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诗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诗歌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直记着郭沫若先生的一句话:小时候背下的诗歌就犹如一座座冰山,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变成财富了。因此,身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特别重视诗歌教学。力争通过学习,使他们逐渐学会摘取传统文化中这颗璀璨明珠的方法,让他们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体会动人心魄的情感、挖掘深刻入微的哲理、展开丰富新奇的想象。让他们的情感随着诗歌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温婉,形成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记忆。进而增加他们在这方面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多年的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诗歌的基本特点深在教学中进行如下尝试:

第一、以诵读为切入口,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歌教学就得多一些的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提前布置给学生诵读任务,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这个环节的课堂反馈,总会带给我震撼。记得一次教学诗歌《钱塘湖春行》,全班十二个学习小组竟然设计了近二十种的诵读方式。课堂上,他们或乐声相伴,轻声吟诵:或“争树啄泥”真景再现;或旁白诠释,实地畅游……这种“集思广益”,就是打破原有的由教师在课堂上安排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信任,让他们自行选择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和技巧,水到渠成地激励了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

第二、激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拟人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言简意丰,含蓄跌宕,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一字千钧,境界全出。教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情景,才能真正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引导学生运用电影镜头衔接的方法,将几种景物进行联想想象式组合,有能力的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收到较好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启发下进行合理地联想想象,实现了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也使学生实现了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

第三、重视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领悟诗歌的灵魂美

诗歌本身就是情感和形象的有机结合体,正所谓“触景生情”,要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借助一下形象的思维手段。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符合情的境,引学生入“境”就是在动“情”。具体方法有很多:可以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感受。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情的桥梁。还可以运用直观的方法。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入情入境之感。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诗,引导学生多了解那个时代及作者的经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幽怨的理由,也就不是无从而知,进而很容易与作者达到了情感灵魂的切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