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上)

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上)

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上)
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上)

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⒈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两条相交直线 B. 线段

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

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 ⒉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⒊ 已知: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DE ⊥AB ,F 为AC 上一点,且∠DFA=1000

,则 ( ) A.DE>DF B.DE

⒋如图,△ABC 中,DE 垂直平分AC ,与AC 交于E ,与BC 交于D ,∠C=150

, ∠BAD=600

,则 △ABC 是__________三角形.

⒌ 如图,△ABC 中,∠C=900

,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且∠BAD :∠CAD=3:1,则∠B =_______.

⒍ 如图,分别作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结P 1P 2, 分别交OA 、OB 于点M 、N ,若P 1P 2=5cm ,则△PMN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

⒎ 如图,己知AB=AC ,DE 垂直平分AB 交AC 、AB 于D 、E 两点,若AB=12cm ,BC=10cm, ∠A=49o,求△BCE 的周长和∠EBC 的度数.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D

C

D

E A

B

B

⒏ 已知:如图,△ABC 中,BC 边中垂线ED 交BC 于E ,交BA 延长线于D ,过C 作CF ⊥BD 于F ,交DE 于G ,DF=21BC ,试说明∠FCB=2

1

∠B

一、探究活动

如图,直线a,b,c 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供选择的地址有几处?如何选?

c

b a

B

C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练习及答案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趣题导学] 如图1.4-1,初二(1)班与初二(2)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M、N两处参加劳动,现要在道路AB、AC的交叉区域内设一个茶水供应点P,使P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且使PM=PN,你能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并简要说明理由吗? 图1.4-1 图1.4-2 解答:P点如图1.4-2所示,作∠BAC的角平分线AD,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EF,AD 与EF交于点P,因为AD平分∠BAC,所以点P到两条道路AB、AC的距离相等,又因为点P在线段MN的中垂线上,所以PM=PN。 [双基锤炼]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两条相交直线 B. 线段 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 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 2、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有下列图形:(1)两个点;(2)一条线段;(3)一个角;(4)一个长方形;(5)两条相交直线;(6)两条平行线。其中轴对称图形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已知:在△ABC中,AD为∠BAC的角平分线上,DE⊥AB,F为AC上一点,且∠DFA=1000,则() A.DE>DF B.DE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练习及答案

E D C A B M N F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同步练习题 【基础达标】 1.选择题: ⑴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C.全等三角形一定能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D.角是关于它的平分线对称的图形 ⑵下列图形中,是. 轴对称图形的为 ( ) ⑶下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2.填空题: ⑴观察右上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为________,它有_____条对称轴. ⑵如右下图,△ABC 与△AED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B=2cm ,∠C=95°,则AE= ,∠D= 度. ⑶坐标平面内,点A 和B 关于x 轴对称,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3cm ,则点B 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 3.下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试着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4.如图,△ABC 与△ADE 关于直线MN 对称.BC 与DE 的交点F 在直线MN 上. ⑴指出两个三角形中的对称点; ⑵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⑶图中还有对称的三角形吗? 5.如图,把一张纸片对折后,用笔尖在纸上扎出图⑶所示的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你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D C A B E D C A B E D C A B 【能力巩固】 6.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同步训练2◇ 【基础达标】 1.选择题: ⑴在锐角△ABC 内一点P 满足PA=PB=PC ,则点P 是△ABC(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⑵△ABC 中,AC >BC ,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交于点D ,已知AC=5,BC=4,则△BCD 的周长是( ) A.9 B.8 C.7 D.6 ⑶平面内到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A 、B 、C 的距离相等的点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填空题: ⑴如右图,△ABC 中,AB=AC=14cm ,D 是AB 的中点,DE ⊥AB 于D 交AC 于E ,△EBC 的周长是24cm ,则BC=_________. ⑵互不平行的两条线段AB 、B A ''关于直线l 对称,AB 和B A ''所在直线交于点P ,下面结论:①AB=B A '';②点P 在直线l 上;③若点A 、A '是对称点,则l 垂直平分线段A A ';④若点B 、B '是对称点,则PB=B P ',其中正确的有 (只填序号). 3.△ABC 中,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求证: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4.如图,直线AD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求证:∠ABD=∠ACD. 5.如图,△ABC 中∠ACB=90°,AD 平分∠BAC ,DE ⊥AB 于E ,求证:直线AD 是CE 的垂 直平分线.

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

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证明相关结论,做到每一步有根有据;3.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应用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证明点在角平分线上. 教学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且“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定理能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例2 已知:△ABC的两内角∠ABC、∠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的角平分线上. 分析:要证明点P在∠A的角平分线上,根据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只要点P到∠A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过点P做两边的垂线段PD、PE,证出PD=PE,而要证PD=PE,因为点P是∠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点P到∠ABC、∠ACB两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只要做出BC边上的垂线段PF,就可得PD=PF,PE=PF,从而PD=PE,所以得证.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你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例3 已知:如图2-28,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为E、F.求证:AD垂直平分EF. 分析:要证AD垂直平分EF, 只要证:,. 已知∠BAD=∠CAD,DE⊥AB,DF⊥AC, 只要证, 只要证. ……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解完题后,说说你的发现,提出你的问题. 练习:课本P56练习. 学生发现:三角形两外角的角平分线与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可能提出“三角形三个外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否相交于一点的问题”. 布置作业 课本P58-59习题2.4,分析第9、10、11题的思路,任选2题写出过程.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Q(3,2),请在x轴和y轴上分别找到M点和N点,使四边形PQMN周长最小. (1)作出M点和N点. (2)求出M点和N点的坐标. 2.如图2,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Q+AQ=AB+BP. 图2 3.已知:如图3,AD是∠BAC的平分线,∠B=∠EAC,EF⊥AD于F. 求证:EF平分∠AEB. 图3 4.已知:如图4,在ΔABC中,CE是角平分线,EG∥BC,交AC边于F,交∠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于G,探究线段EF与F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4 5.如图5,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请按以下步骤画图并回答.(1)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点E,∠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任作一线段交AM于点D,交BN于点C.观察线段DE、CE,有什么发现请证明你的猜想. (3)试猜想AD,BC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

图5 6.已知:如图7-11,ΔABC中,AB=AC,∠A=100°,BE平分∠B交AC于E.(1)求证:BC=AE+BE; (2)探究:若∠A=108°,那么BC等于哪两条线段长的和呢试证明之. 图5 7.如图6,已知Δ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接DE 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接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求证:AF=BD. 图6 8.已知:如图7,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D∥AB,BC=6cm,∠BAD=30°,∠B=90°.求CD的长______. 图7 9.(1)如图8,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AEB的大小; 图8 (2)如图9,△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着点O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图9

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4)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证明相关结论,做到每一步有根有据; 3.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应用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证明点在角平分线上. 教学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且“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定理能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例2 已知:△ABC的两内角∠ABC、∠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的角平分线上. 分析:要证明点P在∠A的角平分线上,根据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只要点P到∠A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过点P做两边的垂线段PD、PE,证出PD=PE,而要证PD=PE,因为点P是∠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点P到∠ABC、∠ACB两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只要做出BC边上的垂线段PF,就可得PD=PF,PE=PF,从而PD=PE,所以得证.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你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例3 已知:如图2-28,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 AC,垂足为E、F.求证:AD垂直平分EF.

分析:要证AD垂直平分EF, 只要证:,. 已知∠BAD=∠CAD,DE⊥AB,DF AC, 只要证, 只要证. ……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解完题后,说说你的发现,提出你的问题. 练习:课本P56练习. 学生发现:三角形两外角的角平分线与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可能提出“三角形三个外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否相交于一点的问题”. 布置作业 课本P58-59习题2.4,分析第9、10、11题的思路,任选2题写出过程.

八年级数学——线段和角的轴对称性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知识要点]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尺规作图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 [点睛例题] 例1.如图,C是∠AOB内一点,C1、C2分别是点C关于OA、OB的对称点,若C1、C2的连线交OA于D,交OB于E,C1C2=4.5cm,则△CDE的周长为() A.4.5cmB.6.5cmC.5.5cmD.无法求 例2.如图,在△ABC中,点O是∠ABC的平分线与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OB=OCB.OD=OFC.OA=OB=OCD.BD=DC 例3.如图,A、B、C是新建的三个居民小区,我们已经在到三个小区距离相等的地方修建了一所学校,现规划修建居民小区D,其要求是: (1)到学校的距离与其它小区到学校的距离一样; (2)控制人口密度,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试确定居民小区D的位置. [点睛习题] 1、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 = 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 A.13 B.14C.15D.16 2、已知,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 那么点P是否在∠BAC的平分线上?为什么?

3、下列说法:(1)若直线PE是线段AB的中垂线,则EA=EB,PA=PB;(2)若EA=EB,PA=PB,则直线PE垂直平分线段AB;(3)若PA=PB,则点P必是线段AB的中垂线上的点;(4)若AE=BE,则经过点E的直线垂直平分线AB,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4、已知,如图,△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那么点P是否在∠BAC的平分线上?为什么? 5.如图,△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____°。 6.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平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江汉区八上期中)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汉阳八上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则点B的坐标是。 轴对称图形的作法: 作点的轴对称图形作线段的轴对称图形作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一:轴对称图形性质 【知识梳理】找轴对称图形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为格点三角形,在图中最多能画出个格点三角形与△ABC成轴对称。 C A B 例2.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与△ABC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顶点格线交点的三角形)共有()个 A.5 B.6 C.7 D.8

A C B 【课堂练习】 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B、C、D,以其中一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2.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ABC为一个格点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一个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则最多可以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 A.4 个 B. 5个 C.6个 D.7个 3.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5对折两次后,再挖去一个小圆孔,那么展开后的图形应为() A. B. C. D.

4.(粮道街中学八上期中)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4),B(-3,3),C(-2,1), 直线m上每个点的横坐标都为1, (1)请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ABC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的△A′B′C′; (2)写出坐标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3)点M(a,b)是△ABC上任意一点,则M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求角度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 例1.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轴对称图形,量得∠B=20°则∠E=()° 例2.如图,五边形ABCDE是关于直线FC的轴对称图形,若∠A=130°,∠B=110°,则∠BCD= ____度。 例3.(东湖高新八上期中15)如图:△ABC中,AB=AC, ∠BAC=54°∠BAC 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0,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

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教案

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 主备:陈秀珍审核:陈曼玉日期:2012-8-31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的点的集合;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值的点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 1.同学们用纸片做过纸箭和纸飞机吗?说说你的方法. 2.试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AOB纸片,折一只以点 头的纸箭,再展开纸箭,观察折痕,你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探究、展示 活动一画角、折纸,探索角的轴对称性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1.(1)画∠AOB,折纸使OA、OB重合, 折痕与∠AOB有什么关系?.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P,作PD⊥OA,PE⊥OB, 垂足为D、E,那么PD与PE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 2.在上面第二个结论中,有两个条件 (1)OC是∠AOB的平分线; (2)点P在OC上,PD⊥OA,PE⊥OB.两者缺一不可. 结论是:PD=PE, 3.讨论: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那么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反过来, 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得出结论: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例题:(投影展示) 三.巩固练习 1.练习:P25 1、2 2.P25 习题4、5 3.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且PM⊥OA于M, PN垂直OB于N,且PM=2cm时,则PN=__________cm.4.如图,在△ABC中,∠ABC和∠BA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OD⊥BC,OE⊥AC,OF⊥AB,垂足分别为D、E、F. (1)OD与OF相等吗?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3)OD与OE相等吗?为什么? (4)OC平分∠ACB吗?为什么? 5.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 (1)若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2)若BD:DC=3: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 是. 理由: 6.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供选择的地址有几处?如何选?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预习指导 教学反思: B O A F E D C B A c b a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单元练习

第二章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A.8 B.6 C.4 D.2 2.(2016?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A.15 B.30 C.45 D.60 3.(2016?德州)如图,在△ABC中,∠B=55°,∠C=3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 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 的度数为() A.65° B.60° C.55° D.45° 4.如图,已知点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OA,M是OP的中点,DM=4cm,如果点C是OB上一个动点,则PC的最小值为() A.2 B.2C.4 D.4 5.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 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 若CD=AC,∠A=50°,则∠ACB的度数为()

A.90° B.95° C.100°D.105° 6.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垂直平分线,射线m平分∠ABC,l与m相交于P点.若∠A=60°,∠ACP=24°,则∠ABP等于() A.24° B.30° C.32° D.42° 7.如图,△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D,已知AC=5cm,△ADC 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 A.7cm B.10cm C.12cm D.22cm 8.三角形ABC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为AE、BF、CG,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ABC的内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三边距离相等 ②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③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位于三角形的内部 ④三角形的任一内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A.1个B.2个C.3个D.4个 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A.11 B.5.5 C.7 D.3.5 10.如图所示,点P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A=6,则点P到点C的距离为PC满足() A.PC<6 B.PC=6 C.PC>6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 (2016?西宁)如图,OP平分∠AOB,∠AOP=15°,PC∥OA,PD⊥OA于点D,PC=4,则PD=______. 12.(2016?遵义)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_____ _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难题经典题(有难度)

第10题 一、 选择题 1.已知两条互不平行的线段AB 和A ′B ′关于直线1对称,AB 和A ′B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下面四个结论:①AB=A ′B ′;②点P 在直线1上;③若A 、A ′是对应点,?则直线1垂直平分线段AA ′;④若B 、B ′是对应点,则PB=PB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2.将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 )拼成一个四边形,其中轴对称图形的四边形有多少个( ) A 、1 B 、2 C 、3 D 、4 3.如图所示,有A 、B 、C 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 A.在AC 、BC 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在AC 、BC 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在AC 、BC 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在A 、B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B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C 全等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D 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我们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5.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 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 .40° B .50° C .60° D .30°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A .100° B .100°或40° C .40° D .80° 7.已知:在△ABC 中,AB=AC ,O 为不同于A 的一点,且OB=OC ,则直线AO 与底边BC 的关系为( ) A .平行 B.AO 垂直且平分BC C.斜交 D.AO 垂直但不平分BC 8.如图,在方格纸中有四个图形<1>、<2>、<3>、<4>,其中面积相等的图形是( ) A . <1>和<2> B . <2>和<3> C . <2>和<4> D . <1>和<4> 轴对称作图题专练 1、如图,已知点M 、N 和∠AOB ,求作一点P ,使P 到点M 、N 的距离相等,?且到∠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C B A

初中数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初中数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教学课题:§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一)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4 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教学准备 《数学学与练》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探索活动: 活动一对折线段 问题1: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2: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授 结论: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投影) 例题:例1P21(投影) 这是一道文字描述的几何说理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容易理解,但不易叙述,因此要做一定的分析,如: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能画出图形来表示吗?根据图形你能说明道理吗? 活动二用圆规找点 问题1:你能用圆规找出一点Q,使AQ=BQ吗?说出你的方法并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还能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点M吗? 问题2:观察点Q、M,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点你能找出多少个?它们在哪里? 结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活动三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按课本上的方法在书上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同位可画出不同位置的线段,相互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加注名人名言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专题练习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例1.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D ,垂足为E ,若∠A=30°,CD=3. (1)求∠BDC 的度数. (2)求AC 的长度. 举一反三:如图,△ABC 中,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D 、E ,垂足分别是M 、N . (1)若△ADE 的周长是10,求BC 的长; (2)若∠BAC=100゜,求∠DAE 的度数. 例2.如图,已知∠AOB 及点C 、D ,求作一点P ,使PC=PD ,并且使点P 到OA 、OB 的距离相等。 例3.如图,AD 平分∠BAC ,EF 垂直平分AD 交BC 的延长线于F ,连接AF .求证:∠B=∠CAF · C B O A · D

举一反三:已知△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BAF=∠ACF . 【课堂巩固】 1.在△ABC 中,AB=BC ,BD 平分∠AB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D 平分AC B 、AD ⊥BD C 、AD 垂直平分BC , D 、BD 垂直平分AC 2.如图,在△ABC 中,∠C = 90°,AD 平分∠BAC ,且CD = 5,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3.如图:在△ABC 中,∠C=90°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F 在AC 上,BD=DF ; 说明:(1)CF=EB . (2)AB=AF+2EB . 4.如图,DE ⊥AB 于E ,DF ⊥AC 于F ,若BD=CD 、BE=CF . (1)求证:AD 平分∠BAC ; (2)直接写出AB+AC 与AE 之间的等量关系 C B A D

最新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轴对称 【知识脉络】 【基础知识】 Ⅰ.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 联系: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Ⅱ. 作轴对称图形 1.作轴对称图形 (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Ⅲ.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八上 1.4 线段、角是轴对称性(1)

1.4 线段、角是轴对称性(1)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 1、线段、角的轴对称的性质的掌握;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性质的掌握; 3、角平分线的作法、性质的掌握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如图,A ,B ,C 三点表示三个村庄,为了解决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计划建一所小学,要使学校到三所村庄的距离相等.请你当一回设计师,在图中确定学校的位置,你能办到吗?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会轻易的解决这个问题 新授: 1、让学生准备一张薄纸,在这薄张上任意画一条线段AB ,折纸,使两端点重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动手和讨论得到结论: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2练习:如图,直线l ⊥AB ,垂足为C ,CA =CB ,点M 在l 上,那么 . 你还能 得出一个更一般的结论吗? 结论: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A B C

例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外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思考题:如图1,已知线段AB,你能否利用圆规找一点Q,使点Q到A、B的距离相等,观察点Q是否在直线l上? 老师巡视,给予个别辅导最后给出肯定答案: 即: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在总结上一题的基础上,老师给出作图过程和作图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掌握用尺规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如果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那么,若点P在l上,则PA=PB;若QA==QB,则点Q在l上.由此,可得到: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二、例题示范: 例2、如图10.2.2,△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D.BE =6,求△BCE的周长. 图10.2.2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教案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角的折叠过程探索角的对称性,并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方法; 2、使学生会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实践探索的科学习惯;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预习指导】: 1、在一张薄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 ),折纸,使两边OA、OB重合,你发现折痕与∠ AOB有什么关系? 结论: 2、在∠AOB的内部任意取折痕上的一点P,分别画点P到OA和OB的垂线段PC和PD,再 沿原折痕重新折叠,由此你能发现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 结论: 几何符号:∵ ∴ 3、反之,如果一个角内一点具备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的位置有何特征?结论: 几何符号:∵ ∴ 【典题选讲】: 例1、任意画∠O,在∠O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过点A画OA的垂线,过点B画OB的垂线,设两条垂线相交于点P,点O在∠APB的平分线上吗?为什么? P B A 例2、已知:如图,在ΔABC中.O是∠B、∠C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那么点O在∠A的平分线上吗?为什么? F

【学习体会】: 【课堂练习】: 1、 画一画:已知∠AOB 和C 、D 两点,请在图中标出一点E ,使得点E 到OA 、OB 的距离相等,而且E 点到C 、D 的距离也相等. 2、 已知:在ΔABC 中,D 是BC 上一点,DF ⊥AB 于E,DE ⊥AC 于F,且DE=DF. 线段AD 与EF 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已知:在∠ABC 中,D 是∠ABC 平分线上一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DE=DF. 试判断∠BED 与∠BFD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编写者:李晓红) O B A C D · · A C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 (测试内容: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班别座号姓名成绩 说明:1.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未注明精确度的计算问题不得米取近似计算,建议根据题型特点把握好 使用计算器的时机. 2 .本试卷满分100分,在90分钟内完成.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3 ?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__________ 个,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 ___________ 条. 4?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4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5.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上的高,则/ BAD = _________________ A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边三 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在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是“780903”,则这串数字是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图,AB = AC,/ 1=Z 2, BD = 3cm,那么BC 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 c m. 9.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条中线交于点O.则图中除厶ABC还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等腰三角形. 10.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图中全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知识讲解 责编:陆海霞 【学习目标】 1.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会画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及实际问题. 2. 理解角平分线的画法,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运用角的平分线 的性质解决问题. (2)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若PE⊥AD于点E, 角平分线的画法 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典型例题】 类型一、线段的轴对称性 1、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E,D两点,EC=4,△ABC的周长为23,则△ABD的周长为() A.13 B.15 C.17 D.19 【变式】(2015?黄岛区校级模拟)某旅游景区内有一块三角形绿地ABC,如图所示,现要在道路AB的边缘上建一个休息点M,使它到A,C两个点的距离相等.在图中确定休息点M的位置. 2、如图所示,如果将军从马棚M出发,先赶到河OA上的某一位置P,再马上赶到河OB上的某一位置Q, 然后立即返回校场N.请为将军重新设计一条路线(即选择点P和Q),使得总路程MP+PQ+QN最短. 【变式】如图所示,将军希望从马棚M出发,先赶到河OA上的某一位置P,再马上赶到河OB上的某一位置Q.请为将军设计一条路线(即选择点P和Q),使得总路程MP+PQ最短. 类型二、角的轴对称性 3、如图, △ABC中, ∠C = 90 , AC = BC, AD平分∠CAB, 交BC于D, DE⊥AB于E, 且AB=6cm, 则△DEB的周长为( ) A. 4cm B. 6cm C.10cm D. 以上都不对

初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轴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1.如图,我国主要银行的商标设计基本上都融入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下图中我国四大银行的商标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45o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为30o,一个内角为120o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顶角的平分线 C.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D.腰上的高 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角B.等边三角形 C.线段 D.不等边三角形 5.正五角星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1条B.2条C.5条 D.10条

6.下列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的是( ) A.平行四边形B.矩形 C.正方形D.菱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C.轴对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组成的 D.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8.如图,ΔABC和ΔA’B’C’关于直线对称,下列 结论中: ①ΔABC≌ΔA’B’C’; ②∠BAC’≌∠B’AC; ③l垂直平分CC’; 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l上,正确的有( ) A.4个B.3个 C.2个D.1个 9.如图,∠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 = 5cm,则ΔPMN的周长是( ) A. 3cm B. 4cmC. 5cm D. 6cm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A.3cm或5cm B.3cm或7cm C.3cm D.5cm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线段,(3)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4)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5)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而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言。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 (A )只有一条 (B )2条 (C )3条 (D )至少一条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两条相交直线 B. 线段 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 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 4、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 在△ABC 中,AB=AC ,BC=5cm ,作AB 的中垂线交另一腰AC 于D , 连结BD ,如果△BCD 的周长是17cm ,则腰长为( ) A 、12cm B 、6 cm C 、 7 cm D 、5 cm 6、如图,⊿ABC 中,BC =10,边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BE =7,⊿BCE 的周长为_____。 7、如图,A 、B 是安达公路边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某镇需在公路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这个公共汽车站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找出汽车站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8、点Q 在∠AOB 的平分线上,QA ⊥OA 于A ,QB ⊥OB 于B ,则AQ =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C =900,∠1=∠2,若BC =10,BD =6,则D 到边AB 的距离为_____。 10、如图,点P 在∠AOB 内,PM ⊥OA 于M ,PN ⊥OB 于N ,且PM =PN ,连结OP ,则OP 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且∠A =500,∠B /=700,那么∠C / =____。 1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对应角______。 1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连结__________的线段被_________垂直平分 14、如图,∠MON 内有一点P ,PP 1、PP 2分别被OM 、ON 垂直平分,P 1P 2与OM 、ON 分别交于点A 、B. 若P 1P 2=10厘米,则△PAB 的周长为( ) (A )6厘米 (B )8厘米 (C )10厘米 (D )12厘米 1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对称,其中A ,C 是对称点,则直线MN 与线段AC 的关系是__________. 17、画出△ABC 关于直线l 的轴对称图形△A `B `C ` 18、如图,己知AB=AC ,DE 垂直平分AB 交AC 、AB 于D 、E 两点,若AB=12cm ,BC=10cm,∠A=49o,求△BCE 的周长和∠EBC 的度数. 19、“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l 1、l 2和两个城镇A 、B (如图),准备建一个燃气控制中心站P ,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等距离,请你画出中心站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第6题 F E C B A 第7题B A 第9题 21D A B C 第10题P O N M B A E D A B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