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第三学期预防医学模拟题13

护理学第三学期预防医学模拟题13

护理学第三学期预防医学模拟题13
护理学第三学期预防医学模拟题13

预防医学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职业病: P463 3.均数抽样误差: P166 4.总体与样本: P147

5.数值变量:P149 6.病例对照研究:P278

7.传播途径: P405 8.普查:P282 9.氮平衡: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 病因 预防。P5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 听阈 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 S x 96.1±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P164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 %100?数可能发能发生某种现象数某种种现象实际发生的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 x S x 96.1± 范围内。P168 6. 究方法可分为 观察法 、 实验法 和 数理法 。P277

7. 报告传染病有三 类,共 35 种。P411

8. 钙丰富的食品有: 蛋黄、鱼、大豆、牛奶、野菜、野果 。P88

9.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 海产品和盐渍食品,如虾、蟹、贝、咸肉、咸菜和凉拌菜等 。

二、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P124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P464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P281

2.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P297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88

三、计算题

1.在上海郊区抽查100名男婴的出生体重,其均数为3.23(Kg ),标准差为0.47(Kg ),请计算:(1)郊区95%男婴出生体重的范围;(2)估计郊区男婴95%体重均数可信区间

解:(1)郊区95%男婴出生体重的范围 (163页表8-6)

3088.2~1512.447.096.123.3=?±

(2)估计郊区男婴95%体重均数可信区间。

()kg 137878.3~32212.309212.023.310047

.096.123.3=±=?± (166页公式9.2)

3.假定某研究发现,在300名冠心病患者中有200人有吸烟史,而在400名正常人中有150人有吸烟史,试问:(1)、该研究是什么研究方法?

(2)、试分析吸烟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解:

病例 正常 合计

有吸烟史 200(a ) 150(b ) 350(n 1)

无吸烟史 100(c ) 250(d ) 350(n 0)

300(m 1) 400(m 0) 700(N ) (1)研究方法是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2)统计学假设检验:(294页公式19.8)

()33.585035040030070010015025020022=?????-?=x

n=1 01.0≤p

计算吸烟与疾病的关联强度。(294)

333.3100150250200=??==bc ad OR

结论:吸烟与冠心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其发病比值比为3.333倍。

预防医学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 P29 2.矽肺: P43 3.总体与样本: P147

4.同质与变异: P147-148 5.抽样误差: P166 6.疫源地: P409

7.爆发:P23 8.试验的真实性:P320 9.食物中毒:P92

二、填空

1.环境中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所产生的危害,称 蓄积 作用。P40

2.慢性职业性苯中毒主要引起机体 血液系统 损害为主。P43 3.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 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9%的样本均数在 []

x S x 58.2± 范围内。

4.用于描述一组同质变量值变异度大小的指标是: 方差与标准差 。P159

5.四格表中四个格子里的基本数字都是 实际频数 。P191

6.现况调查中常用抽样方法有 单纯隨样抽样 , 系统抽样调 , 分层抽样 , 整群抽样 , 多级抽样 。P283-284

7.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 海产品和盐渍食品 。P94

8.含钙丰富的食品有: 蛋黄、鱼、大豆、牛奶、野菜、野果 。P88

三、问答题

1.第一、二、三级预防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P5

2.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是什么? P464

3.简述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联系的标准(要求适当解释)。P343

4.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P307

四、计算题

1.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1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是否相同?

答:小样本:可用192页:(公式11.11或公式11.12)校正公式

剂量类型 14天后死亡情况 合计 死亡 尚存活

第一种剂量 14 11 25

第二种剂量 5 12 18

合计 19 24 43

计算用(11.12公式):()()()()332.21825241943243511131422

22=??????? ??-?-?==++++??? ??--χd b d c c b b a n n bc ad 结论:二种剂量使用14天后的死亡比率之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应增加试验次数或样本容量,再进行试验。

2.以往上海郊区男婴出生体重均数为3.0(Kg ),现某医生在上海郊区又抽查了100名男婴出生体重,得均数为3.23(Kg ),标准差为0.47(Kg ),问现在出生的男婴体重是否比以前更重了?

答:用166页公式(9.3):8936.4047.023.0100

47.00.323.3==-=-=-=n S x S x t x μμ 991=-=n v ()8936.4364.210001.0<=t 01.0

结论:现在出生男婴体重是比以前更重了。

3.某地有学龄前儿童10000人,现拟调查该地儿童蛔虫感染率,据以往资料,该地儿童蛔虫感染率约30%,定α=0.05,容许误差d =0.1P ,如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含量至少应有多少人? P284

解: 公式(18.1)p g n *400= 或查表(18-1), 9333

.07.0*400≈=n (人) 查表结果930人,结论:进行抽样调查至少应有930人。

预防医学模拟题3

一、名词解释

1.矽肺:P43 2.环境污染:P29 3.第二级预防: P5

1.职业病: P463 2.均数抽样误差: P166 3.患病率:P15

4.传染源:P402 5.筛检: P318 6.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 P63

二、填空

1.第三级预防又称 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预防。P5

2.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远期危害作用是: 致畸 、 致癌 和 致突变 作用。

3.常用于描述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P166

4.分析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有 横断面分析 和 出生队列分析 。P18

5.队列研究的类型有 前瞻性研究 , 历史性研究 , 双向性研究 。P301

6.体质指数BMI = 体重(kg )/身高(m )2 。P74

7.含钙丰富的食品有: 蛋黄、鱼、大豆、牛奶、野菜、野果 。P88

二、问答题

1.简述职业病的特点。P464

2.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是什么? P464

3.试述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研究目的。P301

4.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有哪些? P408

四、计算题

1.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1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是否相同?

同模拟卷2

2.以往上海郊区男婴出生体重均数为3.0(Kg ),现某医生在上海郊区又抽查了100名男婴出生体重,得均数为3.23(Kg ),标准差为0.47(Kg ),问现在出生的男婴体重是否比以前更重了?

同模拟卷2

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资料显示,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96‰,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07‰,全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请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解释结果。

解: 717.13%07.0%96.0=÷=RR

说明吸烟患肺癌死亡的比例是非吸烟者的13.714倍,吸烟与患肺癌死亡关系密切,吸烟使患病死亡危险增加。

特异危险度=0.96%-0.07%=0.89%,说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年死亡率多0.89%

预防医学模拟题 4

一、名词解释

1.化学性窒息气体: P43 2.公共卫生措施: P7 3.同质与变异: P147-148

4.总体与样本: P147 5.均数的抽样误差: P166 6.流行病学:P277

二、填空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生活方式 、 环境 、 卫生服务 和生物遗传因素 。P3

2. 进行两样本的 U 检验时,要求两样本: 均满足正态近似条件 。P170

3.两组数据作均数差别的显著性t 检验时,除要求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外,还要求: 所对应的总体方

差齐同 。P170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为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影响因素为

和 。P404

5.含钙丰富的食品有: 蛋黄、鱼、大豆、牛奶及其制品、野菜、野果 。P88

6.蛋白质生物价 = 蛋白蛋净利用率 。P63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什么? P40

2.试述队列研究中常用的关联强度测量指标及其含义。P305

3.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88

四、计算题

2.某医院用内科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80例,治愈63例,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9例,治愈31例,问内科疗法对两类溃疡病的治愈结果差别有无显著意义?

治愈例数 未愈 合计

治胃溃疡 63 17 80

十二指肠溃疡 31 68 99

94 85 179

可用191页公式(11.7)或公式(11.8)或192页(11.10)

现用公式(11.10) ()926.39998085941793117686322=?????-?=x n=1 (公式11.9)

答:内科疗法对两类溃疡的治愈结果差别有非常显著的统计意义。(01.0

3.在一项糖尿病的筛检试验中,获得资料如下表,试对该试验的真实性做出结论。

表1 糖尿病的筛检试验

糖尿病人 非糖尿病人 合计

阳性 65 263 328

阴性 5 247 352

合计 70 510 580

解:

阳性 阴性 合计

糖尿病人 65 5 70

非糖尿病人 263 247 510

328 252 580

现用公式(11.10) ()7.4251070252325580

26352476522=?????-?=x n=1

01.0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新入职护士试卷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铺床时移开床旁桌、床尾椅的距离分别是() A.15cm,15cm B.30cm,15cm C.20cm,15cm D.15cm,20cm E.20cm,20cm 2.不符合节力原则的铺床方法是() A.按铺床顺序放置用物 B.护士身体靠近床边 C.上身保持一定弯度 D.两腿分开稍屈膝 E.使用肘部力量 3.符合患者要求的休养环境是() A.中暑患者,室温保持在4℃左右 B.儿科病室,室温宜在22℃左右 C.产休室,应保暖不宜开窗 D.破伤风患者,室内光线应明亮 E.气管切开患者,室内相对湿度为40% 4.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做到“四轻”,是为了给患者() A.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创造安静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D.创造安全的环境 E.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患者初次住院,护士做入院指导不妥的一项是() A作息时间B.规章制度C.指导用药和诊断D.指导患者适应角色 E.指导正确留取常规标本 6.用平车运送输液患者最重要的是() A.上坡头在前 B.下坡头在后 C.做好穿刺处的固定,防针头脱出 D.使患者躺卧在平车中间 E.不可用车撞门 7.陈太太,76岁。在门诊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出冷汗,四肢冰冷,呼吸急促。门诊护士应() A.态度和蔼,劝其耐心等候 B.让患者平卧候诊 C.安排提前就诊 D.给予镇痛剂 E.请医生加快诊疗 8.杨某,孕9个月,宫口已开,急诊入院,住院处护士应首先做的护理工作是() A.办理入院手续 B.进行卫生处置 C.用平车送入产科 D.通知住院医师 E.立即给孕妇吸氧 9.膀胱镜检查应取的体位是() A.膝胸位 B.仰卧位 C.截石位 D.侧卧位 E.头高足低位 10.患者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是() A.主动卧位 B.被动卧位 C.被迫卧位 D.稳定性卧位 E.不稳定性卧位 11.用于限制病人下肢活动的约束方法是() A.约束手腕 B.约束肩部 C.约束膝部 D.约束踝部 E.固定一侧肢体 12.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取的卧位是() A.去枕平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头低足高位 D.半坐卧位 E.平卧位 13.采取中凹卧位时,应给予?() A.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B.头胸抬高20-30°,下肢抬高20-30 C.头胸抬高30-40°,下肢抬高40-50°

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周礼?天官》所记载医事制度中,除医师外还兼有护理职能的专职人员是() A .士 B .府 C .史 D .徒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 A .《皇帝内经》 B .《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 D .《伤寒杂病论》 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A .《皇帝内经》 B .《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 D .《伤寒杂病论》 4.创造“五禽戏”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葛洪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是() A .《肘后备急方》 B .《刘涓子鬼遗方》C.《千金方》 D .《外台秘要》 6.关于古代医家说法错误的是() A .“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孙思邈。 B .扁鹊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 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C.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 D .李杲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 7.《瘟病条辨》的作者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C.叶天士 D .陈耕道 8.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于() A . 1979 年 B . 1984 年 C . 1993 年 D . 1995 年 9.首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护士职业考试是在() A .1994 年 B .1995 年 C .1996 年 D .1997 年 1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出自()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C.《养生延命录》 D .《饮膳正要》 1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过喜”会出现() A .气上 B .气缓 C .气消 D .气乱 12.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葛洪 13.阐述病源学的专著是() A .《皇帝内经》 B .《肘后备急方》 C .《诸病源候论》 D .《伤寒杂病论》 14 《皇帝内经》成书于() A 夏至春秋时期 B 战国至东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五代时期 15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 A 夏至春秋时期 B 战国至东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五代时期 16 关于《脾胃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当保持清静,精神愉快 B 宜常服淡渗利尿之方药 C 不宜吃酸、咸、苦、辛 等食物 D 切忌大喜大悲等情志剧烈变化 17 《瘟疫论》的作者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 C 叶天士 D 陈耕道

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环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广义的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应包括社会因素 2.职业病: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3.均数抽样误差: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为均数抽样误差。 4.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5.数值变量: 6.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患有或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普查:在特定时间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听阈)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x +-1.96S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数/可能发生某种想象得数*100% )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同3题)范围内。 6.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7.报告传染病有三类,共 35 种。 8.钙丰富的食品有:乳制品,豆类,芝麻,核桃,海带。 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和海渍产品:鱼虾蟹贝咸肉咸菜凉拌菜等。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诱发癌症③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工业噪声②交通噪声③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护理学基础试题三

《护理学基础》模拟测试题 一、案例分析题:对所给的事例进行分析,然后在空白处写出答案。 (1).患者男性,22岁,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了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低血压,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并且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请问此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急救处理?原因是什么? 如何预防? 二、单项选择题 (1)急性胃出血时呕吐物的颜色呈 A. 鲜红色 B. 咖啡色 C. 黄绿色 D. 暗灰色 E. 暗红色 (2)易氧化和遇光变质,需装在有色密封瓶中保存的药物是 A. 糖衣片 B. 苯巴比妥 C. 地西泮 D. 氨茶碱 E. 甲氧氯普胺 (3)为了保证患者有适当的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 A. 1m B. 0.9m米 C. 0.8m D. 0.6m E. 0.5m (4)以下属于人的物理环境的是 A. 人的心血管功能 B. 人的家庭状况 C. 人的皮肤状况 D. 城市交通状况 E. 人的社会习惯 (5)住院患者李某,男性,67岁,患者需要使用拐杖帮助活动,该患者的情况属于躯体活动能力的 A. 0度

B. 1度 C. 2度 D. 3度 E. 4度 (6)下列不属于标本采集原则的是 A. 随时观察 B. 充分准备 C. 严格查对 D. 定时送检 E. 正确采集 (7)跌伤属于 A. 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 D. 化学性损伤 E. 生物性损伤 (8)王先生运动时不慎扭伤踝关节,立即来院就诊,体检发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确定没有骨折,请问:护士指导患者48小时后的处理方法是 A. 可局部热敷20分钟 B. 可局部冷敷20分钟 C. 增加局部活动量 D. 每天先热敷10分钟再冷敷10分钟 E. 每天先冷敷10分钟再热敷10分钟 (9)处于被动体位的是 A. 心包积液患者 B. 心力衰竭患者 C. 昏迷患者 D. 支气管哮喘患者 E. 胸膜炎患者 (10)患者女性,50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不恰当的是以下哪项 A. 合理饮食 B. 定期复查 C. 随身携带保健盒(内有硝酸甘油等药) D. 自觉戒烟 E. 于心肌梗死后第4周可进行步行锻炼 (11)缩窄性心包炎表现为 A. 间歇脉 B. 奇脉 C. 丝脉 D. 洪脉 E. 水冲脉 (12)腹泻患者应选择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汇编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冰冻血浆溶化的方法是 A.置于环境中自然融化 B.置于热水袋上加热融化 C.置于37℃温水中融化 D.置于微波炉加热融化 E.置于低温箱逐渐融化 2.腰椎穿刺后患者去枕仰卧的目的是 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B.防止脑水肿 C.减轻头晕头痛 D.预防颅内压减低引起头痛 E.防止昏迷 3.需要禁食高蛋白饮食的患者是 A.急性扁桃体炎 B.胃溃疡 C.糖尿病 D.肝性脑病 E.结肠癌 4.下列食物中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海带 B.蘑菇 C.动物肝 D.奶类 E.瘦肉 5.以下关于化学消毒剂使用的叙述中,不准正确的是 A.精密仪器宜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 B.苯扎溴铵不能与肥皂合用 C.环氧乙烷应置于无火源、阴凉处,最好存入冰箱中 D.碘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不宜用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E.过氧化氢溶液可除陈旧血迹 6.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摄碘试验检查前应禁食含碘食物的时间为 A.3天 B.4-6天 C.1-2周 D.3-4周 E.7-60天 7.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A.侧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仰卧屈膝位 D.膝胸卧位 E.截石位 8.在护理评估的资料整理中,以下属于客观资料的是 A.常有入睡困难 B.经常便秘 C.体温39.1℃ D.持续腹痛3小时 E.进食后感觉恶心 9.支气管扩张患者大咯血发生窒息时的心理反应是 A.震惊 B.焦虑 C.恐惧 D.抑郁 E.愤怒 10.下列以昆虫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是 A.肺结核 B.流行性腮腺炎 C.猩红热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禽流感 11.热水坐浴疗法的适应证不包括 A.痔手术后 B.肛门有伤口 C.外阴肿大 D.肛门周围炎症 E.女性月经期 12.护士在铺床时,不符合节力原则的是 A.使用肘部力量,动作平稳 B.备齐物品,计划周全 C.按使用顺序放置物品 D.上身保持一定弯度 E.铺床时尽量靠近床边 13.肺结核大咯血窒息患者,护士采取的最关键的抢救措施是 A.立即给予心电监护 B.立即吸氧 C.立即输液

《预防医学》试题库完整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5.预防工作可分为、、、、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 2.预防医学 3.secondary prevention 4.整体健康 5.健康促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中医护理学基础综合测试题(五)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来源: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1)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铺床时移开床旁桌、床尾椅的距离分别是() A.15cm,15cm B.30cm,15cm C.20cm,15cm D.15cm,20cm E.20cm,20cm 2.不符合节力原则的铺床方法是() A.按铺床顺序放置用物 B.护士身体靠近床边 C.上身保持一定弯度 D.两腿分开稍屈膝 E.使用肘部力量 3.符合患者要求的休养环境是() A.中暑患者,室温保持在4℃左右 B.儿科病室,室温宜在22℃左右 C.产休室,应保暖不宜开窗 D.破伤风患者,室内光线应明亮 E.气管切开患者,室内相对湿度为40% 4.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做到“四轻”,是为了给患者() A.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创造安静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D.创造安全的环境 E.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患者初次住院,护士做入院指导不妥的一项是() A.作息时间 B.规章制度 C.指导用药和诊断 D.指导患者适应角色 E.指导正确留取常规标本

6.用平车运送输液患者最重要的是() A.上坡头在前 B.下坡头在后 C.做好穿刺处的固定,防针头脱出 D.使患者躺卧在平车中间 E.不可用车撞门 7.陈太太,76岁。在门诊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出冷汗,四肢冰冷,呼吸急促。门诊护士应() A.态度和蔼,劝其耐心等候 B.让患者平卧候诊 C.安排提前就诊 D.给予镇痛剂 E.请医生加快诊疗 8.杨某,孕9个月,宫口已开,急诊入院,住院处护士应首先做的护理工作是() A.办理入院手续 B.进行卫生处置 C.用平车送入产科 D.通知住院医师 E.立即给孕妇吸氧 9.膀胱镜检查应取的体位是() A.膝胸位 B.仰卧位 C.截石位 D.侧卧位 E.头高足低位 10.患者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是() A.主动卧位 B.被动卧位 C.被迫卧位 D.稳定性卧位 E.不稳定性卧位

口腔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药物牙膏必须具有? A.不干扰氟防龋作用 B.长期应用不影响或破坏口腔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C.不产生抗药性?D.不使酵母菌落过度生长或外源性微生物殖居于口腔内?E.具有以上各个方面【答案】E? 2.不属于口腔健康促进范围的是 A.调整自来水含氟浓度 B.推广使用窝沟封闭 C.给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处理?D.控制含糖食品的食用次数?E.开展有指导的口腔卫生措施并提供合格的口腔保健用品 【答案】C? 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教育的定义是 A.其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 B.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C.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的一切?D.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E.定义包括上面4点 【答案】E 4.饮酒主要增加口腔哪个部位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A.颊部 B.舌及口底? C.硬腭?D.软腭?E.牙龈?【答案】B? 5.饮酒加吸烟可使口腔癌危险性增加 A.1倍? B.1.5倍?C.2.5倍? D.3.5倍?E.4.5倍 【答案】C? 6.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时简化软垢指数记为? A.0? B.1 C.2 D.3?E.0.5 【答案】B?7.成人牙刷全长为(mm)?A.120~130 B.140~150?C.155~160 D.160~180? E.180~200 8.某市调查学生患牙龈炎情况,已知以前调查结果患病率为50%,要求抽样误差为10%,需要 【答案】D? 调查的人数为 A.100人 B.200人? C.400人 9.妊娠期口腔健康检查的重点是? A.面龋 D.600人? E.800人?【答案】C? B.邻面龋?C.牙龈炎 D.牙周炎? E.楔形缺损?【答案】C 10.用0.2%NaF溶液含漱防龋,应用的频率应该是? A.每天一次 B.隔天一次 C.每隔三天一次 D.每周一次 E.每月一次?【答案】D?11.口腔癌最好发部位是? A.唇?B.牙龈 C.口底 D.腭 E.舌?【答案】E?12.属口腔健康教育方法中双向信息交流的是?A.个别交谈?B.组织小型讨论会?C.借助大众传播渠道? D.组织社区活动? E.以上均是?【答案】A?13.酸蚀应用的最合适的磷酸浓度是 A.10%~20%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 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C 2. 口渴而不多饮,兼见身热不扬,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变化 正确答案: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护理学基础多项选择题(153道题)附答案

《护理学基础》模拟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 (1)活动受限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 低血压 B. 静脉血栓 C. 原发性高血压 D. 直立性低血压 E. 肺栓塞 (2)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的溶液为 A. 1%~2%盐水 B. 等渗盐水 C. 0.1%~0.2%肥皂水 D. 10%~20%肥皂水 E. 等渗糖盐水 (3)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包括 A.感觉障碍 B. 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C.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 D. 性别 E. 诊疗方法 (4)长期卧床患者常可诱发的并发症有 A. 肾结石 B. 压疮 C. 肺淤血 D. 坠积性肺炎 E. 静脉血栓 (5)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的是: A. 动作要轻,防止碰伤黏膜 B. 昏迷患者应夹紧棉球 C. 如有活动义齿应先取下 D. 昏迷患者义齿应浸泡于漱口液中 E. 传染患者应注意隔离 (6)关于通风效果正确的是 A. 通风面积大通风效果好 B. 室内外温度差小通风效果好 C. 室内外温度差大通风效果好 D. 室外气流速度快通风效果好 E. 室外气流速度慢通风效果好 (7)测腋温时发现体温不升,可能由于 A. 病情变化 B. 体温计失灵 C. 腋下汗液未擦干

D. 测量时间少于10min E. 测量时未夹紧体温计 (8)下列因素哪些会成为患者的不安全因素 A. 化学药品放置不当 B. 医务人员人际关系紧张 C. 地面有积水 D. 石膏固定过松 E. 规章制度的约束 (9)过敏性休克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症状包括 A. 呼吸道阻塞症状 B. 循环衰竭症状 C.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 皮肤过敏反应症状 E. 消化系统症状 (10)端坐位适于下列的哪些患者 A. 心力衰竭 B. 心包积液 C. 腹腔手术的患者 D. 休克 E. 盆腔手术 (11)禁止使用冷疗法的部位是 A. 枕后、耳郭 B. 心前区、腹部 C. 腋窝 D. 腹股沟、颈外侧 E. 足底、阴囊 (12)戴无菌手套时应注意的是 A. 戴手套前将手洗净擦干 B. 核对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 戴手套时,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D. 取滑石粉包,将粉末抹在手上后,滑石粉包放回手套袋内 E. 发现手套有破洞,立即更换 (13)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的标准是 A. 较粗、较直 B. 避开关节 C. 弹性好 D. 避开静脉瓣处 E. 无脂肪肌肉处 (14)以下哪些食物可促进睡眠 A. 浓茶 B. 豆类 C. 牛奶 D. 肉类 E. 咖啡

预防医学2模拟题

[模拟] 预防医学2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食品污染可引致的健康危害不包括 A.传染病、寄生虫病 B.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C.致癌、致畸、致突变 D.食物中毒 E.原有的疾病复发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题: 长期吸入矽尘、石棉尘引起的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 A.局部刺激作用 B.全身中毒作用 C.致肺组织纤维化作用 D.变态反应 E.致癌作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3题: 下列哪种营养素不能由蔬菜瓜果作为主要供给来源 A.纤维素 B.维生素 C.无机盐 D.微量元素 E.氨基酸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4题: 卫生学研究的主要环境包括

A.空气、水和土壤 B.空气、水、食物和土壤 C.生活环境、生产环境 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废弃物的污染 B.工业"三废"的污染 C.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噪声和废气污染 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E.自然灾害的污染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6题: 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糖类 B.薯类 C.粮谷类 D.蔬菜 E.肉、奶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职业病预防应以 A.一级预防为主 B.二级预防为主 C.三级预防为主 D.二、三级预防为主 E.一、二级预防为主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8题: 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物是 A.氮氧化物 B.碳氢化物 C.烃类化物 D.烟尘和二氧化碳 E.多环芳烃化合物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9题: 下列哪项不是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 A.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B.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语言障碍 C.颈肌无力,头下垂 D.病死率不高,但愈后有后遗症 E.唾液分泌减少,咀嚼困难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0题: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A.100个/m1 B.150个/m1 C.200个/ml D.250个/ml E.300个/ml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1题: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苯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 A.恶心、呕吐 B.头痛、头晕 C.失眠 D.乏力

2014年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2014年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 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 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 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 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 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4、热因热用: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但其实质热症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疗 护宜取温热。 5、同病异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护士执业考试-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护基试题

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护理程序 1. 有关“护理程序”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B .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C. 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 D.具有计划、决策与反馈的功能 E. 由评论、计划、实施评价四个步骤组成 2. 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是 A. 系统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应激理论 E.解决问题理论 3. 患者,女性, 40 岁,因夜间阵发呼吸性困难 5天入院,入院后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入院评估时发现患者呈“二尖瓣面容”,收集上述资料的方法属于 A.视觉观察法 B.触觉观察法 C.听觉观察法 D. 嗅觉观察法 E.味觉观察法 4. 患者,男性,50岁,患肝硬化3年,1h前呕血800ml,患者诉心慌乏力。体检:精神萎靡,皮肤干燥。体温 36.5 度,脉搏 120 次/分,呼吸 24 次/分,血压 80/60mmHg 。下列资料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A.皮肤干燥 B.心慌乏力 C.脉搏120次/分 D.呕血800ml E.体温36.5度

5. 患者,女性,因头痛头晕入院,护士为其评估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属于客观资料的是 A.头痛 B.咽部充血 C.头晕 D.睡眠不好,多梦 E.感到恶心 6. 患者 18 岁,因大叶性肺炎入院,护士收集的主要来源是 A.患者母亲 B.患者本人 C.患者的病历 D.文献资料 E.其他医护人员 7. 下列哪项病人资料可用触觉观察法收集 A.醉酒病态 B. 口唇发绀 C.肠鸣音亢进 D.腹肌压痛、反跳痛 E.呕吐物呈血性 8. 患者,女, 58 岁,因发热、咳嗽 3 天住院,入院后诊断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以下是护士收集到的病人资料,其中属于主管资料的是 A.体温39.5度 B.咳白色痰 C.急性病容 D.头痛3小时 E.呼吸20次/分 9. PES公式中的S代表的是 A.护理问题 B.病人既往史 C.症状和体征 D.护理措施 E.相关因素 10. 有危险的护理诊断书写格式常用 A. PES公式 B.PE公式 C.PS公式 D.P公式 E.ES公式 11.体温过高”这一护理诊断的必要依据是: A.皮肤潮红 B.呼吸频率增快 C.心动过速.

2020年《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 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 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 家、国际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 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 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 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 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 〝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 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 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 T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 F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 F)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 T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 T)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 F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T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 T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F )9.无病就是健康。 (F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 F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T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 1.预防医学的对象( 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中医护理学考试试卷

中医护理学考试试卷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医护理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科室:姓名:监考员:考试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石斛(枫斗)属( ) A.滋阴药 B.温阳药 C.益气药 D.补血药 2.阴阳的基本概念是() A.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B.表示事物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两种属性 C.宇宙间任何事物的两个类别 D.以上都是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着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景岳全书 D.外台秘要 4.紫暗舌常见主病下列哪项最不恰当?( ) A.阴虚证 B.气虚证 C.血虚证 D.血瘀证

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针刺异常情况?()。 A.留针 B.断针 C.滞针 D.晕针 6.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是() A.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 B.—种病理状态的表现 C.一种阴阳转化的表现 D.一种明阳消长的表现 7.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 ) A.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 B.汗出热退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外出 C.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降温 D.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8.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9. 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A.足阳明经 B.任脉 C.督脉 D.冲脉

10.大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1.虚证病人,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白自汗,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 A.阳虚证 B.阴虚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12.泪与何脏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脾 D.肾 13.以白天分阴阳,上午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14.灼痛多为() C A.气滞 B.血瘀 C.火热亢盛或阴虚火旺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基础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铺床时移开床旁桌、床尾椅的距离分别是( ) A.15cm,15cm B.30cm,15cm C.20cm,15cm D.15cm,20cm 2.不符合节力原则的铺床方法是( ) A.按铺床顺序放置用物 B.护士身体靠近床边 C.上身保持一定弯度 D.两腿分开稍屈膝 3.符合患者要求的休养环境是( ) A.中暑患者,室温保持在4℃左右 B.儿科病室,室温宜在22℃左右 C.产休室,应保暖不宜开窗 D.破伤风患者,室内光线应明亮 4.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做到“四轻”,是为了给患者( ) A.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创造安静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D.创造安全的环境 5.患者初次住院,护士做入院指导不妥的一项是( ) A.作息时间 B.规章制度 C.指导用药和诊断 D.指导患者适应角色 6.用平车运送输液患者最重要的是( ) A.上坡头在前 B.下坡头在后 C.做好穿刺处的固定,防针头脱出 D.使患者躺卧在平车中间 7.陈太太,76岁。在门诊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出冷汗,四肢冰冷,呼吸急促。门诊护士应( ) A.态度和蔼,劝其耐心等候 B.让患者平卧候诊 C.安排提前就诊 D.给予镇痛剂 8.杨某,孕9个月,宫口已开,急诊入院,住院处护士应首先做的护理工作是( ) 通知住院医师 D.用平车送入产科 C.进行卫生处置 B.办理入院手续A. 9.膀胱镜检查应取的体位是( ) A.膝胸位 B.仰卧位 C.截石位 D.侧卧位 10.患者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是( ) A.主动卧位 B.被动卧位 C.被迫卧位 D.稳定性卧位 11.用于限制病人下肢活动的约束方法是( ) A.约束手腕 B.约束肩部 C.约束膝部 D.约束踝部 12.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取的卧位是( ) A.去枕平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头低足高位 D.半坐卧位 13.采取中凹卧位时,应给予?( ) A.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B.头胸抬高20-30°,下肢抬高20-30° C.头胸抬高30-40°,下肢抬高40-50° D.头胸抬高40-50°,下肢抬高20-30° 14.有关疼痛病人护理措施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麻醉性止痛药用于难以控制的剧烈疼痛 B.药物性止痛方法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 C.非药物止痛方法应与药物止痛方法联合使用 D.给予药物止痛时,开始剂量宜小,以后逐渐加量,以免成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