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八:常见非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八:常见非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八:常见非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八:常见非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八 常见非金属元素

[考纲要求]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 、C 、N 、O 、Si 、S 、Cl 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但其具有“亲氧”特性,使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其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对于碳、硅两元素,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C -4H 4←―C 0―→C +2O ―→C +4O 2

Si -4H 4←―Si 0―→ Si +4O 2(H 2Si +4O 3)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具有部分金属性,如①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和特殊导电性;②单质主要表现出还原性;③单质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 和SiO 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C 过量,生成的是CO 而不是CO 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 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 2能与HF 反应。

(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硅胶(m SiO 2·n H 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6)H 2CO 3的酸性大于H 2SiO 3的,所以有Na 2SiO 3+CO 2(少量)+H 2O===H 2SiO 3↓+Na 2CO 3,但高温下Na 2CO 3+SiO 2=====高温

Na 2SiO 3+CO 2↑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的固体SiO 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 2气体。

(7)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材料,如硅——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帆板等;二氧化硅——光导纤维、其他光学材料、耐高温材料、耐磨材料、饰品等,并用于生产新型陶瓷;硅酸盐——陶瓷、玻璃、水泥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作耐高温材料、防火材料,制造硅胶等。

题组一 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1.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Mg 在CO 2中燃烧。

2Mg +CO 2=====点燃2MgO +C 。

(2)“水滴石穿”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CO 3+CO 2+H 2O===Ca 2++2HCO -3。

(3)“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 3+CO 2+H 2O===Ca(HCO 3)2,

Ca(HCO 3)2=====△

CaCO 3↓+CO 2↑+H 2O 。

(4)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

2Na ++CO 2-3+CO 2+H 2O===2NaHCO 3↓。

(5)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iO 2+4HF===SiF 4↑+2H 2O 。

(6)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iO 2+2OH -===SiO 2-3+H 2O 。

(7)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 2+NH 3+NaCl +H 2O===NaHCO 3↓+NH 4Cl 。

题组二 高考真题跟踪再现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017·江苏,3C)

(2)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2016·海南,4C)

(3)因为HF 与SiO 2反应,所以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2016·全国卷Ⅲ,7D)

(4)在CO 2中,Mg 燃烧生成MgO 和C 。在该反应中,Mg 的还原性强于C 的还原性(√)

(2015·江苏,4C)

(5)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015·全国卷Ⅱ,7A)

(6)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 2(×)

(2015·天津理综,2D)

(7)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 溶液(×)

(2015·海南,7B)

(8)SiO 2既能和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015·安徽理综,9D)

(9)因为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2014·江苏,4A)

(10)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2014·海南,9A)

(11)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2制取粗硅(√)

(2013·广东理综,11C)

考点二 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氯”是典型的活泼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Cl -1―→Cl 02―→HCl +1O ―→HCl +3O 2―→HCl +5O 3―→HCl +7

O 4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N A、N A或小于N A(Cl2和H2O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3)实验室制Cl2,除了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KMnO4、KClO3、NaClO与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ClO-+Cl-+2H+===Cl2↑+H2O。

(4)酸性KMnO4溶液,用的是H2SO4酸化而不是盐酸。

(5)Cl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ClO-与SO2-3、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

ClO-水解显碱性,如Fe3++3ClO-+3H2O===Fe(OH)3↓+3HClO,所以ClO-与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

(6)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CaSO4而不是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

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少量SO2),

Ca2++2ClO-+2SO2+2H2O===CaSO4↓+2Cl-+SO2-4+4H+(过量SO2)。

(7)当Fe和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Fe过量或不足,由于Cl2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是FeCl3。

(8)“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Ca(ClO)2。“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ClO-+Cl-+2H+===Cl2↑+H2O。

(9)由于电离常数K a1(H2CO3)>K a(HClO)>K a2(H2CO3),所以向NaClO溶液通入CO2,不论CO2过量还是少量,均发生CO2+H2O+ClO-===HClO+HCO-3,但CO2(少)+Ca(ClO)2+H2O===CaCO3↓+2HClO。

(10)通常情况下,氯气、氯的各种氧化物、氯的含氧酸和含氧酸盐均能氧化各种低价化合物,还原产物中氯元素一般都显-1价。因此,氯气、氯的某些氧化物和含氧酸等都曾被用作水处理剂,用于消毒杀菌。

(11)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关系:Cl2+H2O H++Cl-+HClO、HClO H++ClO-、H2O H++OH-。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H2O、Cl2、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混合物,其所含的多种微粒使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重性,主要体现在: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性);④Cl-的性质等。

题组一 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1.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MnO 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 2的化学方程式。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2)将浓盐酸滴到KMnO 4固体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 。

(3)将Cl 2通入石灰乳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4)在空气中漂白粉漂白的原理。

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 。

(5)向FeBr 2溶液通入少量Cl 2的离子方程式。

2Fe 2++Cl 2===2Fe 3++2Cl -。

(6)向FeBr 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 2的离子方程式。

2Fe 2++2Br -+2Cl 2===2Fe 3++Br 2+4Cl -。

(7)向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的离子方程式。

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

(8)将SO 2和Cl 2混合,漂白性减弱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 2+Cl 2+2H 2O===4H ++SO 2-4+2Cl -。

题组二 高考真题跟踪再现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于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2017·江苏,3B)

(2)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2017·海南,7B)

(3)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2016·全国卷Ⅰ,10D)

(4)因为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2016·全国卷Ⅱ,7C)

(5)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备纯净Cl 2,可以将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2016·全国卷Ⅲ,9C)

(6)CCl 4萃取碘水中的I 2,应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2016·全国卷Ⅲ,9D) (7)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因为溶液颜色不变,所以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2016·四川理综,2C) (8)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2016·上海,21C) (9)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2016·上海,21D) (10)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8B) 3.(2014·江苏,1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 D

解析A项,Cl2的颜色为黄绿色,正因为氯水中溶解了黄绿色的Cl2,才使得氯水显示了浅黄绿色,正确;B项,Cl-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正确;C项,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正确;D项,氯水中的Cl2也能将Fe2+氧化为Fe3+,错误。

4.(2015·全国卷Ⅱ,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解析A项,向苦卤中通入Cl2时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故其目的是为了提取溴,正确;B项,可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后调节滤液的pH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重结晶可得精盐,正确;C项,工业生产常选用廉价的

Ca(OH)2作为沉淀剂,错误;D 项,由于通入Cl 2后所得溶液中Br 2的浓度很小,因此利用Br 2的挥发性,可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 2,再用SO 2将其还原为HBr 进行富集,正确。

5.(2016·上海,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

A .碳酸钙粉末

B .稀硫酸

C .氯化钙溶液

D .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 A

解析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 2+H 2O H ++Cl -+HClO ,若反应使溶液中c (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 项,由于酸性HCl>H 2CO 3>HClO ,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 +CaCO 3===CaCl 2+H 2O +CO 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 (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 项,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 (H +

)增大,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 项,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中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考点三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硫是与化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又可以以游离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 2S -2 ―→S 0 ―→S +4O 2―→S +6O 3(H 2S +6

O 4)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aOH 溶液,还可以用CS 2,但不能用酒精。

(2)SO 2使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表现SO 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O 2的漂白性;能使溴水、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表现SO 2的还原性;SO 2与H 2S 反应,表现SO 2的氧化性;SO 2和Cl 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

(3)把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再通入NH 3或加入NaOH 溶液,或把BaCl 2改成Ba(NO 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O 3沉淀,后者生成BaSO 4沉淀。

(4)浓HNO 3和Cu(足量)、浓H 2SO 4和Cu(足量)、浓盐酸和MnO 2(足量)在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Zn 和浓H 2SO 4的反应。

(5)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CuSO 4确定水→品红溶液确定SO 2→酸性KMnO 4溶液除去SO 2→品红溶液检验SO 2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

(6)硫氧化物不正当排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SO 2的排放会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加速雾霾的形成,造成硫酸型酸雨等环境问题。

题组一 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1.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热的烧碱溶液可以除硫,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S +6OH -=====△2S 2-+SO 2-

3+3H 2O 。

(2)将SO 2气体通入到FeCl 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 2+2Fe 3++2H 2O===SO 2-4+2Fe 2++4H +。 (3)S 2-和SO 2-

3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H 2SO 4后,

则不能大量共存,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 2-+SO 2-3+6H +===3S ↓+3H 2O 。

(4)将SO 2通入到BaCl 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若加入KNO 3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SO 2+3Ba 2++2NO -3+2H 2O===3BaSO 4↓+2NO ↑+4H +。

(5)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将H 2S 气体通入到CuSO 4溶液中。

H 2S +CuSO 4===CuS ↓+H 2SO 4。

②将SO 2通入H 2S 溶液中。

2H 2S +SO 2===3S ↓+2H 2O 。

③Cu 和浓H 2SO 4混合加热。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

④C 和浓H 2SO 4混合加热。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⑤实验室利用Na 2SO 3和浓H 2SO 4制SO 2。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H 2O +SO 2↑。

题组二高考真题跟踪再现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2016·海南,7A) (2)配制稀硫酸时,可以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2016·全国卷Ⅲ,9A) (3)由于SO2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于漂白纸浆(×)

(2016·江苏,3A) (4)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2014·大纲全国卷,8A)

(5)利用,根据①浓硫酸、②蔗糖、③溴水,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3B)

(6)利用,根据①稀盐酸、②Na2SO3、③Ba(NO3)2溶液,证明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3C) 3.(2017·海南,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 B.SO2

C.HCl D.CO2

答案 B

解析A项,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错误;B项,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H2S===3S↓+2H2O,正确;C项,利用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即发生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错误;D项,不产生沉淀,错误。4.(2017·江苏,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B

解析 A 项,稀H 2SO 4与铜片不反应,错误;B 项,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正确;C 项,SO 2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错误;D 项,SO 2不与NaHSO 3反应,无法吸收SO 2,错误。

考点四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是与化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游离态存在,又可以以化合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N -3H 3―→N 20 ―→N +12O ―→N +2O ―→N +4O 2―→HN +5

O 3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N 2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其中N 2参加反应的过程叫做固氮,有人工固氮,也有生物固氮。

(2)氮氧化物的不正当排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

(3)NO 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

(4)在NO 2或NO 与O 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4NO +3O 2+2H 2O===4HNO 3、4NO 2+O 2+2H 2O===4HNO 3两个方程式。

(5)浓HNO 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 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 3+

(6)硝酸、浓H 2SO 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 3、HCl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7)强氧化性酸(如HNO 3、浓H 2SO 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 2;金属和浓HNO 3反应一般生成NO 2,而金属和稀HNO 3反应一般生成NO 。

(8)实验室制备NH 3,除了用Ca(OH)2和NH 4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 固体或CaO)制取,而检验NH +

4需用浓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 +4的存在。

(9)收集NH 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形成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过量的NH 3。

(10)铜与浓HNO 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 2,而与稀HNO 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

(11)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HCl 和NH 3的相互检验。

(12)NH 3、HCl 、SO 2、NO 2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溶性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如CO 2和NaOH 溶液)进行喷泉实验。

题组一 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1.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将NH 3通入到AlCl 3溶液中。

3NH 3+3H 2O +Al 3+===Al(OH)3↓+3NH +4。

②将NO 2通入到NaOH 溶液中。

2NO 2+2OH -===NO -3+NO -2+H 2O 。

③将炽热的炭放入浓HNO 3中。

C +4H ++4NO -3=====△CO 2↑+4NO 2↑+2H 2O 。

(2)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Ca(OH)2和NH 4Cl 制氨气。

Ca(OH)2+2NH 4Cl=====△CaCl 2+2NH 3↑+2H 2O 。

②将NH 3通到灼热的CuO 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2NH 3+3CuO=====△N 2+3Cu +3H 2O 。

③用NH 3可以检验Cl 2管道是否漏气,若漏气则有白烟生成。

8NH 3+3Cl 2===N 2+6NH 4Cl 。

④制硝基苯。

+HO —NO 2――→浓H 2SO 4△ +H 2O 。

题组二高考真题跟踪再现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于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2017·江苏,3D) (2)由于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2016·江苏,3B) (3)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现象为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可以得出稀HNO3将Fe氧化成Fe3+(×)

(2015·全国卷Ⅰ,10A) (4)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aCl2也可干燥NH3(×)

(2015·全国卷Ⅱ,7C改编) (5)将浓硝酸溶液滴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中,则产生红棕色气体(×)

(2015·全国卷Ⅱ,13B)

(6)利用,根据①浓硝酸、②Na2CO3,③Na2SiO3溶液,可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3D)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实验室制取氨(×)

(2015·重庆理综,4C)

(2)NH3的发生装置(×)

(2012·上海,16A)

(3)NH3的发生装置(√)

(2012·上海,16B)

(4)NH 3的收集、检验装置(×)

(2012·上海,16D)

4.(2015·全国卷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强水”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和矿物质,所以为硝酸。

5.(2017·北京理综,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 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 D

解析 ①中浓HNO 3受热分解,发生反应4HNO 3(浓)=====△

4NO 2↑+O 2↑+2H 2O ,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故选项A 正确;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NO 2,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选项B 正确;根据①和②,浓硝酸分解产生红棕色NO 2时需要加热,而③未加热所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才可与上方红热木炭接触。同时,N 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NO 2为还原产物,故选项C 正确;红热的木炭可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CO 2,故选项D 错误。

题组三 联氨(N 2H 4)

6.[2016·全国卷Ⅱ,26(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 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 2________kg ;与使用Na 2SO 3处理水中溶解的O 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________。 答案 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1 N 2H 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或N 2H 4的产物

是N 2和H 2O ,而Na 2SO 3的产物为Na 2SO 4)

解析 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AgBr 具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银,则向装有少量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可观察到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发生的反应为N 2H 4+O 2===N 2+2H 2O ,理论上1 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为1 kg÷32 g·mol -1×32 g·mol -

1=1 kg ;与使用Na 2SO 3处理水中溶解的O 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N 2H 4的用量少,且不产生其他杂质,N 2H 4反应后的产物是N 2和H 2O ,对环境无污染,而Na 2SO 3的产物为Na 2SO 4。 考点五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

1.直线型转化关系

A ――→X

B ――→X

C

(1)X 为O 2

Na ―→Na 2O ―→Na 2O 2

N 2―→NO ―→NO 2或NH 3―→NO ―→NO 2

S ―→SO 2―→SO 3或H 2S ―→SO 2―→SO 3

C ―→CO ―→CO 2或CH 4―→CO ―→CO 2

醇―→醛―→羧酸

(2)X 为CO 2

NaOH ――→CO 2Na 2CO 3――→CO 2NaHCO 3

(3)X 为强酸,如HCl

NaAlO 2――→HCl Al(OH)3――→HCl AlCl 3

Na 2CO 3――→HCl NaHCO 3――→HCl CO 2

(4)X 为强碱,如NaOH

AlCl 3――→NaOH Al(OH)3――→NaOH NaAlO 2

2.交叉型转化

3.三角型转化

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 2O(或H +)―→H 2,2Mg +CO 2=====点燃2MgO +C 。

(3)非金属―→非金属:2F 2+2H 2O===4HF +O 2,2C +SiO 2=====高温Si +2CO ↑,C +H 2O(g)=====高温

CO +H 2,X 2+H 2S===2HX +S ↓。

(4)非金属―→金属,用H 2、C 冶炼金属。

5.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 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有碳酸钙分解、SiO 2和C 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6.抓住特征颜色和特殊状态

(1)(淡)黄(棕)色固体:Na 2O 2、S 、FeCl 3;黑色固体:MnO 2、C 、CuO 、FeO 、Fe 3O 4;紫(黑)色固体:KMnO 4、I 2;红色固体:Cu ;绿色固体:Cu 2(OH)2CO 3。

(2)有色气体:NO 2(红棕色)、F 2(浅黄绿色)、Cl 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SO 2、NH 3、HX(X 为F 、Cl 、Br 、I);无色无味气体:H 2、N 2、O 2、CO 2、CO 、CH 4、NO 。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r 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 2O 、H 2O 2等。

(4)易升华的物质:I 2。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 2+(蓝色)、Fe 2+(浅绿色)、Fe 3+(黄色)、MnO -4[紫(红)色]。

(6)Br 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 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7)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H 2SiO 3、AgCl 、BaSO 4、BaSO 3、Mg(OH)2、Fe(OH)2、Al(OH)3、BaCO 3、CaCO 3、CaSO 3、MgCO 3等;②(淡)黄色沉淀:AgBr 、AgI 、S ;③红褐色沉淀:Fe(OH)3;④蓝色沉淀:Cu(OH)2;⑤砖红色沉淀:Cu 2O 。

7.抓住特征反应现象

(1)燃烧:H 2+Cl 2(苍白色火焰),C 2H 2(C 6H 6)+O 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 +O 2,Mg +O 2(耀眼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 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Cl 2、SO 2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 。

(5)Fe 3+遇OH -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SCN -

显红色。

(6)Fe 2+遇OH -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 2+遇SCN -无明显现象,在通入Cl 2后溶液显红色。

(7)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NH +4。

(8)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Al 、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弱酸的酸式铵盐(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

(9)燃烧能生成烟:Na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Fe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u 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题组一 逐项验证,突破“转化关系”选择题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Fe ――→Cl 2点燃

FeCl 2――→NaOH (aq )Fe(OH)2 B .S ――→O 2点燃

SO 3――→H 2O H 2SO 4 C .CaCO 3――→高温CaO ――→SiO 2高温

CaSiO 3 D .NH 3――→O 2催化剂,△NO ――→H 2O HNO 3

答案 C

解析 A 项,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错误;B 项,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错误;C 项,两步均能实现,正确;D 项,NO 不与H 2O 反应,错误。

2.(2016·江苏,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SiO 2――→HCl (aq )SiCl 4――→H 2高温

Si B .FeS 2――→O 2煅烧SO 2――→H 2O H 2SO 4 C .N 2――――――――→H 2高温、高压、催化剂

NH 3――→HCl (aq )

NH 4Cl(aq) D .MgCO 3――→HCl (aq )MgCl 2(aq)――→电解Mg

答案 C

解析 SiO 2不与盐酸反应,A 错误;SO 2与水反应生成H 2SO 3,不是H 2SO 4,B 错误;N 2和H 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NH 3,NH 3与HCl 反应生成NH 4Cl ,C 正确;电解MgCl 2溶液得不到Mg ,D 错误。

1.注意总结反应规律,熟记特殊转化关系。

2.做此类题目,往往是把选项一一带入,按照箭头指向看是否能转化,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题组二 寻找突破口,破解“综合框图”推断题

3.(2017·漳州市八校高三联考)A 、B 、C 、X 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副产物已略去)。

A ――→+X 反应①

B ――→+X 反应②

C 试回答:

(1)若X 为O 2,则A 不可能是________(填选项)。

a .NH 3

b .Mg

c .S

d .Si

(2)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X 为CO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X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 为单质,C 为红棕色气体。写出少量Fe 粉与组成A 物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CO 2-3+H 2O

HCO -3+OH - 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等) (3)3Cl 2+2NH 3===N 2+6HCl c (Cl -)>c (NH +4)>c (H +)>c (OH -) (4)Fe + 4H ++ NO -3===Fe 3

+ +

NO ↑+ 2H 2O 解析 (1)若X 为O 2,A 能连续被氧化,则A 、B 、C 中含有的同种元素为变价元素,中学常见N 、S 、C 元素化合物符合转化关系,Si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Mg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镁不能与氧气继续反应。

(2)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有Na 元素,X 为CO 2,由转化

关系可知,A 为NaOH 、B 为Na 2CO 3、C 为NaHCO 3,Na 2CO 3溶液中CO 2-3水解:CO 2-

3+H 2O HCO -3+OH -

,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可以用于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

(3)若A 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则A 为Cl 2,X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X 为NH 3,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应是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HCl ,反应方程式:3Cl 2+2NH 3===N 2+6HCl ,B 能与氨气反应生成C ,则B 为HCl 、C 为NH 4Cl ,NH 4Cl 溶液中NH +4水解:NH +4+H 2O NH 3·H 2O +H +,溶液呈酸性,故离子浓度c (Cl -)>c (NH +4)>c (H +)>c (OH -)。

(4)若A 为单质,C 为红棕色气体,则A 为N 2,X 为O 2,B 为NO ,C 为NO 2,则少量Fe 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 + 4H ++NO -3===Fe 3+

+NO ↑+2H 2O 。

4.(2017·南通市高三10月联考)下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反应①常被应用于野外焊接钢轨,F 是海水中含有盐的主要成分,J 为D 、G 反应产物形成的水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D 与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许多微电池。将含有Cr 2O 2-7

的酸性废水通过该混合物,在微电池________极上Cr 2O 2-7转化为Cr 3+,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 2O 3 (2)

(3)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 -

(4)4Fe(OH)2+O 2+2H 2O===4Fe(OH)3

(5)正 Cr 2O 2-7+6e -+14H + === 2Cr 3+

+7H 2O 解析 F 是海水中含有盐的主要成分,F 是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电解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铁与G 反应,所以G 是氯气、H 是氢氧化物;N 是红褐色固体,N 是氢氧化铁,B 是氧化铁;反应①常被应用于野外焊接钢轨,A 为铝;C 与氢氧化钠反应,C 是氧化铝;E 是偏铝酸钠;M 在空气中生成氢氧化铁,M 是氢氧化亚铁。

“框图”推断题的答题要领

(1)思维要有整体性:解答时必须认真研究题目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结合限制条件,弄清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串联整个过程,回答力求完整。

(2)假设推断要合理:在框图推断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假设是必需的,按照题目要求理顺后再确定,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3)检验一遍很重要: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将结果放入原题中进行检验,完全符合才正确,如有一处不符,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则需再思考。

(4)思维发散有必要:注意多解,有时符合题意的解可能不止一种或一组。

考点六以“气体流程”为载体的定性考查

1.装置的连接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组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及右,先塞后定。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

2.气体的净化

(1)判断气体中杂质的方法

①看反应介质。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则制取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反应物,由于气体不能充分反应,则制取的气体中一定含有原来的气体,如用CO2与Na2O2反应制取的O2中一定含有CO2杂质。②看反应物的性质。如用浓盐酸制取的气体中含有HCl 气体。③看生成物的成分。如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取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

(2)气体干燥剂的选择

酸性碱性中性干燥剂浓硫酸、P2O5碱石灰、CaO CaCl2

气体CO2、SO2、Cl2、NO2NH3H2、CO、N2、NO、CH4

注意:选取干燥剂时,除了常规的从酸碱性角度考虑外,还要考虑特殊反应,如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H2S、HI等),可用P2O5干燥;中性干燥剂CaCl2不能干燥NH3,因为二者会发生络合反应(这些知识可能将会成为高考的设题点)。

3.气体的收集

(1)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长进短出”;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短进长出”。

(2)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气体,如NH3、HCl、NO2等,需用排空气法或排其他溶剂法收集。

(3)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如NO),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如N2、CO、C2H4等),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4)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可以用排饱和溶液的方法收集,如CO2——排饱和NaHCO3溶液;SO2——排饱和NaHSO3溶液;H2S——排饱和NaHS溶液;Cl2——排饱和NaCl溶液。4.尾气的处理

尾气处理装置:

(1)装置甲适用于溶解度较小的有毒气体,如Cl2、NO2、H2S等。

(2)装置乙适用于溶解度较大的气体,如HCl、NH3等。

(3)装置丙适用于某些可燃性气体,如CO、H2等。

(4)装置丁采用收集法处理尾气,适用于NO、CO等。

题组一仪器连接,简答专项突破

1.过氧化钙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为白色的固体,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某实验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过氧化钙。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 (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F 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 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 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 ③都具有强氧化性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 2 +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 H 2 +Br 2 2HBr H 2 +I 2 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 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①HClO 2 注意:将F 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 2先跟H 2O 反应.如将F 2通入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H 2O HX + HXO (X=Cl 、Br 、I ) Cl 2 、Br 2、I 2与H 2O 的反应逐渐减弱,都是可逆反应。 (4)与金属反应 卤族元素与变价元素一般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但 Fe + I 2 = FeI 2 (碘化亚铁) (5)与碱的反应: 2F 2 + 2NaOH =2NaF + OF 2 + 2H 2O X 2(Cl 2 、Br 2、I 2)+2NaOH NaX + NaXO + H 2O (6)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 2 2Br - + C12 = 2C1- + Br 2 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 2的CCl 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I - + Cl 2 =2C1-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 和NaI 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 2 =2NaBr + I 2 2I - + Br 2 =2Br -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 2足量时)或NaBr 和NaI(Br 2不足量时). F 2 + NaX(熔融) =2NaF + X 2 (X =C1、Br 、I) 注意 将F 2通入含Cl -、Br -或I -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 2与H 2O 反应. (7)碘单质(I 2)的化学特性.I 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 2的存在. △ △ 冷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总结

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化合反应 1.H2+Cl2 2 HCl 火焰苍白色 2.H2+Cl2 2 HCl 混合气体在强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属于光化学反应 3.H2+F混合即发生爆炸 4.H2+ 5.H2+I2 6. 2 Na +产生白烟 7.Cu +2棕黄色的烟,溶液绿色或蓝色 8. 2 Fe +3褐色的烟,溶液棕黄色 9.Zn +I2少量水作催化剂 10. 2 Ag +变色眼镜 11.Xe(过量XeF2F2能和惰性气体反应 12. 2 HCl +O2↑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分解 13. 2 HX +O2↑X=Cl、Br、I 14.+Cl2AgX的感光性 15. 2 Ag +Br2 16. 2 AgX 2 Ag +X2X=Cl、Br、I 三、复分解反应 17.Na2CO3+2 AgNO3Ag2CO3↓+ 2 NaNO3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18.Ag2CO3+2 HNO3 2 AgNO3+H2O +CO2↑ 19.Ag2CO3+2 HCl 2 AgCl↓+H2O +CO2↑ 20.Ag2CO3+H2SO4Ag2SO4↓+H2O +CO2↑ 21.NaCl +AgNO3AgCl↓+NaNO3白色沉淀 22.NaBr +AgNO3AgBr↓+NaNO3淡黄色沉淀

23. KI + AgNO 3 AgI ↓+ KNO 3 黄色沉淀 24. Ca(ClO)2 + 2 HCl CaCl 2 + 2 HClO 强酸制弱酸 酸性:HCl >HClO 25. Ca(ClO)2 + 2 CO 2 + 2 H 2O Ca(HCO 3)2 + 2 HClO 强酸制弱酸 酸性:H 2CO 3>HClO 26. SiO 2 + 4 HF SiF 4↑+ 2 H 2O 雕刻玻璃;酸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27. NaCl + H 2SO 4(浓)4 + HCl ↑ 28. 2 NaCl + H 2SO 4(Na 2SO 4 + 2 HCl ↑ (HSO 4-+42― ―Q ) 29. NaCl + NaHSO Na 2SO 4 + HCl ↑ 30. CaF 2 + H 2SO 4(浓)CaSO 4 + 2 HF ↑ 萤石和浓硫酸反应 31. NaBr + H 3PO 4(浓)NaH 2PO 4 + HBr ↑ 32. NaI + H 3PO 4(浓) NaH 2PO 4 + HI ↑ 四、置换反应 33. 2 F 2 + 2 H 2O 4 HF + O 2 氧化性:F 2>O 2 34. 2 NaBr + Cl 2 2 NaCl + Br 2 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35. 2 KI + Br 2 2 KBr + I 2 36. 2 KI + Cl 2 2 KCl + I 2 氧化性Cl 2>Br 2>I 2 37. 2 NaX(s) + F 2 2 NaF + X 2 F 2和固体NaX 发生置换反应,X =Cl 、Br 、I 五、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38. Cl 2 + H 2O HCl + HClO HClO 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和杀菌消毒能力 39. X 2 + H 2O HX + HXO X =Cl 、Br 40. Cl 2 + 2 NaOH NaCl + NaClO + H 2O 实验室余氯吸收 41. 2 Cl 2 + 2 Ca(OH)2 CaCl 2 + Ca(ClO)2 + 2 H 2O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Cl2+Cu Cu Cl2 3Cl2+2Fe 2FeCl3 Cl2+2 Na 2Na Cl Cl2 + H2 2HCl 3Cl2 +2 P 2PCl3 Cl2 + PCl3 PCl5 Cl2+H2O==HCl+HClO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2FeCl2===2FeCl3 Ca(ClO)2+H2O+ CO2(少量)== Ca CO3↓+2 HClO Ca(ClO)2+2H2O+ 2CO2(多量)== Ca(HCO3)2↓+2 HClO Ca(ClO)2+2 HCl == Ca Cl2+2 HClO(强酸制弱酸) 2HClO 2HCl+O2↑ F2 + H2 === 2HF 2F2 +2H2O===4HF+O2 Br2 + H2 === 2H Br(500oC) I2 + H2 2HI 2Cl2+2NaBr===2NaCl+Br2 Cl2 +2 K I ===2 K Cl+I2 HCl + AgNO3 === AgCl↓+ HNO3 Br2 +2 K I ===2 K Br+I2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Cl + AgNO3 =AgCl↓(白色)+HNO3 NaBr+AgNO3 = AgBr↓(浅黄色)+NaNO3 NaI + AgNO3 === AgI↓(黄色)+ Na NO3 2AgBr 2Ag+Br2(AgCl、AgI类似) Na2SO3+ H2O +Cl2== Na2SO4

人教版第一册必修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 ③将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的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一纵行。 由此可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主族元素的族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 周期数 = 电子层数。族系数(指主族)= 最外层电子数。 ⑵周期表的结构概括: 练1、A、B、C三种短周期元素,B分别与A和C相邻,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7。则B元素可能是。(答:碳或镁) 练2、根据下列关系,分别指出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①A、B同主族,分别在第三和第四周期,原子序数差为;

②A 、B 同周期,分别在ⅡA 和ⅢA 族,原子序数差为 ; ③A 、B 均在第五周期,分别为ⅢB 和ⅡB ,原子序数差为 ; ④A 、B 同周期,分别在Ⅷ和0族,原子序数差为 ; [答:①8或8;②1或11或25;③9;④10或9或8。]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 二、由原子序数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方法: ⑴根据每个周期排布元素的种类数〔一(2)、二(8)、三(8)、四(18)、五(18)、六(32)〕的特点,用递减法推出位置数。如推32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2-2(一)-8(二)-8(三)=14(四),14-10=4(10为过渡元素的种类数),4即为主族族序数。所以35X 处于第四周期第ⅣA 族。 ⑵根据元素原子的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简图,如35X 的位置: 由可知处于第四周期ⅦA 族。 另外同族上下相邻的两元素的序数相差8(二~三周期)、相差18(三~四~五周期)、相差32(五~六~七周期)等特点也应熟悉。 三、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的性质。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并参照已知元素的性质,就可推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高考化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及其化合物 1、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知识特点是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计算的载体,其信息量大,反应复杂,常作为综合试题的知识背景或突破思维的解题题眼。 2、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必须先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部关系,方法是:“抓重点,理关系,用规律,全考虑”。 ①抓重点:以每族典型元素为代表,以化学性质为抓手,依次学习其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一条龙”知识,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②理关系:依据知识内在联系,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的顺序,将零碎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滴水不漏 ③用规律:用好化学反应特有的规律,如以强置弱等规律,弄清物质间相互反应。 ④全考虑:将元素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理解,从而达到解综合试题时能将所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信手拈来。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本学科理论、计算或跨学科知识间的外部关系,采取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①分析:将综合试题拆分思考。 ②综合:将分散的“点”衔接到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中。 ③抽象:在分析综合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 ④具体:将提取出的信息具体化,衔接到综合试题中,从而完整解题。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 ⑴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N、Br、I、S、P、C、Si、H。 ⑵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③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⑶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原子半径、核

高中化学 卤族元素及溴、碘的提取

卤族元素及溴、碘的提取 1.我们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除去煮水锅中的水垢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有Cl- 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解析:选C可用碘酒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加入碘酒,如果变蓝色证明含有淀粉,A不符合题意;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缺少硝酸银溶液,所以无法完成检验,C符合题意;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84消毒液可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D不符合题意。 2.(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选B 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AgBr)和CuO可制得变色镜片,其中所含物质及变色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化银应避光保存 B.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 C.变色镜片颜色变深的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D.变色镜片中的氧化铜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 解析:选C根据题图知,溴化银见光易分解,所以AgBr应该避光保存,A正确;根据题图知,在强光照射条件下,溴化银分解生成Ag和溴,在暗光下,二者反应生成AgBr,所以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B正确;AgBr分解生成Ag和溴是分解反应,Ag和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AgBr是化合反应,C错误;催化剂在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质量不变,CuO是催化剂,所以变色镜片中的CuO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D正确。 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l2===ClO-+Cl-+H2O 解析:选B E处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则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A、C正确;F处可能发生反应Cl2+2I-===2Cl-+I2,也可能发生反应Br2+2I-===2Br-+I2,F处棉花球变蓝色只能说明有碘单质生成,由于氯气的干扰,所以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B错误;G为尾气处理装置,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D正确。 5.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L 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所得的气体与bL NO相混和时,可得到cL气体(相同状况),以下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若a<b,则c>0.5(a+b) B.若a>b,则c=0.5(a+b) C.若a=b,则c=0.5(a+b) D.若a<b,则c<0.5(a+b) 【答案】D 【解析】 【详解】 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氧气体积为0.5a L,与bL NO混合又发生反应:O2+2NO=2NO2,二者恰好反应时0.5a:b=1:2,解得a=b,则 A、若a<b,则NO有剩余,由O2+2NO=2N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0.5a L,故得到气体体积等于NO的体积,则c=b,即c>0.5(a+b),A正确; B、若a>b,则O2有剩余,由O2+2NO=2N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为参加反应氧气的体积,即气体体积减少为0.5b L,故得到气体体积为c=(0.5a L+b L-0.5b L)=0.5(a+b),B正确; C、若a=b,则此时生成NO2体积c=2×0.5a=b=0.5(a+b),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B.氯化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玻璃、水泥属传统硅酸盐产品D.氧化铝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详解】 A.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含有的杂质元素主要是碳,因此二者都是铁和碳的合金,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化钙,B错误; C.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都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C正确; D.氧化铝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D.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答案】D 【详解】 A.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晶体硅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太阳能电池,A错误;B.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对人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因

高考化学 第15课 卤族元素

第15课卤族元素 (建议2课时完成) [考试目标] 1.掌握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卤族元素的重要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用途;理解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4.掌握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5.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要点精析]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 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 = 2FeCl3 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 ②CH2=CH2+Cl2 → CH2ClCH2Cl(加成反应) 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 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 光 (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 ③强氧化性; ④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 漂白剂HClO Na2O2(H2O2)SO2活性炭 漂白原理氧化漂白氧化漂白化合漂白吸附漂白 品红溶液褪色褪色褪色褪色 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褪色只变红不褪色褪色 稳定性稳定稳定不稳定—— 例1、(1)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吗? 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Cl2,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2)①怎样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②用实验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答案:①观察氯水颜色,呈黄绿色,此即氯气的颜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 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了。 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 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红布条或滴入几滴品红溶液,若布条或品红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与水发生了反应。 (3)氯水中有多种化学物质,故性质较复杂。下列现象各是基于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向氯水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气泡出现。 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①H+、HClO ②H+③Cl- 4、氯气的制法

化学元素周期表112个速记(注音谐音口诀法)高中必备

化学元素周期表速读速记 (本图可放大) 中文谐音 第一周期:氢H 氦He ---- 侵害 第二周期: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S 硫P 氯Cl 氩Ar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 第四周期:钾K 钙Ca 钪钛钒铬锰----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钴镍铜锌镓锗----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硒溴氪---- 生气休克 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 如此一告你 钼锝钌---- 不得了 铑钯银镉铟锡锑----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碘氙---- 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钨铼锇----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铂金汞砣铅---- 一白巾供它牵 铋钋砹氡----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镭锕---- 很简单了~就是---- 防雷啊! 汉语拼音 第一周期元素:1 氢(qīng) 2 氦(hài) 元素周期表正确金属汉字写法 第二周期元素:3 锂(lǐ) 4 铍(pí) 5 硼(péng) 6 碳tàn(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 第三周期元素:11 钠(nà) 12 镁(měi) 13 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氩(yà)

第四周期元素:19 钾(jiǎ) 20 钙(gài) 21 钪(kàng) 22 钛(tài) 23 钒(fán) 24 铬(gè) 25 锰(měng) 26 铁(tiě) 27 钴(gǔ) 28 镍(niè) 29 铜(tóng) 30 锌(xīn) 31 镓(jiā) 32 锗(zhě) 33 砷(shēn) 34 硒(xī) 35 溴(xiù) 36 氪(kè) 第五周期元素:37 铷(rú) 38 锶(sī) 39 钇(yǐ) 40 锆(gào) 41 铌(ní) 42 钼(mù) 43 锝(dé) 44 钌(liǎo) 45 铑(lǎo) 46 钯(bǎ) 47 银(yín) 48 镉(gé) 49 铟(yīn) 50 锡(xī) 51 锑(tī) 52 碲(dì) 53 碘(diǎn) 54 氙(xiān) 第六周期元素:55 铯(sè) 56 钡(bèi) 57 镧(lán) 58 铈(shì) 59 镨(pǔ) 60 钕(nǚ) 61 钷(pǒ) 62 钐(shān) 63 铕(yǒu) 64 钆(gá) 65 铽(tè) 66 镝(dī) 67 钬(huǒ) 68 铒(ěr) 69 铥(diū) 70 镱(yì) 71 镥(lǔ) 72 铪(hā) 73 钽(tǎn) 74 钨(wū) 75 铼(lái) 76 锇(é) 77 铱(yī) 78 铂(bó) 79 金(jīn) 80 汞(gǒng) 81 铊(tā) 82 铅(qiān) 83 铋(bì) 84 钋(pō) 85 砹(ài) 86 氡(dōng) 第七周期元素:87 钫(fāng) 88 镭(léi) 89 锕(ā) 90 钍(tǔ) 91 镤(pú) 92 铀(yóu) 93 镎(ná) 94 钚(bù) 95 镅(méi) 96 锔(jú) 97 锫(péi) 98 锎(kāi) 99 锿(āi) 100 镄(fèi) 101 钔(mén) 102 锘(nuò) 103 铹(láo) 104 鑪(lú) 105 ??(dù) 106 ??(xǐ) 107 ??(bō) 108 ??(hēi) 109 ?(mài) 110 鐽(dá) 111 錀(lún) 112 (仍未有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表格说明 周期表的编排显示出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在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即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目递增次序排列,并分为若干列和栏,在 同一行中的称为同一周期,根据量子力学,周期对应着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显示出该原子的已装填电子层数目。沿着周期表向下,周期的长度逐 渐上升,并按元素的电子排布划分出s区元素、p区元素、d区元素和f区元素。 而同一栏中的则称为同一族,同一族的元素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印刷的周期表中,会列出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而很多亦会附有以下的资料,以元素X为例: A:质量数(Mass number) ,即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质子加中子)的粒子数目。 Z:原子序数,即是质子的数目。由于它是固定的,一般不会标示出来。 e:净电荷,正负号写在数字后面。 n:原子数目,元素在非单原子状态(分子或化合物)时的数目。 除此之外,部份较高级的周期表更会列出元素的电子排布、电负性和价电子数目。 外围电子层排布(括号指可能的电子层排布) 1 H 1s1 2 He 1s2 3 Li 2s1 4 Be 2s2 5 B 2s2 2p1 6 C 2s2 2p2 7 N 2s2 2p3 8 O2s2 2p4 9 F 2s2 2p5 10 Ne 2s2 2p6 11 Na 3s1 12 Mg 3s2 13 Al 3s2 3p1 14 Si 3s2 3p2 15 P 3s2 3p3 16 S 3s2 3p4 17 Cl 3s2 3p5 18 Ar 3s2 3p6 19 K 4s1 20 Ca 4s2 21 Sc 3d1 4s2 22 Ti 3d2 4s2 23 V 3d3 4s2 24 Cr 3d5 4s1 25 Mn 3d5 4s2 26 Fe 3d6 4s2 27 Co 3d7 4s2 28 Ni 3d8 4s2 29 Cu 3d10 4s1 30 Zn 3d10 4s2 31 Ga 4s2 4p1

高考化学 卤族元素知识精讲

第三章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一节卤素 【知识网络】 1.分清氯水、溴水的成分,反应时的作用和褪色的原理。 氯水中正因为存在可逆反应Cl2+H2O HCl+HClO,使其成分复杂且随着条件的改变,平衡发生移动,使成分发生动态的变化。当外加不同的反应物时,要正确判断是何种成分参与了反应。氯水中的HClO能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反之,也有许多物质能使氯水、溴水褪色,发生的变化可属物理变化(如萃取),也可属化学变化,如歧化法(加碱液)、还原法(如Mg、SO2等)、加成法(加不饱和的有机物)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虽然发生化学变化,但仍生成有色物,如Br2与Fe或KI反应。 2.区分清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仪器、操作以及适用范围与其他物质分离方法不同。 萃取和分液是物质分离的众多方法之一。每一种方法适用于一定的前提。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而萃取是根据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有很大差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一般萃取和分液结合使用。其中萃取剂的合理选择、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与过滤或蒸馏等分离方法的明确区分等是此类命题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命题以选择何种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后呈何现象、上下层如何分离等形式出现。解题关键是抓住适宜萃取剂的条件、液体是否分层及分层后上下层位置的决定因素。分液操作时注意“先下后上、下流上倒”的顺序。为确保液体顺利流出,一定要打开上部塞子或使瓶塞与瓶颈处的小孔或小槽对齐,与大气相通。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生成物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非金属知识规律总结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知识规律总结 【高考导航】 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除H外,非金属元素均在“阶梯线”的右上方。共有16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包括稀有气体元素6种。 2、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均在主族(零族)。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变价。 3、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B除外)。 4、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半径小(稀有元素除外)。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试题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 1、单质跟H2化合难易程度(反应条件,剧烈程度,反应热的大小,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如BrCl中,Cl为-1价,Br为+1价,说明非金属性Cl>Br。 4、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非金属单质的氧化能力,进而比较非金属性。 需要指出的是,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与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例如氮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当强,可是它的单质N2化学性质却不很活泼。单质的化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原子结构,而且取决于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1、单质: (1)结构: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非金属单质的成键有明显的规律性。若它处在第N 族,每个原子可提供8-N个价电子去和8-N个同种原子形成8-N个共价单键,可简称8-N规则;(H遵循2-N规则)。如ⅦA族单质:x-x;H的共价数为1,H-H,第ⅥA族的S、Se、Te共价单键数为8-6=2,第ⅤA族的P、As共价单键数8-5=3。但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单质中N2、O2形成多键。 (2)熔沸点与聚集态。它们可以分为三类: ①小分子物质。如:H2、O2、N2、Cl2等,通常为气体,固体为分子晶体。 ②多原子分子物质。如P4、S8、As4等,通常为液态或固态。均为分子晶体,但熔、沸点因范德华力较大而比①高,Br2、I2也属此类,一般易挥发或升华。 ③原子晶体类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和硼等,是非金属单质中高熔点“三角区”,通常为难挥发的固体。 (3)导电性:非金属一般属于非导体,金属是良导体,而锗、硅、砷、硒等属于半导体。但半导体与导体不同之处是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化学活性及反应: ③非金属一般为成酸元素,难以与稀酸反应。固体非金属能被氧化性酸氧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 1.氯气 (1)分子式Cl2电子式结构式Cl—Cl (2)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1:2)。 (3)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Cu+Cl2=CuCl2(棕黄色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工业上制HCl), H2+Cl2=2HCl(爆炸) ③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HCIO是一种弱酸(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进行漂白、消毒杀菌等,在光照下易分解:2HClO=2HCl+O2↑ ④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用于吸收多余Cl2) 2Cl2+2Ca(OH)2=CaCl2+Ca(ClO)2漂白粉(混合物)+2H2O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易失效变质: 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⑤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Cl2+2Br –=2Cl–+Br2Cl2+H2S=2HCl+S↓ (4)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业制法 2NaCl+2H2O=2NaOH+H2↑+Cl2↑ 2NaCl(熔融)=2Na+Cl2↑ 2.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性质的通性及递变性 ①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ⅦA族 ②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同点:电子层数不同 ③主要性质的相似性: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主要化合价为?l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④主要性质的递变性。(从F到I)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及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F2>Cl2>Br2>I2;与H2化合生成HX的反应由易至难,且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即稳定性HF>HCl>HBr>HI;最高价氧化物的承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卤离的还原性增强,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的元素置换出来。单质的颜色变深,熔沸点升高。 (2)卤素及其化合物特性归纳 ①Cl2、Br2、I2与水反应类型相同,可用通式X2+H2O=HX+HXO,而F2特殊F2+2H2O=4HF+O2,由此得出它们与碱反应Cl2、Br2、I2相同,F2不同。 ②F2、Cl2、Br2与Fe作用得+3价铁,而I2+Fe=FeI2。 ③Cl–、Br –、I–跟AgNO3分别产生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而AgF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试题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5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N :14 O :16 :23 :108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2分) 1、Co 60 27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Co 6027原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60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27 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3、硼有两种同位素B 10 5和B 115,硼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10.8,则对硼元素中B 105的 质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20% B 、略大于20% C 、略小于20% D 、80% 4、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 A 族的氢元素,也可放在Ⅶ 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 、 B 、H 3 C 、 D 、H 2O 2 5、某元素A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氧占60%,且A 的原子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则A 的元素符号为 A 、C B 、 C 、S D 、P 6、某元素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2n -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 元素的化合 价为 A 、5n -12 B 、3n -12 C 、3n -6 D 、n -10 7、有X 、Y 、Z 、W 四种主族元素,已知阳离子X 、Y 和阴离子Z 、W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并且离子半径X>Y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Z>W 。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A 、X>Y>Z>W B 、Y>X>Z>W

新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1L HNO 3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若HNO 3和H 2SO 4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H 2SO 4)+c(HNO 3)═1.0mol?L ﹣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 A .1.0mol B .0.8mol C .0.72mol D .0.6mol 【答案】D 【详解】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但是可以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硫酸存在条件下硝酸根可以全部被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3Cu+2NO 3﹣+8H +=3Cu 2++2NO↑+4H 2O ,NO 3﹣和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恰好反应,溶解的Cu 最多。 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硝酸的物质的量为ymol ,则:x+y =1,y :(2x+y)=1:4,联立解得:x =0.6,y =0.4。 设参加反应的铜的最大物质的量是z ,则: 3Cu+2NO 3﹣+8H +=3Cu 2++2NO↑+4H 2O 3 2 z 0.4mol 3:2=z :0.4mol 解得:z =0.6mol 故选:D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反应为:Al 3++ 2SO 2- 4+ 2Ba 2++ 4OH -= 2BaSO 4↓+ AlO - 2+ 2H 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2H ++FeS=H 2S↑+Fe 2+ C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 2:Ca 2++2ClO -+SO 2+H 2O=CaSO 3↓+2HClO D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 3=3Fe 3++NO↑+3H 2O 【答案】A 【详解】 A .Ba(OH)2足量,故明矾KAl(SO 4)2·12H 2O 完全反应,其中Al 3+与OH -反应生成-2AlO ,即①3+--22Al +4OH = AlO +2H O ,2- 4SO 与Ba 2+反应,②2-2+44SO +Ba = BaSO ↓,由于Al 3+、2-4SO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2,则总反应为①+②×2,即 3+2-2+--4 422Al +2SO +2Ba +4OH = 2BaSO +AlO +2H O ↓,A 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 中亚铁氧化为Fe 3+,-2价硫氧化为S 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 2,B 错误; C .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 2氧化为2- 4SO ,自身被还原为Cl -,C 错误; D .磁性氧化铁为Fe 3O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 3O 4不能拆,D 错误;

高考化学复习教学案:卤族元素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 【考纲要求】 1.卤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特性和递变规律。 2以.卤素知识为载体,判断“拟卤素”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即信息迁移题。 3.综合考查.卤素单质的制备、收集、性质、保存与其它物质反应等实验题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相似性 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 2.卤素都是活泼的,具有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卤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卤化氢为气体,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4.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 二.特性 1.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采用水封法。 2.I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AgI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HClO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HClO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2、HF均腐蚀玻璃。AgF易溶与水。 5.F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2+ 2H2O = 4HF + O2【例题解析】 [例1]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F2与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 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2

A.H2B.HF C.O2D.OF2 解题思路:。 易错点:。 [例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3n— + 6I—+ 6H+=R—+3I2+3H2O (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解题思路:。 易错点:。 【考题再现】 1.(上海高考题)向NaBr、NaI、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Na2SO4B.NaCl 、NaBr、Na2SO4 C.NaCl 、Na2SO4、I2D.NaCl 、NaI、Na2SO4 思维方法:。 展望高考: 2.(江苏综合)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mol/L B.0.0018 mol/L C.0.075mol/L D.0.08 mol/L 思维方法:。 展望高考: 【针对训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