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 .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 .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解析:选A。《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它的风格是写实的,不是浪漫主义的,也不是辞藻华丽的,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故只有A是正确的。

2. 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受楚国文化影响极深。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踌躇满志,

纵情放歌。结合所学“楚辞”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解析:选B。楚辞的特点是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不是四言体,并且采用了大量的语气

词“兮”。

3.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

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

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 .汉朝

B .唐朝

C.宋朝 D .明朝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特征的理解能力。题干中“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平民所接受,宋朝时期,随着平民阶层发展壮大,出现了平民较为容易接受的通俗艺术。

4. 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

础是()

A .士人群体的形成

B .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 .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解析:选B。词的特点是可以传唱,属于市井通俗文话,因此其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阶层的壮大。

5.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_______ 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

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

高峰。”上述材料画线处应填入的是()

A .李煜

B .柳永

C.苏轼 D .辛弃疾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晚唐五代“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选C项。李煜、柳永属于婉约派词人,辛

弃疾生活在苏轼之后。

6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这些作品都是()

A ?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B ?明末异端思潮的载体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

D ?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

解析:选A。明清小说是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作品,A项正确;明末异端思潮指李贽的思想,“四大奇书”与之关系不大,排除B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没有正面刻画商人形象,排除C项;此四部小说皆为长篇小说,排除D项。

7.《红楼梦》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原因是()

A ?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B ?揭露科举制的腐败与封建纲常的沦丧

C.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

D .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解析:选C。《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把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A指的是《水浒传》,B说的是《儒林外史》,D只突出了《红楼梦》的思想性。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 .③①②④

解析:选A。①是楚辞,②是唐诗,③是元曲,④是宋词。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上、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

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

代代表性文体。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方面回答。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

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第⑷问,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的通俗

化,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

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

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⑶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40)

请思考:导致中国古代小说流变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外部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与时代的发展特点紧密相关,反映或揭露当时的政治现实。

内部原因:小说自身的发展。如受说唱文学影响、其他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的融合和渗透等。

二、自我测评(教材P40)

1?简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色,分析这些特色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提示:先秦时期,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采用四言体形式。在南方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一一楚辞,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汉代赋极其盛行,作品多围绕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作,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写法注重词藻,手法夸张,有文字堆砌、形式呆板的缺点。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边塞诗风格豪放,田园诗清新自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名垂千古。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社会变革,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

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广受民众欢迎。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

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2?概述明清小说的特色,指出这些特色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

提示:明清小说的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受歧视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

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1)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

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2)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

力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