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汇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汇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汇报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汇报

智能建造专业群建设情况汇报

一、专业群基本情况

1. 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构建共享资源平台。

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群是2017年12月通过验收的山东省第一批品牌专业群,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4个专业。智能建造专业群在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群的基础上,以央财支持的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山东省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为核心专业,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加入了建筑设计专业,专业群5个专业均属于土木建筑大类,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装配化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EPC项目管理、一体化装饰装修,覆盖了建筑产业的主要领域。根据装配式建筑典型工作任务,构件了以Bim员、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员、绘图员、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劳务员、机械员、预算员、吊装工、灌浆工、预埋工等13个贯穿于从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到构件生产、装配施工全产业链的典型工作岗位链,形成了具有鲜明新型建筑工业化特色的高职专业群。专业群内各专业基础课的设定基本一致,构建了职业岗位通用能力平台课程,制定了装配式建筑方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整个专业群在教学资源、实训资源、校企合作资源、师资力量、课程资源、招生就业资源等方面的“共建、共管、共享”,优化整合各项资源,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整个专业群内的专业协调发展。

2.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省是建筑大省。2011年,滕州市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中国建筑之乡”,2017年,被山东省确定为第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近年来,学院通过内部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做强做精土建类专业。学院坚持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适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新形势下建设行业全寿命周期的产业链对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重点发展适应智能建造的土建大类专业,在原山东省品牌专业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内涵建设,不断优化建设目标、群内专业和课程体系,形成了适应新型建造方式的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5个专业组成的装配式建筑方向智能建造专业群,覆盖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领域。

专业对接产业,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学院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人才培养分会理事单位、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山东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枣庄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单位。学院智能建造专业群积极融入现代化建筑产业,致力于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培养全产业链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建设基础深厚,项目可行性强。

(1)夯实教师队伍,保障教学水平。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专业群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4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0%。学院为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每年选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强工程实践经验,积极参加各级专业建设及教学能力培训。聘请山东天元建设集团、山东万斯达集团等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学院外聘教师,充分实现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相互嵌入。

(2)优化育人环境,保障人才培养。根据典型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加强培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建设专业群相关专业的真实情境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将鲁班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化人,传承鲁班文化,培养当代鲁班。学院先后投资800万,建成土木建筑工程类实训室22个,包括建筑CAD、木结构实训基地、建筑仿真模拟实训室、BIM5D实训室等,基本能够满足专业群5个专业1600余名学生实训和对社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3)深度校企融合,服务鲁南经济。学院注重校企融合发展,2008年起陆续与山东天元建设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共建“鲁班学院”、“天元班”等实体学院、班级12个,目前正与山东天元建设集团对接,共建天元学院,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与山东万斯达集团等32个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共建装配式建筑教学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与企业员工相互嵌入,不断优化实训资源,共建实训基地。

4. 创新特色发展,提升国内影响力。

(1)以山东省品牌专业群为基础,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为载体,以省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群是山东省第一批立项建设的品牌专业群,2017年12月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学院积极响应山东省号召,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主动迎接“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机遇,先后3次召开全院调度会,印发《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2018-2020)》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18-2020年课程建设方案》等文件,积极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筑工程系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先进,2016年起建筑类各专业分别开设装配式建筑方向,经过专家多轮论证确定组建智能建造专业群,为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以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为载体,为新旧动能转换、建筑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装配式建筑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于2018年被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根据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大力弘扬鲁班工匠精神,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具有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工匠精神的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鲁南经济带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与实施计划

1.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鲁南经济带是山东省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之一,加快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是山东省展开"一体两翼"总体战略布局,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专业群是鲁南地区唯一培养装配式建筑专门人才的专业群,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打好鲁西南脱贫攻坚战,迎接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人力和智力。

建立“五个一”标准的高水平专业群(即一批深度合作大型知名建筑企业,一支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流的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一套与建筑行业紧密对接的课程体系,一流的技术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两年建设,把智能建造专业群建设成为与周边地区新型建筑工业化互动良好、校

企合作模式成熟、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专业建设辐射全国、引领带动作用显著、社会服务功能强大的高水平专业群。

2. 构建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以能力增进为主线,制定专业建设标准,科学构建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建立社会需求调研和课程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实现专业链与装配式建筑产业(企业)岗位链对接。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专业群内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课程设置从职业需求出发,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教学达成以职业岗位标准为目标,以行业规范为参照,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质量诊断,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

3. 专业链对接岗位链,构建“三段递进,两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经过深入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筑企业等单位调研,走访了全国23个省市的142家单位,形成了1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梳理出对应装配式建筑的典型工作岗位13个,在原山东省品牌专业群的基础上重构了智能建造专业群,对应新型建筑工业化形式下的13个贯穿于从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到构件生产、装配施工全产业链的典型工作岗位。

专业群对接岗位

建立健全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两位一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增进为主线,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引入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形成以典型工程项目为主体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虚拟仿真、实操训练、实境育人”等教学手段,运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训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适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课程组织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毕业生三证获取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2%以上。

探索实行“1+1+X”毕业证书制度,第一个“1”是指学历证书,第二个“1”是指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发放的顶岗实习合格证,“X”指至少取得一项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容与步骤

4.完善教师团队,提升产学研用能力

以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打造“工程型”教学团队,培养“工匠型”专业教师。在建筑工程技术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下,推进专业群中支撑专业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依据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和专业群教师结构,在2年内将本专业群建成一支能够引领智能建造专业群发展,具有高水平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工程型”教学团队。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每个专业至少聘请1名行业或企业专家任专业带头人,形成由专业群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双师、兼职教师组成的“梭形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核心稳定师资人数在80人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聘任100名左右企业技术骨干或技能大师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60%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与步骤

5.加强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教学有序运行

建设集灌浆、构件吊装、构件生产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建成较完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实习实训体系。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深入合作,大力加强专门化、开放性、有特色的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习实训技术装配水平,面向学校、社会、企业提供实训、培训和技术服务。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实训体系建设,开展“校中厂”,“厂中校”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校企联合创建实境化、开放式、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场所,在校内建设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6.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全面合作

目前,智能建造专业群产学合作企业总数达到146个,校外实习基地122个,与合作企业在合作招生、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共建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职工培训、挂职锻炼等各领域展开了深度的合作。学院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人才培养分会理事单位、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山东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枣庄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与山东天元建设集团等知名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山东万斯达集团成立了“鲁班学院”,与海天装饰合作校企招生,计划与山东天元建设集团共同成立“天元学院”。下一步,学院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占领装配式建筑研究高地,制定智能建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牵头制订各专业装配式建筑方向教学标准,出版系列教材8种,申报教师培训国培、省培项目,研制学生技能大赛项目、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实训项目,与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共同开发行业培训课程。

7. 增强服务能力,助力建筑产业现代化升级

依托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发挥在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的作用,持续建设装配式建筑教学平台,建设装配式建筑公共实训基地,为兄弟院校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教师。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职业资格和各种培训、认定和考证服务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