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安知识题库

本安知识题库

本安知识题库
本安知识题库

本质安全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含: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升降)级管理等内容。

2、风险管理主要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检测(预警)和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3、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首先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辨识出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

4、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危险源的(风险值),并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

5、风险值等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

6、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期)、动态和(实施)监测,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实际频率按照5个等级进行预警,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再次(评价),对危险源进行增减或升降级调整,从而实现风险的(闭环)管理。

7、运用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常见的13类事故进行事故机理分析,分析出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控制事故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或应急预案,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达到(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事故机理分析法和系统评估是对工作任务分析法风险评估的补充完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划×)

1、组织保障是为了顺利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该设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的人员准入和培训机制、良好的安全文化体系等。(√)

2、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是风险。(×)

3、基于本质安全的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保管、使用、检查、维修、保养、报废。(√)

4、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对保障制度没有要求。(×)

5、煤矿应该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安全记录,用以证实其安全管理工作符合其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果,特殊情况可以例外。(×)

6、风险评估另外一层含义是危险源根据动态信息检测对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以确定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范围和程度,进而进行风险预警和预控。(√)

7、组织保障是为了顺利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该设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的人员准入和培训机制、良好的安全文化体系等。(√)

8、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应进行监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价和考核,以确保管理体系能够达到本质安全管理的要求。(√)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本质安全文化?

答: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2、什么是本质安全管理?

答: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3、本质安全的目标是什么?

员工无违章,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滞,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4、我公司2012年修订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共包括一级要素7个,二级要素25个,建立程序文件26个,纳入本安体系相关管理制度124个。

5、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管理的对象?

人、机、环、管。

6、什么是“五型企业”?

创建“五型企业”是神华集团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

量、提升管理品质的务实之举。主要是通过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拓展管理深度和覆盖面,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创建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和谐发展型企业。

7、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

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8、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的标准是什么?

(1)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的,而管理对象需要从危险源的辨识中加以提炼。

(2)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只要达到标准就能够消除或者控制住相对应的危险源。

(3)管理标准要明确、具体。

(4)管理标准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统一,目前没有标准的要考虑增加新的标准,要认真考虑定性标准。

9、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1)人的管理措施包括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挂警示牌提醒等消除基层各岗位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2)机的管理措施为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维护以确保管理对象数量充足、性能可靠、运行正常。

(3)环的管理措施包括对环境对象的监测,以及环境对象不符合管理标准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不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作业。

(4)管的管理措施即对现有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的方法和手段。

9、本安体系管理方针,及对管理方针的解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持续改进。

安全第一:公司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和运行过程中,活动实施前的安全分析管理,坚持安全分析活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生产未动,安全先行。

预防为主:重点做好各类风险和危害的识别,采取预防措施,实现风险削减,防止事故的发生。

全员参与: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职责。

综合治理:把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人员;参与危害环境因素识别、

控制措施的制定;参与各项重大决策;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局面;与员工定期进行协商,体现企业形象和团队精神。

改善环境: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减少“三废”排放,并做好清洁文明生产和厂区绿化工作,致力于改善生产厂区及周边社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持续改进:根据本安体系承诺方针和目标,不断强化管理体系,改进总体绩效,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10、2013年本质安全总体目标

五不一无:不泄漏、不着火、不爆炸、不中毒、不窒息,无死亡;

四零化:零缺陷、零风险、零违章、零伤害

11、煤化工本安、电力本安2013年体系建设目标

煤制油化工本安保证二级;

自备电站本安在集团自备电站企业排名≥8;

12、2013年公司事故控制目标

坚决杜绝二等一般以上事故,严格控制二等一般及以下事故。

⑴公司:无环境污染事故;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辐射性伤害事故为“零”;厂内交通事故为“零”;事故轻伤率小于1‰。

不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生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生产、设备事故≤3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生产、设备事故≤5起。

全年非计划停车及重大生产波动次数为“零”。

⑵承包商:无环境污染事故;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事故轻伤率小于1‰;一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

13、2013年公司安全指标控制

六个100%:

①各级事故调查处理率100%;

②安环职防教育及取证复审培训合格率100%;

③重大危险源监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阶段完成率100%;

④风险预控完成率100%;

⑤各级承包商(供应商)资质审查及监控到位率100%;

⑥危险废物处置合格率100%。

五个达标:

①职业卫生管理达标:监测率100%、合格率≥90%,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100%,职业卫生设施完好率≥95%;

②应急及消防气防工作达标:应急预案编制完善、应急物资配备达标,应急演练达100%;

③环保综合管理达标:废水、废气排放总量控制在下达指标以内,环保设施完好投用率≥95%,环境监测率100%、合格率≥95%;

④防泄漏达标:综合泄漏率≤0.3‰、静设备泄漏率≤0.5‰、动设备泄漏率≤

0.2‰;

⑤生产设备完好率达标:全部设备完好率≥95%、特种设备定检率100%、关键主要设备完好率100%。

14、2013年公司级以上的隐患治理项目

① 2013年7月31日前事故消防水池建设完成并具备投用条件。

② 2013年8月30日前完成全厂火灾报警系统隐患整改,完成高压室内高压电缆设置感温电缆隐患整改,在二期303电缆夹层设置有效通风措施。

③ 2013年10月30日前完成二期合成气压缩机DCS系统升级改造,消除现有控制系统在Windows系统中无法正常操作的隐患。

15、本质安全管理特点:

(1)全员性 (2)动态性(3)整体性(4)闭合性 (5)超前性(6)可控性

16、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

(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原则(2)全面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 (4)适用性原则(5)动态性原则(6)全过程性原则

17、危险源辨识

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18、本安体系建设等级分为四级,等级标准如下:

(1)本安企业建设一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且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

(2)本安企业建设二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实现安全生产500天以上。

(3)本安企业建设三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70分(含)以上。

(4)本安企业建设四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60分(含)以上。

19、公司如何开展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了本安体系运行办法,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级人员职责,按要求开展检查考评工作。二是制定了本安体系推进方案,按照集团公司、煤制油公司统一安排,明确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保证二级本安达标。三是加大本安体系考核力度,将考评结果直接与绩效奖挂钩,提高管控力度。四是加大本安体系信息系统使用力度,严格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流程,不断加强班前危险源宣讲力度,使员工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源。五是加强风险预控管理,严格执行班前、班中、班后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做到过程的安全监控。六是加强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采取积分吊销安全作业证的管理模式。七是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个人安全意识,编印《安全文化手册》。八是加强干部带班制度管理,实行“谁带班谁负责”。九是加强重大隐患整治,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点监控,确保安全生产。

1、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质安全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

2、什么是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3、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可称之为什么行为?

可称之为无意识违章行为。

4、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

5、本质安全管理以什么为核心?

以风险预控为核心。

6、《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在什么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管理对象,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

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7、本质安全管理以什么为管理模式?

以PDCA管理为管理模式。

8、什么是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9、行动之前行为主体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动的危险性,但仍然采取该行动,可称之为什么行为?

可称之为故意违章行为。

10、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以导致什么发生的行为?

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11、安全是指什么的状态?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1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相关方指的是什么?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3、事故是指造成什么的意外情况?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14、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工作或酒后工作属于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属于人(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15、风险预控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标准及措施、风险预警等内容。

16、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17、什么是预防措施?

对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8、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考虑的三种状态是什么?

正常、异常、紧急。

19、《程序文件》规定我公司正常情况下每年对本安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几次内审?几次管理评审?

答:1次,1次。

20、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将风险分为哪几个等级?

答:分为轻微、可容许、一般、重大、巨大五种。

2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危险源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人、机、环、管4类。

22、组织保障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组织建设、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文件(记录)管理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等内容。

23、公司级事故演练每年至少组织几次,中心级事故演练每年组织几次?

答:公司级每年至少组织2次,中心级每年至少组织4次。

24、《程序文件》的功能是什么?

答:对主要作业活动进行程序化管理,以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每个程序都贯穿PDCA 的闭环管理思想。

25、《风险管理手册》适用于哪些人员对风险预控的系统管理,以及所有员工对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消除或控制?

答:适用于高、中级管理人员。

26、《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规定相应生产活动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保证各个过程功能的实现。

27、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别为什么?

答:《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管理制度汇编》、《风险管理手册》、《安全文化手册》、《本安考核评分标准》

28、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即消灭非本质型危险源,控制本质型危险源,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

29、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杜绝不安全行为人身事故,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

漏洞,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

30、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4)适用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全过程性原则。

31、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知识与技能缺陷

(2)思想和情绪因素

(3)利益与管理原因

(4)生产与环境影响。

3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作业人员是本质安全的、设备设施是本质安全的、环境系统是本质安全的、管理体系是本质安全的。

33、工作任务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1)辨识现有工作条件下各层次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中存在及潜在的危险源;

(2)出现新任务时预先分析工作任务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工作条件或工艺水平等发生变化时分析新工作条件下或采用新工艺时工作任务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4、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答:(1)以控制为核心;(2)全方位管理;(3)全过程管理;(4)螺旋上升管理;(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

35、本质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运行效果的评价,找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体系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方案,以实现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36、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答:(1)均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

(2)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

(3)均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

(4)均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

37、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2)熟悉各工种的所有工作任务及每项工作任务的作业工序。

(3)熟悉各作业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后果,危险源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监管部门。

(4)熟悉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5)工作认真踏实、态度端正,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11)井下避灾路线图。

38、当发生哪些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

答:(1)公司方针发生变化;

(2)公司活动发生变化;

(3)管理审批、内外审核的要求发生变化;

(4)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5)发生事故、事件或不符合整改要求;

(6)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7)作业环境发生变化。

39、什么是工作任务分析法?

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岗位所有的业务活动、活动场所及每项业务活动具体的实施步骤,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综合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工作中存在的本质及非本质型危险源。本质型危险源的辨识需要靠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和以往发生的事故结果来分析最坏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源;非本质型危险源具有潜在性,工作人员可对照规程、规定、条例、标准等来逐条进行假设性分析,假设在违反规程、作业标准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后果。

40、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哪些?

答:(1)操作的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

(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4)决策失误;

(5)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

(6)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

(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41、请答述《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及功能。

(1)确定了本质安全管理的方针、目标

(2)明确了矿内各单位/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3)对常用术语进行了阐释

(4)描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及其各个小组的管理要求,展示了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适合矿井高、中层管理人员使用。

(5)明确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

①总要求②风险管理③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④管理保障⑤管理评价⑥管理信息系统

42、本质安全基本原理中最小化原理是指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什么?

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

43、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考虑哪三种时态?

过去、现在、将来

44、体系(系统)的概念?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5、风险的概念?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46、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7、安全的定义?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48、本质安全的概念?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49、本安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是?

所有意外均可避免,所有危险均可控制

50、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51、本质安全的基本特征

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人的本质安全化、机的本质安全化、环境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

5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1)最小化原理:通过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或危险物质的数量,减少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

(2)替代原理:使用相对更安全的物质替代危险的物质,减少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

(3)稀释原理:采用危险、有害物的最小危害形态或造成最小危险的环境、工艺等条件,减少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

(4)简化原理:系统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程序、制度等保持最简洁、科学、合理,减少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

5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及运行模式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系统由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