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课程考核要求(2011年秋季)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选修课程,其考核方式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

报告题目为“′′′′′′实验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实验方案的题目;

2.实验方案的目的与意义;

3.实验方案的仪器与药品;

4.实验方案的具体操作步骤;

5.实验方案的数据处理;

6.实验方案的预期结果;

7.其他应该注意的内容。

8.

注意:

1.报告加封面(见后面格式),签字;主体报告字体均用“宋体”,标题字体为“三号加

黑”,次标题(及姓名和班级)字体为“四号加黑”,内容字体为“小四”,行距为“25”;

统一用A4纸打印。

2.报告提交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26日上午10点;由两个班分别收齐后上交。

分类号:密级:

学校代号:10538学号: 20086072

课程报告

燃烧热的测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学科专业:环境科学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

课程成绩:

任课教师:廖柏寒

培养学院:林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12月26日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方案

廖熠熙/08级环境科学2班/20086072

1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

2 目的要求:

(1)学会用氧弹热量计测定有机物燃烧热的方法。

(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3)掌握用雷诺法和公式法校正温差的两种方法。

(4)掌握压片技术,熟悉高压钢瓶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测定温度的改变值。

3 仪器与药品:

氧弹热量计(WHR一15微机型)1套、容量瓶(1000 mL)1个、氧气钢瓶1个、氧气减压阀1个、苯甲酸(分析纯)、萘(分析纯)、直尺1把、压片机1台、剪刀1把、引燃专用丝

4 实验操作步骤:

氧弹热量计有不同型号,使用方法不完全相同,本实验采用WHR一15微机型氧弹式热量计。一般步骤如下:

(1)热量计的水当量(即总热容量)的测定

1.试剂和材料

(1)苯甲酸:已知热值.其热值应经国家计量机关检定。

(2)作点火用的金属丝(铁、镍、铂、铜)直径小于0.2毫米,将其切成长度约80-120毫米的线段(长度依据氧弹内部构造和点火系统确定)再把等长的10一15根线段同时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并计算出每根的平均重量.

铁丝 6700J/g 镍铬丝 1400J/g

铜丝 2500J/g 棉线 17500J/g

(3)氧气:不应有氢和其他可燃物,禁止使用电解氧。

2.操作顺序:

热量计的热容量就是与其量热体系具有相同热容量的水的重量(以克计)。热量计热容量表数值上等于量热体系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量热体系指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热效应所能分布到的部份,包括量热容器,氧弹的全部以及搅拌器,温度计的一部分。

热量计热容量用已知热值苯甲酸,在氧弹内用燃烧的方法测定。试样的测定应与热容量的测定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当操作条件有变化时,如更换或修理热量计上的另件,更换温度计,室温与上次测定热容量时的室温相差超过5℃以及热量计移到别处等,均应重新测定热容量。

(1)用研钵将苯甲酸研细,在100—105℃烘箱中烘干3--4小时冷却到室温,放在称量瓶中,在盛有硫酸的干燥器中干燥,直到每克苯甲酸的重量变化不大于0.0005克时为止。称取此苯甲酸约1.0-1.2克,用压片机压成片(引火线压在片内),再称准到0.0002克放入坩埚中。

(2)在氧弹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把盛有苯甲酸的坩埚固定在坩埚架上,再将点火线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电极上,点火线勿接触坩埚(可预先检查),拧紧氧弹上的盖,然后通过进气管缓慢地通入氧气,直到弹内压力为1.4-1.6MPa大气压为止。氧弹不应漏气,如有漏气现象,应找出原因,子以修理。

(3)将充有氧气的氧弹放入量热容器(内筒)中,加入蒸馏水约3000克(称准到0.5克)加入的水应淹到氧弹进气阀螺帽高度的2/3处。每次用量必须相同。如以量体积代替称重,必须按不同温度时水的比重加以校正(应事先作出校正表)。

(4)蒸馏水的温度应根据室温和恒温外套(外筒)水温来调整,在测定开始时外筒水温与室温相差不得超过0.5℃.当使用热容量较大(如3000克左右)的热量计时,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应任低0.7℃,当使用热容量较小(如2000克左右)的热量计时,内筒水温应比外筒水温低1℃左右.

(5)将测温探头插入内筒,测温探头和搅拌器均不得接触氧弹和内筒。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这是试样燃烧以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观测和记录周围环境与量热体系在试验开始温度下的热交换关系。每隔半分钟读取温度一次,共读取十一次,得出十个温度差(即十个间隔数)。

2.主期:燃烧定量的试样,产生的热量传给热量计,使热量计装置的各部份温度达到均匀。

在初期的最末一次读取温度的瞬间,按下点火键点火(点火时的电压应根据点火线的粗细试验确定。在点火线与两极连接好后,不放入氧弹内,通电实验以点火线烧断为适合),然后开始读取主期的温度,每半分钟读取温度一次,直到温度不再上升而开始下降的第一次温度为止,这个阶段算作为主期。

3.末期:这一阶段的目的与初期相同,是观察在试验终了温度下的热交换关系.在主期读取最后一次温度后,每半分钟读取温度一次,共读取十次作为实验的未期.

(7)停止观测温度后,从热量计中取出氧弹,用放气帽缓缓压下放气阀,在1分钟左右放尽气体,拧开并取下氧弹盖,量出未燃完的引火线长度,计算其实际消耗的重量.随后仔细检查氧弹,如弹中有烟黑或未燃尽的试样微粒,此试验应作废。如果未发现这些情况,用蒸馏水洗涤弹内各部份,坩埚和进气阀,将全部洗弹液和坩埚中的物质收集在洁净的烧杯中,洗弹液量应为150-200毫升。

(8)用干布将氧弹内外表面和弹盖拭净,最好用热风将弹盖及另件吹干或风干。

(9)将盛洗弹液的烧杯加盖微沸5分钟,加两滴1%酚酞,以0.1N氢氧化钠液滴到粉红色,保持15秒不变为止。

(10)热容量的测定结果不得少于5次,每两次何的误差不应超过40焦耳.如果前四次间的误差不超过20焦耳,可以省去第五次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二)试样热值的测定:

萘的燃烧热的测定称取0.8~1g萘,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

5 数据处理:

1.用公式法校正温差.

(1)测定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K=(Qa+gb+1.43×4.18×C)/Δt

式中:

K--热量计的热容量(J/K)

Q--苯甲酸的热值(J/g)

a一苯甲酸重量(g)

g--点火线的燃烧热(J/g)

b—实际消耗的点火线重量(g)

1.43—相当于1毫升0.1N氢氧化钠溶液的硝酸的生成热和溶解热。

C一滴定洗弹液所消耗的0.IN氢氧化钠溶液容积(毫升)。

(2)热量计热交换校正值Δt,用奔特公式计算。

△t=(V+V

1)*m/2+V

l

×r

式中:

V—初期温度速度

V

l

—末期温度速度

m一在主期中每平分钟温度上升不小予0.3℃的间隔数。第一个间隔不管温度

升多少都计入m中。

r—在主期每年分钟温度上升小于0.3℃的间隔数。

(3)记录及计算示例:

室内温度—22.3℃

外筒温度—22.5℃

内筒温度一21.8℃

所用苯甲酸的热值为26328/g。

V=(0.848—0.853)/10 =0.0005

=(2.861-2.851)/lO=0.001

V

1

△t=(-O.0005+0.001)×3/2+0.001×12=0.01275

a=1.1071克

gb=34 J

C=4.01毫升

K=(26328×1.107+8+1.43=4.18×4.01) /(2.861-0.853+0.01275)=14533(J/K)

(2)用雷诺法校正温差具体方法为:将燃烧前后观察所得的一系列水温和时间关系作图,得一曲线,如图1所示。

图1雷诺法校正温差

在图1(a)中,H点意味着燃烧开始,热传人介质;D点为观察到的最高温度值;从相当于室温的J点作水平线交曲线于I,过I点作垂线ab,再将FH线和GD线延长并分别交ab线于A、C两点,其间的温度差值即为经过校正的△T。图1(a)中AA′

为开始燃烧到温度上升至室温这一段时间△t

1

内,由环境辐射和搅拌引进的能量

所造成的升温,故应予扣除。CC′为由室温升到最高点D这一段时间△t

2

内,热量计向环境的热漏造成的温度降低,计算时必须考虑在内。故可认为,A、C两点的差值较客观地表示了样品燃烧引起的升温数值。

在某些情况下,热量计的绝热性能良好,热漏很小,而搅拌器功率较大,不断引进的能量使得曲线不出现极高温度点,如图1(b)所示。校正方法相似。

作苯甲酸和萘燃烧的雷诺温度校正后,由△T计算体系的热容量和萘的恒容

燃烧热Q

V ,并计算其恒压燃烧热Q

P

;再用公式法计算体系的热容量和萘的恒容燃烧

热Q

V ,并计算其恒压燃烧热Q

P

。并分别比较测定结果的相对百分误差。

(5)文献值其值见表2。

6 预期结果:

燃烧热实验文献值

7 注意事项:

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坩埚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和除去碳化物,并用纱布清除粘着的污点。

5.氧弹计使用方法见“V物理化学实验技术”。

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常用文体写作考试题库单选题

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常用文 体写作考试题库单选题 1、(B)原则是科研选题的前提。(单选) A.创新B.价值C.科学D.可行P200 2、(C )的特点是技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强。(单选) A.综合性科学期刊B.学术性科学期刊C.技术性科学期刊 D.检索性科学期刊P213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需要(A )。(单选) A.多阅读文献资料,多阅读各类图书,多看别人的论文B.不断进行写作实践C.反复修改 D.切实选好论文题目P233 4、“凡金属受热体积就膨胀”的结论是依据对金、银、铜、铁等金属受热体积膨胀,而未遇到矛盾的情况下做出的结论。这属于(C )。(单选)A.完全归纳推理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P227 5、“计划三要素”不包括(D )。(单选)A.具体任务B.步骤安排C.措施要求D.分配工作P6 6、“计划三要素”中,指采取什么方法实现计划目标的是( C)。(单选)A.具体任务B.步骤安排C.措施要求D.分配工作P6 7、“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成章。”因此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需要( C)。(单选) P234A.多阅读文献资料,多阅读各类图书,多看别人的论文B.不断进行写作实践C.反复修改D.切实选好论文题目 8、《××大学关于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属于( A)。(单选)A.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B.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C.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D.反映社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P31 9、《现代隧道技术》属于(C )。(单选) P213 A.综合性科学期刊B.学术性科学期刊C.技术性科学期刊D.检索性科学期刊 10、按学科分类及体系排列来查找文献属于何种检索途径(C )。(单选) P232 A.著者途径B.序号途径C.分类途径D.主题途径 11、按照科技论文语言简明的要求,做法不正确的是(C )。(单选) P256 A.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反复强调 B.意思复杂的单句改用复句 C.多用介词结构和文言虚词 D.复句的意思很简单则改为单句 12、按照科技论文语言简明的要求,做法不正确的是(C )。(单选)A.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反复强调B.意思复杂的单句改用复句C.多用介词结构和文言虚词D.复句的意思很简单则改为单句P256 13、按证明信的内容划分包括(D )。(单选) A.组织证明信B.个人证明信C.邮寄证明信D.婚姻状况证明P71 14、比较适合于典型经验调查或社会基本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结构是(A)。(单选) A.横向式结构B.纵向式结构C.纵横结合式结构 D.乱序结构P35 15、标明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和具体时间的是(D)。(单选) A.前言B.主体C.结尾D.落款P7 16、标题为《对××××的探讨》表示(B)。(单选) A.常用于理论性和创造性较多的论文B.作者提出的是一种有价值但不太肯定性的结论,有讨论之意C.作者是对把握不太大的课题的看法D.都不对P247 17、不写或少写具体工作的内容,而将行文的重点放在分析工作得失、梳理经验教训、摸索事物发展规律方面。这样的总结主体部分的表述方式属于(C)。(单选)A.两段式写法B.概述式写法C.经验式写法D.阶段式写法P21 18、参与制定计划的人员必须高瞻远瞩,善于科学合理地预测事物发展趋势,这是反映

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张利田,卜庆杰,杨桂华,刘秀兰 《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5 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到对随机变量大小、离散及分布特征描述以及对2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比较的问题。而对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的数学工具就是数理统计。由于能否正确使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关系到能否得出客观和可信的结论,所以,来稿中使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是否正确是学术期刊编辑们极为重视的问题。针对近年来《环境科学学报》作者稿件中常见的数理统计方法方面的错误,我们对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正确使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能对《环境科学学报》的作者们有所帮助。 1 统计软件的选择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尽管作者可以自行编写计算程序,但在统计软件很普及的今天,这样做是毫无必要的。因此,出于对工作效率以及对算法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比性的考虑,多数科技期刊都要求作者采用专门的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在处理稿件时经常发现的问题是,作者未使用专门的数理统计软件,而采用Excel这样的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电子表格软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实际需要,除非比较简单的分析,我们不主张作者采用这样的软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的专门用于统计分析的商业软件很多,比较著名有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BMDP和STATISTICA等。其中,SPSS是专

门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设计的(但是,此软件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BMDP是专门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者编制的统计软件。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凡是用SPSS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必说明具体算法。由此可见,SPSS和SAS软件已被各领域研究者普遍认可。我们建议《环境科学学报》的作者们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尽量使用这2个专门的统计软件。目前,有关这2个软件的使用教程在书店中可很容易地买到。 2 均值的计算 在处理实验数据或采样数据时,经常会遇到对相同采样或相同实验条件下同一随机变量的多个不同取值进行统计处理的问题。此时,多数作者会不假思索地直接给出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显然,这种做法是不严谨的。在数理统计学中,作为描述随机变量总体大小特征的统计量有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和中位数等。何时用算术平均值?何时用几何平均值?以及何时用中位数?这不能由研究者根据主观意愿随意确定,而要根据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确定。反映随机变量总体大小特征的统计量是数学期望,而在随机变量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其总体的数学期望就是其算术平均值。此时,可用样本的算术平均值描述随机变量的大小特征。如果所研究的随机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则算术平均值不能准确反映该变量的大小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假设检验来判断随机变量是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如果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可用几何平均值描述该随机变量总体的大小。此时,就可以计算变量的几何平均值。如果随机变量既不服从正态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按现有的数理统计学知识,尚无合适的统计量描述该变量的大小特征。退而求其次,此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变量的大小特征。 3 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的选择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1、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1]。《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

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

最新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继续教育----素质教育概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激活每位学生(D)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A 学习潜能 B发展潜能 C 素质潜能 D个性潜能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B )地学习。 A持续性B自发性C开创性D创造性 3、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B)是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主动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A科学内化B个体内化 C知识内化D教育内化 4、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D)。 A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B开出多少实验C培养哪些技能D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5、(A)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素质教育 B目标教育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 6、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B)判断。 A精神价值B内在价值C外在价值D实际价值 7、(D)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A科学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基础教育 8、(C)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 个人品德修养B科学文化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9、教育思想或(A)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施教思想B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 10、1997年,国家教委在烟台市(D),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全国范围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A 举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B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C 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11、(A)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A施教态度B师德教育C学历教育D文化素质 12、经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D)。 A 适应时代、社会需要的共有素质B体现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独特才能 C为人类做出特有贡献,进行优秀的文化积淀 D 以上都正确 13、素质教育目标是稳定性与(D)的统一。 A 持续性B创新性C 延续性D 发展性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9515089606.html, 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科技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走向繁荣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庆祝《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25周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刘雪立.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25周年感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马智.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被WebofScience数据库引用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鲍国海. [7].《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的启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周芳. [8].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 [9].《电力系统自动化》和《高电压技术》入选“第2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24期. [10].中国科技服务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6年1期.张清正.魏文栋.孙瑜康. 二、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最新_徐州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概论》试题a

徐州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姓名 (一)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163 (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 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40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200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64 (A)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D)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5.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67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251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 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111 (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 (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95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态度 9差. 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 知识准确 (B) 知识全面 (C) 知识内化 (D) 知识丰富 10差.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 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12. 精神素质是()。55 (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 13. 素质教育课程是()。125 (A) 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B) 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C) 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 (D) 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 14. 某项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特征,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67

环境科学前沿

第十九讲环境科学前沿简介 二、未来环境科学发展的热点 记者:刚才章先生给我们描述了环境科学在20世纪的研究进展,那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有哪些,21世纪环境科学又会出现哪些研究热点呢? 章申院士:环境科学在上一个世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21世纪环境科学将出现的研究热点,我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环境系统科学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二十几年的研究,我们在温室气体的清单及其排放规律,影响全球气温增高的作用机理上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来讲,关于引起全球增温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存在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二氧化碳是一种很重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我们可以知道,也可以监测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但是研究表明这两者并不相等,即工业革命以后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要大于大气中监测得到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那么差出来的这部分二氧化碳跑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是被北半球的森林吸收了,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的海洋吸收了这部分二氧化碳。那么失踪的这部分二氧化碳到底到哪里去了,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关于这部分missing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目前环境科学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关于全球水资源和水循环以及粮食安全的问题也将会在21世纪成为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 2.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际上是要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协调发展。因此第二个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就是人地系统的调控和人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理由。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即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因此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大家普遍关注和正在研究的热点。另外,在解决人地

徐州继续教育_素质教育概论_83分卷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发展 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A) 素质 (B) 学习 (C) 生活 成绩 [分值: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 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 (A) 社会学习 (B) 个人学习 (C) 集体学习 自主学习 [分值: 3.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 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社区教育 [分值: 4.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A) 学习潜能

(B) 课程潜能 (C) 教学潜能 个性潜能 [分值: 5.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 的健康成长。 (A) 自然属性 (B) 教育属性 (C) 科学属性 文化属性 [分值: 6.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 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社会 [分值: 7.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 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A) 高等教育 (B) 个性教育 (C) 现实教育 (D) 素质教育

[分值: 8. 所谓()就是说,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当从事 基于对教育规律独到理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经过反复检验、完善、定型和升华,就成了超出教育经验层次的教育模式。 (A) 教无定法 (B) 学有所成 (C) 素质教育 教有所学 [分值: 9.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 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隐蔽性 [分值: 10.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 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环境及类型 1.环境的概念 (1)概念 ①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②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③ 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

图1-1 人与环境关系图 2. 环境的类型(见图1-2) 3. 环境的特性(见表1-1) 图1-2 环境类型图 表1-1 环境的特性 特性 具体内容 整体性 环境中各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 区域性 不同时空尺度下区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很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对稳 定性 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干扰强度不超过

二、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见表1-2) 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 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

3.环境科学的任务 ① 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②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③ 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 指导。 ④ 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分支学科 按环境科学性质及作用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每一学 科分支又包括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见图1-3)。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一、课题的提出 节约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担负着培养素养启蒙教育的重任。 据统计,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日产量人均为0.7-1.0kg,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全国大、中、小城市(镇)生活垃圾产量接近2亿吨。垃圾的利用率却很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据专家测算,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水资源为8000~950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一年的用水总量已经达到5600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与日俱增,预计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利用的水资源的极限。有关专家发出警告,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将进入严重缺水期,而到2030年,我国所有可利用的水资源都可能严重枯竭,被人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将成为中国最短缺的物资。就地收集利用自然雨水、净化处理生活污水,循环利用淡水资源,是节约水资源,减少城市污水排放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自然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途径。 据调查,我们徐州市城东小学平均每月用水量350~400吨,水费支出800~1000元。而流排到水沟的废水都是清洁无毒无害的,经过净化处理是完全可以作为打扫卫生之用;大自然每年降到我校园数千吨清洁自然雨水,除少部分降落在花坛的雨水渗透到土层,90%的雨水都流到排水沟与污水混合在一起流入自然水域。 水是一种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息相关。地球上虽然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人类需要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3%。就是这很少一部分的淡水还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地区,变成了冰山冰川。所以可直接供给人们生产、生活的水十分有限。 所谓污水、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过倒掉的废水,其中大多数用过的水是无毒无害的,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后是可以在循环利用的,比如,人们在生活中淘米、洗菜、洗衣、洗澡,刷牙、洗脸、等水都是无毒无害的,经过在家庭简单的沉淀、过滤处理,可以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循环利用,而我们生活用水大多都是一次性使用。 我们学校用水也不例外。据我长期观察研究,我们学校排到污水沟的水,大多都是无毒无害,里面只是混入了一些不溶于水的泥沙,(全校师生洗手脸、洗衣物,打扫卫生、拖地擦桌椅门窗),这些污水经过沉淀、过滤净化处理,作中水循环使用,除了不能饮用外,用来打扫卫生,冲刷厕所、养护校园绿地是完全没问题的。 为提升我校科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创设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氛围。利用科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在校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观察实验、综合实践、科技创新制作)。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技创新能力,故提出本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宗旨 1指导思想: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发展观理念为指导思想; 2.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 (1.)“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什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什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研究方向 本培养方案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制定,适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污水脱氮除磷技术;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的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膜分离理论与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质模拟研究。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理论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清洁燃烧与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与评价。 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与管理方法;卫生填埋场中垃圾降解规律;垃圾渗滤液产生的规律及治理技术;填埋气产生规律及开发利用;垃圾的堆肥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焚烧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各类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4.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地下水环境介质中的物理扩散,化学吸附-解吸、转化,生物降解与富集规律研究。

5.环境地质 研究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研究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律与控制;研究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形成规律、预测评价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水土流失的形成发展规律与控制技术。 6.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环境振动噪声控制理论与技术;振动噪声测试理论与技术;环境振动噪声预测与评价;环境噪声振动的综合治理;机械设备噪声控制理论及技术;轨道交通噪声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 7.交通环境污染与控制 交通污染形成机制、交通污染的危害分析、交通污染防治技术、交通环境管理手段、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交通运载工具、交通运输过程及交通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的研究。 8.环境规划与管理 城市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域环境规划;交通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与投资;环境法规与政策。

中国科技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9515089606.html, 中国科技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科技论文选题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2、“入世”对中国科技出版业的影响 3、中国科技期刊如何面向国际化 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5、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6、199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7、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 8、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 9、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s and Appraisal of Chinese Sci-tech Papers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评价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10、中国科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11、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的构建 12、中国科技教育发展与财政投入政策 13、晚清时期中国科技传播模式研究 14、中国科技期刊产业环境及战略选择 15、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16、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 17、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18、200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19、200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9515089606.html, 20、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新趋势 二、中国科技论文题目大全 1、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 2、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 3、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5、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6、影响中国科技创新需求的障碍与对策 7、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 8、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 10、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研究 11、《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12、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 13、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 14、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讨论 1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16、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17、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研究 18、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和调整 19、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涵义 20、新中国科技期刊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素质教育概论-79分

红色加粗部分。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 根本法则 (B) 基本路径 (C) 重要经历 (D) 唯一方法 [分值:1.0] 2.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前进的本领。 (A) 尝试实践 (B) 主动探索 (C) 实践探索 (D) 健康成长 [分值:1.0] 3.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B) 教育水平 (C) 教育经验 (D) 教育方法 [分值:1.0]

4.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素质教育 (D) 科学教育 [分值:1.0] 5. 1997年,国家教委在市(),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全国围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A) 举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 (B) 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 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分值:1.0] 6. 教育与()具有天然的联系,原始教育与原始社会生活就曾融合在一起。 (A) 家庭生活 (B) 学校生活 (C) 社会生活 (D) 社区生活 [分值:1.0] 7.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 (A) 整合优化

(B) 集中统一 (C) 开放创新 (D) 解放思想 [分值:1.0] 8.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 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D) 社会 [分值:1.0] 9.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 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A) 学习素质 (B) 科学文化素质 (C) 思维素质 (D) 思想道德素质 [分值:1.0] 10. 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是()完成,需要教师、家长持续不懈地努 力。 (A) 一次性 (B) 非一次性 (C) 持续性

环境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

环境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污染加剧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包括 .酸雨污染。20世纪50年代随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 林死亡。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国,中国是第二 大国。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 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2~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30~ 100厘米。由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3.臭氧层破坏。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吸收99%的紫外线,保护人 类免受伤害。但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 层有一个空洞,科学家发现是人类自已制造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的杰作” 4.土地沙漠化。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万公顷,也就是每分钟10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其原因是草原植被被破坏。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披沙漠吞食。近来频频上演的沙尘暴就是严重的警告。 5.森林面积减少。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是由于贫困所迫。不得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原因之二是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多亿农村人口是用木材作生活燃料;原因之三是毁林开荒。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13%,处于世界第120位。 6、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7.水资源危机。全球水资源只有1%可供人类使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全世界对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合计:1723种 计算机应用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ACTA MATHEMA TICA SCIENTIA 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心肺血管病杂志ACTA MATHEMA 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ACTA MECHANICA SINICA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心理学报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计算力学学报心血管病进展 ACTA PHARMACOLOGICA SINCA 计算数学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ANALYSIS IN THEORY AND 计算物理心脏杂志APPLICA TIONS ASLAN JOURMAL OF ANDROLOGY 继电器新技术新工艺CELL RESEARCH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新建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医学版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家畜生态学报新疆地质CHINA PARTICUOLOGY 检验医学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建筑材料学报新疆农业科学CHINESE ANNALS OF MA THEMATICS SERIES B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建筑机械新疆石油地质CHINESE JOURNAL OF 建筑机械化新乡医学院学报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建筑技术新型炭材料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建筑结构信号处理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JOURNAL OF 建筑结构学报信息记录材料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建筑科学信息与控制CHINESE JOURNAL OF POL YMER SCIENC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徐州医学院学报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建筑学报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PHYSICS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畜牧兽医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畜牧与兽医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血栓与止血学MA THEMATICS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循环医学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 些准确知识。 (A) 素质 (B) 学习 (C) 生活 (D) 成绩 [分值:]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 (A) 社会学习 (B) 个人学习 (C) 集体学习 (D) 自主学习 [分值:] 3.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分值:] 4.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A) 学习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 5.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A) 自然属性 (B) 教育属性 (C) 科学属性 (D) 文化属性 [分值:] 6.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 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D) 社会 [分值:] 7.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 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A) 高等教育 (B) 个性教育 (C) 现实教育 (D) 素质教育 [分值:] 8. 所谓()就是说,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当从事基于对教育规律独到理解的创造性的教 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经过反复检验、完善、定型和升华,就成了超出教育经验层次的教 育模式。

(B) 学有所成 (C) 素质教育 (D) 教有所学 [分值:] 9.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分值:] 10.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 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分值:] 11. ()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A) 教学 (B) 成绩 (C) 德育 (D) 思想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