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点病普及-预防和治疗

白点病普及-预防和治疗

白点病普及-预防和治疗
白点病普及-预防和治疗

白点病普及-预防和治疗

白点病是由称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纤毛虫所引起的,可算是观赏鱼之中最广为人知的疾病。没有任何其它的疾病如此受到经常且彻底的研究了。

典型的黑茉莉身上出现 1-1.5 mm 大的寄生虫照片,其实帮助不大。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感染早期就要发觉,才能采取使用化学药品治疗之外的步骤。

病征

很幸运的,多子小瓜虫是一种很容易诊断的病原体。绝大多数的感染是由鱼鳍出现少数的白点,然后扩及全身。鱼只在感染早期便会出现奇特的行为

鱼儿会很害羞的躲在水草、饰物后方或在底床上方。白点的大小有时与受感染鱼只体型的大小有关。所以在非常小型的鱼只身上,其感染初期很可能与其它的病原体混淆不清。

在罕见的情况下,

寄生虫也可能只侵袭鱼鳃,此时病鱼将出现急性的呼吸急促症状。白点病经常由一颗白点开始,本图为红莲灯的头部。此鱼在背鳍的地方也有其它细菌性的感染。红鼻剪刀经常是第一个感染白点病的鱼只,偏偏红鼻剪刀对化学药物治疗又非常敏感。

诊断

白点并大多数由鱼鳍开始出现,随后在躯体上也容易看见。侵袭的范围逐渐分布至全身表面,不过在透明的鱼鳍上比较容易辨认。我们如果拿放大镜来看,能够早期辨识出疾病侵袭的强度。白点的周围相当清晰易辨识,因此不会与霉菌感染相混淆。白点的大小是鱼只的的体型而定,介于 0.5 至 1 mm 之间。在感染的初期,非常小型的鱼只身上的第一颗白点又更小了。好的放大镜(三倍放大)此时非常有用,紫肚皇冠─不止出现了明显可见的感染症状,还出现了典型的缩鳍。这尾已经稍微衰老的扯鳍身上有非常大量的感染。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个不同尺寸的「白点」表现出不同的成熟程度。

虽然大多数的人强调,白点病透过肉眼就能加以诊断了,我们最好还是能利用显微镜来做判断;显微镜下观察其实非常的容易,只要在病鱼的皮肤上抹一下便能做调查。在相位对比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马蹄铁暗色细胞核。深色的区块是摄取养分后的代谢点。

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核较周遭明亮。在本照片中,细胞核在相当的深处,由于受到摄取营养颗粒的遮蔽,几乎看不到了。

白点病在发病初期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

隐核虫(Cryptocaryon)(主要发生在海水与汽水鱼,很容易处理)、淋巴囊肿(Lymphocystis)、微孢子虫(Microsporid)、粘孢子虫(Myxosporidiasis)与肤孢虫(Dermocystidium)。

白点病(2):预防与检疫

小瓜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微小寄生虫,一但鱼只处于紧迫的状态,基本上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感染。紧迫发生于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因素:运送的过程、环境的变换、不适当的族群、拥挤的比例、错误的水质、不足够的过滤等等。鱼只在历经感染以后会产生一种免疫能力,更确切的说是传染免疫(病原与宿主「和平」相处,除非发生特殊状况),所以通常是新来的成员会发病。许多鱼友怀疑自己买到了病鱼,其实未必如此。不仅如此,如果要消除疑虑或加以证实,同时也顾虑到新成员的健康,大约三个星期的检疫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可惜水族界经常把检疫与治疗混为一谈,两者基本上是不同的。治疗缸实际上是在提供病鱼的治疗;而检疫缸是提供鱼只可能最理想的条件而且静置,让鱼只能适应水质,以便渡过恶劣糟糕的处境。

一个适当的检疫缸看起来应该大概是如此:提供符合鱼只最理想的水质,这水质也是注入主要水族缸的水质。照明不要过于明亮,水温要调整在最理想的范围,水草与沉木的摆设要能提供鱼只藏身之处。或者鱼只如果是来自宠物店不合适的饲养环境,我们就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调整水质,直到未来所要饲育的水质为止。很遗憾的鱼商一直存在着一个歪风,以大量的盐来「处理」鱼只的运送与保存,就算来自软水的鱼类也一样。这一些鱼只经常被保存于导电度超过 2000 μS/cm 且 pH 明显超过 8 的环境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算把它们放置入导电度还有 500 μS/cm 的环境中,却不经过冗长的适应期,此时感染白点病算是最轻微的后果之一了。所以我建议,要嘛就询问鱼商的水质或者请求准以测量,要嘛就至少回家自己测量运送用的水质。运送用的水质与自己的水族缸水质差距越大,就越要谨慎的延长适应期。理想的情况是历经数日甚至数周,在所预备好的检疫缸中并且进行多次的部分换水。当发生白点病感染时,在检疫缸中的处置还有另一种执行起来毫无困难的选择方案。那就是万一无法进行化学药品治疗,此时将检疫缸顺利转变成治疗缸非常的重要。所以要以沉木或岩石上的水草为主力,乃至于漂浮植物如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绿藻球(Cladophora aegagropila)与浮水植物。大量的种植水草不仅提供鱼只躲藏的可能性以及安全感,水草也能立即改善环境水质。

白点病(3):非药物治疗法~搬迁法与紫外线杀菌灯

许多鲶鱼或敏感的鱼类很难忍受药物治疗。正好治疗白点病也有其它的方法,对这个观赏鱼中最广为人知的疾病,处置的方式很多,化学治疗只能放在最后一线。对许多鲶鱼与敏感的鱼类而言,几乎只能采取其它的治疗方式,由于这些鱼类对药物,尤其是含铜离子的药物,很难甚至无法忍受。

搬迁法

搬迁法只需要两个水族缸或容器,受白点病感染的鱼只以每 12 小时变换一次的方式,交替置入两个存有干净新鲜水质的水族缸。由于在 12 小时内这些病鱼不会被放出来,这个方法实际上杜绝了再度感染。为了加速循环的进展,可以小心

翼翼的把水温升高。对于大多数暖水的观赏鱼而言,水温不宜超过 27-28 °C,否则对微生物的负荷过高,也对鱼只造成更进一步的紧迫。如果我们处理的是偏爱低 pH 值的软水鱼类,透过泥碳苔或树皮酸化的新鲜软水是很有意义的。治疗缸也必须有良好的打气。在治疗期间的喂食要非常节制,而且只在即将换缸之前,况且是病鱼真的想吃点东西。这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水质污染。黑暗的背景,例如黑色的后纸,不仅提供病鱼静养所需,同时也容易监控治疗效果,因为白点在黑暗的背景下更容易加以辨认。在换缸的过程我们也得尽可能呵护有加:我们使用一张大型的柔软细孔鱼网,捞鱼网子的宽度最理想是几乎与容器的宽度完全一致。我们总是应该避免追逐捕捞病鱼。移进新水族缸的水越少越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调整相同的水质。当然新水质也是相同的温度,况且也经过放置与打气。搬迁法如果与下述的紫外线杀菌灯,或者硅藻或细沙过滤合并使用,是最理想不过了。

紫外线杀菌灯

透过紫外线杀菌灯来治疗白点病,是最方便同时也最有效的方法了,况且鱼只也不必遭受毒素便能恢复健康。紫外线杀菌灯有个很大的好处是,不论在检疫缸、治疗缸或观赏缸都可以成功,而且在严格遵循流程的情况下,几乎都会成功。尽可能使用新的灯管是很重要的,新灯管才能确保其完全的效果。功率也必须适合水族缸尺寸,举例来说,想以 6 瓦的紫外线小灯泡来治疗 200 公升的水族缸,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尺寸的水族缸至少需要 15 瓦,如果使用 30 瓦的话更好,寄生虫通过灯管的时间越长,其效果就越好。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治疗,以及后述的两种方法,如果能进行每日至少 80% 的大量换水,效果将非常的大。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换水 80% 能将寄生虫的数量减少,我们越常换水,来自病媒的压力就越小,鱼只的免疫能力也会透过经常的大量换水而增强,因此再面对稀少的病媒数量时,几乎都不会有问题。在其它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的领域中,例如暴藻或细菌性的水质混浊,时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一般来说建议缓慢的流通速度。在处理白点病时就不一样了。因为寄生虫能积极的游动,在面对微弱水流时未必会被吸入其中。我们如果营造一个充足的强水流,寄生虫被吸入的可能性就相当高了。最晚在第二轮当中,寄生虫就会通过灯管的照射。

白点病(4):非药物治疗法~硅藻过滤器与细沙过滤器:

硅藻过滤器

硅藻过滤器在德国主要是 Hobby-Dohse 在贩售。简单的说,硅藻过滤器是一种特殊的过滤器,只要尺寸大于千分之一 mm 的,通通会被挡下来。

所以白点病寄生虫与胞囊也都无法通过。过滤器内安置了孔隙极细的网子,网子上的硅藻土在启用以后会膨胀起来,这些由硅藻外壳所制成的白色粉末,扮演着杰出的机械过滤功效。如果把硅藻过滤器拿来处理严重的暴藻,那就必须每日重新填充了,否则的话过滤会折损。假如我们「仅仅」要滤除一些白点病寄生虫,而水质本身非常的清澈干净,那整个约一星期的治疗过程下来,可能只需填充一两次就完全够用了。紫外线杀菌灯与硅藻过滤器一样。

进行硅藻过滤器治疗时,每日使用大量清澈、温和且充分打气的换水水质,也具有非常正面的效果。水温升高至 27-28 °C 对某些能够任受高温的鱼只来说,也是很有助益的。硅藻过滤与紫外线杀菌灯具有同样的优点:能够适用在各种用途的水族缸,不论是检疫缸、治疗缸或观赏缸,都能够毫无困难的使用,况且也可以与其它设备相互结合。有一点很重要,在喂食的时候,过滤器内部循环要继续运转,同时饵料也不可被吸出水族缸。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稍加观察过滤器的操作,并实时做出反应。对于不信任短期间治疗的焦虑水族爱好者来说,这个方法有个优点,硅藻过滤器基本上是完全无害的,可随意长期使用,因为硅藻过滤器绝对不会影响水质或者具备其它的缺点。

细沙过滤器

很多玩家偶尔会问及细沙过滤器。细沙过滤器的其基本原理为:将含有寄生虫的水送入一个很长的一段间隔距离,在这段间隔之内充满了细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离子交换作用的细长空容器很适合使用。出水口与入水口都位于容器的上方,水由上方向下流入,通过细沙以后,在经由内部的倒管流出容器。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不时的以水流反冲(当然不是水族缸)的方式,让细沙松散,以免形成细沙中的畅流水路,使得寄生虫得以通过细沙。要杀死停留在细沙中的寄生虫,只需用热水灌入即可。这种细沙过滤装置的好处是,我们可是需求而定,串连更多的容器,必要时可用泵浦来加压。管路的安装与安全,对这些配备来说有个问题。水管最好不要用聚氯乙烯(PVC)管子,因为管路在连接的过程中,很容易受损害。硅胶管在这方面比较合适。我知道有个商场的中央过滤系统中,使用了一个120 公升的大木桶来作为细沙过滤器,多年以来成效非常的好。细沙过滤与硅藻过滤也可很成功的运用在许多因寄生虫所造成的疾病上,而各种因素所造成水质混浊,细沙过滤与硅藻过滤也是很优越的利器。

换水

针对上述所有的白点病非药物治疗法,每日大量换水是极有帮助的。也正如先前多次提到了,必须使用合适、清澈、温暖且充分打气的水质,有时甚至可以每日换 90% 的水量。

白点病(5):化学治疗法5

孔雀石绿草酸盐

当其它的治疗方式失效,或者因某些原因无法执行,最后的办法就是化学治疗。这里要提到一个最重要的药品:孔雀石绿草酸盐。在水族用品店所出售的各种配方之中,或许也含有其它的物质成分,但终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孔雀石草酸盐。治疗白点病的最重要药品:孔雀石绿草酸盐。

在此提出一个建议:一旦决定使用化学治疗,我们最好选购水族商店所售的药品,或者至少也得严格遵守一些严谨作者们最原始药物的推荐作法,

然后在药房或兽医院调配。孔雀石绿是个毒性极强的物质,被怀疑可能致癌。许多鱼友都会建议,在利用化学药剂做治疗之际,也必须将水温升高。

水温的调升是有意义的,因为能加速寄生虫的发育,有利于在寄生虫发育的阶段,使用足够的有效物质来消灭寄生虫。最理想的发育水温为 27-28°C,更高的水温造成鱼类的负担,同时小瓜虫的发育也会减缓。因此在化学治疗期间,水温调升至超过28°C 的作法,还存在着争议性。当水族缸中饲养鲶鱼时要特别的小心,鲶鱼对于许多药品的忍受性很差,尤其是许多鲶鱼对铜离子极为敏感。铜离子基本上不应该出现在治疗白点病的药物之中。药厂对于治疗剂量的建议必须严格遵守,即便是治疗过程做了调整(例如大量换水),也必须与很有经验的人士商讨。

在这里仅列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

1. 治疗白点病单单使用孔雀石绿草酸盐便已完全足够,额外添加任何铜离子形式的制剂,基本上要完全避免。

2. 对于一个新设立的水族缸,且底床与过滤器有机质含量少,绝对不可过量使用。

3. 对于一个设立很久的水族缸且含有许多有机质,在必要时可以增加剂量。

4. 一般而言,尤其是针对饲养密度高的水族缸,治疗期间应该要有充分的打气。

5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治疗的对象是无鳞片的鱼类(蝶鱼与某些鲶鱼),有些药厂建议在治疗这一类的鱼只时,先从一半的剂量开始投与。

6. 假如治疗期间进行换水,其实这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作法,我们必须在新换入的水中补回药剂的浓度。

7. 治疗期限绝不超过所需的时间!在水温 27-28 °C 的环境中治疗,最迟在白点消失后五日便可成功并结束。任何延长的治疗日数是无意义的,

同时也只会造成鱼只完全不必要的负担。

8. 越早能够正确诊断疾病,并且使用合适的药品来做治疗,鱼只的复原就越快速。

9. 在治疗之后必须进行多次的大量换水,并且提供鱼只最理想的饲育条件以增强其免疫力。

10.治疗白点病如果不使用含铜药品,就连无脊椎动物也会感谢您的。治疗白点病是绝对不须要使用硫酸铜或其它含铜制剂的。在进行化学治疗时,至少要使用经证实有效的药品,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食盐

以氯化钠(食盐)来治疗并不属于另类的治疗,而是化学治疗的一种。食盐显著地改变了水质的化学与物理性质。对于许多鱼类而言(例如胎鳉鱼),

添加食盐是毫无困扰的;但对于某些鱼类来说(某些鲶鱼),便会造成极大的负荷。这里要探讨的并不是添加食盐是否有意义,这只会造成彼此关系的紧绷。利用食盐治疗多子小瓜虫,同时搭配将水温提升至超过30°C 的作法。

总结:

「真正」不含化学药剂成分的其它治疗方式才是我们优先考虑的方法。因为绝大多数的水族缸是属于「混养缸」,所以我们治疗的对向适许多不同种类的鱼只,例如孔雀鱼与老鼠鱼同时混养。孔雀鱼对于食盐的添加非常高兴,老鼠鱼却是蒙

受其害。不要因为没看见鱼只的尸体,就下结论认为鱼只能「毫无问题」的忍受,这宁可说是在冒险,而不是在做衡量。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50069

郎溪益华双语学校 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以及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切实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去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场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 组长:孙伍志 副组长:汪忠成左则伟凃莉余凡诸先成 成员:左则伟张虹罗书锐倪静肖学勤江小四李生亮及各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 2、疫情报告人即校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3、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校医、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4、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 (1) 晨检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年级部,然后由年级部统计报告给校医, 校医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及生活指导教师要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校医。校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 5、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 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校医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班主任必须第一时间带医院检查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 (4)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最好立即报出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 专门制定秋冬季传染病及病愈情况日报表, 日报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于每天(包括周六和周日)上午8;00前经年级部交校医室,即使无新发病例,也必须每天作“零报告”; (6) 校医要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郎溪县人民医院和县疾控中心报告。 6.认真做好消毒防患措施 (1)教室门窗要打开,尽量保持通风,课间要求学生尽量不要待在教室里,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共16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 一、单选题(70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D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甲类传染病有:( A )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3、传染病流行是指:( 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4、病原携带者是指:( C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B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6、造成人群易感因素降低的是(C ) A、新生人口增加 B易感者的集中 C人工免疫 D新兵入伍 7、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几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A)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8、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 D )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9、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C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0、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D )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 A ) A、≤3岁 B、3-5岁 C、5-7岁 D、7-12岁 11、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类传染病?( C )

2014年羊痘疫苗说明书

羊痘及羊痘治疗方法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五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在大多数绵羊和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本病除死亡率较高外,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害。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临床上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特殊的红斑、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为特征。病羊与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管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由于本病在同群羊中传播面广、病程长,造成羊只的极度消瘦,从而导致部分羊只死亡,给人力财力造成很大损失,在

养殖户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各种山羊都可感染。 隔离、消毒将病羊隔离饲养,并对圈舍、运动场、剖检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粪便堆积发酵。羊舍内外及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隔天1次。尸体作深埋处理。 使用(羊痘一针灵)配合地塞米松。前期连用两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一针。见效快,治愈率高。-天行健生物 药效说明:对于羊口蹄疫引起的卧倒不起,不吃食的现象能达到一针见效,一针即可让羊正常走路,正常吃食对于那些口泡破裂,蹄甲溃烂的需要连用2-3针,可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对于羊痘,前期连用两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一针,对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毒病需连打2针,对于严重者需再加1针。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防治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与防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等。尤其近几年手足口病、麻疹增多,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如何预防小儿传染病,让儿童健康度过春天很重要。 春季小儿常见传染病 1、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 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 3、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羊痘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羊痘属于一种急性、?l热性的传染病。不管是山羊还是绵阳,在感染了该种疾病之后其死亡率是十分高的,羊痘病毒可以存在于皮肤、脓疮及痂皮内或是鼻粘膜分泌物内,发病初期血液中可能也会存在毒素。羊痘的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羊痘诊断治疗 在家畜痘病中,羊痘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是羊饲养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病羊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痘疹。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且会影响羊只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母羊发生流产,造成羔羊死亡,还能够使人发生感染,严重危害养殖者的人身安全,还会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必须给予重视。 1 临床症状 羊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羊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绵羊痘的潜伏期为4~12天,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

℃~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痘疹多长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可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2 实际案例及症状 本县宫里村一户养殖户加有200只小尾寒羊,自2016年7月9日起,10只羔羊陆续发病。开始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未经救治全部死亡。相继又有5只成年羊发病,开始病羊也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在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有红色斑疹,1~2d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淡红色或灰白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2~3d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继之发展成为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有的凹陷呈脐状。 2 剖检变化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传染病防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31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分类 2、消毒体温表需要0.2%过氧乙酸溶液2000ml,需要浓度为18%过氧乙酸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 少毫升(A) A22ml,1978mlB12ml,1988mlC4ml,1996mlD10ml,1990ml 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 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C鼠疫、霍乱D手足口病 4、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输血D母婴传播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A)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 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7、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 A甲,乙,丙,丙B甲,甲,乙,乙 C甲,甲,乙,丙D甲,乙,乙,乙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 A35B28C38D40 9、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 疗单位采取(D)。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0、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 理由(C)负责。

羊痘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摘 要: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主要对该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及诊断技术等作一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痘;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技术;防治措施 1 病原特点 羊痘的病原为痘病毒。痘病毒是一种对乙醚敏感的亲上皮性病毒,大小约为150~250μm,大量存在于皮肤和黏膜的脓疮、丘疹及痂皮内。此外,痘病毒还存在于鼻黏膜及分泌物中;在发病初期及体温上升时,血液中也存在大量的痘病毒。 2 流行病学特征 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料、用具、垫草和蚊虻等都可以成为本病传播的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和月龄的羊均可感染本病,但小羊较大羊有更易感、细毛羊较粗毛羊更易感,且危害程度亦较后者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气候、饲养管理不良、应急等因素,都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3 临床症状 羊痘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d,平均为 6~8 d。发痘前,病羊体温突然升高至 41~42 ℃,结膜潮红、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鼻腔流出脓性或黏性鼻液,脉搏和呼吸加速。出现上述症状约 1~4 d 后,开始发痘。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表面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如唇边、眼角、鼻翼、两颊、四肢、尾部内面、乳房、阴唇、阴囊及包皮上。其中,山羊痘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和乳头上。发痘初期,表现为红斑;1~2 d 后,形成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成为顶端扁平内含清亮浆液的灰白色水疱,还可能发展成大小约 3~5 cm、中央可有脐凹的出血性大疱或脓疱,这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白细胞浸润和化脓菌的侵入,水疱液渐变浑浊而形成脓疱,在 24~48 h 内脓疱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转变成乳头瘤样结节;随后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变平、干燥结成紫色痂皮,脱痂后痊愈。羊痘典型病程一般需 3~4 周,也可长达 5~6 周,一般冬季较春季的病程长,患病羊痊愈后获得永久性免疫。 由于患病羊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病羊呈现出非典型性病程,如在形成丘疹后,不再出现其他各期变化;有的病羊则呈现出较严重的病症:痘疹密集,相互融合,连成一片,由于化脓菌侵入,皮肤发生坏死或坏疽,全身病状严重;甚至有的病羊在痘疹聚集的部位或呼吸道及消化道发生出血现象。这些重症羊最终多死亡。此外,还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胃肠炎、败血症、肺炎(以羔羊发生较多)等,病程可延长或出现早期死亡现象。 4 病理变化特征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黏膜上出现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黏膜与胃黏膜表面更明显;但气管黏膜及其他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黏膜或包膜下则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结节,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 5 诊断方法 采集痘疱液、痘疱皮和痘疱痂,加双抗处理后,接种鸡胚单层细胞,观察病变,也可以用免疫血清进行鸡胚中和试验。此外可以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查血清抗体。诊断时,应注意将羊痘与羊传染性脓疱病区分开来,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全身症状不明显,病变多发生于口腔及唇部,不波及躯体部位的皮肤,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明显。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日常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条件,对羊舍和饲养场地及时清扫,搞好圈内卫生,冬春季节适量补饲,注意防寒保暖,不能将羊饲养在狭窄、拥挤、阴暗潮湿、卫生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加强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从非疫区买羊也要进行检疫,并隔离观察 20d 左右,证实无病后再合群。对发病羊的圈舍,用具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后,用来苏儿、 菌清畏、消毒精品等进行彻底消毒,每周2次,连用4次。健康羊只紧急接种羊痘弱毒疫苗,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羊不论羊只大小均在腋下或尾根内侧或腹内侧皮内注射羊痘弱毒冻干苗 0.5ml。在每年春季对存栏羊用羊痘弱毒冻干苗进行定期预防接种,哺乳羔羊免疫力低,可以在出生后 6 个月再接种 1 次,常年对新购进羊群进行补注。 6.2 治疗 治疗可用羊痘痊愈血清肌肉注射,羔羊15~20ml,成羊30~50ml,对皮肤上有水疱的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部皮肤,再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抹患部1天2次,当继发感染或并发症时,要根据情况进行消炎、补液、强心,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用复方连翘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或卡那米星治疗,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10~0.15ml,每日2次,用病毒唑每千克体重10~15mg,或用黄芪多糖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 0.15~0.2ml,每日2次同时配合一些清毒去火消炎的中草药灌服效果更好,中药方剂选用栀子10g、半夏5g、生石膏12g、双花10g、连翘12g、苍术12g、紫苏5g、滑石10g、射干10g、荆芥10g、黄芩12g、元明粉12g,水煎灌服1 剂/d,羔羊减半,连用3d。重者可选用病愈羊的血清治疗,大羊10~20ml、小羊5~10ml皮下注射。同时要每年抓好秋膘,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李印,杨正文.羊痘病的诊断及其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4, (3):127. 羊痘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杜佳鹏 张 森 (黑龙江省农垦绥滨农场畜牧公司,黑龙江鹤岗 156203) 160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附答案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Sheep pox)和山羊痘(Goat 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绵羊痘和山羊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羊的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2.1 流行特点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1 天。 2.2.1 典型病例:病羊体温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泡,严重的可形成脓胞。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2.2.2 非典型病例:一过型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2.3 病理学诊断 2.3.1 剖检变化:咽喉、气管、肺、胃等部位有特征性痘疹,严重的可形成溃疡和出血性炎症。 2.3.2 组织学变化:真皮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增多,主要是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皮的棘细胞肿大、变性、胞浆空泡化。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2.4.1 病原学诊断 电镜检查和包涵体检查(见NY/T576)。 2.4.2 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见NY/T576)。 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病羊,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的有关规定执行。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 1.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 2.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防控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传染病的能力。 3.在病人来院进行保健、诊疗、康复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通过专家讲座、义诊、咨询,利用宣传橱窗、版报、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以多种途径对病人及公众开展健康教育。 三、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四、实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按规定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五、对传染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实行首诊负责制。

六、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报告。 七、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原则,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八、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防止传染病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九、诊疗过程中传染病的防控。 1.按国家要求设置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医院指定的科室进行诊治。不得歧视、推诿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对患有甲类传染病以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 和病原携带者,必须安置到医院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隔离和治疗。对其他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根据需要按规定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3.按国家规定对特定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转诊、追踪随访。 4.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 处理。

常见羊疾病治疗与羊养殖

常见羊病 羊炭疽病 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羊表现短时期奔跑、跳跃几下,摇晃倒地,头向后仰,四肢作不随意的游泳动作,经几分钟后即死亡。该病5-9月发病率最高。可在春秋季进行一次炭疽预防注射,对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打预防针一次,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 炭疽芽胞苗 0.5毫升,可免疫一年。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表现突然发作,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常死于2-4小时之内。治疗:(1)用磺胺胍18-20克,第一天一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直至痊愈。(2)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每只200毫升,小羊每只50-80毫升。 羔羊痢疾病 羔羊痢疾病表现为羔羊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后期含有血液,常l -2天死亡。治疗:(l)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2)可用抗羔羊痢疾高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肌肉注射0.5-l.0毫升。 羊肝片吸虫病 病羊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闷,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严重贫血,腹围增大,充满大量腹水,常在3-5天内死亡。病羊慢性表现为病程较长,贫血、消瘦、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被毛粗乱无光泽衰竭而死。治疗:(1)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0.08-0.1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2)用硝氯酚,按每公斤体重3-5毫升,一次口服。预防:定期驱虫,春秋各驱虫一次。 羊螨虫病 波尔山羊圈养区 寄生在羊体表的有疥螨和痒螨两种。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围、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痒螨多发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羊病,而且对养羊生产违害很大。治疗与预防:可用螨净0.25%溶液进行药浴,每年春秋各一次。 羊痘病(羊天花) 发病初期发烧( 410C --420C ),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经 1 天至 2 天发痘。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出现红色斑点,并迅速形成直径 3 毫米至 5 毫米的硬圆丘疹。过 6 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体温稍有下降。水泡经 2 天至 5 天变成脓泡,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 2 天左右。最后脓泡干涸,变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还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编辑本段羊病的防治 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较强,病初症状表现不明显,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发病,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因此养羊及时发现羊病,及时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养殖的同时注意搞好羊预防注射。接种羊三联苗或五联菌(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羊黑疫、羔羊痢疾)。对羊体内外寄生虫病要采取内服驱虫药、外用药浴。定期驱虫、药浴。对羊圈舍每日清扫。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保证圈舍冬暖夏凉。饲喂各种饲料保证品质优良新鲜、无毒、无害。饮水要清洁卫生。冬喂温热水,不要让羊喝冰水、污水。 羊喜欢采食树叶,如槐树叶、榆树叶、紫穗槐、白杨叶、枸树叶、合欢叶、桑树叶、柞树叶等。 这些树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按干物质计算都在20%左右,无毒,营养丰富,是羊抓膘和冬季保膘 的物质来源。所以每当寒冬腊月羊群不能远牧时可将羊赶至树林、河滩、道路两旁采食这些树 叶。有些树叶含有单宁,有涩味,羊不爱吃。夹竹桃叶、蓖麻叶、漆树叶有毒,要严禁饲喂。 对于天然牧草资源丰富、采取全圈养羊有困难的养羊户,可采用放牧方式养羊。此法管理比较 粗放,但对重胎、哺乳母羊、种公羊和育肥羊也应于归牧后补喂一定精料,其余羊只以牧草为

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 为切实加强我校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有疫情报告信息员,负责日常情况的收集与上报。 学校领导小组职责:组织、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日常预防工作;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收集、汇总有关信息,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负责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协助疾病预防机构做好对手足口疑似病人的监测处理及环境消毒工作;组织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等。 1、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隔离治疗患者,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传播规律。搞好个案调查,尽快掌握一定范围内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流行强度、传播方式及发生发展趋势。 3、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控制措施,力争尽快控制疫情蔓延。 ⑴严格疫点(疫区)消毒,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喷洒,衣物臵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同时对病家、四邻和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家庭内的人畜粪便、病人呕吐物、痰液、衣物、被褥、餐具、玩具及饮水、地面等要进行全面消毒。 ⑵严格隔离病人,各级医疗机构在接诊病人时按肠道传染病防治原则隔离防护。在家治疗的患儿,居家隔离,或就地就近隔离治疗。 ⑶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⑷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三管一灭”工作,重点清理垃圾粪便。保护水源,严防饮水污染。 ⑸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⑹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的监督管理,实行晨检制,及时发现病人。 4、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二、制度建设及实施 (一)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制度 1.落实相关应急预案 学校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落实传染病预警系统、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的日常预防措施等。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等方面内容。 2.建立学生晨检制度 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如低热、食欲减退、咽喉痛以及手足口部位出现溃疡、疱疹等)以及疑似手足口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进行进一步核实排查,必要时将患者送正规医院就诊,以确保对手足口病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怀疑为手足口病,要及时报告给学校。学校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通过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做到对手足口病人的早发现。 4.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健康管理制度 (1)学校建立手足口病疫情管理档案,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18548028.html,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王琼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07期 摘要结合永善县山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实践,介绍了山羊痘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 变化及诊断,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期为山羊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羊痘;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85-01 山羊痘由山羊痘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症状为皮肤和可视黏膜出现丘疹和疱疹。2010年10月云南省永善县务基乡某村部分山羊养殖户所养山羊出现山羊痘症状,经当地兽医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县动物疫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前去调查处理。10月23日,经现场调查,发现共有3户养殖户的山羊发生了山羊痘病,通过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免疫、对症治疗等一系列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山羊痘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为山羊养殖户提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0年10月17—20日,务基乡某村3个养殖户的山羊相继发病,到10月23日,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时,3户养殖户的山羊75%以上均已发病,并且出现死亡。其中一养殖户共养山羊52只,10月17日开始发病,10月21日开始有山羊死亡,到10月23日已死亡山羊5只;另一养殖户共养山羊35只,10月18日开始发病,到10月23日山羊死亡3只;第三户养殖户共养山羊32只,10月20日开始发病,到10月23日未见死亡。以上3户养殖户的山羊均未注射过山羊痘疫苗。 2 临床症状 山羊痘患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行走,体温升高至40~42 ℃,结膜潮红肿胀,流黏液脓性鼻液。无毛或少毛部位处出现丘疹,经2~3 d形成水疱,再经3~4 d变为脓疱,脓疱内容物逐渐干涸,形成痂皮,痂皮脱落而愈。病死的山羊均出现严重的角膜炎,眼睑肿胀,眼角内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两眼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无法睁开。鼻流脓涕,呼吸困难,咳嗽,口流黏液,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全身衰竭而死亡[1-2]。 3 病理变化 患病羊明显消瘦,体表皮肤呈典型的痘疹病理变化,切开皮肤可见皮下严重出血、呈暗红色,皮下结缔组织呈淡黄色。食道胃肠等黏膜表面均出现痘疹,甚至破溃糜烂。肺呈卡他性、

最新传染病防治制度与措施

传染病防治制度与管理措施 1、各类工作人员,尤其是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学好、掌握好, 并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疾病控制、监督管理人员和政府有关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责任人员将最高受到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3、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疾病控制、监督管理的人,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4、预防保健组织或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地段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5、每个单位和个人、医疗保健机构、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6、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及扩散。 7、控制措施: (1)对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3)对传染病病人、携带者、疑似传染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8、每个单位和个人,必须配合接受医保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有责任、有权检查、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对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治疗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9、为了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保证健康人群免受感染,掌握《传 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 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10、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内的行为之一,按《传染病防治法》法规追究其责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人员、违反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 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 11、在防治传染病工作中,医务工作人员必须配合、服从,坚决执行上级、本单位本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积极做好防治传染病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管理措施,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如有玩忽职守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责任。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课标要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常识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常识 一、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传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

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麻疹患者。麻疹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没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儿童传染病;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麻疹的潜伏期为7至18日,通常为14日。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其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二、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B )。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B )。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种。 A 35 B. 39 C. 40 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 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11.( 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 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C.疑似传染病病人 12、( 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14、( A )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 B、医疗机构实验室 C、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 1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B )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A.采集、运输B.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C.保藏、使用16.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 B)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A.国际B.国家C.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