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

第一编先秦两汉文学批评

引子:早期的文学批评观念

一、《诗经》中包含的文学观念

作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讽刺,二是为了抒怨,三是颂赞赠答。反映了早期的诗学和文学观念。

二、《易经》中所包含的文学观念

在《易经》《家人》卦的《象辞》中,有“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中有“言有序”两句,可视为我国古代有关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最早的理论要求。后世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论述一直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运行的。

三、《国语》《左传》中的文学观念

《国语》和《左传》两部书中,有“献诗讽谏说”和“观诗知政说”是汉代有关诗的美刺理论的萌芽。此外还有“三不朽”说。

首先,看《国语·周语》中的献诗讽谏说:

?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的话,都是献诗讽谏的内容。

其次,“观诗知政”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是从不同的音乐效果中听出政治的好坏。

再次,“三不朽”说见于《左传》襄二十四年穆叔之论:

三不朽说的意义在于它把立言作为一种不朽的事业,对后来曹丕的“经国之大业”有重要影响,中国后世文人重视写作,其根源也可溯源于此。

第一章孔子及儒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孔子的文学思想

一、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在内称“仁”,在外重视“礼”。内仁外礼,是孔子思想的全貌。仁是讲内心修养而成的有差别的泛爱之心,礼是讲从外部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由于周代的礼法大备,超越夏商两代,故而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的思想可约列为下列形式:仁内而礼外──质内而文外──善内而美外。但核心是仁,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有仁,如乐何??(《八佾》)

仁者爱人,它由家庭血缘关系为系,推及于社会。

二、孔子的诗论

孔子是古代传统诗论的奠基者,他把此前的一些诗论的萌芽系统化,理论化,基本完成了儒家诗论的基本构架,并以此对两千年诗歌批评产生影响。孔子诗论包括以下内容。

⒈功利主义的文学观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季氏》)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名。(《阳货》)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

另外《述而》篇有:?子行四教,文行忠信。?《礼记〃仲尼燕居》:?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综合而言,由以上孔子所言,其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a文学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高尚的地位。

b文学可以修身。

c文学可以用于政治及外交事务。

d文学可以兴观群怨。

e文学有善有恶。

⒉文质合一的文学形式论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由以上几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在这方面主张要文质合一,文质相符。

这一关于内容与形式的理论,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兹举数例:

陆机《文赋》:?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刘勰《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乃诗苑英华书》:?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⒊关于文学与道德,美与善的关系

在这个方面,孔子主张

a文德并重,文为先,但德为重;

b主张在善的基础上的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以上是说诗与礼乃通向道德的路径,先学文,学礼,而后进入道德境界。所以?子行四教:文、行、忠、信。?《先进》篇也说孔门分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章。?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以上很鲜明地表现出孔子是把仁等道德因素放在首位,而文却是登岸之筏,是行有余力的东西。但这也不是说孔子就完全否定诗文,相反他还是很看重诗文,只是他是把道当成第一位的,而把诗文当成第二位的。文德虽并重,但还是以德为先。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与文德相类,孔子主张在善的基础上的美,只有美而没有善为孔子所否定,只有善而没有美也不是最理想的。只有在善的基础上的美才是孔子所追求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4.重视中和的审美观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5.文学的功用说——兴观群怨(《论语》阳货篇)

“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引譬连类”;朱熹《集注》云:“感发志意”。

其中孔说未指明是属于创作还是属于鉴赏中的“引譬连类”,朱注说是感发志意,似是指鉴赏,与孔子本意相合。《论语》中的“兴”,实际上指的就是读者在鉴赏过程中的兴发作用。

“兴”有其历史背景,这就是春秋以来的赋诗言志,或说是断章赋诗的风气,春秋时期为了政治与外交的需要,人们的交际普遍采用赋诗言志的办法,而要赋诗言志,适应需要,就不能拘于原有的诗意,必须赋于诗更广泛的意思,这就需要兴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诗的作用。

“观”:观就是观察,指通过诗来观察认识社会;有时也指通过诗考见一个人的品性志崐向。

“群”:群乃交流思想,促进感情之谓。

“怨”:怨指得是对社会政治的怨刺和作者的牢骚不平,过去人们所说怨,主要指怨刺上政,这当然没错,但怨的范围应该还要再广泛一些,既包括了政治,也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公而产生的怨。

★ 6.小结:综上所述,孔子的文学批评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贡献:

A.孔子的功利主义文学观是前所未有的,它并对后来两千年的文学批评产生影响,在中国形成了一个非常优厚的传统。

B.孔子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倡导文质合一,先质后文的思想也是后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流思想。它比前此《易经》象辞中所说的“言有物”及“言有序”要具体和系统。

C.重视文学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一。

D.兴观群怨所论说的文学的功用比较全面,包括对读者的审美作用,对社会的认识作用,对人的交流团结作用,对泄导人情的作用。并且也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节孟子的文学批评

一、孟子思想

主性善;由孔子的仁爱发展到仁政

二、孟子的文艺思想

⒈知言养气说

指作者所应具有的内在的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他认为只要作者具有这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就会写出富有充沛文气的作品。

知言是指能正确地使用语言文辞,能分辨文辞的优劣好坏。而这又是建立在养气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知言养气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

2.以意逆志说

在文学批评史上,孟子是第一次提出有关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方法的理论家,“以意逆志”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它在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3.知人论世说

要正确颂诗读书,和古人交朋友,还须知人论世,联系古人的生平思想及时代环境。

第三节荀子、《易传》及楚辞中的文学观念

一、荀子思想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但荀子的思想中已不是纯粹的儒家思想,其中还有法家思想。因此他对孔孟的儒家思想是有继承,又有发展。

荀子的贡献有二:

一是他提出的征圣,宗经,明道的文学主张,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杨雄、刘勰;

二是他的《乐论》对战国以后儒家正统诗论产生极大影响。荀子《乐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树立了音乐——人心——社会治乱的模式。

二、《易传》的文学批评

1.“观物取象”说

“象”是模拟“物”而产生的,象在《易传》中虽然指的并不是艺术创作上的意象,只是符号之类的卦象,但指出象经过人主观加工的产物,却对后世“意象”的产生具有影响。(古代?意象?说的另一来源是老子的?象?,其中?大象无形?讲的是?形?和?象?关系;而《易传》讲的

是物和象的关系。)

2.“阳刚阴柔”说

这一说法后来被引入到文论中,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及作家的个性。

3.“通变”说

通变是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术语,指文学的沿革与发展。对后世文学史观有很大影响:其中一讲变,变就是变化发展;二讲通,通就是在变的基础上的继承;变和通就构成了事物发展的线索。后世文学史上的通变,也兼顾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指变革,讲发展。

三、《楚辞》

在楚辞中,也有若干的诗句透露出文学创作的观念。其中最主要的是情志合一论。作为作家诗人与纯粹的理论家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区别的。也与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楚辞作为南方文学,特别强调情,情志合一在楚辞中是很自然的。而中原文化里则表现出不同面目,也许由于汉人多继承楚文化的关系,在汉人的《毛诗大序》里,情志开始合一,一直到宋代这个局面才有所变化。

第二章老庄及道家的文艺观

老庄及道家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他们反对任何人为的东西,对文学艺术这类人文科学自然也在他们反对之列。但反对归反对,在老庄的著作中,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对中国古代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一、老子的生平与思想

二、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宏大音乐简单而质朴。

大象无形:实际上老子所说的象应更进一层,指人的想象所生成的图像。所谓无物之象,是比喻言之,并非真的象是无物之象,而是物形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所以才说是无形。崇尚简洁的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象诗中的讲求含蓄简洁,在有限的文字当中蕴含深厚的意蕴,就得力于老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在诗歌理论对唐人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宋人严羽的兴趣说;清人王士祯的神韵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它艺术形式象绘画、舞蹈、音乐、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中,老子及其后的庄子都以他们的理论产生影响。

第二节庄子的文艺观

庄子的思想很复杂,具体到文艺领域,他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崇尚自然,反对人力;主张无为,反对刻意。这种思想对他的文艺观产生重要影响。

一、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文艺观

庄子同老子一样,强调“天道自然无为”(《知北游》),提出“绝学”、“弃智”,认为人的知识与文化会破坏自然规律,妨碍人对道的体认。庄子这种极端的说法,是他的愤慨之言,其实他并不完全否定文艺。他所否定的是离开自然之道,人工痕迹浓厚的文艺,主张的是与道与自然合一的文艺,是具有天然趣味的文艺,是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文艺。

二、虚静与物化的创作论

在创作上,庄子强调虚静和物化的境界。他认为,作者要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创作心态上首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使心理调整到空灵,宁静,无知无欲,与物合一。这样就可以不假人力,直接地再现自然的原始状态,葆有“全美”。

“虚”字是说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要有先入为主的东西去妨碍自己的创作。至于庄子所说的坐忘、心斋、物化等,也可视作谬悠之说,主要把握它的基本精神。

三、“得意忘言”的批评论

四、小结

总之,老庄的道家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影响到后世含蓄、尚简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审美理想;

二、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创作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作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虚静的理论对后世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道家的文艺思想由于更多地涉及到艺术的内部规律,所以它有不少思想潜移默化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好尚。它与儒家文艺思想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两大集团,相互遏制,又相互补充,对于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干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章两汉儒家正统诗论的完成

汉代是一个独尊儒术的时代,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及五德始终说对孔孟的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使汉代的儒学成为不同于原始儒家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合一的官方哲学。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学术成为经学附庸,思想只能在官方许可的范围内运转。所以汉代的文学批评便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主流批评都以官方的说法为蓝本,只有个别杰出的人物能够突破这种限制。

第一节《礼记·乐记》中的文艺观

一、论音乐的产生

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感物,提出了物──心──声──音──乐的发生模式。其次它还注意到人的心理状态与音乐音调变化的关系。使人们意识到音乐的产生与作曲家受外物的感动有关。

二、论音乐的作用

这是文学批评史上首次明确地将音乐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认为音乐的风格与政治的隆污治乱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它还第一次提出了音乐可以移风易俗,具有教育功能。这也比先秦儒家只是把音乐当作一种培养人的素质的观点更为世俗化。

因此,先秦的儒家是以诗乐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到汉代的儒家则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了诗乐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使诗乐为政治和社会服务的提法合理化,理论化,这是儒家实用主义诗论成熟的标志。

三、论音乐的创作

由于《乐记》的作者认识到情的作用,所以在另一处专门论述了情与音乐的关系:

在先秦,情志虽没有强行被人分开,但当时的习惯用法是用志来表示志向思想等内容,而对情则没有更多的注意,这也与当时的人对诗乐是如何产生的没有给予关注有关。到了汉代,从《淮南子》开始,人们开始注意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所以影响到其他的著作如《乐记》、《毛诗大序》等,他们均采取情志合一的说法。

《礼记》除了《乐记》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诗论散见于其他篇章。其中影响较大者有

《经解》篇中的“温柔敦厚说”:

★第二节《毛诗大序》中的正统文学观

一、《诗大序》的作者问题

二、《诗大序》基本理论

《诗大序》虽然只是《诗经·关雎》前面的一段文字,但却可视为一篇相对独立的诗歌理论专论。其中所论及的诗歌创作、诗的功用、诗的风格等问题,对后世正统的诗歌理论产生过深远影响。

1.诗乐舞与情志的关系

作者在这里分析了诗乐舞三者与情感强弱的递进关系。在先秦文献中,谈诗的起源主要集中在“志”的方面,对情较少涉及,只有屈原赋中情志是合一的,但在当时不是主流思想。到了汉代,从《淮南子》开始,乃至于《乐记》,情志才开始统一,《大序》沿用了这一看法,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这种看法的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二来对魏晋时期的“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在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孔颖达《正义》说:

?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心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

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曰心;

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

2.关于诗的社会作用——讽谏说

先秦的儒家说诗一是集中在言志,但对言何种志未明言;二是集中在诗的专对之才上,偏重于诗的交际功能上。但到了《诗大序》,开始鲜明地提出了诗的讽谏说,所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对于加强诗的社会功能是起了作用的。

到了东汉郑玄,以将之发展成为“美刺说”:郑玄的美刺说,比讽谏说多了一个颂赞顺美的内容。对于讽谏说,应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它对揭露讽刺黑暗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过多地强调诗的讽谏,又会过于狭窄;所以要综合分析看待。

《大序》中还有一段文字不属于讽谏说,但也涉及了诗的社会作用。

一是“正得失”四句,说明诗的巨大功能;

二是增加了“经夫妇”五句,说明诗是先王用来净化社会空气、培养人的道德的教本。这种看法,当然也比孔子所说兴观群怨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作用要大。也由此说明诗在汉代的地位比先秦时期又有很大提高。

3.诗六义:其中比兴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和理论有深远影响。

4.小结

总之,《诗大序》与《乐记》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正统的实用主义文学批评,也在诗歌的一般理论上有所进步。概而言之,约有以下几点:

1.在诗的起源问题上提出了物感说;

2.在诗的社会功用上,提出了讽谏说;

3.在儒家中和的审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主文谲谏”的艺术方法,对于发展含蓄婉曲

的艺术风格有重要的贡献。

4.把艺术创作中的情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情志合一的提法有助于魏晋时期“缘情说”

的发展。

第三节王充的文学批评理论

一、提倡真实反对虚妄

由于王充突出地强调真实性,所以它对文学的夸张和语言的夸饰问题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表现在,他在理论上虽然对虚构夸张有正确的认识。

二、劝善惩恶为补世用

《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这是对先秦儒家实用观的极端发展,虽然这一提法有促进文学干预现实的作用,但又过于绝对。

三、文质统一内外相符

四、反对复古提倡独创

第四节汉代的其它文学批评

一、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见《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里,……”一段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对孔子“诗可以怨”的具体发明,说明历史上有名的著述都是心有郁积,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成为传世的佳作。这一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象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等一系列有关怨的诗论就受其影响。可参阅钱钟书《诗可以怨》一文。

二、汉代文人对楚辞的批评

楚辞,是汉代文学批评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从淮南王刘安开始,到司马迁、杨雄、班固、王逸等,都对楚辞进行过各不相同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汉人的部分文艺观。

汉代评楚辞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对楚辞在怨、在运用神话传说方面持肯定态度;一是对之持部分否定的态度。

持肯定态度的有淮南王刘安,他曾受武帝之命写《离骚传》,但未能流传下来,据班固《离骚序》,知刘安还写有一篇《离骚传序》,原文曾被班固引用,故得以流传。据班固所引的内容来看,刘安的这段一百多字的短文后被司马迁用在了《屈原列传》中。刘安在这段不长的文字中,对屈原的怨刺、人格乃至于艺术上比兴寄托的手法都予以肯定,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刘安之后的司马迁在本传中又在刘安评价的基础上又作了重要的发挥,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并对屈原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他还能结合其他一些遭遇坎坷的思想家和文人的命运,在《太史公自序》中概括为“发愤著书说”,使之成为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

对楚辞持否定意见的人多是对儒家传统习染很深的人,在他们的评价中,可以见到明显的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们也对屈原的人格景仰,但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作怪,他们又对楚辞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手法及屈原在作品中对楚王的怨愤持否定态度。这类评论家有司马迁稍后的杨雄、东汉的班固,他们均表现出了两面性。他们肯定的多是屈原的人格,否定的多是楚辞中屈原流露出的怨愤、“露才扬己”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的手法。说明人性与儒家道德观在他们内心引起的冲突是明显而深刻的。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曹丕与陆机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曹丕及其《典论·论文》

一、生平与思想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

二、★《典论·论文》所涉及的理论问题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

曹丕根据过去文学批评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以往批评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是:

A.贵远贱今,向声背实。

B.于自见,谓己为贤。

2.文气说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广有影响的“文气说”是从《典论·论文》开始的。但气的运用则有较长的历史。

曹丕的《论文》开始鲜明地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并用以分析作家不同的才情与作品的不同风格。

曹丕的“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与作家气质相通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曹丕的“文气”说不同于孟子的“养气说”,因为孟子的养气主要指的是道德内容;也与刘勰的“养气说”有区别,《风骨》、《养气》诸篇认为气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由养而致的,而曹丕的“文气”则是先天的,“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其后论文气较有名的有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有苏辙论文气“文者,气之所形。”(《上枢密韩太尉书》)是对韩愈说法的发展,认为文气合一。

3.文体论

共论述文体八种,诗赋外,多是应用文字。

提出文体的主张,主要是根据当时现实中一些公文的写作存在一些问题。象铭、诔两体,自汉以来,对传主的溢美之辞非常普遍,所以提出“实”字加以规范;书论之体重在说理,所以不能逞以华丽之辞,故提出“理”字加以规范。

文学批评史上人们较为重视曹丕提出的“诗赋欲丽”的主张,这诚然是文学批评的一个进步,因为此前人们对诗赋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的认识还是不明确的,如将《诗》列为经,对楚辞汉人除司马迁外,正统文人对其艳丽的辞采和运用神话传说持否定态度,对乐府也难入主流作家的视野;对赋虽然认识到它不同于经史子部,但社会中人对之还是视为小道,甚至它的一些文学辞采也被目为“竞侈宏丽”而受到指责。所以虽然自汉代以来文学创作日益表现出美词丽句的倾向,但在理论上是相对滞后的。在这个意义上,曹丕的“诗赋欲丽”就有了重大的意义。

4.文学价值论

一些文章本身具有政教功能,尤其诏策、奏表、盟誓、檄文、封禅文等,对国家军政大事相关,可以说是“经国之大业”,其他诸如子、史、集部也各有功用,诗赋的讽谏作用也被儒家所重视,李充《翰林论》赞应璩诗“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所以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是有根据的。

至于文章对于个人:“乃不朽之盛事”也为曹丕所重视。

这是自春秋时代的“三不朽”说的继续,是对扬雄以来所兴起的个人著述风气的发扬。

但文学的娱乐作用美感作用曹丕在《论文》中却没有提到。但从他写了不少诗赋,有提出“诗赋欲丽”的主张来看,起码他是不反对文学的娱乐和美感作用的,只不过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更多地考虑经国的问题而已。

在同期的作家中,应?《文质论》则肯定文学的娱乐美感作用,其后陆机则肯定文学的抒情作用。

第二节陆机和《文赋》

一、生平与思想

生于东吴名将之后,祖父陆逊为丞相,父抗为大司马。

二、★关于《文赋》

《文赋》中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在言意关系上,他主张言不尽意;在创作心理上,主张虚静;在陶炼文思时主张顺应自然天机。

《文赋》在后世很有影响,魏晋时期几个大家都不同程度受到陆机影响。

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说:“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倡论文心。”其中《神思篇》、《物色》篇都可以看出《文赋》的影响。

齐梁声律论亦源于陆机。四声八病。

萧统《文选序》的基本思想亦脱胎于陆机。?事出于沈思,义归乎藻翰。?

物感说对刘勰、钟嵘有影响。

缘情说对批评史的影响深远,屡被人提及。此外陆机关于构思、灵感、继承与革新、风格、文体、结构等方面的论述都对后世有影响。

此外,《文赋》作为美文,是后世重要的蒙学读物,许多选本均予以选录。

三、分段析论

1.小序乃全文之关键,论述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其中意乃构思中的“意”,说明全篇是讲构思的问题。

其研究的模式为:物——意——文

其要解决的问题是: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2.第一小段讲创作前的准备,论述学习古人和酝酿感情。学习古人是为了陶冶性情,增加知识,解决“文不逮意”的问题;但仅此还不够,还要解决感情的问题,感情是由感物而来,所以“遵四时”四句讲四时之感物。

陆机的感物说的多是自然物,其后钟嵘《诗品》才将社会物列入物感行列,刘勰《时序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也重视世情。

3.第二段主要讲创作灵感和艺术想象问题

论述了想象的两个阶段:

A.由“收视反听”到“心游万仞”,即先保持虚静状态,然后启动想象。从陆机描述的这个阶段看,他受到道家影响,即以无生有,当其无,有之用,这是想象的初始阶段,由收视反听到心游万仞。

B.当灵感来临之际,想象与外物产生密切的联系。在灵感阶段,想象具有以下的特征:

①不受时空限制;

②意与物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产生作品的“情”。

③新颖的文辞产生于灵感勃发之后,“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之衔钩。”四句。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陆机已经认识到了关于想象的这样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想象是由对外在事物的感触之后产生的;二是想象经历了由无到有的先期过程;三是想象是主客观互动的过程;四是想象具有超时空的特征;五是新颖的艺术语言必定是产生于灵感的后期。这样程度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4.第三段讲在结构上如何布置文辞及意与辞的主从关系

其中要点有三:⑴尽量使构思中的意象能够用文辞充分地表现出来;

⑵写作中出现或顺利,或艰涩的情况,要靠虚静的心态去促

使文思流利;

⑶在意与辞的关系上,以意为主。

5.第四段从意与辞两方面说明行文的乐趣。

值得重视的有两句:⑴“课虚无”句乃道家有形生于无形,有声生于无声之意;

⑵“函绵邈于尺素”句,即后世绘画上所说尺幅千里之义。

6.第五段论文学体式风格

⑴曹丕将文体分为八类,计有奏、议、书、论、铭、诔、诗、赋;陆机分为十体,计有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与曹丕所分相比,多了箴、颂二体,以“说”体换了“议”体。

⑵论述了作家个性、审美爱好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作品的风格各异。

⑶论述了文体不同,对作品风格的要求不同。

⑷“诗缘情而绮靡”具有重要的理论倡导意义。

这一句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情动于中才发而为诗;二是指诗是一种美妙动人的体制。还有一种说法是绮指文辞,靡指声音。可备一说。

⑸“离方遁圆,穷形尽相”表现了艺术概括的思想。

7.其他理论

四、小结

这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用赋的形式论文的著述,本身就很美,当然也会对表达思想有不利的一面,但总体上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专著。

它的贡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鲜明提出了“诗缘情”的主张,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二是它首次具体地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各方面问题,其中对物、意、辞三者关系的论述,对艺术想象的论述,对文章立意、措辞、声律的论述等,都是有开创意义的。至于其他有关写作的细节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它对南朝文学批评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三章南朝文学批评与刘勰

第一节南朝文学批评繁荣的原因(略)

第二节刘勰与《文心雕龙》

一、生平与思想

刘勰,字彦和,祖籍山东莒县。西晋时其家迁至京口(今江苏镇江)。生于宋明帝泰始初年。

《文心》结构严密,体系宏大。全书分50篇,前25篇为上篇,后25篇为下篇。其中《序志》为总序;“文之枢纽”(总论)五篇;“论文序笔”(文体论)20篇;“剖情析采”(创作论)19篇;文学评论(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5篇。

二、《文心》的影响及后人的评价

刘知己《史通·自叙》:“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采;后来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勰《文心》生焉。”

宋孙光宪《白莲集序》:“降自屈宋,逮乎齐梁,穷诗源流,权衡辞义,曲尽商榷,则成格言,其惟刘氏之《文心》乎!后之品评,不复过此。”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刘勰之评,议论精凿。”

《四库提要》集部诗文评类首列此书。

章学诚誉为“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孙梅等评价更高。

从批评史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勰推崇汉魏以迄南朝的骈体文,且文体是以骈文写成,故在唐宋崇尚古文的时代,《文心》并不为古文家所重视。宋以后,陆续开始有人重视《文心》,所用评语也逐步升级,但这只是个别的行为,《文心》并未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受到重视,与《文心》的地位不相称。五四以后,由于受西方思潮影响,人们开始重视理论,《文心》才在较大的范围内受到近人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讲授研究《文心》的专书。今天《文心》的地位很高,有“龙学”之称。

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感到《文心》中所论述的问题是非常符合文学规律的,所以对它的评价就越来越高

三、《文心》的宗旨与内容

1.《文心》的宗旨是以圣人准则作指导来进行架构。

2. 内容

A.《明诗》至《书记》为文体论,

B.《神思》至《总术》为创作论或曰写作方法论。

C.《时序》、《通变》、《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杂论,分别讲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作家品德论。

D.《序志》为总序。

第三节★《文心雕龙》中的文学理论

一、原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本质论

前有荀子、杨雄。刘勰的道包括了自然与名教两方面。

(《征圣》)指从圣人作文研习典正、体要、雅丽。

(《宗经》)《易》惟谈天,《书》实记言,《诗》主言志,《礼》以立体,《春秋》辨理,所以五经乃文府源泉。

二、宗经执正,酌骚驭奇,奇正兼综的文学方法论

经为典范,雅正体要。

骚乃新变,奇伟富丽。

新变由骚发端,历汉赋,魏晋辞赋骈文,经山水田园,至永明宫体、徐庾骈文。如只有新变,不能宗经执正,酌骚驭奇,就会走向歧路。故以宗经救之。

三、囊括群体,诗赋为先的文体论

《文心》明诗以下20篇论33种文体,包含各类文学性与实用性文体。

勰论各种文体以诗赋为重,如编排上以诗赋为先;写作原则也倚雅颂、驭骚篇;

体性篇论个性与风格以诗赋作家为主;

时序篇论文学与时世的关系以诗赋作家作品为主;

物色篇论文学与自然景物关系,以诗赋为主。

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文体分类法。

四、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的文学史论

1.以文质关系为元素论文学史,开创一代有一代文学的主张,为后世所本。

从《时序》、《通变》二篇来看,作者构造了一个循环发展的波浪型文学发展线索:

2.文学跟着时代变化

勰认为,文学十代九变,而演变的原因有三:

A.一在于政治的盛衰和社会的治乱。

B.二在于君主的爱好和提倡。

C.三在于学术思想风气的影响.

五、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构思论

1.想象之状(“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2.构思过程情─物─辞三者密切相关。其中物主要指自然景物。

3.构思应保持虚静状态,参见《养气》。

4.后天之学须依博见博练。(进步于陆机)

5.准备要博,行文要一。

析《神思》、《物色》、《养气》

六、情性所铄,文苑波诡的文学风格论

A.《体性》篇首论文学风格与作家的密切关系

指出作家的才、气、学、习决定作品的辞理、风力、用事用典、体制格式。其中才、气是先天的,学、习是后天的。指出才气个性是形成风格的首要因素。同时也重视后天学习。

B.论风格分为八体四组,即“雅与奇、奥与显、繁与约、壮与轻”四组相对之风格。

C.风骨论

《风骨》则是刘勰所重视、提倡的一种风格的标准。风骨的意思是指文风的爽朗刚健。用意则在反对宋齐绮靡之文风。

D.《定势》讲体裁与风格的关系,略而不论。

七、小结

体大而思精:结构宏伟而细密,融汇而贯通。

探幽索隐,穷形尽状:各种理论均能从源流,特性,品第,规范入手,条分缕析,师心独见。超越一般文章学。

第四节★钟嵘与《诗品》

一生平与《诗品》的写作(略)

二、钟嵘的诗歌艺术论

1.诗乃吟咏情性者

钟嵘在有关诗歌的本质论方面,主张诗是吟咏情性的。不限于政教国运,所指更广泛,一指四时变迁等自然因素;二指遭际变迁等社会因素。更重视人性、人情,而不在乎作品中是否包含了政教的内容。

2.重怨情

这一点是上述诗乃吟咏情性的深化。钟嵘不仅重性情,而且还特别重视怨情。

3.重直寻的自然之美

这种提法既与他所主张的吟咏情性相一致,又有反对当时诗坛所出现的堆砌典故的原因。诗是“吟咏情性”的,所以就应该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发起作者诗情的情景。

直寻是为了追求自然之美,“自然英旨”,这往往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反对用事用典,刻意强求作诗之弊的一个常用武器。

对于直寻,应注意避免忽略或反对主观能动性的弊病,直寻不能否定作者的理念和熔裁的作用。王夫之在这方面就有缺陷。

4.风力与丹采并重

在钟嵘看来,要达到风力与丹采并重,采用比兴之法是其基础。也就是说,在比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达到风力与丹采并重。

5.滋味说

钟嵘是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论家,意思是指诗歌所具有的绵长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6.小结

《文心》和《诗品》作为南朝文学批评的双子星座,一部是综合性的理论巨著,一部是评诗的专著。一部是宏观的,一部是微观的。一部意在建造一座包含了此前各种文体在内的文学理论大厦,一部则是聚焦于五言诗这一单一的品种去进行精微的品析。它们都在各自确定的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后来者无法超越。

第五节南北朝的其他文学批评

文笔说

总的来说是,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最早为《宋书〃颜立复传》?太祖(文帝)问延之:卿诸子

谁有卿风?对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文心·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但后世以此说多被人接受。文笔说的产生,说明时人对文学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知道美文与实用之文的区别。

声律论

以齐永明体为代表,沈约、谢、王融主之。

具体内容为四声八病说──平上去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第三编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初盛唐文学批评

第一节王勃(略)

第二节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在这段文字中,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对六朝诗风的批评与初唐其他人一致;

二是提出了诗的“兴寄”,这与汉儒所说美刺比兴的讽谏不同,而与后世的“寄托”理论却有共同点,是古代寄托理论的较早提倡者;

三是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重塑建安风骨。

陈子昂的倡导对盛唐诗风有积极影响,后来的不少诗人都是以汉魏风骨相号召。象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高适《宋中别周梁李三子》中也说:“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甚至于到了宋元明清几代,汉魏风骨都是文人的理想。由《沧浪诗话》到明代复古运动的中坚,都高举汉魏风骨的大旗,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为唐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章中唐实用主义文学批评

第一节白居易的诗评

他的诗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功利主义的诗歌主张

1.提倡诗歌的观风俗和补时政的作用。

2.诗乃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3.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可以说白居易是全面继承了汉儒的诗教理论,并且更明确地提出了教化目的论,使诗成为押韵谏书,比汉儒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白居易以此更否定了文学的其他本质特征,汉儒尚讲“温柔敦厚”,白则只讲“质而径,直而切”;第三,他完全否定了南朝文学,只讲国风六义,表现出僵固的文学发展观,否定了文学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节韩愈的古文理论与诗论

韩愈其理论择其要有二:

一、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文道合一

韩愈文中屡次提及“古文”。所谓古文,是与句式整齐、讲究偶对的骈文相对而言。西汉文章以散行为主,东汉以后骈偶成分渐多,到南朝后期和初唐,臻于极致。中唐时期这种风

气依然如故,韩愈认为这种骈偶的形式有害于世用,故提倡恢复西汉、先秦的散行文体,故称“古文”。又称其写文章是为了明道、传道。韩愈所说的道,是指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以来世代相传的儒家之道,是合仁义言之的道。其内容既包括了自古流传下来的社会实践的生生之道,又包括了儒家的礼乐行政及伦理之道。而后者更是韩愈所重视的。

二、修辞立其诚、气盛而言宜、陈言之务去

韩愈在散文的创作方面,提倡修辞立其诚,气盛言宜,陈言务去。

1.关于修辞立其诚,这种以德行为本,以文章为末的思想是传统的儒家思想。韩愈既然强调明道,当然就要倡导传统的儒家观念。

2.关于“气盛言宜”,也见于《答李翊书》:

韩愈的“气盛言宜”,是孟子养气说的继续。这里的“气”指的是作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这样,在接受曹丕以气论文的同时,孟子养气说的道德化内容也顺理成章地被韩愈引入到他的文气说中来。

3.陈言务去

韩李所说还只是局限于语言,实际上“陈言务去”还应包括内容、立意、构思等方面的内容,只不过韩愈及李翱都未明白指出而已。

三、不平则鸣说

第三章中晚唐的审美批评

第一节唐代盛、中两期审美批评的兴起

一、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和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

二、释皎然《诗式》

《诗式》有五卷,第一卷总论诗法,第一卷尾部及其他四卷分诗为五格,各取前人诗句为例,以为法式,故书名《诗式》。《诗式》五卷是目前所存唐人诗论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诗式》的诗论要而言之,约有二端,即五格和十九体。

五格即将诗分为五等,乃《诗品》分品论诗之余绪。第一格为不用事;第二格为作用事;第三格为直用事;第四格为有事无事;第五格为有事无事情格俱下格。

十九体中,高、逸、闲、达、静、远六体,明显带有隐逸出世思想,而这六体当中,又是十九体中所选作品最多的,显示出皎然的偏好。

皎然的五格十九体只是他论诗的外在形态,理论意义不算大。但他在总论和具体的摘句品诗的过程中,却流露出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下面概而言之。

1.论体势与作用

在总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可视作皎然诗论的中心:

“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指构思一类);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指声律对偶);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指用典使事)。”

其中体势及作用较重要。

体势是指作品的总体风貌和结构布局。其中体偏于风格;势偏于结构的起伏变化,亦即作品的飞动之势。

2.文外之旨、情在言外

至皎然,将“象外”之说发扬之,提出了“文外之旨”与“情在言外”,对晚唐司空图的诗论有影响。

3.论适度与中和之美

4.主张创新,反对模拟

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独创,变化,避俗,与韩愈的“陈言务去”相为表里,是唐代中期

诗歌求变求新风气的表现。

5.诗境与禅境合一

第二节司空图的审美理论

一、生平与思想(略)

二、司空图的诗学思想

司空图是晚唐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论文章,影响较大的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题柳柳州集后序》等。他的诗论和审美好尚体现在三个方面:

1.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是指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能给人以感发回味的韵味。它与皎然所说的“文外之旨”、“情在言外”的意思是一样的。既然是昧外之旨,韵外之致,自然还应该有一个味内之味,韵内之韵。我的理解,味内之味,韵内之韵,即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味和韵,而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则是因作品内在韵味的引发,而引起读者所感受到的超出了作品内在之韵味的韵味

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思是一样的。说的也是含蓄不直露,进而能引起读者的感发,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司空图所倡导的这类审美趣味,偏重于读者的美感体验。

2.思与境偕

“思与境偕”,是说诗人的情思与外界的境相合,大致也就是情景交融的意思。

3.澄淡精致,格在其中:这个方面表现出司空图在诗歌审美上的好尚。

4.小结

司空图的诗论在过去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明代以后,由于人们以为《二十四诗品》为司空图所作,所以使其声誉更隆。现关于《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多数学者都认为《二十四诗品》乃元明人伪托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以往人们心目中司空图的地位。但即便是司空图确实没有作《二十四诗品》,仅凭他的这几封论诗书,也可以奠定他在批评史上的较高地位。因为他和他的前辈如殷璠、高仲武一起,构成了唐代审美批评的支流,没有了司空图的诗论,就会使唐代的审美批评逊色不少。而且他所提出的主张更鲜明更集中,影响也最大。这些,都说明司空图是唐代文学批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第四章北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

一、文道合一,道胜文至

欧阳修在文学理论上与韩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人都提倡古文,都认为文道合一,道胜文至,出都认为“诗穷而后工”,仿佛欧阳修的诗文理论就是韩愈理论的翻版,但仔细研读,会发现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

欧阳修所倡导的古文有二点是韩愈所没有的,一是他反对石介《怪说》所表现出的过分地轻视文艺特征以及对西昆体过分的否定,并反对由此带来的石介等人的古文的怪奇艰涩之风。另外他对时文即骈文也并未全盘否定。

欧阳修主张文道合一,说过“道胜而文不难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的话,但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所说的道,虽也如韩愈所说是周公孔孟之道,但内中又多了一些实践的意思。这是韩愈所说的道中没有的东西。

二、“诗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一语,出于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后杜甫也有“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白居易《序洛诗》更称“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韩愈也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

第二节苏轼的诗文创作艺术论

1.道可致而不可求

苏轼之所谓道,是指规律,而不是空言之道。而欲得道,就必须学,即观察学习,所谓道可致而不可求,就是说道是可以通过逐渐的观察学习得到,而不可以脱离实际强求得到。

2.不能不为之为工与言意的关系

作家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创作的冲动,当胸中充满郁勃的激情时,便不由自主地为情而造文。苏轼还认为通过观察学习,培养激情,可以使思路通畅,言辞流利,达到得之心而用之于手。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辞达,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才能使言意统一起来呢?苏轼认为一是要有天机,即激情蕴于胸中,不能不为;二是要通过学,亦即通过观察。

第三节黄庭坚的诗论与江西派

黄庭坚论诗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强调“情性”,不过他认为“情性”应该是正直敦厚、情感从容不迫,反对过于表。

二是作诗虽然强调煅炼和用意,但他向往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浑成,“不烦绳削而自合”,“无意于文”;

三是他总结了一套学习和借鉴古人艺术经验的方法,意在超越前人,独立创造。下面分而述之。

一、诗品与人品合一、温柔敦厚为上

在重视人品的同时,黄也重视诗品,这个诗品似乎是艺术风格的要求,但也包含有道德及社会背景的因素。总的来说,黄所倡导的诗品是以温柔敦厚为主导。…

主张温厚,反对粗鄙骂詈以为诗,既是对诗风的追求,又有对苏轼因诗祸而遭入狱的禁悸。所以尽管他对苏东坡是格外的敬重,是苏门四学士之首,但他对苏诗的风格是并不赞成的,认为有失温柔之旨。曾有人认为这是苏黄在争名,其实并不如此,当是黄在晚年饱经风霜之后,深有感于当时的时世不能容忍讥刺,告诫后学的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用心可谓良苦。

二、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杜韩二人诚然都是主张学古的,杜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说“非三代两汉以前书不敢观”又说“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但杜韩二人又都是提倡独创的,杜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韩的“陈言务去”,都是很有名的话。

但黄的作法在后世还是被人批评的多,其中南宋严羽是专说江西诗病;金人王若虚《滹南诗话》有一句话也颇为有名:“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第五章南宋的文学批评与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一节概述(略)

第二节严羽的《沧浪诗话》

一、严羽的生平与《沧浪诗话》其书

《诗话》共分“诗辨”、“诗体”、“诗评”、“诗法”、“考证”五个部分崐,全为一卷。

“诗辨”为总纲、理论。

“诗体”论体制、风格、流派。

“诗评”论作家作品。

“诗法”讲写作。

“考证”是对文字、年代、篇目、作者的考订。

二、严羽的主要理论

《沧浪诗话》论诗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何为好诗;二是如何作好诗。为解决第一个问题,他提出了“兴趣说”;为解决第二个问题,他提出了“妙悟说”。

1.以兴趣(气象)为中心的批评论

兴趣,有时也叫“气象”、“兴致”,是由钟嵘的“兴”和司空图的“味”合成而来。

所谓“诗者,吟咏情性也。……”

2.以妙悟为中心的创作论

妙悟的根据和出发点是禅,即别材别趣,其要害是反对以理为诗,以文为诗,以模拟书本、剽窃为诗,主张诗境亦如禅境,如镜花水月、兴象风神。

3.以禅喻诗

严羽的以禅喻诗,只不过是拿禅境与诗境相比,拿禅理与诗理相比,并不是主张以禅语入诗,或以禅理入诗。

严羽对后世诗论的影响是很大的。其较著者一是兴趣说被王士祯窃用;二是妙悟说为前后七子所借用。可以说唐宋时期影响于后世诗论最大者就是严羽。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比得上他。

附:元好问的《论诗绝句》

元好问其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

以绝句论诗,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形式,这一形式始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用绝句论诗,形式短小而随意,如轻骑兵;不足之处是诗的形式容易引起意义的模糊。

元的三十首,以作家作品评论为主,也有对创作原理和创作方法的论述。他与王若虚的思想相近,如提倡充实、求真、自然等:

元与严羽是同时代人,同为文学批评大家,一处南,一处北,他们的诗论有许多相近的地方,譬如都推崇汉魏盛唐,贬抑宋诗,重视悟境等。但由于二者所处的环境不同,故出发点并不一致,理论的趣向也有不同,比如元更重视内容,更重自得,更重视风雅比兴的诗论传统,表现出与王若虚相近,而与南方的严羽不同的一面。这在对诗风的好尚上也可以看出,元更喜北方刚健质朴的汉魏古风: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第四编明清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思想

明代从弘治、正德之交到隆庆、万历之际的近百年间,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摹古思潮占统治地位。

一、前七子

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并称为前七子;其中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他们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古为号召。

1.他们的思想一是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主张严守古法,模拟格式。

学古并落实到法式上是李梦阳的思想,他论诗有七难,所谓“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其中格与调是最重要的,格调说在方回、李东阳等人的理论中已有端倪,李不过重其旧而已;关键在于李认为格调等七个方面的东西应落实到实处上,这就是法式,所谓“又谓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他要求学诗习诗的人应注意揣摩古人的格调,模仿古人的法式(尽管他狡辩所谓法式乃“实物之自则”)。

2.“真诗乃在民间”

李在晚年心有所悟,对早年所论有所悔,在《诗集自序》中提出了“真诗乃在民间”说法,标志着他的诗论的变化。他所提出真诗乃在民间,根据是认为诗乃情之所发,而他以往的诗“非真也”,而只有民间的诗才发抒真情,故而说真诗乃在民间。

二、后七子

嘉靖、隆庆年间,是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独领风骚的时期,成员中比较重要的还有谢榛等。李王与李何之间的情形一样,主张也大致相类。

1.其中王世贞在李去世后主掌文坛二十年之久,并写有一部重要的书《艺苑卮言》,不但论诗,也论词曲书画等,影响很大,在当时文坛上独执牛耳。王的理论在总的方面来说与前后七子一样,讲格调,重法度,但他的格调法度一是以情为中心,

2.二是比较灵活,虽说学古人,但最后还是归之于“一师心匠”。他的理论比较接近于前面的何景明,在前后七子中是较重视艺术自身特性的一位。

三、唐宋派

在前后七子中间的嘉靖年间,有被称为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其中王、唐与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等人又并称为“嘉靖八才子”。

唐宋派的理论主张主要有:推崇唐宋,尤尚欧曾;吸取神理,反对句拟字摹;提倡本色。对民间文学比较重视,如李开先的《市井艳词序》。

第二章明代中后期的新批评动向

第一节李贽的文艺思想及其影响

一、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是“童心说”,他所说的童心,实即真心,即作者的真情实感。他认为,真心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文学必须是作者真心的流露,不由自主地发抒。李贽的童心说,对公安三袁,以及汤显祖,徐渭等人有很深的影响。今人所说的明代的浪漫洪流,实自李贽始。

第二节公安三袁的文学思想

公安三袁是明代浪漫思潮的代表,三袁都是湖北公安县人,故习惯上称之为公安派。三袁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人中以宏道的成就最大。

其理论要点如下:

1.代有升降,法不相沿。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由于肯定性灵,所以他们对善抒性灵的民间文学予以很高评价,因为其情真意切,无所依傍,也无所窒碍。

3.其理论的消极性在于虽不满现实,但又逃避现实;追求个性自由,却又放浪不羁,放弃社会责任;蔑视礼教,同时又沾染小市民庸俗气味,或追求士大夫闲情逸致。

公安派之后,明末又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其宗旨是在继承公安性灵的基础上,又特意提出“幽深孤峭”的风格以矫正公安的俚俗,一时以“钟谭体”相号召,人谓“竟陵派”,曾产生较大影响。他们的理论是不论古今,只求“真诗”,而所谓真诗,是既不于前后七子之摹古,也不同于公安派的俚俗的“幽情单绪”:

第三章明代的小说戏曲批评(略)

第四章明清之际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王夫之的文学思想

一、论情景关系

1.首先倡导“以意为主”,他的所谓意,包含了情的成分。

2.其次他认为诗中的情景是由身观体验而来,强调对社会的体察:

3.强调即景会心,反对拟义和苦思。

王文中所提倡的是即景会心,在与自然相触的刹那间决定取舍,无须事后琢磨,更不能凭空想象。他引用的佛家的“现量”一语即是这个意思。这便带来他诗论中的第三点,就是强调即景会心,钟嵘所谓的直寻。

王夫之的这种提法,好的一面在于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想苦思;不好的一面在于他完全否定了作家的创作可以突破人的身观限制,缩小了想象的作用;好的一面在于这种理论提倡作品风格的自然天真;不好的一面在于他完全否认了作家创作的推敲之功,所以显得非常片面。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可参考拙作的有关论述。

4.情景的辩证关系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上的“情生景”和“景生情”的问题;二是作品中的“情中景”,“景中情”的问题。

王对情景关系的论述,是前此最为全面的,是对古代情景理论的总结。明前后七子中的谢榛和徐祯卿都对情景有过论述,有些说法启发了王夫之,但要论全面和系统,还是以王夫之的情景论为最。

二、论兴观群怨

王论兴观群怨,打通四者,意在强调可以怨。这是纲领性的说法,意在说明兴观群怨四者并不是截然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

第四章清代前中期的诗论

第一节叶燮的《原诗》

一、对过往批评史的评价

叶自视甚高,但他对批评史的认识是不准确的,他对批评界的全面否定,使人怀疑他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些文献。

二、关于文学史的源流正变说

叶燮认为,前代诗歌是源,后代是流;源是正,流是变。但文学的变并不意味着失正,也不意味着衰败。时代的正变和文学的正变是有区别的。他还进一步认为,正是由于文学有变,有创造,才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种正变源流说颇有辩证思想。所谓盛极而衰,衰极而盛。是符合文学史现象的。惟将诗三百认为是源与今说颇不相符。叶说与明公安派的文学史

观有相合处。

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

《原诗》即推原诗的本质,所以它主要探讨了构成诗的主要内容的客观事物和和作者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其中它以理、事、情三者来概括客观事物的三个要素;用才、胆、识、力来概括作者所必备的主观素质。它认为诗就是由客观事物的理事情和作者主观的才胆识力相结合的产物。

在此前的古代文论中,论述文学创作诸因素时,往往不能综合论述,对于诗的内容或主抒情,或主言志,或主述事,或主说理;对于作者的素质,或强调才气,或注重学问,或强调道德修养,或注重生活实践。分而论之,不无有理,但缺乏综合之论。叶燮所论,以理事情以喻客观,以才胆识力以喻主观,虽说不一定全面,但应该说是抓住了事物的核心。有他一定的道理。

其次,什么是才胆识力呢?

“才”,是指作者所具有的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才能。

“胆”是指敢于发表意见,能打破束缚的精神。

“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理事情的辨别能力和一般艺术技巧的鉴别能力。

“力”是指概括各种事物与独自成家的笔力。

对于这四者的关系,他认为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识”故曰:

叶燮对理事情与才胆识力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少有的系统。其中虽不一定全是创见,但他将过去理论家散论的问题进行综合概括,使之更为显豁,在理论建构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二节王士祯的“神韵说”

王的神韵说在创作上主要是吸取王孟诗风;在理论上着重继承司空图“味在咸酸之外”和严羽“兴趣说”的宗旨,形成神韵说重自然超妙、含蓄隽永的理论主张。

第三节沈德潜的“格调说”

1.沈的诗论中心是格调说。

所谓格调,就是格式、音调的总称。沈在论诗时,特别重视格式音调。但他是分开论述的。

综而言之,格指表现思想内容的格式;调则为诗语之音调。故格调合而言之乃指构成诗体外在形态的格式音律。

2.沈德潜除了格调说外,他还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

沈之提倡“温柔敦厚”,既指诗的格调应怨而不怒,厚于自责;也指出诗应关心国计民生,有美刺比兴。所以他对南朝诗“动作温柔乡语”表示不满,对元白杜诗表示赞赏。还值得注意的是,沈对“温柔敦厚”的传统说法有突破。

沈的诗说,注意社会现实,比王士祯的神韵远离尘世更能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在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的情形下,沈的诗说,尤其是关于温柔敦厚的说法,代表了当时较为开明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用世态度。因此在王之后成为当时有影响的诗说。

二、翁方纲的“肌理说”

翁方纲的“肌理说”主要是对格调说和神韵说的修正。

一方面,他认为格调是有的,但不能拘泥。他对格调本身,即诗的格式和音调的讲求是不反对的,他反对的是定出某时某代的格调以供人模仿,如明人的盛唐说,沈的李杜说等。提出“法中有我以运之也。”(《诗法论》)

另一方面,他又对神韵说予以修正,他认为“神韵”即古代诗论中的“神”和“理”,包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着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着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1)

批评史名词解释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 界。“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 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心无邪意;心归纯正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诗经的比兴联想方式几四言体式的关系【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出自】:《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虚静”和“物化”说道家把虚静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范式来对待,在它那里,虚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必备的心理状态,物化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一境界的形成虽然有虚静参与,但是,已经迥异于虚静的创造内涵,它和虚静一样,也成为审美创造的独立范畴。 6"三表法"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自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7“发愤著书”在《史记》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提出了他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对屈原等人的作品的具体分析,结合自己因李陵案受到统治阶级残酷迫害的体验,把它归结为“怨”。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文要想要立德立功的机会很少,便转求立言,人常常是在横逆固穷的环境下,受激励而发愤完成伟大的事业,创作出伟大的著作。 8《毛诗序》 [1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

2022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贵州财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 1.1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简章...................... 1.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目录........................ 1.3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2.1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 2.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 2.3贵州财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 第三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报考数据分析.............. 3.2复试信息分析.............. 3.3导师信息了解........ 第四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 4.2真题分析................ 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第五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 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 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 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 第六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 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 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

【学校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拥有花溪、河滨和鹿冲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796人,留学生21人;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297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5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42个。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一、先秦 美刺说:《诗大序》的概念,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任务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 诗言志: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今文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 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谓不朽。”(P14) 兴观群怨(P16):出自孔子,意在论述《诗》的社会效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以意逆志(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知人论世(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要求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知言养气(P22):出自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 言辞实质的能力。 老、庄思想:1、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①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②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③表现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④主张寡欲、去欲, 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 2、崇尚自然无为。 3、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 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4、虚静、心斋、坐忘。心思澄明,不被外物所乱,要虚静忘却一切,连自 己的存在也忘却的程度。 5、浪漫风格的表述。 二、汉代文学批评 《诗大序》:1、诗的产生和性质(P38,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情感)。“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诗于政治教化的关系。①诗歌是政治、社会的反映。“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认为社会 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内容、情歌和风格也不同。“故变风发乎情,止 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表示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和感叹当今世道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诗教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易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3、诗的六义(P40)。“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对风雅颂的阐述:“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稿(新版2)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初盛唐时期 一、简要回顾齐梁文学的特点及唐代的文化思想 1、齐梁文学的特点: (1)优点: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探讨诗歌的格律。 (2)缺点:形式美,内容贫乏,艺术偏重词藻、典故等。 2、唐代的文化思想 (1)初唐反对齐梁遗风(如片面追求形式、偏重词藻、典故等) 唐代反对齐梁文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全盘否定。如王勃等。 (二)既批评形式华丽的文风,又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如魏征、令狐德棻等。 (2)儒、释、道三教的影响 二、初盛唐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1、陈子昂——主张“兴寄”和“风骨” (1)作者简介:(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初著名的文学家,诗、文皆出名,如诗《登幽州台歌》。 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修竹篇序》(即《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全文略)。 (2)文学主张:“兴寄”和“风骨”论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陈子昂写给同时代诗人东方虬(左史是官职)的一篇题为《修竹篇》诗的序言(《修竹篇》是陈子昂的创作)。 其中他提出的理论主张,可以作为他的诗歌革新理论的纲领。 陈子昂要求诗歌具有兴寄和风骨,就是要求诗歌发挥美刺讽谕作用和具有明朗刚健的风格,达到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统一。这个进步的理论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2、李白 ——崇尚自然清新 李白的诗歌理论 (1)肯定风骚传统。 (2)指出了六朝文学的绮丽的特点。 (3)崇尚清新自然的诗风。如《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古风》三十五:“一曲斐然子,雕虫伤天真。” 3、王昌龄——“三境”、“三格”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三】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一九一──九五九年) 二○风格与神气 《文心雕龙·体性》篇说: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趋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此所谓八体,不是指文章的体制而是说文章的风格,就文章的风格而加以区分,这应当算是最早的材料了。后来日本《文镜秘府论》卷四《论体》篇,有博雅、清典、绮艳、宏壮、要约、切至六目,就是本《文心雕龙》所举八体,稍加改易而去了新奇轻靡二体。唐代皎然《诗式》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虽品目较多,然而没有《文心雕龙》所说的扼要。盖刘氏所说的八体,可以归纳为四类:雅与奇为一组,奥与显为一组,繁与约为一组,壮与轻为一组,这四组就是所由构成风格原因的四类。雅与奇指体式言,体式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就视其所习,所以说:“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奥与显指事义言,事义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又视其所学,所以说:“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繁与约指辞理言,构成之因视其才,所以说:“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壮与轻由风趣言,构成之因视其气,所以说:“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 在这里,雅奇、奥显、繁约、壮轻是两种相等的不同的风格,雅郑、浅深、庸俊、刚柔,又是两种相对的表示优劣的评语,两相配合,固然不能尽当,但是雅奇和习,奥显和学,繁约和才,壮轻和气,却是很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比附。在此四类之中再可以综为二纲,这即是他所说的“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情性出于先天,所以才和气可以合为一组,所谓“才有天资”。陶染出于后天,所以学和习又可合为一组,所谓“学慎始习”。 才和气的关系即《体性》篇所法“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诸例。他总结所举各例说:“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这就说明了个性和风格的问题。 学和习的关系,即《定势》篇所说:“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以及“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覈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他如《文镜秘府论·论体》篇所说:“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据;语清典,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则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切至,则箴诔得其实。”这都说明了文章体制和风格的问题。 此外,《文心雕龙》还有《时序》一篇说明风格与时代的关系,《物色》一篇说明风格与地域的关系,也可以作参考。风格问题,本来也是受当时玄学的影响,多少不免带些唯心的色彩,不过象《文心雕龙》这样讲,说明风格和种种具体事实的关系,尚不致令人有不可捉摸的感觉。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中国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

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中国文学批评史

“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宋代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法则,他认为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遣词造句独创最难,于是教人以取巧之方,创此说,点铁成金是取古人之陈言加以点化,夺胎换骨是蹈袭古人之诗意加以形容,这两种说法不过是以故为新的英名下,教人横加剽窃而己。 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说,这个说法继承并发扬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精神,他认为文艺作品主要产生于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是符合封建社会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的,韩认为作品越是发现了不平的思想感情,就越能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而作家就能成为真正的善鸣者这就鼓舞了有正义感和不满现实的作家用文字作武器反抗黑暗现实,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表露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涉及到文学创作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是明代公安派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方面提出的主张。所谓“性灵”相对于性情和感情,所谓“格套”指表现形式方面凝固的框子和清规戒律,“公安派”文论,强调自由抒写真情实感,独创见解,反对虚伪矫饰,随声雷同,和任何形式的束缚,对文学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公安派”的性灵,用感之说,也有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感,追求士大夫阶级闲情逸致的需要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 童心说: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李贽天真自然为美的文艺观,崇尚个性,强调作家灵活运用、突破常规的创作精神,认为创作过程中的冲突之美来源于作者内心世界对于不公平的外部世界的抗争,是由人及文的一种精神创造过程。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是王国维从作者塑造形象时感情色彩的强烈与淡泊,执着与超然的角度提出的两种境界。有我之境,是指作家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故物皆含有明显的作家主观感情色彩。无我之境,是指作家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其中,表面上看不出有作家主观的感情色彩。实际上绝对的“无我”是不可能的,所以“无我”不是有无之无,而是感情浓淡的程度不同。《尚书·尧典》:也称《书经》,战国之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与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记载了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思想,具体表现如下:1.诗言志:重志;重情;情志并重;2.诗歌的教育作用: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3.诗乐舞三位一体 《典论·论文》的文学思想(一)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曹丕批评了当时文学批评中存在的“贵远贱今,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以及“文人相轻”、“暗于自见”的错误态度,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二)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之关系。曹丕以七子为代表,指出作家的才能各有所偏,而通才是极少的。“文非一体,鲜能备善”。王粲长于辞赋,徐干风格舒缓。陈琳、阮瑀擅长章表书记。(三)文体论。曹丕论述了文体有四科八种,“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铭诔两体,自汉以来溢美之辞非常普遍,提出“实”字加以规范;书论之体重在说理,不能逞以华丽之辞,故提出“理”字加以规范。诗赋的特点是“丽”,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此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四)文气说。曹丕的《论文》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的“气”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的“文气”说不同于孟子的“养气说”,因为孟子的养气主要指的是道德内容,曹丕的“文气”则是先天赋予的、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五)文学价值论。曹丕对文章价值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崇高评价。他把文章提到了比立德、立言更重要的地位,认为只有文章才是真正不朽的事业,可以使作者扬名后世。 《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与主要不足。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篇开新风气的作品。1、开篇就提出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2、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说;3、提出了本同末异,四科八体之说;4、在文章末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先秦 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

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7、“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8、“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文学观念: 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 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 “兴、观、群、怨”: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第三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 文学批评分期:文学观念演进期——周秦至南北朝 文学观念复古期——隋唐至北宋 文学批评完成期——南宋、金元至现代 前两时期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期,前一期:批评风气偏重文,重在形式;后一期:偏重于质,重在内容。 ·儒家 孔子 孔门文学观的重要两点:尚文(与墨家不同处)尚用(与道家不同处)“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思无邪:“无邪”即“归于正”,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思想到内容尽量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志”有三解: ◆1. 作者之怀抱。 ◆2. 讽谏之意。(献诗陈志)<《诗经》中提到作诗的地方,作 诗的意图不外乎讽与颂。。。。。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 诗>【献诗的诗都有定指,全篇意义明白】 ◆3. 在公共场合的某种交流意图。(赋诗言志)【赋诗却往往断 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断章取义只是借用 诗句作自己的话。所取的只是句子的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

孔门文学——文章、博学 就典籍性质而言,分为“诗”“书”二类;就文辞之体而言,别为“诗”“文”二类 文学指文献之学;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的政治功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无以言。;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孔安国曰“引譬连类”,朱熹:“感发意志”。)可以观,(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可以群,(孔安国曰:群居相切磋。)可以怨,(孔安国曰:怨刺上政。)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是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感情,在感情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反映了文学的艺术特征,可不可以兴是诗与非诗的区别。“观”:通过诗歌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观诗的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也可以观赋诗人之志。体现了孔子文艺观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群”: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使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怨”:强调诗歌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主体是对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第 1 页 【共 3 页】 试卷部分 XX 学院XX 至XX 学年X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试卷编号:Z )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 ) 学院: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人论世” 2.“自然英旨”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理、事、情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将作品选项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作家空格。共 10分) A.《楚辞章句序》 B.《报任少卿书》 C.《宋书·谢灵运传论》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 H.《答李翊书》 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 L.《词源》 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反映的观点。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2.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_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①出自《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完)

一、名词解释 1、赋诗言志 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和人生态度。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声律论 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声音、韵律的理论。这是对诗歌语言形式美的理论总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钟嵘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就会影响“自然英旨”的产生。 3、知人论世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知人论世,既了解了作者的人格和思想,又能结合时代环境,才可以真正领会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偏颇。涉及到了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法,较为客观和公允,是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体系中的金绳宝筏。 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4、诗味说 唐代司空图创立诗味说,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诗歌创作和评论都以辨别“味”为首要条件。他认为诗味来源于咸酸等单一的味,但又蕴含单一之味之外的醇美。单一的味相当于自然美,而诗味相当于艺术美。这是诗味说的基本内涵。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近”,说的就是有韵味的诗歌的艺术特征,前者指具体景象的描写要真实自然,如在目前,而不空泛。后者指具体景象构成的意境应当含蓄深远,有无穷之余味。 5、活法 南宋时期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以吕本中为代表,以“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为中心,学习豫章黄公而至变幻不测,是对黄庭坚诗法论的修正。 6、隐秀 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 7、大音希声 老子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有声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大音希声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体现了道教的虚静玄览思想,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主要特征。 8、《毛诗序》 《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有《诗大序》和《诗小序》。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素月分飞,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自宋代陈师道的《江城子》。() 4、“梨花院落溶深月”的下句是“照水红蕖细细香”。() 5、吴方言以上海语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6、现代汉语的语音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有高低起伏变化的声调,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7、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单字有4500个,其中已认识的1000个左右。() 8、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县以上地名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共精简生僻字30个。() 9、“霜前暖,雪后寒”和“人心齐,泰山移”都属于规戒谚。() 《中国名胜词典》由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选收全国名胜古迹约5000条。 () 10、 11、“欢送词”应有五个要素:表示惜别,感谢合作,小结游程,征求意见,期盼重逢。() 12、先秦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庄子》。() 13、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14、《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 15、《花间集》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 16、“张三影”和“贺梅子”分别指的张先和贺铸。() 17、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18、《琵琶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19、《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 20、在语言方面,《水浒传》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21、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是归有光,代表作品是《项脊轩志》。() 22、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小说是《儒林外史》。() 23、况周颐评价纳兰性德是“围初第一词人。”() 24、清代桐城三大家中,刘大槐提出了“义法”的主张。所谓“义”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法”,指的是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及对材料和语言的运用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