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课程写实记录50字

创新课程写实记录50字

创新课程写实记录50字
创新课程写实记录50字

创新课程写实记录50字

【蔡涛专栏】

创新课程体系,激发育人活力

原创作者|蔡涛(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文峰中学校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的话语体系已逐渐从“大教学观”转为“大课程观”,课程建设正在成为学校变革的主旋律。我校自主开发了属于文峰特色的课程,主要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等等。多元课程弥补了教材的单一、枯燥和局限,使教育变得丰盈、立体、温情。

一、德育课程

1、践行《文峰学子规》

践行《文峰学子规》是我校推出的德育项目。《文峰学子规》分为学校篇和家庭篇两部分共21条,涵盖了学习生活的各个时段和各个场景,做到了时空全覆盖。为推动这个项目真正落实,取得成效,学校紧扣“知、行、评、改”四个环节,定期开展活动,加强检查评价,及时通报结果,规范学生言行,该项目实施以来,学生在见面规、行走规、自习规、就餐规、卫生规、仪容规、安全规等多方面表现好、效果优。师生相逢,微笑问好;体育、音乐、美术、信息、阅读、心理健康等课程,学生整齐列队前往教学场所;住宿生晚自习,无教师上课,教室里鸦雀无声;食堂就餐,学生列队进入餐厅,在一米线外排队,饭后自觉将餐桌收拾干净;卫生实行网格化管理,基本无人乱丢乱扔了,飘落的树叶及时清扫,校园环境整洁宜人,放学时各班按时整齐列队,齐声高呼“安全回家,老师再见”的口号,有序离校……在坚持中熏陶学生,在熏陶中感染学生,在感染中培养学生。

2、天天故事会

德育室拟定关于学生讲故事的实施程序和方法:精选故事、演讲故事、模仿故事、创设故事、推广故事,形成完整链条。演讲形式为班内讲,优秀学生换班讲,跨年级讲,全校比赛讲,不断扩大交流面,拓展学生视野。评价机制为班内学生评,检查学生评,指导老师现场评。管理机制为德育室牵头,分年级实施,天天巡查记录登黑板报,年级一周一评“年级故事之星”,德育室按月评“学校故事之星”,利用课间操集中表彰发奖状。

通过讲故事,培养了学生的情商和胆商,提高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水平。在去年全区“遵法守法”《中华魂》演讲比赛中,我校学生张嘉树、但昭乐囊括全区仅有的两名一等奖,独领东宝区演讲风骚!

3、心理训练营

由于个体的差异,很多学生的心理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校依据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类,然后建立对应的心理行为训练营。比如:羞涩胆小的,就参加自信训练营;不懂礼貌的,就参加礼仪训营;情感冷漠的,就参加亲抚训练营;调皮叛逆的,就参加接受训练营。我校一共建立了亲切、礼仪、自信、接受、宽容、微笑、感恩等20多个训练营。在训练中,先由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对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现在全校进行推广。

训练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心理品质,让暴躁冲动的学生变得冷静沉着,内向羞涩的学生变得活泼大方,孤僻愁苦的学生变得热情豪放。心理训练营使问题学生逐步转化,学生更阳光,校风更纯正。

4、温情补位

留守家庭的隔代教育以及父母教育中方法缺失或错位,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迷茫和其他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学校温情补位和心理辅导双管齐下,滋润学生心灵,让他们正确面对生活。德育室在开学之初将各班的缺位对象分配给科任教师,制定补位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温情补位,德育室适时跟踪调查,落实补位活动。此外,学校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这些家庭进行培训,带动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5、成长展示板

学生人手一块小展板,每周更新“啄木鸟”“萤火虫”“对手赛”“师生寄语”等栏目,每天将优秀展示板在校园内醒目的位置集中展出,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体验成功,改进不足。成长展示板栏目日日更新(课外活动),周周展出(周评课集中讲评),月月评比(发通报或奖状)。“全校1500余块展板已成为学生成长的见证,也是学校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共青团湖北省委中青班学员参观考察时,对我校的项目德育赞不绝口。

二、学科活动类课程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把教材教活、把知识学活、把方法用活、把过程盘活。我校持续探索高效课堂建设,全员全程全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路线导学法研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加强课程建设。

1、小组合作学习

学校以“三点一线”(“学生、教师、课堂”三个管理点,“教改、教学、教研”一条主线)具体开展高效课堂的管理工作,重点抓实了“有效预习”和超前学习的落实,改过去的课后作业为现在的“课前作业”,改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的“分组赛”。教师通过“三讲”“三不讲”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学质疑—小组释疑—展示交流—检测拓展”形成了学习套路,教师轻装上阵,学生信心满满。走进我们的课堂,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竞赛的课堂,更是一个充满自信的课堂。同学们在小组内或讲解或争论或背诵或表演,有的质疑有的点评,一个个问题被探讨,被挖掘,其深度往往连老师也意想不到。老师赞赏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同学敬佩的眼神、

肯定的微笑,黑板上渐增的小组积分,整齐有节奏的鼓掌声,无疑让孩子们更加自信。真是“我的课堂我做主,展我风采竞风流”!每年在全国“一师一优课”各级评选中,我校多人次获国家、省优奖,奖绩遥居全市之首。前来参观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的钟祥胡集一中、栗溪实验学校、马河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予高度评价。

2、路线图导学法研究

针对传统课堂模式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我校从转变学生学习动能、转变教师角色、转变课堂模式、转变课堂生态和提升教学效率的“五个转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路线图导学法”的基本结构、操作要点、实施策略、评价体系、配套推进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研究,提出了“三点四性八化”的路线图编写原则,构建了“自学质疑——互学释疑——运用巩固——拓展提升”的四步学习模式,形成了学校有特色的学术和行政两大管理体系,积累了详尽的教学资料(配套路线图、研究论文、典型个案、教学视频等),突出培养了学生的十种学习习惯和十种学习能力,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适用性。通过实验,提升了办学品位,突出了办学特色,学校的示范功能得到了加强,该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题研究有效推动了学校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创新竞赛,在各备课组的组织下,我校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教研竞赛活动,去年教师类共218人次获得各项教科研类表彰,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26人次。

3、教学评价改革

学校在教师中试行以“工作态度、教学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技巧、教学效果、师生情感”等为内容的综合质量测评。测评时,学生人人参与,采取无记名方式独立打分,并设立举报电话,防止班主任和教师施加压力和诱导学生给老师打高分。在学生中试行以“学习主动性(主要指在没有老师管控时的学习状态)、学习意志力(主要指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内在惰性、外在诱惑的能力)、学习独立性(主要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预习)、学习互动性(主要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品质测试,测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采取无记名方式独立打分,结果全班公示(考试成绩占40%,学习品质占60%)。通过实施过程的评价,让全体师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此做法实施几年来,家长赞誉、学生高兴、社会认可(《荆门晚报》曾进行了报道)。

三、社会实践课程

1、亲子互动

我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观看感恩训练视频并开展训练。前年我校把孝道文化和运动会结合起来,在体育广场进行大型感恩训练,2000多名学生,1000多名家长和100多名教师一起进行感恩行为训练。当互动达到高潮时,孩子们看着妈妈的眼睛深情地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你!”他们和家长紧紧拥抱,家长和孩子们都流出了幸福的泪水。荆门电视台“直播荆门”和“校园风”栏目组记者全程摄像并在电视台反复播放,社会反响强烈。

我校还将感恩教育与书信大赛结合,引导学生和家长交流,接受心灵洗礼。一封封家书,一份份真情。在书信中,有的学生和远方的父母分析考试存在的问题,

共同勾画美好蓝图;有的和父母分享课堂中的趣事,让他们在外舒心踏实;有的则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挥洒心声,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有的用热情洋溢的文字抒发感恩之情,表达对父母美好的祝愿……一封封小小的家书,成了孩子们与家长互动的平台,成了家校共建的温情之桥。书信大赛既让学生学习了传统文化,引导家长与孩子深层次交流,使感恩之情自然流淌,让阳光始终充溢学生心间。

2、研学活动

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研学活动,比如军事训练课程、拓展训练课程、法制教育课程、劳动课程、参观学习课程、社会调查课程、志愿者服务课程、校园文化节日课程等课程系列。每年9月,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楚安利生拓展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拓展训练。团委组织的志愿者服务课程也如火如荼。每个周末,马路上搀扶老人的、清扫街道的小志愿者比比皆是,他们身上的红马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福利院里,学生们和老人们共度欢乐时光;棚户区里,他们牵手贫困孩子,送去温暖;读书台上,他们演绎经典,传播文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研学活动也异彩纷呈。如周娟主任的904班开展了到钟祥长滩果园基地体验农庄生活的活动,让孩子从繁杂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体验乐趣,感悟人生。活动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分组游戏(过沼泽),考验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二是赶鹅活动,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辛苦与不易;三是挖土豆,体验劳动的苦与乐;四是摘蓝莓,让孩子们明白经济大潮中新生事物的重要性。研学活动,时间不长,学生体验深刻。

砺志修远,携手起程。学校课程还需要走得更实、更高、更深。在课程这条“跑道”上,成就每个学生和教师,让每个人升起希望,让每个人闪亮,是我们一如既往的价值目标。

作者简介:

蔡涛,男,1978年3月出生,1997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现任文峰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曾获得荆门市优秀党员、东宝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