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三)——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三)——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三)——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三)——旋转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小学赵亚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83至8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观察,白板演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讲授等方法。教学具准备:

一副三角尺,钟表模型,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目标引领

1、师:大家都玩过或见过这些物品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旋转)那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可以旋转的物品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图形的运动——旋转。(揭题)

2、出示学习目标:

先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的三要素及特征。

2、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二、合作探究

1、感悟旋转,明确含义。

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

①师: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图形的旋转”了,今天为什么还要再学习呢?图形的旋转还有很多的知识有待我们的同学去发现、研究呢。师:请大家观察风车的旋转,它为什么没有转着转着就偏了呢?(生:它沿着一个点在转)谁能来把这个点再描一下。

下面依次让学生观察风力发电、道闸车杆、荡秋千的图形,发现旋转中心,并且把中心进行描红。

师:像这样,物体绕一个点或轴运动的过程就叫做旋转。(揭示旋转的含义)那么这个点或轴就是旋转中心。

让生读旋转的概念,加深理解。

③师: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钟表吧,那么钟面上分钟的转动是怎样的呢?老师拿出钟表模型,拨动分针进行转动,也让学生跟着用手势来描述分针的转动方向,师生一起理解时针的转动方向和分针也是一样的。

师:我们就把指针的转动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谁能用手势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顺时针方向。那么和顺时针方向相反的转动我们称为什么呢?(生:逆时针方向)师:大家真聪明。

师:请大家来判断下列物体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

2、例1: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师这个时候要充当一个调皮的角色,学生的描述可能不完整,只说顺时针方向,或只说绕点O,师就要在白板上进行相对应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单单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还是不能精确的描述指针旋转的过程,还要讲明白转动了多少度即旋转角度。这时关于旋转的三要素水到渠成的引导出来了。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3)下面老师来描述指针的旋转,请同学们在钟表模型上进行操作。老师说例1中的四种旋转,让学生来操作完成。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图形的旋转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图形的旋转要考虑哪些因素?(中心、方向、角度)

完成83页下面的做一做。

4、合作交流

①、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条线段的旋转,那如果给你一个平面图形,它又会怎么旋转呢?

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借助三角尺探究一下。(我们快速读题要求)请拿出一个像图上这样的三角尺,摆好方格纸,在方格纸上摆好三角形,按要求旋转,在旋转的时候,我们要带着问题去操作。(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题目上的要求是让大家干什么的,然后再阅读问题。)

(看屏幕)

1、O点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2、三角尺每次旋转90度,直角边OA是怎样旋转的?直角边OB呢?

3、在方格纸上数一数,直角边OA在旋转的时候,长短有没有变化?直角边OB呢?

4、三角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有没有变化?

时间五分钟

注意事项:是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不是用笔画三角形,不拿笔。同桌可讨论一下如何旋转?会的同学可以帮一帮不明白的同学,看我们谁会当小老师,我们要互相帮助。

师:好,同学们旋转好了吗?观察一下你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旋转的? 。。。。。。。

②小组汇报,介绍发现。

预设:a:汇报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发现O点的位置没变,教师立即总结出,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

b: 汇报第二个问题,学生能发现三角尺每次旋转90度,直角边OA 是也是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直角边OB也是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教师马上总结出直角边OA与直角边OB的旋转方向相同,旋转角度也相同,即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的旋转方向相同,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的旋转角度都相同。

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是怎样判定三角尺旋转了90°呢?

(看三角尺连o点的两条直角边或一条边)

c:汇报第三个问题,学生能发现直角边OA在旋转的时候,长短没有变化,直角边OB长短没有变化。教师马上总结:顶点旋转前后到o 点的距离都没变。

d:汇报第四个问题,学生能发现旋转后的三角尺,形状、大小都没有

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预备环节,看时间。师:三角形旋转具有这些特点,那其它图形旋转是否也具有这些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在方格纸上试一试。(逆时针旋转90°)生上台展示。说发现。)

E:师生共同总结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的旋转方向相同,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的旋转角度都相同。

小精灵提示学生初步发现: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到了这么多的知识,那就用热烈的掌声奖励一下自己。

三、课堂检测

1、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堂检测: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没有胆量接受老师是的挑战呢?看看谁是今天的挑战王。

通过学生说说填填,巩固所学知识,(课后的1至4题)

3、拓展认知,感悟生活。

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②出示生活寄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妙的旋转无处不在,就让我们带着收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更有趣的旋转现象,更美的运动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的特征

图形的运动——旋转 教学内容:课本第83-84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呈现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问题:看一看图上哪些物体在运动?

(2)师生举例,温故引新 ①学生举例。 问题: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举几个例子吗? ②教师举例。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动态) 王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说说它是怎么旋转的? 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旋转? 出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图形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借助钟面指针,明确旋转三要素 (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出示动态钟面 问题: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 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 导入:通过观察钟面指针的旋转,我们发现旋转要具备的一个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旋转教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 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要切实组织好学生 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 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 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 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 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 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 第1课时旋转(1) 学习内容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1-3题。编写人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方式之一——旋转,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 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3、我能体会到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 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

五年级下册新教材《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 讲课教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明确旋转的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部分 呈现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教师: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1)师生举例,温故引新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后)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旋转现象。现在看看这些现象呢?(播放数学书上的情景图)你能分别说一说风车、道闸、秋千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吗? (2)学生质疑:秋千和道闸不是旋转,是平移。 引导:大家都认可风车在旋转,但是道闸和秋千的运动到底是在平移还是旋转意见不统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研,教师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但又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秋千的运动方式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有明显的争议,以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的欲望。特别是教师注意选取旋转角度不是360°的实例作为教材补充实例,如道闸等,丰富学生的认知。】 二、认识旋转要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汝城县土桥镇中心小学祝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2、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师:听说我们三(1)班的同学观察能力非常好,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在做什么?(师拿起黑板擦沿水平方向擦黑板) 生众:擦黑板。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擦黑板的?

生1:轻轻的擦。 生2:直直的擦。 生3:平平的、直直的擦。 …… 师:请你们模仿一下刚才老师擦黑板的动作。(学生模仿做动作) 师:在生活中,像老师擦黑板这样平平的、直直的运动现象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升旗、推动推拉窗、缆车的运动等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让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观察) 师: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方式吗? 生众:能! 师:请你们用手势表示推动推拉窗时推拉窗是怎样运动的? 师:升国旗时国旗是怎样运动的? 师:缆车开动时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刚才老师擦黑板,还有推动推拉窗、升国旗、缆车的开动这样平平的、直直的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2、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师:请同学们抬起头看看这个电风扇的转动,它还是平移现象吗? 生众:不是。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不是平平的、直直的运动,它是转圆圈的。 师:对了,在数学上除了平移现象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运动现象,就是像电风扇这样转动的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教案

旋转 (老河口市袁冲小学李珍)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旋转》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活力 1、组容展示: 2、导入课题: (1)模拟情景,游戏导入 师:听,操场上嘹亮的的歌声已响起,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吧。一名同学发号口令整队: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向右看去,向前看。 师:同学们,你从刚才那些简单动作中有没有发现数学知识呢?(2)呈现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3)出示生活图片,认识物体在做旋转运动。 问题:看一看图上哪些物体在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运动?那你们告诉我什么叫旋转? 师总结:物体或图形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进行转动,就是旋转。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3、出示解读目标: 4、出示自学指导: 二、自主探究、孕育活力

1.教师举例,温故引新 教师举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动态) 师:这两个场景中你能发现有旋转运动吗?它们是怎么旋转的呢? 预设:钟面上的指针是顺时针旋转的,水车是逆时针旋转。 师:请把你的右臂伸平,做一下顺时针转动吧,接下来做一下逆时针转动。 师: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自学指导。 2.借助钟面指针,明确旋转三要素 (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 师:钟面上有哪些信息? 师总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旋转一圈是360°。所以,一个大格是30度。指针是围绕O点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旋转。 师:那么指针从“12”到“1”,该怎样用语言描述呢?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问题:从“1”到几,指针从点O旋转了60°呢? 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指针的旋转表述清楚? 小结: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 (3)想象操作,加深理解。 问题:想象一下,指针如果从“3”到“6”,你知道是怎么旋转的吗?一边演示一边说。 问题:那“6”到“12”指针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 师:那我们来总结一下旋转的三要素吧。 师总结:旋转的三要素是“点”、“方向”、“角度”。 (4)认识道闸的转动 三、合作展示、外显活力 1.研究线段的旋转 问题:我们能够清楚地描述指针的旋转了,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OA来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旋转?可以绕点O,也可以绕点A;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 (2)画中理解。 问题:想象一下,线段OA如果绕点O逆时针旋转90°会旋转到什么位置,并把它画在方格纸中。

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1)教案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旋转(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的例1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测试卷.doc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考试题 一、在下面图形中,你还能画出其它对称轴吗?如果能,请画出来。 三、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四、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填空 (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二、如图 (1)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2)指针从“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所在位置。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①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顺时 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②绕O点顺时针旋转90°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真的好难哦! 看你上课 还敢开小差! 1 难度提升,下面的题都是有难度的哦!你有信心挑战码?

1.在“木、民、口、对、晶”这5个黑体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2.火车头以20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那么火车正中间的车厢速度是()。 3.从镜子中看到的一串数字是,这串数字实际是()。从水中看到一副车牌是 ,该车牌实际是()。 4.图①,等边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20°后,得到三角形A’B’C,那么点A的对应点是(),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B的对应角是(),∠BCB’是()度。 5.图②中的三角形()旋转了()度,图③中的三角形()旋转了()度。 6.下面图④⑤⑥⑦中,图④经过()得到图⑤,图⑤经过()得到图⑥,图⑥经过 ()得到图⑦。 六、选择 1.轴对称、旋转、平移这三种图形变换的共同点是() A.都是沿一定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B.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C.对应线段互相平行。 2.下列现象中,既有平移又有旋转地是() A.正在工作的电扇叶片。 B.直线行驶中汽车的车轮。 C.扔出去的铅球。 D.放飞的风筝。 3.从3点15分到3点45分这段时间里,分针旋转了() A.120° B.180° C.30°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2)》教案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2课时旋转(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 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对称平移与旋转青岛版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升旗场面图,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场面? 师述:升旗是一个很庄严的活动,无论在哪里遇到升旗仪式,就要停下手头的事情,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讲授】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出示信息窗1的部旗帜,这是哪个地方的旗帜?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小组中交流问题 (2)小组汇报

(3)小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2、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1)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读课本83页最下面的部分。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用自己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它的对称轴。 展示,交流。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用“点画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对称轴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这里安排了,先读概念,再动手操作剪,最后画一画对称轴。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合作探究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小组合作,交流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折一折的方法,画出对称轴。 小练习。完成自主练习1题、2题和5题。 小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 (盖住了一半,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动手操作,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说一说你怎么画。 读课本84页下面两个同学说的话 分几步。 先从图形找到几个重要的点; 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 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5、尝试做85页自主练习第3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的 三要素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教学 设计

、点拨自学老师:你们观察两个风车的中心点 学生:两个风车都是绕着0点转动 老师:旋转的中心点是固定不变的。 (完成练习填空) 2.旋转的方向 出示两个旋转的风车,引导发现旋转的方向 老师:再观察两个风车,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个是反方向,一个正向。或者一个是顺时 针一个是逆时针。 (出示钟表) 老师:我们一起看着钟表,和钟表走的方向一样的 叫做顺时针,反方向的叫做逆时针。 所以像这样的旋转方向的叫做顺时针,另外一个风 车运动的方向叫做逆时针。 (出示填空,完成表述填空) 3.旋转的角度 出示钟表图,发现指针的转动特点。 指针从“12”到“3”旋转角度 学生发现总结知识,并且将之前的知识一起运用填 空,明白要将旋转表达清楚就要将旋转的中心点, 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一起总结。 (完成表述填空) 体交流反馈, 发现特点。 对知识点的 发现降低了 难度。 每一个 发现练习填 空就是让学 生及巩固

引导发现规律4.旋转三要素的总结(边总结,边出示课件) 5.旋转运动的表述(完成书上的例一填空) 6.巩固练习(83页做一做) 三、图形旋转的特征认识 问题导入:出示课件(例二的图形) 1.观察图形,读题,理解题意1 2.示意图分析 学生边发现,旋转点是0,自己用直尺在格子上面自 己旋转,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旋转就是三角形 的边绕着0点旋转) 3.对比直角三角形旋转前后的位置变化 4.总结旋转的特征 (通过观察三角形旋转90度前后的图形变换知道, 旋转前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知识位置变化 了。三角形的边都是绕着0顺时针旋转了90度。) 出示填空进行知识的帮助总结。 四、知识巩固 (出示课件,动画练习图)直观的将各种不同图形 的旋转运动展示出来。 图形的运动 观察,由直观 的三角形在 方格纸中的 观察 每一个的知 识填空,是为 了帮助学生 进行语言总 结 小

五年级图形的旋转练习题资料讲解

五年级图形旋转练习题 1.如右图,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A.30° B.60° C.90° D.180°· 2.把图形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3.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4.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5.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 ()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 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6.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7.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8.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 9.如右图,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才能与原图形重合。·A.30° B.60° C.90° D.180°

10.将下列图形绕着各自的中心点旋转120°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是()。 11.由图形(1)不能变为图形(2)的方法是( )。 A.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B.图形(1)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2) C.图形(1)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270°得到图形(2) D.以线段OP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图形(1)的轴对称图形 得到图形(2) 12.观察下图,是怎样从图形A得到图形B的()。 A.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B.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C.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D.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13.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1 B.2 C.3 D.4 14.将图A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在图中画出图形B与图形C。

五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平移就是物体沿(上下左右或东南西北)方向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多少)度。 二、仔细观察,填一填。 三、先画出向右平移8格的图形,再画出原图向上平 四、画一画。房子向右平移 5格,小船向下平移4格移4格的图形。 五、分别画出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5格和小鱼向下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平移4格后得到 后的图形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2)绕O点顺时针旋转 90°(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小鱼先向()平移了()格,再 向()平移了()格,又向()平 移了()格,最后向()平移了() 格。

第二单元知识点姓名_____________ 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图形上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点到对称轴的垂线段)相等。 3.轴对称图形的画:1.标拐点 2.找对应点 3.连实线 4.旋转四要素:(1)谁在转(2)旋转中心(3)方向(4)角度 5.旋转、平移、对称的特征:平移:位置改变,方向、大小、形状没有变化。给实则虚,给虚则实。对称:位置、方向变化,大小、形状不变化。实线,对称轴为虚线。旋转:位置、方向变化,大小、形状不变化。给实则虚,给虚则实。 6.画旋转的方法: (1)找到旋转图形的关键线段(2)画出旋转后的线段(3)旋转图形确定关键点(4)连接关键点成图,虚线图。 过关练习: 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3)剪窗花是利用了()现象。 2、右图指针从A开始,绕中心o点()旋转()°会转到B; 指针从C开始,绕中心o点()旋转()°会转到D。 指针从B开始,绕中心o点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指针从D开始, 绕中心点0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3、画出下面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4、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每次旋转90度,旋转3次。画出第二个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6、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2.12×2.7+7.18×2.7 1.25×0.25× 3.2 24×10.2 5.7+5.7×99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教案

旋转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互动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玩吗?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 生: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放在右边的角落。 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 生示范。

师:(用手做出示范)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 生:逆时针旋转。 (出示动画: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90。后下落)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 师:这次又怎么操作呢? 生:把紫色的图形逆时针旋转90。,放在左边角落里。 (出示动画:紫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三: 师:这次谁来玩? 生:把蓝色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出示动画:蓝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 1.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来 研究“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2.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 (出示动画:几种旋转现象)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开始研究吧!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旋转 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 课时目标 1.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90°。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掌握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方法。 教法学法 引导讲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顺时针 板书:旋转 逆时针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1.认识旋转的含义。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出示教材第84页例2。 (1)借助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3.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让他们演示说明画图的方法和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a.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b.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c.然后把点0、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画一画,然后互相交流检查。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83、84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观察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1~3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3、84页。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明确图形旋转的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理解旋转含义,感悟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方格纸、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糖果泡泡龙游戏吗?我们一起看一看。 学生上来演示 大炮打中喜欢的糖果,跟今天的数学知识有怎样的联系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吧 (二)展开探索,认识旋转三要素。

1、借助糖果游戏,初步感知三要素。 (1)认识旋转方向。 出示游戏的指针旋转,引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导入:看来旋转是要按一定方向旋转。旋转还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从钟表的指针入手研究。为了研究方便,只从中选取一根指针来研究。(2)认识旋转要素三要素。 引导学生叙述大炮打中自己喜欢糖果的过程。 最后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打中的过程表述清楚? 小结:“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老师指出:方向角度就是旋转三要素。 课件出示动态线段OA旋转的4幅图片: (三)画旋转,感悟旋转特征。 1、动手画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引导使学生明白: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中心),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四)感受旋转的应用 1、动态呈现各种图案的旋转,感受旋转创造的美 2、拓展延伸,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生活中旋转现象:旋转木马、旋转门、摩天轮、风扇等等,感受旋转现象处处可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练习题

平移和旋转练习 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归纳: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二、仔细观察,填一填。 小鱼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又向()平移了()格,最后向()平移了()格。 三、先画出向右平移8格的图形,再画出原图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 四、画一画。房子向右平移5格,小船向下平移4格 五、分别画出向右平移5格和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 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七、判断。 1、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 ) 2、所有的锐角都比直角小。 ( ) 3、开着的电风扇叶片属于旋转现象。( ) 4、放大镜下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倍数和因数知识点归纳: 1、2、3、5的倍数特征。 2、100百以内的质数:2、 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共25个。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4、质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一、填空1、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2、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3、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4、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 5、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 6、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 7、用质数填一填。22=()+()=()+() 8、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差是()。 9、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二、应用题 1、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2、当a分别是1、2、 3、 4、5时,6a+1是质数,还是合数? 3、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4、小红到文具店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134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5、501班上体育课,有34人参加跳绳活动,要分成5人一组,至少还要再来几个人?可以分成几组? 6、502班有48名同学,参加学校体操表演,要求排成长方形队形。每行或每列不得少于3分,可能是怎样的队列?(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 格式:502班可能每行排()人,排这样的()列; 7、李叔叔的果园每行树的棵树都是相等的,下面是几位小朋友各自数出的总棵树,其中只有一个小朋友数对的,你知道他是谁吗?为什么?(直接答) 李刚:73棵程鸣:77棵王冰:79棵赵强:71棵 8、小明将黑板上的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最小的合数,把这个最小的合数看成了最小的质数,结果得1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列式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旋转变换教案与教学反思

5 图形的运动(三) 东山小学李媚清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指导】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 【教学内容】 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1) 第1课时旋转(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的例1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旋转(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练习

1、右图中,①指针从A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到______。 ②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到______。 ③指针从C到D,是______时针旋转了90o。 ④指针从B到A,是______时针旋转了90o。 2、 ①号三角形绕A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②号梯形绕B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③号三角形绕C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④号平行四边行绕D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二、操作题。 1、把①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2、把②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3、把③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4、把④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5、把⑤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右图中,①指针从C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到______。 ②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到______。 ③指针从B到C,是______时针旋转了90o。 ④指针从D到A,是______时针旋转了90o。 二、操作题。 1、 (1)把①号图形绕A点按 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2)把②号图形绕B点按 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3)把③号图形绕C点按 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4)把④号图形绕D点按 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2、 1、把①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2、把②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3、把③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4、把④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5、把⑤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2+对称.平移与旋转》

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2 对称.平移与旋转》 题号一二三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三个大题,满分102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54分) 评卷人 得分 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3分) A. 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分)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 C. 圆 3.下面图形中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无数 C. 2 4.下面图形中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3 C. 2

5.下面图形中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3 C. 2 6.下面图形中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没有 C. 无数 7.下面图形中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没有 C. 无数 8.汉字“田”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2 C. 4 9.椭圆有( )条对称轴。(3分) A. 1 B. 2 C. 无数 10.下面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3分) A. 电风扇的移动 B. 时钟的分钟运动 C. 推推拉门 11.下面不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3分)

A. 风车转动 B. 缆车运动 C. 电梯的下降运动 12.下面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3分) A. 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B. 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13.下面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3分) A. 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B. 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14.下面运动不属于平移的是( )。(3分) A. 火箭发射升空。 B. 拧开茶杯盖。 C. 拉动抽屉 15.下面运动不属于平移的是( )。(3分) A. 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B. 窗帘被拉开了。 C. 小明推开教室的门。 16.推拉窗的运动是( )。(3分)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17.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 )。(3分) A. 位置 B. 大小 18.升旗时国旗的运动是( )。(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