区、迎凤湖度假村(湿地公园在建中)、东印茶山、湖岛之乡、明月山风景区、宝鼎山、迎凤湖 垫江,地处重庆中部,“上接巴渝之雄,下引蘷巫之胜”,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有千年古县、牡丹故里、巴国粮仓之誉。 垫江县在经济上属于重庆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均GDP不及全国人均GDP38354元的三分之二,也没有一个响当当的支柱产业支撑其经济。不过老百姓的生活不能用GDP来衡量,垫江是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好吃的、好玩的样样齐全,物价也低廉。垫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2012年垫江GDP名义增速14.48%远高于全国水平。而今年港企在垫投资7亿元建钟表产业园,山城手表将重出江湖。 NO.22 綦江区 人均GDP:26645元 GDP总量:286.67亿元 户籍人口:122万人 常住人口:107.59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56.26万人

重庆市交通状况的调查

重庆市交通状况的调查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定位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服务性产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交通战略优先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系统认真践行“坚持以富民兴渝为目标、坚持以服务出行为根本、坚持以公众满意为追求”的“三个坚持”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全市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预计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约占全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1/4,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内外通道网络逐步完善。“十二五”以来,相继建成渝利铁路、南涪铁路等7个项目,新增里程402公里,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774公里,路网密度2.1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兴隆场站、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等先后建成投用,形成了“一枢纽六干线二支线”网络格局。开通“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和重庆至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货运五定班列,实现铁海联运、国际直达。成渝客专、渝黔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在建里程约1000公里,重庆西站、北站、沙坪坝站等枢纽工程建设顺利。 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4小时重庆”全面实现。在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先后启动实施了新千公里和第四个千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并采取“BOT+EPC”模式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投资超过700亿元,沿江高速、九龙坡至永川等20余个项目、1200公里顺利开工,其中已建成530公里。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41公里,路网密度2.9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第一,对外出口通道12个,通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地方干线公路通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双百”目标顺利实现。新改建区县联网公路3000多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5300公里,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二级公路全部取消收费。大规模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到11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达率达100%。全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民生实事,在西部率先启动撤并村通达工程建设,全市2606个未通公路的撤并村中,已有1510个实现公路连通。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雏形,水运竞争优势有效增强。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4451公里,船舶总运力620万载重吨,平均吨位居全国内河第一。全国最大的内河港—果园港投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7亿吨、集装箱370万标箱。成立内河首个航运交易所,水运影响力和辐射聚集度不断提升,周边地区货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 在第一届市情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据讲话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时间:二OO三年九月八日 地点:万豪酒店 主持人: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先生 报告人: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主持人: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银行、外国机构等陆续进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家是以极大的热情在关注重庆的发展,关注重庆的变化,希望能够正常的更多的了解重庆,参与重庆的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我们按照奇帆市长指示,创办了重庆市市情报告会,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报告会为大家提供更加广泛的、有效的、重庆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重庆市情报告会我们将定期举办,并将邀请市领导、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定期为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听取大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就大家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今天是我们市情报告会的第一场报告,我们请到了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为我们作第一场报告,奇帆市长长期从事经

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从上海调到重庆工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重庆城市建设、金融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广泛领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的思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奇帆市长果断的解决了城市道路的收费、烂尾楼等一大批难题,领导进行了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大胆推进了CBD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促成了中法水务、瑞安集团、法国罗兰等一大批外资的进入。奇帆市长以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务实的作风、忘我的热情迎得了全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今天他将以“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为题,向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良好前景,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在渝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渝领事机构和外资企业在渝的办事机构,约150人。下面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奇帆市长为我们作报告。 报告人:好,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通报一下,重庆市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经后一段时间市政府和有关方面将着重推进的一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想利用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到五点钟以前跟大家通报情况,然后留一些时间可以大家提些问题讨论,我回答大家一些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