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 印刷光源与光度学(修改)

第7章 印刷光源与光度学(修改)

第七章
印刷光源与光度学
光源(light source)是制版工艺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尤其 是制版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光源,才能使感光材料发生化学反 应,形成一定的密度分布。感光材料上色调的深浅变化,印刷 品的质量及效果,都是与光源密切相关。光源是制版过程中, 能量和颜色的来源,光源的能量也直接的影响到了最后的烤版 工艺。

第一节:概述
光源是一种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 外线等)的物体,通常指能发出可见光的发光体。 在印刷制版中所用的光源一般均使用电光源,它是由电能转变为光 能。根据能量的转换方式不同又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激 光光源。 1、热辐射光源:白炽灯、红外线灯、卤钨灯; 2、气体放电光源:氙[xiān]灯、金属卤素灯; 3、激光器:是一种新型光源 激光具有放射方向集中、亮度高、相干性优、单色性好等特点,印 刷工业广泛应用于电子分色、激光照排,油墨干燥等制版印刷设备中。

在印刷制版过程领域中对光源的光谱、能量、温度、均匀 度、漫射性等都有特定的要求: (1)发光强度大:
因照像时光量通过滤色片、网屏等,都会使光的亮度降低,使到达感光 材料上的光强度明显减弱,所以要用强光源。
(2)光源光谱应与感光材料的光谱灵敏度相适应:
制版光源应适应所使用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具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必 须与感光材料的光谱灵敏度相适应,才能提高成品质量,提高实用效率。
(3)发光的稳定性高:
发光的稳定性,指发光强度和光谱功率分布恒定,每一次曝光和数次曝 光之间的变化极小。
(4)光能量分布均匀性好:
制版的每个工艺过程,对光源光能量分布的均匀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软 原稿上的光能量密度,应该是中央和四角均匀一致,要求各点的照度之差不 超过15%。

(5)热线(红外线)极少:
热线发射强烈时,伴随的热能就大,原稿会因曝光过程中的温度逐渐 上升而造成尺寸变化,不仅影响图像的清晰度,甚至毁坏原稿(尤为对于 珍贵原稿,如:珍品藏画、文稿等)。
(6)对作业环境及工作人员无害:
制版作业环境必须没有烟和灰,不产生强紫外线(晒版除外)、臭氧 和其他有害气体。
(7)点燃容易,能瞬时点灯:
光源的瞬时点灯:指用一只开关能点灯或关灯,点灯时立刻亮,即开 即用。
(8)价格便宜:
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下,价格越便宜越好。
(9)机构简单,维修方便:
在功用相同的条件下,机构简单的光源,维修方便。

第二节 常用的印刷制版用光源
常用的印刷制版照像光源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热辐射光源、气体 放电光源和激光光源。 一、热辐射光源 常用种类:白炽灯、红外线灯、卤钨灯 1、白炽灯:白炽灯亦称钨丝灯,是一种热辐射光源。 由电能将灯丝加热至白炽状态而发光,灯丝的工作温度越高,发 出的光越亮。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必须以熔点高、蒸发小的有色金属 钨作灯丝,同时为抑制钨的蒸发,提高工作温度,灯泡中须充入氩、 氮等气体(充当保护气体)。 制版过程中,白炽灯用于一般照明,100W白炽灯也用作烤版机光 源,直接加网工艺以4只5W绿色白炽灯为闪光曝光光源。

白炽灯

2、红外线灯:红外线灯也是一种热辐射光源。 红外线灯的灯丝比白织灯灯丝略长,色温在2500K以下。泡壳有管 形和球形,复杂的红外线灯形成了红外线炉。发射的可见光比同功率的 白炽灯更少,视觉较暗。红外线被油墨中的物质吸收后转换成热能,可 起干燥作用。红外灯也可作红外线摄影光源(红外感应成像)。
管型红 外线灯

球型红 外线灯

3、卤钨灯:卤钨灯亦称卤素灯。 针对白炽灯中钨易蒸发的缺点,利用钨的卤化物,在灯泡内进行 卤钨循环。即: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的钨(呈气态)于泡壁附近和卤素 作用,形成气态的卤钨化合物。因灯泡内部温度不均而形成气流,当 它扩散到较热的灯丝区又分解为钨和卤素。钨重新沉积在钨丝上,卤 素又扩散到温度较低的泡壁区与钨化合,从而形成卤钨循环。

二、气体放电光源 利用高压、超高压惰性气体——氙[xiān]气放电现象制成的光源称 氙灯。在充有高纯度氙气的石英灯管两端,用钍[tǔ]钨、钡钨等材料制 成电极,通电点燃后,管内氙气受激发而发生强烈的光。 氙灯功率大,体积小,按电弧长短和点燃方式分:长弧氙灯、短 弧氙灯、脉冲氙灯和频闪氙灯数种。 1.长弧氙灯:称管状氙灯,灯管的长度即弧柱之长。 长弧氙灯辐射出从紫外到近红外的光,光谱形态是较强的连续光 谱加较弱的线光谱,可见光区的光色近似日光,有小太阳之称。 长弧氙灯的有效寿命约1000小时,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电极溅 射,造成灯管发黑,光效下降。1500W长弧氙灯常用于拍摄反射原稿的 照明。

长弧氙灯

2.短弧氙灯:短弧氙灯又称超高压球形氙灯。 球形外壳由高压石英玻璃制成,灯内充有5~10个大气压的高纯 度氙气。短弧氙灯中,氙原子的浓度比长弧氙灯高,电离度也大。短 弧氙灯的光谱与太阳光谱接近,滤去近红外氙原子光谱,可作为太阳 模拟光源。 短弧氙灯是具有很高亮度的点光源,光谱能量分布在紫外和可见 区都接近日光,光色好,启动时间短。印刷工业中常用来作为分色制 版的点光源。

短弧氙灯

使用短弧氙灯必须注意的事项: 1、氙灯在紫外和红外波段有较强的辐射,使用时应注意保护眼睛。 2、灯内气压高,点燃后阳极受到阴极发射出的带电粒子的轰击,使 温度很高,导致灯内气压逐渐升高,如达到20~30大气压时,可能 引起爆炸(即爆灯)。因此,要特别注意散热,如采取强冷风冷却 和水冷却等措施。

三、制版用激光器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数百种激光工作物质可制造激光器。激光器按 工作物质的不同可分为:气体、固体、半导体、化学和液体激光器。 按激光器工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与脉冲两类,种类虽多,结构基本类 似。这里介绍制版常用的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

1、氦氖激光器: 输出的主波长有3390nm、1150nm、632.8nm数种。632.8nm氦氖 激光器为电子分色机的曝光光源,用于电子加网或网屏加网。也作激 光照相机的原稿扫描和激光照相排字的曝光光源。它的能量转换效率 较高,结构简单、结实、小巧、价廉、频率稳定好,寿命达1000小时 以上。


2、氩离子激光器: 氩离子激光器输出频率有多种。制版常用的是可见光488nm、 514.5nm和紫外光351.1nm、363.5nm。氩离子激光器阴、阳极电压为 80V,供电电流8A,消耗功率640W。这些功率大部分用以维持氩离子 受激而产生激光。其输出功率与电流密度有关,而电流密度受散热速 率限制,因此阳极与放电管需冷却。一般在激光管外部套用导热性能 良好的金属散热片,并加排风机散热,也有用流动的去离子冷却水进 行冷却。使用寿命达数千小时。


3、固体激光器: 在制版中常用的固体激光器有红宝石、钇铝石榴石、YAG激光器 (钇铝石榴石,掺钕)和半导体激光器等几种,其中半导体激光器,在 激光印字机和激光照排机中用得较多。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印刷材料学复习资料 1 简述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2 纤维素和木素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各有何影响 纤维素:高抗张强度、抗塑变性、内在结合能力、化学稳定性、柔韧性、水不溶性、吸附改性助剂能力、无色或白色、亲水性、可适应性 木素:木素对纸张强度有不良影响,且木素容易使纸张氧化而返黄; 原料中含木素越多,则制浆和漂白越困难; 木素含量高的纸浆的不透明度大于木素含量低的纸浆,是因为木素的折射率比纤维的其他成分的折射率要高。 3 纸张的强度基础是什么?纸张吸湿后为何强度下降? 植物纤维 纸张吸湿后,破坏了植物纤维之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纸张强度下降。 4 加填的目的是什么?施胶的目的是什么? 加填为了提高纸张的不透明度和亮度,改善纸页的外观,解决纸的透印问题;为了改进纸的平滑度和匀度,增加纸张的柔软性和手感性,提高纸张的吸收性和吸墨,使纸张具有更好的适印性能并降低纸张的保水性和变形性。填料的相对密度小,价格便宜,能节约造纸原料。为了改善纸张的干燥,有利于提高纸机车速,减少蒸汽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施胶给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5 打浆的作用是什么?它对纸张的性能有何影响? 作用:使纤维细胞发生位移变形,破除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纤维润胀和细纤维化,并受到部分切断。 影响:增加了纤维的结合力;降低了纤维的平均长度,两者都对纸张的性能产生影响。 6 纸张涂布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改善纸的表面性能,提高印刷适应性; 改善和提高纸的物理化学性能,以达到各种特殊的使用要求; 改善纸的外观,以达到美观、装饰等目的。 7 什么是纸张的两面性?它是如何形成的?对纸页的性能有何影响? 正、反面的各种性质都不一样,纸张的这种两面不均的现象,称之为纸张的两面性。 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所致。 纸张两面性会导致印刷品质量的不均匀性,不利于印刷品质量的控制。 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发生拉毛现象。反面较为粗糙,着墨效果较正面差,但表面强度较高,在印刷中不易发生拉毛现象。 8 何为纸页的方向性?单张纸胶印过程中,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是何关系? 方向性指在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相同为横向纸 纸张丝缕的方向与印刷方向垂直为纵向纸 9 何为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性能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印刷适性是指能使纸张顺利完成印刷过程及相关操作并达到预期产品质量的印刷品所具备的全部性质。 方法:实验室规模测试、中试规模测试、生产规模测试

【2017年整理】印刷色彩学试题复习题

【2017年整理】印刷色彩学试题复习题印刷色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灰色物体对白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作______的吸收和反射。( D ) A.不等比例 B.选择性 C.等量 D.等比例 2. CIE 1964补充色度学系统的观察视场为:( D ) A、2度 B、4度 C、8度 D、10度 3. CIE规定了,用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使颜色得以量化:( B ) A、三刺激值 B、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C、光谱三刺激值 D、等能光谱三刺激值 4. 四色印刷中,一般把主色调的加网角度放在:( D ) A、15? B、20? C、30? D、45? 5. 下列不属于显色系统的是:( B ) A、CIE系统 B、孟塞尔系统 C、德国DIN系统 D、中国颜色体系 6. 网点按一定规律排列,并有大小变化的网点称为:( D ) A、调频网点 B、FM网点 C、混合网点 D、调幅网点 7. 色光混合后会产生下列那种现象______。( D ) A.亮度下降 B.饱和度增加 C.彩度增加 D.亮度增加 8.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所发的光色变化顺序为:( C ) A、红-白-黄-蓝 B、蓝-白-黄-红 C、红-黄-白-蓝 D、红-白-蓝-黄 9. 从视觉效果看,下列哪种网点角度对视觉最舒服:( C ) A、15? B、30? C、45? D、75? 10. 在整个可见光谱区间,由于人眼对某些波段的波长不敏感,可忽略不计,故常取( C )为可见光区间。

A、380-780nm B、400-780nm C、400-700 nm D、380-700 nm 11. 在HSB色彩模式中,H代表:( B ) A、饱和度 B、色相 C、明度 D、亮度 12. 某一颜色编号为5Y5/6 ,该颜色属于______颜色系统标注法。( A ) A.孟塞尔颜色 B.奥斯特瓦尔德 C.自然颜色系统 D.均匀色空间 13. 人眼感光灵敏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感光灵敏度降低时( ),即明适应所需时间( )A A 快、短 B 慢、长 C 快、不变 14. 某一颜色编号为10 Y 8 / 12 ,该颜色属于( B )颜色系统标注法。 1 A 自然颜色系统 B 孟塞尔颜色 C 奥斯特瓦尔德 15. 某一颜色编号为S 2030-Y90R,则该颜色含有的黄的比例是( C ) A 20% B 30% C 27% 16. 已知两个色样,其中a1-a2=1.3,则可以推断出,色样1比色样2( C ) A 偏黄 B偏绿 C偏红 17. 印前对图像的处理应该选择( C )。 A Lab模式 B CMYK模式 C RGB模式 18. 色是______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B ) A.颜色 B.光 C.眼睛 D.大脑 19. 色料减色法中,K、M、Y、C表示印刷中的______四种原色。( D ) A.红、绿、黄、蓝 B.青、品、黄、黑 C.蓝、红、黄、黑 D.黑、品、黄、青 20. 在两色叠印时,叠印颜色偏向于( A )。

色彩试题

色彩理论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 丰富多样的色彩是由暖色系和____________系两大类组成的。 2. 色环上相互距离在180°左右的色相两色的关系我们叫()色 3..黑色和( )及由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彩系列,通称灰色。 4.CMYK中K代表( )色 5.色彩三要素为色相,饱和度,( ) 6. 橙色的数值为() 7.金色的数值为() 8.M=100 Y=100 色彩为() 9.在色系中橙色为( ) 10.CMYK中Y代表()色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20分) 1.颜色三原色中品红色的互补色是() A.红 B.绿 C.蓝 D.黑 2、色彩黑场是指在一个图像中的() A、颜色 B、饱和度 C、亮度 D、暗度 3. 色彩白场是指在一个图像中的() A、颜色 B、暗度 C、亮度 D、灰度 4、色彩中最为被动的颜色是(),属中性色,有很强的调和对比作用。 A、橙色 B、灰色 C、黑色 D、白色 5、下列颜色中,亮度最高的是()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6、颜料的三原色是()。 A.红、黄、青 B.红、绿、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7、以下选项()不属于色彩三要素。 A.色相 B.明度 C.色调 D.纯度 8、在彩色系中,()明度最低。 A.蓝紫色 B.黄色 C.白色 D.黑色

9、相同面积形状的两个对比色,由于在空间位置的距离不同,对比之效果亦不相同,请判断以下哪一项正确?( ) A.二色相距越远,对比效果越强 B.移近二色距离,对比效果逐渐增强 C.二色互相呈现相交状态,对比效果弱 D.一色被另一色包围,对比效果最弱 10、红色是具有()的颜色,因此体胖、高大的人不宜穿纯红的色彩。 A.膨胀感 B.收缩感 C.后退感 D.兴奋感 11、在印刷色彩的标注中,CMYK分别代表了______四种颜色的油墨。() A.青、黑、品红、黄 B.品红、蓝、黄、黑 C.青、品红、黄、黑 D.品红、蓝、黑、黄 12、把明度轴一分为三。处在明度7以上的明度极(7、8、9、白)为()。 A.高明度阶段 B.中明度阶段 C.低明度阶段 D.无明度阶段 13、黄是光明的象征,是所有色彩中光辉最强、最刺眼的色彩。在纯色中()最高。 A.纯度 B.明度 C.膨胀度 D.饱和度 14、看见红色,想到火、太阳,这是色彩的()。 A.具象联想 B.情感联想 C.抽象联想 D.象征性 15、配色中以强烈的高纯度鲜艳色为大面积的基调色,以小面积中、低纯度为对比色,这是色调类型中的()。 A.鲜色调 B.灰色调 C.深色调 D.浅色调 16、明暗产生的原因() A光源B结构C形态D形体 17、三大面除了有受光面、背光面还有() A、反光面B高光C明暗交界线D灰面 18、在印刷的CMYK图象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Users/zxf/Documents/WIN95Desktop新建文件夹%22 l - D1jm常用 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规范。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般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更白,达到所要求的色泽或增加外观的美感。对纸浆进行漂白、调色或增白等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色料。 二. 纸张的质量对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品的的质量影响极大。了解纸张的质量状况或基本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地说,纸张的基本性质,是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对纸张的外在质量和理化性质的检验获得的。 1、外观质量

印刷色彩学考题1 答案

第一题填空题(共20分,每题1分) 1、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色料的三原色______、______和______。 2、若两颜色互为补色,对色光而言,是指两颜色等量混合后呈_______色,对色料而言,是指两颜色等量混合后呈_______色。 3、形成色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功能正常的视觉器官及大脑。 4、颜色视觉理论的三种学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按其发射色光波长的特性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二种光谱的组合。 6、常用的颜色空间有多种,其中用于描述显示器的是_____________,描述印刷油墨的是_____________,与设备无关且常用于颜色空间转换内部模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 7、网点加网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第二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物体之所以呈现其缤纷的色彩是因物体对光的选择性的吸收 B)消色物体呈色的原因是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C)明度也称为彩度 D)黑色和白色称为消色 2、下图中理想滤色片滤光不正确的是()

3、按照色彩的系统命名法,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带红的青色B)带黄的深黄色 C)灰色带青色D)带黄的浅红色 4、按孟塞尔颜色标定法,对颜色5Y9/14,下述解释正确的是() A)色调为5,明度为Y9,饱和度为14 B)色调为5Y,明度为9,饱和度为14 C)色调为5Y,饱和度为9,明度为14 D)明度为5,色调为Y9,饱和度为14 5、下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透射密度表征照相底片的透光的程度及色调值 B)反射密度表示不透明图像的色调值,表明了一个色调比另一个色调亮还是暗C)如果黄、品红、青油墨的密度值相等,说明所测量的区域为灰色 D)要测量品红油墨的密度,用红颜色的滤色片 第三题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色彩三要素: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述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Users/zxf/Documents/WIN95Desktop新建文件夹%22l - D1jm常用 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般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更白,达到所要求的色泽或增加外观的美感。对纸浆进行漂白、调色或增白等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色料。 二. 纸张的质量对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品的的质量影响极大。了解纸张的质量状况或基本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地说,纸张的基本性质,是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对纸张的外在质量和理化性质的检验获得的。 1、外观质量

印刷色彩学习题整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灰色物体对白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作D.等比例的吸收和反射。( D ) 2.CIE 1964补充色度学系统的观察视场为:D、10度 3.CIE规定了B、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用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使颜色得以量化:(B ) 4.四色印刷中,一般把主色调的加网角度放在:D、45° 5.下列不属于显色系统的是:B、孟塞尔系统 6.网点按一定规律排列,并有大小变化的网点称为:D、调幅网点 7.色光混合后会产生下列那种现象D.亮度增加 8.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所发的光色变化顺序为:C、红-黄-白-蓝 9.从视觉效果看,下列哪种网点角度对视觉最舒服:C、45° 10.在整个可见光谱区间,由于人眼对某些波段的波长不敏感,可忽略不计,故常取C、400-700 nm为可见光区间。 11.在HSB色彩模式中,H代表:B、色相 12.某一颜色编号为5Y5/6 ,该颜色属于 A.孟塞尔颜色颜色系统标注法。( A ) 13.人眼感光灵敏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感光灵敏度降低时 A 快、短,即明适应所需时间 14.某一颜色编号为10 Y 8 / 12 ,该颜色属于B 孟塞尔颜色颜色系统标注法。 15.某一颜色编号为S 2030-Y90R,则该颜色含有的黄的比例是C 27% 16.已知两个色样,其中a1-a2=1.3,则可以推断出,色样1比色样2 C偏红 17.印前对图像的处理应该选择C RGB 模式 18.色是B.光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B ) 19.色料减色法中,K、M、Y、C表示印刷中的D.黑、品、黄、青四种原色。( D )20.在两色叠印时,叠印颜色偏向于 A 大网点。 21.颜色分解中,我们可以通过红滤色片制得C 青版 22.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油墨不纯,造成彩度降低,因此往往通过增加B 黑版补偿。 23.色光混合:2R+G+B是C.淡红色 24.补色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是一种色光照射到其补色物体上,则被B吸收 25.不同的网点形状都会有网点搭角现象, B.方形往往在50 %产生搭角。( B ) 26.色料减色法中:C+M是D.蓝。( D ) 27.颜色的客观三属性不包括:D、色相 28.下列颜色空间中,不是均匀颜色空间的是:A、CIE 1931RGB 29.光源的色温越高,光源的颜色将越偏向 C、蓝色一方:(C ) 30.印刷中下列哪个光源不可以选用:C、荧光灯 31.CIE 1976 LAB颜色空间是基于下列哪个学说:B、四色学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消色物体呈色的原因是物体的非选择性的吸收; 32.色彩对比最为强列的是B)品红色与绿色; 透射物体的照明和观察条件,下列正确的是C)45/0 D)0/45 33.按照色彩的系统命名法,下列命名正确

印刷材料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印刷适性: 1)纸张、油墨、版材、印刷过程适合于印刷的性能。 2)对获得优质印品发生作用的原稿、原材料及设备等提出的性能要求。 2.纸的组成成分有:植物纤维、填料、胶料、色料(涂料)。 3.纸的性质主要由其组成中植物纤维的种类以及造纸工艺决定。 4.植物纤维细胞的强度取决于纤维细胞长宽比,壁腔比(细胞壁厚度)。 5.植物纤维细胞横向剥离面由哪五层组成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次生壁内层 6.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7.什么是制浆,制浆有哪些方法 制浆:利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或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离解,成为本色纸浆(未漂浆)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 制浆方法:机械法制浆、化学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 9.机械法制浆得到的纸浆有什么特点,主要用途 特点:(1)在各类制浆方法中得率最高,达到90~95%,生产成本最低,污染最小;(2)浆料具有优良的不透明度和吸墨性;(3)强度和白度稳定性较低。 用途:主要用于生产新闻纸、印刷纸,配抄其它文化用纸及纸板。 10.什么是打浆打浆的作用是什么 1)打浆: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纸浆纤维,使其满足造纸的生产要求和质量指标。 2)作用:①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②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③横向切断或变形;④吸水润胀;⑤细纤维化。 11.什么是施胶作用和方法 1)施胶:用自由能较低的物质附着于纸张纤维表面或纸张表面以增加纸张抗流体渗透的性能。 2)作用:增加纸张抗流体渗透性能。 3)方法:内部施胶:是将胶料加入纸浆中,再抄成具有憎液性的纸和纸板,这是主要施胶方法。表面施胶:是将纸或纸板浸人成膜性胶料溶液中,在纸面形成部分连续的憎液性膜,从而使纸张具有憎液性能。 12.什么是加填加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加填:在纸浆中加入一定量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微细颗粒。 作用: (1)增加纸的不透明度和白度:填料颗粒细小,折射率高,增大光线在纸张的散射,使纸张的不透明度明显提高。由于纸张的填料如碳酸钙、钛白、锌白等均为白色颜料,因而填料的加入能增加纸张的白度。 (2)改善纸页的表面性能和印刷适性:加填可以改善纸页的平滑度和匀度,提高纸页的吸收性和吸墨性,并降低纸页的保水性和变形性。 (3)赋予纸页某些特殊功能:如卷烟纸加碳酸钙,改进透气性,调节燃烧速度。导电纸加入碳黑,以获得导电性。 (4)节省纤维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填料的价格是几分钱1kg,而纤维原料的价格是几元钱1kg。因此加填可大大节约纤维用量,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填料的加入量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大大降低纸页的强度指标。 13.提高纸张白度有哪些方法,并说明提高白度的原理 1)加填:由于纸张的填料如碳酸钙、钛白、锌白等均为白色颜料,因而填料的加入能增加纸张的白度,白度的增加程度部分取决于填料的白度,部分还取决与颜料的粒径和遮盖能力。

印刷色彩学复习思考题.doc

1 ?眼睛的主要结构,它与照相机的差异,眼睛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彩色以及明、暗与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锥体细胞、杆体细胞)有何关系? 2.光谱光视效率曲线的含义是什么? 3?何谓视力与视角?人眼视力的好坏是如何规定的?4.什么是色光加色法?有何特点?为什么? 5?何谓色料减色法?有何特点?与色光加色法有何不同?6 ?三原色油墨印在白纸上,他们各吸收白光中的什么光?反射什么光? 7?何谓补色?画出印刷六色色相环。 8 ?试举例说明明视觉和暗视觉。 9?色彩的感觉有哪几种,如何在印刷过程中应用? 10?什么是三色学说,有什么优缺点?11 ?什么是四色学说(对立学说),有什么有缺点?它和三色学说有何 12 ?三色学说和四色学说如何统一于阶段学说? 13?什么是梦塞尔表色系统?HV/C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14?颜色的心理三属性和客观三属性有何关系? 15?说明下列各颜色样品的色相、明度与饱和度。 (a ) 5R4/10 ( b ) 5G6/2 ( c ) 5B 7/14 ( d ) 10GY8/10 (e) N1/ ( f) N7/ ( g ) 5PB5/12 ( h ) 7.5RPP6/13 16?什么是“自然颜色系统” ?它与孟赛尔表色系统有何不同? 仃?说明下列各颜色样标号的意义: (a ) 2060Y50R (b ) 3060B60G

(c ) 1080G ( d ) 4060R80B 18?什么是“奥斯特瓦尔德系统” ?它与孟赛尔表色系统有何区别?19?简述印刷色谱的组成和作用。 20 ?什么是颜色的三刺激值,为什么会产生负刺激值? 21.CIE 1931 RGB真实表色系统的光谱三刺激值的符号是什么,它 的意义是什么? (入X g(AX b(入L 22 ?什么是“CIE 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23?什么是物体色的三刺激值和色度坐标?如何计算?写出计算式并 说明其意义。 24.20视场和100视场有何区别?25?什么是色彩的纯度与主波长? 26 ?何谓颜色的“宽容量”? 27?何谓'均匀颜色空间” ?有何特点? 28?什么是CIE 1960 UCS匀色空间?按此原理建立的电子分色机有 何优点? 29?试说明CIE 1976 La*b*的特点与色差公式。 30?什么是彩色印刷品的颜色波动性、可接受性和颜色公差?简要说 明确定颜色公差的方法。 31 ?光源发出的光为什么会有颜色?光源的色光受什么因素影响? 32?何谓一般显色性指数Ra和特殊显色性指数Ri?它们受什么因素影响? 33 ?试举例说明光源的色温对物体显色的影响。 1 ?何谓光反射密度和光谱反射密度?如何计算?如果光反射率为: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常用纸张的组成 我们常见的一般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展,为习惯专门用途,逐步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专门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要紧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确实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差不多原料,其要紧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要紧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要紧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截了当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通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升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升成纸的不透亮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固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间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能够提升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样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形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样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

常用的印刷材料有哪些

常用的印刷材料有哪些东莞长荣佳胶袋 凹版印刷是现在最先进的印刷技术,针对的印刷材料也有具体的要求,材料的种类很多。用于印刷塑料软包装的薄膜,一般要求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有一定的挺度、拉伸强度好、较柔软、防潮、化学性能稳定、耐寒、耐热、抗污染等性能。现再在食品、药品等的软包装比较常用的有PET、PVC、PE、PA、铝箔等。今天就让长荣佳胶袋来为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几种常用的印刷材质的品种、规格及保存条件。 (1)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无色、无味、无毒,具有高拉伸强度、高冲击强度、高刚性和强韧性,有良好的透明度。但是表面能低,需要电晕处理后才可以印刷,是最常用的印刷膜之一。 常用规格为:厚19μm、28μm、38μm,宽1000㎜,卷长4000~6000米/卷。BOPP的贮存期为自生产日起12个月。保管时要注意防灰尘。余料要包好。注明使用日期和数量。 (2)聚酯薄膜(PET) 聚酯薄膜是一种透明度、光泽度及耐热性都非常好的薄膜,常用作蒸煮产品的印刷层。手感比BOPP要硬、要薄。 常用规格是12μm厚度。PET保管时要注意防尘,余料要包好,注意使用日期及数量。贮存期为自生产日起12个月。 (3)聚氯乙烯收缩膜(PVC) 聚氯乙烯收缩膜是一种生产过程被拉伸定向,而在使用过程中受热收缩的薄膜。被广泛用于外包装和异型瓶的标签膜。 常用厚度为38μm、45μm、50μm。贮存期通常为3个月。 PVC薄膜静电比较大,保管时注意防尘、防热、防收缩,宜存放在25℃左右的环境中。余料要包好。注明使用日期和数量。 (4)聚乙烯薄膜(PE) 聚乙烯薄膜是塑料包装中用量最大的一种。通过改性也常常用于印刷,但是PE膜的表面张力低,需要进行电晕处理后方可进行印刷。 PE膜的规格通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贮存期为6个月。 PE保管和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贮存期。

印刷色彩学

荆楚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2印刷工程1班 学生姓名:郑建平学号:2012401010120 设计地点(单位):实验室G2204 设计题目:色彩学课程设计项目五 完成日期:2014年6月7日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 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理解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光谱特性是物体产生不同颜色感觉的主要原因,体会不同光谱分布与颜色感觉的大致对应关系。 2、复习颜色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各种物体颜色的操作步骤,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在Photoshop软件中设计青、品红、黄、红、绿、蓝、黑、白8个基色块; 2、在Photoshop软件中设计青、品红、黄单色梯尺色块; 3、在Photoshop软件中设计C40M20Y10K20的色块; 4、彩色打印输出以上设计的色块; 5、测量任意单色梯尺的光谱反射率并绘制其光谱反射率曲线,绘制在一个图中; 6、测量步骤3中色块的反射物体与标准光源S(λ)(D65照明体)作用以后的反射光谱曲线、与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函数作用以后的光谱曲线; 7、测量D50照明体2°视场下青、品红、黄、红、绿、蓝色块的三刺激值X、Y、Z并计算其色品坐标x、y,绘制x-y色域图; 8、测量青、品红、黄色梯尺各色块在D50照明体2°视场下Yxy值和L*a*b*值,并将其绘制在色品坐标xy和a*b*图中; 9、测量青、品、黄、红、绿、蓝、黑、白8个基色块三刺激值,利用纽介堡方程计算步骤3中色块的三刺激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三、设计测量过程 1、在PS中设计Y、C、M、K、R、G、B、W八个基色块 (1)、实验目的 学会运用PS软件设计各种颜色块,了解各种颜色的特点 (2)、实验仪器及其材料 装有PS软件的微机一台 (3)、实验原理 PS软件的运用 (4)、实验步骤 ①打开PS软件,新建一个大小为A4,颜色模式为C、M、Y、K的文件 ②新建一图层,运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 ③设置前景色为白色,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 ④单击软件右下角的〖新建图层〗选项,新建图层二到图层八 ⑤依次将前景色设置为K、M、C、Y、B、G、R,填充到图层二到八 ⑥使用移动工具,将图层二到图层八分别排列整齐,使其从上到下依次为R、G、B、Y、M、C、K、W,并用铜版纸打印出来,如图(1) 5、实验现象 八个基本色块: 图1 2、在PS软件中设计C、M、Y、K单色梯尺色块 (1)、实验目的 熟练运用PS软件,掌握其用途,学会设计不同颜色的梯尺 (2)、实验仪器及材料

印刷色彩学试卷

.. 《印刷色彩学》试卷五 第一题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物体之所以呈现出彩色,是由于物体对光的___________吸收,呈现消色是由于物体 对光的_____________吸收。 2、色彩的三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把二个颜色调到视觉上相同或者相等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4、由杆状细胞作用而形成了视觉,锥状细胞活动形成了视觉。 5、光谱功率分布曲线,按其发射色光波长的特性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二种光谱的组合。 6、颜色视觉理论的三种学说分别是:、和。 7、色彩的命名法有命名法和命名法。 8、的作用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间接控制整个画面上的所有色调。 9、光源的是指将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 10、色光混合又称为混合法,色料混合又称混合法。 11、麦克亚当实验表明,在CIE1931色度图上,蓝色部分宽容量,而绿色部分宽容量,在色度图上同样大小的空间内,蓝色部分比绿色部分能让人眼分辨出更多的颜色。 12、对色料混合来说,品红和青混合得到色,品红和黄混合得到色,青和黄混合得到颜色。 第二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在暗室工作的人员,进出暗室时戴红色眼镜是为了() A)防止光线变化刺眼B)更容易看清楚物体颜色C)避免暗适应的反复发生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黄色光只能是从光谱分解出来的单色光 B) 没有光就看不到物体的颜色 C) 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大一些 3、下列有关网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调幅网点是改变网点的分布密度 B)调频网点常用的加网角度有0、15、45、75等 C) 调幅网点的分布是随机的 D)调频网点的分布是随机的 4、按孟塞尔颜色标定法,对颜色5Y9/14,下述解释正确的是() A)色调为5,明度为Y9,饱和度为14 B)色调为5Y,明度为9,饱和度为14 C)色调为5Y,饱和度为9,明度为14 D)明度为5,色调为Y9,饱和度为14 5、有关CIE1976 Lab颜色空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独立于设备的颜色空间 B)常用作颜色空间转换的内部模式 C)色域范围比较小 D)常用于计算色差 第三题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印刷色彩学习题

1.颜色视觉产生的过程如何?形成色觉的三要素是什么?过程:光源 (包括自然光与人工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物体表面;物体对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或透射之后作用于人眼;人眼内视细胞将光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入大脑,由大脑判断出该物体的颜色。要素:光线的照射,呈现颜色的物体,功能正常的视觉器官及大脑。 2.什么是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波长范围内能引起视觉 响应的那部分电磁辐射。范围:380-780nm 3.简述下列概念:色散、光谱、单色光、复色光。色散:白光被分解 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光谱:能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单色光:只含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复色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4.什么叫光谱分布?根据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可以将光源分为哪几 类?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规律。(1)线状光谱,(2)带状光谱,(3)连续光谱,(4)混合光谱 5.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有光才有色?当白 光照射在物体上时,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率。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多些,对另一些吸收少些,这种吸收称为选择性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体呈现彩色。/物体本身没有色彩,光才是色彩的来源。物体在不同光谱组成的光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一切物体本身都是无色的,只是由于它们对光谱中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才决定了它的颜色。 6.何为密度?它为何能反映印刷品的颜色?吸收度的对数称为密度。 密度是印刷中用来衡量照相软片的透过率和油墨膜层厚度的常用物理量,作为质量控制的参数。 7.分述眼睛屈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屈光系统是由角膜、 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其作用是将物体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感光系统是由视网膜组成,其作用是接受物体成像。8.试说明明视觉与暗视觉的特点与区别。明视觉的特点:感光灵敏度 低,在光亮条件下,人眼的锥体细胞起作用,可以很好地分辨物体

色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总结

色彩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运用

色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单位:淮安市繁荣小学邮编:223001 姓名:王洋 一、色彩学概述 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课题。它以光学为基础,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 色彩学的研究在19世纪才开始,它以光学的发展为基础,牛顿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和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色彩构成的色彩象征 红——象征血、夕阳、火、热情、危险 橙——象征晚霞、秋叶、温情、积极 黄——象征黄金、黄菊、注意、光明 绿——象征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 蓝——象征海洋、蓝天、沈静、忧郁、理性 紫——象征高贵、神秘、优雅 白——象征纯洁、素、神圣

黑——象征夜、死亡、邪恶、严肃 三、色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色彩本身并没什么情感含义。彩色情感这些联想,是人们主观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客观世界的物体总是以一定形和色被人们所感知的,人们在与色彩的反复接触之后,便在大脑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形成了概念。但是色彩的情感不是绝对的,它要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个人的社会低位、性别、年龄、文化修养、文化程度、对色彩的偏爱等等的不一样,对色彩的情感联想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色彩联想是相对的。应该用心灵去体验,去感受客观世界中色彩的情感,创作出富有情感内涵的优秀的彩色作品。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色彩,简单阐述下色彩在其中的应用。 (一)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贯穿服装设计、企业生产、营销的所有环节,是迅速提升品牌价值最有效的方法。服装色彩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它不仅能区别穿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职业,而且也表示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 (1)色彩在服装品牌设计上的运用: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刷色彩学试题复习题

印刷色彩学 一、单项选择题 灰色物体对白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作______的吸收和反射。( D ) A.不等比例 B.选择性 C.等量 D.等比例 CIE 1964补充色度学系统的观察视场为:(D ) A、2度 B、4度 C、8度 D、10度 CIE规定了,用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使颜色得以量化:(B ) A、三刺激值 B、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C、光谱三刺激值 D、等能光谱三刺激值 四色印刷中,一般把主色调的加网角度放在:(D ) A、15° B、20° C、30° D、45° 下列不属于显色系统的是:( B ) A、CIE系统 B、孟塞尔系统 C、德国DIN系统 D、中国颜色体系网点按一定规律排列,并有大小变化的网点称为:(D ) A、调频网点 B、FM网点 C、混合网点 D、调幅网点 色光混合后会产生下列那种现象______。( D ) A.亮度下降 B.饱和度增加 C.彩度增加 D.亮度增加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所发的光色变化顺序为:(C ) A、红-白-黄-蓝 B、蓝-白-黄-红 C、红-黄-白-蓝 D、红-白-蓝-黄 从视觉效果看,下列哪种网点角度对视觉最舒服:(C ) A、15° B、30° C、45° D、75° 在整个可见光谱区间,由于人眼对某些波段的波长不敏感,可忽略不计,故常取(C )为可见光区间。 A、380-780nm B、400-780nm C、400-700 nm D、380-700 nm 在HSB色彩模式中,H代表:(B ) A、饱和度 B、色相 C、明度 D、亮度 某一颜色编号为5Y5/6 ,该颜色属于______颜色系统标注法。( A ) A.孟塞尔颜色 B.奥斯特瓦尔德 C.自然颜色系统 D.均匀色空间 人眼感光灵敏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感光灵敏度降低时(),即明适应所需时间()A A 快、短 B 慢、长 C 快、不变 某一颜色编号为10 Y 8 / 12 ,该颜色属于( B )颜色系统标注法。 A 自然颜色系统 B 孟塞尔颜色 C 奥斯特瓦尔德 某一颜色编号为S 2030-Y90R,则该颜色含有的黄的比例是(C ) A 20% B 30% C 27% 已知两个色样,其中a1-a2=1.3,则可以推断出,色样1比色样2( C ) A偏黄B偏绿C偏红 印前对图像的处理应该选择( C )。 A Lab模式 B CMYK模式 C RGB模式 色是______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B )

印刷色彩学

1.光源、物体、眼睛和大脑为颜色视觉(简称色觉)产生的四大要素。产生颜色感觉所需 要的光源、物体和视觉系统三大要素。(3) 2.光是电磁波辐射的一部分,因而光源又称作物理辐射体,即能够发出物理辐射的物体。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为在380nm到780nm。(4) 3.刺激人眼能引起视觉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称为可见光辐射,简称可见光或光。 4.具有单一波长的或近似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 5.白光色散后按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称为可见光谱。(5) 6.常见光源的光谱分布有以下几种形式:(1)线状光谱;(2)带状光谱;(3)连续光谱; (4)混合光谱;(5) 7.从视觉功能的角度看,整个眼球主要部件可分为屈光系统、成像控制系统和感光系统三 个部分。(10) 8.人眼的锥体细胞起作用,可以很好地分辨物体的颜色和细节,称为锥体细胞视觉或明视 觉。(13) 9.只有明暗感觉,不能分辨颜色和细节,称为杆体细胞视觉也叫暗视觉。 10.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敏感度是不同的,称眼睛的敏感度随波长变化的关系为光谱光 视效率函数(或称视见函数)。 11.物体的大小对眼睛所形成的张角称作视角,视角大小决定了眼睛是否能看清楚该物体, 对所观察物体的颜色感觉也有直接影响。 12.视力表示视觉辨认物体细节的能力,也称视锐度。 13.视角α所对应的圆面积,称为视场。(15) 14.三色学说认为在人的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每一种锥体细胞包含一种色素,三种 锥体细胞色素的光吸收特性不同,所以在光照射下它们吸收和反射不同的光波。 优点:说明了各种颜色混合现象;是现代色度学的基础;是现代彩色复制技术的理论基础。缺点:它对有些颜色现象如色盲不能很好地解释;对颜色对比和颜色适应的现象也不能很好地解释。 15.了解四色学说,现代颜色视觉理论。(看书27,28) 16.按照颜色的视觉特征,可以将颜色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的视觉特征是没有 彩色感觉的一类颜色,有时也称其为中性色,是指白色、黑色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非彩色的特点是只有一个明亮感觉变化的属性,称为明度。彩色除了明度感觉变化以外,还有彩色感觉的变化,而彩色感觉又分为色调的感觉和彩度的感觉,因此彩色需要三个变量来描述,这三个变量分别称为颜色的明度、色调和彩度。(29)17.当外界条件发生了一定范围的变化后,人们对物体的颜色感觉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这就是颜色恒常性。(34) 18.人眼具有能在照明条件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工作的能力,但需要有一个生理调节过程,通 过这个调节过程对光的亮度进行适应,以获得相对清晰、真实的影像,这个过程称为亮度适应。亮度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情况。 在明视觉状态下,视觉系统在不同环境光中所含彩色分量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感受性变化叫彩色适应。(35) 19.当眼睛较长时间注视某个颜色样品后,在撤去该颜色样品的一瞬间,在原来样品的位置 上会出现与样品颜色互补的颜色感觉,再过一段时间后这个互补的颜色感觉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负后像。(38) 20.颜色感觉随光强发生变化的效应被称为冯-贝左尔克—布吕克效应。随着光的强度增强, 各种光的颜色视觉感觉变化趋势是向可见光谱的红色或蓝色端变化。但是,在整个光谱范围内有三个特殊的波长:572nm的黄光,503nm的绿光,以及478nm的蓝光不随着光

印刷材料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印刷材料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打浆: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纤维,使其具有满足造纸机生产要求的特性, 使生产的纸张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 定量: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以g/m2表示。 厚度:纸张的厚度是指在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即一定面积,一定压力下纸张俩个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标准的测量压力为(100±10)KPa,接触面积为(200±5)mm2 紧度 (表观密度):紧度是指每立方厘米纸张的质量,以g/cm3表示。 D=W/T*1000(D:纸张的紧度、W:纸张的定量 g/m2、T:纸张的厚度 mm)松厚度:松厚度是紧度的倒数,是指1g重的纸张体积有多大,用cm3/g表示。 V=1/D=T*1000/W PPS值:利用PPS测得的绝对粗糙度值称之为PPS值。 PPR值:人们把PPS=2um时的压力称为需用印刷压力,简称PPR值。 粘弹性变形:引起特定变形而产生的应力,将因产生变形所用的时间而变化, 纸张所产生的这种变形称之为粘弹性变形。【应力是物质为了抵抗外力,而在单位面积上发生的内力 N/m2】【变形是物体尺寸发生变化的数量对原有尺寸的比率】 蠕变:负荷保持不变,纸张无限的流动,直到发生裂断。这种滞延流动,称之 为蠕变。【纸张在开始时时纯粹的弹性体,在发生1%~2%的变形以后,开始产生流动性】 应力松弛:如果纸张的变形保持一定,应力将随时间增大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裂断长:一定宽度的纸条在其悬挂至不能承受本身的重量时而自行裂断时的长度,单位:m。【它与厚度无关,适用于比较不同定量的纸或纸板】 伸长率:纸或纸板受到张力至裂断时的伸长与原试样长度的比,用百分比表示。 耐折度:表示纸或纸板抵抗往复折叠的能力,即测定纸张受一定力的拉伸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