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国梁教授运用治癌“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的经验

金国梁教授运用治癌“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的经验

金国梁教授运用治癌“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的经验
金国梁教授运用治癌“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的经验

金国梁教授运用治癌“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的经验金国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长于肿瘤的防治,现从治法、方药

方面系统阐述其于临床运用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所创的“治癌‘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的经验。

标签:治癌原则;扶正;祛邪;名医经验

金国梁教授系著名中医学家、师从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继承发扬何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现通过读何老之书文,观金师之临证,详细阐述何任教授所创的“治癌‘十二字’原则”如下。

1?治癌“十二字”原则

何任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临床的研究,积数十年之临床经验,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整个病变过程,与人体正气的内虚,抗病能力的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出恶性肿瘤的治疗要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并总结出应用扶正祛邪大法治疗癌症的“十二字”原则:“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目前肿瘤的中医治疗法则较多,且各有长处和优点,但笔者认为,何任教授所倡导的治疗癌症“十二字”原则较为简便实用。金师将此“十二字”原则,灵活地用于临床三十余载,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临证两年余,对此“十二字”原则潜心研究,体会深刻,今总结金师灵活运用此“十二字”原则治疗肿瘤之经验,将扶正及祛邪之法、之时,随证治之之道等做简单阐述。

1.1?“不断扶正”,乃治本之法

“不断扶正”,就是指对于癌症的治疗,不间断地,自始至终地以扶助正气,培益本元,提高免疫力,改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大法。此乃治癌“十二字”法则的主导思想。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都离不开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肿瘤的发病也不例外。所谓的“正气”,包括人体的阴、阳、气、血、精、津、液、脏腑功能等一切抗病的能力。“邪气”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又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现代医学研究亦发现机体在免疫功能下降时易患肿瘤[1]。

“扶正”就是扶助人体对“邪”的抵御能力。癌症的发生,正气的亏虚是内因,是主要原因;邪气的侵犯是外因,是次要原因。可以说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正胜则邪退(癌细胞得到抑制或消除,病情控制或减轻乃至康复),正虚则邪进(癌细胞生长、转移,病情进展)。故临证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不断地扶正培本,扶正固本,扶正强本,使本强疾自去,养正积自除。所以,“不断扶正”乃癌症的治本之法。

1.2?“适时攻邪”,乃标本兼顾

中医之“邪气”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中医病因学中常见的“邪”有外感六淫、内生五邪,宿食、痰饮、瘀血、结石等。“攻邪”,主要是使用具有解毒、散瘀、化痰、软坚等作用的中药或其他治法以达到消除致病因子,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运用中药中具有解毒、散瘀、化痰、软坚等功效的攻邪抗癌中藥治疗癌症,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之适当,效果显著,但因为它们大多会损伤正气,因此切忌“粗工凶凶,以为可攻”的蛮干,应审时度势,根据病情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