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法律素养

浅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法律素养

浅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法律素养
浅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法律素养

浅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法律素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领导干部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

一、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是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保障

(一)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养是新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形势要求

法律素质,是一个人知法、守法、依法办事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领导干部必须懂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事务,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

第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要求各级干部必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党和政府历来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尤其是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因此,重视法制建设,抓好普法工作,必须列入党政领导工作的重要议事

日程,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也自然成为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客观要求。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具备依法管理经济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而市场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以法制为其健康发展作保障。法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条件。市场经济越发展,要求法制越健全,对经济运行的决策者、领导者的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

第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要求各级干部具有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各项事业的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诸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均有赖于法律的调节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依法办事已成为领导干部必须恪守的重要原则。一个健全的法制国家,其各级管理者、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否则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各项事业就无从谈起。

第四,群众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当前“民告官”的现象日益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有些群众的法律意识甚至比我们的领导干部还高,而领导干部如果不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势必影响执政水平和执政效果,终将为历史、为现实、为群众、为组织所鄙弃。

(二)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是根治当前违法执政行为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对依法行政与行政执法作出了新部署,十八大报告根

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而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关键。通过中央在法制建设上突出强调的领导干部普法重点,使各级干部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都明显增强。但是,当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各级干部学法的主动性不平衡,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重实用轻理论,重法条轻法理。部分干部对法律知识、法制精神的理解还不强,在学法用法方面存在机械化、功利化思想,对于准确理解法治的内涵有很大欠缺。

二是部分干部法律知识水平与业务工作不相适应。各级干部法制教育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大挑战,无法通过法制教育促进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部分干部的法律观念仍较为滞后。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还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是“意识”层面,还停留在“法制”层面而升华到“法治”层面。

四是人治意识尚未根除。我国封建主义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多少还对人们民主与法治意识的树立产生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在逐步发展,但仍然时不时地为人治思想所干扰。

五是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我国的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处理公务,而对法律手段的运用则比较陌生,而且在开展行政工作的同时,缺少依法行政的思维和本领。随着国务院陆续出台的《全

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县市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全国各地掀起了加强领导干部法治理论学习、推进依法行政的高潮,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有一些干部习惯于传统的管理办法,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缺乏依法行政和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的本领。

六是由于缺乏法律约束意识而造成的违法违纪现象仍然存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少数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走上了犯罪道路。究其原因,固然主要是由于这些人经受不住腐朽思潮的诱惑和侵蚀,但同时与他们的法律意识不强有关。有法不知、知法不依、依法不严的情况并非个别。还有些人头脑中只有利益驱动,没有法律约束。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由于缺乏自我法律约束能力,利用手中的权力干出了种种违法乱纪的事情。这在现实生中已经屡见不鲜。

七是执法不严、殉私枉法的问题屡屡出现。少数领导干部搞“法钱交易”、“法情交易”,使执法活动受到干扰。有的干部甚至殉私枉法,严重败坏了党的干部队伍形象。在某些人情风、关系网严重的地方,法律天平“倾斜”,当事人称打官司为“打关系”,使法律在人们的心中贬值。

(三)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关键

在立法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已基本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也建立起了一些监督机制。但这种快建推进型的立法实践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典,以《行政组织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等等构建框架的行政法体系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达到立法的目的。一方面人们面对如此繁多的法律法规,无从去了解、把握和适用,导致了人们对法律的疏离、冷漠、抗拒甚至蔑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立法在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方面存在一些弊端,我国的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尚不健全,已有的某些法律规定得不够具体,弹性过大,缺乏可操作性,使得一些人可以钻法律和机制的空子,从而使公民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也贬低了法律应有的神圣、权威和尊严。

在执法方面,行政机关的行政权是与公民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一种无处不在的国家权力。行政权力能否依法实现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情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执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同时,缺乏对行政执法权的有效监督,对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缺少必要的监管和制裁,造成行政权侵犯公民权利时救济不及时甚至无法救济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使很多人产生了“法大于权”的想法,降低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感。

在司法方面,公正严明的司法是人们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保证让法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正义、秩序等机制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然而在我国司法权尚不能完全独立,司法权受行政权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法官判案经常要看上级的“条子”和脸色。这严重影响了判案的质量和司法公正,也严重损害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人们对法律能够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理念丧失了信心,更不再相信法官的公平和公正。因

此,当人们遇到问题,就不会诉诸于法律来解决。执法犯法是对法治的最严重破坏,使法律本身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荡然无存,使法律不再被信仰,而一个缺少法律信仰的社会,必然无法形成现代法律意识。公民没有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就无法培养和提高。

在法律监督方面,存在着种类单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虽然从法理上看,法律监督分为很多种,比如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等,但是在实践中都没有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而且从法律监督的主体来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都是监督的主体,但在实践中,如何让人民监督权力、监督法的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科学化水平,完善监督体制则是发挥法律监督作用的关键。

二、“六五”普法以来我区领导干部法制教育情况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领导干部、公务员作为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着力推进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

(一)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1、狠抓宣传重点,提升法律素养。

一是通过健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各项制度,着力推进全区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二是认真组织了每年的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和全区干部职工法制理论知识考试。2013年,共有22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

知识考试,共有13866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区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同时,将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制教育与“法律八进”活动相结合,在全区广泛开展领导干部培训,加大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丰富学习交流方式。2013年,共开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52场,受教育人数4540人。三是建立了干部法治教育基地,成立了法制课程设置领导小组,定期举办普法培训班,将法制宣传计划纳入干部培训课堂。

2、狠抓创新,拓宽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渠道。

不断拓展普法载体,努力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一是创办了《长寿法治》报刊,从2012年11月开始每月定期向各单位免费发放。二是创办了《与法同行》电视栏目。每月制作播出一期,通过发挥新闻媒体的资源优势,提高法制宣传专栏的普及率。三是创办了《长寿普法网》。作为我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新生力量,发挥网络速度快、效率高、覆盖广等特点,大大加强了法制宣传力度,扩大了受众面。四是创办了《手机法治报》。在已经建立的手机短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普法形式,面向全区市民开展法制宣传,集法律法规宣传、服务群众便民利民为一体,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2013年9月3日开始每天一期,目前已制作发送了82期。五是依托移动飞信建立了法治短信平台,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为主要受众,着重将法律法规宣传和法治思维培养相融合,指导依法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六是建立了法建QQ群。以工作指导推进法制宣传力度,寓法制教育于法制建设工作中,促进领导干部、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3、狠抓示范,促进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新发展。

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指导,开展“五百”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在我区创建了“5个5”示范点,其中“学法用法示范单位(机关)”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通过及时研究部署,精心组织指导,加强了示范单位的硬件建设,突出创建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示范点创建促进各单位,特别是全区各机关部门的法制教育工作,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推向新高度。

(二)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少数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一是思想上厌倦松懈。部分干部认为普法工作抓了多年,虽然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也有所提高,但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执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觉得法制宣传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二是工作上敷衍应付。认为普法工作是软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停留于转发上面的文件,偶尔抓一抓宣传咨询,发一发宣传资料,开一开宣传会议,工作流于形式,针对性、适用性不强,敷衍应付现象比较突出。

2、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领导干部仍存在官本位的思想,要开展好法制建设、服务好依法治区离不开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培养。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忽视了法制建设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强大的保障作用,导致了在工作中只是单纯注重完成任务,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淡薄也降低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敬畏,反过来由于群众对法律

保障自己权益的不满也必然导致领导干部运用法律处理问题十分困难。

3、法制教育工作保障情况有待完善。

在经费方面,按照市委法建办工作要求,法建经费应按1元/人的标准保障,但目前我区的经费仅为0.4元/人,不能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区委法建办目前专职工作人员3名,指导全区的法制建设工作人手不够。在街镇、部门没有专职的法建工作人员这种情况较多,对于法建工作的推进显然是不利的。由于在经费上面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很多单位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妨碍了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在考核上,目前我区法制建设工作没有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核,因此单位对法制建设工作重视不够,不配合不积极。

(三)各级干部队伍法律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律素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影响各级干部法律素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1、传统文化影响是各级干部法律素质低的思想根源。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文化影响深远。新中国建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基本上采取制定政策的方法进行治理,缺少崇尚法治的优良传统。受封建思想残余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执法人员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各级干部的特权观念、权大于法、管民治民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不肯放弃手中权力和既得利益,不愿转变部门职能、实行简政放权。有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甚至干扰执法机关办案。

2、缺乏深入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是各级干部法律素质低的直接原

因。

长期以来仍存在着文件、要求出一堆,落实较难的问题;存在着口号喊的响,工作做不实的问题;存在着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的问题。由于各级干部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难以静下心系统地开展学习。近年来,随着机关文化创建的兴起,忽视学习的情况已得到缓解,各级干部开始注重学习,将学习作为推进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但不得不看到,在工作量有增无减的现实情况下,各级干部往往会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花在实用性更强的技能性知识上,如重经济理论的学习,轻法律知识的补充;重文化素质的提高,轻法律素质的养成,对法律的研究思考明显不足,影响了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法律素质难以适应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没有受过系统的行政复议法、诉讼法、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行政法规学习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更有的连《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都没有学过,很难要求这些领导干部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同时,由于对法律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掌握的不够透彻,对于一些重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偏差。虽然各级领导干部都认识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但因为自身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的情况。

3、对执法行为的监督不力是各级干部法律素质低的体制因素。

目前,行政权力还比较宽泛,行政权力运作的暗箱化和不规范现象,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这样,就导致一些各级干部在行使职权时,往往觉察不到法律的存在。对权力制约的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行政机关内外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处置还不够有力,往往是

宣传舆论工作做得多,降职、撤职、罢免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的少。对执法违法行为监督和处罚力度偏软偏轻,使一些干部放松了法律素质的提高,造成一些领域执法混乱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提高我区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干部法制教育一体化建设

提升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是一项宏大而又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调动宏观和微观、组织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统筹规划,把握重点,逐步推进。要把握“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进机关”的良好时机,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1、努力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目标,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区领导干部必须根据新时期的工作特点,深入领会依法治国战略方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2、继续深化普法教育。提高法律素质,学法是基础。不可能要求领导干部都来自法律专业院校,因此继续深化普法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普法工作中,凡是要求群众学会的,领导干部自己首先要学好。不光要学好,还要吃透,真正领会法治精神,理解法的内涵。组织人事部门也应向干部提出这方面的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学法,而且要依法管理,并要在依法治事中强化法制观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依法管理的本领。同时,应该丰富学法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作用,

采取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继续教育、手机报纸等学法模式,方便领导干部学法,提高学法效果,增强学法实用性。

3、结合领导干部培训,强化法制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对干部的法制教育在内容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别法律法规的了解上,而应尽可能地让各级领导干部系统地掌握法学理论,全面了解我国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制;在数量上也要给与充分的保障,增加法制课在领导干部培训中的分量,让领导干部有机会、有时间学法用法尊法普法;在深度上应注重从法制的教条运用变为法治思维的培养和法治方式的养成,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法律素质不高的问题。

4、切实加强执法检查、监督工作。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特别是建立完善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严肃执法纪律,对领导干部遵章守纪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化检查,落实考评制度,以确保领导干部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5、把法律素质列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条件。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时,把干部的法律素质列入考察内容。对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强的干部,小心使用,甚至不能进领导班子。这一点应该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多方位保障

1、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要更加注重法律观念的培育。目前,领导

干部的学法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方式手段层出不穷,以我区为例,上至建立区委中心组学法、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下至普通各级干部学法考试工作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尚未深入人心,法律知识“工具化”仍在一定范围内盛行。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的精义,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法治观,则是提高干部法律素质的关键。所以我区下一步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要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的培育,并且持之以恒。要注重培养领导干部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角色意识,不滥用职权,从而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领导干部要更加注重发挥带头作用。要把我区各级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使其对各级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端正态度,真正重视这项工作,从组织、制度和财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保障。要把提高各级干部队伍法律素质,增强依法执政能力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对民主法治建设勤研究、勤部署,及时听取汇报、提出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解决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各级干部法制教育的宣传者、组织者,还要成为主要实践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力戒形式主义,以良好的学风带动全体各级干部的学法工作。

3、加强领导干部法制教育人、财、物保障。我区组织、人事、普法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法治长寿、实现富民兴渝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抓好各级

各级干部队伍法律培训。要把各级干部的法制教育纳入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有部署、有载体、有落实、有成效。要加大财政对各级干部法制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结合学习型机关的创建工作,开辟建设与各级干部法制教育相配套的宣传阵地,增强机关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使科室与科室、机关与机关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要不断创新制度,如完善各级干部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基层各级干部继续教育制度等,形成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制度制约行为,使各级干部的行政行为由被迫遵守制度到形成习惯,再到自觉遵守制度,最后使遵循制度成为各级干部行政行为的自然组成部分。

4、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实效性和灵活性。知法是正确执行法律法规的前提。提高各级干部队伍的法律素质,必须在加强法律学习宣传、准确把握法律精神上下气力。前期,我区已大胆尝试,设计并且实施了各级干部学法的各种措施,如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工作、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各级干部学法和考核工作、各级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等,下一步,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此类活动,增强各级干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确保各级干部集中学法的课时,要继续发挥中心组学习、法制讲座、干部培训等各种载体的作用,根据各级干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由宣传、组织、人事等部门每年制定学习计划,并将干部的集中学法情况放入干部档案中;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的作用,在确保法律顾问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出谋划策充当“智囊团”的同时,将法律顾问的力量渗透到政府的

各个职能部门,为部门的依法行政提供意见建议,并有效提升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三是结合“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通过开辟咖啡吧、聊吧等休闲学习区域,建立法律专题QQ群等,注意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迅速、生动、直观的优势,寓法制宣传于新闻事件、现实生活、文艺节目之中,提高学习的覆盖率和吸引力;四是灵活开展各级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工作,采取闭卷、开卷、撰写调研报告、提交论文等形式,检测各级干部的学法成效;五是制订一套科学的评估奖励机制,把各级干部的学法守法和依法行政情况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考核的范围,并把法律素质与奖惩挂钩,增强各级干部的学法积极性,力求各级干部对于群众知道的法律做到“懂”、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做到“通”、对涉及本职岗位的法律做到“精”。

5、各级干部的法制教育要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工具,又可能成为侵害公民权利的手段。要把各级干部的法制教育抓牢做实,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有效的制约机制,确保各级干部法律素质的系统性工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一是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这是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要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制定和明确各具体行政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限、法定职责、执法责任等,促使各级干部养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一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习惯;二是要实行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证年检工作,对不符合行政执法工作要求的各级干部进行再培训、再考证;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完善相应的责任

追究措施,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四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各级干部的行政执法行为,制约和防止各级干部滥用权利。同时要在全社会建立一张立体式的监督网络,纳入党委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人民团体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专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敦促各级干部增强法律素质。

(三)加强领导干部法制教育重点工程建设

1、形成“一个整体”。改变目前的领导干部法制教育模式,由各单位单打独斗变成由区委法建办统一指挥的法制教育建设体系和网络,发挥各单位宣传优势,形成法制宣传资源整合。由区委法建办按照各单位的工作职能安排任务,各单位结合实际将每年度本单位领导干部学法计划进行的各项活动报送至区委法建办,由法建办统一部署,集合相关单位力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就各个项目分门别类进行安排,确保制度到位、人员到位、落实到位,形成全方位联动的教育机制。

2、抓好“两个强化”。(1)强化职能定位。根据我区“六五”普法规划针对各级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目的,形成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大普法格局。(2)强化工作手段。形成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严格考核。一把手负总责,由区委、区政府综合目标考评部门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平时抽查、半年督查、年终检查相结合方式对各单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二是落实“一票否决”权。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

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即人大的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手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好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工作。四是强化激励手段。深入开展各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组织好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3、建立“三个平台”。一是建立领导干部法制教育走访机制,在全区性的大型法制宣传活动中,如三月法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各个固定主题宣传日,在宣传活动开展之前,面向各机关、企业、单位等重点区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实地走访的形式,收集各级干部对我区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按照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及时调查走访各级干部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满意度,认真对照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二是与各级干部日常生活密切融合,提升法制教育的趣味性。贴近各级干部生活需要,丰富宣传载体,运用故事、春联、短信、书画、动漫等各类形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法制教育更加日常化、精细化、实用化。三是落实开门评议制度,定期邀请各级干部进行座谈,集中反映对法制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我区各级干部法制教育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探索出一条更加符合我区特色、更加能够反映受众所需所想的法治之路。

员工职业素养培训方案

《员工职业素养》培训方案 一、员工职业素养—企业发展的源泉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对企业而言,资金可以拆借,技术可以收买,而唯一 必须是自己有的,就是:一流品质的、高素质的员工。企业里任何东西都可能是 有价的,唯独优秀员工是无价的。 处在多变而不可预测的市场之中,企业的兴衰存亡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演变, 没有谁能够完全控制或保证企业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轨迹。企业发展的唯一保障就是千方百计地去开发内部永远也开发不完的最宝贵的资产———“人才”。 二、培训目标 本方案以现代企业员工的职业胜任素质模型为依据,围绕“塑造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星级员工”这一诉求,借鉴当今众多卓越企业员工培养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集管理学、教育学、社会行为学、应用心理学、NLP神经语言学、coaching技术等经典学科理论精粹于一体,经由国内管理学权威学者、专家以 及资深培训师共同研究开发,历经上万人次的市场培训检验,反复修订而成。 课程以建立新员工诚信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体系、挖掘在职员工不断突破的发展潜能以及培养中层管理者高效工作技能为目标,着力培养组织各层级员工自信且善于自省的职业态度,培养员工勤业、乐业、专业、爱业的职业行为,唤醒员 工的危机意识,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主动求变的心态,适应市场变革的需要。 三、培训课程体系 1、华丽转身—从学校人到企业人 新员工应该是企业人、职业人、专业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在他们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工作角色后,组织对他们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职业化培训就是在工作之初对新员工的态度、行为、方法等进行引导和培训,以提高其基本职业素养,使 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便于管理、快速提升绩效。

浅谈中层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浅谈中层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聆听董事长讲话有感 加入人在旅途团队马上两年,经历了从子公司到集团公司到又回归子公司的过程,两年时间,有幸见证了人在旅途集团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团队人数从2016年7月1日的37人到如今发展到近400人的规模,感慨良多,收益良多。去年年会上董事长的讲话让我有愧疚、有自豪、有压力、有心酸,继而陷入到深深的思考。 我常常想:作为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借此机会,谈一些浅见,以达抛砖引玉及自我激励之效。 1、工作目标调整的自觉性 工作目标的制定应是自发性和自觉性的,而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下达,企业受制于机构和组织的庞大,不可能在每个个体目标的调整上并不能保证绝对的效率和精确度,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个体时刻保持目标调整的自觉性。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考核目标而单纯机械的执行,而应当自觉的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使其与企业战略目标在方向与节奏上的高度契合,这应该是每一个中层管理者的必备素养。 2、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这是一个看似形而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问题,实际上投射到工作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人活着是为了创造价值的,财富只不过是价值的符号和流通方式,拉长时间的轴线,财富一定是跟着价值走的,任何不怀好意的投机钻营和寻求捷径必然是一败涂地,如果树立了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职业观,那么很多诸如官僚主义、廉

洁问题的职场毛病就不会出现。这需要从业者的道德约束力和“吾日三省其身”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3、成本和效率平衡点的把握 目标清晰了,那么就要开始战术的布置,在战术的布置上,成本与效率是一个悖论,将成本压缩最低,势必影响效率,将效率发挥到极限,势必要加大成本。以笔者自身工作为例,工程建设一味追求压缩成本,必然发生工期、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只追求工期,势必会付出更大的资金成本。任何能达到目标的战术制定都不外乎成本与效率。因此在战术布置上要结合企业内部实际,紧紧树立“成本与效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找到成本与效率的平衡点。 综上,职场从业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如具备上述三个职业素养,个人必发展,企业必腾飞。当然,这也应该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也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文化渗透和引导。 梦泽民居:张德营 2018年3月29日

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晋城市矿区中学焦会芬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如何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下面是本人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问题的一些浅显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前提;兴趣;创新;分组教学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简单地讲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方面: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 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 3、信息道德。 指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伦理修养,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 4、信息常识。 包括信息本身的定义、特点及信息的测量,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简言之,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是形成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在尚未掌握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情况下就去奢谈信息素养,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但信息素养除了需要“物质基础”之外,还必须有“精神要素”,那就是信息意识情感和信息伦理道德,“精神要素”决定着技术能力应用的价值趋向,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现代领导者与信息沟通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沟通是现代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直接对领导干部的决策和施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实施,要求当代领导干部加强信息沟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领导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信息对技术、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对领导工作同样具有巨大的魅力,古人云:“名君贤将之所以出于胜者,先知也。”而要先知,就要掌握信息。现在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信息素养是现代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对领导干部的决策和施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实施,要求当代领导干部加强信息沟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领导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概念: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它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的沟通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交流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2.信息特性: 一是信息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重性。信息的客观性表现为信息是客观事物发出的信息,信息以客观为依据;信息的主观性反应在信息是人对客观的感受,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反应和在大脑思维中的重组。

二是信息的无限延续性。知识是信息、科学技术是信息,它们都是用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信息不仅在时间上能无限延续,而且在空间上还能无限扩散,这是由于信息具有“不守恒”的特性。 三是信息不守恒。以声、光、色、形、热等构成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种以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产生,可以扩散,可以湮灭,可以放大、缩小,也可以畸变、失真。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守恒才演化出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以及神秘莫测、威力无穷的精神世界。同时,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等特征。 二、信息沟通对现代领导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信息沟通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当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信息沟通能力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领导者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更好地自我导向,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而做到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 信息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是一种竞争力,思维的物质基础之一,更是创造性思维有效发挥的手段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工作过程,就是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不但是组织本身,而是包括一个更开放的系统环境。外界大量的信息,制约着领导者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正面的负面的,促进的阻碍的信息,往往鱼龙混珠,很难认知和判断,给领导工作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信息渠道的通畅程度和网络覆盖面的宽窄,直接影响领导者收受信息的效率。随着技术的提高,以更大的生命力改变着领导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认为,存在决定意识。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在飞速进步的技术手段推动下,逐步的被淘汰,以现代高科技大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形成了符合实际应用的思维框架、程序和思维方式的运行机制。这给新时期的领导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机关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机关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机关党务干部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今新时期,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而党务干部是基层党组织党的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的事业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因此,提高机关党务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机关党务干部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综合素质是提升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党的建设是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推进,一方面需要党中央以路线方针政策的形式将党建要求向全党部署;另一方面需要党中央的部署必须通过各级党组织进行贯彻落实。而各级党组织能否行之有效地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部署,关键在各级党组织的党务干部。所以,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懂业务、能力强,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

2、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综合素质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组部于2019年4月在全国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而党务干部是党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表率、树旗帜,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其他普通党员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党务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高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比贡献、见行动,在党内和社会上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开展常态化的创先争优。 3、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综合素质是推进柞水实现跨越发展的组织保障 柞水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我县的跨越发展期”,而广大党务干部大都是行政领导干部兼任的,他们是基层单位的骨干力量。因此,建立一支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懂业务、能力强、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就意味着基层党组织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就能为加快推进柞水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二、当前机关党务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如何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 教师的法律素质包括教师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知识,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它应该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的意义和目的 (一)、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极力推行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教育领域也展开了教育法制的建设。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权力机关在教育立法方面进展很大,陆续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教育法律,依法治教部题已经提上日程。21世纪将是我国教育法制逐步完善的时代。教师必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这一要求,树立教育法制观念,养成教育法律意识,成为知法、懂法、能够依法行教的新型教师。 (二)、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教师队伍现状的要求。我国广大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好的。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是,我们也不能看不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不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力,另一方面不尊重学生,随意侵犯未成年的合法权益,甚至以“教育名义”对学生进行人格污辱、殴打以至一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实践表明,我国教师队伍的法律素质亟待提高。 (三)、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培养未来社会守法公民的需要。教师具有法律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依法行教,必将使学生受到法治的熏陶。这对年轻一代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成为新一代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职业最重要、最典型的是其典范性。许多优秀教育的经验表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如果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自己却不能守法,就会使不校的法制教育苍白无力。因此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促进全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班级:09人力资源管理(1)班叶惠玲学号:0907502106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 高中新课标强调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事实上,在大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呢? 首先,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而努力,那么,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而这首要工作就是了解什么是信息素养。而后就得意识到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继而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从而从学校和学生自身方面分别做出措施,改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低下的现状。 1.信息素养的概述。 信息素养的概念常生育信息技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体现现代科学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综合范畴。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的内涵丰富。根据问过的实际情况,从一下几方面来把握其内涵: (1).信息素养不但包括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将纳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3)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不同的人才。目前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信息已经被当做是一种资源,一种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型的人才已显落伍。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导读:范文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范文一: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个人的主动性,以确保教研的成功和高效。只有主动的学习,才是最有意义的学习。以下是我对自己制定的成长计划。 一、自身情况分析 20XX年毕业后就踏上了三尺讲台,至今从事教学工作9年。在这些年来我一直从事在教学一线。在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之余我不断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它为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2、对自身问题的分析

从教9年来,在学校及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关怀下,我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要跨越目前的状况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感性的教学经验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做指导,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二、两年成长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为了能与时具进,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课改理论》等有关内容,平时还要多借阅《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有关数学教学和教研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全面、真实的了解小学教学前沿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一些名师课例,更好的指导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大教研的力度,争做研究型的教师。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扎实的学习新课标,以新课标中

企业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企业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众所周之,在企业中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控制着企业的中枢枢纽,他们的对企业的发展举足轻重,但是他们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呢? 分析中层管理者的能力素质首先需要对他们的工作内容有较深了解。根据本人对许多公司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能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公司中层管理者的关键职责主要有两个: 关键职责一:在公司的战略目标下,带领本部门的团队执行或完成公司高层领导班子下达的任务、工作方案,也就是说团队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 关键职责二:根据公司战略要求,保证本部门所管辖的业务工作能正常运行、取得好的业绩,这就要求公司中层管理者随时跟踪监控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而且,公司中层管理者不仅要在本部门内部开展沟通协调工作,还要在部门之间进行相应的沟通协调,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完成公司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该岗位的任职人员要以大局为重,有大局观念。 另一方面,作为公司中层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着直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中流砥柱的角色,他们是各个员工的直接领导着者、管理者。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导致了基层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因此,公司中层管理岗位对任职者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基础素质要求较高鉴于以上情况,本人认为公司中层管理者的素质模型应分为团队管理、业务发展、自我管理和基础素质四大素质模块: 一、业务发展素质模块:包含统率、执行、指导与监控、排除疑难、制度优化等素质要素。 1、统率:在团队中扮演“主心骨”的角色,以干练、果断和坚强的形象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使之愿意在其组织和指挥下完成工作的能力。他需要中层能够赢得员工信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面对危机迅速作出决策、同时要具有震慑力。 2、执行:为确保战略计划的达成,通过采用创新性的、严格规范的管理行为,高效率地实施计划、取得成果的能力。他要求领导具有组织理解力、重视可操作性,善于预见障碍并坚定推进,同时有较高的工作成效。 3、指导与监控:对下属的工作提供指导与支持,促使其能力提升;对布置给下属的工作进行跟踪,要求其及时反馈,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对策的能力。 4 排除疑难: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抓住其本质,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5、制度优化:能够分析和洞察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中的缺口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制度的建设、补充,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和强化行政管理效力。 二、团队管理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沟通协调、激励、绩效导向、培养他人和识人用人等素质要素。 1、沟通协调:妥善处理与上级、平级以及下级之间的关系,促成相互理解,获得支持与配合的能力。 2、激励:激发、引导和维持他人的工作热情,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3、绩效导向:以结果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重点关注提高绩效、

新时期党务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新时期党务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任忠奇 一、党务干部必须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素质 (一)、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党务工作者应首先具备的素质,它要求党务工作者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理论觉悟和政策水平,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强的党性和法纪观念,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体说,有五条要求: 1.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有坚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无论在任何复杂困难条件下,都能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要坚持党性原则,严于律己,敢于和善于同危害党的形象的错误思潮、腐败现象。 2.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较好地掌握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努力学习党务工作方面的知识,要重点学好党建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熟知党史。当前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把贯彻十八大精神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养成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习惯,不断增强做

好党务工作的本领,提高工作水平,创造第一流的工作业绩。 3.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对于党务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政治品德。事业心,是一个人基于崇高信念的工作抱负和对本职工作意义的认识。责任感,是工作责任的态度,就是认真负责,扎扎实实、不遗余力地完成工作任务。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党务工作者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踏踏实实地投入工作,有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才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基层党务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甘于寂寞,甘于清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要有民主和大局意识,党务工作者应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意识,适时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关怀的最直接体现者,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所掌握的群众意见和要求最真实可靠。党务工作者要成为广大人民的贴心人;要有大局意识。坚持党的建设与中心任务的有机统一,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拓展党的工作的新路子。心系大局、服从服务于大局,是对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党务工作者必须把党建工作所担负的任务和建设大局紧密联系起来,把重点放在增强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上。做到”干部真正受教育,切实提高素质;群众真正德到实惠,提高生活水平”。只有管理政策具备开放性和整合性,才能促进管理不断发展。? 5、要具备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就其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而言,赋予了

提高中层干部职业素养-提升管理执行能力(学校适用-领导已阅)

提高中层干部职业素养提升管理执行能力 201 2 年10 月30 日上午认真聆听了浙江省师干训中心肖远军老师关于《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提升策略》的报告后,回到学校又更进一步学习了相关内容,总结反思过往的工作,深有感触。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学校要发展,既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得力的中层干部不仅是校长 施政的左膀右臂,还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作为学校各项工 作的具体管理者,中层干部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1 、中层干部是领导决策的建议者与参 与者,起着参谋助手 和策略建议的作用。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中层干部提供 的正确信息、建议和意见。中层干部与教师、与学生更加接近,对本校情况更加熟悉和了解,能够更加容易发现问题。

2 、中层干部是领导和教师的联络者,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中层干部就像一座桥梁把领导和教师联结起来,领导所制定的决策、目标和任务一旦确定后,中层领导就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迅速传达贯彻到每个教师,不能走样、不打折扣,还要及时将工作情况向领导反馈汇报,使领导了解情况,心中有数。 3 、中层干部是是各线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计划、分配、带动、实施的作用。中层干部既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领导决策,结合本线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将目标变成具体任务,把任务分配到每个教师,还要亲自带领教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 、中层干部是各项工作任务执行过程的指挥者,起着协调、监督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中层干部就像一个指挥员,要统一教师的思想和行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要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对执行过程实行全程监督、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从中层干部自身讲,提高执行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 、敬业重德是灵魂:要做好中层干部,首先要有良好的个

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很多时候我们的管理者时常在感叹:工作的艰辛和不如意,他们的感叹大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上司没有搞好关系,导致上司不但不赏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经常地给小鞋让我们穿,二就是与相关部门的同事搞不好关系,同事不支持不配合工作,导致部门工作绩效一直无法提升,三就是下属员工不服从管理或是工作能力太差,导致我们中层管理者骑虎难下,困惑、迷茫。 当我们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信任时,我们很多工作做了不管有没有成绩,上司就是不肯定,反而因为一点点工作纰漏还在指责我们的不是,因此我们每天除了小心翼翼的应付工作就根本不敢指望得到上司的提拔与肯定,久而久之我们将会面临被上司淘汰的结局。 当我们得不到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时,我们仍然需要小心翼翼的应付工作,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很多工作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同事不支持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除了每天请求上司出面协调解决工作外,基本上很难做成工作成绩,更别说提升部门整体绩效,长持以往我们不是被上司炒掉就是被同事所淘汰。 当我们得不到下属的支持和推崇时,当我们的下属都不服从工作安排时,我们更不要谈工作成绩,每天除了应付下属就没有时间处理真正该我们处理的问题,同样我们将会被下属所淘汰。 说实在的其实我也是这管理者中的一员,我深知其中的困惑与迷茫。纵观分析管理者跳槽的原因,十之八九是因为在企业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无法开展工作而无奈的选择跳槽,而并非管理者能力缺陷才选择跳槽,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上司赏识的好下属,同事支持和赞赏的好帮手,同时还是下属推崇和认同的好上司,这里有没有方法和技巧,前几天在通过一次学习让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第二小学王春梅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所以我们进行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现将我一学期的提升研究总结如下:在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转变了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数学基础教育中去并加以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让信息素养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以欣赏、游戏、课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计算机产生好感,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又可在计算机网络中学到其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都是很重要的,是形成信息素养的前提与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有老师的制作,也有学生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仅熟练了计算机知识,更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所学知识。在我们所授的每一节新课中,都有新颖的课件,课后要让学生把所有的课件收藏起来,这一收藏的过程,又是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培养。学生对

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就是对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提升。应用信息技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生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要与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让我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不同的提升。

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 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为关键。大力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党务干部 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高度重视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 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 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机关 党务干部队伍。 一、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省委高度重视下得到了 较好的加强,绝大多数党务干部能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 使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机关党建工作中切实发 挥了骨干和中坚作用。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关党务干 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来衡量,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 质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 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政治素质方面,有些党务干部理论根底还比较浅,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务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科学理论研学的不深,理解的不透;部分党务干部理论思维水平低,不能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思想、指导工作、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规律;工作中不思进取,作风心浮气躁,生活贪图安逸,对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在能力素质方面,一些党务干部缺乏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党务干部忙于事务、疏于学习,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有关政治、法律、科技特别是市场经济新知识知之不多,知识面偏窄、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务干部思想上因循守旧,碰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总是照搬老经验,套用老框框,既不想新思路,也拿不出新办法,工作始终处于徘徊状态;有的党务干部整天忙于各种事务,不注意对工作做前瞻性思考,工作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适应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新变化。 3、在业务素质方面,少数党务干部不精通所从事的机关党务工作,与新形势下党务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务干部对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不熟

中层必备六大职业素养精编版

中层必备六大职业素养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中层必备六大职业素养 很多企业对中层领导力缺失这一问题并非置若罔闻,也都投入了很大的关注,这从目前培训市场领导力和管理课程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层领导力缺失所引起的战略传导障碍、信息传导障碍、绩效分解障碍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可以说,中层领导力问题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是老生常谈,在百度搜索“中层领导力”能够得到约156万条搜索结果,很多管理学大师都曾围绕这个题目提出过精辟的观点,这里不做赘述。如果说解决这一问题存在一个最终方案,那么,就是将最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正如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做的那样,由最高层直接确定中层管理者(甚至基层)人选,他们会花几个小时研究一个基层经理的聘用,而且斯隆坚持认为这才是他最该干的事。 一个掌握再多篮球理论的人,如果不到篮球场上训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运动员(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名篮球专家)。要实现这一转化,除了实践还是实践,只不过我们可以让中层管理者在一些模拟场景和案例研究中进行尝试,加快这一进程。这就需要培训机构更多地深入企业,研究案例和场景,在过程中重视体验和分享的环节。 同时,企业对新任职的中层管理者提供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案,可以参照学习路径图的方式,研究制定新任中层管理者达到独当一面的标准和达到此标准需要的培训和实践,缩短他们的岗位适应时间。中层领导力的提升单靠企业界、学术界、培训界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实现,需要通力协作,从中层管理者的需求入手,建立起激发、供给、满足等一整套领导需求管理体系,让他们实现喜欢学、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好,得到真正的提升。 众所周知,中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处于“上传”和“下达”的枢纽位置,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他们。中层干部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的核心力量,是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但中层的问题往往也是高层最头疼的。中层觉得自已最委屈最累,高层觉得中层执行力不够,基层觉得中层瞎指挥。 既然中坚主管是企业中连接战略层和操作层的核心纽带,是打造一流企业执行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培养、提升这些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力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具体来说,提升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力,主要从以下六方面去做: 一、中层领导的影响力 决策力可以靠经验、靠助手、靠智慧;领导力和和执行力可以靠制度、权力、职责,只有影响力是靠人格、靠领导者个人的威信、美誉度,以自己的个人品质影响团队的思想、行为、习惯甚至甚至决策。我们要提高中层领导者的影响力,首先要晓得——什么是影响力呢?所谓影响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员工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影响力。 在组织中,领导者和成员共同推动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领导艺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动,组织战略与经营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的过程都与企业的领导者本身的领导能力直接相关!谭小芳老师表示,领导力的核心是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持续的影响力,影响力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二、思想力。影响力的第一源泉是领导的思想特质。 这里所说的思想家,是指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对复杂问题有独到判断,并具有完备价值体系的人。2、专家。在专业领域里的扎实基础和

教师法律素质

教师法律素质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依法执教能力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律行为以及运用法律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本编内容主要是在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教育法制的研究对象为线索,从宏观上对教育法及其实施的基本涵义和一般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具体从教师如何认识自身、教师如何依法对待学生、教师如何在学校工作三个维度对法律知识进行了讲解和分析,介绍了各层面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以及学校与其他主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从教育法的运行和维护教育关系主体权益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和学校管理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教材内容注重理论和实际并重,融入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中实践典型案例,力求使教材内容具有严谨性、针对性、系统性、趣味性、实践性;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和解答,旨在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施教的水平,使学习者得到理论上的提升,为自己处理好有关法律问题提供一把钥匙。为教师能够准确理解教育法律规范、科学分析教育法律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 第一章教师如何认识自身 第一节教师的界定 “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老师是用来传播道理、教授课业和解答疑惑的。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早在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教师的地位和工作建议》这一官方文件中提出,要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9项建议,其中第7项建议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家共识的话题。什么是信息素养?目前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处在怎样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和提升信息素养成了我们教学中一个侧重点。可以说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能真切的把握好学生的信息素养那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当然相对的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是必须的,因为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是领头羊,两者相辅相成。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必要性 信息素养是反映一个处在信息时代的人的一种素养,不光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要学会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而且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然而师资素质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离不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而对于学生来讲,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学生增强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因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话题。 二、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1、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以我们学校的教师为例:我校的教师们各个都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强的。很多教师比较擅长于制作课件。目前每个教师都能用计算机,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但是在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上还存在一定差异性。有些教师很擅长做课件、网页,但很大一部分教师只会用幻灯片制作简单的课件,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们可

能还存在一定问题。老师们具备一定的使用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的能力,能利用教学博客撰写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以及把自己的教学资源或是教学教研方面的资料等上传,与大家共享自己的成果。而且自从学校网站上有了资源网后,教师们经常会把自己手头的教学资源上传。但是现实的问题也存在,一部分教师是因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上传的质量也欠高,对信息的意识还不强,有些甚至不愿意或者不想把自己的个人资源上传到博客或校教学资源网上,这样导致了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 1、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由于教师本身还存在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的弱点,所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校学生都是从四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抱有特别强的兴趣,也就因为兴趣的存在,学生们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应用能力方面表现比较强。这也说明一点学生很喜欢上网,喜欢从网络的知识宝库中获取自己的信息,能够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完成一份完善的电子板报,能收发邮件,能通过自己画笔工具描绘自己的美画,熟练指法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教学中各种综合任务。看似学生能力比较强,但是细细查看我们的学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1、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差异性比较大。2、学生在处理、编辑信息的能力还待完善。如有的学生会从网上下载有关主题的资料,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把这篇文章编辑成图文并茂,甚至还没有把多余的行或多余的段落删除等等的意识。3、在传输信息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如与同学合作一个完成作业时,一部分同学不知该怎样利用网络与同学间相互传输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4、大部分学生在家里使用计算机就会遭到家长的反对,所以学生要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诌议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诌议 摘要]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信息已成为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领导干部的信息、知识素养必须与时俱进,这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领导干部信息素养培养 一、新时期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领导干部的信息、知识素养必须与时 俱进,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是应对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应对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挑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驾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在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中,信息 能力已成为新的要素,并且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手段。 2、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 科学决策,而要做到科学决策就必须收集社会各方面信息包括人文、科技等并收 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处理,最终为决策服务。 3、是实现“执政为民”的需要。要做到“执政为民”,就必须充分了解民情民意,这毫无疑问离不开获取和处理信息。我们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 要千千万万个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式的好干部去实践。怎么实践?首先就要 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心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对群众的心愿、思想动态的了解,离不开对区情、社情、民情的把握, 对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运用。 4、是搞好科学决策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需要。处理突发危机事件,搞好科学决策,必须增强驾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突发事件往往与安全息息相关,安全就 是生产力,安全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领导者,既要重视常态管理,更 要重视像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所说的“例外管理”。实践证明,妥善应对和处理突发 事件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任何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发生,如大桥垮塌、储油罐爆炸、疫病流行等,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领导干部能 够及时准确获得信息,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就完全可以避开或化解风险,这种效 益并不亚于发展生产所创造的价值。 三、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途径 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 为的领导层。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必要条件, 在信息社会中现代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息观,要不断地 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那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呢?笔者 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增强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观念、信 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免疫、信息技能等要素,各要素相互联系、内在统一。 信息观念是领导干部对信息的根本看法以及对待信息的基本态度,它全面反映领 导干部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思想基 础和动力源泉。信息意识是领导干部对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映,包括信息主 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判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方面, 是领导干部提高信息素养的一种内在动机和趋向。现代领导者要自觉增强信息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